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打得過歐洲列強,卻打不過北方少數民族?

明朝打退過日本、荷蘭甚至葡萄牙,但是卻被瓦剌和滿洲按在地上虐。


噗,講真明代幾次和歐洲「列強」的衝突我覺得真的連戰爭的資格都算不上,跟動輒數萬十萬入寇的北虜或建奴簡直是天壤之別。

北虜這塊@李夢陽已經說的很詳細了,應該說整個明季的大半部分時間裡明朝邊軍在面對瓦剌韃靼甚至吐魯番入寇時都是以人數上的劣勢在對抗的,在達延汗重新整合之後尤甚,這裡我想補充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嘉靖年間大量如白蓮教之流的漢人逃民叛入蒙古,這些人群和往常被俘的漢地邊民不同,大都是有豐富鬥爭經驗,熟悉明邊防禦虛實,在邊防軍中布有耳目的亡命分子

這些人不光大大提高蒙古一方的生產力和戰爭潛力,更能讓俺答入寇從容地避實就虛,使明軍的數量劣勢更加明顯,真的是如李夢陽所說,想找幾場人數相當的對戰都不容易,人數相當時你也讓蒙古人別死了幾個帶頭的就跑啊,「斬一酋,虜遂遁」的記載還少嗎

蒙古這邊扯遠了,再來說說歐洲這邊。

為什麼說大部分明朝和歐洲人的衝突根本連戰爭的資格都算不上呢?不光因為歐洲人來的規模小,也因為明朝這邊的應對同樣也不是用來應付「戰爭」的

屯門和西草灣之戰時,廣東是根本不存在「正規水軍」這種概念的,連汪海道都要臨時徵調民夫民船;

明末中英虎門衝突時,虎門寨新設不久,且缺編嚴重
以至於所以很多人想像中的明末亞娘鞋炮台是這樣子的

但實際上卻是這樣子的

再對照事件親歷者彼得·芒迪的描述,這個小型的水堡銃台根本就是沒有一兵一卒一炮(但應有預警的崗哨),還是在得知英國人來了之後,準備了數日才在夜裡用戎克船把小炮和守堡兵丁運了進來

所以拜託別再說什麼幾個英國商人就可以吊打明軍了,這些「使節」和「商人」在來到廣東之前可是可以直接在印度洋上和葡萄牙的卡拉克、蓋倫組成的戰艦隊正面開片的存在,如果非說這些商人只是什麼公司保安的話,那麼在虎門與他們對敵的「明軍」也同樣不過是少數「海巡人員」外加一個臨時的碉堡。反正我是不會說就在這個事件的同一年,海上君王號下水,但是英國南部海岸卻被搭著Xebec級別的北非海盜大擼一遍,當地Militia宛如吉祥物一樣看著海盜揚長而去這個事實的,嗯


荷蘭人這邊呢,刻意強調武裝商船和正規艦隊的不同則更加沒什麼意義。先不說VOC這種集外交、軍事、司法和貿易壟斷權的准國家組織本就不是一般的商人公司可以比擬的,人開往亞洲的戰艦好歹也是和聯省海軍船廠一起原裝出品的man of war好么

自己看看在天啟到崇禎初年這樣的船隻(8-10)在南中國和東中國沿海活動的有多少,可以說明人初遇紅夷所見到的夾板巨艦,描述上雖然有所誇張,但也不是什麼小型Yacht一類的「舢板」,而很大可能是這種大小和武裝並不相差同期本土聯省海軍多少的主流戰船

這個從荷方關於出入澎湖的船隻記錄中也能找到對證

7~800t,搭配3-40門火炮的「武裝商船」,呵呵噠。真當你家歐洲本土的海軍都是清一色的「海上君王」或者是一出港就仆街的「瓦薩」呢?

從上述的圖和表也可以看出,料羅灣確實也不值得大吹,天啟年間福建沿海明軍所面對的軍事壓力實際上要比鄭家大得許多。

以明軍圍攻澎湖為例,實際情況絕不是像下面這位仁兄信口開河的那樣

哪個位面的明軍能夠出動兩萬人呢?

「檄行各道將,略抽水兵之精銳五千,列艦海上,以張渡彭聲討之勢。仍分布水陸之兵,連營信地,以為登岸豕突之防。第濱海數千里之長,額兵不及二萬」

看清楚整個海防額兵都不足兩萬,計划出兵僅僅五千之眾哦

那麼是役明軍實際出動的兵力又有多少呢?

「臣仍躬涉海濤,抵於金門島,連發兵將三千,銜艫繼進,逼處夷壘,且攻且守,凡八閱月,而夷食盡計窮,始悔過乞降」

實際不過2~3倍的兵力差,面對銃城夷舟,從調集兵力到布置合圍花了數月,最後誓師進攻只用了半月就迫使紅毛投降

「風櫃三面臨海,惟蒔上嶼一線可通。掘斷深溝,夷舟列守。宜先攻舟後攻城,舟不可泊,城必不能守矣。遂於六月十五日誓師進攻。夷恐羈留商民內應,盡數放還。適南軍門又授方略,齎火藥、火器接應。即日運火銃登陸。令守備王夢熊等直趨中墩札營,分布要害,絕其汲道,禦其登岸,擊其銃城夷舟。又令把總洪際元等移策應兵船泊鎮海營前海面,直逼夷船,候風水陸齊進。七月初二日,夷計無復之,令夷目同通事赴鎮海營面見,求開一路。」

再配合前面關於夷舟的記錄,這實際上分明是一場以並不懸殊的兵力優勢進行海陸合圍屈人之兵的成功典範,比鄭一官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當然就算是鄭家所面對的那種已經大幅輕型化和機動化的Yacht艦隊,也不是一般哪怕是歐洲本土的商船可以比的,這種船和Xebec一樣,在歐洲本土一樣也可以把大船搶得不要不要的

看清楚這是一艘「使節」船哦!(手動滑稽臉)

你說像我一個玩大航海史的怎麼盡給大萌洗地?

