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塑造呂布這個形象,有什麼意義?
首先,我們把握三國演義整部小說的主旨,就是為了突出蜀漢的正義性,所以重點塑造了劉、關、諸葛三個人的正面形象,所以一切都是為了他們服務,就像醜化近乎完美的周瑜是為了凸顯諸葛的才智一樣。
其次,看呂布的一生,所有表現都是一個勢利小人,多行不義,為人所用,終致身亡名毀。
再次,呂布與劉關張的交集主要集中在:討伐董卓(重點:三英戰呂布)、徐州之爭(包括呂布之死),這也是呂布的一生最重要的幾件事(另外就是誅殺董卓)。
討伐董卓:描寫呂布神勇輕取十八路諸侯上將,無人能敵,最後寫籍籍無名身份地位的劉關張合戰呂布,終克敵制勝。這裡的作用在於:1.用呂布的神勇反襯三人的英勇,更重要的是表現了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潛台詞就是三人桃園結義共扶漢室的豪情與大義;2.呂布無人能敵,卻被三個籍籍無名的士官打敗,用呂布勇猛和十八路諸侯的恐懼,托出本部小說的主角,告訴天下各路諸侯,真正的英雄現在開始登場;3.皇叔出場,不能不立功,呂布就是他們立功的表現,只有如此,天下諸侯才能承認。
徐州之爭:把呂布的無義奪城、劉備的仁心讓城放在一起,形成鮮明對比,小人見利忘義、君子坦坦蕩蕩,更重要的是在徐州反反覆復的爭奪過程中,表現了劉備作為一個干大事的人的忍耐力與仁義,更加確立了劉皇叔正統且正義的身份。
呂布之死:呂布城破被下屬所擒,正是多行不義必自斃的結果,符合惡人自有天收的讀者訴求;呂布的求饒、曹操的惜才,和劉備的一句話使呂布最終被殺,其實潛在說明劉備的用人準則,與曹操極具不同:以德為首,表明劉備是正義之師,也進一步說明曹劉不兩立的基本立場。而這句使呂布喪命的話其實根本上說明劉備從骨子裡對呂布的不屑(其實,個人認為劉備是怕呂布為曹操所用,用人會說曹操用呂布,呂布也會向對待丁原董卓一樣對待他,但曹操不是董卓之輩,曹是極具會用人的領導,同時,誅殺呂布很可能也是為了泄憤和自保,泄憤自不必說,自保是曹操在試探劉備)。
誅殺董卓:誅殺董卓本質上是一件正義之事,但這件事不但沒給呂布增光,反而更反映了呂布這個人愚蠢與無義,因為這件正義之事是被王允借刀殺人。這裡有兩個情節:第一,呂布誅殺董卓是弒父弒主;第二,呂布好色輕義,暗通父妾,私德敗壞——這點與後來關羽的降曹約三事、千里走單騎中心護嫂形成強烈對比(呂布與關羽通過赤兔馬聯繫起來)。
以呂布的不義,襯托關羽的義
推薦閱讀:
※趙雲跟呂布誰厲害?
※為什麼人間會有那麼多呂布的傳說?
※曹操殺死呂布後將貂蟬和赤兔馬贈給關羽,關羽為何拒絕了貂蟬?
※呂布為何在董卓死後如此不堪一擊不能統領一方?
※董卓死後,呂布為何打不過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