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圖分析,主要通過光影的變化和線條的扭曲增加人物的立體感。
與之類似比較有特點的是3d線條畫。
如圖(來自網路,侵刪)
我模仿這類圖片用ps試著做了一下(正確來說是試了一天,累shi爸爸了
(●—●)),結果如下
原圖(素材來自昵圖網,已付費):
修改後:
=====2017.3.12晚更新=====
和原圖對比一下發現還有不少差距,比如右邊的手其實讓人感覺不像是從背景的平面里鑽出來,更像是把手直接放在背景上的感覺,我又重做了一張,看起來應該比較接近一些了。
重做之後:
=====2017.3.13更新=====
感覺第二遍重做的效果還是有點欠缺,我又重做了第三遍
題外話:
我認真看了贊數不高的幾個回答,發現他們都提到了「置換」這個濾鏡,解決了困擾了我好長時間的問題,不過加上液化會有比較好的效果,感謝你們!
=====2017.3.13更新=====
先說一下思路吧
其實題主給的圖人物的陰影按現實生活中來說尚有欠缺,特別是人物陰影的邊緣部分,若是從背景的紙張鑽出來的效果,假想這張紙的材質是一張略有厚度富有彈性的橡膠,那麼當橡膠覆蓋在人的身體上時,橡膠顯示出人形的邊緣部分由於張力的作用會跟著變形,這就容易解釋為什麼這裡顯現的人形邊緣的文字部分會發生扭曲(下圖)
但是同樣陰影的變化應該是過渡平緩(從上圖也可以觀察出來),而不是顯示出銳利的邊緣,題主給的圖的這一部分處理的不夠好,可以看出畫圈部分陰影邊緣比較銳利。
我特意在室外試了一下效果,自然光大體可以算是平行光,可以看到突起邊緣的陰影過渡比較柔和。
放大之後的細節
來來來(敲黑板嚴肅臉),搬起你們的小板凳耐心聽我解釋一下原理啊
~( ̄▽ ̄~)~
紋路的扭曲是為了增強物體的立體感,但重點是怎麼通過光線明度的變化來襯托出物體的形狀。
為此我特意畫了一張圖(手繪沒什麼基礎比較丑見諒啊(?ω?) )
這個是具有彈性的材質(如橡膠)覆蓋在物體上的剖面圖。
給個場景:一叢平行光垂直射到材質上發生反射,你俯視這個材質所成的平面。
為了敘述方便起見,就把這材質叫做橡膠好了。
我把光線部分分成了三個區:a區(主體),b區(光線過渡部分),c區(無物部分,也就是橡膠沒有覆蓋到物體的部分,實際就是一個平面)
首先敘述一個最基本的道理:
你能看到這個世界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線進入你的眼內所成的像。
那麼這就容易解釋陰影為何呈現這種分布。
假設橡膠的表面足夠光滑,和鏡子差不多,那麼這種假設的前提是忽略了漫反射的因素(不懂漫反射的童鞋自行百度,這是初中物理的知識)。
對a區:
由於此處橡膠的變形較小,可以近似看成與入射光線幾乎垂直的平面,所以光線在向下入射後以相對入射光線很小的偏移角度被反射回來。因為你是俯視,所以你的目光幾乎與平面垂直(由上向下看),那麼a區反射的光線幾乎能夠全部進入你的眼中,你會看到a區比較亮。
對b區:
這是著重討論的部分。雖然沒有別的物體在b區上方遮擋,為什麼比較暗呢?因為b區相對a區的橡膠的變形較大,向內側傾斜,所以反射光線相對入射光線的偏移角比較大,那麼反射光線的方向大多朝向兩邊,它們很少進入你的眼內,你就會感覺b區比較暗。
以下是不同角度傾斜的平面對同是向一個方向(向下)入射的光線所造成的效果(黑色是平面,紅色是光線)。
可以發現,隨著平面傾斜程度的增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的偏移角度越來越大,以至平面與入射光線平行時,沒有反射光線的產生。隨著平面傾斜程度的增大,反射光線越來越不容易進入你的視野,隨之對應給你的感覺是越來越暗。那麼,你看到b區最暗的部分,就是傾斜程度最大的區域。
所以b區可以看做是無數個傾斜程度不同的平面構成的曲線(學過微積分應該更容易理解)。
