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紀錄影片視為一種相對更即興的電影創作,編劇如何參與創作過程?可能在多大程度上參與?

紀錄片工作者,工作三年,每年都會參加編劇訓練的課程,因為越來越體會到編劇功力在紀錄片導演功課中的重要性。紀錄片故事化、劇情化甚至劇情的類型化是最近一些年出現的較為重要的行業變化,希望能和各位一起思考和探討。


謝邀(第一次說這兩字,倍兒爽)

首先說抱歉,因為我不懂紀錄片,我的專攻方向是商業電影,近期最下工夫的類型是《泰囧》和《好好先生》之流,我很俗的跟紀錄片八杆子打不到一起去。

但既然難得被邀,作為一個編劇,隨便說點吧,實在的。

我一般在一個問題上唯心主義到一定程度就okay了(ls的羅塵兄在這點上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接下來的一切我認為都是一個毅力和體力活,純經驗值上升。

簡單來說,你想提高編劇能力,那麼挑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類型的十個片,扒吧。從故事線到分場到台詞到分鏡,到所有你可以想到的,全扒一遍,再一遍,交叉幾個片子對比扒,找朋友一起交流扒,直到真的扒爽了,你就明白了。

我見過太多編劇幾乎沒有扒過完整的一個片子,腦子裡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分場,流連於各種劇本學習班,討論會,回家伏案一寫又是一片空白,或者拍腦門。

你如果涉獵神經科學就會知道,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電影這條路,各人皆不同,我只相信自己的判斷,自己積累的經驗和獨到的感悟,實踐出真知,我覺得很簡單。所以,如果你問我十部片不成咋辦?那就二十部唄。那不管多少部都不行咋辦?那我只能說哥們別勉強了,早點轉行過正常人類的生活吧。


紀錄片的特性註定束縛了編劇在其中的作用。然而我認為。既然進行了剪輯,就一定有人為的主觀因素插入。編劇的功能只是把後期剪輯的事給提前了。在拍攝前考慮觀眾們的G點。還有整體的把控。現在的紀錄片大多都不叫真正的紀錄片吧。應該更偏向於中國特色專題片。畢竟真正的紀錄片國內沒錢也沒技術。比如去拍《海洋》《狂野非洲》。。。所以只有這種另闢蹊徑。


瀉藥 !
以我淺薄的紀錄片製作經驗和感悟而言,紀錄片最重要的表達方式就是講故事。
其實從最早的《北方的納努克》開始,紀錄片導演們,就是在通過故事闡發觀點,抒發情懷。
從大熱的《舌尖上的中國》一,不管業內對它的評價如何迥異,這部大獲成功的紀錄片(暫且這麼給它分類)就是以碎片化、故事化取勝的。
以我的經歷而言,在前期調研的時候,就會和撰稿一起對人物的經歷、思想、心態進行梳理,然後用盡量短的篇幅,容納更多的信息。
這樣,就必須有編劇思維。
將原本較長時間的經歷,合理的組合出一個故事。
對於這樣做是不是合理,我其實一直也有些迷惘。
但是就觀眾的反饋而言,至少是被他們接受了的。
個人淺見,歡迎拍磚。
——————
補充一下,關於紀錄片的編劇意識,這兩天又有一些新總結。
我個人覺得,相比於影視劇編劇導演的準確和全面掌控,紀錄片導演在實操中的編劇意識更多體現在對環節、環境和氣氛的營造上。換句話說,我的方法是,為主人公營造出一個我想要的氛圍,然後通過大量交流,讓對方進入這種情景。
然後就開機,攝影顯示功底的時間到了……


推薦閱讀:

拍攝一部野生動物紀錄片都需要哪些人員?
拍紀錄片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拍攝一部如同柴靜《穹頂之下》的紀錄片,需要一個怎樣的團隊去實現?

TAG:電影 | 編劇 | 紀錄片導演 | 紀錄片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