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提高朗誦水平?

標準的普通話


終於擠出時間更新了這一篇,又填一個。(敲黑板)

(此處應有掌聲)

————————————————————————————————————

原答案:

在語言能力過關的情況下。(普通話)【一乙為線】

八大基本類型的表現,優秀與否皆來自於內部技巧和外部技巧的使用與理解。

內部技巧:內在語、對象感、情景再現。

外部技巧:重音、停連、語氣、節奏。

朗誦走心。

請放棄學習並徹底丟棄「中國式朗誦」,那種所有類型都一味氣吞山河的「啊~春天」式的表達不是朗誦。

朗誦從來都不是單純意義上的什麼「朗誦+背誦」。


藝術雖然高於生活,但終究源於生活,並從來都沒有脫離掉生活。

在理解這一點的基礎上去表達。

——————————————————————————————2017.04.18 更新

內部技巧篇:

1.內在語

內在語的意思,是指那些在播音語言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沒有完全表露出來和沒有直接表露出來的語句關係和語句本質。

從語言的構成邏輯上講,語句鏈條間是具有邏輯關係的,比如:我餓了,我要吃東西。「餓了」和「吃東西」是具有邏輯上的鏈接意義,前者和後者之間的關係是「因為」「所以」的關係,而在原語句中並沒有「因為和所以」的直接表達,所以需要我們在閱讀時加以的處理,結合語境和上下文來確定語句中這一「深層鏈接」,而不是簡單的陳述過去。

這是為什麼我們說「看起來越平(情感)」的文,讀起來處理越麻煩的根本原因。

2.對象感

大多數初學者在表現有聲語言的時候顯得語氣平淡呆板,沒有起伏,或者速度特別快像是自言自語,再或者漫無目的一筆帶過,沒有播講興趣和播講願望,讓人聽久了就萌生倦意。原因很簡單,他們為了讀而讀。

語言的傳播不是自言自語,也不是對空宣傳,更不是自我欣賞(這一點尤其有趣,太多人太懂得自我欣賞!!!),不論如何自我感覺良好,請記住你去播講你去朗誦,不是朗誦給自己聽的,甭那麼勇敢的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自我表達,你的播講目的,你讓你的受眾,進入到那個美妙的世界中去。

說穿了,你是個守門兒的,你有鑰匙,你得開門兒,讓大家都進去賞賞,這是你的義務。

甭站在門口拿把鑰匙對著自己瞎BB,你得開門兒讓大家去感受,那才是真善美的小世界。

3.情景再現

這一點最為重要。

情景再現指的不是單純的你的自我精神世界的再現,而是你「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為原型。使稿件中的任務,事物、情節、場面、景物、情緒等等等等在播音員腦海中不斷浮現,形成連續的活動的畫面」,並不斷引發相應的態度、感情。

這個叫情景再現。

簡單的說,就是在「符合設定的情況下,說人話,展示稿件內的場景。」

所以你知道為什麼我極其的討厭新生代一批人非常崇尚中國式朗誦的行為,讀《珍珠鳥》跟讀《海燕》一樣,讀個《水調歌頭》跟讀《啊!黃河》一樣。

媽的...還各種有道理「中國式朗誦,是老一輩留下來的精華,具有中國獨有特色,不能被丟棄,應該被發揚,你不懂是你不專業」

我還真是斃了狗。

建議喜歡古詩詞系列朗誦的朋友們可以多多看看《中華長歌行》系列

尤喜歡焦晃老爺子的《水調歌頭》。

這裡給個傳送門:配樂朗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焦晃(2011·中秋)


增強氣氛沒有錯,同時要足夠還原場景,才算是成功的朗誦。

甭說沒有見過古人飲酒談詩的樣子,我就讓腦補一下,你丫的朗誦個《水調歌頭》跟打仗一樣,那樣子恨不得把現場的琴都給掰成兩截,千古名篇《水調歌頭》分分鐘變成「水煮割頭」,還真是有畫面感。

