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為什麼會存在?
老大看的在雲端
程序員想的是地上
美術畫著畫著就跑題
運營只愛掰著指頭算數據
設計忙著在平行世界來回穿越
這時候需要有個人把這些整合成一個面向用戶的可用實體
於是,產品經理就誕生了
1、需要有人專註的乾產品經理的工作;
工作可以看這產品經理究竟是做什麼的?
2、為啥需要有人專註乾產品工作?
@馬占凱 的這段可以回答一部分:產品經理的本質是製造工具,銷售BD的本質是促成交易,記者編輯的本質是語言,PR的本質是影響力。這幾項任務有截然不同的規律和目的。當你在某一條進化路徑上走的很遠時,你很難在另一條路徑上得心應手。因為你會用自己長處去解釋一切。就像自行車騎久了很難立刻適應三輪車。能同時精通兩項以上的人很少。
3、歷史上看大規模生產分工是不可避免的;
4、軟體開發的特殊性
可以看《人月神話》和《沒有銀彈》
5、用戶體驗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設計大師論系統化思考:產品不只是產品)
6、喬布斯是幹啥的?
摘抄Michael Moritz在《重返小王國》里寫喬布斯的一段:
一個創意要經歷從萌芽到開發、修改、重塑、打磨、調整、加工和再三反覆的過程,然後才被認可通過,再批量生產數百萬件。而引導、利誘、督促、催趕、威逼、啟發、責罵、組織和表揚世界各地的上萬名員工,不分工作日和休息天,讓他們研製出人們可以裝進口袋…擺在桌面上的產品,就更是另一回事了。
一
首先我想說:產品經理沒資格定義公司戰略方向,甚至不能定義產品。
這是最大的誤區,人們都以為自己作為產品經理,能定義方向,能選擇做什麼類型的東西。但其實只有扎克伯格、喬布斯、馬雲、馬化騰等人,他們才適合定義公司戰略。只有類似這樣的天才,他們突然萌生了觀點,覺得人們應該這麼生活,有一群人又願意跟著他們做。
這些天才,往往擅長於一定的領域,或一個大目標。許多所謂產品經理主導型的創業公司或者大部門,覺得自己的想像力和產品思維,能讓他們做各種事。不計其數的公司,創業是一連做幾個點子,好多公司從博客到簽到,團購到打車,一路做下來。這些人的共同點是,以為自己什麼都能做。但反觀成功的公司,周鴻禕覺得個人電腦需要更方便更安全地管理,雷軍覺得手機是人們生活的下一個歸宿。這個切入點,是生活經驗和智商的積累,跟你是不是產品經理無關,而且,一般屬於不懂業務和技術的特殊人物。
二
然後來看,為什麼還需要產品經理這個角色。
大型機和操作系統軟體工程時代,完成一個軟體項目,矛盾一般在於:是否解決信息存儲、運算的實際問題,可行性如何,性能是否達標,能否如期交付,能否賣得出去。針對這些問題,職能部門大約是:管理、開發、市場。解決辦法大約是:以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對技術工作進行量化和預期。進而完善了設計模式、項目管理等學科。這個時期,綜合競爭力就是軟體技術和工程的管理水平。
互聯網時代,矛盾轉移了。信息技術服務不再解決企業信息技術問題,而是每個人的問題。此時矛盾在於:我們能幫助人們做什麼,怎麼讓人們持續使用我們的產品,找到持續的營收點。所以技術巨頭們一個都沒走過來,他們在生產設備,在為政府提供大型解決方案,他們依仗的還是技術,項目管理和高端技術人才在那裡仍然吃香。
互聯網時代大約如此解決矛盾:研究能幫助人們做什麼,所以公司是為某個想法而生,例如郵件、資訊、遊戲、購物;產生了運營部門,關注人們如何持續使用,尋求營收。
如果說軟體工程時代,項目經理可以驅動整個流程,那互聯網時代,這個角色就很吃力了。因為這個時代,要了解人們需求什麼,他們對我們產品的反饋如何,我們產品變動引起的運營數據變化如何,人們一般怎麼操作,人們更願意怎麼操作……這一系列的問題,還有項目管理的那些事,都要被驅動。所以,人們需要一個懂更多的人。
三
說到這,我這麼給產品經理下定義:驅動公司所有的部門完成產品目標。
第一個困惑,產品目標是什麼?前面說了,這事是公司創立時就定下了,比如說知乎是為了讓人們得到更好的答案,谷歌想參與人類所有的信息技術進步。所以老闆和他的團隊想出目標,你當好你的太監,召集滿朝文武搞定這事。當然大多數時候,產品可以跟CEO團隊溝通和評估目標,這是決策方式問題,各公司分別有方式。
第二個困惑,為啥是產品去驅動,不是CEO,不是運營總監,不是技術總監?前面說了,產品經理是從項目經理進化來的,產品要理解CEO目標、技術邏輯嚴謹、美術交互體驗、運營和數據、質量和反饋等問題。這是互聯網時代,成立產品部的意義所在。已有的各職能部門,都有其非常明確的工作目標。其實在軟體工程時代,那些巨頭公司里也有項目管理部的。
四
有的公司不需要產品?