我明明一說大萌打敗的並不是列強了,二說大萌的海防力量確實弱,請告訴我這哪裡是在洗了
還不是有些講明英之戰只能反覆嚼網文和《對華貿易編年史》之流,講澎湖連個檔案都不看就信口開河的明黑姿勢讓我很捉急啊(攤手)

最後再回到少數民族上面,看到有答主提到了東歐白皮被克里米亞搶得慘兮兮的狀況


克里米亞韃靼

如果把明軍所面對的北虜們直接拉到歐洲的南俄草原,恐怕表現還會更好的。這塊有空再更

以上です


說實話,本來根本沒有興趣回答這樣的斗獸問題,結果某位「大神」答主的「抖機靈」回答把我嚇了一跳。

「與明朝-明鄭對戰的歐洲武裝最多就幾乎就沒有聚集起超過1000人,擊敗最多歐洲武裝的一次是明鄭收復台灣,東印度公司方面在台灣有大約1500男人可以拿武器戰鬥,隨後又有725人從巴達維亞趕來支援,然並卵,國姓爺有25000人。人比他多,炮也比他多,你讓大萌怎麼輸?」

哈哈哈哈!(笑一個先~)

我不知道在某答主眼裡熱蘭遮城的地形地勢是不是不存在,大員沙洲上熱蘭遮城前的大員市鎮長寬面積是多少,能不能擺下25000人和比荷蘭人更多的炮。荷蘭在台灣的記錄,最早記載明鄭布置在大員市鎮的火炮數量大概是26門(1661.5.25),這條記錄的上一條就是報告雙方在一天的時間內互相射擊800發(總數1600發)炮彈,還有其他的多處類似記錄,至少表明在明鄭-荷蘭的戰爭初期在火炮規模上雙方完全是等同的。甚至在Immenhoorn號擱淺的「南邊港道」作戰期間,荷軍明確記錄此處有兩艘已經待命的戰艦,一艘裝載13門大炮一艘裝載20門大炮。如果有人看過地圖的話,不難發現海軍優勢使得荷蘭人在幾條重要航線上可以對鄭軍進行相當的封鎖,控制「南邊港道」雖然不能直接對大員市鎮的駐軍構成威脅,但是在側翼形成對東南側沙洲的火力壓制是完全有可能的。

1661.5.29

回歸正題,荷蘭人在抓到了一個中國人,自然要審訊套問情報。這一輪拷問再一次證明了,熱蘭遮圍城初期大員市鎮只有25/26門大炮。同時在荷蘭人的嚴刑逼供下,這位中國人的回答向我們透露了鄭軍初期的兵力配置

「除了舵工和其他人以外,有一萬人隨國姓爺來此地,其中五百個是小兵,其他九千五百人是士兵」

看起來很多對不對?我們繼續往下看

1661.5.31

荷蘭人抓到了漂流來的幾名中國人,荷蘭的詢問下,又透露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報——大員市鎮內駐紮軍隊的人數

國姓爺的軍隊有十三個軍團的士兵和50門大炮」

「廈門不缺糧食,他想在這個市鎮里現在有20門大炮

在這個市鎮里,就只在製作堡籃,沒有在做其他事情。因為要守住這個市鎮,派三個軍團,合計有三千人,駐在在這個市鎮內

在這些記錄後面還有很多地方記錄了類似的情報,大同小異,無非是火炮數量,大員市鎮內的鄭軍人數,和鄭軍死傷情況,國姓爺的態度等等。對大員市鎮兵力的記載大多在2~3個軍團,也就是2000~3000人浮動。那麼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在明鄭-荷蘭戰爭早期,大員市鎮的鄭軍人數總數在2,3000人水平,火炮在20~30門左右」很有優勢嗎?