——————————————————(篇目分割線)

外部技巧篇:

重音

一篇稿件,是由很多個表達獨立意思並蘊含一定感情的語句組成的,語句中的詞和片語並不處於完全並列、同等重要的地位,有的會更重要一些,有的次要。對那些比較重要的點,我們則採取著重強調一下的方式來表示其重要性,以便於更突出的表達出具體的語言目的和思想感情。

畢竟同樣一句話我們把不同的點放在不同的地方所表達的最終結果是會產生偏差的。

比如說:樓下賣油條的小夥子其實是隔壁老王派來打探情報的間諜。

重音放「樓下」:表明突出是樓下的那個買油條的小夥子,不是隔壁街的小夥子。

重音放「油條」:表明突出是樓下賣油條的那個小夥子,不是賣蘿蔔的那個。

重音放「隔壁老王」:表明突出小夥子是隔壁老王派來的,不是老李。

重音放「打探情報」:表明突出小夥子是來打探情報的,不是干其他的... ...

這個很好理解對吧。

另外,重音使用切記不要僵死了,這玩意兒在不同的語句中,絕不是萬能公式,諸如很多人喜歡在所有的形容詞上做同重的重音,或者在全文(不論什麼情況下)所有第三人稱上用重音,這會使得整體色彩變得極其單一。這是明顯不管情景變化我終自管飲酒醉的表現。

結果會超級噁心。

停連

顧名思義,停頓和連接。

有的人問我,為什麼要停頓。也有人回答說:你閱讀的過程總歸是需要換氣。

就完了。沒下文了。

卧槽... ...

這和自身的情況有關係沒有錯,但恕我直言,停頓的意義更多是在於「你的受眾需要有思考的空間」。

這是生理需要,但更多的是心理需要。

首先在停連的使用上,生理需要必須要服從心理需要,不可因停害意,因停斷情。換言之,你停頓是為了在下一句更好的表達其稿件內在情感,或者為了下一句讓情感深度更深,或者給個起伏讓前後有所對比。

這裡不做學術性的長篇解答,用心體會。實在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張頌教授的《播音創作基礎》,裡面詳細的記述了包括:區分、呼應、並列、分合、強調、判斷、轉換、生理、回味、靈活性停連等10類停連方式。

當然其內容是專門為播音主持專業學子而做的,老一輩真是用心良苦,但就這樣完全給鼓搗碎了,卻也少有願意咽下去。

另外,在停頓的時候,請「就氣」,這玩意兒是怎麼回事兒容我簡單廢話兩句。

播講時,除非是表達過程「大開大合」,否則一般我不大建議完全換氣。

而更多以補氣的方式做,這樣能有效的避免過多的氣息外泄影響整體效果。

比如:我們一口氣一般吸個六七成滿來用,但這一句播講我們僅用了五成,那麼在剩下三成我們不呼掉這三成氣息再重新洗六七成滿的氣,而是由外往內再補個大概三四成進去。盡量的減少播講過程中的換氣「特效」(那可怕的巨大呼吸聲...)

語氣

很多人說這是個玄學。

NO。

語氣被專業定義為「思想感情運動支配下語句的聲音形式」。思想感情和聲音形式往往相輔相成,前者決定後者,而很不厚道的,後者對前者卻有反作用。

思想感情我們專業上講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個感情色彩,一個是語氣的分量。

感情色彩容易理解,喜怒哀樂懼憎....對吧,語氣則很重要。

這裡重點解讀一下,很多人在讀東西的時候給人的感覺沒有人味兒,明明語音很標準,但是就是很單薄,原因就在這裡。

語氣的處理我們往往僅以句子為單位。

優質的處理是「把握這一句的個性特點」,從而避免句句都一樣,句句都不準的問題。但需要注意,「這一句」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存在於稿件整體當中,是其一部分,注意要聯繫上下文,不要脫離了語言環境。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繼續往下搞入節奏的概念。

