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日本是用中文本名嗎?如果是,日本人會如何稱呼?

比如:劉翔。日本人會稱作:Ryuu Shou (りゅうしょう)嗎?
另外,如果中文讀音實在尷尬的話可以使用自取的日語「通名」嗎?


身為一個姓「陶」的在日華人,你們是不會明白每天被日本人輪流叫爹的心情的


每次收信都能看到開頭:

熊様


今天心情好,再上點(自認為的)乾貨吧。
日語如何稱呼中國人的名字?這個基本明確了,按漢字音讀。
但是,這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
為什麼?因為音讀同音字太多,僅僅靠聽音,日本人很難反應得過來,甚至你自我介紹了一大串「私はさんさんさんです」(如桑珊珊),估計對方別說漢字了,估計音都聽不清楚,也分不清哪個部分是姓,哪個部分是名。
那麼,這裡有兩個小技巧:
1、在自我介紹時,可以只介紹姓,或者在姓和名之間加入一個停頓。
比如我自我介紹時,直接說:「こうです」。儘管對方並不清楚こう是哪個漢字,但是至少他記住了這個音,要喊我的時候直接喊:「こうさん」就解決問題。
下面有個答案提到了「陳珊珊",這個也好辦,加入停頓,「ちん さんさんです」。那麼對方至少明白了你的姓是」ちん」。
同樣,叫別人名字的時候也可以使用這個技巧。

2、在音讀介紹完畢之後,用訓讀來確認字。
剛才說了,日本人聽到」こう」,並不明白是哪個字,於是我常常會加一句」黃色いのこうです「。
」黃色い「是一個常用詞,日本人很快就能反應出是哪個漢字,這就沒有問題了。

============================分割線============================
排名第一的答案又改梗了,繼續挑刺
「戴珍珍」這個名字,日語讀起來很尷尬
但是,在英語環境下,僅僅聽到「dai zhen zhen」三個音,是不可能想到日語讀音的。
多的不說,「珍珍」、「真真」的英語都是「zhenzhen」,日語一個讀ちんちん,一個讀しんしん
那個日籍華人未卜先知?聽個「zhenzhen」就知道是什麼?

還有有人把「たい」也理解到梗裡面,認為意思是「大XX」,這也是看似正確、其實錯誤。
日語中,「大」字做接頭詞的時候,一般讀「だい」,偶爾讀「おお」,通常不會是「たい」
日本人在單獨聽到「たい」的時候,很難立刻想到「大」。

再補充一個例子:
以前一個朋友姓「季」,讀作「き」,當他被人尊稱「さま」的時候情景可想而知
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是加上「さま」,高音也在」き」上,而不像「きさま」一樣高音在「さま「上,所以聽起來還是不一樣的。
當然,真要叫」陳珍「,那是真沒得救。

=============================以下是原答案=========================

算了,不想引起爭執,改掉一些攻擊性言論
排名第一的答案看似好笑,卻有一些問題。
比如一開始舉的例子:「吳見」,認為讀作「ごみ」(與「垃圾」同音),覺得很好笑
但是沒人會這麼讀啊!
正常情況下,日本人讀中國人的人名,要麼直接按照中國人發音(比如「王」),要麼把漢字讀成日語讀音,但是這時候肯定是音讀,不可能出現「音讀(ご)+訓讀(み)」的組合。
「吳見」,無論讓誰讀,都是「ごけん」

再說後來改的「吳魅」,沒錯,是「ごみ」了
但是,別忘了聲調。
日語中共通語(相當於普通話)中「垃圾」讀0調,高音在「み」
但是,讀中國人人名的時候,習慣上會吧高音放在姓上,也就是讀1調
「吳魅」讀起來會是「ご(高)み(低)」,而不是「ご(低)み(高)」

再看其他例子,「蔣勤勤」這個純屬沒事找事,「勤」正常讀作「きん」就行了,「しょうきんきん(syo kin kin)」,沒什麼問題。

至於費盡心思貫穿全篇的大梗「陳劼」,完全就是錯的。
「劼」字讀「かつ(katsu)」(漢音)或者「けち(kechi)」(吳音)。
「けち」與「小氣鬼」同音,算個梗。
但是,習慣上日本人優先讀漢音啊!
「ちんかつ」有什麼問題?


