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昆蟲總動員》片尾紀念的簡·莫比斯·吉羅(Jean Moebius Giraud)是誰?

全網搜索都找不到答案。


莫比斯 或者 Jean Giraud

讓·吉羅(Jean Giraud),法國大漫畫師,在生涯大部分時間創作科幻作品時使用筆名Moebius,被譯作莫比斯。 他在漫畫界的作品和成就我不熟悉,但是他創作的西部漫畫《藍莓上尉》(Aventures du lieutenant Blueberry),以及他攜手創辦的雜誌《重金屬》(Métal Hurlant)都是極具影響。而他對於法國漫畫界的影響更是深遠。

他在電影世界裡也頗有一番作為。他參與了《異形》、《電子世界爭霸戰》、《第五元素》等電影的故事線和世界觀設定。他和宮崎駿是好友(他女兒名字就叫Nausica?,宮崎駿粉應該對這個名字不陌生),他們倆在巴黎共同辦過一次展覽。

他於2012年3月過世,剛好是《微觀小世界:迷失的螞蟻谷》的製作期間。而他正是《微觀小世界》的主創之一Hélène Giraud(不覺得這個姓很熟么)的父親。

至於「簡·莫比斯·吉羅」的翻譯可以算是一個可恥的錯誤。Jean是法國人名中十分常用的,國內通常譯「讓」,港台會譯成「尚」,早期文學作品翻譯中會用「冉」,例如《悲慘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讓((Jean Valjean)。而把法國人民Jean按照英文發音譯成「簡」,這就好比把「李白」念成「你日」一樣,讓人噁心。而Jean "Moebius" Giraud,按照慣例,也應該寫作·「莫比斯」·吉羅,在人物的特定稱呼中加引號,例如埃爾文·「魔術師」·約翰遜。足見翻譯團隊實在沒下功夫(你知道這部作品從頭到尾都不需要對白字幕的,翻譯工作僅僅止於工作人員名字和標題而已)。

順便提一下《昆蟲總動員》這部片子。國內引進方為了佔一些皮克斯的好,竟然毫不猶豫的加入了「總動員」大軍,並且從頭到尾的宣傳都是以「萌」之類的噱頭,真的不知讓人怎麼說才好。實際上《微觀小世界》在歐洲早已鼎鼎大名,此前該系列多以四至五分鐘的短片呈現,影片場景拍攝於現實生活,而其中的昆蟲則是三維動畫攝製。而這部動畫則是這個系列的第一部長片。

怎麼說呢,如果是一個成年觀眾觀看,這部電影的視角可能顯得有些低齡。但對於孩子們而言,這部作品透過擬人化的昆蟲,在展現微觀世界的複雜和美妙的同時,還談及了許多適合他們年齡段的世界觀和哲理,就讓人拍案叫絕了。

如是娛樂法的@劉莐 劉總在給知影微信公眾號的文里寫了這麼一段:

主角得到了成長,卻並非遵循好萊塢式的英雄之旅的除惡揚善;起初的膽小,並非心靈的懦弱;最後的強大,也不是統治世界——這和孩子們的想法很像。其中的幽默,並非刻意為之,讓你感受到生命的驚喜之處。

而這部從頭到尾無對白(如果你認為昆蟲嘰嘰喳喳吱吱的聲音是對白的話,那當我沒說)的電影,能夠讓大多數的觀影者興緻盎然的看完,在有聲電影多少年的今天,已經是不俗的表現。我上周六上午在靜安寺的百美匯看的這部電影,影院里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看這部電影。我能聽到很多孩子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以及看完電影之後,不斷向父母問及各種關於昆蟲、自然界和善惡的問題;也有看過多遍電影的孩子向自己的妹妹介紹電影中蘊含的各種自然法則和生物知識。而觀影過程中孩子們的歡笑,更是讓人享受。如果我有適齡的孩子,想必很願意帶他來看這部作品。

「有巧思,無難事」,我相信這部作品可以給很多中國從事兒童影視文學創作的從業者們一定的啟示。

引用先賢的話(最近他好像經常出沒)

《昆蟲總動員》這部法國動畫是今年在中國大銀幕上能夠看到的最具創意的動畫片,千萬不要因為這個片名而錯過了這部有非常奇妙構思的傑作。


首先糾正一下名字, 法語里Jean發音基本為「讓」
讓「墨比斯」吉拉德,漫畫迷通常這樣稱呼這位藝術大師。

2012年3月10日,讓「墨比斯」吉拉德沒能抗爭過病魔,揮手告別了他摯愛的兩個世界:一個世界裡是他創造的太空堡壘、魔幻城池,另一個世界裡則有熱愛他的大友克洋、宮崎駿、喬治·盧卡斯和其他數以萬計的粉絲。無論在漫畫界還是科幻電影界,他都是當之無愧的前輩和大牛。