節奏

這個節奏不是動次打次。不是B-box...也不是你們想像中的「和音樂差不多的那個東西」。

而指的是「思想感情運動狀態的外部呈現」。

簡單粗暴的說,就是抑揚頓挫,高低起伏,輕重緩急的有規律性變化。

更加簡單粗暴的說:

欲高先低,欲低先高

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欲輕先重,欲重先輕

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要完善我們在播講或朗誦過程當中的層次和對比從而增強生動感人的內容的分量。

打個簡單的比方: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就這一句簡單的話我們要做以下處理: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語言藝術,博大精深。

冰山一角,夏日解暑。

我昨天發過誓,每天12點必須睡的,晚安了各位。


既然是有聲語言創作,那麼必然繞不開基本功問題了。
1.普通話
2.科學發聲
如果這兩點沒有解決掉,那麼在進行有聲語言創作的時候,就會出現諸多問題,難以集中精力進行表達。
好,假設,我們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我們還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才能把稿件朗誦好呢?
1.備稿能力
朗誦,是對他人文字進行有聲語言創作。必然要對文章內涵、目的、背景有了解,才能夠有的放矢。如果對於文章理解不充分貿然發聲,就會貽笑大方了。
來看這個視頻,《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作者海子朗誦經典視頻-朗誦者陳鐸、周濤、白岩松、李瑞英、羅
以上都是我們專業的精英,但是由於稿件的不熟悉和背景的不了解,進行了一次失敗的創作。
大家把海子自殺前寫的詩喜氣洋洋的用最美好的聲音朗誦了出來。
來來來,我獻個丑,《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正確朗誦方式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免費在線收聽|MP3下載-喜馬拉雅fm

2.表達技巧
又是一個大的概念,表達技巧包括了停連、重音、語氣、節奏,以及畫面感、內在語、對象感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本《實用播音教程二》回家看看。

那麼,如果我很懶,我什麼都不想學,就是想朗誦,能不能朗誦好呢?
可以的。
表達,表情達意,這是朗誦的目的和目標。而往往很多人在朗誦的時候就會「起范兒」,端著朗誦腔憋著嗓子糟蹋文章。我很討厭別人問我如何能有朗誦腔,哦對,還有公子音、仙女音什麼的。我來打個極端的例子,如果你能夠保證把作者內在感情,和自己的感想表達出來,哪怕你是公鴨嗓子,一口家鄉話的朗誦,我都認為是成功的。所以,只要你愛好,你願意表達流露自己的情感,朗誦的美好必然會相伴與你。

說了半天我感覺自己啥都沒說。


再有一定的普通話和語言技巧處理的基礎上。
提高朗誦的水平在於大量的生活實踐積累。


朗誦是門舞台藝術,也是種聲音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各有千秋的形式和表達。
基於這個前提,第一就是要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能夠剖析出文字的意境和意義,增強自身涵養和造詣
第二,加深閱歷,很多時候聲音的味道要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美,親身體驗的多,回顧和能表達出來的就越多,換而言之,想像力與詩文同步更能突出美感。
第三,多聽優秀作品,博取眾長,通過與自己的類比來找到自己最擅長的聲音感覺,包括斷句,換氣,語速,語調等,跟臨帖一樣,最後要找到自己的最大優點才行。
第四,多練,當成一種習慣,每天都試試去多讀,多誦,悟到了,就可能瞬間升華~
第五,多思考,多舉一反三,多去獲取文字之中,卻在言語之外的相關知識,說不定就有新的體會,如文字中暗含的文化,歷史,匠氣,藝術門類等等。

僅供參考,請加油~


你知道有個人叫梁逸峰嗎?他有特別的朗誦技巧


個人觀點:

其實就是要在"輸入"與"輸出"、"交互"這三個環節上下功夫,其中"交互"與"輸入"和"輸出"的練習是密不可分的。

所謂"輸入"就是吸收外界知識,不斷模仿和學習的過程,一切的學習都是從這個過程開始的。想要朗誦水平提 高的話,多聽聽名家的作品是錯不了的 。比如你選定了某位朗誦者,你所要注意的不僅時其表演的各個方面,也要將其與其他同類作品加以對比,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和努力方向。(這裡的同類作品當然包括你自己模仿的作品,——你通過將自己的作品與名家的作品加以對比,得出自己的問題所在,這其實就是"交互"的環節)。

