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教科書價格為什麼這麼高?

如何舉報某寶上賣的 PDF 電子書?


先解釋一下,這問題是14年提的,針對的是當時的那個「如何舉報淘寶上的電子書」的問題,我這個答案也是那個時候寫的,也是針對那個問題下出現的「教材就應該賣這麼貴」「西方國家這麼做就是注重知識產權」等理論。由於本問題突然火了起來,有些讀者可能不明白當時的語境是什麼,所以建議到本題目下面那個題目的鏈接去看一下。

另外本問題更合適的提法應該是「為什麼英文學術出版物那麼貴」。你可以做個實驗:把微積分、量子力學、有機化學等名詞用翻譯軟體譯成日文、法文、德文等,然後拿到日本、法國、德國的亞馬遜商城搜索,再到商城主頁看一下當地一般出版物的價格。你可以看到,日文、法文、德文的教材跟當地一般出版物的價格並沒有明顯區別,起碼沒有拿英文關鍵詞在美國、英國亞馬遜商城搜出的5倍甚至10倍的誇張差距。這個簡單實驗就可以明顯表明教科書貴的問題跟知識產權什麼的真的毛關係都沒有。
==========================

」教科書貴是為了保護創作者「,這是我在美國呆過這麼久以來,見過的最大的笑話。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受到天價教科書影響最大的,不是讀者,而就是這些課本的作者們!天價教科書可以說是讓學術界的教材作者恨之入骨的奇葩制度!

為什麼?一本書的作者靠什麼獲得收入?版稅,按書的售價比例分成。但是,一本書只有以新書的形式賣掉,才有可能對作者產生版稅收入

然而,當教科書的新書價格變成200美刀的時候,會有什麼現象發生?

不會有人不覺得200美刀貴,所以即便在合法前提下,人們都自覺選擇相對省錢的途徑——二手、租賃、圖書館出借,然而問題是,二手書、租賃等形式不會給原作者貢獻一分錢!

所以現實是什麼,有些教材可能就實際賣出了幾百本,甚至幾十本,然後就一直不停地在二手市場里轉來轉去,學生修過學分滿意了,書店收到錢滿意了,但原作者呢?他們費盡心血寫的書,到頭來也許就能收穫個幾千美元,還不夠寫書的差旅費

而這之中賺錢的是誰?靠天價價格和高頻次二手流轉,教材書店自然賺得盆盈缽滿;而制定暴利價格的出版社,依靠從書店獲得的提成,依然過得有滋有味。於是,你看到的是出版社和書店聯手榨取原作者的現實!

所以,現在美國大學裡教授界沒有不反對天價教科書制度的,很多教授都允許課程不強制指定教材,甚至還會鼓勵電子書的使用。而給這種制度洗地的所謂道德帝,我想除了」缺心眼「,也真沒別的形容詞了。

================================

不只是教科書,整個學術出版界的現狀就是如此,這就是壟斷,課本無非是冰山一角罷了,學術工作者所做的一切經手過幾大出版巨頭的行為,都必須要付給出版商巨額費用,只是學校替一線學術工作者埋了單而已。

處於學術界之內的人,沒有人會認為這樣的壟斷是合理的。前一陣子清華出了個事情,有人因為過度下載某資料庫的論文導致整個學校的使用權被出版商凍結,弄到學校登報批評處罰的地步。結果一時間全校研究工作者一片嘩然,然後清華無端中槍。這還不是壟斷嗎?正常的學術研究,居然到了連讀論文都要受限制的程度,這有什麼辦法?對於國內科研工作者而言,接觸世界學術進展的入口,那是學校花錢從壟斷著資源的出版商手上買的有限許可權,資源的控制者可以隨時介入乃至取消。

放到全世界,也絕不會有一線科研工作者會認為這樣的定價是合理的,這個請參見2012年萬名科學家抵制世界最大學術出版商Elsevier的運動——
世界最大出版商Elsevier遭到萬名科學家集體抵制
科學家為何抵制出版商 英媒:這是"世界級衝突"--傳媒--人民網

孫博陽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我國的科技評價政策,鼓勵科學家在國外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已經成為SCI論文大國。「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有這個問題——好的文章都發到國外去了,再花錢買回來。少數富裕的圖書館才能買得到。」
從獲利能力來看,國際出版商的確是令人羨慕的。國外有人根據蘋果公司與愛思唯爾公司等企業的公開數據算了一筆賬。著名的蘋果公司的利潤率,在2011年為23.4%左右。而在過去的10年里,愛思唯爾的利潤率從來沒有低於過30%,2011年高達37.3%。

這就是所謂崇高的學術界的現狀,謀求全人類福祉的科學研究事業,卻正是當今最壟斷和暴利的行業之一!

另外,某些幻想著完全依照壟斷秩序卻仍想著省錢的人,只能說,你們太simple,太naive!壟斷者難道不會知道你不想花錢?你想省錢的法子他們就想不到?
在壟斷的價格機制下,一切妥協的方案,都只可能按照最初的價格標準訂立。對一本賣250刀的書而言,儘管有一系列看似省錢的法子,但你能省下的數額,終究是由出版商控制著,比如:
二手書:十年內出版的書,價格折舊最大也低不過一半,你依然得支付上百刀。另外出版商成天出新版,針對的就是二手交易,哪怕就是作業題改改數字,也就是要堵二手交易這條路。
電子書:折掉的無非是幾十刀印刷費,價格基本沒有本質改變。
短期租賃:月租不可能低過30刀,總之一個學期下來花的錢不會讓你低過直接買斷的最低價。
圖書館:這個大可放心,只要教授在課程記錄中定義成Textbook的書,那是絕對不會被放進圖書館的一般書架的,圖書館只會為你準備textbook reserve,限時、限量出借,一般每本課本就一兩本,一個人只能借24小時,要是逾期罰款相當驚人。
轉賣:這是理論上能省得最多法子,但規矩一樣——私下交易或eBay拍賣,有談到高價買方的本事自然最好,但風險也在自身;交給統一收購二手書的平台,售出價肯定不會高過二手賣價。

另外,高價格勢必意味著高昂的流轉成本,雖然有時候你都不知道這成本究竟怎麼來的。你若是要走租賃或圖書館出借這些看似省錢的路,別忘了一切風險也必須承擔。國內圖書館損壞、遺失通常只是賠償原書價加點維護費而已,但在教材這種價格制度下,你要賠的可就不只是這一點點了!