有人說Facebook和Google不需要產品和運營人員,在一些時候確實如此,但他們也要解決上文說的,互聯網時代要解決的問題。扎克伯格和佩奇的技術性思維,就有獨特的解決辦法。比如Facebook完全從技術層面實現ABTest,他們為此不用原生客戶端控制項,他們有能力把網頁做得跟客戶端一樣酷,而換成別家公司,大約是投放兩份稿件,或天才般依賴直覺。
有的公司產品做的不是驅動的事?
這個問題就顯得像吐槽了,事實上問題就擺在那,就需要驅動各團隊來解決。有公司技術老大想掌握話語權,有公司美術老大有獨特想法,甚至有的公司產品同學就是在做交互等評審,連數據都看不到兩點,那諸如此類的問題,愛莫能助。
有的公司產品是能決策能定義目標的?
這個具體也看公司。蟬遊記的目標你可以定義嗎?純銀已經都搞定了。特別大的公司,人那麼多不知道幹嘛了,所以上頭也管不過來,下頭是可以定義目標甚至去申請立項的。但比如說,騰訊哪個產品經理去定義QQ的產品目標了。當然,上文說了,不同創始團隊背景,決定了不同的決策方式,比如說有的產品團隊就是主掌一切方向和步驟。我這裡只是闡述,產品經理究竟是為什麼存在的,是行業發生了什麼變化,哪些事情必須由產品來做。至於附加的事務,這是看機緣。
說這麼多,那產品經理該幹些啥?
說下在陌陌,產品經理該幹些啥。我們一般把產品經理掰幾份在用。1、項目部分。負責項目部分時,評估風險制定進度,確保品質。
2、業務部分。負責業務線時,獲取業務部門或高層的業務目標、尋求實現方式、尋求表現力、評估可行性嚴謹性和效果、關注實現效果、關注數據反饋、關注用戶感受。
3、驅動部分。多陪整條業務線同學吃飯睡覺,了解儘可能多的信息,分享該分享的,給該接收的人。優化業務線里跨部門合作時的流程。
弱勢產品經理:
老闆、技術、設計、前端、交互、運營、市場、客服都有自己的看法,需要一個人把他們的意見都了解清楚,並儘可能的滿足各方的需求,最後免於大家群架。
老闆、技術、設計、前端、交互、運營、市場、客服都有自己的看法,需要一個人把他們的意見都了解清楚,並整理出自己的思路然後把各方通通辯倒,最後統一思想幹活。
產品經理為什麼會存在?這個問題就像導演為什麼會存在。
產品經理之於產品就像導演之於電影,其它不說,首先這點就很像——電影圈裡大家經常調侃導演並發出疑問,互聯網圈裡大家則經常調侃產品經理並發出疑問。
電影圈
高曉松扯到年輕時退學後去電影學院學導演的經歷,對「導演」這個職業發過一段有意思的妙論:
天津衛視《今夜有戲》20100524期 嘉賓 高曉松 老狼 (23:00秒開始)
後來就想學點別的吧,什麼東西最容易不需要童子功?音樂得從小練吧?相聲從小練吧?後來我想想什麼東西最容易?它不用從小練——導演,沒人從小練導演啊,也沒家長說七八歲報個班,讓您學學導演去,說明這事最容易。所以後來就去電影學院學了這個,結果還真挺容易的。(郭德綱插入發問:確實是什麼都不會就能幹導演?)真的,對,就這樣,忽悠就行。
知名電影人黃渤對導演發生過疑問:
如何評價黃渤?