如果說"輸入"是指明方向,那麼"輸出"就是踏踏實實地在道路上前進。只有不斷的實踐練習才能有所進步。一個好的方法是錄下自己的朗誦,然後將之與其他人分享(其實也就自然到了"交互"的環節)。別人站在別的角度,肯定能給你說出不少你無法注意的問題。——得到反饋後再不斷練習加以修正,水平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您好。我是主持人、朗誦藝術表演者、朗誦藝術表演教師王莘茹,很高興為您解答。我剛開通知乎問答,多多支持哦!

朗誦除了普通話有一定要求以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一、技巧:朗誦技巧無非就是注意把握稿件內容、確定情感基調。具體的有:

1、輕重格式(該重點強調的重讀,不需要強調的輕讀)

2、停連(一句話和另一句話在一起,表達同一個意思時,需要這兩句連起來讀,中間聲音可以略微停的感覺,但氣息不能停)

3、情景再現(朗誦者要將自己融進作品,想像自己是作品中的角色,並將作品中描寫的情景想像在自

二、如何提高朗誦水平:

1、深入了解作品內容,準確確定情感基調(比如:沉痛、哀傷、激昂、喜慶、柔情……等等)
2、調動你身體所有能調動的部位,比如,眼睛要與觀眾交流,情到深處眯眼、閉眼、瞪大眼睛等等眼神輔助。
3、根據情感需要,盡情地調動身體的各部位,也就是表演動作(這些動作必須是情感所需調動出來的)
4、聲音以及語言的變化,如果你的聲音柔和,就選擇舒緩細膩的文字;如果你的聲音渾厚有力,那就選擇有張力的文字。(聲音特色還有很多種)
5、語言要有變化,一首詩當中有那麼幾句是重點強調,但其餘內容也得抑揚頓挫,一首詩就是一個故事,需要在朗誦前先了解詩的創作背景、作者的性格以及他的故事,還有作者的創作風格等等。
一個優秀的朗誦作品需要兼顧的層面很多,如果只是單純在台上朗誦,做到以上幾點,並遊刃有餘就不錯了。如果是朗誦藝術表演,要求就非常高了。

建議:平時多讀童話、語言,訓練語言感覺以及對角色的把握;多讀詩歌以及散文,訓練情感的掌控;多讀小說精彩片段,體會任務內心心理活動。最後,生活中多注意觀察人、事、物的不同特點,多總結自己的親身感受。還有很多細節,由於字數限制,就不一一贅述了。

如果您有(朗誦、普通話、主持)方面的問題,歡迎關注我的知乎(王莘茹)向我諮詢,謝謝。祝您生活愉快!


「功夫在詩外」。朗誦(朗讀)的準備也許比朗誦本身更重要,其中就包括:

首先要明確朗誦的目的。為了比賽,則要注重音質、情感;為了興趣,則要養氣習文
朗誦之術,在於悅耳;朗誦之道,在於悅心。悅耳是給別人聽,悅心是給自己聽。

其次朗誦的功夫,比如你、我、他若朗讀同一篇唐詩宋詞,音色不同、閱歷不同,自然味道不同。術的層面,重在變化,比如強弱、快慢、停頓,有變化才能自然抒情。先有《二十四詩品》所謂的「實境」,再求篇外的「意境」——詩外的功夫。例如,京劇中的念白和「定場詩」、戲劇的角色扮演,都可以借鑒,那樣的朗讀,才有「人物」、有韻味。

