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清朝皇帝這麼討厭中國人?

康熙「將來之亂,不在蒙古,而在中國」 雍正:「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 乾隆:「朕乃夷狄之君非中華之人。」 慈禧:「辮子不可去,辮子去,中國不亡而大清亡」 「滿漢不通婚」「寧贈友邦,不與家奴」「漢人強,滿洲亡」「保大清不保中國」

為什麼清朝皇帝這麼討厭中國人?滿族和中國人有什麼仇恨嗎?


雖然答應了 @蕭蕭洛水 和 @Harsa 這類問題不回答了,但是被邀請之後過來看完問題,我的吐槽慾望完全就停不下來啊!

@知乎小管家 這樣一個討論前提錯誤,肆意傳播謠言,有故意煽動群眾民族仇恨傾向的問題,我就問一句,你們管不管?

1、 雍正:「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

《大義覺迷錄》原文為:

在逆賊等之意,徒謂本朝以滿洲之君,入為中國之主,妄生此疆彼界之私,遂故為訕謗詆譏之說耳。不知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舜為東夷之人,文王為西夷之人,曾何損於聖德乎?

看見沒,世宗皇帝人家這覺悟高不高,人家認為滿洲就中國一籍貫。

而且這句話前面的「徒謂」您怎麼能給省了呢~

另,免費科普《清世宗實錄》:

我朝肇基東海之濱,統一諸國,君臨天下,所承之統,堯舜以來中外一家之統也。

2、乾隆:「朕乃夷狄之君,非中華之人。」

啊,這話就屬於純YY了,別說清朝各類官方文獻了,就連野史和小說都沒有哎。

高宗皇帝平常是這麼說(裝)話(逼)的:

中華統緒,絕不斷線

《祭歷代帝王廟禮成恭紀》載:

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東夷文王西夷,豈可東西別之乎?正統必有所系,故予於《通鑒輯覽》之書,大書特書,一遵《春秋》不敢有所軒輊於其間。

《國朝宮史續編》記載:

大一統而斥偏安,內中華而外夷狄,此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是故夷狄而中華,則中華之;中華而夷狄,則夷狄之。此亦《春秋》之法,司馬光、朱子所為亟亟也。

這波忠心,我給滿分~

3、順治:「中國這地方,能守住就守,守不住的話,從哪來回哪去。」

嗯,這個其實是這堆裡面最6的,太6666666了,為啥呢,因為此語的創作者是:金庸先生

哈哈哈哈哈哈哈,讓我笑一會!!!!!!

咳咳,嚴肅點,咱們這兒吐槽呢!

這句話,出自金庸小說《鹿鼎記》。

大寫的服!!!!!

另外,《李朝實錄》記:

好漢語,慕華制

這才是世祖皇帝的寫照。

上曰「順治好漢語、慕華制雲,今則如何?」積曰:「聞其太后甚厭漢語,或有兒孫習漢俗者,則以為漢俗盛而胡運衰,輒加禁抑雲矣。」

(註:此【上曰】指的是李氏朝鮮的顯宗)

真可憐,學漢語還會被孝庄罵哎........摸摸頭,世祖不哭~~~

4、康熙:「將來之亂,不在蒙古,而在中國。」

這是最無理取鬧的,完全不按基本法。連出處或者斷章取義都不給。因為我發現,此句最早出現是在百度某貼吧。

嗯........

聖祖康熙爺,都活到2003年了么.........果然是再活500年啊!!

厲害厲害~

5、 慈禧:「辮子不可去,辮子去,中國不亡而大清亡。」

你得承認,孝欽顯皇后的招黑程度是上邊幾個的總和,還得來個三次方~

其實,這都沒寫全,人家謠言原來是這麼寫的:「清非中國。辮子不可去,辮子去,中國不亡而大清亡。」

你看看,怎麼寫個謠言都斷章取義啊,人家造謠的會哭的!