他做事很認真,好學,用腦子。他多次介紹訪談談到他之所以演完《上車,走吧》去了電影學院,就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疑問「導演究竟是幹什麼的」,為什麼編劇寫完攝影拍完化妝師服裝師把演員捯飭好了演完了,導演就喊個開始停,就說是某導演的作品呢?一件小事看出他不被動,主動思考。
互聯網圈
微博上@tombkeeper如此調侃過:
娃現在很喜歡拿著紙筆,趴在桌上,做出一副很忙碌工作的樣子。真是天生的產品經理、互聯網分析師啊。
知名產品經理@馬占凱 會在知乎上發問:
產品經理為什麼會存在?
黑格爾名言說存在即合理,導演和產品經理存在的合理性在哪?我的理解如下:
先有攝影技術,後有導演。當攝影技術發明以後,我們可以用這個技術來幹什麼?來表達什麼?來觸動什麼?於是電影行業誕生,用攝影這個技術來完成各種電影作品的從業人員誕生。其中導演負責這些事情:- 對要拍出一個什麼電影心中有數。優秀導演在電影完成前通常在心目中已經有一部理想中的電影,然後推進大家向這個理想中的電影接近。演員、攝影師、美工、剪輯……都會問導演我們要拍一部什麼電影?想要什麼效果?這樣怎麼樣?是這個感覺嗎?這條給不給過?
- 參與電影場景乃至劇本的構思和創作。電影中的場景、動作、台詞乃至當時的天氣和周邊環境,導演都會有設想和構思,并力求實現,並且很多牛逼導演自身就寫劇本,我早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我喜歡的導演都是自己也寫劇本。曾經無聊隨手數了一下,有如下自編自導的牛逼導演:邁克爾·曼、諾蘭、安德魯·尼科爾、沃卓斯基兄弟、庫布里克、亞歷桑德羅·阿曼巴、尼爾·布洛姆坎普、詹姆斯·卡梅隆。
- 有自己的判斷力、品味和審美傾向。優秀的導演必然有強大的判斷力、好的品味以及自己獨特的審美傾向。在有這些的基礎上,你才可以對演員、攝影師、美工、剪輯……的工作作出評價,這場戲表演有沒有過火?這個布景是否氣氛不對?這個衣服是否符合年代和身份?判斷任何一場戲是否達到標準?是否符合要求可以過?所有拍攝下來的這些素材,如何組合?哪些捨棄哪些保留?通過這些,導演從整體上把控了電影的質量、走向及風格。
- 協調調度整個劇組的資源和人才。優秀的導演必然對整個劇組有掌控力,可以激發整個劇組的狀態和力量。
- 因為以上幾個方面,所以導演需要從整體上對一部電影的質量負責,並且,也因此人們會認為電影是導演的作品。
對應的,先有各種互聯網技術,後有互聯網產品經理。當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以後,我們可以用這些技術幹什麼?來滿足什麼需求?解決什麼問題?於是互聯網行業誕生,用互聯網技術做出各種互聯網產品的互聯網從業人員誕生。其中產品經理負責這些事:
- 對要做出一個什麼產品心中有數。優秀的產品經理在產品上線前通常在心目中已經有一個理想中的產品,然後推進大家向這個理想中的產品接近。工程師、UI設計師、交互設計師、QA……都會問產品經理我們要做一個什麼產品?想要解決什麼問題?這樣怎麼樣?這個按鈕是這個位置和顏色嗎?這個功能完成的符合需求描述嗎?
