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佩德羅巴拉莫》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如題


謝邀。

作品本身:
開創性的結構(和福克納一樣的大量敘述順序倒錯,但更飄逸);多變的文體;由於情境設定導致大量生死對話;對主角簡潔而有力的陳述;大量未被寫出來的暗示信息(你看完後會驚訝這本百多頁的書表達了多少內容);詩一般循循善誘的可讀性(任何一段抽出來都讓人想朗讀出口);對墨西哥農村最為美麗又殘忍的描寫。整本書就是藝術品,我認識的每個讀完的人都會第一時間開始重讀第二三四五遍。


作品影響:
對馬爾克斯、略薩及20世紀中期後成名的那撥拉美作家,簡直是開天闢地《聖經》般的意義。科塔薩爾留下了無數偉大小說,博爾赫斯影響拉美人直到如今,但論單篇作品對拉美文學的影響,科和博怕都沒一部能和《佩德羅巴拉莫》媲美。


偉大的作品都是互相影響的。偉大的作品也能給予很多作家不同的靈感和思路。我第一次聽說到胡安魯爾福的名字,是在余華《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中讀到書評。然後去看了《燃燒的原野》,看了五遍。馬上又看了《佩德羅巴拉莫》,看了六遍。然後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無法再讀他人的小說。因為,我第一次發現,小說竟然還可以這麼寫,竟然也能寫成這樣。彷彿被閃電擊中的感覺。如同迷宮中行走,找到每一個散落的碎片,拼接出故事;段落中帶著詩意和鬼魅的氣息,讓人難以自拔;簡潔、富有說服力、帶著夢幻色彩的敘述,使人著迷。


我沒能力全面回答這個問題,但還想說一說自己對&<佩德羅·巴拉莫》小說結構的感慨。
在這篇小說里,時間並非一個線條或幾根線段,而是像漂浮在這座村莊空氣中的一片片塵埃,放眼過去,我們能同時看到很多時間,它們因為半月庄熾烈的陽光而在空氣中發生了扭曲和折射,像幽靈一樣漂浮在我們身旁。從結構上,這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還有一點讓我特別感慨的,小說的結尾居然把故事拉回到了現實主義,又讓然出乎意料。我很喜歡這個故事的結尾。
《佩德羅·巴拉莫》的文字也非常好。
就是一點感想,與大家分享。


