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營銷的界是什麼?如何操盤一場跨界營銷?
孔子見老子歸,三日不談,眾問其故,
怪老子拳拳至心,用案例打趴理論狗——
跨界營銷的界無非「心防」。
跨界營銷無非「破心防」。
- 或烏鴉喝水般,借勢破客心防;
- 或小馬過河般,順勢破己心防。
把自己微鯨電視×功夫熊貓的跨界營銷的操盤,嚼爛喂你——
借勢破客心防《烏鴉喝水》
烏鴉找水喝。
烏鴉找到一個有水的瓶子;可是瓶高、口小、水又少,喝不著水。
烏鴉把一個個小石子拿起來放到瓶里,水慢慢升高,就喝著水了。
- 「瓶子」有水
電視行業五力分析十分樂觀:
廣受眾(誰都買電視);
強需求(誰都看電影、看電視);
少競爭(誰都躲深海巨浪:前浪海信三星創維,後浪樂視小米暴風,企鵝欲起浪,羅錘羅胖之流浪不起);
大未來(誰都能彎道超車:海信三星創維中老年Style,樂視小米暴風臭屌絲Style,都不是年輕人要的Style)—— - 「烏鴉」有爪
區隔於上世紀的前浪,沒染上「民營企業家」的中老年Style;
區隔於上世代的後浪,沒染上「互聯網思維」的臭屌絲Style;
微鯨電視有的只是無可叫板的性價比與情懷:
性價比
不怕講道理:
真4K屏、Hi-Fi音響、64位4核晶元的性能;43寸2000不到,55寸3500出頭的價格。
不怕擺事實:
至少在那性價比說了算的2015雙十一,銷量近三萬,銷額過億,銷量銷額均第一。
情懷
不怕講道理:
微鯨極客團隊—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不怕擺事實:
至少團隊獲過iF、紅點、IDEA獎。 - 「石子」有勢
為什麼巨資買下功夫熊貓?
微鯨的Slogan「對未來上癮」,等同功夫熊貓的主題「Real Warrior Never Quits」,
龍戰士阿寶與微鯨一樣,繞不過雪豹太郎海信三星創維 、孔雀沈王爺樂視小米暴風——
於是借勢【三種經濟】無比自然:
所謂「眼球經濟」,讓受眾、媒體、渠道通過功夫熊貓認知微鯨。
所謂「情感經濟」,受眾、媒體、渠道通過功夫熊貓認可微鯨 。
所謂「行為經濟」,受眾、媒體、渠道通過功夫熊貓認購微鯨 。
那麼身為烏鴉,怎麼借石子的勢,喝瓶中的水?
《風雨太極》
我玩太極的——聚氣無風無雨,出招狂風暴雨。
【聚氣無風無雨】
- 營銷從何借勢?
借合作對象之「名」從「顧客」取「利」。 - 一口真氣別散!
顧客以外,目中無人;
名利以外,世上無事。
【出招狂風暴雨】
敢不敢讓MBA不教、也教不了的想像力再狂野一點!
從微鯨×功夫熊貓,跨界YY到你×志玲姐姐或彥祖哥哥,感沒感覺心跳過速、腦洞全開?
娶了志玲姐姐、嫁了彥祖哥哥之後還不是要搶風頭、生小孩、秀恩愛、嘿嘿嘿;
簽了功夫熊貓之後微鯨也一樣:搶風頭(借勢升品牌)、生小孩(借勢賣產品)、秀恩愛(借勢通渠道)、嘿嘿嘿(借勢玩媒體)——
搶風頭(借勢提品牌)
無非搶粉絲、搶戲份——
- 粉絲要爭取
所謂100:10:1法則,說的是你到酒吧搭訕100人,總有10人留電話,1人與你嘿嘿嘿。
同理,越多志玲/彥祖粉認知你們成婚,就越多認可、祝福。 - 主角要是你
是你娶了志玲姐姐,而非志玲姐姐下嫁你;是你收了彥祖哥哥,而非彥祖哥哥娶了你。
——以防傳播過程中你被衰減與帶偏。
一炮而紅炒吧,讓更多人認知你;毀譽參半吵吧,讓更多人認可你;公關廣告來者不拒,讓更多人認購你;那就開搶——
- 搶發布會
在官方預熱前,就召開微鯨×功夫熊貓戰略合作發布會—— - 搶搜索引擎
霸屏熱門搜索引擎功夫熊貓相關搜索結果首頁。
SEO
現在到功夫熊貓3上映的一個月內,
A、每天發一篇百度權重8以上新聞稿,十篇以上百度知道,從微鯨與功夫熊貓的Why開始,說到How,說到What。
B、以顧客名義,在功夫熊貓貼吧、QQ群、微博(官方主推#話題#)、同城交易平台,轉讓「剛到貨、但工作調動不得不出」的微鯨×功夫熊貓定製版電視及周邊。
(所謂100:10:1法則,說的是你到酒吧搭訕100人,總有10人留電話,總有1人與你嘿嘿嘿。
同理,日發百貼,起碼X%粉絲認知我們,其中Y%粉絲認可我們,Z%粉絲祝福我們。
C、聚合功夫熊貓3官方與用戶自創圖文,做內容聚合站(博客)、發內容爆料貼、養微博微信號粉絲團、(都在最顯眼位置放廣告);
再以功夫熊貓站長、博主、號主、團長的名義混貼吧搶吧主唄(為在最顯眼位置放廣告)。
SEM
A、定投百度、360、搜狗的功夫熊貓【相關搜索關鍵詞】,及【相關關鍵詞搜索人群】,
B、素材用功夫熊貓定製版微鯨電視【免費送或一元拍】、功夫熊貓×微鯨【發紅包或發禮包】騙流量。
C、頁面用購買微鯨電視即享的專屬優惠券、紅包、團購等等【特惠】,及禮包等等【特權】騙轉化。 - 搶微博話題
現在到功夫熊貓3上映的一個月內,每周一位百萬粉以上大V發#上微鯨免費看功夫熊貓3#話題微博,霸屏微信搜索結果首頁。
內容?功夫熊貓3(×微鯨)動漫原型圖、海報、漫畫、故事、主題曲……
1、讓人說人話,買一條出高逼格視頻;
2、讓鬼說鬼話,買留幾手寫軟植黑文;
3、讓神說神話,買林志穎秀微鯨電視看功夫熊貓3內部版。
4、再買幾百真粉明星、段子手、達人直發;
用官微勾引真粉絲明星、段子手轉發;
用水軍安利所有提到功夫熊貓用戶;
辦倆徵文征圖征視頻大賽;
包斷功夫熊貓3粉絲團;
——總之顯得功夫熊貓3是為了與微鯨合作而出唄。 - 搶視頻網站
1、提前準備《功夫熊貓:微鯨番外篇3》(或乾脆把發布會視頻命名為《功夫熊貓3×上微鯨免費看》),發布到大小視頻網站一百遍。
2、與樂視、暴風之外的所有視頻網站合作,關注微鯨微信公眾號,即可獲免費看資格;
不過癮?給你,買有功夫熊貓3互聯網電視端的首播權的微鯨電視,還享特權/特惠。
看預告片?看免費資源?看過得了老娘這關?
「你傻得有點好玩^^,我壞得非常討厭-_,-」
造小孩(借勢賣產品)
你與志玲姐姐/彥祖哥哥的小孩,在繼承顏值的同時,更繼承了認知認可認購度;那就開造——
- 造產品
微鯨×功夫熊貓定製版電視,即將發售。
1、當然要清晰合作關係——
A、阿寶親選的AVI畫質;
B、阿寶御用震動遙控器;
C、阿寶愛騎的包裝箱體;
(像這樣把功夫熊貓阿寶與寶月光混淆就是不清晰……)
2、當然要模糊比價模式——
把硬體價格、服務價格分開:
A、硬體價格低於所有競品;
B、軟體價格按月定價每月19元以內;
C、免費送功夫熊貓禮包。
3、起碼要是醬嬸兒的——你也能天天雙十一,上市就過億。
- 造贈品
微鯨×功夫熊貓定製版周邊,正在籌備。
當然要放大受眾與需求——
1、例如出一堆高過熊貓打鯨魚、圍住神鯨熊貓、鯨魚肚裡的熊貓不知道多少的H5遊戲自發或買KOL發,勝出就拿贈品,沒勝出也拿微鯨×功夫熊貓明信片與禮券;
2、例如出熊貓騎鯨公仔、U盤、冰箱貼、水杯、徽章、塗色書等等佔領桌面的贈品(參照MM"s World打板唄)都藏二維碼(掃碼領特權/特惠)鋪市;
3、例如與高頻多次大眾消費品合作;微鯨×功夫熊貓,會是Moleskine筆記本的主題,是小惡魔移動電源的紋理,還是MLGBT恤的圖案?
4、例如出品牌梗贈品補充記憶,羅輯思維背後印著皇綱的「 極爺」與娘娘的「 潑妖」玩偶,暗藏其品牌梗「 劫皇綱、嫖娘娘」。
秀恩愛(借勢通渠道)
志玲姐姐/彥祖哥哥還沒過氣,渠道還認知、認可、認購,變現你要趁早;那就開秀——
- 秀給平台渠道
微鯨電視的顧客在哪買?電商平台。
與天貓、京東電器類目小二談談,
拿出:
A、功夫熊貓與微鯨宣傳計劃證明流量;
B、微鯨歷史銷售數據證明轉化率;
拿下:
A、流量與轉化最肥的眾籌、品牌團、單品團、功夫熊貓會場資源;
B、若小二有意,再談「 微鯨×功夫熊貓×天貓(京東)」的超級品牌日。
C、管你有意沒意,都仿製天貓、京東眾籌首頁頁面,用SEM與DSP引流。
然後,以AB為案例敲開唯品會、蘇寧、國美、一號店、噹噹、亞馬遜的大門。 - 秀給夥伴渠道
微鯨電視的顧客還買什麼?空氣凈化器,買掃地機,買冰箱,買烤箱?
那就趁功夫熊貓在手,與三個爸爸空氣凈化器、奧馬冰箱、小狗電器、SKG電烤箱,組成「年輕人的第一台」聯盟,共享渠道,互通會員。
就像當年歐派牽頭大自然地板、東鵬陶瓷、美的中央空調、雷士照明、紅蘋果傢具的「冠軍聯盟」,讓渠道銷量飆升30%。 - 秀給自建渠道
微鯨電視的顧客在哪玩?微博微信。
誰說微商不賣電商?囤貨當然沒誰捨得掏,但一件代發還抽幾百傭金捨我其誰——分享H5遊戲按點擊數抽佣,購買周邊與電商按百分比抽佣【有錢賺】,情懷性價比俱佳還有功夫熊貓助陣【賺得到】。
誰說大V只用錢買?經銷當然沒人樂得進,但一件代發還抽N%傭金何樂不為——作為功夫熊貓3合作夥伴【長臉】,用電視的客單價算分成10%流水也【有錢】,更何況還根據大V開發定製版贈品【走心】。
嘿嘿嘿(借勢玩媒體)
此處嘿嘿嘿無關你與志玲姐姐/彥祖哥哥的X生活,而是出招吆喝:嘿(第一招搬,打付費媒體)、嘿(第二招攔,打自媒體)、嘿(第三招捶,打口碑媒體)!