而所有的一切你能想到的,能讓你省下超過一半的錢就能獲得壟斷商品全部價值的方式,想都不用想,必然是不符合規則的。什麼國際版教材,或是圖書館出借後的複印、掃描,在壟斷者的規則里都是不允許的。
===========================
其實教育這個行業細想起來也是挺諷刺的,儘管我們習慣地以為它應該很崇高。

我們現在經常說實體書店要倒,但現在實體書店為何還沒倒,在國內我們能看到,新華書店這樣的巨頭之所以還活著,全仗著教輔這塊巨大的剛需撐著。

但其實在美國也是一樣,美國的實體書店無論小獨立書店還是大型連鎖書店也倒得差不多了,現在還沒倒的就一家BarnesNoble,原因也是還控制著教材轉售這塊搖錢樹。

資本主義的邏輯很簡單,大資本家制定規則,其他人按規則玩,甭管這規則有多荒唐。有時候別說一般大眾了,沒那些資本的小資本家都玩不轉這規則。比如說難道所有英文學術出版社都想把書賣這麼貴然後看著錢讓書店賺走?小的學術出版社過得一樣不好,為了壓縮成本甚至連印刷這塊都移到了中國,但書價就得這麼走,你想賣便宜書店還不幹呢。而大資本家,比如Wiley這樣的,人家能賣期刊資料庫,還有傻瓜書系這種大眾科普書,它們才不在乎小出版社如何。

所以你要不在歐美,珍惜你的教育機會,好好學習;你要到了歐美,該怎麼省錢就怎麼省錢,有電子書就下,有國際版就買,有複印機就印,有能力不用教材就不用,首先你沒有任何道德上的問題,其次,作為正經的法學院畢業生,我可以明確說你的行為沒有法律問題,即便資本家和某些奇怪的自帶乾糧資本家不想你這麼玩,知識產權法里的合理使用原則(fair use)、權利一次用盡原則(first-sale doctrine),這都是國際通用的,你對抗資本家的擋箭牌。
PS 拿國際版教材來說,Wiley針對此問題告過海外書商,提出海外影印版教材向美國國內反向出售的行為違法,但被美國最高法院援引一次用盡原則駁回。最高法院表示影印版教材只要已被售出,便可以以任何形式處分。所以現在在美國國內購買反向流入的國際版教材已經被官方肯定了,即便書上還印著「此書只能在XX地區銷售」,儘管買就是了。
http://www.wikiwand.com/en/Kirtsaeng_v._John_Wiley_%26_Sons,_Inc.


作為正在深受其害的工程狗,我來說兩句。

1. 首先我很贊同 @可可蘇瑪的答案,書價長期以來太高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出版商的壟斷。售價的大頭都被他們賺走了。同時,為了維持利潤,出版商通過進行非常細小的改版(更改題號,章節順序等)來發售新版教材,同時溝通學校,教授(通過利潤分成的方式)要求使用新版教材。這樣會使學生的二手書變得更難使用,迫使學生去買新書。至於圖書館的話,我想吐槽基本上就沒見過學校圖書館有過textbook的。。。

2. 但是在關於亞馬遜的問題上,亞馬遜實際上與學校的書店起到了一樣的角色。他們並不能對書價進行控制,相當於亞馬遜取代了學校書店的角色,分走了他們的利潤。所以說有沒有亞馬遜都是一樣的,對於降低書價是不起作用的。

3. 學生們的解決方法。就我所知就有2種,一種就是盜版pdf,在熟人之間或facebook group里會互相傳播pdf,或者是私下複印。這種相對較為方便,尤其是pdf版的,但是在使用上的用戶體驗並不是很好,因為有些時候沒有目錄,對於幾百頁的書來講,翻來覆去的查找是件很痛苦的事情。第二種就是打擦邊球的方式,在網上去購買海外版的書。,因為收入等原因,出版商一般來講在北美的售價是最高的。但是第三世界的學生也是要上學的啊,所以他們就選擇便宜的材質來印刷,然後販賣到印度等地,在南亞的書價相比在北美的至少要便宜70%。但是,為了保護利潤,出版商是不允許這類書在北美地區出售的,抓到嚴懲的,不過一般都是下有對策的。所以很多人選擇網路直郵的方式來購買,不光價格非常便宜,而且和北美版的幾乎沒有變化,同時紙質書的閱讀體驗更好,所以說很多人都喜歡通過這種方式來買書。


我想跑個題,我當時在美國讀書的時候,第一個學期老師書單發下來就很開心地去買書嘛。到書店一看,卧槽一本400頁的《Statistical Inference》 要120刀,小弟我當時就嚇尿了。正要問店員,人家早就胸有成竹地指著牆上,只見那裡有個海報,就叫:why textbooks are so expensive?

