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LSE) 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簡稱LSE。創立於1895年,為倫敦大學聯盟成員,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也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成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一所專註於社會科學領域的世界頂尖學校,是經濟金融領域的全球先驅。
LSE在金融界和政商界享有極高口碑。現任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曾在LSE執教。至2016年為止,LSE的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了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在2013至2015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LSE在社會科學及管理學領域的排名上已連續三年榮登世界第二,僅次於哈佛大學。在近6年(2011-2016)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的社科領域中,LSE均居歐洲第一位。在最新由英國官方每7年發布一次的大學科研水平排名(REF)中,LSE擁有英國最高比例的世界頂尖研究,高於牛津劍橋。在所有的歐洲大學中,LSE培養了最多的億萬富翁。
LSE最負盛名的經濟系根據 QS 排名為全球第七位,根據US News排名為全球第九位,根據學術界常用的蒂爾堡大學經濟系排名為全球第八位,根據ARWU為全球十三,均為歐洲最高。從1969年至今,有近30%(共13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自倫敦政經。
LSE是世界頂級投行和金融機構的target school,其畢業生平均起薪為英國大學最高。英國央行副行長Shafik將於2017年9月出任其母校LSE的校長。
謝邀。這個問題想回答很久了,最近在看董橋,他的書上寫他和一位老收藏家聊起了倫敦的糕點店,老收藏家說艦隊街糕點店很贊,董橋只喜歡Holborn的Fleet River Bakery,後來發現其實是一家店,名字被誤譯誤了上百年。 一個是40年代在倫敦和一個70年代在倫敦,居然提到了去年我在倫敦里經常光顧的、LSE旁邊的小店!今天和我在業界工作的朋友聊起去年那段經歷,想起了董橋的這段話,真是觸動了我倆的那條神經,眼淚已在眼眶中打轉。決定放下自己是否夠格回答的顧慮,來好好聊一聊我的LSE。
以下觀點只代表本人,不保證具有普遍性。因為LSE本科生的體驗和研究生、博士生非常不一樣。LSE的本科生稱霸倫敦city,但研究生要留倫敦就有難度了。不同專業不同職業導向的也非常不一樣。即使同一個項目,不同國籍不同背景也很不一樣。我只在LSE學習了一年,這一年時間不能讓LSE產生像本科學校一樣的巨大影響,尤其是思維上。我也只能談談一些淺淺地體驗。
它和在其他世界一流大學讀書的高票回答一樣的:超級累,超苦逼,但很有趣,很值得。重新選擇?絕對願意。
學習強度: 我從國內某自詡該專業全國排名第一的大學來到LSE讀這個專業世界排名第六的碩士項目, 結果發現自己完全跟不上(絕沒有黑母校的意思,我愛XX從未離開)。但LSE讀本科的同班同學跟我說他們之前都學過了。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基本上我的時間都在圖書館度過,做problem set,看paper,聽回lecture record,所以學習強度特別大。。。
老師資源: 我有一次發過一條簡訊給我爸爸:「從小到大我從來不覺得哪個老師是不可超越的。我覺得只要我足夠努力,我都是可以達到他們的水平的。可是在這裡,我真心覺得自己努力一輩子都達不到他們的成就。」 因為我是做學術的,教我的老師基本都是美國專業top 5學校出來的,可惜沒有被諾獎得主教過,只是聽了他的一個講座。Yellen以前也跟著她先生,著名的Akelof來LSE教過幾年。Big names至今比比皆是。
而其他就業導向的項目也會請專門的業界經驗豐富的career mentor,每周一對一指導,朋友說很有作用。