- 搬
「搬」就是搬運宣傳素材給付費媒體。
媒體對宣傳素材饑渴到什麼程度?在京東×奶茶妹妹的跨界營銷中,奶茶妹妹牽手當素材、刪微博當素材、領證當素材、懷孕當素材、結婚當素材、開京東智能奶茶館更當素材……
例如——
1、建微鯨游曳、熊貓翻滾的VR動物園是素材(把東方夢工廠的瘋狂外星人、馴龍高手、馬達加斯加的企鵝、天才眼鏡狗都關進去);
2、微鯨年會在功夫熊貓的VR中舉行,抽微鯨×功夫熊貓定製版電視、功夫熊貓銀幣、功夫熊貓老壇酸菜面是素材;
3、Cosplay成阿寶在14秒送出雙十一首單是媒體素材;
4、鯨國熊英號出海救助被偷獵鯨魚是媒體素材;
5、贊助成都大熊貓基地還是媒體素材;
總之,借功夫熊貓,不斷與最熱的電影、電視、綜藝、動漫、音樂、小說、科技、人物、遊戲、科技、品類、品牌、產品搭上關係,作為宣傳素材。 - 攔
「攔」就是攔截大V做我們自媒體,例如:
1、定製,類似褚橙的個性包裝,主動或收錢的大V都體面曬單;
2、封測,微鯨×功夫熊貓定製版只給最紅的大V,沒收到不追捧說明你不紅;
3、分成,出微鯨×功夫熊貓×大V的粉絲定製版,開機畫面一半是功夫熊貓一半是大V,收入X%歸大V;
4、圍殲,用自媒體也好、用微商也罷,煽動粉絲@明星、@段子手,百計騙評論轉發比如求為微鯨×阿寶的孩子賜名。
5、釣魚,聯繫最火的微博、微信大V要地址免費寄定製版,曬不曬單全憑良心……後期再以「臨時工泄密內部資料」曬大V潛規則。 - 錘
「捶」就是捶打非受眾成口碑媒體,例如:
1、「拖刀」——所謂「故留殘缺處,付與豎子爭」 。
微鯨對未來上癮,挾功夫熊貓×熊黛林×熊出沒×小熊維尼×熊本熊聲援熊族婚姻合法化。
爭議呀。
2、「亮劍」——所謂「我這個人不太會說話,如果有什麼冒犯的地方,你特么來打我啊」。
康師傅老壇酸菜×功夫熊貓的視頻短片《一碗面的功夫》乙方太飛機,還是甲方太隨意——片中的揭壇而起、拈菜指法、飛鹽走壁、雙椒合璧、老壇活水,與康師傅品牌與老壇酸菜沒半毛錢關係?且屬統一能用、白象能用、今麥郎也能用的創意。
回擊呀。
3、「挖坑」——所謂「反正我什麼姿勢都會,你哪個Level就調到哪種力度速度角度」。
反正微鯨電視的受眾也不是給屌絲,何不拚命給女屌絲造【公主、女王、明星夢】,迎合男屌絲的【貪、懶、色基因】唄。
你也可以,
用【情懷、性價比】的利爪,
借勢拿起【升品牌、賣產品、通渠道、玩媒體】的石子放到瓶里,
喝行業瓶中【廣受眾、強需求、少競爭、大未來】的水。
小馬在被河擋住去路。
小馬淌過河,河水既不像老牛先前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小馬到彼岸,綠草茵茵的十分美麗。
- 河名【慣例】;
- 彼岸名【娛樂業】。
與其被產品、品牌、行業慣例奴役「Why so serious」?
不如向娛樂業跨界「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 誰說電視只是產品?
也許未來微鯨UI打通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在客廳里取代手機與PC。
那是幾億。 - 誰說電視只是品牌?
也許未來微鯨IP載著阿寶,在《功夫熊貓4》里與虎鯨海盜王黑白大戰。
那是幾十億。 - 誰說電視只是行業?
也許未來微鯨開荒OTT遊戲(在微鯨電視上操縱阿寶翻滾和平谷)及VR技術(在微鯨VR環境,體驗阿寶翻滾和平谷的聽觸嗅視覺)。
那是幾百億。
你也可以,
順【狂歡至死】的時勢,
淌過【產品、品牌、行業慣例】的河,
在【娛樂業】的靈魂彼岸俯瞰眾生。
- 無心,以受眾之心為心;
- 無防,以名利之防為防。
哪怕營銷江湖是衝殺一陣就消失的浪,
也做浪尖風口對未來上癮的,
不多廢話直接上乾貨,我公司有一塊業務是做私人訂製西裝的,我們的品牌叫做VK不是什麼大品牌,但是我們堅持做腔調,也就是一種騎士精神。我認為我開業之後必定會銷售火爆,男人嘛那一個不想穿的帥帥的?我就磨拳擦掌準備收銀子就好,but.....
好景不長,當我和我合伙人身邊 的朋友生意做完了,發現居然一個客戶也招攬不到,於是乎開始做團購,做公眾號,打廣告都試過了,不是沒有效果,是根本沒有效果。(其實做營銷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因為我們總是喜歡把想像當成事實,您自己體會)正常人生意不好自然是籌謀新的路子,我也不列外和朋友眾籌了一家酒吧,直接上圖
原本是為了開業鬧著玩,沒想到我們做的這種所謂的軍裝吸引了大眾的眼球,朋友圈瘋傳,賓客也是絡繹不絕,這些全部是酒吧的股東,後來大家每一天股東們都穿著自己的衣服來招呼客人,服務員也都是老上海的打扮,還真有效果,這件事打開了我思維的大門,於是乎我開始各種拍照,各種秀服裝,因為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讓大家都穿西裝你得有穿西裝的場子。
我們從小模特慢慢吸引到了大模特來拍攝,投入了不少的成本,因為西裝是量身定製的,做了很多場很火爆的跨界,但是收效甚微,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沒有明確的銷售目標,客群定位。這時我的好兄弟阿偉搞了一場轟動的男模秀場叫做百男大秀這場秀雖然氣勢磅礴但是並沒有帶來多大的銷量,但是銷量改觀不大,但是卻致使他因為無法支付服裝的加工費,發展困難。
但我從這場秀裡面看到了很多東西,當時有50多名亞洲排名不錯的名模到場,包括付正剛、杜詩博等,我們和阿偉聯盟結合,成了一家公司以南北方市場區分業務,一起整合資源來發展定製業務。但是阿偉主力放在秀,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產品和制衣,於是我第一次嘗試寫了一本方案叫做《你給我一夜我還你一城,既VK百男大秀》把他賣給了地產公司,也是第一次為秀找到了買單的異業聯盟公司。
(我們把走秀改編成了一種場景秀,把地產的樣板間和傢具植入現場,從浴缸到座椅板凳、沙發、豪車全都上了)
(童模是整場的亮點,業主家的寶寶可以與一線童模一起走秀,為地產的引來了巨大有消費潛力的客流,同時我們不賣票,指針對私人銀行部、豪車車主發放邀請函)
事實上我們在安排任何一個環節的時候都會十分考慮地產房的收益,不斷地為開放商植入,男模拍照走進他們的樣板間,為現場營造氣氛我們把私人飛機、豪車、高端珠寶、奢侈品品牌全部帶到現場布置展位,為地產做標籤植入的內容,以大秀為爆點引進媒體、網紅、大牌攝影師團隊等等一系列的資源,這裡需要解釋一下我是企業諮詢師出身,對營銷有著自己的見解。我不僅僅是在為開放商獻上一場活動,同時包括本場活動應該走那些渠道進行宣傳,廣播、機場、小區、LED大屏、立柱廣告、電梯箱廣告,投放多少怎麼投放,怎麼有效傳遞給目標客戶做了詳細的規劃。這是確保你的活動有熱度的基礎,接下來就是鎖票,每個機構只有五張,開放商也只有20張,確保真的活動一票難求,才會引起高端客戶的重視。甚至黃牛炒票,價格好幾千,不管不制止,就是要他火,要讓市上的領導打電話來開放商要票。這就是飢餓營銷,真的做到一票難求!
再一點,就是關注細節,我們通過軟降將客戶掃碼集中在開放商哪裡,同時鎖定客戶數據,邀請函實名邀約,沒有基礎信息不得入場,所有人正裝出席(注意這時候他就感覺沒一身定製西裝丟人的很,客戶需要教育)拒絕非正裝客戶入場,這些都可以確保現場的高凈值客戶比例的秘密,同時也是我們給贊助方的一張滿意的答卷。
甚至,我們還把客戶拉進群,保持WiFi信號擴容足夠大,攝影師拍照,後台幾十人修片子,想像一下,幾千人在朋友圈發送現場照片,瞬間就刷了半坐城,開放商只需要花兩個整版報紙的費用就把信息傳遞給了這個城市一半的人,何樂而不為呢?
