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北會衰退?還可能復興嗎?
歷史上有闖關東,東北老工業基地也曾經佔據重要地位。
為什麼現在東北會出現老齡化和經濟衰退嚴重的問題?
有哪些復興東北的好辦法?參考 東三省經濟深度衰退 未來或出現大批企業倒閉
--------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離不開城市,歡迎關注討論。
很多年前,黑龍江省有一個傢具品牌叫光明傢具,一度非常成功,是全國十大傢具品牌,1996年就在a股上市了。
我小時候家裡傢具好多都這個牌子,其中一個實木餐桌用了十幾年,按我媽的話說,就是現在很難買到那麼堅固好用的東西了,後來呢,這個品牌基本就消失了。
為什麼消失呢,話說這個光明傢具的創始人馮永明,還有他其他三個親兄弟,以及他女兒,在2008年就被抓起來了。
馮永明當時是以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虛假出資、抽逃出資、職務侵佔等罪名被抓的。但是呢,查了兩年多,形成670本卷宗後,卻沒有一項認定。
所以在2010-2011年左右,馮永明和其兄弟們和女兒呢,又分別以貪污罪,受賄罪等罪名被判處死緩,無期和有期徒刑。
最後又因為是非國家公務人員,被改判非法侵占罪,和非公務人員受賄罪,神奇吧。
被抓和判決這兩年間,政府指派律師,馮永明家人不同意,自己僱傭了律師,結果馮永明兩年間連律師都見不到,他律師之一就是幾年前有名的浦某。
一審庭審期間馮永明當場指出曾受刑訊逼供,並要脫衣服展示傷痕,被阻攔了。
事情起因呢,要數到80年代馮永明創業時,因為要與港商合作,借用了一個行政公司,而實際賬目走的都是自己的木器廠,多年後,公司已經在a股上市了,卻突然被政府告侵吞國有資產。
總之,現在案件也沒結束,馮氏兄弟們已經被關了近10年,a股光明傢具也早已經被收購重組,變黃金股。
馮永明家人多年上訪控訴冤案,提出是政府負責人對企業的迫害和洗劫。
而馮永明家人舉報的這個當時的政府負責人,原伊春市委書記許兆君,已因受賄及非法持槍等罪名被雙開,另案審理中。
話說,幾年前有一個食品品牌叫許氏大醬,也是當年做的很好,現在基本銷聲匿跡了,而這個許氏大醬據說就是許兆君家的產業。
和人民的名義里差不多,許兆君剛一被抓,當地企業家就跑了一批,其中之一就是一個認識的,做地產的,當年在當地號稱橫著走,現在在國外幾年不敢回國。
很有趣的是,光明傢具和許氏大醬分別被媒體曝光過,時間點分別是馮家許家出事時,網上至今也很多惡評貼。
站在消費者角度看,這兩個產品曾經都是不錯的產品,也一度在商業經營上成功過。而這兩個企業的興起和隕落都和政商關係密不可分。
而一個官員影響到的不只是這兩個企業的興衰,還有大批更依賴政商關係的企業,比如地產商的出逃。
這對當地經濟的影響可想而知,這種影響是連鎖式長期的,並不是一個官員被判了,影響就消除了。
現在是2017年,國家一再提出振興東北,可是這些企業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不知道有哪個企業能視而不見,心無掛礙的投資。
當然全國都有這種現象,東北只是特別嚴重。現在人在東北某省會,有投資創業的想法,便打電話給市人才中心想了解一下相關政策支持。
然後就遇到了類似下面這位朋友的情況。
和這位朋友略有不同的是我想諮詢投資創業的相關優惠政策,但諮詢的過程卻沒什麼不同。
第一天我打了10分鐘號碼1,沒人接聽讓我一度以為我打錯了,隔了幾日我繼續打號碼1,這次連續打了20分鐘,依舊沒人接聽(這個號碼1是網站公告的,也標明了應負責的業務)。
沒辦法,打總機中心號碼2,接了後告訴我打號碼3,我繼續打號碼3五分鐘,讓我打號碼4,我停留在第4個電話的階段,時間已經是下午16:30了,我可以繼續打,因為是17:00下班。但是我順嘴問了號碼3的工作人員號碼4現在還在上班嗎,號碼3告知我可能下班了,你試試吧。
沒敢嘗試
一是怕耽誤ZF大爺著急下班不給我好好解答,
二是沒勇氣賭大爺們不提前休息。
因為也有到杭州投資的打算,便上網簡單搜索了相關優惠政策信息,剛想打電話核實一下,一看時間16:52,下班時間網站公告顯示是17:00。
略微猶豫了一下,打吧!
趁這尷尬時間看看杭州ZF態度啥樣,是不是也是這個樣子(此刻我已經做好被踢皮球的準備)。
撥通網站公示的電話後根據語音提示操作,提示前面還有兩人排隊。
我心想,今天怕是諮詢不上了,然而過了3秒就接通了,中國移動客服般的正規開場白讓我一掃剛剛所帶來的陰霾,溝通過程順利,解答完我想了解的內容後告訴我如果需要更詳細的內容還可以撥打專門負責的部門電話,電話號碼是……。
至此結束,當然沒忘記問我「還有什麼可以幫您的」。
只就此事論此事,傳言說現在所在的省會ZF對投資者扒皮抽筋這類我還沒感受過所以不做評論。
同樣為省會,同樣為新一線城市(該評選標準及結果由《第一財經周刊》自行制定和評選),兩個一對比,我想我更願意把資金放在杭州而不願意放在一個說大話的東北省會上,因為這個省會現在大張旗鼓宣傳的標語是:
「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打響口號的同時卻在打自己的臉面,感覺這樣有點諷刺吧。
後續-------
次日打通號碼4了!不出所料,讓我繼續打號碼5了。
不想繼續打了,怕還會有號碼6、號碼7等著我。
號碼4告訴我號碼5的工作人員下午休息了。
偌大個省會,就這一個人知道相關政策嗎???
再次後續--------
不知道是不是電話打的不對,想針對這個事情投訴營商環境問題,撥通後電話里就提示讓留言(工作日工作時間)。
對比過後來講挺失望的吧。
幾千人的贊同我想應該是因為大部分朋友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吧。
評論也都有看過,一部分知友說東北哪裡哪裡不好,覺得這些朋友並不是真要去噴或無腦黑東北什麼,有時候只是簡單的陳述。
感受更大的是本地的知友痛恨家鄉不能夠變得越來越好,為了前途而身不由己離開了自己所愛的家鄉,所愛的親人,我向相關部門諮詢的這件事和他們相比,他們心中的無奈感才是最為強烈的吧。
作為東北娃,閑著沒事,說個我親見的吧。
我們公司的一個總Z,H省戶籍,前陣子變更法人需要原籍派出所開具無罪證明,中午吃飯時候跟我們吐槽了這個事兒。
他幾年前回老家辦護照的時候,也是要先開這個證明。當時他也沒當回事,就自己去戶籍派出所辦理,結果這麼點事兒就讓他懷疑人生了。
當時是下午去的,戶籍警原話是:這都下午了,這業務只在上午辦,你明天再來吧。Z一聽那別壞了人家規矩,就明天再來吧。
第二天早早他就去了,辦理的時候正好所長在櫃檯跟警員聊天,一看他填的表,說你這個不行啊,你多少年不在這邊了,犯罪沒犯罪我們哪兒知道,你這個開不了。我估計當時Z的心裡是有不少草泥馬奔騰而過的。z也是場面人,壓著火說那咋辦呢?所長說,你先回北京那邊,讓他們先開一個證明,拿過來我們再給你酌情辦理。z一聽就明白了,酌情辦理,甭說了,找人吧。
Z能混到今天這個地位,自然在老家也不是善茬,就把這事兒跟老家同學在飯桌上說了。同學一聽,說你小子是不是外頭待時間長了腦子長歪了,這種事兒你不跟我們打招呼自己就辦去了?於是一個電話打到區里,掛了電話說你明天上午直接拿去吧,下回在老家這邊辦事長點腦子。
果然第二天去派出所,一去戶籍警跟z說,所長讓我跟你說,你那天走之後他跟北京那邊聯繫了一下,沒啥問題,證明開完了。
以上就是他第一次辦無罪證明的過程。接著咱們再說回到現在。