當然,這句話也是後邊憑空造的,不過這是民國那旮瘩搞得。嗯,民國造的假,也算文物不是~

這句話的邏輯是把「大清」和「中國」完全割裂開。那當時為啥頒布的《大清國籍條例》都這麼寫的:

當然,肯定是慈禧他們這群人精分唄┑( ̄Д  ̄)┍

6、慈禧:「寧贈友邦,不與家奴。」

呦,沒想到啊,沒想到啊,老佛爺您這麼多料啊!

額,這真尷尬,這特么不是老佛爺說的,您說說,老佛爺這不得氣死。這麼黑的話,竟然不是人家說的,去哪講理去~

這是一位叫剛毅的大臣說的,梁啟超《戊戌政變記》卷四 記:

我家之產業,寧可以贈之於朋友,而必不畀諸家奴

陳天華和鄒容兩位革命先烈為了自己的事業,稍微扭曲一下原話,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反正這剛毅也不是個東西,我下邊還會提到他的。

陳天華的《醒世鍾》把這句話直接寫成了:

寧予友邦,不贈家奴

鄒容的《革命軍》還好點,沒改的這麼誇張:

此滿洲人大忠臣榮祿所以有『與其授家奴,不如贈鄰友』之嚴也。

得,這回成榮祿說的了。_(:з」∠)_

7、慈禧:「(維新派)保大清不保中國。」

嗨!我說你個老太婆,怎麼就是這麼多話哎!

額,真尷尬,這也不是這貨說的,這是用保守派大臣文悌的原話改的:

曾令其將忠君愛國合為一事,勿徒欲保中國而置我大清於度外,康有為亦似悔之。

然後呢,榮祿同學表示,其實是我精簡的:

保中國不保大清。

發現去別的了沒,原話是說「保中國」。

劃重點,敲黑板!你們這樣是考不了高分的!人教版《中國近現代史:上冊》可是會考的哦!

哦對了,慈禧不是皇帝啊................

8、「滿漢不通婚。」

嗯,這鍋沒有特定的人背,反正不是皇太極就是順治,再不行就編康熙,實在不濟就往雍正和乾隆找補~

所以嘍,從順治入關開始到乾隆,這幾位比較有名的統治中原的皇帝肯定有黑歷史。嗯?你問我為啥後邊的幾個皇帝沒戲分。廢話,造謠的能記得住嘉慶怎麼寫就不錯了,咱不能對人家要求那麼高不是~

順治

《清世祖實錄》:

胗欲滿漢官民共相輯睦,令其互結婚姻,前已有旨。嗣後滿洲官員之女,欲與漢人為婚者,先須呈明爾部,查其應具奏者即與具奏,應自理者即行自理。其無職人等之女,部冊有名者,令各牛錄章京報部方嫁;無名者,聽各牛錄章京自行遣嫁。至漢官之女,欲與滿洲為婚者,亦行報部;無職者聽其自便,不必報部,其滿洲關民,娶漢人之女,實係為妻折方准其娶。

《清史稿》記載:

石氏,灤州人,吏部侍郎申女。世祖嘗選漢官女備六宮,妃與焉。居永壽宮。

《清皇室四譜》記:

初,世祖稽古制,選漢女以備六宮,妃(石氏)與焉。賜居永壽宮,冠服用漢式。

世祖表示,別給我,這鍋窩不背!

康熙

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十七日給其親密大臣王鴻緒的批語中記載:

前歲南巡,有許多不肖之人騙蘇州女子,朕到家裡方知,今年恐又有如此行者。爾仔細打聽,凡有這等事……爾即不便矣。

聖祖表示:噓,小點聲,不就有蘇州女子么,瞎嚷嚷什麼!

雍正

敦肅皇貴妃聽過沒?

什麼沒聽過?

額,年羹堯的妹妹。哦,對,現在叫她華妃。

什麼,你說入了旗籍的不算漢人?

