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古琴演奏名家很多,流派各異,但為什麼卻未見幾個古琴作曲名家?
據說古琴琴譜對演奏者限制較少,所以演奏甚至也可稱上某種程度的創作,但私以為這也頂多是改編而已,請問清代以後有沒有著名的古琴作曲家和作品?
謝謝邀請。我不一定回答得好呢。
首先從古琴作曲家這個事情來說,在中國古代,沒有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分工,能創作的,都是彈琴高手,甚至也許他們都不是職業的演奏家,而是「善鼓琴」而已,很多都是有正式工作的,比如孔子,比如陶淵明。當然也有專業的琴師。但是,他們沒有嚴格的分工,沒有區分有的人專門彈琴,有的人專門寫曲。
其次,關於創作的問題,在音樂中有一度創作和二度創作,作曲屬於一度創作,演奏屬於二度創作,一度創作得到曲譜文本,二度創作得到每次演奏的唯一,每個演奏者,每一次演奏,都不會完全一樣,這不是哲學裡所說的那個不一樣,是樂曲處理和每一次演奏背景的變化甚至是每次有可能出現的瑕疵,使樂曲呈現出獨一無二的樣子——是說這樣的唯一。同一個樂曲,不同的演奏者,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而這個表現就是二度創作。
清以後,也有相當多優秀的琴曲作品,比如《水仙操》、《鷗鷺忘機》等等,但是大部分都是根據一些更為古老的曲譜改編創作的。也有能準確尋到作者的作品,例如清·庄臻鳳的《梧葉舞秋風》、近代彭慶壽的《憶故人》。在現代,就有專門作曲的作者為古琴譜曲,比如谷建芬作曲的《卧龍吟》,金復載的《山水情》等等。也有比較具有影響力的琴學著作,比如《五知齋琴譜》、《自遠堂琴譜》,近代的《琴學叢書》等等。
因為時間不夠久,古琴的每一首經典樂曲都是在時間的沉澱下,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琴人進行打磨後才出現在世人眼前的,可以在可預見的未來里《春風》《古舞》《山水情》這類古琴現代曲將會流傳的更廣
因為當時的記譜體系以及藝術作品的傳播體系很不完善。
現存只有一部文字譜《碣石調?幽蘭》。文字譜非常繁雜,一個音要用很多很多字來描述,類似於「用XX手指在第XX根弦上勾一下」這種。
圖中為該曲文字譜。
這就造成了記譜、傳授、傳播都非常麻煩。
到唐代曹柔改良出減字譜,這種情況才有所改善。
減字譜範例:
這種用減字筆畫記譜的方式基本上一個字就是一個音,它把「用XX手指在第XX根弦上勾一下」這樣的信息濃縮在一個「減字」里。
但即使有了減字譜,對於節奏和其他演奏信息還是沒有體現,這也是其他中國傳統音樂的一個通病——只能面傳心授,就是說你即使有一部古琴譜在手,如果沒有老師教你(那時候更不可能有錄音),你依然彈不出這首曲子。這個問題就造成古琴曲無法大範圍傳播。
琴家創作了琴曲,只能面對面教給他的學生或朋友,再由朋友傳朋友,傳著傳著要麼變了要麼斷了。沒有大範圍的傳播,就無法造就創作大家,你寫的東西沒幾個人知道,怎麼成為作曲家?
南宋的姜夔算是比較有名的文學家、作曲家,他自己出了一本《白石道人歌曲》。你看,要集記錄、「出版」、傳播、傳世於一身,才有可能造成一定影響並且流傳下來,成為我們現代人所知道的作曲家。
音樂藝術在我朝的地位請參考以下八個字: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謝邀,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困惑。
首先,大眾比較熟知的古琴名曲,比如《高山》《流水》、《廣陵散》、《梅花三弄》、《陽關三疊》、《漁樵問答》、《平沙落雁》等等,皆難考據作者為誰。
可是相對於作曲家姓名的隱沒,我們卻能夠很容易梳理出一個「歷代演奏家」的脈絡,比如先秦各國的樂師師襄、師曠,民間的伯牙,甚至孔子,西漢的司馬相如、魏晉的嵇康等等,乃至後世的各派傳人,又乃至近代的管平湖、吳景略等。
但比之西方古典音樂,我們也許不知道李雲迪的演奏會上演奏的曲目的名字,卻總會清晰地知道他演奏的是「肖邦」。一說起西方古典時期著名的作曲家,「巴赫」、「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維奇」??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為什麼中國古典音樂的代表古琴卻無法享受到這樣的著作權待遇呢?難道中國人就這麼不重視著作權嗎?