其實完全沒有。

當然,我才懶得去為了闢謠具體考證熱蘭遮城的具體人炮對比,我只是看的某些人的答案蛋疼插一腳罷了。

總的來說,鄭軍攻台其實相當程度上具有軍事冒險性質,因為鄭軍攻擊台灣行動一開始就被清軍所知,國姓爺甚至為了防備清軍進攻,在廈門布置的一百門以上的大炮和四萬人規模的軍隊。鄭軍此役取勝根本上,總結起來就是戰略布置恰當,和南居益攻澎湖一樣,沒有愚蠢到要冒著海軍劣勢的情況下針鋒相對。而是趁著漲潮突入大員灣,直取普羅民遮城,取得陸地優勢。在實現圍困熱蘭城且初期炮戰不利的情況下分派軍隊屯墾緩解後勤壓力。(順帶一提,這也是中國官方治理台灣之始)到1661年底,情況發生了變化,鄭成功得知滿洲與荷蘭人可能媾和的消息,改變以往的圍困戰術,調來至少四十五門重炮 猛攻。1662.1.25,鄭軍開始猛烈炮擊熱蘭遮城和側翼的烏特勒支堡,後者厚達十尺的牆體直接被轟塌。同時熱蘭遮城內可以出擊的兵力已經不到800人。在這種態勢對比下,荷蘭人最終選擇了投降。所以,戰爭不是兒戲,不是簡單的兵棋推演。鄭軍先後擊敗了熱蘭遮城內在北線尾組織的反攻和巴達維亞援軍的反擊。作為前線主力,陳澤的宣毅前鎮總兵力 大致在750人到1000人左右,在大員市鎮的面積和北線尾狹長的地形里,根本不會實現 所謂的「25000人」包圍「1500」人的情況。雖然鄭軍在戰鬥人數可能佔優,但是絕沒有如此之大的差距。遠東的荷蘭公司軍隊此時甚至配有燧發槍,戰爭早期供應充足,更談不上疲弱之師。鄭軍是克服了海軍劣勢,地理劣勢,戰略劣勢(荷清兩方面壓力)。在合理 的戰略布置下,發揮了軍隊的戰鬥力和火炮優勢以後取得根本性勝利。

抖機靈也要有個度,不是么?


說實話我很煩某些沒事喜歡跑到你的答案下面裝理科中,轉頭碰到一些問題就胡說八道扯淡沒邊的人。本來在知乎的界面下我是不喜歡撕逼的,不過有些東西看久了也覺得煩。乾脆吐槽一次

僅以這位 @川丹丹 回答中扯淡的2個槽點為例,順便科普下什麼是明朝中後期的明蒙戰爭常態

第一個槽點簡單,搗巢戰術可不是明中後期開發的,明初就喜歡用。最有名的藍玉捕魚兒海大捷就是典型的搗巢戰術,如果連這個都不了解真不知有什麼勇氣評論大萌的。這裡我懶得做科普,請自行百度,哪怕看看百科也行。

再不濟,成化年間的王越也會表示喵喵喵喵?什麼時候搗巢成了中後期特定名詞了?笑

第二個槽點,「明朝幾乎放棄與蒙古剛正面」「人一樣多都打不過」。笑!

事實上,明朝中後期,明蒙在邊境戰爭的常態是少數量的明軍對付動輒數萬、十數萬的蒙古入寇。

漫長的九邊區區幾十萬九邊明軍,卻需要防守七千多里防線,撒到各個衛所鎮堡,兵力是非常可憐的。在明中後期由衛所制轉為鎮守營制之後,一鎮最高軍事將領的鎮守總兵能短時間出動的直屬兵力大致也不過五千,而大多數衛、所的守備將領能募集出動的兵力就更捉襟見肘了,通常不超過1千。

因為明軍防守的是一個面,蒙古卻是打擊一個點,倉促間明軍並沒有辦法短時間聚集大量兵力對付蒙古人

於是明蒙邊境常見的戰鬥是這樣的:

幾百明軍衝進了數萬蒙古入寇者的軍團中作戰。。。。咦,某人不是說「放棄與蒙古剛正面」了嗎?

呃,很奇怪嗎?

注,我比較懶,借用某友人的資料。

以嘉靖年間的一個戰鬥為例「丙寅虜二萬餘騎犯遼東前屯自新興堡入守堡百戶常祿指揮姚大謨率堡兵二百據三道溝扼虜虜縱其圍之提調指揮劉棟團練指揮劉啟基共率軍舍四百餘盡銳沖之入重圍與錄大謨合力戰貴圍不克四人者俱死我兵傷亡大半虜亦創甚備御指揮王相問報統所部兵四百人赴之與虜遇於寺兒山大戰移時殺傷略相當虜捨去相包□月首被重創移營沙河驛千戶葉廷瑞調團練卒百餘佐之相裹瘡欲復戰或曰虜充斥如此爾以寡弱卒當之戰必無辛相曰吾家世為將惟有此一腔血報國恩耳且虜驕而無律雖眾不足憚明日虜驅掠人畜歌歸相疾趨出其前邀之戰於蠟黎山虜悉眾來相帥麾下殊死斗已而死竭相勇氣益厲持刀左右擊身被十餘創而死指揮張策百戶程克改胡鎮及麾下士死者無慮三百人廷瑞面受數刀昏仆次日乃蘇余卒無幾無不帶傷者虜遂即日引去事聞 」

看的很累是吧,簡單點說:

2萬餘蒙古騎兵入寇遼東,百戶常祿指揮姚大謨率堡兵二百人抗擊。虜忠圍之,援兵提調指揮劉棟團練指揮劉啟基帶了400兵沖入重圍合力作戰,敵眾我寡,於是「四人者俱死我兵傷亡大半,虜亦創」。於是虜兵不想糾纏退走,恰好遇到了備御指揮王相帶的四百人援兵,又是一場惡戰,400人對2萬,結果「殺傷略相當」。王相重傷後移營到沙河驛得到百餘兵力補充,於是不足500明軍又一次參戰。這次作為搶劫來的蒙古軍碰到了硬點子,不得不「遂即日引去」。