- 參與產品的設計和構思。產品的功能點和場景,產品經理都會有設想和構思,并力求實現,並且很多產品經理自身就設計整個產品方案甚至參與界面和交互設計,很多業內牛逼產品經理都以把控細節到像素級著稱。
- 有自己的判斷力、品味和審美傾向。優秀的產品經理必然有強大的判斷力、好的品味以及自己獨特的審美傾向。在有這些的基礎上,你才可以對工程師、UI設計師、交互設計師、QA……的工作作出評價。這方面教科書式的例子就是喬布斯——眾所周知,當年和技術天才沃茲一起創立蘋果時,喬布斯就並不真正參與產品的具體實現,喬布斯的能力在於:他能夠看到技術可以用來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在判斷力、品味和審美這幾個方面,文藝青年和嬉皮士喬布斯幾乎甩整個科技行業其他人至少五條街。蘋果乃至整個科技行業都在不斷湧現新技術和創意,而在看到這些技術可以做什麼,如何利用這些技術做出優雅的產品,哪些創意值得做哪些應該捨棄,一個產品設計方案是否靠譜且有美感……在所有這些方面,喬布斯無疑是這一行的大師級人物。通過這些,喬布斯從整體上把控了蘋果產品的質量、走向及風格。
- 協調調度整個團隊的資源和人才。優秀的產品經理必然對整個團隊有掌控力,可以激發整個團隊的狀態和力量。
- 因為以上幾個方面,所以產品經理需要從整體上對一個產品的質量負責,並且,也因此人們會認為產品是產品經理的作品。
所以,為什麼業內常說做產品最好有一些文藝范?為什麼大家常常說需要培養好的產品感覺?因為骨子裡產品經理和導演這一類的工作類似:都是利用技術來進行創作。而創作無疑需要好的感覺,並且是一個文藝的詞。當然,同純粹的文藝創作不同,做產品同時還需要邏輯和清晰的思路,所以最完美的情形就是拉里埃里森評價喬布斯的那句話:兼具工程師的思維和藝術家的心靈。
最後,以上說的都是「優秀的」產品經理和導演會如何,不可否認,對產品經理和導演這一類不負責直接實現的工種來說,混日子確實比需要各種專業技能的工種好混——所以大家才會有調侃和疑問。並且,像任何涉及「創作」這個詞的工種一樣,優秀的和差的會是天壤之別,帶來的結果也是天差地別。我擦,這商城怎麼很多人都跑隔壁商城去了?
報告,根據問卷調查,隔壁的商城有廁所。 ——BOSS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怎麼連個廁所都沒有,如果有,怎麼連指示都沒有,怎麼找呀——產品汪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的指示怎麼這麼亂呀,這麼難看懂——交互師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的指示怎麼這麼亂呀,我沒看懂呀!
但是我看懂了,你怎麼這麼笨呀!
我朋友也沒看懂呀! ——數據師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的指示顏色怎麼這麼奇怪啊,和其他的指示混淆在一起,我都區分不開了!
我擦,你是不是色盲?
——UI設計師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指示燈怎麼說做都說了那麼做,公告都貼了,還沒見到有得用?
——RD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還要收費呀? ——市場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怎麼連紙都沒有呀?——用研瞬間從天降臨。
我擦,這商城的廁所的水龍頭都壞了,怎麼都沒地方投訴呀?——客服瞬間從天降臨。
------------------------------------------------------------------------------------------------------------------
可能這個例子不是太合適,先答著。待補充。
咦,為什麼連個投訴的地方都沒有給我們的客戶,還經常廁所堵塞,人家來到商城怎麼用,人家都跑了?——背黑鍋的產品汪挺身而出,滿身是血,卒
因為總需要這樣的人來思考類似這樣boss不願意思考,工程師不屑思考,設計師會思考跑偏的問題。 所以產品經歷誕生了。
把老闆的戰略落地成具體的產品需求,同時能夠推動程序員碼出代碼。
其實就是夾在老闆和程序員中間的苦角色。
由於做產品需要很多部門的人合作(老闆、設計、程序、市場、運營、交互、視覺、用研、架構、測試、運維、hr),如果到時間項目做不出來,或者做得難用,各個部門各有各的老大,互相可以推卸責任,所以就需要一個顯眼的可指向的背黑鍋的人——產品經理應運而生。
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所有的問題都是你的問題,所有的功勞都是大家的功勞。只要做產品,自然需要有人負責規劃、設計、管理產品,哪怕就是豆腐作坊。
很早的時候,產品的職能被負責engineering的全包了,也有的是marketing全包了,也有的就是management team全包了,還有的就是老闆的一言堂。但隨著分工的細化以及產品複雜性、垂直型、競爭性的增加,就需要有專門的人來分析、綜合、協調、定義、管理等並對此負責。自然也就有了產品經理這個專屬職能。
不過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會設有產品經理這個職位,但職能制有的。比如Apple,除了軟體、icloud部分,在硬體部分是沒有所謂產品經理的職位的,但這個功能是被John的團隊cover了的。
另外,對於產品經理能力的要求也因公司和產品有所不同。有的更強調想法、創新性;有的強調管理協調能力;有的則強調很強的分析能力,大多會搭上MBA的要求,等等等。。。。一張圖即可說明一切。
圖片來源網路。
產品需求,定位,組織開發設計團隊推進產品研發,這本來是老闆做,但是老闆忙不過來,所以要有個人替老闆打打雜
就互聯網領域來說,心理模型(用戶)和實現模型(技術)之間需要一個人來搭橋啊,搭得不好也可以被黑鍋不是
因為有太多的產品不好用!!!