1953年,讓·吉拉德就已經在《Far West》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個故事——《法蘭克和傑瑞米》(Frank et Jeremie)。當時他僅僅15歲,剛剛進入法國應用藝術學校學習。
在當時,即便是在法國,進入學習漫畫也並不是一個尋常孩子會走的平常之路。但漫畫對於讓·吉拉德的意義顯然非比尋常。幼時父母離異,是漫畫陪伴他學會應對孤獨。在像瘋子一樣埋頭畫紙間一年半後,家人允許他進入藝術學校。
這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並沒有被讓·吉拉德珍惜。1955年,讓·吉拉德的母親與一個墨西哥人結婚,他因此有機會來到墨西哥度假。原本他僅僅計劃在當地呆一個月,最後卻延長到整整九個月——藝術學校的第三學年就在墨西哥的沙漠里灰飛煙滅。
「但是我一點也不在意,什麼也不做的感覺棒極了,」2007年,在一次電視採訪中,讓·吉拉德回憶起最無所事事的一年,「炙熱的天空和猛烈的陽光似乎把我的靈魂都撞開了。」

1959年,漫畫雜誌《領航員》(Pilote)在巴黎創刊。讓-米歇爾·查理(Jean-Michel Charlier) 邀請讓·吉拉德畫一個西部故事。於是,兩人一起創作了《藍莓上尉》。那一年墨西哥的天空與陽光,在這部漫畫里全都一一復活。讓·吉拉德尤其熱衷於描繪廣闊無垠的沙漠,將人物放置在沙漠的正中央。
1963年《藍莓上尉》開始在《領航員》雜誌上登載。這一故事連載長達二十五年,成為了法國家喻戶曉的國民漫畫,法國郵政部門甚至還為這部作品發行過紀念郵票。這部法國漫畫也讓很多美國漫畫家肅然起敬。《蜘蛛俠》的作者斯坦·李(Stan Lee)就是其中之一。與美國人習慣看到的超級英雄故事不同,《藍莓上尉》是一部反英雄作品。主人公偷竊、撒謊、背叛,也有著人性弱點。這個血肉豐滿的人物讓·吉拉德自己也非常喜歡:「我覺得他不僅存在於我的線條世界中,而是充滿了實實在在的荷爾蒙魅力。」

但是野性的西部世界並沒有使讓·吉拉德滿足。1965年開始,他開始在Hara-Kiri雜誌上刊登一些黑色小故事,其中多半是科幻故事。
「我對未知世界和平行宇宙有著近似於爆炸性的、強烈的好奇。」對彼此連通而又相互區別的世界間的探索,是讓·吉拉德一切科幻作品創作的源泉,他索性以「Moebius」作為自己的筆名。

1974年讓·吉拉德發表了第一部署名「墨比斯」的長篇作品《The Horny Goof 》。同一年,讓·吉拉德和朋友合辦的漫畫雜誌《狂嘯金屬》(Metal Hurlant)問世。這註定是一本小眾雜誌:刊登的全都是科幻作品,從封面到內容都充滿了黑暗、暴力的氛圍。但在這本雜誌上發表的很多作品日後都成為了經典,其中就包括《Arzach》。

戰士Arzach騎著一隻類似大鳥的飛行生物,在1975年首次與讀者們見面。他在一片神秘而孤獨的陸地上獨自冒險。這一故事獲得了人們的喜愛,Arzach飛行在險峻岩石間的畫面更是迷倒了不少人。讓·吉拉德於是接連畫了四個故事,全都圍繞這個戰士展開。

同年發表的還有《漫長的明日》。在這部作品中,讓·吉拉德為未來都市打造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垂直景觀,配合各式機器人、精密飛行器,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這實屬異常前衛之作。
在這些作品中,讓·吉拉德的筆調與《藍莓上尉》等一系列西部作品截然不同:乾淨、利落的線條仍然沒有改變,但畫面中加入大量線體。雖然是幻想作品,但幾乎所有細節都值得推敲。「這些新鮮的面孔背後,歷史常識同樣一絲不苟。」《X戰警》作者之一傑克·科比(Jack Kirby),這樣評價道。
憑藉著過硬的作品,《狂嘯金屬》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聲名。甚至有漫畫作者拿著作品找到讓·吉拉德表示,只要能在雜誌上發表,即便貼錢也願意。