這次變更法人急著用,咋辦呢?於是Z找到我們老大,說回趟老家,飛回去辦完當天飛回來。老大聽完說你撐的吧,等我打個電話。於是沒幾天,一份無罪證明寄到了我手上,這回連人都沒露面就開過來了。
這就是我最近半年遇到的最神奇的故事之一。
我是不是該匿個名……
20/12/2017
好多人在問我的生意和人身安全有沒有受到影響。謝謝大家的關心,答案是我一切安好,他們還沒有囂張到來威脅我的人身安全。
然,最近一個朋友也要去這個所辦執照,在我的建議下錄了音,也是被百般刁難,還被所長發現錄音,結果所長居然上手搶手機…並且還撕了朋友的材料,最後這個執照也沒有辦下來…我已經被這個辦事所刷新三觀了…
評論里有句話說得好,東北現在號稱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一定是我不夠國際化。
有人說在瀋陽其他區辦照很快,確實是這樣,我之前在鐵西區,10多分鐘就辦下來了,所以這次在大東區卻跑了6天,選擇了舉報。
以下為原答,已補全。
2017年9月,遼寧省會瀋陽市,我因新商鋪開業,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原本20分鐘就可以辦完的事情,我跑了6天,6個工作日才辦理下來。同年1月,東北出台「口頭申辦,當場取照」的惠民政策,既商戶不用填寫材料,口頭告訴工作人員即可,當天當場可取到執照。
我這次辦照完全沒有享受到該政策。
第二天上午10:00,填完資料,找所長蓋章後,工作人員告訴我把材料帶回家,明天再來。我明確表示疑問,明天來不也就是把這份材料交給你嗎?對方揚了揚手,說你先回去吧。於是只能回家第二天再來。出門的時候聽到工作人員喊今天辦不了了,後面的回去吧,看了一下手機,不到10:30。
第三天下午13:30,來遞交材料,就是把昨天的材料原封不動的給他,沒有其他操作,工作人員態度不太好的問怎麼下午才來,我說下午不上班嗎?他說現在太晚了,明天過來核對名字吧。
第四天上午10:00,等了很長時間,工作人員告訴我今天太晚了,無法核對名字了。我表示自己已經跑了第四次,並且現在才上午10點鐘,對方堅持稱今天人太多,無法核對名字了。出門以後我選擇了打電話舉報,舉報內容為4次未辦下營業執照。舉報後下午有人與我聯繫,說我沒有音頻視頻作為證據,無法處分相關辦事人員,讓我下次去直接找辦執照部門的所長。
第五天上午10:00,依舊等了很久,然後給我核對了名字,之後工作人員把我叫到隔間里,與我大聲爭論,稱我不應該舉報他,這件事影響很差,現在的人社會風氣太差之類的話,還說他一天的工作時間只能辦3-4個執照,現在太忙了。出門以後我選擇打電話繼續舉報,說這次我錄音了,有證據。
第六天
上午,接到所長電話,和我說了很多關於那個工作人員的事情,說他患有抑鬱症,也知道他工作做的一直不好,請我體諒,今天直接去找所長本人取照就好。
下午,我找到所長,所長好一頓抱怨,說我給他的工作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其中有一句原話是「就這點逼事還至於舉報我襖?」,還說他現在用的這個工作人員是好不容易求來上班的,體制內部根本沒有人願意來做。我問,這麼好的工作,多少人想挖門鑽洞的進來呢,怎麼會招不到人?所長說,那他怎麼辦?把他開除襖?我沒接話,但我想如果這個所是私企,是給他盈利的一個機構,也許他就不會顧慮這麼多人情事故,留著那個工作人員了吧。
取完執照,下樓的時候,剛好碰上了那個患有抑鬱症的員工和其他同事聊天,哈哈大笑。
我是浙江的,遠洋船員一枚,去年從澳洲裝貨到遼寧丹東卸貨。下去超市購物,碼頭邊有崗亭登記,等我們購物回來了,崗亭的人說你本人與身份證不像,不讓我回船上,我就納悶了,我說我出崗亭的時候你怎麼不說與本人不服,和他懟半個小時。知道規矩的旁人讓我給包煙然後我就順利回船了。還有港區里有公交車,兩塊錢一位,外地人二十一位,翻了十倍我就不說了,問題是我背包里有兩包澳洲買的咖啡,公交司機讓我多交一百塊,我問為什麼?他說你沒交稅!首先海關規定船員攜帶一定數量的國外產品是合法的,不收稅而且你有聽說過公交司機向你收稅嗎?公交司機要向你收稅啊,不交錢不讓你下車,請問公交司機是海關編製,還是邊防編製啊。這種地方的環境誰敢來投資啊。讓東北怎麼發展,靠什麼振興啊。
東北官場的腐朽和貪婪真的很讓人無語。
不點名道姓了,就打個比方吧。你手裡有1個億,要投資辦個公司。
那麼在長三角,你可能是這樣的:
地方負責招商引資的部門熱烈歡迎。大擺宴席,酒過三巡,官員拐彎抹角隱晦暗示你,可能要一千萬打點擺平關係,而且以後每年可能都要拿點錢出來潤滑一下關係。官員鄭重的說這錢不是他一個人吞的,我只拿個小頭。管他呢。拿出一千萬。地皮水電廠房招工貸款,廠子順利辦起來了。當地每年多了千萬稅收,解決了好幾千就業。你年利潤一兩千萬,法拉利開上了。官員每年拿到了你給的500萬打點費,保時捷開上了。大家都很滿意。
那麼在東北,你可能是這樣的:
地方負責招商引資的部門熱烈歡迎。大擺宴席,酒過三巡,官員拍著胸脯說,一切包在我們身上了。於是你資金投過去了。不一會兒,政府各個部門、當地企業和社團(和官員是利益共同體)全都撲上來。證件不齊全,給我五百萬。環保不達標,給我五百萬。這個批文沒我你沒戲,想要批文給我一千萬。給我社團兩千萬,否則拆遷你一家都別想搬動。最後一個億三個月之內就被瓜分完畢,你剩下幾百萬,還背上了十幾十惡不赦的名聲甚至官司,連滾帶爬離開東北。
在年底政府工作報告里,得意洋洋地這樣總結道:「……對XX公司的項目,我們從科學的高度,進行了嚴格審核,體現了XX市政府堅持既發展經濟,也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公檢法部門不講情面,不講潛規則,比如2016年XX公司的項目,我們就是排除各種潛規則的干擾,一切按照公正公平原則辦事,不讓老百姓吃一點虧」哦,對了,儘管你這個項目三個月就被搞黃了,但這個項目會在政府的政績成績單里存在至少3年。
人家是細水長流,多方共贏,東北呢?用「竭澤而漁」「殺雞取卵」來形容已經不合適了,東北一些官員自己都私下自嘲,說我們這一招叫做「關門打狗」
2015年,中石油級別最高的油田XXX局長落馬,平時滴酒不沾的我也忍不住喝了半瓶1664。可笑的是,我一個混跡於中石油三級單位最底層的技術員能跟中央候補委員有什麼仇怨啊。
還真有,入職兩年的時候,我在吉林XX縣帶隊施工。工程進展並不順利,卻又禍不單行,車隊還沒有駛離井場,就被當地的村民攔住了,說是破壞了路,壓壞了莊家。
這個村,本沒有路,井隊來了,才有了路。
況且,春寒料峭,地里什麼也沒有。
村民不管這些,大聲斥責,辱罵,面紅耳赤,窮凶極惡。井隊隊長趕緊協調,說是剛給過錢,兩人湊在一起嘀咕,一個陪著笑臉,一個飛揚跋扈。
車隊算是出來了,但路是真的壞了,坑坑窪窪,一不小心,誤車了。
誰弄壞的路不清楚,反正前邊停著一輛大鏟車。一人高的車輪,專做拉車上路的生意,兩千一次,廢話多點,三千一次,找別人?我的村,誰也進不來。
沒有發票,無法報賬。但天漸黑,也沒有辦法,幾個工友湊足了買路錢,天真的以為能花錢了事。
在土路的盡頭,一輛紅色QQ橫在面前。一個沒有表情的年輕人,坐在車裡,擺弄著手機,你笑臉、遞煙,沒有用。
別廢話,一輛車,還是兩千。煽情、訴苦,等我大哥來了再說,我只管玩手機。
凌晨12點,當初拉我們出來的鏟車司機和黑衣人大哥,喝的醉醺醺,搖搖晃晃的走近紅色QQ,勾肩搭背,對著我們幾個躲在工程車裡瑟瑟發抖的人指手畫腳。
彷彿再說,這個村是我的,吉林也是我的,TMD東北都是我的。
我火力壯啊,我受不了這種屈辱啊,怎麼辦,我決定不聽不看,閉上眼睛,不想這件事。
但逃避解決不了問題,我要抗爭,我要尊嚴,我義正言辭。
大哥,求求你了,讓我們回去唄,我們是國企,沒有錢…..