隨著組成b區的傾斜程度不同的平面數目的增多,從剖面來看左邊的折線越來越趨近於右邊的s形曲線,而曲線相對摺線來說更加連續,這就容易解釋為什麼你看到的陰影是平滑過渡的效果。
對c區:
對反射光線的討論同a區類似。
如果加上漫反射的條件,情況更加複雜,光影的邊界會更加模糊。
=====2017.3.16晚更新=====
軟體:ps cc 2017
多圖預警,以下為教程部分。
註:我在工具欄中使用的筆刷皆是柔邊圓筆刷。因為電腦顯示屏與手機屏幕的差異,電腦ps導出的圖像在手機上觀看時會有色差,建議手機亮度100%下閱讀此教程。
1、打開圖片
2、在工具欄選擇快速選擇工具,調整選項欄和筆刷參數
3、使用快速選擇工具選擇白色背景,然後ctrl+shift+i反選選中手臂
4、在「原圖」圖層添加蒙版
5、選中「原圖」圖層的蒙版,在工具欄選擇畫筆工具,調整選項欄和筆刷參數
6、前景色設置白色,使用畫筆沿手臂邊緣(紅色箭頭方向)繪製
p.s.這裡解釋第5、6步作法的原因:筆刷的疊加混合模式會簡單修復蒙版的邊緣,通過設置白色前景色使得原本邊緣模糊不可見的部分顯現出來,這種特點與筆刷的大小無關。
7、可以對比查看使用筆刷修改邊緣前後的效果(注意手臂邊緣)
(修改前)
(修改後)
8、在選項欄選擇鋼筆工具,沿右手臂的拇指繪製輪廓
9、在圖層面板選擇路徑選項卡,點擊紅框部分
10、由於工作路徑是臨時路徑,所以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存儲路徑」,將勾勒拇指的路徑存儲。同樣,將右手臂的其餘四指(除了拇指的其餘四指)用鋼筆工具繪製輪廓,路勁也按照上述同樣的方式存儲。對兩條路徑分別重命名為「拇指」和「其餘四指」
11、跳轉圖層選項卡,將「原圖」圖層複製兩次,分別重命名為「原圖 拇指」和「原圖 其餘四指」
12、跳轉路徑選項卡,選擇「其餘四指」路徑,使得該路徑呈現。跳轉圖層選項卡,選擇「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將滑鼠移至圖像,右鍵彈出菜單,選擇「創建矢量蒙版」
13、這時可以看到「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的圖像只有四指顯現
14、與之對應的圖層面板。選擇紅框部分,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柵格化矢量蒙版」,這時矢量蒙版就會應用到左側的蒙版上(矢量蒙版和左側的蒙版合併)
15、然後選中「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中「合併」之後的蒙版,對其進行第4、5步的操作。
16、接下來使「原圖 拇指」圖層可見,對其進行第14、4、5步的操作。
17、然後製作等間距的藍色條紋。在工具欄選擇矩形工具,在選項欄設置深藍色填充,我選擇的是#232584,畫出與圖層幾乎等長、0.15厘米寬的藍色矩形,接著繪製與圖層幾乎等長、0.25厘米寬的紅色(紅色種類任意)矩形
18、選擇菜單欄中的「視圖&>對齊」和「視圖&>對齊到&>參考線 / 圖層 / 文檔邊界」,然後選中紅色矩形慢慢向藍色矩形移動,就在二者接觸的瞬間,你會發現二者的邊緣像磁鐵一樣緊密結合在一起
19、按ctrl選中圖層面板中的兩個矩形,然後alt選中兩個矩形組成的整體進行複製,同時慢慢下移,由於對齊的緣故,新複製出來的矩形藍色上邊緣會和原來的矩形紅色下邊緣緊密結合在一起
20、不斷重複第19步,直到矩形佔滿整個畫布
21、與之對應的圖層面板如下。按shift選中所有的矩形,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柵格化圖層」,然後ctrl+e合併所有矩形圖層,重命名為「紋路」。
22、選擇菜單欄中的「選擇&>色彩範圍」,用吸管工具吸取「紋路」圖層中的紅色,點擊「確定」
23、按delete刪除紅色,顯示藍色條紋
24、將「原圖」圖層複製,得到的新圖層重命名為「原圖 手臂」