[轉載] (侵刪)
它的偉大之處主要在於敘事技巧和寫法 雖然內容我也想嘮叨幾句不過主要還是說說技巧好了
表面看來 這部小說混亂無序從而使簡單的故事變得複雜起來。故事的豐滿程度決定於你的 想像力。Mariana Frank認為這部小說運用了多視角技巧,小說呈立體結構。還有一些評論家認為該書綜合了電影的近鏡頭慢鏡頭 繪畫的立體派結構以及喬伊斯和普魯斯特等運用的手法
1.心理時間的運用
作者有意淡化客觀時間打破了事件發展的先後順序,打破了時間的前因後果關聯使故事來回跳躍,具有明顯的心理時間的特徵。比如胡安 普雷西亞在第二章里已經看到了科馬拉但是在第三章卻倒敘他告別了趕驢人阿文迪奧。 這種時間上的混亂有時伴隨著空間和人物的突然改變。比如38章聖胡安與女兒蘇珊娜的談話結束時說「你還不知道嗎?」緊接著「你知道嗎」實則已轉換為富爾戈爾和佩德羅巴拉莫的對話
魯爾福運用多視角的技巧把不同時間階段並在一起,成為永恆。對於佩德羅巴拉莫來說,他的全部事件就是蘇珊娜從未對他回應的愛情。他思念了30年。他只記得兩個時間 蘇珊娜的離開和去世。
藉助幽靈的言語,作者把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時間放在了同一副畫面里。使得過去的時間嵌在了現在的時間裡。在馬爾克斯的文章里可以明顯的看到這一技巧的運用
就單純的事件本身而言, 作者對其中的時間因素做了雙重處理, 他將過去的所有事件都表現為從當前向後發散出的一個群點, 然後在敘事時,將幾十個歷史片斷投影到 當前這個面上, 這樣, 它們之間的時間差別就被取消了, 成為片狀分布相對集中的點群, 只剩下書面表述時的位置關係而非時間概念, 就像一幅繪製的星座圖, 星體之間原本存在的縱深的距離都被忽略, 只剩下視覺所觀察到的平面星座。這樣, 各個事件之間的次序消失, 作者的敘述更加緊湊, 於是, 佩德羅祖父、父親和兒子的死亡
在一頁半的篇幅里接踵而至, 似乎命運攢足了勁, 打算給佩德羅不幸的一擊, 以鑄就他的冷酷和殘暴。這樣的處理方法更為精妙的地方在於, 作者真正地把握住了敘事的節奏, 時間過多的省略, 最終使得小說結構更為緊密, 從而讓這篇不足十萬字的小說充滿了張力。同時, 這種時間處理方式也幫助了主題的表現。胡安魯爾福說他的創作意圖就是要表現亂世景象, 要表現卡西克主義的惡果。
對時間的不尊重必然導致空間概念的喪失。佩德羅 巴拉莫 的故事空間雖限定於科馬拉, 但敘事空間卻擴到兩層世界和三重天地, 即心靈世界和客觀世界, 以及胡安眼中的科馬拉、佩德羅橫行時的
科馬拉和多羅萊斯眼中的科馬拉這三重天地, 這種空間結構自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狀態, 即內心與外
界的對比以及人世與鬼域的對比。
時空概念的打破最終成全了作家為所欲為的野心, 也成為拯救故事連貫性的利器。他的敘事充滿了隨意性。當胡安無所事事地遊盪在科馬拉的大道小徑, 失去了所有找尋父親的線索時, 敘事在此處就
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卡殼的危機。於是, 這時, 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 並把我引進了那對兄妹的住房 胡安漸漸地走近了死神, 而小說情節卻在此找到了新的生長點。這種敘事的隨意性在小說中隨處可
見, 小說情節之所以能夠在失去了時間線索的串聯和推動之後, 仍然保持其流暢和連貫, 完全得意於放棄時空後獲得的敘事自由。
2.兩條線索兩條時間階段
時空雖然斷裂但其實小說有兩條平行線索。第一條為普羅西亞多和多羅泰阿在墳墓里的一系列對話構成 第二條為敘述佩德羅巴拉莫的生平。第一條引入故事,第二條從不同角度對第一條進行補充。而事實上兩條線索的跳躍是合理的,轉換的媒介為主題或人物。
我來科馬拉的原因是有人對我說, 我父親住在這兒, 他好像叫佩德羅 巴拉莫, 這是家母告訴我
的。
小說就這樣開了頭, 胡安 普雷西亞多大大咧咧地出現在讀者面前, 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當仁不讓