放屁,沒錢別想走。
我幾乎已經控住不住自己沙包大的拳頭,作為一個常年扛鑽具的「大肌霸」,我狠狠的扔一句話。
不走就不走。
第一個夜晚,我們蜷著身子,在車裡挨了一夜,怕車沒油,也不敢開暖風。吉林的寒冬有零下30度,初春時節,也是冷的撩人。
天蒙蒙亮的時候,我看到了項目部的救援車輛,一個老師傅,緊緊的握著我的手。
家裡迎接檢查,領導沒時間管你了。臨來的時候,要我囑咐你,錢,不能給……
此處省略一萬字心裡話。
第二天,我們潛進了村子,要跟他們打成一片。果然黃天不負有心人,一個好心的村幹部收留了我們,六個人擠一張大通鋪,一夜三百。
每天晚上,都有貓在棚頂里抓老鼠。第三天的時候房梁塌了,沒人受傷,但做夢吃了一夜土,嘴裡好苦。
農閑的時候,村裡人喜歡捕魚,小賣鋪里兩台捕魚機,圍坐兩圈人,五十、一百的輸贏也就幾分鐘,這人多,消息也靈通。
這個村是XXX局長的老家,誰誰家的姑娘今年去石油大學也是找的他。
XXX局長表姐的兒子,搞了十幾台鏟車、鉤機,專門做井隊的生意,一年上百萬。
你別看井隊那幫人吆五喝六的,咱們村的人,他們不敢惹,說出XXX的名字,嚇死他們。
聽說過幾天他們要去上墳,XXX局長會不會來啊。
上墳!!!!!
果真,2013年4月5日,我躲在暗中觀察,紅色QQ駛離,我趕緊叫起來還在老鄉家熟睡的工友。
車上的滅火器、工具都不見了,不管他。發動汽車,跑跑跑!
五天六夜,逃出生天。都忘記了去結識一位村裡的千金。
(當時留念)
我這熊樣,估計千金也看不上,靠不上領導的關係,還是靠自己吧……
東北衰退並非是某種單一元素造成的,否則這個問題下也不會有如此多的答案,而且這單一元素的存在也不可能直接造成一市,一省,甚至一個地域的衰退。有朋友說在經濟發達省份也見過類似事件發生,那試問那件事情又能貼上絕對東北的標籤呢?無非是事件促成了衰退,衰退又放大了事件。
最後給大家安利一部網劇《無證之罪》,故事背景就在東北,劇中最怕人的不是反派的兇殘手段,而是隨處可見的語言暴力,無論什麼矛盾,解決的途徑都不是討論協商,講道理沒有用,有用的是威脅恐嚇,是拳頭硬,是靠山硬。電視和書本中的精神文明告訴這是和諧社會,法治社會。但從小長大的故鄉告訴我,別惹事,別出頭,夾起尾巴小心點。
遼寧人,就說一個例子吧
研究生畢業之後回國工作,簽了某央企,在北京。閑聊中家人告訴我他們的朋友知道我去了央企之後的第一反應都很統一:
你們送了多少錢啊?
第二反應也很統一:
你們家在北京認識這麼厲害的人啊,能介紹到央企工作。
心寒。
以及以上對話發生時間2016-2017,沒錯,不是十年前。
而說這些話的人都是熟人,都了解我從小成績一直不錯,高考全區第二名,本科211,研究生自己申請去的美國,文科有獎的那種,在美國有能解決身份的工作offers,但個人原因選擇回國。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仍然理所當然地認為,
我能簽央企一定是託了人/塞了錢。
我生在這片土地,我愛她,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在這種環境長大。
彩蛋:
剛回國找工作的時候,長輩及其身邊朋友都紛紛建議我留在東北,「可以推薦你輕鬆去XX局XX委,何必自己在北京拼呢?」
找工作超過兩個月未果(有offer,多個,但仍在等更好的機會時)他們的態度開始微妙了起來。「你看,還說是留學生呢,還沒找到工作,看來也不咋地啊」
工作定了之後,我以為至少父母不會再受到無謂話語的壓力了,結果仍然有驚喜:
「唉,女孩子再好有什麼用,終究還是別人家的」
給作威作福的官老爺們補充一下:偵查機關去地稅查檔案依據的是法律規定 你機關內部的流程和規定不能對抗法律 不能凌駕法律之上 這不是兩個機關之間的行政關係和業務往來 這是有權機關行使法律賦予的偵查權 你只有配合的義務 別再給我扯什麼逐級彙報 官老爺用內部規定來踢皮球純屬惡意的妨礙公務!
講個故事,2017年的事。
當時去調取證據,哈爾濱市地稅涉外分局副局長,在不經核實毫無根據的情況下,稱前往調查的北京某省檢檢察員為「騙子」,沒收我方證件和介紹信揚長而去。這是其一。
其二是,當時黑龍江省委正在開展正風肅紀活動,電視廣播里每天輪放舉報電話,於是我方撥打了82898110這個電話,試圖協調省委紀委解決這個事情。沒想到啊,我操了,打了一天根本沒人接!
黑龍江省委和基層遍布這樣的公職人員,你黑龍江不衰敗就怪了。
2017年6月28日,我把人生第一份辭職信交給了八廠人事。是的,在這一天,作為一個大慶人,我選擇了離開大慶油田,也選擇了離開這座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
在我正式辭職的那天,我就想寫一篇文章,用來記錄和表達我這三年對於大慶油田的思考,對於大慶這座城市的思考,對於大慶人的思考,以及對於我自己的思考。但是一直到了7月1號這天,我才開始動筆整理這樣一篇文章,因為我也需要沉澱,好以一個過來人和旁觀者的雙重身份,去仔細的想一想,油田之於我們,到底是人們眼中的桃花源,還是紛雜社會的理想鄉?
客觀的講,我認為大慶油田依然是很大一部分大慶人的天堂,但同時也是絕大多數年輕人的地獄。再說的明白一點,圍城罷了。進不去的依舊想進去混吃等死,可進去的又只能望著外面的世界哀嘆餘生。
我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可以說在學生時代算不上學渣,但高考時也離學霸有著100分的差距。總的來說可以算是苦學了16年吧,在求學期間也不乏自己的夢想和思考,雖說不求聞達於天下,但力求少悔於人生。這句話很空,但是很真。可惜當年的我還是低估了命運的力量,在我即將畢業也和其他人一樣將要踏入社會這個熔爐的時候,我母親的一個電話改變了我預想中的的人生軌跡。電話內容很簡單,大概意思就是我畢業的那年是我能回到大慶油田的最後一次機會,希望我慎重。接著一些要好的親屬也來了電話,勸我回到大慶油田,回到這個當時還很遺世獨立的桃源鄉。我的家庭有一些特殊,十幾年來都很坎坷,家裡也只有母親一人。考慮家庭,考慮母親,考慮到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的古訓,我選擇了回到大慶。記得當時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我正在武漢和即將分開的同學們吃火鍋。說實話,武漢的火鍋不是很好吃。
回到大慶之後我被分配到了一個外圍採油廠當工人,記得入廠之初的培訓期間,培訓老師告訴我們說,在座的都是大學生,在這裡是很有發展的,只要大家踏實工作,擺正心態,都有成才的可能。培訓期間大家的心氣都很高,哪怕現在回憶起來依然能感覺到大家當時的熱情。可如今三年過去了,現在想想,當年的熱情恐怕是我們這些人唯一的一次燃燒吧。
我的工作地點是在一個離市區,或者說離人煙很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縣鎮也要幾十公里,周圍倒是有一些村屯,剩下的就是無邊的草甸子和玉米地。窮山惡水么?和那些更偏遠的採油廠比起來,恐怕我還要幸福的多。就是在這樣一個我當年想都不會想的地方,我度過了人生中最寶貴的三年時光。剛開始來的時候,說實話,雖然我的適應能力很強,和同事關係相處的很快,但是這裡的工作環境,工作氛圍,工作內容以及工作前景,都讓我深深的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錯了。我來之後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來到這裡,是龍得給我趴著,是虎也得給我卧著。我沒有龍虎之威,但我也希望能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所長,哪怕是在這個看不到什麼希望的地方。
剛回到油田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勸我再考慮一下,而幾乎所有的長輩們都勸我要安心在這裡工作,就是在這些矛盾的聲音中,我不斷的去學習怎麼做一個採油工,學習油田相關的知識,報考油田的二學位,盡自己所能的去參加單位組織的各種比賽。每天在抽油機之間來往反覆,每天拿著破衣服去擦井口冒出來的油,每天都忙著刷漆除草平井場,我一個拿了十幾年筆的學生,在這裡學會了管鉗鐵鍬扳手等等工具的使用,這些倒是沒什麼,一切都是為了工作嘛。此時我依然一直幻想著,當我把這些都學會了,當我參加了足夠多的比賽,當我取得了足夠多的榮譽,我就能夠在這裡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
我這三年印象最深的是15年的清明節,我當時還在參加一個考試的培訓,清明節大家都放假,我就回到單位值班,恰好遇到計量間管線堵了。北方歷來都有倒春寒之說,當時的天氣還非常的冷,而為了解堵,我們幾個人整整在外面不間斷的工作了三天四夜,第四天早上,我睡了兩個小時,去參加考試。這三天四夜,每個人都已經熬到了極限,有機會就趴在管子上睡一會,得空兒就躺在地上歇一會。我記得第三天夜裡,大家都已經很累很累了,趁著解堵車在那工作,我們就躺在車裡睡了一會,當時的夜裡刺骨的冷,車裡沒有暖風,我躺在後面不知道睡了多久,突然領導喊我出去幹活了,我起來想要打開車門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手已經抖得根本找不準車把手在哪,緩了五分鐘,我打開了車門,下去和同事們繼續未完的事業。後來一提起這件事,大家都笑著說這是最衰的一個清明節。可是我之後一直在想,如果當時別人沒有叫我起來,我是不是就凍死在車上了,那是我這輩子最冷的一個晚上。這種事情我可以當個故事講,可對於那些老工人來說,比這艱苦的事情,他們經歷了太多太多。可是經歷了這麼多之後,在這個地方又能得到什麼?