雖然在歐洲,老師多半接受美國教育,還是很願意解答同學問題和討論Idea的。雖然接觸時間不長,但他們對學術的嚴謹認真的態度對我影響很大。我到現在也和幾個年輕老師保持很好的關係。
周圍同學: 我的Program的同學裡有投行、HF工作經驗的,有某國央行、國家政府贊助來讀書的,有時會感覺和他們不是一條起跑線的,我還在理解這個model說啥,他們已經在和老師討論實際操作起來效果如何。和他們一條起跑線申請phd讓我很有壓力,不過也看清楚了自己待提高的地方,和他們聊天討論問題收穫也很大。
我也很愛跑去騷擾phd師兄師姐們。我遇到的他們真的很專業,尤其是外面申請進來的,可見LSE招博士生的要求和來到LSE後的培養都是很紮實的。他們也很樂意解答我的專業問題,學術的氛圍是相當好的。
考試: 典型英式考試,期末3小時的考試佔100%,淘汰律很高。不會調分。備考壓力相當相當大。所以大家備考起來很瘋狂,跟答案最後的圖一樣。可能是我的項目自己的特別,學校不太管你,一入學就說得很清楚,我們就看最後考試的成績,就是這麼無理這麼拽,早告訴你了,你考不好是自己的原因。其實我是很有壓力的,最後也沒有處理好。覺得對這個項目有點冷漠,有點悲涼,但退一步想,這是學術型項目,想做學術的人連LSE的考試都考不好,的確達不到他對學生的要求。從這一點看,我覺得凡是能從LSE順利畢業的人都不簡單。(以後遇上了,建議以禮相待,可以的話請頓飯唄~ )
周邊:因為LSE的Location很好。吃喝玩樂真的很多。吃的話前面說的Fleet River Bakery,咖啡是Monmouth的,cake是home make的,很贊。再往前一點的Lunch time Thai takeaway是我的首選。周日Holborn宿舍旁邊的Shanghai Blue是半價的!作為廣東人,我表示那裡的竹絲雞煲椰子湯水平很高。但總體來說,英國的食物很難吃,倫敦的物價很無恥。玩的話,covent garden,大英博物館, St James Park都是我複習累了常去的地方。周四中午學校的Shaw Library Lunch time concert也很贊,中午一小時換換腦筋,享受一場高水平的音樂會,相當推薦。
其實當時過得很苦的,可是僅僅一年後回想起來就已經覺得很值得了。比如那晚10點半了,我一個人從圖書館往Kings" Cross附近的家裡走,剛從problem set堆里出來,走在New Academic Building和Lincoln"s Inns Field中間,一邊古典一邊自然,一切很安靜很美好,我腦袋裡突然蹦出了equilibrium這個詞。意識到它不僅是經濟學一直想要追求的,世界萬物貌似也在以此為奮鬥目標。不多不少,和諧平衡中庸地相處就叫equilibrium. 那晚好高興,覺得自己悟到了。我相信這種感覺,要是我當年選擇在國內保研的話,應該是得不到的。謝謝LSE。
最後傳一張LSE考試眾生咆哮相,我每次看都覺得太真實了,同時也很驕傲!
【2017年7月更新,本人強烈建議想要就讀LSE的各位學子自行去學校官網或者其他渠道了解LSE的申請條件、錄取比例、專業比較等等信息。鄙人本科國外讀的,只讀了一次LSE,沒有參與過學校招生,也不是諸位普遍感興趣的經濟、商科專業,回答不了GMAT考多少分能錄取,二本大學什麼條件能上LSE這類問題。謝謝】
這個回答拖了很久,五一前應承了幾位校友的要求,他們希望我可以寫寫我自己與大家的感想,直到今天才有時間來回答。當然主要這個回答的出發點還是出於對之前的一位匿名校友的回答的回應。
@Leung Nicole 以及很多校友的 關於LSE學習辛苦、任務量大的介紹已經很詳細了,我在這裡就不添足了。
記得在畢業典禮時LSE校長說的,如果學生們從LSE畢業的時候對世界的看法還是與進來之前一樣,那麼學校就辜負了它的學生們。因為培養思維方式的不一樣,培養看世界的方法的不一樣,就應該是這所以社會科學研究而成名於世的大學的最核心的內容。
如果那位匿名校友真的如其所說是一個在LSE學習社會科學的學生,那麼社會科學的研究需要的首先是一個客觀的態度。匿名校友(以下簡稱匿兄)說到LSE在中國國內的名聲都是被最近畢業的一些差勁的中國校友和國內的留學中介吹出來的,這一點就不是很客觀。比如我國外交部的很多領導在7、80年代就留學於此,比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有8位之多都出自於LSE。即使在英國之外,LSE的畢業生都是品質的保證。小夥伴們已經無需多言自己班裡同學的實力和經歷,連我去上的一個美國政治課,12人的班裡都有參議員助理、州長競選經理、土耳其總理經濟顧問,LSE的圖書館也是美國政府官方在本土之外貯藏文件最多的資料庫。去年名響天下的21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蒂也是LSE經濟學博士畢業,其在法國以外的第一場演講就在母校。這些都足以說明,LSE的名聲與實力,並不是匿兄所言,是由最近畢業的low校友吹出來的結果,也不是國內廣大中介能影響的事實。匿兄為了表達自己觀點而做出了並不客觀的評價。