總結起來就是知識是無價的啊、印刷是很仔細的啊,書賺的錢還要支援亞非拉的窮人啦。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美國這個社會也不像想像中那麼好。

這只是鋪墊,高潮在後面,後來小弟我自然就利用強大的百度找到了一版pdf的然後列印了出來,印壞了數學系的印表機這是後話。幾個中國同學和印度同學基本都是下載pdf列印;唯獨有一個美國同學,人長得非常憨厚,每次上課,認認真真地掏出一本厚厚的課本,一邊聽一邊在上面仔細地演算。

我想這特么一定是土豪啊,一定要結交一下,同學看到之後也覺得果然老美境界就是高,從小就有良好的版權意識。於是有一次上課就用自己蹩腳的英語和他搭訕,問他書多少錢買的。

美國同學抬起頭,憨厚地一笑:ten dollar,from Taobao。

我一愣,才注意到他那本《Statistical Inference》的背面寫著:機械工業出版社 定價:15元

有同學以為是段子,真不是,這本書長這個樣子:


呃不邀自來。

這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定的歷史順序所以慢慢說:


1.長期以來各大出版商形成了事實壟斷和事實價格聯盟

作者拿到的版稅抽成比例並不高;多數利潤被出版商拿走。

出版商之間心知肚明地維持著高價——也就是說大家都不去破壞這個規矩,一起賺大錢。

每年都有那麼多學生入學,不坑他們坑誰。


換句話說這是個賣方市場。

那麼假設這時候有1000個學生,結果就是1000個學生都必須花100美刀去買一本教科書。


2.由於長期以來各大出版商坑錢,學生們自發地形成了秩序井然的二手書交易市場。

二手書交易對於出版商來說的利潤是零。學生們自發的二手書、舊書交易侵蝕了出版商的利潤。


假設舊書賣出去500本,那麼這一年裡,教材商就只能獲得500新書的利潤了。


3.由於二手書、舊書交易的日漸成熟,出版商開始喪心病狂起來。


手段包括:

·推出定製書——這種定製書通常是和學校、學術機構或者具體課程來定製。不可轉售;每個學校都不一樣。每賣出一本書都會對學校、學術機構或者教學負責人抽取出一部分版稅來作為酬勞。

嗯差不多就是說校方定製教材後,賣出定製教材可以和出版商分享收入。

·試圖用一切法律手段來禁止或者抵制二手書和跨國圖書生意。包括起訴啊、試圖立法禁止啊什麼的,都干過。百度一搜全是這種新聞。

·推出每年都稍改幾題的馬甲版本…… 不過這招不是很管用。


4.學生和其他第三方勢力(如亞馬遜)等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並且試圖解決


首先,崛起的亞馬遜對於出版商來說是有很強的壓迫力的。亞馬遜希望書價低(但不是太低),這樣可以保證銷量——在這一點上,亞馬遜總體來說和學生們是站在同一戰線的。


但是亞馬遜提出來的一些東西又讓出版商確實無法承受……


所以說現在還在扯皮……


5.盜版橫行

其實盜版一直都有,而且非常常見,比如說複印教材啊什麼的……大家私底下都會做。


後來網路時代了就是各種PDF掃描件、亞馬遜破解的mobi之類的。

【本答案絕不贊同盜版,本人正版用戶…目前還欠Adobe和訊聯科技一筆錢不過一定會還的QAQ…】
【不過書什麼的,我還是買正版的……最差也是去買正規出版的影印版……恩恩……】

======================================================================


總的來說,還是因為某些出版商自己作死。如果他們肯改變定價策略(例如推出廉價版教材、或者推出教材訂閱套餐之類的)、破除壟斷的話,情況肯定不會這麼糟。


出版行業和軟體行業實際上有很大不同。後者的實際成本、相對要高很多。而就算這樣,軟體行業還在大踏步地改變定價策略,用更低的單體利潤換取更高的總體利潤。相比之下出版行業的保守就顯得很愚蠢了。


偏個樓:老師告訴我的網站, www.abebooks.com, 搜ISBN妥妥的。


不知道為什麼,樓上的答主們都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點,那就是作業

這才是逼迫很多學生必須買課本的主要原因


例如這學期我有門課,學校書店課本售價170美元,活頁的,質量很好

然後呢,我在淘寶找到了這本書的pdf,10塊錢拿下

當時想的是實在不行就去亞馬遜找本二手的


本來我覺得應該沒問題了,不過第二節課我突然發現一個大問題

那就是所有作業都是在網上做

你要想做作業,就必須有一個Code(一次性的)

而單買這個Code的售價是一個學期75刀,終身110刀

鑒於這本書至少要用兩個學期,所以只能買110刀的

省下的60刀如果再買亞馬遜的二手課本,就真剩不下幾個錢了


而這本書足有1.5英寸厚(不算硬皮),買個硬皮書帶著走實在太煎熬了,如果選擇學校銷售的活頁版省了很多事

於是經過半個月的輾轉反側(可以試用1個月),我最終決定還是把這本書給買下了


不過這個Code其實也不是那麼坑

就是這個Code是自帶課本的完整電子版的

雖然必須上網看,載入慢的要死

不過其實如果能忍下這個,其實也就不需要實體課本了

其實這門課還算好的,我們有一門Orientation課,沒有課本,做作業只需要Code

售價65刀,就一張紙上印個碼

什麼叫做坑人!