究其原因,一些人認為無非是「樂工」是既演奏也創作,但因為地位低無法留名,以及「樂曲產生於集體創作」等。我認為還應該有一個更有說服力的答案。
我的觀點是,「演繹者」大於「作者」的現象,往往才是音樂領域的普遍現象,「作者突出」反而是特殊現象。因為人們率先接觸到的,往往是演繹者。
舉個不嚴謹的例子,我們聽流行歌曲時,知道《紅豆》是王菲(演繹者)的歌,有幾人知道是「柳重言」作的曲?換個更不嚴謹的例子,我們看電影時,也更容易說是某明星的片子,而不是某導演的片子。因為作者是在幕後的,幕後的人很難讓人注意到。
西方古典音樂那樣重視作者的年代,其實是個空前絕後的特例而已,滿打滿算不過是維也納前後二百來年時光罷了。想想看,巴赫,別號「音樂之父」,他是哪年人?十七世紀人。那試問難道以前的歐洲就沒有作曲了嗎?非也,乃是指巴赫重新定義了音樂這門藝術的地位。
從巴赫開始、到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再到浪漫派的一系列音樂家,史無前例地拔升了「音樂」在整個藝術領域的地位。巴赫等作曲家生前其實仍是以管風琴演奏家聞名的,但隨著他們創作的旋律與其擅長的樂器的分離(歌劇、交響樂的誕生),催生了獨立的作曲事業。
西方音樂本來數千年來的表現也就跟中國音樂差不多,遠沒有西方的雕塑建築繪畫這般出色。但是隨著文藝復興帶來的種種變化,隨著極具表現力的鋼琴和小提琴的發明、極其科學的五線譜產生、十二平均律剛剛好的發現時機,印刷術的普及,以及社會因素,這些作曲家應運而生了,西方音樂這才和其他藝術一樣,從宗教的附庸中解脫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偉大的藝術。
我想說只有當一門藝術足夠偉大的時候,作者的姓名,才顯得重要起來。當我們談及唐詩,總是「李白」的《將進酒》、「白居易」的《琵琶行》,好像知道詩歌的作者是件理所應當事情一樣。但你要知道,在「詩」的地位於魏晉時期被奠定之前,我們背詩經、漢樂府,只有「採薇採薇,薇亦作止」,「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作者在那兒?因為在那個時代,關於文字藝術,「賦」才是主流,「詩」只是非主流。直到後來詩歌光彩奪目無法忽視的時候,「詩人」才有了赫赫姓名。
在西方音樂昌盛的這二百年,中國的音樂卻沒有引發這樣的質變。西方音樂昌盛到什麼程度?我們提到歌劇,會說威爾第的《茶花女》,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而我們提到中國戲劇,卻是稱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同為音樂劇的西方歌劇,是作為作曲家的作品傳世的。而中國戲曲,卻是通過文學家的作品傳世的!再想想之前的宋詞,中國的音樂簡直是被文學搞得無法翻身。
中國的音樂前有「禮樂」思想的束縛,後有「文學」的「艷壓」,夾縫中生存得很苦,地位很可疑。只有盛唐的燕樂,算是盛開的花,但畢竟那時尚早,樂器的表現力、技藝的開發都還是有限的。
可以說,中國人對於音樂的自覺創作,一多半都使在了詩詞歌賦上。對於音韻的嚴格就不說了,漢字天然便分四聲,帶有旋律性,而中國人作詩當中講究的節奏感、抑揚頓挫的起伏,全然是將文字當歌曲在做的。儘管宋詞的曲調已無存,但現在縱然是用普通話來念,都是琅琅上口極為動聽。
再來說說古琴吧,古琴在整個中國音樂領域,曾算是個幸運兒。古琴一方面很早被收入了宮廷樂體系,隨後又得到了文人青睞,一直和樂伎遠,和文人名臣帝王近。《漢書
藝文志》里關於古琴專著的記錄占所有音樂文獻的半數以上。可以說古琴從很早就得到了比所有樂器更多的關注。在周王朝的「八音」之中,古琴很早就用於獨奏,表現力豐富,而且很早就解決了記譜的問題。站在西方視角難以想像的是,古琴的形制、樂譜、演奏方法已經一千年沒有大變化了。由於在權力階層心中的地位一直不凡,所以印刷術普及後有大量的琴譜刊印,這些琴譜又在清朝統一修入了《四庫全書》。可以說從樂器、樂譜、演奏法的傳承角度,古琴做得是非常好的,我們可以有據地考察古琴在歷史上究竟產生過何等影響。相比之下更多人知道的國粹古箏,由於樂譜不完善,傳世古曲也很少,在其身上是聽不到幾多古韻的。所以雖然古琴是「非遺」,但其實只是從事的人少,基礎是很好的,但其他民族樂器,已經在發展和發揚中看不清過去面目了。
那麼中國音樂的歷史上,究竟有沒有產生過巴赫、海頓老爹這樣扭轉音樂的歷史地位的音樂之父呢?我的答案是,如果說有過,那大抵產生在古琴、琵琶兩種樂器上。而琵琶只在唐朝得到過宮廷青睞,古琴則由於其音色更為高雅,橫掃文人、宮廷兩界,發展到後來,琵琶更往民間的方向走,古琴則只在上層流行,最後隨著士階層的衰落而衰落。古琴自漢朝始,就出現過《廣陵散》這種在整個音樂領域不可磨滅的作品(可惜傳世的版本可能是擬作但仍非常古老),而有信史可考的十三世紀郭楚望的《瀟湘水雲》在今天聽來仍然成熟、深刻、表現力強,手法高妙。