一場秀下來我最多的時候工作人員有500人,有穿衣工、化妝師、場控、小蜜蜂(負責引導)但是我的髮型機構是招標的,不付錢給對方,穿衣工是學生、小蜜蜂也是學生不付費用,因為明星吸引力還是很大的,攝影團隊要考試才可以來,同樣不付費,總之都是免費,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你的平台要有吸引力。
其實做什麼都是貴在堅持,我們從13年堅持做與大型地產商的跨界營銷,直到後來我們引來了騰訊官方全程直播,映客聚集整個平台的力量進行現場直播,千萬的受眾量,朋友圈被刷爆,我們現場有400多名攝影師進行多角度拍照,因為我們在影視圈有不少好友,他們紛紛都來參與,還帶了很多大咖來參加我們的大秀,直到成都站的大秀我們迎來的任達華先生的牽手,VK百男大秀被譽為中國男版的維多利亞的秘密。
(與任達華先生簽約)
(下圖為任達華先生與太太參加大秀的現場照片)
(家有仙妻主演孫興走秀照片)
陳冠希
而後萬科地產在我這裡下單150套西裝,星河灣為購房業主送一身我們的定製西裝,阿斯頓馬丁、賓利、勞斯萊斯都成為了我們的聯盟商家,為車子和車主做情侶裝
車身顏色與內飾顏色與西裝的色系風格完全一致,而且是由車商買單,跨界的步伐還有射擊俱樂部,馬術,美容機構,太多了,很多明星慕名而來,我們不打廣告、不刷微博、不推團購,客戶完全主動上門,做品牌的本質是你要堅持你的品質你的精神。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大家帶來新的思路,有機會大交流吧(註:不賣產品,因為定製西裝需要量體,想交流的朋友加我)
========================================================================
微信:yatou216626
知乎live的分享鏈接,大家多支持
https://www.zhihu.com/lives/839806806258782208謝謝邀請。
---------------------------------------------------------------------------------------------------------------------------
開始答題:最高票說的幾個例子其實是另外一個概念的,只是一些成功學的書籍經常把這幾類東西搞混。
比如這個:「喬幫主把美術領域的成績用於軟體設計,把修禪的精神融入產品設計和營銷。」
這是有一個專門的名詞的,直譯的話可以說成T型技巧(T-shaped skills)。T的一橫表示寬度,聯繫不同的領域。T的一豎表示深度。像喬布斯就是一個典型的T型人才。可以溝通不同的領域。並且產生出很好的效果。
其實美國街頭的很多成功學的書都是拿些商學院的案例來刪刪改改,用小說筆法重新寫一遍,設計出個偽新概念就出書了。這些書業餘讀讀消遣下就好,真當真了那就是智商問題了。
跨界營銷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比方說兩個集團,賓士可以和李寧一起合作。李寧專門出一雙鞋,讓你在開賓士的時候腳更舒服。這就是跨界營銷了。兩個集團的客戶群體不同,但是通過合作可以讓雙方同時擴展客戶群體。其實也真蠻簡單的一件事情。
---------------------------------------------------------------------------------------------------------------------------
網上面發發廣告,寫寫軟文都沒問題。但是有一類人特別要注意。尤其留學美國的。看見有人講這樣的故事體:
千萬不要有好奇心,也不要去聯繫人家。期貨啊,內外息差套利之類的絕對不是這種水平的人能做的。
這些套路其實換你到長三角一帶的民間借貸公司做幾個月,你也會講。這些人就喜歡講這種故事。期貨這類東西我講清楚,是需要團隊來做的。法律,專業知識,金融等等幾個領域的人一起合作都未必做的好。根本不存在有人能夠把握這類東西的趨勢的。
那位大V的粉絲也不用給我發私信講他多優秀多麼的有本事了。金融這個東西我還是懂的。他寫的那些答案你覺得贊是因為你沒學過。系統學過點就知道他講的很多東西也就街邊傳銷的水平。
留學生在各類論壇裡面看見這樣的東西也別多好奇心。這些人到一個論壇就找論壇裡面的老人套磁,這些老人一誇新人就信。接著新人主動去找他,被拉著一起炒期貨搞套利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每年留學生裡面這樣的事情特別多。尤其是在美國。
讀書就好好讀。這些搞期貨一夜暴富的故事是用來檢驗智商的。高利潤的背後就是高風險,連期貨是怎麼回事都算不清楚的就不要去摻和了。跨界必須要跨出某類產品或某個品牌固有的推廣方式和套路,比如可樂最早在藥店賣,是當藥品賣的,後來跨界到超市,成為飲料銷售,這就是一種跨界。
所以:跨界就是營造新的推廣和銷售產品的場景。
一切塑造新場景推廣和銷售產品、品牌、理念的做法,都是跨界營銷。
- 蘋果建構比奢侈品更加高大上的零售店來銷售電子產品,是跨界;
- 羅輯思維通過talkshow來賣書,也算是跨界;
....
我把跨界簡單分為低中高三種境界。
- 低級境界:簡單粗魯地借用渠道
2014年一位做社區O2O APP的朋友談起地推,說找人在門口攔著發傳單效果很差。
除了改進傳單本身的設計,我建議是否可以去小區的小賣部,跟店主免費送贈品加談感情,把小賣鋪賣出的所有瓶瓶罐罐包包袋袋上都貼上APP的二維碼,比如可樂,再比如礦泉水。
二維碼的樣子要好看,例如卡通可愛型或晶瑩透徹型,總之不能是像個大膏藥,讓人看了就感覺low,根據朋友後來反饋的效果,效果還行。
這就是簡單粗暴的借用對方渠道,確認對方渠道客戶跟自己客戶群重合,那就琢磨如何用好對方渠道(產品也算媒體渠道)。
- 中級境界:合作擴充客戶群
當兩種品牌有類似的品牌理念時,或者相似的客戶群體時,比如下面這些品牌,能不能合作一下,比如開發一下合作產品?
案例:
賓士和阿瑪尼合作,由阿瑪尼設計的賓士車型.
- 高級境界:學習借鑒方法
到此為止我覺得只是術層面的跨界,或者說是collective marketing,而我覺得跨界的高級境界,應該是思考並借鑒不同領域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百度淘寶在農村用簡明上口的口號刷牆推廣,這是跟早年保健品學的,而保健品則是跟我黨學的。
你一定不是世界上第一個做類似事情的人,商家拉攏客戶,宗教吸引信徒,黨派發展成員,男生追求女生...本質上都是一類事,類似的事情其他人/組織在其他領域做了無數遍了,學習分析借鑒一下他們的方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看得遠,做得輕鬆,到這個階段的跨界,不再有界限...
我在自己的專欄開寫《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煩請挪步指教:一名marketing大叔的所看所想
我認為:跨界,就是「恃強凌弱的藝術」
我們設想這樣一種情形,你要學兩門課,A,B。你的學霸同學甲也要學,你每門考了六十分,甲每門考了九十分,那麼反映在GPA上,他就是4.0,你就是3.0。
假如你通過某種方式搞定了老師,把你成績的計分方式改一改,分數可以累加,就是說,你的AB兩門科目的分數可以互通,評A科目的時候,可以把B科目的分數加上去,反之亦然,那麼你每門科目的分數就是一百二十,怎麼樣,more than enough,完爆學霸吧?
在這個案例中,你需要做的是兩件事,一,是門門課考六十分,二,是作弊。
放在跨界中說呢?
喬幫主把美術領域的成績用於軟體設計,把修禪的精神融入產品設計和營銷,雕爺把做電商的經驗移植到實體店(雕爺牛腩),稻盛和夫把「小學生守則」用於企業經營(活法),這就是典型的「跨界」。
喬布斯才學過幾年書法,能有多少深厚的功底?他設計的種種字體,如果放進書法家的領域,肯定有數不清的人可以超越他,但是在做PC機的人里,他就是最有品位的人之一。他徒手你就操刀子,他拿刀你就擎出一把槍,他開槍你就遠距離給他一發火箭彈,總之,你的「level」要永遠站到他的上方去。
一個領域內追求的頂級境界,在另一個領域內可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那麼跨界,就是把這所有的領域聯通起來,借另一個領域內的技術來完成這個領域內的問題。這其實是個非常考驗天分的藝術。但是,光是知道的多不一定能做到,大多數只能停留在「十八般武藝,樣樣稀鬆」的境界,那麼決定了他們之間差別的,就是「能不能考到六十分」和「能不能作弊」兩點。
首先是「六十分」:
想要每門課達到六十分是很不容易的,金庸的首部武俠作品名為「書劍恩仇錄」,其中主角的武功「百花錯拳」截取了百家拳法中的精要混編而成,而煉成這門拳法的前提,叫做「對每門拳法所知均非泛泛」,太極拳少林拳散手,至少每門功夫你都得「入門」,就是說,你至少得掌握這門功夫的核心內涵和精髓,例如,遊戲設計的精髓在於「心流原則」,佛教的精髓在於「善意」,「超脫」,你如果對遊戲設計的認識還停留在他的畫面和劇情,對佛教的認知還停留在「剃光頭」的地步,那麼你還只處在二十分,三十分的地步,而六十分到九十分的差別,其實主要是技術上的熟練與否,內核區別不大,想要明了一門技藝的精髓已然有困難,很多該專業的人,學的不用心,也只能一直停留在三十分,四十分的境界,何況為了達成「跨界」,你還要學習多種多樣的技藝,掌握他們的精髓,所以我說,想要每門課考六十分已然不易。
(順便說一句,過去我曾經大大低估考到六十分的難度,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是不對的,涉足到某一個新的領域內,又能夠迅速掌握其中的精要,這是難能可貴的,如柳傳志曾評價孫宏斌,「他一眼就能把某個行業望到底」,表達的就是這種迅速從零學到六十分的過人手段)
而我所謂的作弊,其實就是找到各學科之間的聯繫,自由地運用不同領域的技術來解決某一領域內的困難。
打個比方,程序員,除了編程序的專業技術,這種「把一切都自動化」的程序精神,如果放在許小工廠的轉型建設中,是不是能用呢,無疑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問一個程序員應該如果提升一個小工廠的生產效率,他多半還是搖搖頭說我只會寫代碼。
在一個不會練武的村子裡,只要你會打兩拳,你就是拳術最厲害的人;在一個沒有服務意識、忽視產品質量的土地上,只要你用心做服務,用最高的標準去要求自己,你就會成為這塊土地上最出色的商家;在一個沒有現代管理意識,不懂網路、不懂微博、不懂用戶體驗、不懂口碑傳播的粗獷社會裡,你只需要把之前花在 IT 產品上的心思的 10% 拿過來用,就可以秒殺一切天朝對手。
也許你們的腦子最值得閃光的地方,不是去悲催的 IT 界當炮灰,而應該是去按摩界、餐飲界、燒烤界、早餐界、理髮界、送花界、紡織界、成人用品界、個人護理界、汽車修理界。與 IT 界相比,這些行業的確看上去沒有逼格,他們的老闆連 QQ 都會發音成「摳摳」,他們的員工一輩子都沒用過 Email;跟他們解釋什麼是 SEO,什麼是用戶體驗,什麼是數據挖掘,他們會在聽你說完之前就開槍自殺掉。正是因為如此,這些行業才有時候才不堪一擊。正是因為如此,當智商高達 147 的 IT 青年還在為 3k 薪水拚命、而智商不到 50 的燒烤店老闆正坐在 porsche 里玩著前面那位青年開發的 app 。
以上兩段摘自羅浩的文章
如果是個教師,在思索應該如何把課堂設計的受學生歡迎,你或許不需要鑽研教案和經典教育理論,去研究研究遊戲設計者的心得,籠絡住區區幾十個用戶,想必不少工作室都能輕鬆搞定。
你如果是個營銷人,對於如何提高營業額已經絞盡腦汁,不如換個腦子去學習PUA,追女孩子的技巧和談戀愛技巧...對於他們來說,「誘惑的藝術」是輕車熟路的事情,把其中精髓用於吸引客戶,說不定便大有可為。
題主如果你是個鄉下工廠主,每天揚鞭剝削工人,生產率已經提高到了極限,不如來學學寫程序和經濟學,把自動化的思想與生產結合起來,流水線生產,分工明確,專業化生產,又有何難?
