在香港上學比內地有什麼優勢?
已經在香港上學半年,學費一年12萬,不算上超貴的物價,如果當初沒來香港,在國內就會讀一所不好不壞的985,現在常常想,如果沒來香港,到畢業時大概會省下50萬,夠我環遊世界一次了……還是不太適應英文教學,上課經常走神,上學期 GPA 沒過3,雖然我們系可能給分普遍低,但是總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甚至感覺很浪費學費,內地的同學感覺高數,四六級天天學,超級充實,也有親戚的孩子,內地上學通過考研考上了很棒的國外大學,有些懷疑當初自己的選擇……知乎大神能不能告訴我,香港上學到底比內地有什麼優勢?如何才能好好利用這些優勢?讓自己未來能收回成本……
這是一個分享自身經歷的答案。
背景如下:hk八大所在讀中,讀的是最多大陸生的business。完。
現在來一句一句的分析題主的描述。
「已經在香港上學半年,學費一年12萬,不算上超貴的物價,如果當初沒來香港,在國內就會讀一所不好不壞的985,現在常常想,如果沒來香港,到畢業時大概會省下50萬,夠我環遊世界一次了……」
題主你知道嘛,香港政府培養一個大學生每年的最低成本是60萬港紙,你每年的學費是12萬,剩下的48萬是誰來出呢?自然不是妳父母,而是香港的納稅人,也就是市民。他們辛辛苦苦的納稅,自己的孩子卻不一定有大學可以讀。
不知道題主看到這裡還有什麼想法。是否覺得有所辜負?
物價什麼的,也許是一句抱怨。但是只要是問題,就會有解決辦法的。題主可以打工,可以做帶薪實習,可以收集超市打折卷,可以頓頓都在學校吃,可以去集市買菜自己做,總而言之一定有辦法解決的。
至於國內普通的985,題主我不會告訴妳我的第一志願填的是復旦,這也是985吧。但是題主十分不好意思,哪怕國內的985,我也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妳,按照妳這樣的態度,還沒有來得及掙扎就會沉下去的。這是態度的問題,不是在哪裏讀書,讀什麼學校的問題。舉個栗子,我的兩個同學,a是學霸,去了pku,b是體育生,去了北師。a至今還停留在初入學時候的喜悅,狀態甚至還停留在高考完的那個暑假。至於b,各種比賽參加的參加,拿獎的拿獎,學術論文發表的發表。
這是學校的問題麼?
至於省下來的50萬,題主想環遊世界?
恕我再次表示呵呵噠。沒有知識的旅行就是郵差和快遞小哥!所以讀書肯定要放在優先的位置,至於環遊世界,題主我再告訴你,妳有香港的逗留簽證然後去申請很多國家的簽證會簡單很多,幾率比也比別人大。
50萬能讓妳去旅行,也能讓妳讀超過1億本書。香港每所大學的圖書管藏書都超過1億本,從理論上來說,可以讀萬。所以題主,妳是願意去到一個了解當地人文和歷史的地方旅行呢,還是願意做那種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的的旅行呢?哪怕自由行,什麼都不知道的話連去哪裏、為甚麼要去都不知道哦。
「還是不太適應英文教學,上課經常走神,上學期 GPA 沒過3,雖然我們系可能給分普遍低,但是總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甚至感覺很浪費學費,內地的同學感覺高數,四六級天天學,超級充實,也有親戚的孩子,內地上學通過考研考上了很棒的國外大學,有些懷疑當初自己的選擇……」
如前面幾個答案所言,這是適應問題。在這裡為題主提供幾個我用的方法。
一 可以問問前人的經驗。
二 哪怕在高三的每節課我都做不到40分鐘每時每刻都在聽講,同理到了大學也是一樣的。不妨先做預習,找出每節課的重點,然後著重聽重點內容。一些教授會有閒聊的時候,妳願意聽聽就聽聽,不願意聽聽就發空休息。