當然學習社會科學還需要包容。對於不同於自己的意見,社會科學都強調包容。要說LSE是傳統意義上的左派學校,英國費邊社和早期的工黨理論很多都是出自於LSE。但是同時,出自LSE的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教授以反對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以及一些右派經濟理論聞名於世,並後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哈耶克與凱恩斯關於政府干預的一系列著名辯論就發生在哈耶克在LSE任教期間,其聞名於世的著作《通向奴役之路》也是在LSE任教期間發表。LSE能夠同時容納左派政治經濟理論與右派政治經濟理論,並能夠成為兩種理論的著名聖地,本身就說明了其學術能力與學術自由。這一點,聲稱學習社會科學的匿兄的回答則體現了一種對於說凡是說LSE好就是LOW校友,就是騙子的氣魄。我本人不同意匿兄的觀點,但是我覺得每個人可以對LSE的好壞有自己的評價。但是匿兄本人如其答案現實的那樣,並不能體現一個包容的心態,詆毀、謾罵說LSE好以及宣稱自己學習很辛苦的校友,這一點,恐怕是一個社會科學學生不應該有的態度。
當然學習社會科學也是需要社會科學的思維與研究能力的。我們從小就在列舉法的影響下,聽說別人的經歷的好與不好來說明一件事情。比如誰家老公提幹了,制度不公平。誰家女兒離婚了,外地男人不靠譜。但是在社會科學裡,深受倫敦巴黎兩大社會科學名校熏陶的匿兄還是通過自己的女朋友、自己認識的打工小哥、自己認識的某某來說明LSE怎麼樣。Come on, man.你這社會科學的教育基本就是和沒什麼教育的人說話水平是一樣的,怎麼都是列舉法。沒有小樣本的調查分析、大樣本的普遍比較,單列出自己身邊的幾個人就來否定LSE整個學校、否定LSE全部學生,我們可以說,匿兄的社會科學思維和研究能力確實不適合繼續做研究。我們根據匿兄列舉的情況,只能了解匿兄自己周圍的人檔次,而不是LSE的水平。套用匿兄自己的邏輯句式,能夠把這麼多不給力也不努力的人集合到自己周圍,也真的需要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者反思下身邊朋友圈質量。比如說從找一個寫論文不那麼渣、不故意學「簡單」專業的女朋友開始?
對於很多像匿兄一樣的人來說,LSE的就讀體驗應該是不好的。因為他們沒有學會最起碼的客觀、包容,基本的社會科學思維與尊重他人的同感心,因為他們認識了一些與自己一樣的人,然後把自己圈子裡本來共同存在的問題歸咎於學校。LSE沒能改變匿兄,因此也就確實辜負了匿兄。
手捧fishchips指點江山,學校看誰都是low逼。自我期許與真實實力之間跨著五條泰晤士河,一句老話說的好:
Mind the Gap, Please.
楊凌霄同學說的鄙校講座文化,非常全面,底下的鏈接極其有用。想去LSE聽講座的校外同志可以猛戳鏈接,訂閱郵件,個別火爆講座請務必以搶火車票的心態,(可能)會搶到的。
我在LSE讀碩士的一年裡,想搶票去看看昂#山%素=季,還有DALAI#LA*MA,簡直 mission impossible. 後者那場演講在當天據說可以領退票,我早上八點去排隊前面已然一百來號人。後來沒等到票的同學被領到小劇場看現場視頻直播,劇場里竟然都黑壓壓地坐滿了人,異常投入地跟著老頭的zang式英語一起樂。
就連齊澤克這樣的講座常客,排隊領票的隊伍里都能有同學為了插隊的事情罵架……
LSE的圖書館文化也值得一講。
圖文參見下面的鏈接,簡直淋漓盡致:
世界上頂尖大學的學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我校圖書館從每年第二個學期起通宵開放,於是真有人通宵住圖書館,一心一意搞學習。本專業除了我基本都是歐美同(學)學(霸),他們考試季的facebook基本是這樣的節奏:下午下課好好吃一頓→好好喝一頓→好好跳一場→夜裡11點多開始到凌晨4點是集中精力搞學習的時間。純純的study hard, play hard.