有些日本人眼中再正常不過的日本姓名,在中國人看來就是朵爆笑奇葩

例:
我孫子(abiko),同時也是地名
一種說法是由日本上古姓氏【阿毘古】發展而來,「我孫子」三個字只是用來標註讀音而已
犬養(inugai),養狗的意思
豬飼(inogai),飼養野豬的意思
女孩子名叫 晴菜(haruna),很正常,到了中國就成了芹菜...

同樣,有些再正常不過的中文名,日本人聽了之後也會雷得里焦外嫩
所以要注意避免這樣的情況,以下舉例

【1.】

陳某
【假名:ちんぼう / 羅馬拼音:Chin Bou】

香港漫畫家陳某,其代表作《火鳳》登陸日本後,他得到了一則悲傷的消息...

忠告一句,不要拿チンポ【chin po】這個單詞去谷歌搜圖...

【2.】

王珍珍
【假名:おう ちんちん / 羅馬拼音:Ou Chin chin】

這是個對中國人來說再正常不過的女生名了
可是日本人聽到這個名字定要笑破肚皮...

(凜然)千萬不要用谷歌搜索おちんちん【o chin chin】的圖片

不過可以去聽聽《無黃聊界》OP開頭的自由怒吼

【3.】

至尊寶

有人說,上面 王珍珍、陳某 的尷尬事例,其實很簡單就可以避免
那就是不用漢字音讀注音,改用中文發音注音

哦,這樣確實解決了問題

王珍珍【わん じぇんじぇん / wan jen jen】
陳某【ちゃん まお / chan mao】(粵語發音)

但千萬不要以為,這個方法可以一招鮮吃遍天

電影《大話西遊》日語版,男主角【至尊寶】的名字,就沒有使用漢字音讀
而是按照實際讀音翻譯:
チー チンポー【chi chinpo】
貌似跟粵語發音並不相近噻...
尊寶的粵語發音,和「珍寶」的日語發音還是相差很大的...

日本人是不是對某個器官特別執著呢...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千萬不要用...(下略)

但是說實在的,這樣翻譯確實給《大話西遊》日語版帶來了一定的逗樂效果

順帶推薦大家到niconico收看大話西遊日配版
niconico チャイニーズ オデッセイ
(不會翻牆,且沒有註冊賬號的話就不用點了...)

【4.】

李運知
【假名:り うんち / 羅馬拼音:Ri Un chi】

這位仁兄,他的父母給他起了一個好名字——運氣知識一生相伴
但是,「運知」的漢字音讀,unchi,和日語的「便便」同音...

李運知,就成了李便便...

【5.】

其他知友舉過的例子,這裡就單純提一下吧

陶先生就成了爸爸(tou san)
花先生就成了媽媽(ka san),好吧,其實音調有差異
馬先生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了奶奶(ba san)
時先生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了爺爺(ji san)

全家福啊...

————
戴珍珍(tai chin chin)、陳珍(chin chin),和上面某幾個例名同理
其實名叫珍珍的女生,都已成了受害者...

蔣勤勤也一樣,因為她被叫做 ジャン?チンチン(jan chinchin)
這讓她在日本人心中更有名了...

陳劼(chin katsu)和ちんかす(chin kasu)音近
這個太悲劇了,因為ちんかす的意思是 X皮垢...OTZ

單名一個【傑】的人都成了臀部,因為【傑】的音讀是【けつ】
周傑就成了羞腚...
谷歌搜索ケツ,福利還挺多...

————

英文介紹
我姓友,I"m You...
我姓米,I"m Mi...
我姓艾,I"m Ai...
.

歪果仁被搞糊塗了:尼門沒事吧?