我想是這樣的,據我觀察,無論大事小事什麼事,只要有一個人對這個事負責,這個事的任何問題都由這個人來解決,那麼這個事就能漸漸地好起來,生存得長久。
我想這就是PM最重要的意義,產品就是PM的孩子,孩子長大的時候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且瑣碎的問題,只要PM對這個產品有責任感,就會不斷去琢磨該怎麼辦,該找誰來幫忙改進一下,該找哪些資源來讓產品生長起來。
所以PM就是產品的家長,自己生出來的就要負責到底,哪怕自己搞不定,也要調用資源來協助。很仔細的看了上面絕大部分的回答,作為一個程序員在創業之前就對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有一些困惑,創業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做產品,我也為別人做過很多項目,基本上都是產品、項目管理、技術一肩挑,既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不過多數還是失敗的。後來創業失敗了,也有機會做專職的產品經理,並且還負責管理技術團隊,當時覺得自己還想再做做程序員,放棄了。最近這種困惑又湧上了我的心頭,所以上知乎來解惑,順便也發表下見解發泄發泄。
1 我很同意一上面一位引用黑客與畫家那本書的作者說的那段話,很多卓越的產品的創造者都是「技術人員」,創造一個產品不是我們所說的「產品經理」做的事情,而是很多人、不同團隊一起做的事情,所以我想如果一個人在技術、設計、市場或者運營這其中的某個環節很擅長,或者對某個專業的領域非常有興趣並且有很多積累的話,而且又對解決用戶的問題很有興趣,並且有創造的激情,學習的熱情,那她/他也許會有比較大的機會去創建一些成功的產品。
2 產品經理是一個很重要的職位,但我感覺很多公司(僅限互聯網公司)似乎沒有定位好這個職位。有些人說它是打雜的,似乎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理解程序員、設計師、市場人員和運營人員的工作職責,而且產品經理看起來在這幾個領域都會有涉及,但似乎又不需要精通。首先我要說這是胡扯,優秀的產品經理必須得至少精通這其中的一項。如果你的title是「產品經理」,而你又不精通這之中的任何一項,並且自己又沒有興趣和信心去學習和實踐其中的任何一項,只是流於表面記名詞、看熱點,那你肯定成為不了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所以很明顯,產品經理的職責就是必須得精通相關的領域,如果不精通的話就要不斷的學習和實踐,而且即不精通,又不願意學習實踐,那就是「產品經理」,而不是產品經理。
3 產品不只是「產品經理」的孩子,而且所有為這個產品付出了的人的孩子。所以所有人都應該知道他們所創造的產品的運營情況,用戶的反饋,哪些功能是用戶喜歡的,哪些是用戶不喜歡,喜歡的原因,和不喜歡的原因,更進一步,我甚至都覺得所有人都應該有權利知道這個產品給公司帶來了多大的收益,或者是這個產品給公司帶來了多少損失。我不知道這些內容是不是應該由產品經理告訴大家,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產品經理的職責中包括了解和分析這些內容,而如果她/他不把這些信息公布給其他參與者,那這個產品還真只是他/她的孩子。
4 還有,我覺得這裡似乎有一個很大的誤會,那就是這個title裡面的「經理」兩個字,我不知道大多數公司是什麼情況,但我所經歷的幾家公司似乎產品經理都把自己當成「經理」了,而「經理」這個title在我們的語境中似乎都有管理者的味道,於是既要管理設計師做設計,還要管理程序員做開發,我覺得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設計師應該來決定設計的效果和細節,而由開發人員來確定開發的進度和功能安排,產品經理要盡量少插手。這個觀點可能很多人會反對,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這怎麼可能啊,如果我不確定設計的效果,那設計得不好怎麼辦,如果我不催促程序員趕快把東西做完,那進度耽誤了怎麼辦,這種想法就是把自己當作「經理」了。所以我才說產品經理不應該是「經理」,當然產品經理可以是經理。只有在一種情況,那就是如果她/他在我上面說的領域確實有很強的實力和積累,這就是很多創業公司的情況,通常負責產品的人可能會參與到產品創造、銷售或者運營的某個和多個環節中去,而且很可能是主要的負責人。所以如果她/他不是這種人,那就不要這麼做,這樣既做不出好的東西,而且也會搞得很累,把各個參與者的職責明確起來,然後讓各自去負責各自的工作,而這個時候產品經理的工作就是去觀察和學習,站在他們的旁邊,給他們提供幫助,而不是管理他們,當然這種分工安排已經不屬於產品經理的責任了哦,這是老闆的責任。