三 做學習反饋。一下課就立馬把這節課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完整的寫出來,然後休息一段時間,復習的時候拿著自己寫的東西再做知識歸納。
至於高數,四六級,我覺得題主完全不用擔心。首先高數個人感覺如果妳的專業不涉及與此學來大多無用,高數學的是一種思維方式,題主不妨從別的渠道獲得。如果覺得高數實在重要,自學也可以。四六級問題,有段時間朋友圈被刷屏,個個都是660+。一開始我也蠻鬱悶的,但是後來發現我不論上課還是幹嘛,英語使用率是大大高於國內同學的,雖然沒有考試逼迫自己去學習,但是每天的潛移默化已經默默的提高著我的英文水平。如果題主覺得一定要考試的話,也可以參加托福雅思考試,這個在英文水平上面的含金量個人覺得遠遠高於四六級。
還有那些別人家的孩子,題主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在妳來hk讀書前,你已經是別人家的孩子了。出國讀研什麼的,一句話:妳在hk所獲得的出國讀研的機會是遠遠大於大陸大學的。所以別人可以的,妳也可以。
分享一些我來hk的目的。
我來hk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一個更大的舞台,有個更大的空間,這樣才不會桎梏我的成長,讓我長成固定的形狀。
在大舞台大環境地下,一開始很容易感到自己的渺小。但是我不乾於渺小,所以我努力。我每一天很忙,卻也很充實,很滿足。
題主,希望妳不要盯著大陸同學看,因為他們從學習平台上來說很有可能已經比你低了。不妨看看妳周圍的local,可以說個個都是牛人,像他們學習,超越他們。
希望妳的生活更加忙碌,也許一開始妳完全不知道自己忙碌的目的和意義,但是忙完以後,就會發現妳一直追尋的答案。
我才不會告訴你們我來hk的真正目的呢。。。。。。那就是沒有軍訓!!!!!!
增加一些內容。
「如何才能好好利用這些優勢?讓自己未來能收回成本……」
在香港讀書的優勢總結起來不過幾點:1 更加龐大的圖書館體系 2 優良的語言環境 3 良好的學習與學術氛圍 3 寬廣的世界舞台,進可攻全球,退可守國內
如何利用好它們?這的確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也許是盡力的讀書,也許是學好英文,或者粵語,更也許是專注妳的學業,還可能是發揮妳的優勢長處,找尋人生意義。
倘若題主覺得還是不值得,此時退學也未嘗不可。
倘若題主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便停止思考收回成本的問題。學習很多時候是件無法收回成本的事情,我所說的無法,不是真的沒有辦法,而是指很多人無法真正意識道讀書所帶來的profits。
倘若題主連這個都無法思考,我只能說也許題主在過去學習成績不錯,但是不怎麼適合這種與大陸不同的學習方式。也許停止和離開是更好的選擇。
以上,僅為個人意見。
這麼說吧,以題主描述的用功程度(也許就是在浪費學費),在內地985也就是隨便混混,什麼充實啊考研出國啊,可能跟此刻的你也沒關係。
結論寫前面,個人以為留在內地需要拼到前1%才能獲得的出路前途,在香港可能達到前2%前3%甚至前5%就能差不多獲得了,這是我眼中香港的優勢(可能有所偏頗歡迎指正)。如果連進入前10%的努力都沒達到,在哪裡其實都是差不多的,畢竟已經是985/港校的層次,混個溫飽總歸不難,就別怪罪環境連累你沒能進一步飛升了。
香港的優勢很重要的一點,是當你努力來事兒的時候,有很多事兒可以做,有更多的機會冒出頭。圖書館的文獻,接觸教授和他們聊天幫他們幹活兒的機會,參加各種講座社會活動充實自己的機會,出國交流的機會,包括更現實一點的實習工作賺錢的機會,平攤到每個學生(尤其是內地生)的頭上,比國內高校平攤到每個學生的資源豐富得多。問題是,儘力去爭取了嗎?