1975年,實驗電影導演亞歷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獲得了弗蘭克?赫伯特的作品《沙丘》的電影改編權。在一次宴會的走廊里,佐杜洛夫斯基遇到了讓·吉拉德。「我一直在找你。」佐杜洛夫斯基對讓·吉拉德說。後者為這部電影設計了一整套的服裝、造型。
甚至連一個鏡頭都沒有拍,這部電影即告吹。然而這卻是二人漫長友誼的開始,也是讓·吉拉德進入電影行業的開端。
1977年,《星球大戰》大獲成功。幾乎是從那時候開始,科幻電影才開始受到人們的普遍矚目。很多墨比斯粉絲都認為,《星球大戰》的設計借鑒了許多墨比斯作品。其中包括千年隼號的內部、塔圖因星球上荒涼的景觀和高超的科技。據說還有粉絲髮現,在《漫長的明日》畫面的一個不起眼角落,有一個和帝國探查機器人外觀一模一樣的機器人。粉絲們相信,這是盧卡斯在向自己的偶像致敬。
1979年,讓·吉拉德為電影《異形》進行設計。電影中破爛又工業感強烈的宇航服成為電影視覺的重要元素。他也將這部電影看做自己的一個里程碑。
「對於電影工業來說,我只是被僱傭。被邀請去好萊塢工作就好像你被邀請去參加奧林匹克一樣,雖然聽起來很傻,但事實就是這樣。」

讓墨比斯迷歡呼雀躍的是1997年的《第五元素》。雖然也是一部好萊塢製作,但導演和編劇都是法國同鄉呂克·貝松。電影在埃及的沙漠中開始,駕駛飛行器出場的蒙多沙瓦星人各個身著古銅色的蒸汽朋克式盔甲。而當女主角麗露站在大樓邊緣,望著空中飛車來來往往的垂直城市時,許多墨比斯迷和她一樣眼中泛起了淚光。這幾乎就是《漫長的明日》的原景重現——雖然晚了二十年。讓·吉拉德不僅是這部電影的服裝設計,更是靈感的重要來源。

對很多今日的漫畫巨匠而言,「墨比斯」的名字就已經具有足夠的魔力。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Arzach》、《漫長的明日》已經將人們聞所未聞、甚至未敢想像的未來工業城市鋪陳在人們眼前。
「墨必斯看待世界的角度令我驚訝。他的畫,以最單純的線條來描繪人物,包含了各種要素,呈現出既孤獨、又高傲的空間感。我覺得這是墨必斯最大的魅力。」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宮崎駿自認是墨必斯「一輩子的粉絲」。2004年,二人一起在法國舉行了聯名畫展。在宮崎駿的《紅豬》、《天空之城》等作品中,不難看到墨比斯的影響。

「在我們小心翼翼地描繪現實世界的時候,墨比斯先生卻創造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世界。」2009年,在京都精華大學讓·吉拉德的講座上,大友克洋回憶起初入「墨比斯」科幻世界時,自己內心的翻江倒海。「他用非常纖細的筆觸和高超的技術,將一個被我們遺忘的世界觀展現在我們眼前。看到他的作品後,看到他的作品後,我突然想起以前我也是在用想像力畫漫畫的,他讓我意識到必須再次嘗試創作更富想像力的作品。」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大友克洋曾經試圖將墨必斯的《The Airtight Garage》搬上熒幕。遺憾的是計劃並未實現。一直到2007年,墨比斯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現在中文領域。這一年,他的一本短篇漫畫集在台灣出版。也直到那個時候,這位聲貫世界、影響了一代漫畫人和電影人的藝術大師,才慢慢被中國動漫迷熟悉和了解。


關於這個人,推薦大家看 2013 年的正能量紀錄片《Jodorowsky"s Dune》。Alejandro Jodorowsky 當年組建了夢幻班底(達利、Orson Welles、Pink Floyd、Magma……)去拍科幻小說《沙丘》,最終資金不足而流產。(後來片子讓 David Lynch 拍了。)莫比斯就是負責 Jodorowsky 版《沙丘》原畫設定的。看了這部紀錄片就知道《異形》的很多概念設計最早出自這裡。


莫比斯在法國安古萊姆的紙張紀念館中有他原本手稿的陳列,有興趣的話可以在每年1月的時候參加昂古萊姆動漫節的時候過去觀摩下。


歐洲漫畫屆殿堂級的人物,世界上最偉大的漫畫家之一,莫比烏斯去世時,法國總統都發表了悼詞,你說他的地位有多高。

至於他的作品風格,可以說奠定了今天科幻美學的基礎。


歐洲漫畫界的柯布西耶,怎麼會搜不到。


推薦閱讀:

《虹貓藍兔七俠傳》里七劍合璧的物理學原理是什麼?
銀魂第三季的質量明顯變低了是嗎?
如何看待對於無證騎士「精神贊同,行為不贊同」的言論?
動畫理論研究的目的是否是為實踐指路?
宮崎駿的動畫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TAG:電影 | 動畫 | 文化 | 法國 | 昆蟲總動員動畫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