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演奏鋼琴、小提琴等樂器時會有比較豐富的面部表情和頭部動作?

比如頭部會晃動等。


其實這是因為:音樂並非僅僅是用來娛樂大眾的,還用來娛樂演奏者自己。

單純對娛樂大眾這個目的來說,搖頭晃腦顯然是不好的。這個沒錯。

但是對自己來說,我覺得如果彈鋼琴的時候能達到搖頭晃腦的境界,自己更開心。——換句話說,搖頭晃腦是正常的,這是人類的本能。不搖頭晃腦,多少是沒有真正投入,或者學藝不佳,或者有意壓制了衝動。

什麼樣的曲子自己能搖頭晃腦?一般必須是背得滾瓜爛熟,而且對其中起承轉合爛熟於心,於是閉著眼睛體會之。閉著眼睛能夠更好的體會音樂本身。因為視覺往往分散了注意力。當然有些人並非完全閉眼,而是睜著眼睛但是忽略視覺信息,這種時候雖然睜眼但跟閉眼一樣。

我個人對這個現象的解釋是:極度的快樂與沉醉。——對這些演奏者來說,他們很明白自身的投入與快樂很重要,很明白讓觀眾到什麼比觀眾能到什麼更為重要。愛聽音樂的觀眾不會因為到他們不自覺出現的醜態而否認他們到的音樂。

實際上,錄音時搖頭晃腦的演奏者更多,因為純粹的錄音室里他們不必在意觀眾的想法。——而在現場演奏的情況下,有些演奏者刻意的壓制了自己搖頭晃腦的衝動,為了取悅觀眾。僅此而已。——朗朗只是不願意壓制自己本能衝動的典型。


斗膽來回答一下這題~

其實我覺得題主想要問的並不是純粹是這兩門樂器。根據備註,題主其實更多地是想要問為什麼音樂家為什麼在演奏(或者演唱)的時候有那麼多看似多餘的「搖頭晃腦」。

其實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演奏(或者演唱)者在表達音樂時純技術上的需要。

講道理,不僅是鋼琴和小提琴,所有器樂或者聲樂的演奏者,在演奏的時候都是會有適當的肢體語言。不僅僅是為了「好看」,而且也確實是演奏音樂在技術上的需要。什麼叫技術上的需要呢?就是說,肢體語言本質上肯定是為了更好地演奏出優美音樂。站立的演奏者尤其明顯。比如聲樂的演唱就要充分地利用胸腔的共振,而且也要保持頭腔的通常,所以大家看到美聲歌唱家歌唱時會仰頭提眉,挺胸擴肩。再比如被稱為樂器之後的小提琴,在演奏時其實用到的是全身的力量。題主可能沒有注意,偌大的音樂廳,小提琴家是不用任何擴音設備的,但是在音樂廳的任何一個角落,聽眾都能非常清楚地聽到他發出的每一個音。這樣宏大的音量一方面是因為音樂廳聲學設計合理,其實更重要的就是小提琴家拉琴真的可以用到全身的力量。以及很多樂迷所謂的「用腰彈鋼琴」的說法,也是來源於此。想要真正擁有好的發音和音樂連貫性,就必須充分利用全身的力量,否則就會造成僵硬。著名的音樂家梅紐因在小提琴入門教學第一課也強調過,小提琴是一項全身的運動。

這時候很多人會用海菲茨等表演「一動不動」來提出質疑。我想說,這裡是完全不矛盾的。海菲茨在演奏的時候也是用到了全身的力量,但是為什麼我們看起來他確實沒有那麼多肢體動作呢?答案hin簡單,他這種大師,水平已入臻境,我們看不出他細微的肢體動作了。網上很多放慢動作分析海菲茨運弓運指的視頻,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一搜。

第二個是演奏(或者演唱)者自身與音樂的共鳴。

任何一位練習音樂的人,登台演出之前,都是經過了長時間枯燥無趣的練習的。在這一刻,音樂能夠得到表達,自然會有一種難以克制的興奮。而且音樂家之所以是音樂家,就是因為他們能夠用音樂打動人,用音樂傳達一些難以言喻的東西。如果他們表達的音樂都不能讓自己微笑,那還怎麼打動聽眾呢?


因為動量守恆定理,你的胳膊以一定速度移動的時候,身體也會以一定速度反向移動,以維持動量守恆,使得身體質心不變。
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走路擺胳膊一樣。

開個玩笑。講真,就我個人的體驗而言,彈琴時候晃可能真的是因為動作幅度大;而演奏其他樂器時晃確實是在情感豐富地做表情記號。


我是拉小提琴的。我讀研的時候我的導師曾經跟我說,在拉琴的時候,小提琴就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就好像這把琴就是從你的身體里長出來的一樣。拉琴畢竟是肢體動作,必然會帶動身體。當然有的人動的太誇張未免有點做作,讓人看了很不舒服。也有人拉琴身體是幾乎紋絲不動的,比如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的海菲茲,浪漫派如帕爾曼在演奏時身體也並不怎麼晃動。當演奏者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演奏中時,他的肢體動作身體的晃動是和音樂充分融合的,這種融合是不會讓觀眾覺得彆扭,相反會給演奏效果增色。


說實話...謝謝邀請,但是你問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就知道你要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提高所謂審美和美學........
不是搖頭,甚至還有渾身發抖,這是一種感悟吧