地佔據了故事主講人的地位。讓讀者毫不懷疑, 胡安接下來的行程, 即將是小說的敘事走向, 果然, 在小說最初 9 頁里, 我 接受了媽媽的囑託; 我 遇上了郵差阿文迪奧; 我 進入了科馬拉; 我 找到了愛杜薇海絲太太; 我 聽到了媽媽婚姻的實情。這一連串的 我 , 彷彿是阿麗安娜的線團, 只要一路摸著它, 就可以走出這座敘事的迷宮。正當讀者拽緊了胡安的衣角, 打算義無返顧地跟隨他時, 一個更有力的聲音開始了 話說當年 正如人物在作品中具有一手遮天的秉性一樣, 佩德羅 巴拉莫牢牢地霸佔了講述自己故事的權利。於是從第 10 頁起, 胡安和佩德羅父子兩股敘事走向絞在一起, 互不相讓。一切鬼魂似乎都傾向於新鮮的聽眾, 紛紛跑來向胡安同時也是向讀者講述科馬拉的歲月, 而佩德羅更
是駕輕就熟, 緩緩地複述著自己家族的興衰史。這種交鋒直接導致了小說敘事的重合。如胡安的母親多羅里塔斯與佩德羅的婚姻, 就是先有愛杜薇海絲講述婚後的故事, 再有佩德羅與管家合演一出騙婚賴賬的鬧劇; 而佩德羅之子米蓋爾的死亡, 也是先有愛杜薇海絲講述他墜馬殞命的一幕, 再有神父現身料理後事。當然, 作者在處理這些素材時, 總是讓其各有詳略側重, 只是事件的重合而非敘事的重複, 使讀者在拼接幾個片斷之後, 對事件有一個更完整立體的印象。事件的重合也揭示了另一個事實: 兩股敘事走向在作品前期目標的一致性。胡安對父親的身世越來越了解, 也就越來越接近佩德羅的世界。這樣, 使得小說情節迅速推進, 產生了繁管急弦的藝術效果。但是作者並不僅僅滿足於此, 他還要追求敘事的寬廣度。於是接下去, 胡安敘事方向的偏離給予了讀者另一個意外。原先的兩股敘事走向並沒有因為事件的雷同和鬼魂的穿針引線而像讀者猜測的甚至在作品中一度預示的那樣合而為一。胡安的人物地位在作品的發展過程中開始淡化, 他逐漸成為敘述的中介而非敘述的主體, 鬼魂則趁機粉墨登場。鬼魂一開口, 胡安就變成讀者的耳朵; 鬼魂一舉手投足, 胡安就變成讀者的眼睛。而在此時, 由胡安帶動起來的那股敘事走向, 並沒有因為人物地位的改變而處於弱勢, 它頑強地保持著強勁勢頭, 只是放棄了與對手的糾纏, 另闢蹊徑 當胡安離找尋的目標越來越近時, 他卻轉身而去, 不是一步一步地走向父親, 而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死亡。當佩德羅 巴拉莫終於接受了挑戰而跳出來講述自己的故事後, 作為誘餌的胡安的使命也就隨之告一段落。人物聽命於作者, 開始在村子裡收集市井百態。於是, 夜歸的老婦、私奔的男女、同居的兄妹, 諸如此類與佩德羅似乎關聯不大的形象一一出現在胡安周圍。在胡安邂逅了地面上遊盪的所有鬼魂後, 冷酷的魯爾福又毫不猶豫地在小說中段悶死了胡安, 並將他埋葬。這一切, 僅僅是為了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和途徑, 讓讀者聆聽到地下那些鬼魂的夢囈。
小說敘事的另一方面在於, 胡安與佩德羅不小說敘事的另一方面在於, 胡安與佩德羅不僅
在走向上貌合神離, 而且就情節編排而言, 佩德羅似乎對自己的兒子避之唯恐不及; 而胡安也像一個不務正業的二流子, 在小說的前半段就早早地放棄了找尋父親的承諾。這樣的結果就是: 胡安關於父親的一切信息都來之於其他鬼魂, 卻從來沒有親耳聽到過父親的講述, 或是親眼見到過父親的鬼魂雖然這種聲音和鬼魂在科馬拉無處不在。這樣的敘事走向不僅大大拓寬了小說的表現層面, 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對表現主題的一種妥協; 佩德羅沒有得到追求一生的愛情; 村民們沒有得到生前的安定和身後的解脫; 胡安同樣不可能找到父親。在科馬拉這片悲慘之地, 註定沒有人能夠得到拯救
3.立體派小說
參照立體派小說可以更好理解:在同一個平面上表現不同視角,使觀者可以看到不同角度。讓人物提供多元化的獨白夢話對話等片段,讓讀者進行聯想以求最大程度豐滿文章深層次內涵。作者通過對一個現象進行多角度描述,在同一個平面上展示整體,打破了故事傳統的進展和視角,所有的事物都發生在一個永恆的時刻——死亡之後。立體派拒絕傳統視角觀念,創造了多角度風格,打破時間界限,奉行時間優先,試圖以此表明時間連貫性並非描寫人物生活的最佳技巧。
4.小說如詩一般的語言
總之, 佩德羅巴拉莫的敘事藝術技巧顯示了胡安魯爾福的文學才華, 多角度的敘事視角, 現代主義的敘事手段, 齊頭並進的敘事走向, 超脫時空的敘事自由造就了作品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注 本人在此篇中引用了浙江樹人大學的吳敏和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劉雅虹的文章)
創建於 2014-11-13