我在這裡不想談家國天下,我只想說說我自己。在工作了三年之後,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對我自己說,這裡不適合我,我也不適合這裡。大慶油田這個幾十年的國企和我的理想,相差甚遠。我在這三年間也向我的母親抱怨過很多次,並不是抱怨工作的辛酸,而是抱怨前途的迷茫。誠然能夠走在事業巔峰的人不是很多,但這也絕不是一個人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的理由,我想任何一個對人生有抱負的人,都會選擇把自己安放在一條不斷向前的路上。
我的母親是一個比較開明的人,三年來我的執著也最終改變了我母親的想法,她在今年年初就同意我辭掉這份工作,可是在我與其他上一輩人的交流中,得到的卻更多的是不理解和不信任。你辭職了能幹什麼?如此穩定的工作為什麼還要走?整個大慶就你有眼光有能力?對於這些問題我不想去過多的辯駁什麼。我只想說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認為把自己的一生寄托在別人的經驗上,終究是不靠譜的。世界的變化如此之快,可很多人的眼光卻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計劃經濟里,認為大鍋飯是最好吃的。誠然好吃,但是吃不飽啊。
我們從7歲開始上學,大學畢業也要16年時間,到底是為了什麼呢?為了金錢?為了工作?為了虛榮?為了地位?我認為都有,但是都太偏見。可最起碼,我認為多讀書是為了多一種選擇。讀的書越多,越能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可正是這種求知慾讓我們有勇氣去探索這個無限未知的世界。那既然如此,為何要故步自封,坐進觀天呢?為何不能走出所謂的穩定,去和別人一起感受這個複雜的社會呢?殘酷也好,無情也好,失敗也好,我已經做好了死無葬身之地的準備,難道還換不來一個赴死的權利么?況且,我認為大多數人的一生沒有這麼可怕,老一輩大慶人口中社會的殘酷無情是真實存在的,但其實對於他們來說,也都是道聽途說臆想出來的,畢竟他們真的沒有走出過這座城。
人一生中的可能性真的太多太多,可是一旦陷在油田這個框框里,路真的就越走越窄,除非你境界高古,超凡脫俗。對於一個人來說,工作固然重要,可社會發展到了如今,工作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吃口飯,更是很多人一生為之奮鬥的意義所在。如果你還有那一份求知慾,就不應該過多的在意別人的眼光。幼稚否?愚蠢否?我尚且年輕,你又憑什麼給我蓋棺定論!
辭職是我的一個選擇而已,不適合所有人,但是勸那些想出城和未進城的人,多多權衡。
PS:這是我寫的一篇隨筆,算是回答么?
怒答一波
作為一個遼寧土著還是比較有資格答這樣的問題。
因為想家把工作從上海轉回了大連,社保帶不回來,上海說我可以轉,大連說我不要。我就呵呵了。
這個下馬威沒有嚇到我。
11年在上海,工資大約一萬多,還可以晉陞。回到大連以後做了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進了某央企造船做調試工程師。工資變成6000。因為離家近,忍了。小解釋一下工作,就是把新設備調試到正常工作狀態,滿足各種技術指標以後,對船東進行報驗。
幹了六年,忍不了了。
沒有個人晉陞。年年口頭表揚,提職就沒有。
我不是高分低能,也不是沒有工作業績。
學歷,全國分數最高的海事大學畢業。專業對口沒毛病。工作,自己分管的設備和系統能夠做到上百條設備問題瞭然於胸。自己就有解決方案和計劃。分管的設備和系統也是第一個做到0缺陷按時交付船東的。我這個工作是聯繫多個部門、服務商和船東的紐帶。但絕對不是和事佬。了解各方需求同時也知道各方實力,尋求一個各方滿意的平衡點。 說這麼多只是想說我不是低能兒而已。在這裡面自視還算優秀。
結果年年沒有晉陞。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補充
1 年年評優的人的確優秀,領導家水龍頭壞了給修,領導她媽出門買水果都接送等等等等。哄得他媽比自己兒子還親。領導他媽有事情直接直接給他打電話。小弟真是佩服加嫉妒。小弟不才比不了。
稍微說一下他工作能力,他要是工作能力強,我就不辭職了。
至於他工作調試的幾個設備,不能按時完成是一定的,還要從我這抽人幫忙。調試的設備甚至直接報廢~~換成是我,早被開除了好么。他從各個車間借的重型工具,報廢一批。造成我們部門上了車間的黑名單。
2 我沒辭職的時候,提職沒提我,我找領導理論了兩次。領導字裡行間中,說我心氣傲。以為是海事出來的就了不起云云。告訴我要珍惜這份工作,現在工作不好找。還說離了誰船一樣造。一樣交。
我的確不否認,地球沒誰都一樣轉。但是兩年半的船期拖成四年交付是怎麼回事心裡沒個B數?我幫你背黑鍋給你解決麻煩我工作出成績你領多少功勞你心裡沒數?
3 看我真心要辭職了(原來以為我嚇唬他),知道挽留我了。說不走就連升兩級。早幹什麼去了。
PS 我離職三個月了,還因為工作上的事來諮詢我。
4 就連船東 服務商 各個部門有工作關係的人,都不希望我走。船東為此還找了我們大領導來挽留我。我想這是對我最大的肯定。也是我能堅持六年的重要原因。這麼多年跟他們也沒少因為工作爭吵,但是也因為這樣才向對方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務實的人一個值得配合和合作的人。
5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離職了 哈哈哈
居然到了1K更新下
回復下疑問也講講某南某北的的一些情況
細分行業很多東西都不是技術含量的問題而是精細化程度決定收益,我們賣的也不是黑科技,複製只是時間問題,信息化本就是容易出政績的工作,只是仕途沒那時間等,錯過了升遷的時機也仕途到頭了,時間成本給了我們這種小企業生存機會。
某南項目預算30萬+,採購流程都沒開始,剛立完項上來就要錢,要錢的也見過,問題是開口要5000?這要我怎麼理解?果斷放棄,要是上來要一口價五萬我都能理解,只要五千擺明了兩條路,一條是走一步收一步的錢,另一條是每家都收,收一塊是一塊。後續是本地公司中標,花費大約十萬左右,應該勉強沒虧本。
某北就比較有意思,各組各的隊檯面上斗得很兇,局也組得很大,但是招標結果一出馬上就能認同結果團結一致展開工作,這點我還是挺佩服的。
個人感覺越往南走利益和權利越容易平衡,越往北…呵呵,你們自己開心就好……
以下原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就說個事 不做評論
去年吉林省級軟體開發項目,非涉密軟體項目。
銷售跟進不錯,客戶關係出的也比較愉快,但是甲方突然有人跳出來提出安全等保要求。銷售問我怎麼看?我說不用跟了,找個理由撤吧。經驗告訴我這一定是背後有人在做工作,類似情況某北、某南都遇到過,多少心裡有數。
結果後續發展讓我覺得挺好笑的,沒走招投標,走內部項目方案比選。我先出場,全程不講重點,介紹了下架構和案例全程15分鐘就退出來等。競爭對手足足講了一個多小時才輪到答疑環節,全程提問圍繞加密設計,和等保安全設計,懶得費神全部回答由第三方專業公司來解決。突然發現會場多了兩個人,沒錯,競爭對手在場內參觀啊!演就演到底,再問細節,全程裝不懂,就說我是個銷售技術上的事我就懂個皮毛,我們的案例遍布全國balabalabala.....毫無意外方案落選。
戲演完後臨時向A主任打個招呼,A主任道出實情,原來他過完年就退休,組織上已經內定由B來接班。B的老公與某供應商合作多年,突然冒出來也就不奇怪。
你們以為結束了嗎?
這才剛剛開始
軟體雖說山寨起來很容易,但是沒有核心思想又缺乏細節的話也就是畫皮,再好看也就只是好看而已。這個項目本應該今年1月驗收的,到了4月份甲方官網上仍然沒有上線。5月份B以主任的身份突然提出來長沙考察。
我心裡難道這點B數都沒有?抄不像了專程上門來抄?