簡單看一下,覺得現在的幾個高票回答都很不靠譜。

其實在另一個問題 歐美教材價格為何虛高? - AQUA 的回答 中的這個回答就很靠譜,推薦大家去讀一下。

基本上,直接決定教材價格的,不是供求關係,而是供求結構。

這個我在另一個回答 為什麼美國的書價格會比中國高很多? - talich 的回答 中也提過一點:

說一下,課本和其他圖書是完全不一樣的市場。

有些商品,交易不是在賣家和買方之間的一對一的過程。

比如,處方葯,在美國,買家實際是三個,醫生負責開藥,保險公司負責出錢,病人取藥用葯。

這三個人所關心的東西是不完全重疊的。醫生對藥效最看重,保險公司最看重價格,所以醫藥定價是這二者制衡的結果。

同樣,在中小學課本市場,買家是兩方,學區的課本委員是又管質重又管出錢:要在給定的經費內,按州或地方標準指定課本,所以通常需要一個競價的過程以平衡價格與質量。而學生只要拿書看書即可。

在大學課本市場,買家也是兩方,教師和學生。負責指定課本的教師,但教師只指定課本,不負責出錢買書,所以教師沒有必要感受出錢買書的痛。而賣家大部分情況下,只需向對價格不敏感的教師證明我們的課本質量是最好的,價格不離譜就可。而對價格最敏感,最想砍價的學生,是沒有發言權的。

所以,在大學教材上,決定買書的,是教師,而教師在選擇教科書,相信絕大部分教師的標準,也很有可能是唯一標準,是教科書的質量,而不是價格。在普通學生看來都差不多的教科書,在教授們看來,完全可能一本是垃圾,一本是聖經。一門課,可以在主講教師眼裡,只有一本教科書是值得拿來用的。

教師對價格的不敏感,而學生不得不買,這兩點決定了教科書的定價。

而出版商可以通過經常的再版,來沖消二手書的影響。畢竟二手書買賣中,書商沒有任何利潤。

說一點二手書。以前二手書的影響有,但是二手書的影響變大,是因為網路的出現,二手書的流通量比以前大大增加,學生買二手書也很方便。自己在網上賣過舊書的話就知道,每個學期開始時,都是二手書大賣的時候。

所以書商推電子書,租借,乃至電子章節,也都是為了對抗二手書的影響。


美國不僅教科書貴,其實什麼書都貴。當年一本《GPU Gems》要一百多美元,翻譯成中文就只要一百多塊錢了。《Parsing Techniques》也是一百多美元。十幾年過去了,這種太專業的書也沒什麼人買,作者在寫第二版的時候,就把第一版的pdf免費了。當然這造成了兩個現象。美帝的人寫書有錢賺願意不斷的寫書,賣來中國沒錢賺就根本沒動力賣那點版權費給中國。


之前我也跟出版社談過,自己寫的書按本算,翻譯的書按字數算。他們要是反過來,我早就出書/翻譯了。天朝這麼干,書還那麼便宜,寫書簡直沒法活。所以我還是高興談點東西就寫寫博客在知乎刷刷答案,不高興談就這麼深藏在我的大腦里了。高級的知識寫出來太費神了。


不過最近幾年去逛書店技術方面的書都已經連想看或者需要看的都一本都沒有了,以後去了美帝可以去刷他們的書店了,應該會有很多好書看,啊哈哈哈。


我想提一個意見:為什麼沒有一個答案提到了「美國也不是什麼教科書都貴」……比如Dover再版書基本都十幾塊,缺點是被再版的一般都是稍微有年頭的書,但有些成熟的細分領域還是可以拿來當教科書的。還有一些非營利機構出版的,比如我的專業有一些SIAM出的也可以充當教科書。Springer這種完全營利性質的公司出的書貴死很正常啊。

選什麼書做教科書是任課教授的自由,我老闆作為一個體貼學生的良心教授,曾經換過好幾本便宜書做教科書,其中最便宜的一本是免費全公開的。

結果呢,我老闆很憂傷地說:我挑貴書的時候,有一部分學生抱怨書太貴,可我挑便宜書的時候,幾乎全部學生都在抱怨書不好用。
(我上過跟他的課內容接近的一門研究生課程,任課也是個良心教授,選了一本15塊的教科書……確實不大好用。)

其實寫出一本好用的教材比寫出同樣的厚度的專業論文難多了,因為要照顧我們這些學生讀者的智商和知識儲備……好的教材真說起來,其中凝聚的價值倒確實是配得起它的價格的。然後落在營利機構手上,一看市場:學生用教材是剛需;幾萬的學費都交了幾千的書費不交也得交;另外還有一些書因為領域所限,不能像暢銷書一樣打銷量,只能宰一個算一個……教科書的推廣也是很花錢的,比如給教授免費送書啥的。

我老闆這學期換回了三百刀的那本經典教材,我問他班上有學生買不起怎麼辦,老闆說:1)能交得起學費的基本都買得起書;2)真要買不起的,去買海外版他也不會說啥,不會強迫他們買正版,「畢竟他們只是本科生,上完這學期也許這輩子都不會再用這本書了」,只是見到原作者(好歹同一個圈子裡混)的時候心裡會有點抱歉。

結論是老闆瞪了我一眼:也就你這樣的,都正經入行了,還不自己去買一本,整天蹭我的用?!


我的一本統計學入門要接近三百刀。這份教材由兩本書組成,其中一本上課從沒用過,另一本我需要的只是上面的習題。而且這本教材是散頁印刷,共有上千頁,用完以後不可能再賣出去。
我甚至不是商科的學生。這門課上完後我再也沒有買過實體書。為了維護他們鼠目寸光的利益,出版商的種種手段已經接近不要臉了。
回答問題:出版社在耍流氓。


在美國大學的學習生活中

最燒腦又心疼的花費買教材當屬其中之一不僅一學期需要十幾二十本書,而且本本都貴的要死。根據College Board估算,2014-2015學年,平均每個全職本科學生花在課本和學慣用品的錢就要1200多美元,買書花費掉6、7百刀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今天小編嘔心瀝血特此整理史上最強攻略怎麼買課本最省錢?
第1步儘早完成新學期課程註冊選好課、確定好課程計劃,才能開始確定需要使用怎麼樣的教材。最好的買書時間是開學一個半月前,最晚買書時間就是開學前幾周了。要明白,越早確定需要選購那些書,等於有越多時間挑選,這樣就會有更大的餘地選擇和比價。
第2步確認所需教科書的版本和ISBN在美帝的教材有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會再版很多次,基本每隔一兩年就換。判斷一本教材好壞也變得很簡單,那些受市場歡迎而一版再版的肯定是好教材。對於買書來說,就要注意兩個問題:

1. 是否需要買最新版本的課本。新舊版本的課本差價可達3-5倍,但內容上的差別卻很小。所以同學們完全可以問問老師有沒有必要買新書。另外,買課本的international edition (國際版本)也非常划算。這類書本來在美國售出,但為了賣到世界市場,換了封皮,做出了微小的改動,就變成了國際版本。一般Amazon上是找不到的,ebay上往往有很多,會便宜非常多。
2.確認所需課本的ISBN。也就是國際標準書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一個ISBN對應一本書,確定ISBN是保證我們不會買錯書最好的辦法。大家可以去學校書店找到需要的課本的ISBN,抄錄下來再去其他地方購買。因為學校書店是教材最全的地方,但也是價格最貴的,一般不建議在這裡購買。

第3步先去 圖書館能否借到美國大學圖書館藏書豐富、服務功能完善,學生憑卡可以免費借閱,而且不限數量。通過圖書館找教材,你要是下手足夠快、運氣足夠好,大概也可以「搶」到一兩本。除了學校圖書館,可以去當地的公立圖書館試試。如果都找不到,還可以試試「圖書館互借」(inter-library loan)。但不同的圖書館允許的出借時間不同,要注意。

BTW,圖書館裡還會有一批短租圖書,可供借閱但不許帶出館。發現自己需要的書列在其中也要記下來。因為在考試和重要的論文、作業提交之前,這類書會非常好用;或者你還可以購買舊版本的課本平時使用,需要做作業時再來借閱。當然,圖書館的書是禁止塗畫的,因此無法在上面做筆記和摘錄。

第4步巧妙使用圖書比價網站如果你在圖書館找不到課本,或者必須做筆記...那麼你可以去網上查看,這時候就可以使用圖書比價網站,最好用的有isbn.nu,http://allbookstores.com, http://addall.com,他們會幫你列出來現在有貨的、能買到你教科書的最便宜的網站。

有個小貼士,網上搜書時,需要輸不用空格或者加破折號的ISBN碼,因為輸入書名搜索出來會有各式各樣的版本。

第5步選擇網上租書,還是網上買書網上既可以買書,也可以租書。除了新書,如果有保存良好的二手書出售,那麼這會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

但最最最重要的是要留意運費,舉個栗子,如果這本書是從印度寄來的,很多時候運費可能比書還貴。還有某些書特便宜的,要看看是不是電子版本,好幾十刀買回來個PDF就不值了。另外有一些網站會將書拍賣,雖然最後中標的不一定是你,但是一旦買下,絕對是一筆無比划算的買賣。下面推薦幾個購書的網站 :

http://www.amazon.com
最大的購書網站Alibris - Buy new and used books, textbooks, music and movies較學術的網站,國際版的書便宜AbeBooks - Used Books, Rare Books, New Books Textbooks 各種書,學術的不學術的都有http://www.bn.com會員制,年費25元,有的書比Amazon便宜Buy
,
Sell
,
Search
Textbooks
, Music
, Movies
Games
Online at
Half.com ebay的子網站,通過競拍售書
除了二手書,上網還可以租書。租書很省心,去租書網站選好書,交錢,過些日子書來了,你用一個學期,在指定日期之前把書寄回去,也無需操心賣書。但一般租一本書的錢完完全全可以買到一本二手書,如果要省到極致的話,建議還是買二手書,因為還可以轉手賣掉賺回成本。在此小編做了一個比較圖片:

給大家推薦幾個租書的網站,如果用過的課本沒人購買的話,還可以賣給他們。
http://www.collegebookrenter.comChegg - Save up to 90% on TextbooksRent Textbooks
第6步去本地的書店淘書校外的小書店至少能比校內書店價格便宜10%-20%。同時,這些書店是買二手書最好的地方,因為不存在郵費。在書店,你還可以在購買之前看到你要買的書到底長什麼樣。而且,經常光顧,然後跟老闆搞好關係,以後便宜的可就不只是課本了。

第7步從上網下載電子版書籍從網上下載PDF的文件也是一種辦法,成本非常低。除了課本之外通常還會有一些其他的學習資料。這裡提供幾個網站給大家參考:

http://www.freebookspot.es/這是一個免費電子書鏈接圖書館,可以直接閱讀電子書,所有書籍在沒有註冊的情況下都能下載,免費註冊成會員後可以創建自己喜歡的電子書列表。


Online Textbooks for Free這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書出版商,發表了超過1000個免費教材,學生們可以免費下載


Flat World | Welcome這是世界上提供學校公開課程教科書的最大出版商,目前為止有44個國家的2000多所高校,不過有些需要花費。


https://oerconsortium.org/discipline-specific/這是社區大學開放教育資源聯盟,超過250所院校參與聯盟活動並使用網站上的資源。

第8步藉助室友、社交平台的力量分享課本方法1:和你共同上一門課的幾個好朋友可以分享一本書,書費平攤。即使是不同的專業,但是好些大一大二的基礎課都是要上的。你們可以商量著錯開選課,這門課你這學期先上,下學期他再上,兩個人買一本書就夠了。

方法2:可以關注社交平台或者校園的宣傳欄上學長學姐們有沒有賣書,如果能買到這些書,既便宜,上面可能還有留下來的筆記,最重要的是還可以交個朋友。 方法3:很多學院和大學鼓勵學生交換教材,這樣既可以減輕學生的書費負擔,又降低了印刷量從而為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這樣的換書網有:textswap、monstertrade、studentbooktrade。在上面輸入州或學校,查找有交換需求的學生,當然地理方位離自己越近越好了。
方法4:如果你想問同學借書來複印也是可以的。不過美國有版權法方面的規定:如果一次複印超過了全書的四分之一,就可能被起訴盜版。解決辦法是每次複印幾章,分幾次搞定。
第9步最後的最後,賣掉它!最後,請賣掉它,而且是一用完就賣掉。因此真的再版的速度太快了,你手上的這本教材很快就不能用了。七月底到八月底,賣書的黃金時節(你要相信絕大部分的美國人還是很懶的),基本上這時候你的書不會賣不出去的。
第一招:賣回Amazon。在Amazon上買的課本,都能賣回Amazon;錢會以gift card的形式給你,差不多是原價的60%。如果大家經常用Amazon買東西就很不錯,gift card就可以當錢花了。