額,您都提到旗了,又不是「旗族」。清朝那嘎啊,是身份戶口識別機制,不是民族劃分機制。

嗯,反正聽不進去。

乾隆

《宮中檔》載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十日 傳諭 蘇州織造舒文:

奴才寅著奏: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六日接領侍衛內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尚書 公福隆安傳諭:本年六月二十八日奉上諭:『據福隆安奏:有明貴人之兄陳濟來京,具呈懇求當差,看來此人系不安行之人,若驅令回籍,不免招搖生事之語。當令內務府大臣酌量將陳濟留京賞給差使安插,不許在外生事,並詢知其家屬現在揚州伊岳母處,伊既已留京,家屬不便仍居原籍,著交伊齡阿即行查明,遇便送京,交福隆安辦理。再據陳濟稱,尚有伊兄在揚關管事,今陳濟來京具呈,伊兄自必與聞,安知不藉此名色在彼多事,亦未可定,朕於宮眷親屬管束極嚴,從不容其在外滋事。恐伊等不知謹飭,妄欲以國戚自居,則大不可。凡嬪妃之家尚不能稱為戚畹,即實系後族,朕亦不肯稍為假借,況若輩乎?著傳諭伊齡阿,如陳濟之兄在揚尚屬安靜,不妨仍令其在關管事,如有不安本分及借端生事之處,即當退其管關,交地方官嚴加管束,不得稍為姑容,致令在外生事,至四十五年胗巡幸江浙,不可令此等人沿途接駕,混行乞恩,又陸常在系蘇州籍貫,其有無親屬人等,亦當詳悉查明,嚴加管束,四十五年南巡亦不可令其接駕乞恩,並傳諭舒文照此辦理……

欸黑,就是比你爺爺厲害,好幾個是吧,沒想到啊,嘿嘿嘿( ﹁ ﹁ )

9、「漢人強,滿洲亡」

好么,總算讓你逮著一個。

這句話,還真沒人造謠和曲解。關鍵是,這特么不是皇帝說的............

讓您老失望了..........

我們相聲界對不住您..............

這話,是上邊提到的保守派大臣剛毅說的,原話。嗯,真原話。意思也沒變。

請各位記住他,他是個敗類!

而同時期,愛新覺羅宗室出身的恆鈞說了這樣的話:

今之中國,為滿漢蒙回藏合成之中國,而非一族一方之中國也明矣!

我記得,我在很早之前回答的問題里說過一句話:

所以,好事得記,壞事得認

我仍然是這個態度,這個剛毅,請大家記住他,敗類

以上文字,純屬搞笑,如有雷同,就是抄的~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明末,中國人被大明禍害的只有2000萬人。二千年前東漢時期,中國就有五千萬人。二千多年竟然少了三千萬。

而滿清建朝時期2000萬人,二百多年之後,人口翻了二十倍,達到四億五千萬人。滿清要是痛恨漢人,早就象對待蒙古人那麼處理了。滿清初年,蒙古人有五百萬,到民國初年,只有五十萬,縮水十倍。當年威震中亞的准格爾汗國,上百萬人被乾隆一戰屠滅。

就人口翻了二十倍來說,滿清對漢人,歷史看也是最好的。說明對百姓負責,百姓收入高才能養起這麼多孩子。現在放開二胎了,又有多少人能養起呢?又有多少人一個也養不起呢?

就是滿清末世,蒙古也不敢獨立,阿三也不敢入侵洞朗吧?


這種語言風格,一看就知大部分就是編的,剩下的不是編的也是斷章取義或者詞意語境有差別的問題,另外,清代在與外國籤條約時不是用中國就是中華大清國,感情清朝統治者是精分?


首先全是假的。
其次,雍正說過,「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
還有,光緒二十七年,清廷上諭 ,「我朝深仁厚澤,淪浹寰區。滿漢臣民,朝廷從無歧視。惟舊例不通婚姻,原因入關之初,風俗、語言或多未喻,是以著為禁令。今則風同道一,已歷二百餘年,自應俯順人情,開除此禁。所有滿漢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結婚,毋庸拘泥。」
最後,慈禧不是清朝皇帝,謝謝。


我特別能夠理解題主,因為題主不是中國人,所以特別理客中。
不信?看他ID


寧贈友邦不予家奴一語,有聯虜平寇過分?保大清不保中國一語有不做安安餓殍尤效奮臂螳螂過分?