打不贏那個滿身肌肉的傢伙?打不贏就打不贏咯,你不需要苦練卧推,深蹲,不需要在拳館裡每天練的要死要活,這些,統統不需要,練一個月刀法就好了
這就是我所認知的「跨界」,和泰森打乒乓球,和鄧亞萍打拳擊,無非如此而已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跨界營銷的界,就是邊際效應的界。
有幾年,我曾經沉溺在魔獸世界中無法自拔,在海加爾山中有個副本,掉T6的裝備,在太陽之井的副本中,掉T6.5的裝備,兩者之間差距還不到一個層級,在屬性上,T6.5僅僅比T6多出10%不到。
但是無論是金團還是拍賣行,T6.5的價錢是T6的十倍,也就是說,如果要追求那多出來10%的增益,必須付出十倍的代價。
隨著新的資料片推出,T6.5的價錢迅速向T6靠齊,等到T10、T11、T12紛紛出爐,T6.5與T6迅速淪為垃圾武器,除了外形拉風掉率極低極品之外。
我想說什麼來著,就是在頂級競爭中,進步一點點,需要付出極大的成本,也就是說,在頂級競爭中,邊際成本非常高,但是隨著競爭層級的降低,邊際成本快速減少。
再舉一個國內營銷諮詢市場的例子(國外那些公司不了解,不在此例之內)。
年度服務費最高的項目,大概400-500萬,人民幣,其次是200-300萬的,再其次是130萬一年或80萬半年的,大概就這三種檔次。
國內能接到400-500萬單子的營銷諮詢公司,也就那麼幾家。
能接到200-300萬單子的諮詢公司,全國也不多,據我所知,北上廣深各有幾家。
能接到一年130萬或者半年80萬的單子,就多了去了。
但是130萬單子的公司實力真的只有500萬單子公司實力的四分之一嗎?
絕非如此,這種實力差距只要拉開一半,就能產生四倍的收入差距。
這也是邊際效應的體現,在商業競爭中,層級越高,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其實很小,但實力差距一步,就有可能不是一個陣營。
如何跨界?
既然邊際成本這麼高,自古華山一條路,你爬還是不爬?
電影告訴我們,你不能爬。
同樣站在這裡,人家出身比你早,吃的比你好,又趕上了好時代,先天發育都沒耽擱,你非要和人家比高,那就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衝上去被國軍機關槍打成篩子,一點都不冤枉。
有家營銷諮詢公司,就瞄準招商業務,將傳統諮詢與招商外包結合起來,短短几年,營業額遠遠超過所有的傳統營銷諮詢公司,這家公司叫通路快建。
有家設計公司,將營銷諮詢與設計結合起來,甚至還建立起自己的製作部門,短短几年,營業額也超過億元,這家公司叫正邦。
這就是跨界,在邊際效應開始難度倍增的路上停下來,開始在邊際效應未到臨界點的相關行業發力,最終實現兩者的效益互助,達到跨界的目的。
我有個朋友曾經和我說過,人家比你高,條件又比你好,你幹嘛不知道蹦到樹上去,旁邊有個台階你幹嘛不站上去,實在不行,旁邊有個山,你爬到山上去,也行啊。
你幹嘛非要抱著一棵枯藤,非要自古華山一條路呢?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界是不同的。要回答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我如何理解跨界?
界,邊界。行業的邊界,地域的邊界,學科的邊界。現在的創新和創意,很大一部分在於交叉運用,將不同領域的、不同境界的事物進行融合使用,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營銷這東西,本無界,只是人有界。以人而論,自然營銷也明顯有界,現在回歸萬事萬物皆可營銷,萬事萬物皆可服務於營銷的本質。
所謂的跨界,表明一種交流、融合的趨勢,一種衝破壁壘、打破藩籬的趨勢。感謝邀請,以下內容可能不是完全切題,但基本思路可以解答該問題。
———————————————————————————————————————————
說到「界」,那麼就必須搞清楚,界限是怎麼形成的。營銷,表面上是建立用戶和產品之間的聯繫,深層次卻是功能和心智的聯繫。只因功能的載體形式不斷發生變化,用戶的心理也在環境的影響下產生不同的認知,因此,簡單的說,「界」的形成可以用功能和心智定位兩個維度進行表示。
界限是由用戶對功能認知在心智定位上形成的產品區隔,也就是說用戶認為產品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觀念。不管是產品還是品牌,甚至是營銷活動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所以跨界營銷的界限也是按照這個基礎衍生出來的具體形式。
區域Ⅰ:產品功能比較少,心智定位比較聚焦;
區域Ⅱ:產品功能比較少,但心智定位不是很聚焦,也就是用戶沒有形成根深蒂固的觀念,比較容易出現跨界,因為消費者的教育成本比較低;
區域Ⅲ:產品功能比較多,心智定位比較聚焦,常常出現在服務品牌上,比較容易出現跨界,因為用戶對產品或服務的認知不集中在產品或服務的具體形式上,而是獲取的利益或價值上;
區域Ⅳ:產品功能比較多,心智定位不是很聚焦,集中在該部分產品或品牌的核心功能和心智定位不清晰,基本處於沒有界限的狀態。
現在從功能角度分析界限問題,以蘋果和小米手機為例。
手機的核心功能是通訊設備,從原來的技術水平角度來說,通訊功能還是依靠電信、移動、聯通的通訊網路,此時,手機是用戶心智中的「行動電話」。iPhone出現之後,手機是通訊設備還是上網設備,是「行動電話」還是「移動的掌上電腦」已經難以區分。這時候,手機已經跨越了原來的「功能和心智定位」塑造的界限。正是因為有QQ、微信等既是通訊的軟體,讓智能手機仍然能完成通訊的功能,才讓用戶對智能手機的心智定位仍聚焦在手機上,只不過加上一個形容詞,被稱為智能手機。
那麼小米手機的跨界體現在技術驅動產品,核心功能在於M2M的連接能力。從產品角度來看,小米手機、小米平板、小米電視、小米家居設備等等,屬於不同領域的產品,看起來算是跨界。其實,產品層面的多樣化並沒有改變技術和功能方面的實質性變化,因此這種跨界並不能算真正的跨界,即使是跨界也是業務層面多元化。
從心智定位角度分析界限問題,以鎚子手機為例。
可能這個案例會有一些爭議,追根究底鎚子手機還是手機,和iPhone類似仍然沒有跳出手機的範疇,但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羅永浩一直聲稱自己是演藝圈的。這樣就將演藝圈和科技圈形成了交集,有一定的改變和突破。從用戶認知上,大家是比較認可羅永浩還是比較認可鎚子手機,還是因為因為認可羅永浩而認可鎚子手機?其實應該是後者,信任是可以傳遞的,羅永浩就擔當了信任背書的角色。用戶的注意力從手機上轉移到了羅永浩的態度上——工匠精神,手機只不過是他這種態度的載體。實際上可以推斷,鎚子科技會和小米科技走一樣的道路——產品多元化,但區別於小米的是驅動力是羅永浩的態度而不是技術。從現階段鎚子手機的運作來看,應該是屬於跨界的,羅永浩將「演藝圈」的風格帶進了科技圈,並且一定程度上成功的實現了用戶在心智定位上的轉移,從原來的聚焦產品模式轉向了聚焦羅永浩的態度模式。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未來的鎚子科技也不能斷跨界了,「演藝圈」風格只不過是羅永浩品牌宣傳的一種手段而已。
那麼跨界的價值在哪裡?
有三點是可以確認:第一,塑造差異化,尋找USP(獨特銷售主張);第二,製造營銷噱頭,引起關注,建立情感溝通;第三,品牌形象展示與體驗。
剛來知乎,第一次仔細看帖子,就被亮瞎了眼。
一千多贊的哥們兒,你真能寫(bai),思維角度也很屌(wai)。
跨界營銷,近年來熱詞兒,都在提,最近好像有被互聯網思維取而代之之勢。
關於跨界營銷度娘說的很清楚,不贅述,簡單總結其顯著特徵,一個是「看似不相關」,一個是「互補」,因為看似不相關,所以需要大動作的「跨」,而經高手調劑後,以其資源重配之巧妙,卻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互補效應——當然現實中很多是有跨的動作卻無此效果,因為動作太大扯到了蛋。
跨界營銷所跨之界,似乎不能一概而論,可能是產品端,可能是渠道,也可能是傳播路徑或方式,等等。懶,例子就不舉了——不舉兩個字太扎眼,算了還是舉一下,產品端比如上面哥們兒提的羊角甜甜圈兒,但這種大概只能算是微跨界吧,產品創新的一種方式,跨的技術性尺度不大;渠道方面有一個很有名的,到藥店買康王,不知道你們有人買過沒,我到藥店除了買葯更多是買套套,因為感覺上不那麼色情,嗯人家是單純的孩子;傳播路徑跟方式就比較多了,比如度娘詞條里列舉的那些……
大概如是。
有句話,我說了題主你不要生氣,其實題主問的問題就跟天朝記者拿話筒杵到冠軍鼻子下問人家有什麼感受層次差不多,概念層面的追問而不涉及具體問題,回答者也只能泛泛而論或者如千人贊兄那樣,洋洋洒洒自擼怡情——千人贊兄你也不要生氣喔。
營銷諮詢圈廣告圈最不缺的就是各路造概念高手,雖然我不知道千人贊兄是否這些個圈子的人,但在回答時以「恃強凌弱的藝術」統領全文,這種手段是干廣告的經常乾的事兒,概念作為思維或交流工具有其重要作用,卻不是解決問題的終極武器,千餘人點贊是贊吳兄文采也就罷了,如果贊的是回答內容跟問題之匹配與可靠度…吾不知其可也。問題是 『跨界營銷的界,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跨界營銷的界,是用戶體驗。』
首先,感謝 @吳遇安 給出這麼碉堡又詳細的關於「跨界」是什麼的答案,其思維方式是深深值得我學習的,再次感謝。不過就如文中所說,這是一篇關於 『「跨界」的修行方式和使用方法」 』的分享。而問題是 『跨界營銷的界,是什麼?』。
實際上,『跨界營銷』,是一個 「偏正短語」,『跨界』是修飾語,『營銷』是中心詞 ( 高中語文都出來了,汗...... )。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營銷」。跨界營銷 (Crossover),只是營銷 (Marketing) 的一種方式。
鑒於前面幾則高票數的回答都是更關注於 「跨界」 的 「界」,而不是更加細分的 「跨界營銷」 的 「界」。再鑒於自己本身對於這個 「跨界營銷」 的概念非常地感興趣,所以希望以一些自己覺得有代表性的一些好玩有趣的案例,來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 「跨界營銷」 以及這裡所謂的 「界」。
--------------------------------
正文開始,首先,先解決兩個概念。
- 什麼是 『營銷』?