於是聯絡對接單位,發函,B傳來的名單上居然有某供應商的兩個產品經理,嗯,你開心就好。
回函行程我定了個坑爹的周五行程
九點飛一點到長沙
午餐
完了去對接單位考察
晚餐
B表示對行程滿意一行人如期浩浩蕩蕩到了長沙,午餐吃了2小時已經接近4點了,不緊不慢的繞路橘子洲光一番,五點半準時把B領導一行人送到考察對接單位。
對接單位領導熱情的接待了B,不是在會議室而是飯桌上,B幾杯酒下去就忘了自己來幹啥了。
然後隔天遊玩一番後我熱情的歡送領導回家。
過了半個月B盛情邀請我去長春並承諾報銷路費,可是我們很忙的沒時間幫你寫方案好吧?
時至今日該項目仍然沒有上線.......
可是我真的很期待B儘快主持個上線儀式啊~
我們公司某觀察組對大陸七大地區的營商環境(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在2012-14時做過一次粗略的調查和數據收集,有一些調查數據是在可公開(公司保密等級/中國大陸政府允許公開)範圍內的,可能有點幫助吧。
在對東北的調研中,該觀察組隨機選取了500家規模以上中型以上在2001-2011年期間東北開展投資或有實際經營的外地企業(包括外資),其中願意接受調研的企業有461家。在這461家企業中有306家企業是「已實際撤資/停止在東北地區經營」或「在(2012)未來5年內有離開意願」,佔66.38%。」五年內未有離開東北地區計劃「的155家企業佔33.62%。
在這306家企業中以製造業(99家)(特別是服裝、鞋帽、皮革製造業;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批發零售業(91家)、服務業(79家)(特別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教育服務業)為主。剩下的155家」五年內未有離開東北地區計劃「的企業中中又以房地產業(74家)和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69家)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5家奢侈品相關的企業,無一家計劃離開東北,並都有「擴大投資」的意願。
針對306家企業,提出的「貴企業在東北地區發展遭遇到的最大阻力來自於」問題下,「當地政府以及相關政策」達51.33%(同問題全國最高),「人才與技術支持」達23.75%,「勞動力素質」13.82%,」信息對稱「4.05%、「自然資源」2.02%,其他」5.03%「。而在其它六個地區,華北的"「當地政府以及相關政策」"為40.12%,西北為39.93%,西南38.62%,華中29.75%,華東18.93%,華南17.59%。
而關於「人才與技術支持」,「勞動力素質」,以遼寧為例,高級人才僅占職工總數3.5%,高級人才需求與現有高級人才數量之比為1.8:1。在上海高級人才占職工總數為28%.
上面是營商環境的一點數據,下面來說說人口。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老年人口佔比為14.9%,遼寧老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為18.5%,吉林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為13.21%,黑龍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為13.7%。更直觀的看這個圖(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人口結構,越藍代表老齡化越嚴重)
另外,東三省在「五普」和「六普」十年間凈流出的人口達到約180萬人。其中,黑龍江和吉林都是人口凈流出省份。黑龍江總和生育率1.03,吉林1.03,遼寧1.0,遠低於全國1.5。而以低生育率聞名的另外兩個東亞國家,2013年韓國為1.19,日本為1.34。
而其造成最直觀的問題如下圖,
談完人口,談談經濟數據吧。2014年黑龍江、吉林、遼寧GDP增長5.6%、6.5%、5.8%的經濟,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遼寧GDP增速為2.6%位列全國最末,黑龍江和吉林分別以5.1%和6.1%的同比增速,排名全國倒數第四和倒數第五。
而東北引以為傲的工業,工業產值增速自2012年開始就開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2014年年底僅僅增長了0.5%,同時期全國平均水平為7.7%。有預測認為,在今年經濟形勢整體嚴峻,實體經濟萎縮的情況下,東北的實際工業產值可能會負增長。趨勢如圖,
因為我和東北政商人士接觸得很少,所以只能用數據來回答。但看到這題我想起還在歐洲的時候,一個在里昂領館的一個好友跟姐姐我吐槽說,東北某幾家國企拿著國家的用國家科技創新基金跑去法國南部大量收購葡萄酒莊園,當時沒覺得有什麼,現在回頭想想...呵呵!
數據來源Bruegel,國家統計局,經濟學人
很久沒看發現破百了,哎呀。小激動,其實這已經是社會現象了,如果你是東北人。不妨回憶一下自己的經歷,是不是買個什麼東西都要找人,雖然不一定會便宜,但是至少不擔心買到假貨。這種思想在每個人的潛意識裡已經紮根了,要想改變不是一代兩代人能改了,東北的路還很長啊
——————分割線
答主東北人,作為一個退伍兵,我回到地方自己辦落戶口(我其他地方的戰友告訴我落戶口的事他們當地武裝部就替他們辦了)我先到當地武裝部辦手續,還是比較順利的。武裝部給我開了介紹信讓我帶著退伍證直接去街道派出所就ok,答主覺得很順利(開心)誰知道,我到了街道派出所,戶籍警說我不能只拿介紹信和退伍證,要拿全手續(由於她說她以前沒辦過退伍兵落伍要我按照異地落戶開辦)由於答主是剛退伍,我那態度是特別恭敬和順從的,你說啥是啥,我辦。我看了一下掛在牆上需要的手續,握草!!有八九樣。感覺都很難辦一個月都辦不完。這時我覺得還是給武裝部打個電話比較好,於是我給武裝部負責人打電話。他告訴我,不需要別的就用之前的介紹信和退伍證。這時我就蒙逼了。我把電話給了戶籍的女警(看警銜應該是臨時工那種)女警說,你這事我可沒法辦,你去區派所問問。我說好,我去!
我家到區派出所挺遠的,我去了三次,前兩次人都不在(都是工作時間去的),第三次中午見到了。這個警察年紀大了一些,了解情況以後說你這事能辦,你聽街道就行了。(說了一些客套話)這時我有點開森了。這樣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了。周一我一大早就到了街道派出所,被告知辦理的人休息,她不懂得等那人上班。我說好,我明天來。第二天我又去了,人家早退了。第三天我又去了,人家拍給我一張紙,一堆證明之類的。其中有一個就是要我父母開一個同意我落戶的證明信(我這時候怒了,這和開證明我媽是我媽的證明有什麼區別),我說好,我回去問問。
回家以後,我媽在看新聞,正好電視里報道說要合理安排退伍士兵balabal。我怒了,拿起來電話打了投訴電話。把事情說了。結果沒到五分鐘,街道說,你趕快過來,我給你辦手續,別的證明都不用了。
我很感慨,東北的制度還停留在我兒時的印象?為什麼新聞報道的荒唐事還在我身上發生?這說明了一些問題。
一點個人體驗:
今年五月到大連旅遊,遊覽旅順區某景點的時候,付了門票錢後被告知門票已經發完了,於是開始撥打投訴電話。
撥打大連市旅遊局電話,無人接聽。然後我靈機一動,想到了大連市的市長熱線,接線員非常慵懶地告訴我這件事不歸他們管(他可能也覺得為什麼這點小事還需要投訴),然後我諮詢了一下負責部門,建議我找旅順區旅遊局,並且他們沒有相關部門的電話。
於是自己查了號碼,再撥打旅順區旅遊局電話,無人接聽。
第二次撥市長熱線投訴,換了個接線員,在我的堅持下受理投訴,我要求拿到票證或退回票款,接線員說已經受理,兩周之內會收到回復,當時真的是嚇得「下巴都要掉了」,我只是想處理一張門票而已。
兩周後我已經路過北京、河南、浙江,開始第二次旅行飛到新疆了。現在投訴已過半年,沒有收到任何處理這次投訴的後續電話。
以下是對照組:
今年九月某天,在杭州圖書館官網查詢了住處附近的還書網點及服務時間,然後跑去還書。
結果社區服務中心告訴我不能還書,告知我要去鄰近的圖書館(大概兩公里遠),因為當天急著要趕飛機,非常著急,於是事後打市長熱線投訴。