說了這麼多,最後總結一下我所認為的產品經理的職責:
1 產品經理很重要,不是打雜的,而優秀的產品經理必須精通產品的創造、銷售和運營的某個和幾個環節2 如果你不精通其中的任何一個領域,那就應該不斷學習和實踐
3 一個產品需要很多人一起創造,所以對於一個產品的所有信息所有人都應該是有知情權,而這個應該由產品經理來通報,市場和運營需要知道所開發的產品有哪些功能,主要的功能的特點,設計和技術需要知道我們的產品的運營情況和市場情況
4 在創造產品的過程中,產品經理應該去幫助設計和技術來實現產品,而不是管理他們,但是首先你必須意識到各自應該管理各自的事情,這不是什麼理想狀態,而是應該去著力培養的東西,這一點老闆必須得意識到,產品經理是管理產品的,而不是管人的,那是其他人乾的事
分工細化和科學化的結果。
1、產品經理,是負責管理「產品」的崗位,他們是通過產品手段,推動團隊達成業績目標的人;
2、之所以需要產品經理,是因為現在的某些行業,「產品」這個東西變得特別重要,需要有人專門打理;
3、打理產品的工作,具有獨特的工作目標、內容和方法,無法被其他既有崗位取代,因此企業專門設置了一個「產品經理」的崗位,來承擔這個任務;
-------------------- 以下展開來說--------------------
要討論「產品經理為什麼會存在?」,首先我們要從「什麼是產品經理」 說起。不給定義就下結論的討論都是耍流氓。
考慮到產品經理這個角色在軟體和互聯網行業的出現最頻繁,也相對更成熟,所以以下討論都具體討論軟體和互聯網行業里的產品經理。
什麼是產品經理?這本身就是一個頗有分歧的話題。以wiki 上的定義來說,產品經理是: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簡稱為PM,也稱產品企劃)是指在公司中,針對某一項或是某一類的產品進行規劃和管理的人員,主要負責產品的研發、製造、營銷、渠道等工作。
產品經理需要考慮目標用戶特徵、競爭產品、產品是否符合公司的業務模式等等諸多因素。一般而言,產品經理管理的是一個或者多個有形產品。但是,產品經理也可以用於描述管理無形產品如音樂、信息和服務的人。有形產品行業產品經理的角色與服務業中項目總監類似。
產品經理的職責描述目前仍然分歧很多,因人、因公司而異。即使是在相對較為一致的高科技行業,不同公司中的職位描述也是很不同的。
在金融服務業,產品經理通常負責管理產品(如信用卡組合)及其盈虧,也決定其業務發展策略。
在一些公司,產品經理的角色也可能其實等同於以下角色之一:
* 產品營銷經理——執行所有外向的營銷工作
* 項目經理(Project Manager)——執行所有與進度和資源管理相關的工作
* 程序經理(Program Manager)——執行與進度、資源和跨職能管理相關的工作
(來自維基百科產品經理)
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嗯,這個定義中提到的內容,似乎都不足以描述現在在軟體和互聯網公司中典型的「產品經理」這個崗位。
算了,讓我們來試試給個更符合我們生活直覺的定義:
產品經理,是企業中使用產品手段推動團隊,達成公司業務目標的崗位。
這個定義得展開來說:
1、產品經理是對業務目標負責的崗位(有別於對過程負責的崗位,比如項目經理的任務是將項目按時按質完成):產品經理的工作中一定會有一個具體的業務目標,比如:市場佔有率、口碑、商業收入、流量等等。對於產品經理而言,業務目標的達成,是評價他工作的首要指標。
2、產品經理是一個管理崗位。這不是說產品經理是一個「經理」,而是說產品經理是一個依賴團隊進行工作的崗位。在通常的情況下,產品經理所承擔的業務目標,遠超個人的工作量上限,因此產品經理必須驅動團隊的其他成員,朝著業務目標前進。因此,溝通工作是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之一,他要確保團隊中的各個角色有統一明確的目標,並且在工作中取得所需的信息支持。
3、產品經理的工作主要依靠產品手段。這裡說的是,產品經理的工作對象是「產品」。他是通過對產品的掌控來達成自己的業務目標的。
