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某著名房產企業家登山總花費超過3000萬元,爬個山真的需要這麼多錢嗎?
看新聞,某著名房產企業家登山花費超過3000萬元,平均每次耗費超過300萬元。自己理解,訓練、裝備、保險加嚮導什麼的。裝備,訓練成果什麼的不用每次重複花費的吧。用得了這麼多錢嗎?
王石登山跟我們登山並不一樣,你能在珠峰C1(氂牛可以運物資的地方)吃到還活蹦亂跳的對蝦嘛?後勤各種給力,甚至是奢侈。以上不是段子……他登珠峰時候聯繫中國登山協會做了培訓,這是中國登山現今培訓系統的雛形,這個培訓班就是現在中國登山協會的攀冰班和高山技能班。當時的教練是馬欣祥博士馬哥,新加坡的林教練。。。這兩人我恰好認識,吃蝦這個是林教練有一次跟我去雙橋溝攀冰的時候聊的,他經常用的協作叫爾布,也是我進四姑娘山區的司機有一年冬天進去的時候在車上聊起來的。
王石是團隊保障,這費用自然不便宜,我們大部分人是個人登山,我一年的花銷大概10萬軟妹幣左右……所以他一個團隊一年300萬也不算很誇張。。。大前年2012年日本一個80歲的老頭登珠峰三浦雄一郎大概一億日元還是兩億日元登珠峰……換算過來比王石一年300萬花費多了一倍不止。。。
需要很多,但不需要那麼多。
3000萬是標題黨干出的事。
原文在這:富豪燒錢首選三大運動:王石登山10年花三千萬
然後三千萬的演算法是:
有網友為他算了一筆賬,每次王石登山的花費都在300萬元左右,10年來,他在登山上的總花費至少達到了3000萬元。
這網友是誰?每次300萬的花費怎麼算的?不知道。
按我的計算呢,以單人攀登商業化程度最高的珠峰為例:
首先,你需要登頂過6000米以上的雪山且具有相應的證明。7000以上的雪山,以較為入門的慕士塔格峰為例,商業登山旺季報價大約3萬元,加上裝備滿打滿算2萬元,也不過5萬元。
當然,登7000米雪山之前最好登過6000米,於是6000米的入門雪山玉珠峰,旺季報價不到1萬元。裝備就算登一次扔一次(實際也不可能),也超不過2W元,合計3萬元。
最後,足夠體力、技巧和意志了,找商業珠峰攀登服務公司,報價也不過30-40萬元,就算加上單人10萬的裝備了(已經可以稱得上太太奢華),合計也不過50萬元。
以上的商業登山服務報價一般包括登山註冊費(也就是 @負二 說的門票)、環境保護費(夏爾巴人會組織清理珠峰垃圾),公用裝備費(繩索、技術裝備、帳篷等等)、食物費用(你不會想自己背負食物登山的)、高山協作服務費(珠峰一般都是夏爾巴人作為高山協作),甚至還有高山廚師費用等等一溜各種費用。
以上費用合計60萬元不到。
來來來,只要60萬!就可以攀登全球最高峰!只要不意外,攀了不吃虧,攀了不後悔!
當然,珠峰這種難度的雪山,不是單人輕易就可以攀登的,你得組團啊。企業家比較奢華,如果王石每次登山都是帶著一溜小夥伴還負擔他們的開銷,那麼登珠峰隨便超個300萬是很容易的。
但其他雪山真沒這麼貴啊。
anyway,結論就是聳人聽聞的標題黨。
實際上,原文也給出了較為靠譜的費用計算:
想要爬一次珠峰,每人至少需要花費30萬元。首先,你需要購買包括高山帳篷、背包、羽絨睡袋等高海拔登山的基本裝備,大概需要7萬元人民幣。另外,你還必須一次性交給西藏登山學校20多萬的相關費用。即使一次普通的為期7天的登山活動,如果不算裝備,每人也要花費好幾千元,而一套稍微像樣點登山裝備,價格都在萬元以上。
登山確實是比較奢華的運動,給你感受一下:
1960年中國第一次登珠峰,當時政府一次性下撥幾十萬美元的外匯,登山隊到瑞士、法國購買用品花去了近35萬美元,而這還只是外匯部分。1960年攀登珠峰的花費差不多相當於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的全部投入費用。1988年中日尼三國雙跨登山,僅北側大本營物資裝備就有900多個箱子、46卡車,花費約2000萬元。2003年中國登山隊隊員全部由業餘愛好者組成,中國登山協會為這次攀登服務的陣容是中國登山史前所未有的。18個雪巴和25個奧索卡登山學校的協作人員共同為登山隊和報道隊服務。這次登山活動還第一次僱傭了雪巴作為高山營地的廚師。這支隊伍的預算約人民幣180萬元-220萬元左右。其中食品費約45萬-75萬元,其中還不包括十幾萬美元的氧氣和僱傭雪巴的費用。
山就在那裡,愛登不登。
祝好。
贊謝同學。
單獨以登山註冊費為例:
1991 年 2300美元/人
1992年 10000美元/人 且一隊不得超過9人
1993 年 50000美元/人 且每隊不得超過5人,每超過一人多交1w美金
1996年 10000 美元/人 7人隊增加一人多交1w美金