反正我自己現在後悔的就是當初沒有多讀幾本書,多去幾個活動,多利用學校難得的平台獲得一點個人的成長。懶是通病,沒努力治療就怪不得環境了。每當覺得當時如果去北大報到了會如何如何的時候,想想在家門口得多玩兒命才能獲得一樣的成績排名一樣的出國機會,也就冷靜了:我這種三天打漁兩天晒網的用功程度,不知道在北大要掛多少科。
港校和內地高校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同學上,七百萬人口當中選拔出來的精英終究沒法和13億人口中選拔出來的相比(但是最牛的幾十個人水平總是差不多的,能跟他們多接觸多學習也不會耽誤個人見賢思齊 )。之後就是一輩子的校友網路,清北本科畢業的比港村各校本科畢業的始終厲害太多。但失去的這些總要想辦法在其他方面找補回來,多爭取上文那些機會,否則真是虧慘。
至於幾十萬費用的區別,沒必要這麼小氣。而且如果對這點錢的定位本來就是可以拿來旅遊的閑錢,投在香港(被本地納稅人補貼幾倍的)教育上並不賠嘛。
我說下劣勢,很多香港本地人優越感太強,哪怕你學習比他們強而且社會活動做得比他們好,還是不怎麼待見,從這一點,我並沒有覺得香港的包容性有多強。
話說題主能到香港上大學相比其他人已經有很大優勢了吧。
不太適應英語教學可能就是題主的一個毛病,可想而知香港畢竟是個很國際化的城市,很多地方都充斥著英文,如果沒有辦法克服自己無法適應英語這個問題就算在香港上大學也沒有辦法體現出它的優勢。
我覺得香港的環境是更多元的,你可以在這裡見到很多來自不同國度種族的人,也可以見到相對於中國社會的另一面,雖然這一層面上有些事情令人反感,但經歷過、思考過,人也會從中不斷的成長。
感覺楚靈均同學的答案已經說得很完整了。如果有一點需要修正的話就是「不妨看看妳周圍的local,可以說個個都是牛人,像他們學習,超越他們。」好像不同大學不同學系local的質量還是天差地別的……
再來說說自己的體會,我在大一大二的時候跟你有同樣的迷惘,總是想如果我在內地去了復旦那麼會如何如何,雖然現在也難說孰優孰劣……那時候也不知道來香港上學意義何在,自己頹到死寄希望於一紙大學文憑,後來看到中大深圳分校(哎呀暴露了)有可能要跟本部發一樣文憑的時候真是惶恐又憤怒,到大四逐漸意識到,四年生活在香港也是一種不可複製且頗有意義的經歷,才又逐漸釋然。
事已至此嘛也許有人就會告訴你先別想學費了,你跟父母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唉呀可是臣妾做不到啊花錢如流水心痛啊==那就做一些家教啊(可以私信我教你怎麼找),帶薪的parttime實習阿(好像大二才可以?),幫做research survey校園大使啊什麼的,賺錢會比較心安。當然也別太在這些事情上浪費時間,畢竟你還有更多長遠收益的事情可以做。
積極看一下學校發的各種充滿機會的郵件,向前輩請教,看得出你也想變好但沒有自帶逆天的智商或者意志力,我也是T^T,那就模仿身邊優秀的人吧!你還大一但也不早啦,be proactive啊小朋友,參加下workshop和case competition, project這種東西肯定是多多益善啊。英語不好的話就給自己制定每日計劃默默聽說讀寫網上有很多資源的,或者一些app視頻輕鬆學英語阿!或者其他的什麼事情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這方面知乎也有很多實用又高端的好回答!如果不想學課外的就像高中一樣認真預習複習把課稱搞好(但我覺得沒有額外的技能加成其實不太夠)。
啊差點忘了說,香港的大學健身房比大陸大學多,還是免費的。當你感覺不想用腦又想做一些長遠受益的事情的時候就去健身吧,知乎上太多好答案了!而且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去拚命跑步,告訴自己在用負能量跑,真的很有效!