第二招:賣給租書網站。租書網站也是可以考慮的,他們還可以把錢直接打到你的Paypal賬號里靈活使用。還有像http://goSnuffy.com這樣的網站,向學生提供免費的二手書交易平台,不需要中間人也不需要第三方郵寄服務。再就是把課本賣到自己學校內部的課本買賣網站。這樣就不用去自己找箱子裝書再寄走了。
第三招:附帶著考試卷子和複習資料出售給下屆同學。帶著複習資料一併賣了,這樣可比單賣課本多掙點,而且簡直是造福一方。

在美國大學,教材的買賣是完全市場化的,教學與經營劃界清楚,有效避免了壟斷、代辦和利益糾紛。所以對於留學生來說,尋購教材絕對是一件需要聰明才智、體力耐力、外加一點運氣的辛苦活兒。也許你會發現課堂上每個人手中的教材版本都不一樣,那是因為每個人都為了這本來之不易的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因為某種程度上那些價格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出版商在這個價格上掙錢最多,同樣可以看到很多教材在出版商授權發布中文版以後都會便宜下來,就是直接美元標價換人民幣的節奏。
本質上,這些教材其實反應的只不過是市場環境下的成本加上合理利潤而已,因為很多時候出版也是一個很費錢的行業。

不過很顯然,大家覺得貴了必然可以看到由各個角度的壟斷所帶來的收入,但是這在出版行業未必是不合理利潤:

第一,世界上基本沒有國家不存在出版審查和市場許可制度,即使大家在網上發帖都有賬號使用協議,出版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出版的成本就不只是作者寫書然後印出來那麼簡單,作者享有「版權」但是作者並不享有完整的「出版權」,作者就不得不找一個出版商出版,在這裡通常的作者是劣勢群體,因為法律規定寫了書不能自己出版,所以有許可權的出版社就開始壓榨作者了。當然,壓榨來的錢也不會進自己口袋,想想出版許可權是怎麼來的就好了。

進一步,出版商在享用了對作者出版權利的行業壟斷之後,開始享用對版權的壟斷使用。絕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作者的同一個作品,乃至一個作者的所有作品都被一些法律文件限制為只能在一個出版商手中出版,那麼需要買書的就會發現雖然出版商很多,可是特定的書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作者想要通過版權獲得利益的時候不能像賣東西一樣既掛淘寶也找Ebay,銷量好的東西還能進超市。對於同一個出版物,沒有競爭就能夠獲得壟斷收入,書價被抬高一節。這裡的利潤也未必進了出版商的口袋,想想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出版許可權設置就好了。

發展到教科書的時代,編寫一個準確而詳實的教科書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工程,大家看看教科書裡面有關作者部分的介紹就可以發現通常一個能夠獲得一致推薦的教科書來自的出版社就那麼幾家,但是每本書的編寫遠不是一個學校能完成的,作者之間常常跨越數個地區和國家。那麼在大量的潛在作者中挑選作者,在在這些作者之間保持溝通協調並最終編寫一本統一的教材,進一步全球的翻譯印刷和供應鏈,銷售之後的分賬都會是及其複雜的商業運作。這些都需要龐大的投資來維持運轉,而作為資本逐利的特點,這些資本也是需要回報才會投入出版業的,那麼獲取利潤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亞馬遜只是一個分銷商,出版商不希望它一家獨大,但是又沒有更好的電子化解決方案,亞馬遜也沒有能力自己出版書籍,更不要提編纂教科書級別的工程。亞馬遜也只能作為一個電子版分銷商在和上游供貨商之間討論分配利潤而已。

其實出版商應該也希望可以按人收費而不是按拷貝數收費,但是顯然前者做不到。至於更新再版的問題,別的學科不清楚,自然科學的很多東西是在不斷更新的,有可能新的發現導致上一版本變成不完整乃至於是錯的,所以教科書作為權威和全面的象徵物,定期更新是很有必要的,否則過時錯誤的信息只能毒害學生,乃至於很多教授都會告誡學生假如有不同雜誌上同時承認了和教科書不同的觀點,通常是因為教科書沒更新,書上內容是不合時宜的。

插個題外話,其實很多行業內的人也會定期買新版教科書替換舊版的,大學以上的教科書花費大量成本更新是必要的。當然如果是電子化和按人收費了,保持電子書上是最新版本要比替換紙質書容易很多,而且後期這些書籍也就是簡單的查閱功能。


真的很貴很貴啊! 不過第一年以後基本上大家都能通過賣上一年的書+下載列印PDF來獲平衡收支,所以也還好~~~~~

有特別好的老師。我們有一門課的pro說,教材太tmd的貴了~ 然後他自己寫了一本,印了發啊。20刀,純印刷成本。。。( &>﹏&<。)~嗚嗚嗚…… 。。。感動哭了。

然後還有些會含蓄的暗示,網上有,你們自己找~~~~

還有的老師會把要讀的部分複印發出來。。。。

那種習題改改的,有的pro會專門把習題列表啊。。。多麼善良。。。

其他他們也很厭惡這麼高價還沒事就改版的課本的。

另外,我聽一個德國念書的妹子說,他們的教材有些是很古老的,9X年的那種,而且圖書館的存量夠借出給一半的學生。難道只有北美?英文出版商,這麼噁心么?