營銷,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各種方式,傳達品牌和產品的五個WH:WHO, WHAT, WHEN, WHERE, HOW 給潛在的顧客。而營銷的最終目的,就是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Apple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此處省略幾萬字。
- 什麼是 『跨界營銷』?
跨界營銷,就是通過不同品牌/品類的互相滲透與聯合,獲得資源上的協同效應,形成更有立體感與縱深感的品牌形象,加深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和忠誠度。
在跨界營銷里的案例,通常都是指品牌與品牌之間的合作。當然,也有同一個品牌對於不同品類/領域的融合(下面會有例子)。通過不同品牌或者類別的用戶群的融合,達到互補甚至強強融合的目標。而這裡的互補,不是不同品牌產品功能上的互補,而是用戶體驗上的互補。所以,如果說 「界」 是指不同品牌,不同領域,不同類別,不同平台,更不如說是以此而對應產生的不同的用戶體驗!所以,『跨界營銷的界,是用戶體驗。』
舉幾個例子
1. 同一品牌,不同類別下的 「跨界營銷」
2. 不同品牌之間的 「跨界營銷」
首先,
- 同一品牌,不同類別下的 「跨界營銷」
說不同的類別,其實不如說是針對不同細分類別下的用戶群。對於這一種情況,我想分享的例子是 Uniqlo。
相信很多人都有玩過或聽說過 Uniqlo 過去開發的兩款鬧鐘和日曆應用:UNIQLO WAKE UP 和 UNIQLO CALENDER 。上述兩款 APP 足以說明 UNIQLO 跨界的意識和不斷創新的理念。不過,下面介紹的一款它們去年年底最新上線的 APP,更能說明什麼是 「跨界營銷」:UNIQLO RECIPE (iOS)。我當時看到這款 APP 的時候,真心覺得點32個贊都不夠。這款 APP 體現的跨界的思維與用戶體驗真的是太~贊~了!
衣、食、住、行,構成了生活中的基本元素。如果說 Uniqlo 作為一個時尚品牌主打 「衣」,服飾,那麼這款 APP,就是 「衣」 不務正業地與 「食」 的混搭。時尚與美食,甚至還有音樂的跨界,帶給了原 Uniqlo 用戶奇妙的用戶體驗,也同時成功地吸引了一眾愛好美食和烹飪的 「吃貨」。據說,這款 APP 剛上線就空降美國區 App Store 飲食類的首位。
讓人覺得贊的不僅僅是這種「衣」與「食」的跨界思維,更值得稱讚和關注的,是這款 APP 的設計。即使是"不務正業",Uniqlo 也把這款 APP 設計得非常有美感,各種功能也做到極致,當然,因為本業和目的是賣衣服,這款 APP 也巧妙的把菜譜和服飾搭配結合在一起。
所以,這樣的 「跨界營銷」,以用戶為中心,通過融合不同的元素,帶給潛在顧客來自互補領域的新的用戶體驗,同時還強化了品牌本身 「時尚,創新」 的形象,也加大了品牌的影響力和影響範圍。
喜歡時尚的用戶,享受到了烹飪的樂趣;
鍾情美食的朋友,體驗到了時尚的熏陶。
-----------------------------
很希望分享給大家各種刺激到自己的「跨界營銷」案例的心情,讓我不知不覺一下子寫了這麼多,也是自己第一次回應了這麼長的答案。因為關於 2. 不同品牌之間的 「跨界營銷」 的案例非常多,先看看大家的意見和反饋我再陸續更新吧。謝謝!
Rinchy2014.02.05
《破產姐妹》第三季第五集裡面,Max曾經吐槽過一種新型甜甜圈(一半是羊角麵包,一半是甜甜圈,在紐約引起搶購風潮)。(在現實中,還真有這款產品的存在,叫做Cronut,一半是羊角包,一半是甜甜圈。SoHo區的多米尼克·安塞爾(Dominique Ansel)麵包房推出的這種新款麵包每日限量供應300個,每人限購兩個。)對於這樣的產品是否算是跨界營銷的結果呢?是否是因為融合了羊角麵包跟甜甜圈,所以大家就都喜歡了?
在我的人生經歷中,總是會聽到各種各樣的經驗指導,我漸漸發現一點:有些經驗可以節省你的時間,但有些經驗是即便您當下覺得無比正確了,卻是知易行難,且需要自己不斷去思考去嘗試才能知道是否真的有用。
在某種程度上,我很羨慕類似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的作者)這樣的暢銷書作者,可以把3句話寫成厚厚的一本書,而我自愧弗如。有段時間,我甚至有些疑惑,為什麼無論如何簡單的觀點,經過一些著名的高科技企業作為案例抑或充滿成功光環的人士做背書,就可以搖身一變,成成令人追捧的著作。後來我自己悟到:大多數人需要的只是故事,關於成功的故事。所以寫暢銷書就變得簡單:找到一些成功者的案例,看看其中有哪些不同於現有的存在,提煉出來以後,再反著寫出來即可。
回到「跨界營銷」上來,其實模式如出一轍:看到某個成功的案例,融合了A行業跟B行業的知識,於是就反過來寫道:跨界營銷是如何一步一步導致成功的。這種觀點按理也不會有什麼錯,只是往往容易把相關性誤以為是因果關係,從而錯過了最本質的事情。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話用在這裡最為熨帖。
讓我們簡單分析一下為什麼這種新型的甜甜圈會流行起來。還是用到我最偏好的「流行三法則」:個別人物、附著力、環境威力。從這3個法則來看,這種「跨界」主要影響的就是「附著力」因素。在諸多關於如何寫文案的書中,大多會提及到一個如何在龐大繁雜的廣告噪音中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方法:引發消費者好奇心。這與「流行三法則」不謀而合,即:可以藉助「引發消費者好奇心」的做法,來提高產品的「附著力」。在這個案例中,融合「羊角麵包」跟「甜甜圈」就很容易引發消費者的好奇心,從而在「附著力」因素上獲得優勢。
所以跨界的第一個作用似乎是:吸引眼球。
有一年,參加了國內某家電產商的高端品牌的一場「家電跨界」發布會。發布會邀請了一些珠寶設計師、音樂人、藝術家,講授自己不同的跨界設計理念。這便是一場典型的「吸引眼球」的概念營銷:把自己的產品與一些高端藝術相結合,讓高端的消費者認為他們的產品符合他們的身份。
當然,這裡還需要確保的一點是,東西需要好吃,不至於前幾個嘗鮮的人吃了以後再也不想碰這種東西,更別提引發潮流,這樣才能保證從「個人人物」發展形成「環境威力」。
所以跨界的第二個作用似乎是:創造一種新的口味。
最後,我們再想想還需要解決什麼問題。營銷人員往往把所以精力都集中在如何針對現有產品進行營銷,卻因此往往會忽略掉一個根本問題:這個產品是如何生產出來的。考慮到這個層面,我們就需要2個方面的知識:1、原材料的相容度:製作「羊角麵包」跟「甜甜圈」使用的主體材料都是麵粉、糖、蛋等基本要素;2、工藝的實現能力:都歸屬於甜品範疇,一般會做「羊角麵包」的都會做「甜甜圈」。
所以,跨界有一個前提:資源上、技術上需要有相通的地方。
翻翻關於「跨界」的新聞:優衣庫與歌手法瑞爾威廉姆斯跨界合作;北汽與京東的跨界合作;招商銀行聯合咖啡陪你Caffebene創新合作;雕爺牛腩;樂視做電視;這一切歸根結底不過因為合作雙方在「資源上」、「技術上」有相同的敵方,可以進行資源共享,這些只是構成了跨界合作的前提,「跨界」的「界」在此處其實只是世俗對行業的不同劃分命名罷了。
基於從生產出發的邏輯,我甚至認為是先有製作工藝與原材料相融作為本質原因,然後產生了新的產品,然後品嘗者認為其既有「羊角麵包」的酥脆,又有「甜甜圈」的香甜,所以才意識到可以給這款產品命名為Cronut(分別取自「Croissant」羊角麵包與「donut」甜甜圈的首尾)。所以,有時候旁人覺得是跨界了,其實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看到更本質的原因。
很多事情的本質是相通的,正是因為是相通的,所以存在借鑒的可能性。就好比上面提到的家電跨界的事情,其一設計的藝術是相通的;另外消費群體是相通的。世界上的很多問題也都可以歸結到:人性、社會心理學、物理、數學、哲學等類別上。這邊順便說一下,為什麼我們會有目前的學科設置,即便很多的問題最後都可以分解到一些基礎科目上。因為引入新的學科,可以創建各自的術語,從而方便述說,最後形成自己的體系。例如:經濟學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數學與心理學的跨界產物。
上面有答者提到的將「遊戲用戶的心理觀察方式」引入到「如何提高教學吸引力」的事情上,其本質都是心理學層面的,只不過是換了一層外衣罷了。
正是因為當局者很多時候都直接看到了本質的原因,所以有了我的第一個推論:首先,在現實世界裡,大家的處事思維都是在不自覺地跨學科跨行業。
這就好像沒有人會將現實世界劃分為數學世界、物理世界、化學世界一樣;就好像品牌商會在廣播、報紙、電視、互聯網不同行業的渠道都做廣告一樣;就好像Dominique Ansel將「羊角麵包」跟「甜甜圈」的製作工藝進行了融合。有的人之所以不借用其它行業的先進理論,本質原因就是一個:對其它行業知識的缺乏。
所以,在處事思維層面上,「跨界」的「界」,即是「知」與「不知」的界線。
打破原來的框架,用已知的所有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就是「跨界」的本質。但一旦如此解讀了以後,您會發現,原來所謂的「跨界」,只是「創新思維」領域的一種最常見的思維方法。「跨界」只是一個好聽的名號,就好像「互聯網思維」一樣,除去掉其上的層層包裝後會發現其實什麼都沒有留下。
最後說一下解決方案,人們應對的方式有兩種:
其一: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一個人的知識面一旦豐富,其無形之中,在做決策時就已經在跨界了,就好像查理芒格做的那樣。
其二:讓自己的團隊多樣化,通過團隊中的不同人的不同知識面來影響激發其他人的想法,就好像IDEO做的那樣。
對了,最後的時候,我想說一下《降級論》是如何的不靠譜:「降級」一詞把人進行了等級劃分,假設了一個前提: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比其它傳統低技術行業的人更加優秀。
「IT青年們,當你在為網站的轉化率苦苦思索的時候,當你在為app的活躍度輾轉反側的時候,當你在為融資計劃苦苦哀求各界大佬引薦的時候,也許犯了一個錯誤,也許你們的腦子最值得閃光的地方,不是去悲催的IT界當炮灰,而應該是去按摩界、餐飲界、燒烤界、早餐界、理髮界、送花界、紡織界、裝修界、婚慶葬儀界、成人用品界、現代養殖界、有機蔬果界、個人護理界、汽車修理界……與IT界相比,這些行業的確無比低級,他們的老闆連qq都會發音成「摳摳」,他們的員工一輩子都沒用過Email;跟他們解釋什麼是SEO,什麼是用戶體驗,什麼是數據挖掘,他們會在聽你說完之前就開槍自殺掉。正是因為如此,這些行業才是如此的不堪一擊。正是因為如此,當智商高達147的IT青年還在為3k薪水拚命、而智商不到50的燒烤店老闆正坐在porsche里玩著前面那位青年開發的app的時候,我就忍不住仰望星空。」(引用自《降級論》)
比拼不過資源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一個不需要比拼資源的領域;比拼不過資金,就進入一個不需要比拼資金的領域;比拼不過技術,就進入一個不需要比拼技術的領域;這本應該是《降級論》可以應用的核心,但作者將自己視為高高在上的行業去睥睨其它傳統行業則實在是不應該。
前幾日,跟幾個傳統行業的企業主一起聊天,在座的幾位產業大多過億。聊談之中,他們說出:現在互聯網變化太快,每天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在跟進互聯網時代營銷方式的時候,我感到恐懼:那就是那些傳統行業的人比我們這些互聯網從業者更加努力地在學習互聯網的知識。與此同時,我們又有多了解那些傳統的行業呢。與傳統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我身上感知那些做的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做起來都是充滿艱辛。
另外,我們的競爭對手從來不是那些對其它行業不聞不問的人,而是那些少數的拚命在學習的人。這就是這個世界殘酷之處,我們以為自己在某一個方面有所特長,但有足夠的少數人比您更加特長。形而上學地一刀切來劃分階級,這也是《降級論》的不足之處。
希望有所幫助。
Lonely Planet.(Lonely Planet)
2014年3月15日起稿-3月25日完稿
如果說「跨界營銷」在前兩年算是熱門專業詞,那現在屬於營銷正常思路。
就像你以前去或者站買車票,現在網上訂票一樣。這是一個合格營銷人的標配。
「跨界營銷」(注意,這裡直說「營銷」)
每個「界」後面都有相對應的人群,可能會成為你的目標消費者。
所以這個「界」只是表面詞,深層詞關鍵問題是:
[1]目標人群 是誰?