對於清朝皇帝來說,滿族大概是家奴,而其餘的是家犬牲畜,用之則養,不用則殺。

對於其他朝皇帝來說,天下或為家犬牲畜,用之則養,不用則殺。

今天許多人歡呼,清朝皇帝不好,其他朝皇帝好,屎臭不臭?哪坨屎不臭?兩坨屎臭味有什麼區別?別賤骨頭了,你想站一派黑一派,實際兩派要是活著,都不把你當人看。


這個問題承包了一天的笑點。


這是好事啊。

你看滿蒙一家,最後蒙古人從明末1000萬一家成了民國時候口外只有50萬,你看滿藏一家,最後藏人從幾百萬變成一百萬。如果八旗老爺太愛你,會將黃教和梅毒都賞賜給你的喲。

你漢人要多生啊,肉雞越多越好啊,我雖然不愛你,但我喜歡吃雞啊。

雖然歷朝歷代咱都是屁民,但把屁民弄到牲口地位的也是獨此一家啊。

准有人說,好像在大萌你不是肉雞似的。

大萌的屁民和皇家可沒有生殖隔離啊。


@第一大宗師 居然把我評論刪了,那我就換個地方發吧。

按照您的邏輯,明朝的人口變成了2000萬是大明禍害的。

可見江陰死亡的將近20萬人是閻應元大人造成的,後來反抗剃髮易服而被屠城的人都是自然消亡的。

天平天國死亡6000萬以上是大清禍害的,白帽子亂死亡2000多萬是大清禍害的,旅順大屠殺是大清禍害的。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死亡3000萬人口是土共和國民黨造成的,和日本人沒有一點關係。

很好啊,邏輯滿分。

大師又指出,現在你都養不起兩個孩子,人家大清朝四五六個孩子隨便生,可見清朝人民生活水準顯著高於本朝。

上次看的新聞收破爛的生養了七八個而且個個都比大清的行屍走肉看著壯實一定是假的。

很好啊,邏輯滿分。

人口暴增原來不是因為明朝引進了土豆番薯玉米的作用,而是因為清朝比較負責,最愛漢人,雖然愛到生殖隔離的地步。我這種人就比較粗俗,愛一個人就想著和她啪啪啪。

原來清朝老百姓人均田地不足英國的十分之一不及唐初的百分之一是生活水平高的表現,原來生活水平高的人專喜歡吃別人扔掉的死豬死雞,專喜歡撿別人喝過的茶葉泡茶,又受教了。

我老家養了滿滿一圈豬的,我對它們很負責,很愛護他們,他們繁殖率很高的,但我無法接受和它們啪啪啪呢。

儘管這個題目把皇漢和精神分裂症放到了一起,但是這一刻我感覺到皇漢好像配不上這麼高貴的病呢。


哦,忘了,1911年外蒙獨立,1903年英屬印度入侵西藏。

您似乎認為本朝不如清末?別有用心的隱喻呢。

阿三當時還沒統一,所以沒法入侵洞朗。但是人家入侵過你大清皇城啊。

那北京的八里橋啊,大清一萬巴圖魯,兩萬步兵對戰以三哥為主力的英法聯軍五千人。

三哥們創造了殺敵一千自己只死亡五人的戰績。

大清創造了傷亡3%便拋下傷員作鳥獸散的驕人戰績。


@孤峰 番薯確實是明朝萬曆年中引進中國的,離明朝焦頭爛額還有幾年?那時候有鐵路有手機剛被引進皇帝就能知道?不能推廣難道不是你清該背鍋?

你口口聲聲說這些作物是你清推廣的,卻決口不提是清朝什麼時候推廣的,是乾隆五十年,乾隆意識到「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間共知其利,廣為栽種,接濟民食,亦屬備荒之一法」。1785年,乾隆快翹辮子的時候推廣的。

此時距離萬曆中期已經過去了將近200年。

如果給大萌續命200年,或者大西大順活到那時候,能不推廣?恐怕只會更早吧。這也算你清的功勞,笑死人。


敢問題主,即副總裁的骨灰:大清不是中國,大日本倒是中國嗎?大清沒殺你,就這麼黑大清;大中華民國多少人差點殺了你,看來中華民國更不是中國吧?