產品經理首先要確定產品目標,其次將產品目標分解成為具體的產品特性,並且確定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產品體驗(流程、交互、視覺效果、文案等)。然後產品經理要在產品實現過程中,確保規劃的產品目標、特性和體驗不走樣。接下來,他要與市場和營銷的團隊合作,確保產品以合適的產品形象進入市場,並順利到達產品目標用戶。在產品發布以後,產品經理通過產品反饋、數據反饋等方式了解產品現狀,通過市場分析、競品分析等方式了解產品所處的環境,以此來制定產品改進計劃,推動產品向前發展,從而達成業務目標。
從這個定義,其實我們已經可以對樓主的問題給出回答了:
產品經理為什麼會存在?因為市場發展到某個階段以後,通過產品手段達成業務目標,是一個可行且有效的手段了。因此,很多企業會設置「產品經理」,這樣一個「管產品」的崗位,來執行這樣的工作。
把這個問題再展開來討論,我們可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產品手段可以達成業務目標,是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出現的前提。
很多年前,在IT行業,人們討論得更多的不是產品經理,而是「項目經理」。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整個行業首先要解決的是「怎麼把東西做出來」這個問題。所以,如何在團隊中協調資源,把控進度,讓產品能夠多快好省的面世,是那個時候企業最重要的事情。因此,項目經理這個崗位就成為企業中的明星角色。
我們之所以先討論項目經理,是因為這個崗位與產品經理的角色有關聯,而且有延續性。隨著行業的成熟,競爭的激烈,以及應用領域的拓展,「怎麼把東西做出來」已經相對而言不是那麼大的問題了。現在我們的問題是「做什麼樣的東西」(探索)和「怎麼做出一個好東西」(優化)。
因為,這個時候市場競爭的形勢決定了,企業必須通過一個「合適的產品」來佔領未知的市場,或者通過一個「更好的產品」來在已知的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於是企業裡面就需要這麼一個角色:「確保我們能做出一個合適的產品」的人,這個人就是所謂的產品經理。
更進一步的說,為什麼產品經理這個角色,在互聯網行業中特別出彩呢?
是因為「產品」這個因素,在這個行業變得特別重要起來。
在這個時代,特別是互聯網行業中,用戶獲取一個新產品前所未有的容易;一個新產品到達用戶也前所未有的容易。因此相對來說,渠道的重要性相對於傳統行業下降了,傳播的重要性相對於傳統行業也顯著的下降了。我們舉幾個反例大家可能更好理解:
- 對於礦泉水來說,水的口感重要還是把貨鋪到各個賣場重要?(渠道為王)
- 對於補鈣口服液來說,是鈣的含量重要還是在央視黃金時段打廣告重要?(傳播為王)
- 對於戰鬥機生意來說,是政治形勢重要還是戰鬥機本身的使用體驗重要?(關係為王)
與這些行業比起來,我們可以發現,在互聯網行業里,產品本身的重要性,相對來說就提升了。因為在這個時代,由於信息過載,傳統的權威傳播渠道(電視台、報刊雜誌等等)的影響力正在消解,以社交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的興起,使得口碑傳播成為更有效的傳播方式。好產品自己就會說話,就會帶來口碑與傳播,就會成就優質的品牌,因此產品與市場和營銷是三位一體的。
在這種情況下,產品的成敗,直接決定業務的業績,因此企業就需要一個角色來管理「產品」這個事情,這就是產品經理誕生的原因。
2、為什麼現在的企業需要設置產品經理這個崗位?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為什麼企業需要設置一個單獨的崗位來管理產品工作呢?它為什麼不能被其他崗位順便做一做呢?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三個方面展開:
一、工作目標
「產品」是產品經理用來撬動業績目標的槓桿。因此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圍繞如何做出好產品,如何把產品做得更好來進行的。
與此相對的,我們可以用其他崗位的目標來做對比:銷售經理的工作目標就是把東西賣出去,把錢收回來;開發經理的工作目標就是把東西做出來,把開發團隊帶好;很明顯,產品經理的目標是獨有的,與其他既有的崗位不一樣。
二、工作內容
重新引用剛才我們對產品經理工作內容的描述:
產品經理首先要確定產品目標,其次將產品目標分解成為具體的產品特性,並且確定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產品體驗(流程、交互、視覺效果、文案等)。然後產品經理要在產品實現過程中,確保規劃的產品目標、特性和體驗不走樣。接下來,他要與市場和營銷的團隊合作,確保產品以合適的產品形象進入市場,並順利到達產品目標用戶。在產品發布以後,產品經理通過產品反饋、數據反饋等方式了解產品現狀,通過市場分析、競品分析等方式了解產品所處的環境,以此來制定產品改進計劃,推動產品不斷發展,從而達成業務目標。
從這個描述我們可以看出,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覆蓋了產品生命周期的幾乎所有環節,但是他並不一定是親力親為,更多的,是在想辦法推動對應崗位的同事,在工作上達到產品目標所要求的效果。因此,產品經理的腦子裡,必須能夠將一個明確的目標,分解為各個環節執行時的具體子目標,並且想盡辦法推動團隊取得所需的成果。
比如,產品的技術方案通常不是產品經理定的,也許產品經理甚至不能理解整個方案,但是他需要能清晰的理解這個方案的後果,特別是它對於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的影響。當技術方案對於產品目標有負面影響時,產品經理需要想辦法推動技術團隊解決。
再比如,很多比較大的公司,都有獨立的交互設計崗位。因此產品的交互設計有時會有專人負責,無需產品經理自己動手。但是產品經理仍然必須深入的思考和評估交互設計的方案,確保產品的交互體驗能符合目標用戶的使用場景。(當然了,很多時候,這部分的工作是直接由產品經理負責的)
事實上,除了這些看得見的工作之外,產品經理往往還面臨一些看不見的坑。比如最典型的兩個坑:
1、資源永遠都比你想要的少,因此產品經理需要確定產品的重點,努力為產品的核心特性調配儘可能充分的資源,並且權衡為此付出的代價;
2、時間永遠都比你需要的少,因此產品經理需要不斷在產品的改進方向中試圖選擇一條儘可能優化的路徑,以確保自身的產品在同一時段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而為了填上這些坑,產品經理最終需要將大量的時間花在了解和思考用戶上。與同樣需要大量接觸用戶的客服類崗位不同,產品經理與用戶的溝通,不是為了解決具體的某個用戶的問題,而是要探究用戶問題背後所反映出來的用戶行為與背景。
三、工作技能
我將產品經理這個崗位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分為以下幾類:
- 用來理解用戶的:用戶調研、需求分析、數據分析
- 用來確保產品能夠做出來的:項目管理、溝通技巧、管理學基礎、基礎技術知識
- 用來確保產品體驗的:交互設計基礎、平面設計基礎
- 用來理解行業和趨勢的:市場分析基礎、行業背景知識、競品分析
這裡提到的知識,很多並不要求水平具體深到什麼程度,很多是夠用就好。比如,假如不明白顏色搭配的原則和版式設計的原則,往往產品經理在與設計師溝通的時候就會陷入困境:你覺得對方的方案有什麼地方不對,又說不出來,只能逼著別人一遍又一遍的亂改。著名的要「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設計需求,很可能就是這麼出現的。
實際上,假如要設計一個能做好產品經理的能力最小集合,我們還可以提供一個更精簡版的:
- 真愛:特想做成一個東西,以至於不怕麻煩不屈不撓(假如你的努力能感動隊友,他們會幫你的,管理技巧什麼的可以先靠邊站);
- 懂用戶:自己就是這個產品的典型用戶,不需要學怎麼做用戶分析,做出來的東西自己能爽用戶就爽了;
- 敏感:不斷用自己的產品,覺得不爽的地方馬上改;
這樣精簡版的產品經理通用性沒有那麼強,但是這樣的人放對了位置,是可以成為很好的產品經理的。
總結來說,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就是描繪出一個產品,並且協調各方面資源實現它的能力。這種能力聚焦於「把一個東西做好」,因此在能力的「配方」上,能力主次的取捨與其他崗位,比如銷售和開發是不一樣的。
社會分工細化的結果
總有一個人要對所有事情操心和負責
推薦閱讀:
※Lisp 值得去學習嗎?
※零基礎如何學習 Web 安全?
※17 歲時你在幹什麼?
※如果在上海找一個適合 IT 圈內人聚會的咖啡館,地址選在哪裡比較好?有合適的推薦嗎?
※現在什麼瀏覽器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