日文中也有類似情況

我姓曾(音同「是這樣沒錯」)
我姓韋(音近「很好」、「非常好」...)
如果姓「迎」(gei),自我介紹就等同於當場出櫃:我姓迎(我是gay)

————
金玉良緣是個好詞,如果是女生叫金玉的話,到了日本同樣悲劇了
別指望日本人不會聯想到《銀魂》(誤...)

日本人看到【金玉滿堂】這種春聯中常見的吉祥話,會震驚的:
屋子裡裝滿了某個器官,這?是怎麼個獵奇景象啊!...

【6.】
看到其他知友舉例
如果王珍珍按原本發音來讀的話...就成了【王(ワン)ちゃん / 汪醬

不當某器官,就要當小狗...

還真是兩難選擇
看來有些名字已經註定了其命運...
這種情況的話,還是另起個昵稱吧


看大家吐槽吐得那麼開心,我也來湊個熱鬧——

目前 18 個回答,有用的不到 3 個……悲哀啊!這麼好的一個問題竟然變成了水貼……那些人是不知道什麼叫「回答」什麼叫「評論」?還是故意增加吐槽的曝光率?我「心存感激」地點了「沒有幫助」。すみませんでした!

言歸正傳——

一般的做法是用對應的日本漢字的音讀去表示。在維基詞典[1]上可以通過中國漢字查找到日本漢字、韓國漢字等的寫法及其音讀讀音。但這樣做最大的缺點就是有很多中國漢字在日語中沒有對應的日本漢字。

其實,關於中國的人名和地名的表示方法在昭和 24 年(1949 年)時「國語審議會」就發表過「中國地名?人名の書き方の表(建議)」[2]——

  1. 中國の地名?人名は,かな書きにする。
  2. 中國の地名?人名のかな書きは,原則として現代の中國標準音による。

由上所知,我的名字歐雷可以表示為以下兩種形式:

  1. 用對應的日本漢字的音讀變為「おうらい」;
  2. 用中國漢字普通話的讀音變為「オウレイ」。

現在日本在書寫外國的人名和地名等固有名詞時有「現地音主義」傾向,在學校教學時也按照此原則。

我建議在寫自己的名字的時候,有對應的日本漢字的寫日本漢字,沒有的就寫中國漢字,然後在名字上方按照普通話的發音用片假名標上「振り仮名」。

那種既有日語音讀又有普通話發音的四不像名字就省省吧。還有人(想)用日語訓讀來表示的。曾經我也如此想過,但一想到如果我那樣做了,多麼對不起自己的列祖列宗,就打消了念頭。

==========

參考資料:

  1.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2. http://www.bunka.go.jp/kokugo_nihongo/joho/sisaku/enkaku/pdf/06_139.pdf

擴展閱讀:

  • 中國の人名、地名の表記及び読み方について質問。
    人名は
    毛沢東=もうたくとう
    ...
  • 日中の人名と「現地音主義」: 朴斎雑志
  • 中國人の名前の日本語読みを知りたいのですが、一覧になったサイトがあれば教えて...

相關問題:

  • 日語中按照發音翻譯中文人名時基於什麼標準?

當然用本名了,在日本政府給你發的日本用ID和中國護照上的名字不一樣還怎麼辦各種手續呢。

但會有兩種特殊情況

  • 注音用假名上是可以做一定程度的自定義
    我名字里的「釗」字沒有被日本的主流字典收錄,我家當時也不知道到底該讀作什麼。因為加入「釗」這個字的一個原因是我媽媽姓「趙」,我的「釗」字的日文讀法就同「趙」了。在釗字的讀音上我也沒有遇到過任何辦證困難的事。
  • 某些系統不支持特別罕見字,需要將罕見字轉換成片假名
    主要出現在小公司的管理系統里。會員註冊之類的根本通不過,罕見字會被識別為非法字元。比如我的釗(當然我試輸入的是繁體)。