清朝初期,因為清朝覺得自己是異族入主中原,加之各種抗清鬥爭此起彼伏,清朝統治者出於統治安全的考慮,從而採取一種高壓的方式,到後來統治穩定,統治也是很穩定清平的,其實清朝皇帝是漢化水平最高,作為皇帝來說文化與政治素養最高的一個群體


這種言論有沒有經過考證就放到知乎上了?還拿出來當一個問題?


清朝皇帝討不討厭中國人我不知道,不過他們肯定很討厭滿八旗。


這算釣魚嗎?已舉報,不謝!


乾隆帝《祭歷代帝王廟禮成恭紀》:「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東夷文王西夷,豈可東西別之乎?正統必有所系,故予於《通鑒輯覽》之書,大書特書,一遵《春秋》不敢有所軒輊於其間。」

《朝鮮李朝實錄》評價順治帝:「好漢語,慕華制」

康熙親核的《尼布楚條約》: 「凡山南一帶,流入黑龍江之溪河,盡屬中國。山北一帶之溪河,盡屬鄂羅斯。」

光緒帝:「朕惟時局艱難,非變法不足以救中國,非去守舊衰謬之大臣,而用通達英勇之士,不能變法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近現代史---上冊》,曾提到榮祿說過「(維新派)保中國不保大清」

另外,清朝皇帝如果討厭中國人 ,把中國人的二十四史定為清朝正史,而且還要把中國人的先朝先代皇帝祭祀與清朝先帝享受同等規格的祭祀幹什麼?
而且在1767年傳教士、宮廷畫師蔣友仁奉乾隆帝之命手繪了第2幅高水準的《坤輿全圖》進呈並得到認可,其在地圖上就直接將大清國統治地區標名為「中國」。這幅圖的「圖說」部分後經何國宗與錢大昕潤修後,於1799年公開出版,其中也是直接以「中國」相稱大清國的。實際上還在康熙十三年,欽天監監正南懷仁刊行全國並於乾隆朝收錄《四庫全書》的世界地理書《坤輿圖說》里,就已直接稱大清國為「中國」了。
而《大清歷朝實錄》里「中國」一詞的使用情況,其結果是1912年之前共有1680多次的使用,其中那種包括全部清朝所治區域與民族在內含義的「中國」,以及泛指此前古代中國的用法竟佔到了98%以上。而僅指所謂明朝統治區域(即狹義中原)的其他使用極少,不到30次,也即占不到2%。
而清朝非中國論,日本與沙俄為始作俑者,本質上屬於東北非中國論。


滿族根本就不存在。

知乎問答:滿族對人類文明發展有哪些貢獻?
【滿族對人類文明發展有哪些貢獻?】都一樣露露:…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696998/answer/224517012?utm_source=com.example.android.notepadutm_medium=social (分享自知乎網)


大清國國民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八竿子打不著啊


1 題主引用的這些話大多都是杜撰的

2清朝皇帝在公開場合 官方書面文章里 是以中華皇帝自居的

3然而另一方面 從一些滿文資料上看 清朝皇帝確實是自始至終把漢人(包括官員)視為奴才 而非自己人 對漢人和漢文化未見得比藏文化更看重

我個人理解 清朝皇帝說自己是中國的天子 有點類似於 亞歷山大大帝說自己是埃及法老 清朝也有點像托勒密王朝 埃及希臘化 中國在服飾發行語言上滿族化 今天世界主流認為托勒密埃及就是古埃及最後一個王朝 所以清朝就是中國的最後一個王朝


推薦閱讀:

清軍入關後為何要漢人剃髮易服?
元朝有哪些方面優於清朝?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雍正是清朝最好的皇帝?
寶釵上京待選秀女這事,怎麼一點後文都沒有了?
給慈禧提供人奶的奶媽下場是怎麼樣的?

TAG:清朝 | 皇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