即尋找到可以聯合營銷的行業、甚至品牌(未來有時間細講)
[2]如何 影響他們?
即尋找到能打動雙方人群共同興趣愛好關注點的創意方式(未來有時間細講)
我們將跨界營銷的玩法分成八類(這樣分類未必科學,只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他們分別是品牌借勢型跨界、文化借勢型跨界、促銷型跨界、贊助型跨界、產品合作型跨界、活動合作型跨界、內容合作型跨界和交叉混合型跨界。
一、品牌借勢型跨界
這類跨界營銷的核心目標,在於品牌借勢和品牌造勢。通過與知名品牌創意合作,製造話題,形成傳播勢能,最終轉化為品牌資產。
案例:
點融網 + Uber(一鍵呼叫一個億)
點融網曾經與Uber在浙江地區4個城市聯合推出了「一鍵呼叫一個億」營銷活動。當天,這4個城市的Uber用戶,打開Uber APP,會看到「一個億」專屬按鈕。點擊該按鈕後,成功打到專屬「一個億運鈔車」,即可在上車後獲得該p2p平台1億元理財體驗金。體驗金在1天內的收益將自動打入用戶賬戶中,可隨時提現。活動的本質依然是給予投資者獎勵,但這個活動,有效利用商務合作雙方的特點,打造出「一鍵呼叫一個億」、「運鈔車」的概念,大大提高了活動的參與度。同時,「一鍵呼叫一個億」、「運鈔車」、「優步」具有極強的話題性,在社會化媒體平台具有比較強的自傳播力,進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一舉兩得。
更多案例:
(一)平安壹錢包 + Uber(打造10個億萬富翁)
一鍵呼叫押運車;幸運兒將獲得壹錢包送出的億元體驗金,24小時內收益歸個人。
(二)PPmoney + Uber(萬聖節鬼送錢)
一鍵呼叫「鬼送錢」;幸運兒將由「鬼」司機接駕,同時還會收到PPmoney送出「鬼混金」。
(三)PPmoney + Uber(UberOFFER招聘活動)
一鍵呼叫「UberOFFER」,呼叫成功後,企業高管搭乘的面試車直接開到學生身邊,學生上車後即可和高管面試官交流。
二、文化借勢型跨界
文化借勢型跨界,是通過借勢文化價值或用戶認同價值,從而強化自己的品牌資產的跨界營銷方式。
案例:
招行信用卡 + 故宮淘寶(定製「奉招出行」行李牌)
招行信用卡聯合故宮淘寶推出「奉招出行」定製行李牌,將「奉詔出行」的「詔」換為「招」,在名稱上打出雙關,讓招行信用卡和故宮淘寶之間的關聯完成一次大寫的加粗!一直以來,故宮淘寶以文化和價值認同取勝。而可以肯定的是,通過文化和價值認同為紐帶的消費行為,顯然比通過利益來綁定的消費者有更強的忠誠度和認可度。招商銀行信用卡此次聯合故宮淘寶推出定製款「奉招出行」行李牌,借勢故宮淘寶的價值認同,借勢故宮文化,和客戶搭建情感上的交流,在精神層面上獲得消費者的深度認同。
三、促銷型跨界
促銷型跨界,目的與一般的促銷類似,以拉動銷量、用戶量等數據為主要目標。不同的是,進行促銷跨界的企業不止在自己品牌上做文章,而是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主體,在資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共同策劃,最大限度的利用銷售資源,實現最佳的促銷效果,促銷型跨界是最為常見的跨界營銷形式。
案例:
京東錢包 + 健力寶(5元紅包100%中獎聯合促銷)
2016年8月,健力寶和京東錢包聯手推出以「5元紅包100%中獎」為噱頭的聯合促銷活動。首次購買健力寶,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得京東錢包贈送的5元現金紅包,對於消費者而言,就等於是白喝健力寶還送錢,再次復購還有機會獲京東錢包送出的話費優惠券、流量優惠券及健力寶3.18元微信裂變紅包、健力寶1.18元微信現金紅包。京東錢包app以健力寶產品上的二維碼作為流量入口及引流路徑,拉動消費者下載和使用京東錢包,健力寶則以獎勵為噱頭拉升了銷量和品牌聲量。
更多案例:
(一)陸金所 + 餓了么
用戶只要通過餓了么APP完成在陸金所的註冊或首次投資,即可獲得餓了么抵用券。
(二)京東網銀 + 麥當勞
通過京東APP訂購麥當勞「雙省套餐」立省5元,使用京東網銀+付款,再減5元,一份麥當勞套餐將為消費者節省掉10元。
(三)騰訊理財通 + 周大福
騰訊理財通VIP用戶專享購珠寶優惠、理財通購珠寶夢想計劃、周大福會員專屬理財活動。
四、贊助型跨界
贊助型跨界,通常以贊助演唱會、大賽、電視節目等形式出現。使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恰到好處地站在公眾注意力焦點的邊緣,既不喧賓奪主,又巧妙地藉助了公眾視線的餘光,最有效的達到企業宣傳的目的。
案例:
小牛在線 + NBA(小牛在線與小牛隊跨界合作)
2015年,一隻互聯網金融圈的「小牛」也闖入了NBA賽場,它就是網貸平台小牛在線,其母公司小牛資本管理集團與NBA達拉斯小牛隊達成了戰略合作,合作內容包括比賽現場廣告投放、球員互動、小牛會員現場觀賽、邀請小牛隊訪問中國、開展友誼賽等。小牛在線與同名為「小牛」的世界知名運動隊合作,無疑會讓小牛的人氣更上一層樓。但這些跨界合作基本是建立在商業贊助基礎上的。
更多案例:
(一)你我貸 + 國際田聯鑽石聯賽
(二)理財通 + Rain演唱會
(三)悟空理財 + 《爸爸去哪兒3》
(四)愛錢進 + 跑男第三季
(五)宜信 + 四國女籃爭霸賽
(六)信和財富 + 2015中國環渤海帆船拉力賽
五、產品合作型跨界
產品合作型跨界營銷,是兩個或者多個不同領域的品牌依據自身的優勢,聯合進行產品開發的模式。
案例:
招商信用卡 + 陌陌(聯名信用卡)
2015年,國內信用卡發行量總體增速放緩,發行聯名信用卡,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流行的營銷方式。陌陌和招行兩個品牌在年輕用戶群體上有一定重合度。2016年初,招商銀行和陌陌合作推出了一張聯名信用卡,在雙方平台上線。開卡用戶可以獲得6個月陌陌會員資格,以及陌陌旗下遊戲「心動莊園」的道具禮包,這張信用卡叫做「新奇世界卡」。對陌陌來說,聯名信用卡可以增強陌陌的用戶認同感,加深品牌印象;對招商銀行來說,有效拉升信用卡的發行量。在這次產品合作跨界中,雙方達成互利共贏。
更多案例:
PPmoney + 大神手機(PPmoney大神定製版手機)
PPmoney與360旗下奇酷科技合作,推出PPmoney大神定製版手機!