25、按ctrl點擊「原圖 拇指」圖層中的蒙版,然後alt點擊「原圖 手臂」圖層中的蒙版
26、在工具欄選擇套索工具,調整選項欄,將左手臂和右手臂的其餘四指部分圈選
27、按shift+f5彈出「填充」對話框,內容黑色,其餘參數不動,點擊確定,效果如下
28、點回原圖,可以看到右手拇指與右手手臂接縫並不嚴密,對「原圖 手臂」圖層的蒙版用白色畫筆在接縫處塗抹使其融合(注意手腕處)。
(塗抹前)
(塗抹後)
29、將「原圖 拇指」圖層、「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和「原圖 手臂」圖層的蒙版分別應用,然後將「原圖 拇指」圖層和「原圖 手臂」圖層合併
30、至此右手臂及其邊緣的細節部分已經摳出
31、選擇「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使用仿製圖章工具對除拇指的其餘四指進行修改,調整選項欄和圖章參數
p.s.由於橡膠等具有彈性的材質具有一定的厚度,覆蓋在物體上時會呈現出光滑的外表,所以接下來製作右手臂光滑的表面。指甲在橡膠覆蓋後不會顯現出甲溝,所以用仿製圖章工具消除指甲。
32、使用仿製圖章工具按如下箭頭方向從中指指甲四周的皮膚按alt取源,慢慢向內一點一點塗抹,直至中指指甲消失不見
33、使用仿製圖章工具修改後如下
34、觀察到修改後的中指皮膚的顏色過渡不夠平緩,在工具欄使用污點修復畫筆工具,調整選項欄和污點修復畫筆參數(畫筆大小稍小一點),對中指顏色過渡突兀的部分反覆細心塗抹,直到肉眼直觀感受顏色過渡平緩為止
35、按31、32、33、34步對右手臂剩餘四指的指甲進行相同處理
36、對「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和「原圖 拇指」圖層分別添加蒙版
37、選擇「原圖 拇指」圖層,在菜單欄選擇「濾鏡&>模糊&>表面模糊」,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參數:半徑7像素,閾值255色階。點擊確定,對右手臂的拇指和手臂的表面做出柔化處理。然後選擇「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對剩餘的四指做出上述相同柔化處理。接下來ctrl+shift+u分別對「原圖 拇指」圖層和「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去色
38、按shift選擇「原圖 拇指」圖層和「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創建新組,重命名組為「右手臂」,對「原圖 拇指」圖層添加「亮度/對比度」調整圖層,在屬性將對比度移至100。複製「亮度/對比度」調整圖層5次,得到6個「亮度/對比度」調整圖層,將其中3個放在「原圖 拇指」圖層上方,另外3個放在「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上方,然後對每個「亮度/對比度」調整圖層ctrl+alt+g分別只作用於其下方的「原圖 拇指」圖層和「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這樣調整圖層就不會對「原圖」圖層造成影響
39、圖象顯示如下
40、放大圖像,發現右手臂邊緣(如下紅圈部分)殘餘肉色的痕迹,這是「原圖」圖層的右手臂尚未修改的結果
41、使用適合大小、70%硬度的黑色畫筆對「原圖」圖層的蒙版塗抹右手臂邊緣殘餘的肉色痕迹,使其消失,對比修改前後(注意右手臂邊緣)
(塗抹前)
(塗抹後)
42、對右手臂做出一系列的柔化處理後效果如下,注意a區和b區(紅圈部分),a區的黑白過渡並不柔順,b區殘餘部分肉色,其實這沒關係,是由於我使用的fscapture截圖軟體所成截圖的dpi解析度不高所致。實際情況是柔化處理後的右手臂在我的電腦上顯示黑白過渡十分流暢,這在解析度不高的截圖上無法將細節呈現給你們看,十分抱歉