當天下午約五點打的投訴電話,因為有了大連的經驗,多嘴問了一句幾天之內會給回復。
接線員告訴我兩個工作日內處理。
第二天就接到電話。第一個是社區服務中心打來的,先是很有禮貌地道歉,然後詳細解釋了原因,因為社區網點剛裝修完,有些線路還沒有調試完畢,加上人員招聘困難,暫時不能恢復借還書服務,希望我理解,並再次告訴我臨近幾個社區及區圖書館可以作為替代。
幾分鐘之後接到杭州圖書館的電話,詢問我是否已經收到社區的回復(這說明這次投訴的處理是經過幾個部門事先協調的),並為這次不便道歉。
還是當天,收到市長熱線的回訪電話,詢問我是否已經收到處理結果,是否對處理結果滿意。
基本滿意。唯一的遺憾在於,那個錯誤的社區服務網點信息至今仍掛在杭州圖書館的官網上,但由於我在投訴時沒有明確提出這一訴求,公共服務做到這個水平,我覺得已經不錯了。
至此,社區、圖書館、市長熱線,一次投訴中涉及的三方都和我溝通完畢。沒有超過24小時。
尾聲:
我前幾天在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院參觀,連續三天遇到莫名其妙的閉館,都沒看成(官網、現場沒有任何公告),博物館保安在我敲門問詢開放時間時直接關門不理,最後在我執著地敲門下,衝出來恐嚇我要報警(我也不懂我敲門哪裡犯法了)。撥打博物館電話連續三次在話未說完時直接掛斷電話,最後找到辦公樓傳達室內一位工作人員,怎麼都問不出開放時間,想問個主管部門或博物館接待處的電話,更被視作刺頭,極為防範地瞪著我。
被趕出門之前,我抱怨了一句:「你們公共服務做得太差了。」
「什麼服務?你是誰?」
20171010補充:
不歡迎任何基於地域的詛咒和謾罵,我已經清理了精華評論區。我也不希望這個回答讓那些仍然身處這片土地的年輕人感到沮喪或失去信心。沒人比生於斯長於斯的人更在乎東北的命運和前途,我只是一名過客,不希望自己的經歷成為地圖炮或地域黑的素材,請各位評論時自重。
20171017補充:
真的要普及一個常識(好累啊評論區真是什麼人都有):市長熱線,不是市長親自接的。
如果你吃過夫妻肺片、麻婆豆腐、虎皮青椒、老婆餅,你應該已經明白我的意思了。其次,市長熱線並不是一個你受了多大委屈不公才能打的專線,你們可以隨便找一個城市的市長熱線的網頁(如果有的話)去了解一下,比如在西安市的市長熱線頁面上:
如果你對什麼手續的辦理流程不清楚,對某個部門的服務不滿意,都可以通過這個電話來諮詢、建議、投訴或求助。
比如本文里提到的杭州市長熱線有關新聞:整合55條政務熱線 杭州12345市長熱線全面升級。
2016年底,杭州12345市長熱線整合各類政務熱線電話,陸續將工商、物價、醫療衛生、人力社保、城管等55條非緊急類政務服務熱線,逐漸整合或取消,全部歸併到12345一個號碼。
事實上,將來的趨勢就是,大多數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都要通過這個熱線來解決——這是政府努力的方向。同一新聞里提到,「社區管理」是市長熱線關注程度最高的三個領域之一,就都是噪音擾民、水電煤氣、房屋群租、無證餐飲等等某些鍵盤俠眼裡「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許這座城市裡對現況不滿、尋求改進的人都是事兒逼,也許苦心把政務服務統一到一個平台上來的公務員都是缺心眼,都不如你們鍵盤俠已經有了權力來審核別人投訴建議的需求了。
誰給你們的勇氣?梁靜茹嗎?
我們醫院一共3000職工,其中醫生700護士1400,剩下的900都是辦公室人員,這個部那個部的,平時什麼也不幹,年底了就負責檢查我們臨床科室。哦,對了,他們管這叫下科室,看看,下!就跟乾隆爺下江南一樣,是自上而下的,透漏著一種優越感。
遼寧某城市三甲醫院
……………………分割線……………………………
沒想到這麼多人關注我這個回答呢,現在就大家的一些疑問統一更新一次。首先原諒我的不謹慎,我的回答里只包含了醫生、護士、院領導。因為一般大眾不了解醫院的都是這麼認為的,所以我就沒寫上檢驗、消毒等科室,這些人都被我歸類到醫生護士總數裡面去了。
900個辦公崗絕對是有的,其中當然有的科室很忙,很重要,但有的科室那是什麼鬼。電梯部五十多人,維修部二十三十左右,雖然人多,但是你報一次電梯故障試試,絕對沒人來。維修部更是笑話,跟4s店似的啥啥修不好,上來就讓你換新的件,換新件就要扣科室支出。還有其他的各種部門,更奇葩的也有,只不過不能再說了,定位太明顯。
ps:我說的下科室也是真的,而且這樣的說法最讓人噁心,我們科一個新來的小夥子去辦公樓辦入職的一些手續,發現一個辦公室工作人員去向永遠都是下科室,因為碰壁次數太多,後來其他人告訴他,這個人每周只上一天班,因為是某某的小姨子。呵呵呵呵→_→
pps:我覺得大家有點模糊焦點了,這個問題不是說東北的衰落么,我覺得臃腫的體質絕對是原因之一,這900人絕對是巨大的包袱啊,各種意義上。所有醫院都缺人,最缺的是臨床醫生護士,絕對不缺這900!
…………………………分割線………………………
破百了,再更一次,給你們兩個事例。
一個小姑娘,因為小時候得過病,長大了腦子留了點病根,記性特別不好,剛跟你說話,轉身就忘了你是誰了。這個女孩按照道理根本不可能走上社會工作的,但是人家有個好親戚,學了護士,實話實說靜脈輸液確實技術過硬,下過苦功夫的,但是護士工作不只扎那麼一下的好么,她記性差成這樣,根本就配不了葯,怕她弄錯了,也怕她把甲的葯扎到乙身上去。結果就是她給病人輸液,旁邊護士長要緊跟著看著她。實在在臨床沒法呆,後來去了後勤一個部門管檔案一些東西,現在還在醫院。
還有一個人,在醫院信息部工作,負責管理醫院的院內網路的。我們的工作電腦是不能連外網的,而且usb口禁用,理論上不存在進病毒的可能性,但是還是進病毒了,信息部把鍋都甩給臨床,說我們翻牆上網弄的,媽的我一天天忙的要死,哪有閑心翻牆,想上網我直接用手機不行嗎→_→
後來有一次我去找信息部這個小子有點事,看到他們屋裡幾個人在打英雄聯盟……
還得為我自己辯解一下,我只是就臃腫的體制提出了質疑,所舉例子也是對事不對人。在我看來能允許這樣的例子大量存在的制度遠比一個混日子的員工更應該糾正。那個記憶很差的護士是個很好的姑娘,無法想像她怎麼練習靜脈輸液的,她背後一定有很多故事。但是這又能怎麼樣呢?這樣的人無法獨立完成一個護士的工作,其他的工作我也覺得無法勝任。雖然可惜,但是這個姑娘只能是社會的負擔,家庭的負擔。可能戳到了你心裡的柔軟處,但是你換位思考一下,有一天你去醫院輸液,這樣一個護士給你輸液你敢嗎?現在她管理一些檔案,如果有一天她忘記一些重要的檔案放在哪裡這個責任又該誰來承擔?
置頂聲明:想去瀋陽鐵路陳列館參觀的知友請注意,據多位知友私信告,雖然該館已於10月6日宣布向社會開放、舉行了開放儀式、公布了票價,但實際上仍然不向散客開放,必須先報鐵路旅行社的團。一位曾兩次被該館拒之門外的知友昨天看了我的回復,今天早晨欣然前往參觀,不幸第三次被該館拒之門外。在瀋陽沒有熟人的外地知友,一定要先打電話確認,不要貿然前往。
——答主,2017年10月10日中午
我來舉個例子吧,瀋陽鐵路陳列館。
它不是瀋陽市辦的,而是管理東北大部分鐵路的瀋陽鐵路局下屬的大型博物館,是中國鐵路博物館裡惟一能與北京的中國鐵道博物館相比的。
該館規模龐大
布局恢宏
展品豐富
寓教於樂
尤其是有日本新幹線的老祖宗,滿鐵亞細亞號列車。
該車由三十年代滿鐵總裁、六十年代日本國鐵總裁、炸死張作霖案從犯、九一八自炸鐵路案策劃者、新幹線之父、法西斯分子、大貪污犯十河信二推動開發,三十年代在東北創造中國、亞洲鐵路第一速130kph,作為中國第一保持到1993年。一切介紹日本、中國高鐵的專業書籍,沒有不以此車作為開頭的。
許多地方常以「某物是國寶日本人想要我們不給」的謠言提高身價,但亞細亞號真是如此。撤回日本的原滿鐵人員和鐵道迷組建「滿鐵會」,會員曾多達一萬多人,主要宗旨就是謀求以高價甚至現代鐵路技術從中國買回此車,哪怕只買回一對輪子(輪子直徑兩米,也是世界第一)。此車送進了瀋陽鐵路局陳列館後,滿鐵會的繼承者「滿鐵情報中心」解散。一萬多會員中的絕大多數人到死也沒能再看亞細亞號一眼。
以上是機車,車輛解放後作為專列使用,毛也坐過,見證了大量重要歷史事件。
新幹線二祖宗鴿子號(世界唯一)
中國高鐵的中生代祖宗,中華之星(世界唯一,但只有一半,另一半在北京)
還有一些中國唯一的展品如
和諧號列車原物(若干年後和諧號列車肯定跟殲五一樣列裝各地公園,但2017年10月,這是你不買車票能參觀的唯一一節和諧號)
2010年遷至瀋陽重點發展的渾河新城
這地方新是新一點,但並不偏僻
這麼好的地方有多少人參觀呢?
