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不受外界雜事干擾,心靜如止水的境界?

自我感覺不停的吐槽生活、抱怨身邊不如意是件很沒有風趣、極不認真的處事態度。但有時生活實在是遇到太多不如意,與理想差距太大,以致不吐槽憋在心裡難受的境界。
如何才能使自己不被外界干擾,專心、靜心、細心於自己的興趣與有意義的事情?
如何才能擺脫自己看到不滿事情忍不住抱怨的負面情緒?
如何做到寬廣對待?如何在這些事情面前保持好?


曾經因為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無處不在的鬥爭而傷透了腦筋,心中充滿了吐槽的慾望,總想著一吐心中不快,經過幾次羅羅嗦嗦的傾訴,最後驀然發現,你之所以為之難過的事在別人那裡只是個故事,聽起來好奇,間或附和幾聲,沒有誰真那你的事當回事。
同意一樓的看法,與其塞住耳朵,不如塞滿心。如果有了明確的可操作可實現的人生目標,過程已經不是問題。所以當我確立的人生目標之後,關於受不受外界影響已經不是那麼嚴重了。每當失意時,覺得世界與你為敵時,重新想到人生目標時,一切不快都淡然了。
為了防止社會集體價值的迷失對於自己的影響,做了如下幾件事:
1 換手機,不用智能機,換成老式諾基亞,擺脫信息焦慮症,你會發現接受的信息越少,對你行為和思想的影響就越小。
2 看書,不看那種心靈雞湯的書,而是小說,散文等無關乎政治和立場的,與人格重塑有關的書。
3 不看或少看電視,這樣就會形成思考的習慣,電視只會讓我們被動的接受弱智信息;
4 多和有思維深度的朋友聊天,帶著尊重和請教的態度,丟掉優越感,不要表演,只有和比自己更懂得生命和價值的朋友一起,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5 學會獨處,一個人的命運決定於20:00-22:00你在幹什麼,學會獨處,學會讀書,學會思考,滿滿的,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維越來越靈光,越來越有獨立思考能力,越來越不易受到社會群體效應衝動的影響。
最後,「完全不受外界影響」是偽命題,誰都做不到,只能努力強化自我的存在感,儘可能少受別人和社會的影響。
祝好運!


尋找到自我,了解自己生活中什麼最重要。為這些重要的事費心,其他事順其自然。自得快樂,自然簡單。


太難了。。只有真正無欲無求才會心如止水吧。。
對心靜如水的追求 也是一種慾望啊 人有慾望就不可能平靜
所以知足常樂吧。。降低自己的慾望 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 安貧樂道就好


記得央視的一句廣告詞,當你確定下目標之後,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找到一件你認為很重要並且值得你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當生活的瑣事來臨時,你依然認為完成你的目標是最重要的,這樣的話你就不會天天吐槽了。關鍵是心理要有個希望,生活才能有個奔頭啊。個人想法,歡迎討論。


少關注微博,人人等紛擾嘈雜的東西。明確目標,每天讓自己堅持往前走一點點,時間長了,心裡就有底氣,自然不會心亂了。


推薦看兩本書:《太傻天書》裡面講了大腦毒瘤,分離的思想(區分對外界事物人的好惡,這個是痛苦的根源,如果你無分離思想,亂七八的想法就會少很多)和《巴夏訊息》 。

《太傻天書》裡面講了大腦毒瘤,分離的思想(區分對外界事物人的好惡,這個是痛苦的根源,一定受干擾。如果你無分離思想,亂七八的想法就會少很多) 別人做的任何東西,都不要進行分離思想,即好壞區分,「她這樣是不對的,討厭死了」。所有的東西都當成中性事物看待,記住當成中性的,不去下定義,不去下定義。活在當下,如果她說什麼,你就聽了當沒聽就好,一旦認為是中性的就不會有好惡,不會有情緒情感就不會有討厭的感覺了,方法是:完全不去思考她任何事情記住要完全不想不進行思考,如果你思考了,就等於你接受這個「幻覺」一定會被外界干擾的。

《太傻》里強調的活在當下的力量非常非常有用,其實沒有時間的(即為不是你經歷事情而是事情經過你,所以現在這一刻是永恆的,只要你能有當下知覺,便不會感受到任何人影響,你會體驗一種無限喜悅的),感覺就是:讓「時間」像音樂流過自己,如何體驗當下呢?舉個栗子, 你是如何閉上眼睛不動手卻能感受到手的存在的,注意體驗這個感覺,只關注自己的呼吸是很好的體驗當下的方法。有興趣可以試試。記住進入純意識這時你的大腦里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會大大降低,當下的有覺知(比如剛剛手的例子),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同時,細細體會做事情的感受,慢慢的,一點一點的體會,就像當下的力量中所說的臨在一樣,一點一點的體會。

最後你會體驗到喜悅的,被外界干擾會被根治的。


給自己一個信仰,用一輩子去追尋,忽略一切與之無關的事。


孟子反覆讀,王陽明全集反覆讀。不動心,孟子是大家,陽明是光大者。


有更重要的事情做,這些細節就不要在意了嘛XD


說一點我個人的經驗吧。我不回憶過去,不設想未來,當下雖然頭腦中會飄過一些念頭,不過那都虛幻不實,不信以為真就是了。這樣的話,基本上內心是平靜的。


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不投入、不費心,少摻合。


外界雜事也有分類。不知你所指雜事是何?生活中的雜事?那隻能放寬自己的心態,生活本由瑣事組成,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亮點,這類雜事只能調整自己。工作中的雜事?可以把要要處理的事情按優先順序列一個清單。先著重把優先順序高的事處理完,這樣就不會被雜事所困擾。


鄙人認為先要認識到自我的存在,因為在生活中遇到外界的雜事干擾的時候,最先起作用的是自己的「內環境」反應,很多時候這種反應都是慣性的,而且潛意識裡都會往壞的方向想。然後才是時候想好如何處理自己與外在環境之間的矛盾


這就是磨練啊


很難,而且相當難。幾乎沒有人能做到,做到的都是「死人」
第一明確什麼是外界的雜事,這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所以雜事有時候是你必須解決的問題。只不過你不想理,不想解決罷了。所以改變觀念是,做好每一件「雜事」
第二認真的態度,之所以亂是因為不能專註於一件事情。這是態度問題。修正你的態度比什麼都重要。
第三心態,擺正自己的心態,明白什麼是你想要的,和什麼是你不想要的,這樣,雜事有了優先順序,也就有了處理問題的辦法。
最後就是解決問題了。把問題都解決了,不就空了么。想好解決的辦法很重要。


向內生長,無欲則剛


我也有和你一樣的問題,最近讀了《靜心 修心 暖心》這本書, 收益良多,忘採納。


大意了,也就舒坦了


很簡單,無欲則剛。


推薦閱讀:

你收到的最讓你開心的生日禮物是什麽?
無知是福嗎?
如何告訴父母希望可以自己選擇人生?
想生二胎的人到底是不是想生個男孩?
大家怎麼看待命運?

TAG:生活 | 人生 | 心理 | 生活方式 | 人生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