這只是明蒙邊境戰爭的縮影,亦是常態。除非蒙古人劫掠日久,明軍才能集結出較多兵力去作戰,但是往往這種情況蒙噠會跑的很快。很多時候明軍守衛的將領只能選擇用少量的兵力去攔截大量兵力的蒙古人,即使硬著頭皮也只能出去,如果運氣好,得到援兵相助,運氣不好就。。。。

如果有龜縮城堡不出的將領,那麼坐視劫掠的罪名就跑不了了。

同是嘉靖年間劉天河在寧夏設立的戰車營就有另一個戰例,明軍五百人出塞被八千蒙古軍隊包圍,明軍分布戰車自守,結果蒙古軍隊損兵折將之下竟然痛哭離去,五百明軍得以保全。

這類戰例記載太多了,不一一列舉。

某些情況,明軍倒是想人數相等的與蒙古人打一仗,可惜 @川丹丹你能給個機會讓蒙古人別跑嗎?

如果能對以上問題有所了解的話。那麼對明朝對戰車的重視和中後期的明軍家丁化就可以理解了。

………………………

分割線之補充說明

@川丹丹 這位轉進大神實在好玩。又拉上專家來為自己背鍋,然而我想說專家表示這鍋不背。特木勒這篇文章在篇中說的很清楚,是想對游牧-農耕關係中,補全農耕對游牧劫掠這一塊的關係,因此論述了嘉隆時期宣大,與封貢有關的馬芳等宣大明軍將領的搗巢趕馬行為,以此為論據描述游牧與農耕關係中還有農耕對游牧劫掠這種關係。因此在搗巢這一塊,他並沒有深入探討搗巢戰術的開始或者說這種行為的開端和原因。

但是到了這位慣常黑萌不黑萌不舒服斯基嘴裡就成了,「明中後期」明軍正面不敢肛,所以開發了搗巢趕馬戰術。

嗯,這種讀書都能讀歪了的功夫真是可笑。

實際上搗巢趕馬並不是明中後期馬芳等人專屬戰術。如果按照特木勒農耕對游牧劫掠的概念,成化年間王越對套虜的2次搗巢同樣也是在劫掠游牧,除了斬首人頭外,王越同樣斬獲了不少牛羊財務,並因此封功拜爵。但是王越的做法同樣遭到了批評,因為在他二次搗巢後,蒙古小王子「達延汗」所部就進行了報復性的攻擊,開啟了延續到嘉靖的邊境紛爭。

如果把特木勒農耕對游牧劫掠的概念引申,洪武年間的對蒙作戰也有同樣的效果

借用朋友的曾經發過的總結:

第一次,洪武三年正月到五月,出兵數字不詳
北元損失官員2519人,民3379人,軍84500人,馬68180匹。


第二次,洪武五年正月到十一月,明軍出兵十五萬人

北元損失官員30人,軍10400人,民830人,牲畜120000頭。

第三次,洪武十三年二月到三月,出兵數字不詳

北元損失軍士一萬餘人

第四次洪武十四年正月到八月,數字不詳

第五次,洪武二十年正月到六月,明軍出兵20萬

北元損失軍64529人,民20萬,馬數千匹

第六次,洪武二十年九月到二十一年四月,明軍出兵15萬

北元損失宗室+官員2994人,軍、民92867人,馬49000匹,駝4804頭,牛羊102452頭,馬駝48150頭。

第七次、八次北伐數字不詳

統計,八次北伐只計算有明確數字記載的收穫,北元總共損失人口472051名,牲畜391626頭。

數字不明確的不算在內。

也就是說這數次北伐光精確到個位數的記載里,北元就損失了四十七萬多人口,還不算每年都有的小規模打擊。

以上有幾次戰役也是標準的急襲搗巢戰術。

黑萌不要緊,但你得姿勢正確。濫竽充數就得有被打臉的心理準備。

最後,實際上搗巢也不是大萌的專屬,漢唐一樣有……

最後,我就用特木勒的原文再打這位的臉一次

互相搶掠哦,川丹丹你是怎麼說的?被你自己舉出的專家打臉什麼感覺?


脫離了力量對比的斗獸考量都是耍流氓。大體來說,明人在與歐洲人的絕大多數衝突中都保有人數優勢。的而蒙古人經常在入侵行動中集中大大超過當地明朝防禦力量的人馬,

與明朝-明鄭對戰的歐洲武裝最多就幾乎就沒有聚集起超過1000人,擊敗最多歐洲武裝的一次是明鄭收復台灣,東印度公司方面在台灣有大約1500男人可以拿武器戰鬥,隨後又有725人從巴達維亞趕來支援,然並卵,國姓爺有25000人。人比他多,炮也比他多,你讓大萌怎麼輸?