去 KTV 看看?到處都是緊閉雙眼搖頭晃腦的,這不是音樂家必備技能,是人類本能啊。
對這個產生質疑無非是你沒被爽到而已,可能是那位音樂家不行,或是你不行。總之,你爽你也搖。


那是因為真的很爽啊。

如果問為啥有的人不這樣?人們在床上爽嗨的時候,也是有的喜歡狂喊,有的喜歡嬌喘,有的一聲不吭,但大多數都要發出點和平時不一樣的聲音來,對吧。。。


你試著學一門樂器,然後辛苦練習。終於有一天你能夠完美的拉出了你腦海中的曲子。到時你試試有什麼感覺,說不定你不止搖頭晃腦,還會抽搐,昏厥的。。。。


想動就動,不會動就別瞎動。不要刻意,自然一點。


如帕爾曼和文格洛夫,一個幾乎不動,一個肢體語言豐富。在我看來確實沒什麼在「演奏技法」和「品味」上面的優劣,只是個人的風格不同。


因為我們在對牛(你)彈琴啊


那明明是在使勁啊!你以為小提琴看起來很優雅拉小提琴就很輕鬆嗎?拉小提琴就和拉shit一樣累啊!


謝邀,這個問題還真蠻有意思
我的鋼琴老師曾經跟我說過:「上台表演,就得有表演的樣子。大家是來看你彈琴的,不光是聽的,像個木頭人一樣坐在那裡死彈,大家還不如回去聽QQ音樂。」「身體沒有起伏,說明你不投入、不為自己演奏的音樂而感動。自己都感動不了,你還想感動聽眾?」
事實上,我覺得關於「搖頭晃腦」,可以分成兩點來說。第一,這首先是演奏者情不自禁的一種表現。如很多答主已經指出的那樣,為自己演奏的音樂所感動的人,一定一定會不自覺的隨著音樂的起伏而起伏。正襟危坐面目呆板彈琴的人,要麼是對自己彈的東西毫無感情,要麼就是強自克制住了(這並不是什麼好習慣,學琴的孩子們千萬千萬別瞎學)。再說了,正如我老師所說,作為觀眾難道希望看到一個面無表情的木頭人的演出嗎?那跟自己回家聽CD有什麼區別?
第二,事實上,身體的起伏是演奏技巧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肖邦的夜曲,要求音色深而廣但不能過強,句子要連貫,強弱變化要明顯但不能突兀。怎麼彈出這樣細膩的音色呢?強的地方,身體前傾,靠上半身的力量將音「推」出去;弱的地方,又要微微後仰,把音「拉」回來。這個過程——大概就是「搖頭晃腦」?
總得來說,古典作品的話,浪漫主義時期肯定比巴洛克時期的作品情感表達更鮮明,也就更多的「搖頭晃腦」。某種程度上來說,正襟危坐地彈巴赫、彈斯卡拉蒂才是正確的。
一點拙見,有錯漏還望指正。


剛看到有把郎朗拿出來作為反面教材批的,這我就真不能忍了。別的不多說,郎朗的技術,大概比他演奏的浮誇程度高那麼個幾百倍吧。說什麼郎朗「因為技術低劣而不得不用動作加分」的,回去好好查查國際鋼琴界是怎麼評價郎朗的吧。


你在聽音樂的時候,會不會隨著音樂搖擺呢?我覺得道理應該是一樣的吧。


卧槽卧槽卧槽,肩托不穩,要掉要掉,夾一夾。
卧槽卧槽卧槽,曲子太長,左手酸爽,提一提。


因為你沒學過樂器


基本上是受音樂情緒帶動產生的自然反應,沒有什麼神秘的。本質上跟人們聽到重拍子的音樂會跟著小幅度搖擺身體一樣。

雖然我估計「搖頭技也是音樂家的一種必備技能?」只是一句玩笑話,不過還是要嚴肅地指出,也有演奏家非常不喜歡搖頭晃腦:鋼琴家裡有 A.B. Michelangeli,小提琴家裡有 Jascha Heifetz。傅雷在《傅雷家書》裡就推薦傅聰學習 Michelangeli,大意是說表情必須在音樂裡,不能在臉上,還說李斯特也是「身如 磐石」云云。傅聰早年是搖頭晃腦派的。

當然,如今也有一些演奏家由於品味低劣或是技術低能,不得不用身體語言來為演奏添色。朗朗即為其中翹楚。


發覺老頭們都不晃,手也不亂抬,動作很少。像Jacques Loussier Trio,面無表情,身如磐石,爵士巴赫想怎麼玩怎麼玩,那才叫彈鋼琴。
郎朗的琴聽就可以了,不要看。


被黑的好慘……


你打刀塔擼啊擼的時候還不是光著膀子顛著腿叼著煙一副很爽的感覺嘛

一樣的


推薦閱讀:

拍照時如何才能笑得更自然?
斜眼笑的新版和舊版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怎麼能笑的自然,我笑的時候好難看?
西語國家人們交流時有哪些常見的手勢,表情,姿態?
有些人會問我是不是不高興,說我愁眉苦臉,板著臉 ,其實我真的只是面無表情?

TAG:鋼琴 | 表情 | 音樂家 | 小提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