我到最狠的時候也是每周刷六天圖書館,每天早上八點開始刷,而考試季的早上八點圖書館自主借/還書台一般是這樣,可以想見夜間這裡奪么兇殘:
但我個人不是很喜歡LSE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全名叫「英國社會科學與經濟學圖書館」,所以除了學生每天還有很多來查閱資料和學習的各界人士,附近撿垃圾的老奶奶更是常年霸著一台電腦。無奈鄙校地少人多,圖書館永遠一座難求,於是人口密度每天都像極了網吧。
而我可能體質奇絕,總能碰到一邊聊天一邊吧唧嘴吃薯片的亞洲小本坐附近,實在無法靜心學習。所以我一般都在(此處為廣告:)我的第二母校,SOAS(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上自習。SOAS濃濃的亞非人民一家親/即將實現共產主義的氛圍簡直不要再好。另外,SOAS圖書館三層屬於亞洲語言類書籍,包括無數中文書(jin)籍(shu),學習之餘看一看怪力亂神的東西還是很提勁的。
說到圖書館就不得不說一說圖書館門口每天中午12點風雨無阻來發送免費素食午餐的一個叫Hare Krishna Free Food的組織。這個組織主要宣傳素食,每周日還會在LSE北邊的小廣場針對本地區流浪漢大型派發一次免費晚飯。
個人感覺這個組織的倫敦校園總queue應該在SOAS,分queue在LSE。LSE的隊伍遠遠沒有SOAS長,而且LSE的飯菜豐富量也遠不如SOAS(後者會送焦糖蛋糕和水果,甚至牛奶之類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給他們一點錢。
上圖感受一下,下圖為SOAS的免費午飯現場:
下圖為LSE的免費午飯現場(……):
到手的素食咖喱看起來是這樣的:
(以上三張圖片均來自網路)
倫敦物價很高,島人中午又很習慣吃冷食,雖然素食咖喱看起來黏糊糊一坨而且咖喱味兒奇重,但是在複習到暗無天日的考試季,冬天中午下樓不用走遠就能吃到一頓免費的熱飯,已經很棒。
學校食堂倒是有的,但是你們也造,英國人的烹飪水平,一般都是這樣:
但是還是有不好的回憶啊。。。
有一天我拿了免費午飯回公共休息室吃飯,迎面走來三個西裝革履的歐洲男生。從我身邊路過的時候其中一人指著我的盤子對同伴誇張地叫起來:看啊竟然有人吃這種屎一樣的東西!
也沒有太影響心情,這種態度在LSE並沒有很少見。這所學校的確是banker領域成功者的搖籃,學生中家庭背景嚇死你的大有人在,同時其中的精英主義味道也是非常濃。平時在SOAS待太久,這樣的對比於是變得異常明顯。
雖然拿了一個理學碩士學位(歐洲研究),但是我的本科背景是純純的文科。所以這一年在LSE過得又苦逼又有成就。
上面說過了每周六天刷圖書館。同時,因為政治科學實際是「理學」的事實,我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了破除我自己既有的二元思維模式,同時試圖形成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上。奠定這個基礎之後,再去跟我的歐洲同學同(做)步(夢)學習歐洲哲學、政治學理論。呵呵後,實在是想掀桌。
這一年裡,閱讀量極大,按每周上六節課(兩個Lecuture,四個seminar)算,每個seminar之前需要讀3-5份左右,每份20頁的閱讀材料。哦還沒算每門課兩周寫一個essay。我寫一門課5000詞的essay兩周內看了差不多這麼多書:
到了期末複習最瘋狂的時候,我兩點睡,七點出門。有一天早上七點去宿舍樓下公共電腦房列印複習材料,發現十幾個座位都坐滿了人,從桌上的食物和紙張和衣著來看,大家都是刷夜的。想起自己前一天晚上因為複習到一個始終弄不明白的話題而大哭一場,覺得自己實在承受力太弱。
這一幕到現在回想起來都異常清晰。
本專業,其實,還是挺歡樂的。
專業分支底下30來號同學有本科學豎琴的,有在著名交響樂團做過多年運營的,有義大利某青年黨派的政客(純貶義),有跑過二十多年一線的財經記者,有深入科索沃地區研究女權的瑞典大姐,也有純粹是來豐富人生體驗的希臘土豪妹子。身在相對小眾的學院,學院內部的師生關係和同學間關係也就非常融洽。經常,周五的歐盟政策討論課下課,德國老師都要請我們幾個在學校酒吧喝一杯,順便聊聊近段時間的時事;歐洲哲學課老師會用加拿大龐龍——Leonard Cohen的歌作為最後一堂課的主題,且聽且抒情;我的導師(是一個帥到我做夢夢到他會被帥醒的英國人)會經常主動關心我是否適應英國生活,學習節奏設置怎麼樣,我放假要去歐洲玩他也會給出很多有用tips. 各國同學會時常邀約大家去倫敦的本國餐廳聚餐,遇到民族節日也會在課堂上派發小食品之類。總之怪力亂神的氣氛讓我非常喜歡。
唯一的遺憾是學校沒有真正的校園,兩條巷子,幾棟建築立在路邊,沒有校門也鮮有標識,比起去過的倫敦其他校園(雖然都小),略寒酸。
但是身在倫敦市中心,每天都能體會到這個城市帶給人截然不同的奇妙又新鮮的感覺,即使課業繁重,似乎永遠也不會厭倦。LSE makes me feel like:
if you win the competition, you"ll earn a lot of money, and you lead a miserable life;
if you lose the competition, you"ll have no money, and you lead a miserable life.