43、對右手臂除拇指的其餘四指的邊緣也按第41步做出相同調整。直觀感受右手臂的對比度有點大,對後續置換濾鏡的應用會造成一定影響,所以我分別將「原圖 拇指」圖層和「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上方的3個「亮度/對比度」調整圖層的其中一個的對比度降低到50,得到如下效果
44、將「右手臂」組中的所有圖層合併,按alt點擊「右手臂」組前的眼睛使得只有右手臂可見,ctrl+shift+s另存為一個新的psd文件,命名為「右手臂」,點擊確定後ctrl+alt+z恢復到原psd文件里「右手臂」組中的所有圖層未合併的狀態。按alt使得只有「紋路」圖層可見,選擇菜單欄中的「濾鏡&>扭曲&>置換」,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參數:水平比例10,垂直比例15,其餘不變。點擊確定後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之前另存的「右手臂」psd文件,確定後紋路發生扭曲。
45、由於類似橡膠等彈性材質的張力作用,實際這種材質覆蓋在手臂上時手臂的邊緣會發生一些明顯的褶皺,下面通過液化對置換後的紋路作進一步調整。選擇菜單欄中的「濾鏡&>液化」,首先對右手臂的邊緣做出調整。選擇向前變形工具,設置參數如下,大小可適當調整,其餘參數可略調,按如下紅色箭頭方向(置換後線條扭曲的邊緣)推動紋路變形,製作出橡膠收縮的紋路方向
46、選擇褶皺工具,設置參數如下,大小可適當調整,其餘參數可略調,將紅圈中拇指根部的區域一定程度向內收縮,製造此處橡膠緊繃的感覺
47、點擊確定後,雙擊「紋路」圖層右側,在彈出的混合模式對話框中選擇線性光混合模式,製造橡膠的光澤感,隨後點擊「右手臂」組前的眼睛使右手臂可見,效果如下
48、按alt點擊「右手臂」組前的眼睛使得只有該組可見,由於橡膠覆蓋在手臂上後被光照射的手臂邊緣的陰影應該是柔和過渡,這裡對手臂的邊緣做進一步的柔化處理。在工具欄選擇減淡工具,於選項欄設置參數:大小60像素(可適當調整),硬度0,曝光度20%。沿如下紅色箭頭所在手臂的邊緣重複塗抹
49、如下紅圈部分即為塗抹後的手臂邊緣顏色過渡的效果(由暗變亮)
50、進一步增添右手臂的光澤,營造橡膠的質感。選擇「原圖 拇指」圖層,在菜單欄中選擇「濾鏡&>濾鏡庫」,選擇「藝術效果」文件夾中的「塑料包裝」濾鏡,設置參數如下
51、分別對「原圖 拇指」圖層和「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應用第50步兩次,使得右手臂獲得橡膠的光澤感,效果如下
52、新建圖層,重命名為「白底」,按shift+f5填充白色作為白色背景,將該圖層移動至最底層。現在使所有圖層可見,將「原圖」圖層移至「紋路」圖層的上方
53、新建圖層,重命名為「原圖 拇指白底」,按alt使只有該圖層可見。按ctrl點擊「原圖 拇指」圖層的蒙版顯現拇指及手臂的螞蟻線輪廓,按m進入矩形選區後將滑鼠挪至圖象上,右鍵點擊「建立工作路徑」,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參數:容差0.5像素。確定後按p進入鋼筆,滑鼠移至圖象上右鍵點擊「建立選區」,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參數:羽化半徑0像素。然後確定得到一個新的選區,按m進入矩形選區後點擊選項欄中的「選擇並遮住」,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參數:平滑3像素,羽化0.3像素,其餘不變。確定即可,按shift+f5填充白色
(建立工作路徑)
(建立選區)
(生成新的選區並填充白色)