這不是我的經濟學作業嗎…

首先,為了提高效率,經濟理論規定商品的邊際效益應該等於其邊際成本。(MR=MC)
假設有一個競爭市場,那麼書的定價為Pm,產量應該是Qm。

然而這個假設並不成立。

事實上作者的勞動成果受到政府授權的壟斷的保護,即版權。這就限制了他方出版教材並以市場競爭價格出售。由於享有版權,這些課本處於一個完全壟斷市場(monopoly)。
在這種市場結構下,需求曲線是向下的所以邊際效益是小於市場價格的(MR=1/2D&MC)。而當出版商產生Qm產量的書時,價格就會落在需求曲線上。
因此我們實際支付的價格(P)就遠遠的高於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價格(Pm)啦。一本教科書的價格分分鐘就一百多刀啦。

所以說一切都是版權的錯呀,為什麼沒有看得見看不見的手進行調劑讓更多的出版商湧進來使之變成競爭市場水平彈性這樣可以不用買貴到斷腸的教科書呢。政府說因為我們要保護作者的積極性呀不然他們哪有動力寫書社會就沒有創新了人類還怎麼發展。

而由於這P和Pm的差異產生的社會凈損失(DWL)怎麼辦呢?這樣做達不到社會最優結果,是一種效率非常低的經濟系統呀。並且為什麼這種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的成本要落在學生頭上呢。希望某些政府能夠通過補助作者和放寬限制兩手抓的方式,既停止剝削學生,又繼續追尋知識的腳步,好嗎。


NPR的 Planet Money曾經做了一期播客,討論了一下為什麼美國的教科書價格在持續上升
。(Episode 573: Why Textbook Prices Keep Climbing : Planet Money : NPR)

主要原因有兩個:

  1. (Principal Agent Problem / Someone else"s money problem) 別人的錢的問題:在這個情境中,決定買哪本書的人是教授,而真正付錢來買書的人是學生。這就導致了做決定的人並不在乎書的價格。可以用來佐證這件事的是高中課本市場。高中課本由地方政府決定和付錢,高中教科書的價格也要低得多。而且出版商的在高中課本上的的利潤率要比大學課本低的多。數據是高中課本出版商的利潤率是5%~10%。而大學課本出版商的利潤率是20%~25%。
  2. 互聯網驅動的二手書市場:互聯網把全美國的學生都聯繫了起來,佛羅里達的學生可以從加利佛尼亞的某個學生那裡買二手書,幾天內就可以寄到。這些書一般價格便宜。如果你不介意買幾年舊的書的話,你可以只用花1/10的錢就可以拿到本可以將就的書。 這就意味著出版商只有一個很短的有限期內賣出一些書,因為第一個學期過後,所有的學生都會轉手把自己的書當做二手書賣出去給下一屆的學生。如此,下一屆的學生基本上沒人會買新書了。

之前的情況是,如果有新版本出現,第一年賣一些書,第二年大概能賣到第一年的一半,然後下一年是第二年的一半,以此類推。但現在,一般是第一年賣一些,第二年基本上就沒人買了。 這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出版商賣更少的書----學生想方設法避免高價買書(租書,非法下載,直接不買)-----出版商賣的更少-----課本價格更高----。

這裡面還有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儘管教科書價格在不斷飆升,每個學生花在教科書上的價格反而在逐年下降:

  • 2007: 702$

  • 2009: 667$;

  • 2011: 655$;

可以再說,在教科書這場戰爭里,美國學生和出版商打了個平手。


就說一句和問題無關。
我大天朝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出版的影印版教材簡直不能更適合我這種CS窮狗,國外正版也就解解饞了。


100多刀的教科書,賣出一本作者分成也就不到十刀。美國的書商就是暴利。美國的學生很多也都不願意買書了,亞馬遜租書很方便,一個學期也就十幾刀,來回包郵。二手書也很貴的,基本上打不下八九折。有些學生會買international edition,比如印度很多的軟皮版,價格能到原版的四分之一,現在有不少網站專門做這個生意了,把international版本再賣回美國。看了很多評論,基本上這算是個灰色地帶。另外,其實很多課本學校批量購置的在線資料庫都有全本電子版借閱,都是免費的。學校圖書館不太好借,但是多數學校都有interlibrary loan系統,可以跨校借閱,跟本校一樣,十分方便。總之除非以後吃飯要用的經典教材,和極其個別奇葩教授非要買書(大部分教授也都經常吐槽教材貴),美國學生也不怎麼買教材了!


美國學貸的規模都超過印度gdp了,這種阻礙階級流動的行為,簡直是要上天


價格歧視吧,否則海外版為什麼那麼便宜。

題話外,大家都知道買二手書,下PDF,那麼出版商怎麼應對呢?

1. 更新版本
幾年更新一次,美國很多書都有十幾版,有的甚至出了二十版以上,不要天真的認為是美國科技發達,給你第一手的先進知識。在我上的幾門課里,實際上每次課本更新基本上95%的內容是不變的,剩下的5%里,大概2%是新內容或修改章節順序,2%是新作業題以及更改題號,1%是Appendix。對於學生來說,知識上基本毫無影響。先看看下面幾張圖:

這是我曾經上過一門課的新版本(第七版),我上的時候大概剛更新的,還不可以買舊書或者租書,只能買新的,而且是$230+。

這是這本書的第六版。舊書以及租書價格跟我當時好像差不多。租書$30多點,買舊書$90多點。哦對了,這價格還沒算稅。

關於新舊版本有多少區別,其實亞馬遜評論里有說過的:

除了封皮,我很想知道新版修改了哪些內容?