引用: https://tieba.baidu.com/f?kz=3412811459mo_device=1ssid=bb95c2b7b9fdb5c4bdb4d3cdb9ef1b40from=844buid=0pu=sz@1320_2001,ta@iphone_1_10.3_3_603,usm@0bd_page_type=1baiduid=5C6286624A21CDB999329402B6FD6928tj=www_normal_2_0_10_title?pn=0


《佩德羅巴拉莫》,一個攝人心魂的故事,它關於一群困在回憶里的遊魂,日夜遊盪在荒涼的村莊。

魯爾福的這本書把他的短篇集《烈火平原》中的墨西哥村莊荒涼大地的某種粗礪的詩意發揮到極致,對荒涼的執著和對死亡的著魔也發揮到極致,以死亡的力量來奇異地展現一種生命的詩意,人物情節在生和死的罅隙中,在具有強烈死亡力的土地上,散發出一種詩人一樣的氣質,迷人,驚人。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聯想到海子的詩,「人類是人類死後屍體的幻象和夢想,被黑暗中無聲的鳥骨帶往四面八方。」也許海子的詩和魯爾福的小說內容不盡相似,但他們都有這種發掘 「土地的死亡力」 的精神力量。

《佩德羅巴拉莫》的一大奇異之處還在於它的非線性的敘事,在裡面時間的線索是完全消失不見的,人物對話和情節場景隨意顛倒切換,驚人地把一個原本簡單的故事發展出深邃的內在和無盡的外延,就像一個浩瀚的夢境,這也是它的詩的氣質的體現之處。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馬爾克斯的腦殘粉。

然而,如果在那麼多的拉美小說中只讓我選一本,對不起,不是《百年孤獨》,不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我會選《佩德羅·巴拉莫》。

2013年一位老師跟我說:「你喜歡馬爾克斯?那你一定要看胡安·魯爾福。」然後遞給我這本《佩德羅·巴拉莫》。

第一次的閱讀感受堪稱挫敗,多線穿插、時空錯亂、人鬼不分……我讀了六十頁,放在了一邊。要知道,其實這本書不過175頁,我知道,自己還是沒有走進胡安·魯爾福的世界。

那就放會兒,改日再戰。

過了幾個月,再次翻開,這回扎紮實實地從頭看起,逐個地標記起人物和時間線。雖然慢,但居然看完了。

咦,這個故事竟然很有意思啊!這麼多的人物凌亂出場,卻各自個性分明。


如果說,馬爾克斯是一個先鋒派藝術家,那麼胡安·魯爾福根本是一個結構大師,看他的小說就像眼睜睜地看著他作畫,東塗一塊色彩,西畫一根線條,讓人摸不著頭腦,直到最後一筆,他慢慢將色彩串聯起來,你才知道,他畫的是什麼。

鬼使神差地,在完整讀完第一遍的第二天,我又反覆讀了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然後幾乎每一年都把它拿出來再讀。

不像第一次時摸不到頭腦,第二次時忙著整理線索,到第四次時終於可以毫無障礙地享受這本小說的樂趣,感受佩德羅·巴拉莫這個極其矛盾的人物的魅力。

有的書很難讀,但是真的值得。

《佩德羅·巴拉莫》講的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個男人在母親去世後,來到一個名叫科馬拉的地方尋找自己的父親。在尋找的過程中,他發現,這個村莊已經凋敝不堪,村莊里遍地遊魂,父親的往事也穿插其中。

胡安·魯爾福的文筆簡單而別緻,他寫平原時會說「在陽光的照耀下,平原猶如一個霧氣騰騰的透明的湖泊;他寫鴿子:扇動著翅膀,劃破靜寂的長空,彷彿試圖擺脫白晝

他寫人的死去,他覺得他的左手在他想站起身來的時候死去了,垂落在膝蓋上。然而他沒有理會這件事情,因為他已習慣於每天見到身上的某一部分死去。

他寫的愛情堪稱驚心動魄。

蘇薩娜常把冰冷的雙腳放在弗洛倫西奧的雙腿間取暖。有一天夜裡,蘇薩娜在等待弗洛倫西奧回家時睏倦地睡著了,醒來時卻傳來了弗洛倫西奧的死訊。她覺得雙腳很溫暖,那是弗洛倫西奧的靈魂回來,將她的腳包裹在報紙里。

殘忍冷酷的佩德羅·巴拉莫痴戀蘇薩娜,卻在三十年後才如願娶到她。但蘇薩娜卻被殘酷的生活折磨得精神失常。

佩德羅·巴拉莫對蘇薩娜說的每一句話都堪稱情書範例。

你躲藏在幾百米的高空里,躲藏在雲端,躲藏在很遠很遠的地方,蘇薩娜,你躲在上帝那無邊無際的懷抱里。躲藏在神靈的身後。你在那裡,我既追不上你,也看不到你,連我的話語也傳不到你的耳際。

但最擊中我的是這句

——「那時世間有個碩大的月亮。我看著你,看壞了眼睛。

好的句子會讓人心裡一震,耳朵都好像忽然嗡嗡響。

後來的每一個有月亮的晚上,我都會想起這句話。

「那時世間有個碩大的月亮。我看著你,看壞了眼睛。」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游的遠方」聊聊讀書電影話劇的那些事兒