-------------------------------------------------------------------------
(2 years after the previous comment)
Maybe there has been some good times, centuries ago, in this tiny little place - intellectually stimulating debates do happen and people are not yet lost in apathy or in the rush to find a job in Canary Wharf.
Now this is a school that treats students as cash cows, and pushes them into depression before evicting them out of halls. (See: http://www.independent.co.uk/student/news/london-school-of-economics-evicts-student-with-mental-health-issues-which-affected-studies-a6978261.html)
We are officially ranked at the very last place in the whole UK for student satisfaction, but applicants are not considering this fact at all -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to them, I guess, is the overall ranking (which apparently proves nothing about excellency in education).
Sorry about all the ranting and negative comments. If this makes you uncomfortable, please just ignore me and keep on dreaming about LSE being a lovely place. [Smile]1922年,蕭伯納在老樓六層的小圖書館烤著炭火盆,給左翼報刊寫政論之餘,也給街對面的皇家歌劇院寫音樂評論。
1935年,哈耶克在教工辦公室給《泰晤士報》寫信,反駁凱恩斯的政府干預學說。年輕的肯尼迪成為政治學系的一名新生。
1945年,李光耀遠渡重洋來到這裡,他在日記中寫道:「學校里的知識、倫敦的生活像潮水一樣向我湧來。」
1954年,索羅斯在這所學校的第七年,他從老師波普爾的著作《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受到啟發,準備去華爾街賺足夠多的錢,以支持自己成為作家和哲學家。
1984年,蔡英文在圖書館完成了博士論文《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措施》,決定回台北的政治大學做一名教師。
這所略具傳奇色彩的學校就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簡稱LSE),也是我正在讀研的地方。轉眼已是第二個學期,求知的道路往前走了一小步;然而我感悟最多的,卻是學校沒有直接教給我的三件事。
1)感受世界的不同,不輕易做評斷
地處倫敦市中心,LSE彙集了來自130個國家的學生和科研人員。在這裡求學,既是廣開視聽的過程,也是不同文化在全球視野下激烈碰撞、交叉論證的過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以「課下閱讀+課上研討」的模式為主,沒有教科書,沒有需要強記的教條,每位研究者需要藉助閱讀和研討,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分析體系。無論在研討課上,還是在學術論壇、學生活動中,每一種聲音都會得到應有的尊重。