「一年來,陳列館共組織接待中央國家機關、遼寧省、鐵道部和地方領導等重要接待任務33次,接待慕名而來的社會團體和遊客2000餘人」。
一年只有兩千餘人,為什麼?
因為這裡不!接!待!散!客!
必須湊夠同一個單位的二十個以上的人,由單位預約才能來。
至於不接待散客的原因:
我TM哪知道?!
2017年1月5日,有關部門終於對此做出了一些解釋。「瀋陽鐵路陳列館是鐵路職工安全文化教育基地,未經政府相關部門審批,不具備對外開放資格。按照瀋陽鐵路局有關要求,陳列館目前只接待鐵路單位預約團隊參觀和持鐵路工作證的鐵路職工參觀。目前,陳列館每周不定期接待全局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集中參觀培訓任務,以及局各業務處室按系統組織到安全警示教育館進行的安全警示培訓教育任務。已經加強對內部職工教育,進一步耐心細緻做好說明解釋工作。」
另據評論區介紹,瀋陽鐵路陳列館在內部運行了七年之後,終於在2017年10月6日,答主發表本答案的三天之前,對外開放了!不知會不會再關門,想去的趕緊了。但是同樣據評論區介紹,開放了也不接散客,還是要報團才能來。
又,精選評論兩條。
總有人告訴我 就是需要准遷證什麼的 真的是讓我心態爆炸
我當時查了一上午的資料加上公安局領導告訴我確實有這個政策,我好歹也是活了20多年研究生畢業也算有點文化,總不會查個政策都查不明白吧。
真是不懂為啥還被質疑,我吐槽了半天的核心點是:我手續齊全按規章制度辦事,還被卡,還需要找人打招呼辦理本來走流程就可以辦的事。
被人這麼質疑真的煩,貼幾個律師粘的法規別在這這事上面影響心情了可以嗎?
要是覺得我百度的沒有說服力就去查一下法規原文,如果真的需要也打打我的臉,我馬上刪帖。
————————以下原文—————————
我是在離開哈爾濱的高鐵上寫下這段文字(寫完的時候已經下車了)講一段剛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吧。
先交代一下背景。我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碩士也是在哈爾濱念的,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 。因為在哈爾濱本地上學,所以也沒有將戶口遷移到學校,戶口一直在原籍。
由於馬上要去單位入職,準備把戶口遷到深圳,所以需要去戶籍所在派出所開一個戶口遷移證。在我去派出所之前,我已經跟單位的人事和一些已經入職的同學交流過後,把所需都材料準備好了。
第一次去派出所是在前天。去之前我媽媽問我「要不要媽媽跟x阿姨打個招呼?省的你來回跑,哈爾濱辦個事兒費勁。」 講道理,我聽完我媽說這句話滿肚子的不耐煩甚至有些不屑,材料齊全走正常的程序辦個證明前後不過十來分鐘,幹嘛要找人? 於是跟我媽敷衍了幾句就匆忙出門了,結果到了派出所得到的答覆是「戶籍警出去開會了今天辦不了,小夥子你明天再來吧」
講道理,這沒啥問題,出去開會挺正常,只能怪自己不趕巧,而且負責接待的民警態度也很好,我就順便問了問這位民警我自己準備的東西齊不齊全,他也很耐心的聽我說完並告訴我「差不多沒什麼問題,這事兒好辦,蓋個章的事兒了。」
於是我心情美美的覺得警察叔叔很和藹明天再來就是了,開開心心找小夥伴玩耍去了。
要說的事情發生在第二天,也就是昨天。
一大早早早的去了派出所,詢問之下找到了戶籍警,一個三十多歲的女警官,我很有禮貌地跟她說「不好意思打攪您一下,我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想開一個戶口遷移證,報到證、接收函、三方協議、戶口、畢業證、身份證這些材料我都帶齊了…」
話還沒說完這個警官就打斷了我並告訴我「拿你要遷入地派出所開的准遷證,沒有辦不了。」並且從始至終沒有抬頭看我一眼。
我當時內心還想這姐姐今天心情貌似不太好,就跟她又強調了一遍我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
(在這裡解釋一下,正常社會人員辦理戶口遷移確實需要她所說的這個准遷證,不過國家出台過相關政策,就是應屆畢業生遷戶口不需要這個准遷證,只要出具報到證(也叫派遣證)和接收函就可以,無論該生戶口落在學校還是在原籍)
這時候女警官終於抬頭了,臉上掛滿了嘲諷斜了我一眼,「應屆生多啥啊?有特權?」
我馬上跟她解釋應屆生不需要這個准遷證,她問我這是誰告訴我的,我說公司發過相關辦理流程介紹,而且我也問過公司的人事。 她立刻反唇相譏「公司的人事?他們懂還是我懂?」
我當時真的很懵b,因為我覺得這就是看完材料出具個證明然後蓋個章的事兒。我就講確確實實是不需要這個准遷證啊,已經有同學辦完這個證明了,也沒用到,而且就算拿到准遷證我也到深圳了,還怎麼來這裡辦呀。
她聽完我的話好像很生氣,眉頭緊皺,語氣更加不耐煩:「沒有準遷證就是不行,你說那些沒用,你去哪辦這個准遷證跟我有啥關係,沒有我就辦不了,有我就給你辦。下一位」
於是乎我準備的材料她看都沒看我就被三振出局了,也沒給我繼續說下去的機會,我也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弄錯了。出去以後我很沮喪給我媽打了個電話,我媽媽很是滿意的說「我沒說錯吧,不找人能行嗎?我找你x姨吧,等我電話。」
過了十來分鐘一個叔叔給我打來電話講自己受x姨委託,問清了來龍去脈告訴我材料沒問題,應屆生確實不用那個准遷證,下午再去一趟就行,找姚x警官,說是崔所長讓你找她的就行。我依稀記得早晨那位女警官前面的牌子上就寫著「姚x」。事後我問我媽媽這個叔叔是誰,我媽說是分局的一個小領導。
下午我又回到了這位女警官面前,跟她講崔所長讓我找你,還是辦一下那個遷移證。
180度大轉彎是什麼?我真的第一次懂!真的真的第一次懂! 這個警官真的就笑靨如花的抬起頭對我噓寒問暖:「呀,是你啊老弟兒,哎呀你說說,姐不是怕你這邊把戶口遷走了那面派出所不接收嗎,總能遇上這樣事兒,哎呀,難免手續就得嚴一點兒,快,要往哪遷,把地址和遷入地派出所告訴我,姐給你弄。」 在她跟我蜜汁扯淡的全程我就不停嗯、啊、哦、好的應答,心裡暗自腹誹誰tm是你老弟,上午還跟我噹啷個臉拿話懟我呢。前後不過五分鐘,所有事情全部搞定,材料也基本上沒審核。
另外,在我要走的時候,聽到了他跟另一個要辦身份證的哥們的全程對話
「同志,咱這能辦身份證吧?帶戶口了」
「能辦,你這衣服不行,要穿深色帶領衣服」
「那我現在買一件去行吧」
「行,買吧,哎,對,一個小時以內回來啊,我一會兒下班了」(我這時候看了眼手機,一點四十)
「啊?一個小時我也來不及啊,咱這有臨時租的那種黑襯衫嗎?」
「我上哪有去?來不及就明天再來唄」
這哥們聽完長嘆一口氣然後拂袖而去,出門的時候高嘆一聲「這東北啊」
這聲慨嘆真的刺痛了我的心。
在發生這個事情之前,我恰好剛剛看完這個話題下的大多數高票評論,心裡還滿是憤懣,覺得有些回答有失公允,有心為我大東北辯駁一番,因為我之前辦什麼事兒遇到的公職人員大多態度很友善,也沒受過太多刁難,心裡還覺得這些回答拿個案論整體,而當確實遭遇了這樣的待遇之後,才真切的理解了他們口中所說的東北現在矇昧的狀態。
講道理我沒在其他的城市辦過這些手續之類的,不了解別的地方什麼樣子所以沒法對比,但是我真的很難理解,為什麼明明手續齊全辦理一個不能再小的事兒也非要領導打招呼?不打招呼就不能正常辦?沒人要求這些窗口單位能像服務行業一樣(雖然哈爾濱服務行業態度也是令人髮指),但是咱最起碼也應該有一個平等的姿態,我不是求著你辦什麼違法亂紀的事,你非得義正嚴辭的呵斥我,我也沒必要非得卑躬屈膝跟你陪笑吧。
回家以後我媽媽跟我講 ,這個戶籍警就是想卡你錢,內勤賺的都少,看你學生啥也不懂,難為難為你讓你著急,回頭你再去求她拿點錢她就給你弄了。
對於這個說法,我寧可相信她是業務不精,沒搞清應屆生落戶手續。
真的像很多高票回答所寫,心情只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真的想為自己的家鄉做些什麼但是無能為力,自己太渺小太平凡,只能盡量做好自己。
像我媽媽所提倡的不找人不能正常辦事兒的想法,可能早已深入絕大多數東北同胞的骨髓,每個人對這樣現狀都表示無奈和痛恨,卻又不得不依照這樣的法則生存而為這種不良生態環境推波助瀾,東北最被人詬病的也就是這樣的官僚氣息吧。而這樣的社會環境,恐怕不是通過一代兩代人就能徹底改變的。
無論如何,我都會依然深沉的愛著這片土地,因為這是我的家鄉,但是在找工作時根本沒考慮家鄉的任何企業而是只考慮去沿海可能才真正地暴露我對家鄉的感觀吧。
本來不想說什麼的,但是看到大家都在積極討論,我想了想還是說些什麼吧(手機打字,有差錯請見諒)。
1.關於副局長該不該說監管問題。
我自己也認為,對商戶的監管作為一項工作,局長是可以說的,在日常工作中也不能完全放棄對商戶的監管。而且我也不認為談監管和缺乏服務意識就劃等號。但我說的是「營商環境專項會」,專項這兩個字什麼意思,不需要我解釋吧。而且該副局長在這種會議上「只」談監管,「絲毫」不談服務和營商環境,這能體現什麼呢。
2.關於副局長的是不是想撈錢問題。
你們問一問在東北做買賣那些被工商撈過錢的商戶吧,他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3.關於我黑東北和黑政府機關問題。
我自己就是是東北人,我幹嘛要黑東北。有人說我偏激,黑政府,這我也很委屈啊,我只是沒有任何添油加醋的說出了我看到的事實,就有人說我黑政府。那是我黑的嗎?那不是你們認為黑嗎?