@鄧玉函 的上綱上線我不想回應了,樹個靶子自己打好好玩啊。腦補我說什麼鄭軍"人海戰術"拿25000人包圍荷蘭一兩千。我表達一個鄭軍享有人力優勢罷了,你這是理解出了什麼鬼?上過學學過閱讀?你朱棣吧的人真的很無聊。


然而"北虜"和"建奴"就不一樣了,明中後期蒙古拿大萌當提款機視擄掠為生產,入寇輒糾集數萬騎,甚至明方還不少有蒙古"十數萬"入寇的記錄。以至於九邊明軍幾乎已經放棄和蒙古剛正面(媽噠,人一樣多都經常打不過好嘛……),而轉而深度開發搗巢趕馬一類的戰術,在蒙古主力入寇時避其鋒芒,深入草原擄掠蒙古老小營…… 客觀來說這種以搶對搶互相傷害滴策略還是很管用的,至少對蒙古各部實現了的軍事壓力。封貢談判前夕不少蒙古部直言苦於明軍擄掠久矣,主動要求和平,加入封貢。

這裡就不多吐槽某個想抽我結果自己搞不清"搗巢趕馬集團"與前代搗巢的關係自說自話一晚上的貨了。嘉靖時代諸將以"搗巢趕馬為務","主動搗巢"可以說成了主要對蒙作戰方式,家丁與將領形成了以擄掠蒙古人為業的利益團體都是前代不存的。現在想想,似乎那貨不明白這種情況形成的前提其實是家丁制度,以為之前一直是醬紫了。

"建奴"能聚集起多少人馬就更直觀了,薩爾滸之戰時僅八個固山就有男丁六萬餘,戰場上又有民夫萬餘,對抗分兵的明軍能在每個分戰場上形成絕對的人數優勢。搞得大萌戰後驚呼建州有十萬眾…………

大體來說,大萌是這樣的:

征服者上岸了是這樣的:

蒙古人來了是這樣的...... (蒙古銀把具裝騎兵至少保持到17世紀早期)

某位對我大萌忠心可嘉,但似乎漢語不大好的同學在另一個回答里大戰風車,不斷YY我的話"開發搗巢趕馬"戰術是侮辱大萌之前不會塞外搗巢,這位同學可能來自明斯坦國,對漢語辭彙"開發"明顯有誤解。

在我們漢語中,"開發"的發展意味是泛意的,即可指創製,也可指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深度發展。對於明斯坦國學生來說可能較難理解一些。這位同學也看不懂我在與他的對話一開始就說的"馬芳非創製者,這種東西出現的很早"的意思。當然,更不要指望他搞清楚嘉隆時代搗巢的獨特之處在哪了。畢竟在他眼裡捕魚兒海大捷和明中,後期搗巢行動也沒啥區別。

在隨後,這位同學陷入了不停自說自話的癲狂地步,簡單的閱讀能力也下降了。我提供了推薦閱讀特木勒教授的《將帥家丁與明蒙關係》一文,希望他搞清楚特木勒教授所說的"搗巢趕馬集團"是什麼意思。據說他下下來看了,結果告訴我沒寫?為了進一步拯救明斯坦國留學生的漢語能力,維護中國與明斯坦國的友誼,現把原文貼出,大家幫他找一下好嗎?(友情提示在397頁)

我想,一定是我和特木勒教授的漢語不夠標準,明族同胞是不會犯錯的。


第一,被瓦剌打和被建州打之間隔了近兩百年。這兩百年間的大部分時間,如有必要,大明可以一隻手一個壓著這倆打。

第二,土木堡之變是渣操誤事。這個大家也知道了。

第三,歐洲來到亞洲的人少,這點也不多說了。

第四,在滿清入關如狼似虎橫掃一大片的時候,就算歐洲列強派正規軍上來打,未必就打得過八旗綠營。


俄羅斯帝國還被克里米亞的韃靼人欺負到18世紀呢,斯拉夫白皮女奴很受土耳其人歡迎呢。


本來不想回答,但是看到一個低級黑,我還是撥亂反正一下吧 御臣天:為什麼明朝打得過歐洲列強,卻打不過北方少數民族?

在明英戰爭中,明朝其實是被英國人打得找不著北?根本瞎扯,因為這個是典型的歐洲人自吹自擂,在明方上至官方下至民間壓根就沒有相關的記錄,要知道攻佔炮台火燒集市可不是一件小事情,為什麼作為修史大國的明方會沒有記錄?就算是為了遮醜,那麼同樣是海盜的劉香真的攻佔虎門炮台為什麼就記錄了?

在明朝的記錄裡面,可只有這些歐洲海盜被明朝攻退的記錄,【紅夷揚帆徑欲入省,銃臺官兵放銃堵禦,打死夷人數名,夷舡泊回南灣。】【瞭見紅夷搭廠在山取弇,遵令督帶各舡目兵,密從山背掩襲,奮勇先登,夷人驚惶,奔走下舡,邦基等令各兵將廠寮放火盡行燒燬】【本月初三日夷船揚帆直入銃臺,兵放銃堵禦,自辰至未,夷舡不敢徑入,泊回原處,打壞小料舡一隻】【夷知有備,不敢寸進。】【本夜四更,夷船四雙,各帶艇暗藏大銃,乘夜突入白沙海面,官兵拚命對敵,各有損傷。】

來源:????