自從踏入日本的那一刻起,我就承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苦楚和煎熬。

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名字是漢字。因此我多少有些幸運,不必像我研究室的外國哥們兒一樣把所有發音都翻譯成片假名。他的日本名是リードクリストフアジヨージ。每次都寫到手斷。
我們中國人,只要把那個漢字的日語讀音用平假名的音讀讀法標上去,就行了。比如我剛來日本,遇見一個mm叫郭敬明,她說她三個字都很好讀,郭かく敬けい明めい,就算不標音大部分日本人都讀得出來。她男朋友叫韓寒。也特別好讀,かんかん,看看。

他們扔給我一個網址,說你去這裡查查看漢字讀音就知道自己的名字用日語叫什麼了。
漢字辭典オンライン

查閱了自己的名字之後,我在宿舍里獨自呆了三天。發現自己無法面對將來在日本生活的日子。

我開始收集逃避自己名字的方法。後來我知道,有極少數人沒用日語的標準讀音,而是把中文讀音變成片假名標上去。不少姓王的同學就不叫おう(讀音歐),而是用わん(讀音王)。叫王麗的話自己標個ワンリ,日本人也會規規矩矩照著讀,讀出來發音還是王麗。就是不好記,說明麻煩,還挺有個性的。
韓國人就比較慘,大多數都用的韓語發音,聽說有個韓國女藝人叫黃新惠,讀音在日本是ファン?シネ·。意思為粉絲去死吧。我估計她來日本發展不了。

但是我絕對不是最不幸的。比如隔壁住著的那個叫王三的人,王讀作"歐",三讀作"桑"。每次她自我介紹的時候都說我叫歐桑。日本人就會很積極地糾正她,哦,歐桑,你可能不知道在日語中人們稱呼自己的時候是不加"桑"的。王三就會很氣憤的說,我的全名就讀做歐桑,如果加上敬稱就是歐桑桑了。
不過姓王的人倒都可以佔便宜。到了銀行什麼的地方辦手續,工作人員都會在辦公室大叫"歐撒麻","歐撒麻在嗎?",每次都驚起一地日本人,以為真是哪國國王駕到了。

我還有個小夥伴,名字叫吳魅。吳讀作狗,魅讀作米。他每次自我介紹在日本人眼裡都是這樣的:大家好,我是垃圾。請多多指教。
後來吳魅起了個英文名叫Jack。每次自我介紹都讓別人叫他英文名。

終於有一天,我得以逃離了苦海。申請到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學位。一想到要永遠的離開日本這件事我就不由自主的激動。我再也不用承受他人奇怪的目光,走在街上也可以昂頭挺胸了!再也不用擔心別人會在公共場合叫自己的名字,可以堂堂正正的活在這世上了!

我懷著這樣的興奮飛越了大洋,來到了新的世界。第一天,邁入研究室,向我的新同學們自我介紹:
"Hi everybody. My name is Dai Zhenzhen. Nice to meet you all."
「大家好,我叫戴珍珍。很高興認識你們。」

對面一群人中有一個mm突然把正在喝的水噴出來了。她是個日籍華人。

___
---------------
感謝評論區@歐智泉 知友的解釋:
第一個梗是外國人名(特別長,寫的麻煩)
第二個梗是黃新惠(ファン?シネ=fan?死ね!)讀音會諧音成「去死吧,粉絲!」
第三個梗是王三發音:王三(おうさん)=おうさん(王先生),所以跟人解釋完之後會變成王三さん(おうさんさん?王三先生或者說王先生先生?),
第四個梗是王的日語含義除了姓氏還有皇帝的意思,加上僱員對顧客的尊稱」様」翻譯成中文就是「王先生(皇上!)」(因為中文「様」沒法翻譯但是「王様」日語裡面是同音多義特此標註,前面的「王先生」表示本義,「皇上」表示諧音歧義)
第五個梗是吳魅的讀音ゴミ等同於垃圾的發音(這個好逗啊!一說話就是,「大家好我是垃圾。」)
最後一個梗兒童不宜,大家自己去評論區找吧,哈哈


〈姓〉卜[ぼく]