六、活動合作型跨界
活動合作型跨界,是兩個或者多個不同領域的品牌依據自身的優勢,聯合發起活動的模式。其主要的目標在於,通過活動的影響力,提升品牌價值或者達成促銷效果。
案例:
人人貸 + 雲海餚(父親節「愛の霸王餐」專題活動)
2016年父親節,人人貸跨界餐飲品牌雲海餚合作推出 「愛の霸王餐」專題活動。在父親節當天,人人貸WE理財請到了當紅歌手「談莉娜」到北京某商場進行現場互動,邀請路人給自己的爸爸打電話,以「用一句話表達愛」為主題,鼓勵人們將對父親的愛意勇敢表達出來,同時活動全程在一直播平台進行直播。此外,雲海餚還提供了「愛の霸王餐」抽獎, 可贏取父親節套餐,免費請爸爸吃飯。據了解,除了現場參與人數眾多,直播活動累計收看人數也超過80萬人,而微博話題#一句話感動老爸#則收穫超6000多萬閱讀和9.8萬討論,當天在微博熱門話題社會榜中排名第一。目前,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品牌過度依賴紅包、補貼等等營銷手法,人人貸WE理財與雲海餚跨界合作推出專題活動,在情感層面與用戶進行溝通,有效的避開同質化競爭。
更多案例:
百度錢包 + 山東航空(孝心專機)
百度錢包和山東航空聯合推出國內首架「孝心專機」,飛機首航搭載的每一位乘客都是「孝心」人士的雙親父母,不僅享受門對門接送,全程貼心定製服務,還可把照片直接噴繪在飛機上。
七、內容合作型跨界
內容合作型跨界,是兩個或者多個不同領域的品牌依據自身的優勢,聯合生產內容的模式。其主要的目標在於,通過內容的影響力,提升品牌價值。
案例:
中國平安 + 喜馬拉雅FM (平安好車主電台 )
中國平安聯合在線移動音頻分享平台喜馬拉雅FM打造了一款音頻節目《車主進化論》,完成了一次金融與互聯網電台的花式碰撞。本次活動傳播亮點在於,通過洞察車主開車時的習慣方式,聚焦在電台平台上,聯合吳曉波、龔琳娜、華少、竇超四位大咖,在喜馬拉雅FM開設原創電台,講述日常生活中的用車經歷、趣聞軼事,聊聊想像中的「未來車生活」。
八、交叉混合型跨界
交叉混合型跨界,顧名思義是多種跨界方式的綜合,是以上多種類型的融合體。
案例:
陸金所 + 羅輯思維
2014年10月,陸金所與國內知名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達成了合作,陸金所從為陸金所客戶及羅輯思維會員提供不一樣的思考、提供不一樣的選擇、提供不一樣的玩法三個維度進行跨界合作。包括,陸金所與羅輯思維攜手主辦「談錢說愛」講座,專門為羅輯思維二期與三期付費會員訂製「送別禮」和「迎新禮」,舉辦「談錢說愛」主題派對。一場場跨界、混搭的活動,讓人覺得「原來投資理財還可以這樣好玩」,吸引了眾多媒體報道和社交網路的熱議。通過這一系列活動,更多的人群關注陸金所品牌,並實質地參與到陸金所http://lufax.com平台,享受到各類優質金融服務。這個案例中,包含了內容合作型和活動合作型兩種跨界形式。
更多案例:
陸金所 + 杜蕾斯
陸金所為與杜蕾斯的跨界合作定製了一款超高收益的產品,參與活動的用戶不僅可以享受10%的年化收益率,還可獲得杜蕾斯定製產品,但用戶必須邀請一位同伴才能一起購買。與杜蕾斯的合作是基於雙方均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提升客戶生活品質。陸金所與杜蕾斯合作,既是陸金所將金融場景化的具體行為,也是陸金所打造金融生態體系的體現。
以上就是跨界營銷的八種玩法,及對應的23個案例,未必每個案例都非常有創意,但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界,一般來講,就是指行業。
為什麼跨界營銷會成為可能,並且近期越來越流行?
因為雖然兩家機構(暫且以兩家為例)各自身處不同行業,而且多半都遭遇了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但是,他們有著重疊的用戶群,主營業務互相又不存在競爭關係(比如客戶消費A後就必然不會再消費B),這構成了跨界營銷合作可以坐下來溝通的基礎。這麼多巴拉巴拉的回答,我來個野路子的:
先說跨界的「界」
「界」是個人為劃定的意思,最基礎的界定,就是你和所有其他的企業的邊界。
界的線是什麼呢?
上下游關係的合作,就是界內,其他就是界外。
講講跨界營銷。
這裡要講一下互聯網對商業形態的改造:連接
垂直形態,是傳統的連接;
金字塔式,是傳統連接。
企業到個人,是傳統連接。
傳統的協作模式:是鏈條。
互聯網下的呢?
是樂高積木。
任意兩塊進行拼接,就是個新鮮玩意兒。
跨界營銷,就是找到合適的拼接,做出個不錯的玩具來。
怎麼做一個牛逼的跨界?
比如你是賣狗皮膏藥(原諒我是一個保定人)的。
步驟:(比如你是賣)
1.找到你的目標客戶
2.他們在哪裡,他們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看什麼,路過那裡,在哪裡停駐巴拉巴拉。。。
3.找到他們行為的共同點(是不是很像做用戶畫像?是不是像做市場調研?本來就是。。。。)
4.噢呦,發現他們都TM愛吃臭豆腐,而且是同一家的臭豆腐。
5.好啦,找到這家賣臭豆腐的,你看,你的客戶愛用我的膏藥,我的客戶愛吃你的豆腐,咱倆又不競爭,一起玩兒一把?1+1=2。雙方收益點明顯。賣臭豆腐的同意了。
6.那,買你的臭豆腐送我的優惠券唄,買我的膏藥,送你的優惠券。沒問題。開干。
7.效果不錯,兩家都帶來不錯的增長,但是,還是沒有到1+1=2的效果。
8.要不咱倆更深的合作一把,你到我店裡賣臭豆腐,我到你店裡賣膏藥。
於是,一個賣狗皮膏藥臭豆腐的店誕生了。。。
不抖機靈,舉個自己操作過的小栗子
五六年前,3G概念方興未艾,老闆搞了個3G技術下的口碑營銷產品,選定影樓為主打。
新產品,教育用戶市場成本太高了,燒錢不說,時間還長,腫饃扮?
教育用戶一步到位:咱們搞會銷。
搞會銷成本還是很高。
發現很多做影樓營銷培訓,管理培訓的公司,都在搞會銷。
那好,帶上我們一起玩兒唄,先是給這些公司錢,我們參與進去。
後來呢,我們搞分成。
再到後來,積累了一定客戶了。
咱也牽頭,搞來一家做影樓雜誌的,再搞來一家做影樓培訓的,再搞一家做影樓樣片的,巴拉巴拉,湊了7家。
這辦場會好貴的,大家都是搞會銷的,誰沒有幾個廠商做展覽呢,於是,一個賣相框的,一個賣布景的,一個賣設備的,一個賣婚紗,一家兩千塊,湊一起把場地費解決了,還順帶了餐費。
再後邊,我家拉十幾個客戶,你家來十幾個,湊吧湊吧弄了100人。
8個小時的課程,7家一分,沒花幾個錢,還解決了客源,大家都有收益。
後來從事互聯網,才知道,人家把這個玩意兒叫跨界合作,還有個更高大上的詞,叫流量池。
下面是廣告時間:
http://weixin.qq.com/r/jEhNVcPEfZ4CrYc29x2e####http://weixin.qq.com/r/SHVSShDEhE37rVQp9yBa (二維碼自動識別)
美國超級碗
對不起。問到本行上來了。偏好言簡意賅的表達方式
我發現在人都特喜歡舉例,然後把一件事的本質理所當然的變成另一件事
就事論事不行么,
跨界營銷是什麼?就是營銷,加了個前綴而已,本質上屬於對資源最大化利用的營銷方式
這個界是什麼?兩個渠道之間的界限,指渠道與渠道之間的特性,雖然這個渠道的特性不同、行業不同、銷售方式不同、用戶需求不同。但由於該資源同時匹配兩個渠道,那麼這部分資源就擁有跨界營銷的資質
順便說一句,給跨界營銷這類常見辭彙,說成「持強凌弱的藝術」的,從營銷策劃的角度講叫做產品概念包裝,用得好可以提升產品價值,常用於做產品溢價
七匹狼這個男裝品牌,同時還做七匹狼內衣、七匹狼皮包皮帶皮鞋等,還把品牌借給了個做香煙的把七匹狼牌香煙給做大了,七匹狼還和華誼合作等。
這是我所理解的跨界營銷。
實名反對樓上所有回答!!! 假的 哈哈 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捧場 大家不要打我 讓我說完再拍磚
2016年,對胖子來說有兩個新聞讓我反思和震驚!一個是沉寂10年的過氣歌手突然爆紅。另一個是從一個二流視頻網站,變成一個坐擁三大體系、橫跨七大行業、涉及上百家公司和附屬實體的互聯網巨鱷資金鏈坍塌、全生態神話破滅!。拿破崙兵敗俄羅斯之後說:「從偉大到荒謬只有一線之隔。」而站在線兩端的一個是歌手薛之謙,另一個是樂視賈躍亭! 而這一線就是對商業的本質,乃至做人做事的本質——「營銷」 的不同理解。所以我認為跨界營銷的界其實不是什麼真實存在的,而是對市場營銷是什麼的理解!看一看薛之謙的跨界營銷,「淘寶店主」、「火鍋連鎖老總」、「網紅段子手」、「歌手」,他才是跨界營銷的典範!
市場營銷是什麼
一.識別需求
那麼為何胖子認為賈躍亭「營銷」上比不上薛之謙?我們先看營銷的根源-識別需求上,他們的差別!
1.識別需求先要了解需要
就好像,娶老婆過日子,要想日子過的好,你就得了解你老婆的需要,這一點老賈(賈躍亭)和小薛(薛之謙)都知道他們各自的用戶需要是什麼,但是對需要的了解程度卻大相徑庭,來看老賈對用戶的需要,上圖:
看到這個產品文案 我就想問
「請問賈老師 放個手機就叫智能出行嗎?」
「滴滴不是手機打開的?」
「你的用戶核心需要難道是手機打開的「智能」嗎?」
這個還不夠刺激,來一個更勁爆的,胖子我叫它,自嗨式文案,自殺式營銷。
上圖:
這是樂視集團旗下的易到用車和滴滴大戰白熱化時,發起的一場營銷活動,目的是引發我們廣大群眾對他們品牌升級的關注度。我當時看到,無語凝咽,就想問問賈總,你怎麼了?這個和我們廣大群眾有一毛錢關係嗎?自己倒是玩的嗨。可把我們這些原有用戶嚇摻了,上圖:
於是胖子我再也沒有玩過了
然後看看人家老薛把握的用戶需求,上圖:
時刻謹記聽眾對他最核心的需要是他的音樂!
2.有動機驅動的需要,想被得到滿足時成了慾望
那麼需要,並不會讓人產生慾望,只有當這種需要想要被滿足的時候,才會有慾望,就好像我們每個人都有性需要,但我們平時不會有性慾望,只有在有某種動機(心理動機、生理動機) 驅動我們時,需要才會變成慾望。所以我們老闆們一定要掌握怎樣讓顧客的需要變成他的慾望!男人們一定要掌握怎樣讓女神們的需要變成她們的慾望!(關注我的公眾號「廖胖子愛營銷」獲取(機智眨眼))
3.具備支付能力的慾望就是需求了
光是讓用戶有慾望還不是真正的用戶需求,還必須得讓用戶匹配得上他的支付能力,就好像特別聰明的女士一樣(向偉大的女孩子們致敬,你們辛苦了),把老公的錢管的死死的,讓老公們有需求,有慾望也沒用(你懂的),因為沒有人民幣,沒有支付能力,再強的慾望也不會變成需求。這一點我不得不說價格上賈總還是不錯的一兩千就能買到的電視,幾乎等於免費的手機,充一萬送一萬再送電視的易到用車,但是他從未體會到價格優勢建立的真正基礎是需要,沒有需要的價格優勢,就像是泰國的人妖,長得再漂亮也沒用,可是從這一點,他依然比不上老薛的營銷,上圖:
這是他微博上的原話,300萬的專輯製作費卻在網上從不收費,現在無論那個歌手,在任何一個網站上都多少要版權或者付費專輯,可是他卻一直免費,所以難怪這麼多聽眾對他有需求。(而且廣告達到這麼誠懇自然,下幾期會給大家講如何把廣告打的清新自然,不產生營銷反感。)
二.創造價值
價值是根據用戶需求來創造的,所以創造出的價值的好壞也必須站在用戶感知的角度看待,我們來看看賈叔叔飛上天的「ppt式」全生態產品和薛同學的接地氣的「薛式情歌」。
1.創造感知到的有形利益
何謂感知到的有形利益啦,注意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能感知到的,一個是利益。感知到的有形的利益就是實際的產品能帶給用戶實際的功能,解決哪方面實際的需求。我們先看看樂視的「ppt式」產品,上圖:
就是這一款樂MAX手機,當時炒得挺火,屏幕6.33英寸,比iPhone puls 系列5.5英寸還要大很多,就像上面的文案「極限,生來孤獨求敗」,樂視的產品,胖子都叫他「ppt式」產品,拜託,屏幕超大就是極限嗎?你不知道這麼大有多不方便嗎,考慮過用戶感知嗎?我有個好哥們曾經買過一個,當時我還挺興奮的,怎麼這麼大,感覺好有吸引力!