明人對英國人的行蹤記錄得很清楚,什麼時候來送死被打跑去了哪裡什麼時候又回來送死繼續被虐,至於什麼大勝,根本瞎扯,明明一路在沿海逃竄,什麼火燒市鎮,還是瞎扯,明明你搭建的臨時據點被突襲的明兵給燒了,而且明人也算實在,對自己伏擊火攻英國人失敗的事情一點都不避諱記載

這吹牛逼也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專利,僅僅用歐洲人一面之詞也是用心良苦啊,更何況以英國此賊的尿性,如果不是被打怕又什麼時候肯掏錢?若明人真的和此愛面子的英國貴族意淫的那樣好欺負,嘗到甜頭的歐洲諸盜不會食髓知味而蜂擁而來將中國變成另一個印度?可笑


第一,明朝打退的那些歐洲人是遠程殖民隊,非正規軍,不能視為列強武力。
第二,明朝把蒙古壓在地上摩擦了一百年,然後使用互相傷害、蘿蔔加大棒的辦法又壓制了蒙古一百年。至於滿洲的前身女真人,是被明朝逮住豢養了兩百年的。
第三,明末國家機器已經腐朽不堪,尤其是黨爭激烈,因此漢奸輩出,賣國賊濟濟。尤其是帶著兵投降滿清的人多如牛毛,還爭相調轉槍頭來為滿清攻打中國。這邊願意守的人面臨大敵還仍然互相拆台,如此一來怎麼抵得過滿清呢?別說滿清了,就是換成朝鮮,換成阿豬阿狗,也能佔領中國。
第四,如果把元清加進來看,清朝滅明的戰爭是幾千年歷史裡打得最長的,總共花了40年,如果算上後金獨立戰爭的時間,那就更長了。而其餘朝代更替,一般就打10年左右,最長的是打了19年。


明朝並沒打敗歐洲列強,在中國東南海岸的歐洲穿梭多為商人,如果是歐洲各國把自己的艦隊駛到東亞,明朝如何抵禦?台灣的荷蘭殖民者也不到2000人規模。況且滿洲能打敗明國本身就是因為複製紅衣大炮的能力比明國好。自從努爾哈赤被紅衣大炮炸死以後,金國迅速跟進,產出的紅衣大炮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比明軍好,紅衣大炮原名紅「夷」大炮,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紅夷」是哪個「夷」


首先,敢問那時候日本算列強??
莫非大日本復興稱霸東亞提早了三百年
(爭貢之役就給明粉自己洗)

其次看一下所謂明英衝突

考亭聯合會(Courteen Association)立即組建由「龍號」(Dragon)、「太陽」號(Sunne)、「凱瑟琳」號(Catherine)、「殖民者」號(Planter)等四艘,「安妮」號(Anne)、「發現」號(Discovery)等兩艘輕帆船在內的威德爾船隊。船隊由約翰·威德爾(John Weddell)和納撒尼爾·蒙特尼(Nathaniel Mountney)率領。

8月12日,「龍」號派駁艇測量水道。在駛往亞娘鞋炮台的附近時,遭到炮台的三次警告射擊。威德爾船隊的四艘船立即包圍亞娘鞋炮台。炮台開炮還擊英人的挑釁,但沒有擊中任何英人船隻。威德爾船隊的炮火密集射擊半個小時後,炮台守軍逃離。威德爾派出100多水手登上炮台,扯下炮台的中國旗幟,升起查理一世王旗。棄守炮台有重四五百磅的小炮四十四門,威德爾派人將其中的三十五門作為戰利品搬到船上。

抱歉,大英的不遠萬里前來貿易和明朝產生衝突的武裝探險商船都吊打你大萌,全身而退。告辭第一彈!

幽默完後再來看看最簡單的對比。

這是十六世紀八十年代的英國艦炮規格。
ps亨利八世時代的瑪麗羅絲號戰列艦因為火炮太多傾覆了

1620-1624年買的紅夷炮,被我大萌寶貴的不得了,連四十多年前的英國海軍艦炮都不如。
還有什麼可比的,再次告辭!!!


評論區還有說這不是炮台是銃台的。。。
貼一下文章

還有那些專門給大萌洗地的某些大佬,無非就是說虎門一帶衰落防守大不如前,乃至臨時調遣兵力。因此被英國商船突襲一下成功了也沒什麼說服力。
那這裡就引用一下【英國與中國邊疆危機】對此事最後的總評:
「威爾德船隊6月來華,12月離開,在中國停留約半年之久,兩次施用武力擊敗中國守軍,佔據村鎮,炸毀炮台,殺人放火,橫行無忌,明朝軍事力量薄弱,官吏庸懦無能,暴露無遺。威爾德在給科亭協會的報告中提倡發展中英貿易,公然建議奪取中國的海南島作為英國領地,充分顯露出英國殖民主義者的兇惡嘴臉,中國海疆從此多事。」

你自己軍力防守薄弱難道還變成自豪洗地的理由了?真是戰績不如大清農民三元里抗英。
我的炮台沒守住是我不重視,不代表什麼。
這個和便秘怪地球沒引力相似的神奇邏輯大家盡興品評就好。