私は[ぼく]です。我就是我,多麼低調奢華有內涵。

而且還是個【僕】


沒有太固定的模式。中文名譯音或自己的日語名字都可以。不要覺得中文名譯音日本人不會讀,其實很多時候日本的名字他們也不一定讀的對。因為日本人名字同形異音的情況比較多。典型的「純子」這種大路貨名字就有起碼五種常用讀法。所以日本人的名字在書面上出現時都往往會注音。
一般來說,按你第一次自我介紹的時候為準。

以下是題外話:
我姓蘇,我一個同學姓曾。
蘇,日語發音:そ
曾,日語發音:そう
我們一起去上日語課,老師教自我介紹自己的姓名,然後分組練習。
於是:
我:初めまして、私はそです。
曾:初めまして、私はそうです。
我:ああ そですが?
曾:いいえ そではない,そうですよ。
我:そうですが?
曾:そうですよ。
我:そうですが?? そうですね?
曾:そう?,そうさ

老師:這兩貨瘋了嗎……


補充:

對了,我日語老師姓韋,發音:い
於是:
別人:いいですか?
老師:い(い)ですよ~

自帶好人卡的男人……

(一晃十幾年了,懷念韋先生,願他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翻譯:
我:初めまして、私はそです。【初次見面!我是小蘇】
曾:初めまして、私はそうです。【初次見面!我是小曾】
我:ああ そですが?【啊,是そ(蘇)嗎?】
曾:いいえ そではない,そうですよ。【不不,不是そ(蘇),是そう(曾)】
我:そうですが?【噢!是曾先生嗎?(字面上也可譯成:是這樣啊?)】
曾:そうですよ。【是呢,是曾(是這樣的呢)】
我:そうですが?? そうですね?【這樣啊,原來如此(是曾啊,原來是曾)】
曾:そう?,そうさ【是呢是呢(是曾,沒錯)】


我自己也被這個問題困擾過

接觸的大部分在日中國人會用自己名字漢字的日語發音,
即蘇菲同學的栗子:郭カク敬ケイ明メイ,韓カン寒カン等
還有些小夥伴比較自由,音訓混合:羅(ロ)永浩(ナガヒロ)
顯得更日化一些,不多
感覺日本人本來對姓名中名的漢字念法本就比較自由,所以兩者都行得通

我叫賀煒
剛來日本時我就叫自己he wei
這兩個字的發音對日本人的舌頭來說比較成問題
於是乎我的名字就變成了
ホウウェイ、ハワイ、フ-ウェイ、ホウエイ
各種各樣好不熱鬧

幾年後換了個新環境,心想乾脆名字叫法也改一下吧,便想著用日語漢字的發音
賀--賀(ガ)
煒--偉--偉(イ)
=ガイ 多簡單~
還有點西洋人叫guy~的效果,多親切~
大多數時候還是挺好用的

也有悲劇的時候
有次在市役所辦個什麼手續,等著叫名字
不一會兒有個大叔在櫃檯里喊:guy桑~guy桑~gay桑~gay桑在嗎?GAY~~桑~~~~~


我還是不要說作為姓曹,我自我介紹的時候絕對不會簡單的說,わたしはそうです。這種事的,在日本人聽起來我的自我介紹就是一個神經病在聽你問他名字的時候,他幽幽的說,我說的真對啊!!!!不符合文法也就算了,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樓上那位被輪流叫爹的,您還至少可以佔便宜啊……
我一個大老爺們被別人叫「かーさん」的話,那……


其實有些中文名和日文名根本分不清楚,以前碰到個叫黃前進的大叔,這名字一聽就很有中國特色吧,結果人家是個日本人,姓黃前(おうまえ),名進(すすむ)……
然後我這個名字也總會被日本人念成みなみや のぞむ,小鬼子都不懂南宮可是中國周朝古姓的么