4.關於準備司法考試問題。
司法考試是改革了,沒說取消吧。
-------------------------以下是原回答-------------------------
不敢不匿,東北體制內人事(考得公務員)。
工作單位在市場監督管理局,這個局是原來工商局改革之後,下放到地方,在區一層面就叫這個名,但是在市一層面還叫工商局。
清晰記得,有一次市工商局開「營商環境專項會」,有一位副局長講話,講了一個多點,一句跟營商環境有關的話都沒有,反而是告誡到,工商局權利變弱了,大家要多去找商戶檢查,這樣商戶才能怕便於監管。
靠了,營商環境會,講一堆這玩意。作為局領導,一點服務意識都沒有,就是考慮權利,考慮撈錢。越聽越噁心!!!
現在準備司法考試,準備南下,老子不伺候了。
走些話真得繼續往下寫了。
1.不是說工商只服務不監管,但是在營商環境會上隻字不提服務,一味談監管,這本身就有問題。
2.關於撈錢。現在起,我摸著胸前的黨章開始說話,我經歷的兩個基層工商所,都存在惡意向商戶要錢的行為,為了完成罰款任務。而且都存在,不給發票,或者少給發票行為。沒有發票這部分錢也都用於私人消費了。
3.服務意識。不摸黨章你們認為我說假話。我所在的區局有八十多人,在那工作四年多,從沒聽過一句關於服務的話。真是一句沒有,都是管理和所謂的收拾商戶。
你們有你們看到的世界,我有我看到的世界。我只是把我看到的世界和我得選擇說出來。
如果有人認為我說事實就是黑公務員隊伍和政府得話,那應該是真黑。。。。。
本身問題是,東北能不能復興,我回答不了。但我說出了我看到的世界,這樣的東北能不能復興,你們說呢?作為東北人,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先得從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說起:
高考那年,拿到北大錄取通知書,家裡搞了個升學宴。參加升學宴的採油某廠領導向我連連敬酒,讓我幫幫「我老弟」。然而,我並不知道誰是「我老弟」,高中生不會喝酒然後就滿口答應了。誰想東北人就是實在,過了幾天揣了兩萬塊錢就跑我家去讓我輔導他要上高三的兒子,我心裡想至於這麼著急嗎,但是還是見錢眼開答應了,倒是解決了假期旅遊的經費。這孩子後來成績提升幅度很大,廠里的人都知道了,我也就無心插柳,開始搞起了輔導高中生的副業。後來,這孩子還算爭氣,考上了中國政法大學,他的升學宴酒桌上,他爸喝得醉醺醺語無倫次反反覆復感謝我,酒桌上的客套話說什麼都不記得了,但有一句卻至今不忘「要不是你把他教出去,他留在油田就廢了」——這就是大慶油田一個中層幹部、骨幹力量的心聲,這就是一個作為東北經濟重鎮大慶的管理層為孩子尋找的最好出路。
作為油田幹部,一般是安排孩子隨便讀個大慶本地學校,比如東北石油或八一農墾,輕輕鬆鬆混到畢業直接包分配到油田成為「國家幹部」,但我知道這樣的時代一去不返了。作為大慶國企和政府的管理層,他們應該是現在喊「振興東北」這個口號喊得最響的一群人,然而他們自己信不信我不清楚,我卻知道他們是最急於把孩子送出去的一批人。
作為一個大慶人,其實心情挺複雜的。這些年來幫助過兩百多人成功「逃離」東北,本來應該算還挺有成就感的。但當我問他們畢業是否要回東北時,無一例外,一個要回去的都沒有,反而是他們又求著我幫他們輔導保研、考研或者介紹北上廣的工作機會,重本的送到985、一般985的送到十大名校,十大名校的送到清北,清北的送到國外…真的沒有一個人哪怕只是考慮過回到東北!
雖然又可以有非常可觀的輔導收入了,但是想想,那是自己的家鄉啊,一批批優秀年輕人急於逃離自己的家鄉,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只是東北衰落的一個縮影,那麼面對這樣的局面,東北真的能振興嗎?
首先,如何定義振興?如果要求東北像蘇浙一樣商品經濟繁榮,那這個振興的可能性是零。東北需要有自己的振興方式。綜合分析比較東北的市場環境和資源稟賦的優勢和劣勢,活躍的商品經濟近一二十年很難發展起來,如果再在這事上耗了一二十年,東北將再次塌陷,東北人民也沒法再等這麼長時間了,而整體上來講,東北的比較優勢在農業,這也是唯一的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振興的機會。東北有得天獨厚的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但這遠遠不夠,還要改變一直以來的單純把農業看做基礎產業、保命糧看待,東北就是要把農業作為核心競爭力產業,把農業與產業化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產業鏈,縱向的綠色農業、特色農業、農產品深加工、農業新品開發,橫向的配套金融、保險、技術、機械、設計、營銷等相關產業,形成以多樣化農業為核心的橫縱全產業鏈,形成利益共同體。發揮地緣優勢,按照國際標準、區域標準組織生產,開拓日本、韓國、俄羅斯、東南亞,搞國際大宗貿易。
其次,要不要遏止人口尤其是人才外流?答案是不用遏止人口或是人才外流,也遏止不了。根據舒爾茨、克拉克等人關於人才流動研究的相關理論和模型,人口和人才外流在短時期(幾十年)內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遏止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基於東北以大農業為中心的產業布局,東北需要大量人口外流,為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在農用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與經營權三權同時存在並可分離的宏觀政策條件下,必須通過實現流轉農地經營權來發展大農業,這就意味著大批農民要外流謀生,在工商業經濟長期不景氣的情況下,大批市民要外流發展。一個是產業的需要,一個是現實的限制,但無疑都為東北大農業為中心的產業生態提供了成長的時間與空間。東北人才政策的關鍵不是留住人才(往往難度大、成本高、非對口)而是能夠大力度引進真正需要的人才,甚至主動送出人才再引進。這種陣痛也是難免的。
再次,東北要不要振興重工業?重工業要振興,但不是數量和規模上的振興,而是要敢於取捨,利用東北原有工業基礎和技術積澱(如哈飛、一汽、哈工大、吉大),在重點城市集中力量發展高精尖工業,在個別大城市搞高端服務業。
最後,官僚化的管理體制、高成本的人情社會痼疾怎樣根治?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問自己,你覺得這些中層幹部痛恨僵化的官僚機制、痛恨人情社會、痛恨腐敗嗎?他們痛恨,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逃出這裡,但他們作為既得利益者卻打心裡不想改變現狀。他們很難適應或者是恐懼這種改變,很多大慶人把孩子送到北京以後,還會抱怨,北京衙門太大,不好拖關係,連轉個專業這樣的 「小事」找人辦不了。他們來到大城市,卻很難適應這裡的節奏和生活。具象來看,其實都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曲婉婷爹媽,一個個殺雞取卵,都換成了北京的學區房。所謂人情已經是滲入這個社會文化基因層面的東西了,不大幅消滅它賴以生存土壤,新的東北難以再生。關鍵是,你要消滅原來的基礎,這麼多人怎麼活?看來,我們只能等走出去的這群人漸漸影響沒走出去的。看來只能是「肉食者謀之」了,我真的想不出什麼好的解決方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