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電子產品的電源瓶頸如何突破?是繼續發展更高容量的電池或是改變思路發展新的電源技術?


1,目前的鋰電池雖然不是極限,但也已經接近極限。當然,可以大規模應用的鋰電池還是很有提升空間的,在目前的基礎上每年提高1-3%應該是可以的。雖然據我所知實驗室產品的容量/體積比能夠比目前常用的鋰電池高出來15-20%,但是想要商業應用非常困難。
2,解決續航問題的方法之一採用新型蓄電池,比如鋅銀電池。鋅銀電池其實就是常見的紐扣電池,但是新型的鋅銀電池做成蓄電池之後容量/體積比能夠比鋰電池高出來很多,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東西的電壓實在是太低了。。。。。
3,除了新型蓄電池外,我比較看好的電池之一是燃料電池。早些年東芝、富士通曾經推出過一些應用燃料電池的手機啥的,但是沒有大規模應用。燃料電池的好處是,」充電「太方便了,只要倒點兒燃料進去就能用,而且有很多可以選擇的燃料,比如酒精和丁烷。
想想一下,手機沒電了,走進小賣部:」來瓶二鍋頭/打火機油」,多好玩兒。
4,除了改變電池以外,還有一些新的電源技術能夠作為電源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比如無線充電和太陽能充電。無線充電在戴爾的某些筆記本上已經開始採用了,太陽能電池面板現在成本也不高,只不過效率和可靠性還有待提高。
無線充電的優勢是,可以在很多地方建立無線充電站,手機在經過無線充電站附近可以自動充電,能夠顯著提高續航時間。
太陽能的優勢是有太陽就能用,但是效率太低,效率高一些的又太貴。而且面板很脆弱,容易在日常使用中弄壞。


個人認為「超級電容器」即超高介電常數材料電容器比較有前景,如果將其與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結合,比較有可能融合高速充放電、超大容量和穩定的充、放電曲線這些特點吧


手機屏幕採用可吸收太陽能的薄膜


個人覺得就改變思路發展新電源技術,比如無線充電技術。


3D列印技術解放了形狀,使太陽能板的結構獲得無限的可能, 並且可以進一步提升太陽能的捕捉效率,根據MIT的一項研究,3D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有可能達到高20%之多。 3D列印能否首先解決移動電源的充電問題,進而與光伏產業結合,引發一場新的電源革命?3D列印技術用來生產太陽能電池板會不會引發一場新的電源革命?


推薦閱讀:

iPad 2 如何在計算能力更強,電池空間更小的情況下保持使用時間的?
哈佛團隊突破性的高能碳基蓄電池技術有可能大規模應用嗎?
電池技術為什麼如此高深莫測,以至於一直是手機等相關行業的短板?
鋰空氣電池的工作原理究竟是什麼?

TAG:消費電子產品 | 電池技術 | 電子產品 | 能源 | 3C | 移動電源 | 數碼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