對不起我也歪一下樓……我有個同學是印度人,他的姓用片假拼出來就是アルン……私の名前はあるんです!(我有名字w

今天見了一個五大三粗的大哥,叫張超,非常普通對不對,但我腦補了一下發音,憋笑到內傷……私は蝶々ですwwwwwwww

小夥伴說,他有個朋友叫孟易楊,發音就是もういいよ,捶地……


某個姓賈的女生表示壓力很大。


我建議問這個問題的人去玩玩真三感受一下。
很清楚地記得357魏傳某關前面的劇情概述裡面有連著念的kaku,kakuka,kakouton(賈詡,郭嘉,夏侯惇)……直接笑了出來。


一般人用本名,但其實也有給自己取個日本式通用名的做法。

哎說到這個話題簡直太多辛酸!被日本老師用非常奇怪的語音語調叫名字也就算了(我有個朋友叫如怡(ジョイ)有次點名被叫成膠以。。。也不知道那個老師中什麼邪),最無語的是外教的英語課好嗎,點名的時候日本人的名字就直接用羅馬音讀啊,我的名字。。。就被不會拼音的美國老師隨興發揮地叫好嗎!那個發音我真是想死。。。

あだ名的事情也是超級煩惱,好羨慕那些名字是疊字的小夥伴!青青就直接是セイセイ,親切又方便!我一開始是採取了把自己名字中的一個字加長音再加ちゃん的方法,後來經常被和別人弄混就直接用英文名,剛好用日文叫好像還蠻還原的。。。

其實我的名字我是偷偷改過一次日文注音的,本來是チンチコウ,發音太像真饑渴了不能忍啊。。。於是就用了蘇菲文里的方法,改成使用中文讀音的日語音譯了。。。


祝 梁 帆
いわい やな ほ
岩井 柳歩

天吶、我假名都想好了,去幹壞事可以用假名了\(^o^)/


姓馬的哭了 作為一個妙齡少女 在學日語期間被叫了無數次巴桑 [手動揮揮]


在日本,大多數中國人都是使用中文名字的。因為很多時候中國人的名字在日語里都有相對應的漢字,或相同或為繁體字。只不過有些漢字在日語里是音讀的,有些類似中國發音,而有些是訓讀的,要讀作完全不同的發音。
例如蘇菲所舉的例子,姓郭的人的姓氏通常被讀作かく(kaku),而放棄日語讀音選擇音讀自己名字的中國人也不在少數。
很悲催的是,我的名字中只有最後一個字在日語里存在,前兩個字日語里完全沒有(甚至連中國人都很多不認識)、因此我在日本沒有漢字的名字,只是寫成羅馬字或者與中文發音相似的片假名。
與蘇菲的觀點不同,我倒是覺得把自己的名字寫成片假要比寫成漢字更舒服。
① 如果自己的名字在日為文中不是音讀的子而只有訓讀的讀音的話,別人叫起你的名字自己會感覺很奇怪,甚至反應不過來是在叫自己。而寫成片假即便並非中文的發音,但也感覺很類似,頂多覺得他們他們發音差罷了。
② 因為大家護照上面的名字都是羅馬字,並且在日本通常用於工作的郵箱的用戶名都是名字的羅馬字,在交換名片的時候遇到不會讀的漢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看工作郵箱的用戶名,那是迅速準確讀取對方名字的好辦法。如果自己的名字本身就是片假或羅馬字,就通常不會被讀錯,並且郵箱和本來的名字也吻合,同時免去了因為是外國人而給對方在讀名字的時候增添麻煩。
③ 在日本用日本的文字做名字也沒什麼不能接受的呀,就像去美國會用英文名字一樣,來日本用日本名字無可厚非。沒必要非要糾結於是不是漢字,是不是本來該有的發音。入鄉隨俗,就是要適應當地的文化,不影響當地文明,自己用著舒服就好啦~


推薦閱讀:

日本 AV 題材有人審查么?
有因為追星去留學的么?能不能說說去了以後的生活體驗?
去日本旅行,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甜品店?
為什麼日系動漫里人物之間要聯繫方式要的都是郵箱呢?
日本書籍中的小紙條是做什麼用的?

TAG:日本 | 名字 | 日語 | 動漫 | 日語語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