還有,朗讀和文章之間要渾然一體。朗讀的「章法」,通於文法。在情感泛濫的當下,朗讀不必過火地演繹情感,樸素內斂之氣更可貴,這樣的朗讀是修身養性的功夫。

最後,

我在喜馬拉雅FM錄了《少年朗讀之道》音頻節目,歡迎指教切磋。

更多探討,歡迎關注公眾號:育龍書房


大家說的都十分的專業……看題主又貌似是個小白……
所以我不要臉的來強答一波。
最接地氣的方法:把一切文稿(或大氣、或婉轉、或生動,廣告配音除外)都化成你自己的話,你就是主人公,你在給你家桌子柜子碗筷子講述一件事或介紹一件物體,以你平時最自然的語氣完成。由你出發,然後廣而告之。這也就是所謂【走心】,說來簡單做來難。題主體會去吧。


多聽多看多練習,我問過丁文山老師類似的問題,丁老師跟我說:練習的少了。


1.普通話標準
2.找個合適的配樂簡直不能太重要
3.會卡(qiǎ)節奏
4.對文章情感的把握一定要細緻到每一詞每一字
5.記住一些技巧用來表達情感(如拖長尾音,改變語速等)
6.澎湃的朗誦不是一味的高昂、用力。切忌音調上去了感情沒上去,所以要輔以平時情感體驗的訓練。
0.你會發現一個好聲音真的很重要,但是在實力面前,好聲音也頂多給人的印象是「聲音不錯」而已


有感而發,順其自然;不表演,不炫技。


傳統朗誦其實和聲樂是一脈的,涉及到各種運氣和使用多腔體配合共鳴的技巧。我們如果說自由朗誦,以意為主,那就不拘這麼多。但一直白嘴說總顯得厚度不足,我建議嘗試發一種比自己嗓音低的音,把聲音「壓下來」, 就可以大致使用胸腔共鳴,所謂把聲音「立起來」。

再回到朗誦。首先文段的選擇上,可以是現代詩或抒情散文作品,較容易掌握。應該注意避免出現太多高亢的音。

讀熟文段,然後去找背景信息看,對作品形成清晰而明確的認識,再嘗試背誦。

而我們說朗誦最最重要的就是體會和表達作品的情感,所以接下來要感受作者的情感。說的誇張點,可以找個地方大哭一場或狂笑一回,切身體會一下作者的感受,很可能能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最後頌的時候注意舒緩有制,聲音不流與單薄,用緩急、重音呈現出文字的情感,注重對文中提到感官體驗有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就可以了。

希望喜歡!


其實說到底了,還是得有技巧。

前提是你得知道什麼樣的技巧呈現出來的是美的感覺。

然後反覆的嘗試,再試著創新,用別人沒有用過,但效果更佳的方式詮釋作品。

可以先從模仿做起,然後慢慢的來。


最開始的時候可以去模仿 模仿那些優秀朗讀者的語氣 體會他們感受情緒的方法


首先每個人的音色和音質決定了你適合朗誦哪一種類型的稿件,所以提高朗誦水平的前提條件是你要明白你到底適合那種形式的稿件,是大氣磅礴的,是古詩風韻的還是其它的形式,只有找准了方向才能發力。
找准了方向以後,要提高自己的聲音質量,也就是有紮實的基本功,練聲,讀文章書少不了的。聽大師的朗誦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最後是需要你有一顆心,一顆真正能感悟人生的心,用真情實感去朗誦它,而不是去故意的調動自己的情感去作情,而不是抒發內心的情感。
僅此而已,用心吐字,用愛歸音。


我看齊越朗誦比賽,有些幫助


錄音,給親朋好友讀,
一定要高度投入,面部表情,肢體動作一定要由內而外自然的展開


推薦閱讀:

鄧麗君唱歌最漂亮的地方在哪?
為什麼人有時候笑的時候會發出類似豬叫的聲音?
我是男生,23歲說話鼻音重,自身的鼻子沒任何病症,但是比較小,請問我怎麼訓練可以減弱甚至消除鼻音?
怎麼模仿海綿寶寶的聲音?

TAG:發聲 | 播音主持 | 朗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