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與世無爭」是受挫無數崩潰後的超然,還是天下無敵的孤寂?
12-26
能做到與世無爭的人,他們都有些怎麼樣的個人經歷呢?
都不是。
就是「我不和你們玩」這麼簡單。
大多數人都把世界看成競技場,有些人從來不這樣而已。
是——————懶!
有些人覺得世界就是爭來爭去,根本不明白世界之大遠超他們的想像,他們以為活著就要不停爭奪,其實很多人根本不想跟你爭。人家只想過自己的生活。
把球給我,我要回家了。
我覺得會像古龍小說裡面的天機老人一樣吧...害怕出手...因為出手就會有輸贏...不出手你永遠是第一...
別人都覺得好,偏偏我不想要。
不想要的東西幹嘛去爭?與世無爭,無非是慾望不在此處。
懶
得
跟
你
們
玩
層次不一樣,就像你不會跟一個螞蟻爭麵包屑一樣。
對我來說,我只是覺得這個遊戲沒意思,下線了而已
題主單單問為何無爭 好像爭是一個必然 不爭出自偶然 一種由特殊原因而導致的偶然
可是爭什麼 和誰爭 怎麼爭 為什麼爭 在我看來 一個爭字就包含疑問重重 一個爭強好勝的人 在成長中遇到的人 事 沒有理由比不爭的人更簡單
我很難把不爭歸為某一或兩種原因的結果 我只知道 有很多樂趣 思考 自然的美 等等 完全不需要爭 就可以獲得
就像看到一隻鳥低低飛過頭頂的喜悅 那麼簡單
「有一隻專吃腐肉的烏鴉,找到了一腐爛的老鼠,正在樹上大享其美味,這時一隻仙鶴趕巧從旁飛過,烏鴉以為仙鶴來搶它的美味,就發出尖叫的聲音想把仙鶴嚇走,但是仙鶴高飛到白雲中去了。」
突然想到了佛教。
眾生皆傻逼。
對於我來說,能夠生存下去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也就不在乎爭的時候姿態有多難看了。不爭什麼只有出身好或者智商卓越的人才能做到吧。
用不著那麼難,也能與世無爭。經驗不一定非得是一手的。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在道家看來,無爭無為不是消極避世,而是不妄為,順其自然,和諧共處,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無所爭」 都語出儒家經典論語。儒家積極入世,不也一樣教導不爭嗎。在孔子看來,君子心胸坦蕩,不爭名圖利,營私舞弊,合群但不事事為己。所以,這種與世無爭體現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更高的理想、更大的格局。
在現代人看來,忙碌終日,婚姻職場諸多也只不過是圍城,裡面的想出來,外面的想進去。有些人是經歷之後風輕雲淡,有些人早熟些,瞭然於心,不把這些看得太重,注重生活品質,遇事不往心裡去,不攀比不煩惱,睡眠質量好,啥事都能放下,是謂不爭。
所以,不爭是一種心態,想擁有它,既用不著天下無敵,更用不著挫敗無數。像老子那樣不妄為,孔子那樣不圖利,很多人那樣放下,過幾天清閑日子,其實不難。
是專註於自己內心世界的淡然…
上拿不到國獎,下沒有掛科!
既不是受挫無數,也不是天下無敵。
非要問為什麼「與世無爭」的話,因為習慣了平凡。
所以大學兩年來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度過了,這算是一種「與世無爭」?
君子不爭而善勝,勝者,自勝而已。換言之,專註做更好的自己,同時能成人之美,樂見他人的成功,見賢思齊。
我已經輸得很慘了,不要再來煩我了好不好?
吃比玩更有意思,所以我要回家吃飯了。
推薦閱讀: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是誰說的?
※蹦極之後,這件事會對人生態度產生什麼影響嗎,比如說戰勝自己過?
※明代才子徐渭的一生經歷對後代人有何啟示?
※完全沒有養女兒的感覺,女兒活的太糙了我該怎麼辦?
※如何做一個內心豐富,視野開闊,豐富,樂觀,豁達的人,如王小波、李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