p.s.上述「建立工作路徑」和「建立選區」操作可以消去從「原圖 拇指」圖層的蒙版獲得的選區中附帶的羽化部分,不會為之後的填充造成影響
54、選擇「原圖 拇指白底」圖層,設置該圖層的混合模式為柔光,不透明度100%,再將該圖層複製得到「原圖 拇指白底 拷貝」圖層,將「原圖 拇指白底 拷貝」圖層的不透明度降為50%,然後使所有圖層可見
55、新建圖層,重命名為「原圖 其餘四指白底」,按alt使只有該圖層可見。按ctrl點擊「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的蒙版顯現右手臂除拇指的其餘四指的螞蟻線輪廓,剩餘操作與第53、54步相同
56、下面開始繪製陰影,使得手臂更加立體。新建圖層,重命名為「陰影」,移動至最頂層
57、在工具欄選擇畫筆工具,於選項欄設置筆刷參數
58、設置前景色為黑色,先按如下箭頭方向在右手臂邊緣繪製深陰影,筆刷重複刷過2-4次即可
59、再在選項欄重新設置筆刷參數:大小160像素,不透明度5%,其餘不變。再按如下箭頭方向刷過筆刷,製造淺陰影
60、按如下紅色箭頭方向輕輕塗抹手臂邊緣,筆刷的大小和透明度可適當調整。對於製造陰影本人比較偏愛柔光模式、低透明度、低硬度的柔邊畫筆,因為這種形式下的筆刷對圖像的影響比較小,也可方便修改,比如某些地方的陰影不小心塗的過重,可以用低透明度、低硬度的柔邊圓畫筆反覆擦拭,直到該處的陰影變淺為止。在塗完陰影之後,如果覺得整體陰影有點濃,可以適當降低「陰影」圖層的透明度,使陰影變淺
p.s.手臂邊緣陰影的構成原理可以參照我在本教程開始部分對b區陰影的光學分析,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中間深,兩邊淺。不過繪製陰影也要求有一定的手繪基礎和對物體光影分布知識的一點了解
61、再進一步對右手臂的光澤做適當修改。新建圖層,重命名為「高光」,移動至最頂層,在工具欄選擇鋼筆工具按如下形狀繪製覆蓋在右手臂上的橡膠的高光區域
62、右鍵點擊「建立選區」,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參數:羽化半徑7像素。按shift+f5填充白色,適當降低「高光」圖層不透明度,我這裡選取90%,設置該圖層的混合模式為柔光
63、添加高光後得到如下效果。觀察此圖可以感覺「原圖 拇指」圖層和「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在應用「塑料包裝」濾鏡後高光有些過亮,因此再做細微調整
64、分別將「原圖 拇指」圖層和「原圖 其餘四指」圖層的透明度下降至80%,得到最終效果
65、若是想要打造紙紋效果,可以使用「紋理化」濾鏡。選擇「白底」圖層,在菜單欄中選擇「濾鏡&>濾鏡庫」,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紋理」文件夾,設置參數如下
66、對「高光」圖層、「原圖 其餘四指白底」圖層、「原圖 其餘四指白底 拷貝」圖層、「原圖 拇指白底」圖層、「原圖 拇指白底 拷貝」圖層應用第65步相同的「紋理化」濾鏡操作,設置參數相同,效果如下
附註:psd文件鏈接:http://pan.baidu.com/s/1pLJKJSv
=====知識分界線=====
下面簡述置換濾鏡工作原理。
置換圖決定了目標對象中像素移動的距離和方向,它是根據圖片中的灰度值來實現的。
對於簡單的置換圖來說,亮色處的像素向左上方移動,當顏色為純白色時,移動距離最大,為128像素。中性色(50%灰色)處的像素保持原位置不變。暗色處的像素向右下方移動,當顏色為純黑色時,移動距離最大,為128像素。介於白色與黑色之間的顏色分別使像素移動相應的距離。這幅簡單的置換圖必須是灰度模式。
對於複雜的置換圖來說,像素的移動方向和距離取決於紅色和綠色通道的亮度值。在紅色通道中,白色=左移,黑色=右移;在綠色通道中,白色=上移,黑色=下移。藍色通道不起作用。移動的距離和簡單置換圖一個道理。複雜的置換圖必須是RGB模式。