歷史上,古琴作曲家不是沒有留下過姓名,而是其留名往往有賴於其自身身份的特殊性,比如「蔡氏五弄」的作者蔡邕、「稽氏四弄」的作者嵇康、《古怨》的作者姜夔等,他們或為名臣、或為文人名士,即便不善彈琴,他們的名字也會在歷史上據有一席之地。
在古琴領域實打實靠琴藝和曲目而傳世的,恐怕只《瀟湘水雲》的作者郭楚望、《漁歌》《樵歌》的作者毛敏仲等幾位,他們既是空前絕後的演奏名家,又是開一代琴派的赫赫有功的創始人和發展者。
但在其後,數百年的時光里,恕我愚見,並沒有哪一首新的琴曲,在藝術性思想性上超越了十三世紀的《瀟湘水雲》。比之西方器樂從16世紀才開始漸漸發展的狀況,我認為郭楚望在那樣古老的年代,應是世界範圍內音樂領域的翹楚。同時如果沒有郭楚望對於「閣譜」的整理,自己的創作和開創浙派將琴藝傳於弟子,那麼古琴在宋之前的面目將是模糊的,其後也難有近千年的流派紛呈、流傳有序。如果古琴的發展脈絡是模糊的,那麼中國古代音樂整體上也就失去了一支獨一無二的完整脈絡。
不過,古琴也好,整個中國古典音樂領域也好,在晚近的幾個世紀里,並未發生過西方音樂領域的「質變」。儘管站在後人的角度看,中國一直在不倦地發展,但終究沒有突破過原有的體系。而西方世界又何止音樂,文學、哲學、最明顯的是科學,通通都在質變著。這個時期西方的一切都很奪目,相比而言中華文明的漸變就顯得黯淡,也只能說是無奈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古琴音樂沒有這樣的質變,也沒有產生作曲者和演奏者的分離,所以,郭楚望之後,幾乎依舊少有作曲者留下姓名。
另外,琴譜的記載喜歡托他人所作。比如《高山》、《流水》,分明為伯牙的即興,何來曲譜?但後人慕雅而作,曲子很高妙,作者的功勞卻隱沒,記在了伯牙的名下。同理,在現存名曲《胡笳十八拍》、《廣陵散》等曲的創作中,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現象。有的或曰孔子、或曰莊子,如此附會蔚然成風,當時一時覺得高雅,對於後世而言,卻形成了持久困擾,對於作者也是不公平的。
轉載請私信。
作曲假託的確實有不少,但也有可靠記錄的,比如說後代琴譜會寫明,例如一些江派的正文對音琴歌(楊掄、楊表正作曲)、白石道人歌曲的古怨(姜夔作曲)、錢壽佔十操(錢壽占作曲)、庄臻鳳琴學心聲(諧譜為作曲)、程雄的松風和抒懷、盧家炳的作曲、現當代的作曲等等。
上面內容可能以後看了琴曲集成還會更新
另外古代琴曲是不斷完善的,故而才會有幾百個版本的《平沙落雁》等等。故而許多曲子並非一人之功,所以給人以作曲家不多的感受,其實每一個有個人風格的演奏家都某種程度上是作曲家。
作曲家有的
郭楚望的瀟湘水雲
毛敏仲,作品多得不得了
還有些人寫曲子都託名於古聖王,所以名字沒有傳下來
不要用西方古典音樂的標準衡量東方傳統音樂
二者的深度廣度普及度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
「歷代古琴演奏名家很多,流派各異」&<「維也納音樂學院的數百名同學,大家都有自己的風格」
歷代古琴作曲者還是有的,只是名家這個要如何定義?是同代人評還是後代人評?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名家?近代和現代也有好些古琴作曲者,一首曲子從創作到公開到推廣到受到大眾喜愛,再到流傳,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何況現今社會魚龍混雜有的人抄襲盜竊,有的人寧為瓦碎不為玉全,新曲的問世推廣越來越難被。
其實是有的。只不過這行流派多,無標準和權威,又偏內斂自收,所以不揚名而已。
文革的時候,有古琴名家寫了一古琴曲《社會主義好》。
琴渣看書,最喜歡看故事了。
因為古琴和其他樂器不一樣 不僅需要演奏者的閱歷和沉澱 古琴曲亦是如此。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科技的發展 現代社會已經幾乎沒有明清時期嵇康阮籍等文人音樂家了 古琴的創作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蘊
不然這好幾千琴曲哪來的
推薦閱讀:
※笛子,簫,古琴哪個女生學好?
※想跟各位音樂教育者討論下,成人學生流失率有多高?如何有效留住成人學生?
※25歲學古琴會不會太晚?如何系統的開始進行古琴學習?
※練古琴十年以上的人在彈琴時都是怎樣一種心境?
※怎麼挑選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