香港的大學基礎知識真的是比大陸大學弱一點,但視野,語言能力以及商務專業的氛圍還是很珍貴的。「一段經歷的意義」這種事情本來就是自己感覺出來的。多做嘗試,儘力而為,早睡早起(這事比它聽起來重要……)。
祝你度過充實的四年。
「通過考研考上了很棒的國外大學」 瞬間齣戲
香港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也是一個金融經濟中心;中西文化交匯的地區,推行先進的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並重,有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事業上有更多的提升機會。
免試入學
香港留學讀碩士最大的優勢在於免試入學,通過遞交申請材料、面試,條件優秀者,就可以被錄取,學生不用遠赴海外就可以感受不同的學習背景及文化特色,增長見識,開闊視野。
繼續深造
在香港的高校獲得碩士學位的同學可以選擇去海外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香港高校的碩士學位受到很多國家教育機構承認,而內地部分高校的碩士學位在國外還未得到承認,所以這也是選擇香港高校進行學習碩士課程的一大優勢。
高效實用
香港的高校教學方法和內地不同。香港高校的碩士學位在學習年限上比內地高校時間短,是一年全日制,課程安排緊密,這樣在國內兩年才能讀完的課程在香港一年就可以完成,而且學習的內容很實用,能切實應用到工作當中。
國家認可
香港與內地互認高等教育文憑。2004年7月11日教育部部長周濟與香港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在北京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教育部即日起承認香港八間大學頒發的大學本科以上文憑。
寬鬆政策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推行的新政策,凡向入境事務處提出申請的應屆非本地畢業生,一律可以無條件留港,逗留期限為12個月。在這段期間他們可以隨意就業。其後提出的延長逗留期限申請,則會根據其他非本地畢業生申請在港受聘一樣處理。
費用低廉
和一些留學目的地相比,性價比高。因為香港沿襲了一些英聯邦體制的教育制度,質量上非常優秀,碩士的學費一般在一年8萬到10萬港幣左右。又因為它地處亞洲,雖然生活費遠高於內地發達城市,但總的來講,一年生活費約5萬的數額是可以接受的,而其中最大的開銷就是住房的開銷,如果在這裡可以省下點費用的話,生活費可以更低。
就業率高
香港高等教育100%就業。雖然近年來由於從內地去香港競爭的人數逐年增高,威脅了一部分香港人的就業。但歷來保持著能者居上態度的香港,依然願意向內地求學者敞開大門。香港這樣的大型國際都市,擁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簡單來說,香港對人才的需求,遠遠高於本地產出的人才數量。加上特區政府對來港讀書的內地學生的寬大政策,畢業之後可以有一年的時間在香港找工作。如果不想在香港找工作,1年的學習之後回內地找工作,擁有香港碩士學歷的你,肯定比一年前剛畢業的你,更容易找到滿意的工作。
香港就業後有希望成為永久居民
香港身份更有利於移民。甚至近年來被一再炒作的,在香港產子的優勢也確實明朗了許多。香港出生的小孩可以優先就讀國內最好的學校,很多內地孕婦花巨資在香港產仔,為的就是孩子有一個香港身份。香港的社會福利非常的完善,公立醫院免費。而且在香港讀書期間憑學生身份去醫院看病也可以享受到醫療保障。
飲食無憂
香港的飲食種類繁多,茶餐廳便宜快捷,可以免去您在西方國家對飲食習慣的擔憂。香港享負「亞洲美食之都」的美譽,市內匯聚了逾11,000家餐館,部分餐館設於著名的美食區。除了一流的廣東菜和大江南北中華料理外,您還可以品嘗道地的亞洲佳肴和西方美食,選擇豐富。海鮮充滿正宗香港風味,絕對不容錯過。
你的港版ps4 可以直接維修~
推薦閱讀:
※香港 TVB 劇里的大房子是什麼階層的生活?是真實的情況嗎?
※如何看待「香港流感疫情嚴重 逾200名病患死亡「」?
※去香港有什麼值得買?
※內地人在香港工作有哪些提高生活質素(提升幸福感)的體驗和有哪些省錢的技巧?
※若果再給張國榮十年,他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