結果後來,我朋友發現,大到普通口袋都放不下!只有隨時拿在手裡。(無語凝咽)。
再來說說樂MAX的第二個「極限」,為了達到它的「無邊框ID」用了一個叫「全懸浮玻璃設計」,結果就像這樣:
我朋友同樣,用了沒幾天,屏幕就細碎細碎的了,這可真是「炒雞手機」!(無語凝咽)
這就是「ppt式」產品,只管在ppt里吹牛逼,不管用戶感知到的實際利益!
相反,我們來看看薛老師接地氣的產品-他的翻紅成名曲《演員》,給聽眾帶來的實際利益,上圖:
這就是薛之謙創造出的利益-「精雕細琢」
第一句歌詞「簡單點,說話的方式簡單點就「接地氣」說出了聽眾真實戀愛經歷里的心聲!
2.感知到的無形利益
感知到的無形利益,就是用戶感受到的情感性、心理性的利益,比如產品的服務是否讓人感到舒心、放心。這就不比較了,有形利益必須實實在在的時候,用戶才會比較無形利益,也就是必須產品都好,才可以比服務等等。以後我們再詳細談怎樣提高顧客感知到的無形利益!
3.感知到的成本(現實成本、心理成本)
創造出的價值,必須與讓顧客感受的成本相比,看看到底客戶覺得划算嗎? 性價比高,顧客才喜愛,不高,就算是你的產品再好,也不行。有人問了那人家勞斯萊斯汽車價格這麼高,怎麼還有人用,我的產品卻不行。我來告訴你原因:
a.由互聯網時代的主要特點-信息大爆炸決定的,現在已經不是20年前那樣,因為信息不透明,可以存在超高利潤產品,現在的顧客比價甚至對你成本的大概估計都簡易的多,這是其一你不能採取像勞斯萊斯這樣大企業的價格策略。
b.勞斯萊斯通過時間沉澱出的產品的無形利益-社會地位認同感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現實成本-價格,同時由於它低調內斂的設計,讓它的心理成本為0,不會存在害怕別人覺得張揚的社交心理成本。
我們還是來比較一下樂視的手機和薛之謙的歌帶給我們的感知成本:
一個現實成本是「免費」 一個是可以買3個小米手機的價格,一個心理成本是「膾炙人口」「貼近生活」一個是「獨孤求敗」「張揚」「離群」,差別一目了然。
三.傳播價值
創造價值過後我們就要想辦法傳播價值,通過傳播渠道和傳播策略來讓客戶知道我們的價值,在互聯網時代可是「酒香就怕巷子深」,這些改變就是由於「信息大爆炸」,人們注意力已經太分散以及免疫力已經太強了! 那麼我們到底怎樣做、來看看薛老師!
1.傳播渠道
以下是術語不愛聽的請直接忽略看下面的。
傳播渠道一般有3種
a. 大眾傳媒渠道:包括不限於電視、報紙、雜誌、傳單等傳統媒介;百度、新浪微博、微信、各大視頻網站等新互聯網傳媒!
b. 分銷渠道:包括但不限於直接電話、郵件的直銷渠道;代理商、經銷商、零售商、批發商等分銷渠道
c.合作(服務)渠道:包括但不限於你的配套物流公司、設計公司、會計機構、律師事務所等合作夥伴渠道
以上術語結束,其實胖子也不喜歡術語。我們來看趣味的(眨個眼),我們老闆們選擇傳播渠道的好與壞,就好像我們老婆生氣不理你回娘家了,你得選擇合適的人去勸說一樣! 關鍵要找對客戶(老婆)能聽的到、能聽的進去的渠道(人),你還是得站在客戶(老婆)角度去尋找!
我們來看看薛老師的傳播渠道選擇,上圖:
2005年,一無所有的薛之謙參加當時最火的選秀節目之一《我型我秀》建立了第一批粉絲!注意渠道選擇!
2006年發了新歌《認真的雪》紅過一陣子,迅速過氣。
他沒有放棄,選擇淘寶正興起時開了一家服裝店,餐飲行業興旺時,做了一家火鍋店,這才讓他有了資金實力繼續做音樂!
同時他從2010年到現在一直玩轉微博,微博是當時包括現在都最火的年輕人社交媒介,老薛正是由於一直沒有脫離年輕人能夠很輕鬆接觸到的傳播渠道,才有了現在翻紅的機會!
2016年,隨著他創造的出色的價值《演員》、《紳士》等貼近大眾的好歌曲,再次走紅,同時迅速參加當今最火的電視節目類型—真人秀,我統計了一下,一共34檔!!!,維持了爆紅的狀態!
所以,老薛對他的客戶群體能聽到、聽的進去的傳播渠道的把握能力,胖子我服!
我們來看看樂視賈老闆選擇的傳播渠道:
發布會 !!!
你沒看錯,樂視的主要傳播渠道就是發布會,你看到過樂視現今在各大衛視王牌綜藝里冠過名嗎?沒有!而是發布會,請問除了你的鐵粉關注你的發布會,我們廣大人民群眾都在看《我是歌手》等,人家創維、夏普成天在綜藝里刷存在感,誰買電視還買樂視!同時唯一讓胖子我手機里留下樂視的唯一理由NBA的轉播權也讓騰訊拿到了!(無語凝咽)
2.傳播策略
傳播策略就像是你老婆生氣不理你,你找到合適的人去說了,但是這個話怎麼說,就是傳播策略了。
a. 品牌形象:就像是你找的人的形象,他說活的語氣姿態,是不是讓你老婆感覺親切,舒服啦
b.廣告策略:包括但不限於廣告文案、廣告排期,就像是你找的勸說的人,勸得內容是不是合你老婆的心意,什麼時候去勸、每次勸多久、多久勸一次,才不會讓你老婆抗拒厭煩啦!
我們再來看看薛同志設計的傳播策略如何讓他的受眾爽的,上圖:
他塑造的標籤就是「神經質」「懵B」「段子手」,這樣的品牌標籤親切自然友好而且自帶「天然傳播屬性」,就像生活中大家都喜歡幽默的胖子一樣,這就是接近用戶生活的傳播策略,所以你學到了嗎?
我們看看賈老闆的品牌形象給大家的直觀品牌感受:
「不切實際」「目中無人」「騙局」「ppt式產品」成了樂視帶給用戶的直觀形象,我個人曾經還是很欣賞賈總的野心和膽識的,可是現在胖子想說在這波整體互聯網經濟燒錢擴張的階段過後,還是要回歸商業的本質,創造市場需要的價值,賈總在營銷上必須反思!為何這樣說?請看最後一個環節!
四.交付價值
交付價值就是我們營銷最後一步工作了,完成了這個,我們就完成了整個價值交付過程,同樣就像是我們老婆生氣不理我們回娘家了一樣,你的說客,已經說服你老婆跟你回家了,這個時候你去把她接回家的過程就是交付價值的過程了!交付價值有三個重要的注意事項!
1.交付方式
交付方式,一定要考慮到客戶本身的便利性,就好像你接你老婆回家,如果有車是不是得開車去啊,而不是帶著老婆甩火腿!就像很多大型產品或者技術性強的產品,一般必須的送貨上門、上門安裝。不然前面做的再好,「老婆」也不會和你走。
2.售後服務、承諾
售後服務、承諾,就好像接老婆回家後,你是不是得給老婆做頓飯、反思一下自己、並說說下次再也不犯錯了啊,老婆是不是就徹底不生氣了啊,這樣才達到了最後的目標-老婆不生氣。同樣,產品售賣後,售後服務和承諾就是實現用戶滿意這一終極目標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3.設置驚喜
設置驚喜,就是給予客戶超出意料之外的滿足的意思,這種錦上添花往往會讓你取得更多的回報!就像接完老婆回家後,老婆發現你還悄悄給她買了一個禮物,你說她是不是很驚喜!會不會很感動,別說再生你氣了,可能立馬變成你的小公主,說不定還多給你點生活費!我們做生意也是同樣的道理,用戶取得超出他期待的滿足時,自然會給予更多的回報,也許是一次好評,也許是不斷推薦給朋友!這樣往往能四兩撥千斤!
所以,最後我為什麼說賈老闆一定要反思自己的營銷管理,就是這些服務評價,上圖:
這是我打開百度搜索「樂視售後」,除了官網下的幾欄就是這樣的信息,我知道大企業都會做「輿情管理」(大家可以關注我公眾號,我的「創業工具」一欄里就有輿情管理工具),可是儘管這樣依然堵不了漏洞,可見這個售後得有多差!
我真的不是黑樂視,胖子經過專業分析
在營銷上
賈躍亭離薛之謙差太多!
總結
市場營銷(marketing)就是通過識別需求(需要、慾望、需求)-創造價值(感知到的有形利益、無形利益、成本)-傳播價值(傳播渠道、傳播策略)-交付價值(方式、售後、驚喜),這一整個價值交付過程,達到消費者滿意!
ps:謝謝閱讀,原文來自於我的公眾號「廖胖子愛營銷」
歡迎各位自媒體朋友轉載,尊重原創轉載註明作者
和我的公眾號ID
行業的界限本來就是人為的強硬的劃分出來的,因為技術的局限,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所以人為的劃分出行業,各自從事各自的專長,最後再予以整合。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這個行業的界限不需要跨,而是自然而然的模糊,最終消失。技術門檻越低的,融合的時間越快。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鹿晗生日曼聯眾星祝福?
※面試的時候,銷售經理讓你把一瓶礦泉水賣 300 元,你會怎麼應對?
※軟文本質上是欺騙嗎?
※市場營銷有哪些常識?
※如何看待統一和康師傅在老壇酸菜牛肉麵這個細分領域的營銷競爭?有哪些營銷方法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