近些年有些變動,具體價格商業隊確實是20-30w,價格區別是因為領隊嚮導人數等等的差異化。
裝備以最著名的攀登珠峰的義大利登山鞋為例,根據不同的海拔有對鞋子的不同建議。
珠峰款大概在1500-2000 美金/雙(這還是尼泊爾價格,在澳洲賣更貴)
最後的例子:
登雪山前的訓練包括很多很多,平地低海拔高海拔,在登珠峰的最後的訓練中可能要在大本營呆上半個月以上到附近做各種攀爬的訓練,在那種資源匱乏的地方,所有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如謝說的那些數字,很多人可能以為是苦力拍腦袋叫的價格,事實上,從尼泊爾出發你需要這些人(廚師,背夫,嚮導,教練……)在惡劣的環境下陪著你一個月,所以價格著實不便宜。
另外,一個高山作業的夏爾巴人一般一年(他們一年中只有幾個月可以高山作業,淡季登珠峰的很少)的收入是10w美金。
最貴的一次,就是珠峰,花了200萬
每次300萬,一點不誇張。王石登的都是7+2,跟團,註冊費,裝備,團費小百萬。可況王石是包團。還有某企業家上博格達峰5445也是幾百萬出去。人家富可敵國拿三千萬搞個愛好也蠻正常的。還有,我並不認為王石花了三千萬就證明是錢把他推上山頂的,比其他登山者最大的區別也就是後勤,吃大蝦並不比吃麵條就多一座山的力氣,登山因素太複雜,給鍵盤俠300萬去珠峰他也未必能到C1。
說的是王石吧,完成7+2花了這麼多真心不貴,我記得今年珠峰北坡進山費28wRmb,尼泊爾那邊5w美元,裝備與進山費的價格差不多,這還是單人費用,要弄個五六人的團隊,300萬就出來了。而且,這僅僅是珠峰,上珠峰前6000,7000米級別的訓練也要花錢,珠峰的窗口期一年就半個月,上不去第二年接著來。這還只是珠峰,珠峰很商業了,你爬個k2看看多錢。去南極北極點要船吧,要直升機吧……都是土豪的遊戲啊
排名第一的答案是在憑想像回答,或者說根據觀眾需要在杜撰事實。
一開始說門票(姑且認可這種稱謂吧),20幾萬,聽起來像是說的北坡的事,下面筆鋒一轉,來了一隊夏爾巴。要知道,藏隊在中國境內經營著北坡的登山事宜,夏爾巴則是尼泊爾人。況且,藏隊的20多萬「門票」是包含基礎服務的,即修路、築營和個人嚮導。而尼泊爾的登山註冊費用則只需要幾千美元(以團隊內每人平均費用計算),夏爾巴的費用也一般由團隊共同承擔(例如廚師、背夫。修路則更是可能由多個團隊公用一隊夏爾巴),當然個人貼身的夏爾巴嚮導除了事先約定的費用一般還會根據具體情況付小費(讓他替你多背瓶水,你腳發軟的時候要求和他結組等要求)。
總體來說,狹義上登珠峰一次花費20-30萬左右。
之所以說狹義,是因為往返機票,加都休整,大本營等待天氣窗口,都是需要花費的,但這些花費每個人的情況又各不相同。
另外說到裝備,la sportiva的高山靴也就1k美金左右。連體羽絨服也差不多這個價。考慮到登珠峰之前絕大部分人(尤其是中國客戶,一般都是從慕峰、卓奧友上來的)都有了部分8km的裝備,因此裝備費用算10萬應該夠了。
此外,所謂給錢就能把客戶背上頂峰的說法完全就是臆想。甚至都不值一駁。
回到原題,假設總花費3000萬是真實可信的,那麼難道那個某著名房產企業家只登了十次山?不說7+2了,我看過的早期的國內登山活動都有他的影子,在我看來,他不只是一個有錢的登山客戶,他還是個登山愛好者。
總之,新聞是標題黨,排第一的答案同樣不可信。
花花公子的老闆花了幾百萬登珠峰,最後還沒上去
我用了三千塊去七一冰川也登頂了
入徒步的坑一開始就是因為不怎麼花錢啊,入門級的路線買點麵包礦泉水就上山了,也挺好玩的。就算長線,華山南嶺丹霞三天也就三百塊錢左右(不包括帳篷等裝備),跟團的話也就500左右。
入坑之後攢裝備就各種燒錢了T-T,不過作為學生黨,所有裝備加起來也不到1000,不去雪山基本上對於絕大部分路線也夠用了,而且戶外的裝備平時也很實用啊,就是有點丑= =。
這點投入給了我足夠的樂趣,目前不打算挑戰那些極高強度的,所以也不用再燒裝備了。不過誰知道以後會不會再掉坑裡……
「窮人」也有窮人的玩法,同樣玩得開心。
至於高端玩家的花費上面好多人科普了,那個開銷其實大部分人也支付得起吧。
你在用屌絲經濟學揶揄富豪。
人家不是說了么:人家是登山,你那個頂多叫爬山。
推薦閱讀:
※韓國三母子被性侵案件的是真的嗎?
※如何看待賈玲惡搞花木蘭惹爭議一事?
※如何評價《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遇到困難李嘉誠不能共度難關,不必挽留」?
※微博、SNS、RSS 對門戶網站新聞有哪些影響?
※今日頭條與flipboard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