當然了,最後英商說好賠償損失的2800兩白銀最後也被商人們拒付。

突然發現一個很搞笑的傢伙,大家當寵物觀摩一下。

攻佔炮台什麼可不是小事啊,為啥明朝沒記錄....
結果答主我就在這位仁兄自己發的資料鏈接里找到了如下內容:
伏乞皇上敕下兵部查覈施行。至【擊毀銃臺】,奉旨回奏,另當具疏上聞等因。崇禎十一年四月十二日奉聖旨,兵部知道,欽此。
最厲害的是此人在被人發現自己發的史料自己沒讀過之後,開始了知乎假大佬常用的「咬文嚼字」式不要逼臉。
「我說的是攻佔炮台啦,這個史料裡面說的是擊毀,不一樣的啦不一樣。」
「炮台和銃台區別大的啦」
「擊毀太容易了,攻佔才有難度呢,擊毀炮台上的一塊磚也是擊毀!」

人家史料還要照著你狗嘴裡的話寫?
擊毀你的炮台是弱雞,攻佔你的炮台就能牛逼?
一般碰到腦殘我都不屑與其爭辯,因為結果一定是死不認賬。

但是,見到這種在【知乎歷史話題下面隨便寫個回答,再貼上一個自己其實都沒看過的歷史資料庫鏈接】,就以為可以裝作史界大佬的傢伙,不得不費點心神揭穿其面目。

而且此人一口咬定英國人的記錄就是歐洲式不要臉的吹牛逼,明朝記錄就是一絲不苟嚴謹專註,真是讓喜愛外交史多國資料運用對比的各位歷史教授們汗顏啊。

最牛逼的是這個演員大佬一定要說英國人有那麼牛怎麼不佔領個根據地至於漂泊海上幾個月?哈哈,人家到底不過來六艘船,你還指望棄船上岸來個肉搏戰把廣州府打下來?簡直不知所云。
之後就是死不認賬形式的裝作可憐博取同情,都是知乎用爛的套路。

綜合來說,此人第一沒有認真的態度回答問題,其二不懂得多種史料對照的重要性
其三史觀扭曲。總而言之,回答沒有半點參考性。

當然了,畢竟知乎現在明粉皇漢腦殘黨橫行,所以我看即便這貨蠢到一定境界也會有不少人擁躉。

至於這人選擇跟我的回答針鋒相對的原因估計是既惹不起大佬,又找不到新人虐,所以只能折中了。不過在大家慧眼之下這麼快暴露其本身無知面目,應該也是他始料未及。

明粉選擇性無視自己資料的毛病這輩子是改不了了。
不過用這位仁兄ID名來總結,不和腦殘多說話。
再補充升華一下就是,別和腦殘認真聊,把他罵到底就好。


打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幾千人駐紮武裝叫打敗歐洲列強?明軍是打敗荷蘭人當時和英國人打海戰的主力艦隊了?

至於打敗日本,其實過程也不輕鬆,壬辰兩次開戰折騰六七年,最終第二次戰爭演變成了雙方對耗國力的長期戰爭,還是等到豐臣秀吉死了日本才撤軍。雖然繼續打下去,國力偏弱的日本肯定還是會輸,但整個過程對明廷而言絕對算不上輕鬆愉快,不然三大征怎麼能把萬曆前半期積攢的資源消耗個底掉的。而李如梅對滿洲人戰力的評價是遠在日本人之上「此賊精兵七千,而帶甲首三千。此賊七千,足當倭奴十萬。」日軍在朝鮮也就是14萬,明廷對付日本尚且如此吃力,實力下降後,10多萬明軍在薩爾滸被6萬滿洲女真軍打敗很奇怪嗎?


因為那時的列強還是初出茅廬的資本主義小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強大生命力還沒來得及被幾次工業革命完全激發,大明則是滿身風濕骨痛的老牌封建農耕列強,此消彼長,

何況,最先攻入北京的是李自成不是昂台吉。


明朝從來沒有打敗列強,打敗的只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葡萄牙海盜,就是打荷蘭人,鄭成功率領2.5萬人攻打台灣荷蘭1000多人,最後還要圍城斷水斷糧才能獲勝。

至於日本,因為日軍在戰略上有著巨大的硬傷而後金軍沒有。

日本人的戰略其實是相當奇葩。一支近十萬人的大軍,在沒有掌握制海權,在對面大陸沒有盟友全是敵人的情況下,還要隔海補給,還要對抗一個大陸巨強,這基本是戰爭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奇觀。這也意味著日軍如果不能速勝,只有慘敗。

事實上也如此,日軍兩次進攻,都是一開始氣勢洶洶,攻勢凌厲,接下來馬上萎靡,縮在城池中被動固守。都是因為後勤跟不上,後方不穩定的結果。

日軍是侵略者,面對的都是充滿敵意的人民,所以日軍必須在佔領地大量駐軍,防止游擊隊防止朝鮮人的反抗。還需要大量的軍隊掩護補給線,實際上的情況是日軍分散在朝鮮各地。入朝的明軍很多時間面對的就是這支喪失了部分機動能力,兵力無法集中,戰略處於守勢的日軍。明軍可以集中兵力,在局部形成優勢,各個擊破。

這也就為什麼在朝鮮的大規模交戰多是城池攻防戰,而且很多情況下是明朝聯軍攻擊日軍駐守的城池。

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明軍在朝鮮時有朝鮮軍這個可靠的盟友。朝鮮海軍和游擊隊在打擊日軍的補給線上取得相當大的成果,並有效地分散了日軍的兵力,減輕了正面主戰場的壓力。同時,朝鮮軍在正面戰場上的表現也不算太差,不說幾次大的會戰明朝聯軍一起作戰,就是朝鮮軍單獨作戰也取得過一定的戰果,比如說在晉州和幸州都擊敗了日軍。