你讀過之後就會說,「真特么爽!」
至於解讀,請直接移步該作唯一的一部中文研究專著&<&<執著地尋找天堂&>&>。


第一遍:一臉懵逼

第二遍:恍然大悟

第三遍:細思恐極

打算倒著再讀兩遍。


作為小說顯得太短 作為詩它夠長了


最喜歡的一本書,到現在只看了兩邊,忘了再看。看過最舒服的一本書。夢裡夢外挺適合我。我當愛情來讀的,每個想念蘇薩娜的句子都喜歡。

就像秋天陽光清爽,葉子一片一片跳著舞降落,開心的要飛起來,突然想起沒有你,立即陷入了十八層地獄,連照到身上的陽光都覺冷。

我覺得這本書寫的愛情就很偉大,其它人所說的更偉大的,壓迫,抗訴什麼的,難道不是反襯?卑鄙的人也許有他更偉大的愛情,說不定是因為愛情變的卑鄙,他那樣愛一個人,還不是個好人嘛,至於卑鄙......
原諒他


1.諷刺現實,諷刺墨西哥農村莊園主對廣大農民的無情壓迫,文中描寫,佩德羅私生子不計其數,村民很多被殺死很多背井離鄉,為了還債與多洛萊斯結婚等等。
2.恆久的愛情,佩德羅對蘇薩納
3.新穎而高深的手法,胡安魯爾福絕對是時空切換大師,時間和主體的任意轉換,生死的無界限描寫,這些都需要對故事節奏和文字很強的駕馭能力,絕非一般人可比擬的。這種創作手法是胡安魯爾福的創新,同時也為拉美文學開創了魔幻現實主義的先河。


1.佩德羅巴拉莫最吸引人的是通篇的夢幻感與想像力。
2.取消敘述人物、倒錯、恰到好處的擾亂時間與空間,這些都是營造夢幻感的技巧。
3.佩德羅巴拉莫是一座迷宮。
3.用現代主義小說的所有技巧講述現實主義的故事,堪稱現代小說的教科書。注意一點,文字與內容是相呼應的。而佩德羅巴拉莫前無古人地開創了農村題材文學的另一條先河。
4.取消活人與死者的界限,安排在同一空間對話。這大概是最「魔幻現實主義」味道的地方,但魔幻現實主義被馬爾克斯發揚地更廣,比如百年孤獨里的豬尾巴。
5.魔幻現實主義永遠是拉美作家心中的現實。
6.短短一百多頁的小說仍隱藏著許多故事,點到即止。多讀幾遍,細思極恐。
7.魯爾福的想像力是空中樓閣,你甚至找不到柱子。這是一部絕對偉大的小說。
8.拿60年前的佩德羅巴拉莫與60年後的同題材小說對比,仍是在欺負後者。
9.魯爾福學自福克納,寫得更為飄逸,這不僅是小說體裁的原因。
10.魔幻現實主義不是好東西。魯爾福開創了它,引起許多拉美作家前仆後繼死在這條道路上。1975年,還有魯爾福的徒子徒孫被人評價,「像是患了腦震蕩一昧學習而寫出的作品。」
11.這本小說的中文譯者屠孟超翻譯的很不錯。拉美小說譯者只有孫家孟不能看。
12.當然,這本小說語言也很美。
13.我可能講不下去了。馬爾克斯說,他能將佩德羅巴拉莫倒背如流。
14.炸裂了一剛!


沒人邀。

魯爾福的《佩德羅.巴拉莫》偉大之處就在於
——————
《佩德羅.巴拉莫》影響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百年孤獨》獲諾貝爾文學獎,《百年孤獨》影響了莫言的,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
——————
成就了天朝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這就是《佩德羅.巴拉莫》的偉大之處——諾貝爾文學獎的先導。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黑夜更易寫出好文章?這是普遍現象么?
以「有一天,公主搶走了龍」為開頭,能寫出怎樣的故事?
@大咕咕咕雞 的語感特別在何處?如何寫出 @大咕咕咕雞 風格的句子出來?
如今正在默默為寫作而奮鬥且尚未成為職業作家的人,都是什麼狀態?
練習和提高寫作能力時,可以寫些什麼?

TAG:寫作 | 文學 | 外國文學 | 魔幻現實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