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對自身身份的認知、利益訴求的表達更是無法等同——同樣的黑眼睛黃皮膚,有我這樣經大陸應試教育、四年本科讀完出國的,也有持港台、新加坡、加拿大護照,旅英多年,幾乎講不了國語的——因而就事論事,不對他人的態度和動機做評判(尤其在政治和宗教層面上)是這裡每個人默默遵守的規則。記得一個在新學術樓頂層自習的下午(巴黎恐怖襲擊後第三天,LSE一名校友在襲擊中不幸遇難),旁邊一位女生站起身,戴上頭巾,放好鞋子,向著東方行伊斯蘭教禮拜,少頃又把頭巾解下,接著和同學討論金融模型;不一會兒又美美地自拍兩張,遠眺三英里外夕陽下的倫敦金融城。我腦海中忽然出現@Nicole Liang說的equilibrium「均衡狀態」——在高度智識的基礎上,人們可以克服偏見和一時輿論聲浪,去寬容、理智地理解世界的參差多樣。
2)120%的野心,200%地努力工作,然後下一站
申請LSE之時,我便對這裡通宵的自習文化、超長的文獻清單,以及期末圖書館的「暴走佔座」有所耳聞——並很快親身感受到每周超過20篇論文的閱讀量,一輪接一輪的報告、專題講座和課堂展示帶來的壓力。我們常掛在嘴邊的是「忙完這一陣,就可以忙下一陣了」;「情人節我在圖書館,文獻就是最好的陪伴。」
如此繁重的課程負擔下,校園裡的求職氛圍卻始終緊張濃郁:從金融大鱷、一線諮詢公司、頂級律所、國際媒體、甚至英國議會的宣講會,到學校提供的簡歷一對一修改服務,再到LSE Generate對創業團隊的資金和簽證支持……但凡你所知的理想的發展道路,只要想往上走,LSE就會為你提供第一流的「梯子」。在一次摩根大通下午茶,我和一位自信的華人女生輪流向執行董事提問,席間發現這位女生在LSE讀大一,我不得不感慨自己晚了四年;而這樣的場合和人際溝通的機會在LSE每周都有若干次,隨君挑選。
或許一個人只有帶著120%的野心,加倍去努力工作,才能對得起身邊的資源。而完成一件事後,不躺在標籤和榮譽上, 迅速move on也是一種習慣:習慣性尋找下一個起點,或者生活平衡點(在英國特指去酒吧)。這樣幾年下來,LSE普通畢業生一份「自以為平平」的求職履歷,在他人眼裡卻常常是「望塵莫及」。
3)從這裡出發,你可以去任何地方
LSE的一紙文憑是人文社科、法律政策、金融經管領域的通行證,其效力可比牛津、劍橋。有句話叫「從Holborn (LSE所在地)出來,你可以去任何地方」。然而具體到每個人自身,究竟要往哪兒去,或許只能在本科三年,或研究生的一兩年中,自行探索答案:太多人嚮往著投資銀行、私募股權投資、非訴律所的豐厚薪水,而每年的LSE畢業生也確實是倫敦金融城的生力軍。
「從眾」在LSE是一條「中上籤」,雖然不一定契合每個人的興趣與所長。因為理性分析抗拒一時衝動,因為批判思維克制個人追求,因為潛移默化的精英主義帶來的自負與不接地氣,學生們或許要稍晚,才能體會到真正的成功與幸福的定義——但這也許是吹毛求疵,選擇本身不是苦惱的來源。如果一切從頭來過,我依然會選擇來這裡,一樣通過學習、社交與實驗,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LSE中國發展論壇上,邂逅金刻羽老師
LSE坐落於泰晤士河北岸,每天走出校園幾步,都能看到這樣的風景。
我們學校以商科與社會學見長,被譽為「世界領先的社會科學教育及研究機構」。相對於研究生來說,本科生專業的錄取率非常低,就拿我的專業會計與金融來說,2015年共有1851位申請者,僅僅120人被錄取,錄取率僅有6.4%。對於中國學生來說,LSE本科的申請難度不亞於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畢業後的職業方向,大致有投資銀行、諮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對沖基金、政府機構等等。
那麼,在這樣一所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呢?