更要命的是日軍缺乏良好的騎兵,這意味著就算日軍大勝,也無法擴大戰果。蔚山之戰,泗川之戰,日軍如果有良好的騎兵用於追擊的話,都有可能給明軍造成毀滅性打擊,但他們沒有,每次失敗明軍都能保存主力,下次捲土重來。

也就是說,日軍既缺乏持續的戰略進攻能力,又缺乏戰術上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能力,也沒有盟友支持,那除了等死還能幹嘛。事實上,當日軍被趕出平壤,他們失敗的命運已經決定。

而明軍陸軍在朝鮮表現得的並不好,大型會戰負多勝少,決定性勝利的也就二次平壤會戰,泗川會戰,兩次蔚山會戰都是慘敗,在平壤幾千騎兵居然被步兵打得全軍覆沒,這基本也算得上戰爭史上的奇觀。是日軍在戰略上的巨大失敗掩蓋了明軍在戰術上和戰鬥力上的弱點。

等到明軍面對後金的時候,雙方形勢顛倒,明軍在朝鮮的優勢現在都變成了劣勢。後金有著穩定的後方,機動能力遠強於明軍,被各個擊破的變成了明軍。而且後金始終保持戰略進攻狀態,依託城池進行防守的變成了明軍。同時,後金的騎兵遠遠強過明軍的騎兵,這意味著明軍一旦野戰失敗,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薩爾滸會戰和松山會戰,明軍都遭遇了毀滅性打擊。明軍在東北也沒有一個盟友可以打擊後金的後方,牽制後金的兵力,補充明軍的兵力,後金可以全力對付明軍。這麼多戰略上的弱點加上戰鬥力上的差距,不堪一擊是必然的。

明朝在中後期時,其軍事實力衰退得非常明顯。中後期的明軍的戰鬥力遠不如開國初期的那支明軍,也不如其他朝代末期的軍隊,以至於作戰時往往將領能依靠的只有他的親兵。甚至類似戚家軍這種完全沒有大規模陸地野戰經驗的剿匪軍也被要求北上邊防,可見明軍空虛到什麼程度。一種說法是衛所制度嚴重削弱了明軍的戰鬥力,一種說法是工商業的控制導致了軍費不夠,但無論什麼原因,明後期軍事的貧弱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可能《明朝那些事》使得很多人對明朝有著很多美好的想像,但演義畢竟是演義。事實是殘酷的,相對於宋金宋蒙反覆拉鋸了百餘年,明軍對後金如此低的勝率,不是天災人禍完全能解釋的。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軍事實力不濟也是明朝滅亡決定性的原因之一。


醒醒,明朝最多打敗的是xx東印度公司,人家國家級的艦隊在歐洲呢


大概去年伊朗在波斯灣裡面活捉了一船美軍,這說明伊朗能打敗美國,但是我敢肯定伊朗打不過中國。


16-17世紀亞非懟掉歐洲軍隊不是很正常嘛

19世紀工業革命後的那才叫真.代差

看看殖民史地圖就明白了,18世紀以前連片的殖民地只存在於美洲——也就欺負一下石器文明的美洲土著(歷史的轉折在於,如此低的征服成本,這片土地又如此肥沃而資源豐富……歐亞大陸上極端落後民族一定生活在極端貧瘠之地,哪有這種好事)真要如後來那麼厲害怎麼等到19世紀才席捲亞非?

北方真正打不過的只有後期女真,而女真尤其核心建州早就農耕化了,在明軍當過差的不少,努爾哈赤本人就是……一個超大號車臣

而真正滅明的農民軍,裡面也有不少或欠餉或離散的前明軍


題目有錯。滿洲人並不是游牧民族。而是漁獵民族和定居農耕民族的結合。


大萌擊敗歐洲列強,你可以參考一下國足曾經在友誼賽上擊敗法國。
感覺差不多。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國足曾經能在足球場上擊敗歐陸豪強法國,卻又被泰國血虐呢?

大明被外族打敗你可以理解為上屆歐洲杯上的英格蘭,靠著一手凱恩發角球的神操作和內部配合的問題硬是讓冰島給結果了。

再往後的清朝,就屬亞洲杯被日本血虐以後,足協實行了幾年新政,以為自己水平足夠高了。邀請了英法德等八個國家來到中國比賽,再次慘遭血虐。


你讓大明在歐陸三十年戰爭中打幾仗試一試,打那麼幾個商人海盜算啥呢……


為什麼你們總說明朝打不過後金? 難道大明不是被他媽的漢人李自成滅掉的嗎!?


推薦閱讀:

建文帝去哪了?
為什麼在一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朝代,對於兵士卻如此瞧不起?
朱棣被鐵鉉詐降後為什麼不繼續水淹濟南城?炮轟前本來決定水淹的!
魯迅和明朝的東林黨人有什麼區別?
假如建文帝不選擇自焚會怎麼樣?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清朝 | 工業革命 | 蒙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