這個是第六版的中文譯本,2014年7月出版,印象中那時候英文第七版已經出版了,不過畢竟外文書籍,不可能第一時間翻譯過來,所以可以理解。噹噹網價格,只有RMB75.5。已經含稅。根據我的經驗,知識內容甚至配圖應該與原版一模一樣,可能習題會有刪減。

上面這門是Control System課,我們教授是MIT畢業的,大概照顧我們智商普遍較低,所以他把課本內容歸納總結,再結合自己的知識做成PPT,習題也自己編。所以實際上沒有課本也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美國教授有些喜歡把課本習題當做作業,而且他們往往只在黑板上寫上作業題號,所以如果用的舊課本,基本上作業就沒法做了。在美國,作業成績一般佔總成績的10%-30%。不過本人比較幸運,大概工程狗都比較窮老師也知道,很多老師會把題目內容整理出來告訴學生們,這樣即使用舊版課本或者沒有課本的學生也可以順利完成作業。記得有一次上一門課,我們都用的第二版(舊書),但是那學期偏偏更新了第三版。老師布置作業寫題號的時候下面學生都嚷嚷沒新書,只有舊版的。老師讓沒有新書的同學舉手示意下,發現大部分學生都用舊書後,於是老師又把舊書的題號寫在了黑板上。。。省了一筆買新書的銀子啊,要知道剛出的新書是不可能搞到pdf的

2.購買習題Code
出版商也知道學生喜歡舊書,下PDF。儘管賣舊書也賺錢,但是價格畢竟跟新書差不少啊。怎麼辦呢?舊書你們可以買,PDF盜版就盜版吧。但是作業你們得給我買新的,除非你有本事說不要這作業分,想必沒有學生願意這樣吧。於是乎,習題code就誕生了。學生相當於購買了一個作業軟體,所有作業都需要在網上完成提交。我本科階段有上過兩門課使用code,都是選擇題,你計算完得到的結果看看跟那個選項一致,選完再做下一題。至少對於我這兩門課,習題都是題庫里出的,有些甚至網上都能搜的到,而且做完了電腦程序自動批改,連paper grader都不需要了。這麼方便的東西,有些教授自然就會選擇使用了。繼續看圖:

沒想到這本書居然更新到第14版了。。。租書最低$54.41+tax。反正我當年這本書是可以隨便搜到pdf(盜版)的。但是習題code要多少錢呢?

哈哈,$61刀!比我那會絕對漲價了!!!花$61美金買作業題做??但事實就是這樣,除非你不要作業分了。碼字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這本書的習題code,裡面一半的題目出自於這本教材的課後習題!!!媽蛋啊!!

3.學校專用版
其實即使有code,有些老師也不會用,就像我一樣,總共只有兩門課教授讓買code。其他的要麼自己出題,要麼用課後習題。於是出版商就又想辦法了。我們出學校專用版的教科書吧!XXX University Edition。我個人曾經上一門數學課用到過。都是Pearson出版的,跟全國通用版本的知識內容都一樣。至於哪裡special呢?價格稍微便宜幾刀,紙張變薄,習題題號不一樣。但問題就是你的特別版將來會很難賣出去。掛在亞馬遜上沒人要啊!為什麼?因為人家不是你這個學校的啊!最後只能以超低價格賣給學校書店,結果賣的錢連頓飯都不夠吃。

4.活頁版
英文不如漢語博大精深,200頁的中文教科書換成英文怎麼也得700頁啊!一本書5斤沉,5厘米厚,所以美國學生沒有帶著書上課的。這時候出版商就想辦法了,我們賣活頁版,學生一次帶幾頁紙上課就行,沒必要背著書啊,太沉,給你們減負!但問題還是賣書,活頁方便,容易丟啊,而且也容易破損,一旦破損缺頁,就很難賣了。所以亞馬遜可以搜一下,很多活頁二手書都非常便宜。

另外,至少我這盜版課本似乎並不可恥,不過我是反對列印出來PDF的,主要是浪費紙張。如果有的開卷考試不允許用電子版,租一本書就好。而且PDF在美國同學傳閱也十分普遍,有些人懶或者笨找不到pdf,只好買新書。結果一聽有免費的啊,立馬就把書退了。教授基本也沒有管的,有些課是開卷的,有的同學就會問可不可以帶著電腦來考試啊,我是電子版的(實際上是盜版pdf)。教授都會回答I don"t care。只要你不聯網就讓你帶。記得研究生有門課,一本書要210刀。於是同學們都問教授書真的有必要買嗎(因為那個老教授很負責,會整理自己的內容發到校內網上,課本可有可無)?老教授最後只是說強烈建議買,但不是必要的。之後就有個老美在課上到處說他找到個地方能免費下載pdf,大家快來下啊!老教授大概覺得公然傳播盜版實在是太過分了,於是說了句請大家不要在課堂上討論下載pdf課本的話題。。。。

不過也有一次有門課的教授嚴抓盜版書,有一次他看到有同學用盜版pdf,立馬要求他當面刪除。而且他在課上也說這門課很難(實際上的確很難),讓學生們別租書,買一本,將來會一直用到的。不過直到最後,我們才注意到,這本書的第一作者就是這位教授。。。。。


據我有限的了解,書籍藍光光碟古典音樂無損音頻的盜版,源頭主要在西歐北美。我國的盜版黨只是搬運工。
盜版很多,剩下願意花錢的,都是有剛需的冤大頭和大型機構(圖書館,科研單位,大學),昂貴的定價能夠將利潤最大化。
常見的英文教材在互聯網上很容易搜到,儘管有時候版本難免會落後一些。


推薦閱讀:

為什麼教科書上見不到馮延巳的詞?
你從頭到尾認真閱讀,並且讓你印象深刻的經濟學教科書是什麼?
我國教科書上關於近親結婚的說法是不完整的嗎?
教科書上明顯偏向唯物主義合適么?

TAG:知識產權 | 盜版 | 教科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