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鞌之戰後諸侯都參與楚國主持的蜀之盟?明明是晉國教訓了齊國幫諸侯出頭啊。

明明齊國侵略並羞辱了魯國衛國曹國之後,晉國幫他們出頭,把齊國教訓一頓,為什麼在晉國擊敗了齊國後,楚國攻佔了魯國的蜀地,可以叫來春秋以來規模最大的諸侯會盟來孤立晉國?


在鞌之戰前,楚國在庄王帶領下,先在邲之戰打敗晉國,獲得了鄭國的長期服從,又圍困宋國,與宋國結盟。在這之後仍然服從晉國的只有衛、魯、曹等北方國家,而中原要衝鄭、宋二國服楚,標誌著楚國取得了比較完整的中原霸權。楚莊王去世後兩年的蜀之盟,算是諸侯國對這一現狀的承認,即承認楚國的霸主地位。
而在晉國結束對北方赤狄的兼并之後,國力已經恢復,中原諸侯國實際上也都知道這麼一回事,在晉楚之間還要有個選擇。比如魯國在魯宣公時期已經決定和楚國交好了,但因為魯宣公和楚莊王相繼去世,繼位的魯成公是個親晉派。其中齊國和楚國親近,再加上羞辱了郤克,引起了晉國的討伐,爆發了規模較大的鞌之戰。這一戰晉國大約出動了一半的常規軍,把東方大國齊國打的「苟君與吾父免矣,可若何」。但在鞌之戰同時,楚國在令尹子重的帶領下,主力軍隊悉數出征,討伐衛國。
而晉國此時的策略是「是行也,晉辟楚,畏其眾也」。是晉國剛剛經歷一場大戰,不想再和楚國主力軍隊硬碰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了中原諸侯和楚國的親近。所以綜合來看,大背景是楚國的霸業搖搖欲墜,晉國的國力扶搖直上,但當時的情況是晉國不想連續兩場大戰,所以避楚鋒芒。所以這場會盟才會產生。而與會的除了魯、蔡、許三國是國君出動,其他十個國家都只是派遣了大夫前來會盟,這會盟誠意也就那樣了。

十一月,公及楚公子嬰齊、蔡侯、許男、秦右大夫說、宋華元、陳公孫寧、衛孫良夫、鄭公子去疾及齊國之大夫盟於蜀。卿不書,匱盟也。於是乎畏晉而與楚盟,故曰匱盟。

《春秋》把這寫成匱盟,就是沒有誠意的會盟,甚至是諸侯國偷偷摸摸和楚國會盟,怕什麼呢?當然是怕北方那個剛剛把齊國打得大敗的老牌霸主晉國啊。誰都知道,楚國就是庄王國力的強弩之末使勁勃起一把,所以也就順著意思開了這場蜀之盟,開了也就開了。晉國的霸業一直也是這麼個樣子,能不打正面就不打正面,比如和吳國的黃池之會讓出了徒有虛名的霸主,和楚國的兩次弭兵會盟也讓出了第一順位的歃血。出現這麼一個「不合時宜」的蜀之盟也就不意外了。


鞌之戰發生在公元前589年六月,齊師大敗。七月和談,盟於爰婁,齊國獻出寶物,割還侵佔魯、衛的國土。

齊楚同盟,目標晉國。然而楚並沒有參與鞌之戰,是因為楚莊王新喪,楚共王年幼,內政不穩。楚國覺得齊國新敗,作為盟國沒有參戰,應當有所表示。當年十一月,令尹子重舉國之兵侵犯衛、魯,是役,晉楚似乎達成默契,晉國避其鋒芒,楚國也只是想要挾楚莊王餘威樹立新君威望。
這一點,齊、晉都看得很清楚,臧孫紇也認為楚國自然會退兵,不願去講和。然而魯國迫於大軍壓境的壓力,還是派人講和,就有了「蜀之盟」

蜀之盟雖然是春秋參與國家最多的會盟,但是左傳稱其為匱盟,意思是沒有誠意的會盟。晉國鞌之戰新勝,中原小國怎麼敢公開親近楚國,所以只是派出卿大夫參與會盟。但是《春秋》甚至沒有寫卿大夫的名字,所謂「卿不書、匱盟也」。走個形式而已,楚國就班師回朝了。

第二年春天晉、魯、宋、衛、曹就聯合攻打楚國盟友,鄭國。

結論:鞌之戰與蜀之盟沒有直接關係


推薦閱讀:

晉三家,齊田家是亂臣賊子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白起和吳起誰才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最強悍的戰神?
怎麼評價魯隱公這個人?
要了解先秦的器物,主要是比如青銅器、玉器,可以看哪些書?
《左傳》的「鄭伯克段於鄢」中,為什麼鄭莊公最終沒有殺死共叔段?

TAG:春秋時期 | 春秋戰國東周 | 左傳書籍 | 東周列國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