這兩種情況下的置換圖都必須是PSD格式,並且要啟用最大兼容性。大多數情況下你要保證你的目標圖像和置換圖像的尺寸相同。
當你準備好應用置換圖像了,你就可以調整置換濾鏡的參數了。
一、前兩行是水平比例和垂直比例。它們的單位是百分比。
如果說你的圖像包含一些純黑色,默認情況下這會令黑色區域的像素向右下方移動128像素,那麼此時就是100%。對話框中默認的「10」可以使距離減小到12.8像素,同理,「50」也就是64像素。如果此處設置為「0」,那麼像素將不移動。你可以輸入-999到999之間的任意數字,負數意味著與正數相反的命令,如果是「-100」,也就是黑色區域的像素將向左上方移動128像素。另外,這裡的水平比例和垂直比例是獨立的,你可以單獨調整這兩個數值。
二、在大多數情況下選用默認的「伸展以適合」和「重複邊緣像素」就可以。
由於置換濾鏡沒有預覽功能,因此你唯一的選擇便是多次調節參數不斷嘗試,直到滿意為止。
參考資料:Photoshop詳細解析置換濾鏡的工作原理(2)_PS入門教程_三聯
=====大功告成分界線=====
抱歉平時有些忙,更新了這麼長時間讓你們等了這麼久。我按照受眾是小白的原則將教程儘可能的詳細,一遍遍的截圖有些麻煩,不過能讓你們開心就好(^-^)。也歡迎知友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在評論里提出,我願意虛心接受。
首先,摳圖,主人物摳出來
用黑背景檢測邊緣是否乾淨
摳圖方法就不贅述了
然後再從兩人中把女人摳出來,這裡我是用蒙板擦的,修改起來比較方便
把扣女人的蒙板反向再複製一層男人的圖層,順便這時候可以把背景素材放進去了
男人圖層去色,調下曲線,讓對比度增強
把背景圖調個曲線,不讓背景過亮以突出男人身上的高光,順便上個色
用ctrl+alt+2提取高光,複製一層作為高光圖層,然後直接弄成全白(因為提取的高光是用高光選區複製出的圖片部分所以只是高光範圍的圖片並不是全部純白)敲黑板,劃重點!!提取高光並且比背景亮才能凸顯立體感!
因為看題主的樣圖只有光影沒有顏色,所以頭髮的黑色很不和諧,給畫成沒有顏色只有光影的樣子(保險起見這裡複製備份了一層)
然後設置圖層模式改一下讓陰影疊上去
把女人顯示出來看看效果,大體效果已經有了
然後再蓋印一下進入液化,不用考慮女人變形,只考慮男人,反正這一步只是為了得到液化網格,這個蓋印圖層待會就刪掉。記得人物邊緣液化多一些增強立體感。(此圖液化技巧有時間在後面補充)
然後點確定,選中剛剛的背景圖層,再次進入液化,點載入上次網路
背景圖層就會套用剛剛液化的網格如下
把之前那個蓋印圖層可以刪了,整體效果差不多了。但總覺得怪怪的。顏色不對。之前壓暗背景順便調色的時候調的太黃了……
修改男人的陰影圖層顏色,然後順便在女人背後加個陰影增強立體感
完成~~
提取的高光忘記畫頭上的高光了,最後的陰影也忘記畫腦袋了,所以腦袋看起來沒有身體真實。有時間會再做一遍。
關於圖片立體感的液化技巧
很多人說還是做不來。因為液化的不像
這種立體化的液化對於學過繪畫的應該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但如果沒有繪畫基礎可能的確有點難以掌握
那麼
是什麼讓這些東西看起來有立體感呢?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人眼的視角
這是一個簡單的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我以圓形這個基本圖形來說明,上面均勻的畫了一些點
我們將人眼看到每個點的視線畫出來
然後向歌者取一塊二向箔,觀測用(誤)
取一個截面
在這個截面上,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這個物體
我們看到的物體是什麼樣的呢?
圓上均勻分布的點在視覺上看不會是均勻分布同等大小的
如果我們最開始的示意圖是一個圓柱的側面
那在我們眼裡看應該是這樣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看一個圓是無法看到其全部的,甚至連它的一半我們都看不到
這個高中幾何應該講的很明白了
從一個點去做一個圓的兩條切線,那麼這兩個切點的距離肯定不會是直徑
(好像沒這個定理……但可以推導出來)
以上我是想說什麼呢?
也就是扭曲的規律
離眼睛最近的地方扭曲是最小的
接近平面,也就是切點(不可視面)的地方,扭曲越大
也就是說,具體的液化操作方法為
從離鏡頭最近的地方,像兩邊推動讓兩邊得到壓縮
在平面上操作就這樣
以突出點為中心,向邊緣液化
接下來舉個栗子
這是一隻手
先把手複製一層圖層用曲線拉下對比度
為方便觀察,我用藍色標示了突出點的範圍,正常操作時並不需要。
這部分需要自己去想像。想像真的有這樣一個物體在你面前,那麼它哪些地方是突出點
以藍色為中心,向手的邊緣液化
用到的工具有,擴張工具,和液化工具
取一張網格作為背景
蓋印一個圖層,直接在圖層上進行液化,
手臂和手指可以近似看作圓柱形
手臂比較平滑,需要保證液化時線條平整性,這裡液化手臂沒有注意
液化完畢點確定
然後選中網格圖層進行液化,並使用上次液化網格
但是這樣看起來並不像,還是沒有真實感
所謂真實感,離不開高光,陰影,反射和材質
這類圖沒有反射和材質的問題
現在緊緊有陰影了
還差高光從手的圖層提取高光,放在網格圖層的上面
然後把手圖層調亮,讓陰影淡化
並且調整陰影和高光圖層的透明度
完成
(作示意圖真的好累……)
很多答案提到了置換濾鏡,沒錯,乍一看置換濾鏡的確做出了凹凸感,但仔細看圖片邊緣。很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凹凸感的。為什麼呢?因為置換濾鏡是根據圖片的通道進行像素移動以達到扭曲的效果的,大概來說就是亮部像素上移,暗部像素下移。更詳細的說法是根據每個像素點的紅通道數值不同而左移,根據每個像素綠通道數值不同而上移。很顯然這裡就會出現了不符合事實的一點,的確,如果是石膏像,這樣處理不考慮邊緣的確就是這樣凹凸扭曲的,但事實是,人不是石膏像,人直接轉換成黑白,黑色的地方也不代表就是陰影。我這個例子裡頭發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按置換濾鏡,處理完了頭髮看起來會是凹下去的,然後到了頭髮高光邊緣又極度扭曲。很不自然。所以置換濾鏡可以達到大概的效果,並且邊緣還扭曲的很不自然。但如果要做細緻點還是需要手動液化,當然前提是對人物的立體結構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則液化出的扭曲會很不自然。
接下來我來告訴你們置換濾鏡行不通的原因
看圖~
首先,我在ps里畫一張條紋圖,
在上面新建一個圓球圖形並且添加漸變以讓其有立體感
按理說,讓條紋背景凸顯出一個球應該是如下樣子
可置換濾鏡的演算法不這麼認為
置換濾鏡的使用效果如下
你確定這是個球?怎麼像是某種迷之凸起呢?這個球畫的中心比較亮所以使用置換濾鏡中間向上扭曲的比較多
那換個球
這樣的球的置換結果如下
同樣的,還是亮的地方扭曲比較多。
而且
也並不像球啊!!
可是
這兩個都是球……
很顯然從條紋中凸顯出來都應該是圖一醬才對嘛
不是嗎??
現在,我收回之前的言論,就·算·是·石·膏·像用置換也不能達到模擬扭曲的效果
置換法,PASS~
置換隻是讓圖像大體上看起來像是凸顯出來了,但如果細看
根本就是錯亂的立體感……
當然,還有人提出製作3D模型再貼合紋理圖片……
製作一個人臉的3D模型所需的技能點……和液化出大概立體紋理所需的技能點……
我個人是覺得液化比較簡單的……
總的來說
真實度上,3D>液化>置換
操作難度上置換=液化<3D
折中一下,還是液化最快效果最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