LSE的地理位置
LSE的location簡直不能更贊!它就坐落於倫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市,離泰晤士河、倫敦眼、大本鐘、國會大廈、特拉法加廣場一步之遙。LSE的地理位置處於太過繁華的市中心,一切城市跳躍脈動的節奏盡收眼底,彷彿這片沒有校門的校園已經融入了這座城市,我們這些步履匆匆的學生們,也構成了市中心欣欣向榮的一部分。
大一的時候可以住學校提供的student hall,我常常會在太陽慢慢墜下的時候,一個人在泰晤士河邊踱步——在快節奏的倫敦感受這樣緩慢而慵懶的時光。愛這座城市,便會想要耐心融入她的每一個角落,也許在未來某天忽然懷舊,會憶起暖金色的斜陽下,秋葉在空中華爾茲旋轉的悠揚弧線,無視我手中相機迎面撲來的任性水鳥,還有為駐唱歌手輕聲默數的斷續節拍。
LSE的學術氛圍
正如我們大學的校訓「To know the causes of things」所示,LSE希望學生們能夠擁有追本溯源的精神,除了我們必修的專業知識外,學校還建立了所有本科專業都需要學習的一門「LSE100」學科。這門課可謂包羅萬象,通過它,我們每一位本科生都能深度接觸社會學、國際關係學、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法學的核心知識。LSE所強調的是,沒有任何一門社會學科可以獨立存在,它們必然是相互影響、密切相關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了解它們背後的社會發展推動力、並對它們加以實際應用更加關鍵。距離校園不到一英里就是倫敦市政廳、法院、金融城和傳媒中心,這些機構才是該學院「真正」的研究對象。
飲食和住宿
這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LSE校內有很多餐廳,最主要的有Garrick cafe, Fourth Floor Restaurant, Student Union Learning and Dining Café, Bean Counter等等。每一家餐廳都有自己的特色,為國際學生也推出了很多International Cuisine,保證你不會一直受Fish and Chips的荼毒。我最推薦是Garrick的麥片酸奶,濃郁醇厚的希臘酸奶配上香脆的麥片和蔓越莓果漿、芒果果漿或者新鮮的蜂蜜,美味得飛起。除了校園內的餐廳,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倫敦政經與倫敦市中心許多知名的日本料理(EATTOKYO)、韓國料理(NAZU)、越南菜(VIETEAT)、泰國菜(BUSABA ETHAI)都近在咫尺,在各種美味的餐廳里相約吃吃吃也是同學們最喜愛的「課餘活動」之一。
倫敦政經的學生宿舍(student hall)只能給大一新生或研究生住,但是學校的宿舍位置、價格都是很棒的,只要提早做好了解,就會發現每一棟宿舍都有不同的風格。比如,我大一時入住的「Northumberland House」位於特拉法加廣場旁,是距離泰晤士河最近的宿舍,交通非常方便,對面是一家夏洛克福爾摩斯餐廳,還是英劇《神探夏洛克》的拍攝現場呢!宿舍外立面保留了愛德華七世時期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如果你路過這裡,也許能看到有著低調的LSE logo的高大的玻璃門中,走出一位穿著牛津鞋、帶著小氈帽的英倫風淑女款款推門而來。宿舍房源十分緊張,一不小心就會錯過自己心儀的第一選擇。建議大家早點通過LSE Hallpad網上申請,以便能夠選擇到自己最喜歡的宿舍。
課堂之外
LSE學生是最愛career networking的,通過這種社交活動能夠擴展自己的人脈圈、培養自己的溝通和交流能力,為找工作做準備。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生社團,比如我就參加了會計社、諮詢社、對沖基金社、AIESEC國際志願者社、騎行社、音樂社、乒乓球社等等社團,並擔任了一些社團職務。當大學裡,判定優秀的標準不再是單一的看成績單,這些活動就變得至關重要了。而不知不覺中,你的團隊合作精神、協作溝通能力和領導力也會被潛移默化的培養。
我們LSE學生之間有一句motto叫「Work hard, play hard」。歷經辛苦的求職季和考試季之後,大家會利用一切放假的時間到處旅行。我更是用短短兩年幾乎踏遍了歐洲的山山水水。我始終覺得,旅行給了我們更完整的大學體驗,而通過旅行接觸不同區域、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們,也培養了我們更加獨立的人格和樂於去包容一切的心態。
-------------------分割線------------------ 被某答案詬病的OLD4樓餐廳的雞畫風是這樣
但是真的好好吃啊!
-----------我們的大學是花園------------
這裡不只有圖書館的通宵達旦,不只有無休無止的投行文化和networking,更有花香、綠樹、詩和遠方…
LSE學生滿意度為什麼一直都這麼低? 多年來都這麼低,還低得這麼可憐 ?
談到在LSE求學的日子,我想眾校友第一反應大多是:終於從那個鬼地方完整地走出來了!
回想起一開始跟室友在宿舍抱頭痛哭的場面,確實感覺想笑。剛到倫敦第一個月,剛收到第一篇essay feedback的時候,真感覺來錯了地方。憑著國內好好的日子不過,漂洋過海來這裡啃麵包看天書的。一面接受著小夥伴們流著口水幻想出的白富美度假生活,一面承擔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精神壓力——可能畢不了業。這感覺糟透了!
現在想來,以上,歸根結底,都源於現實跟內心設定的偏差。在國外,Master是Ph.D的預科,是介於本科與博士學位中間的過渡課程,是給真正對學術有研究能力且充滿熱情的人準備的。明白了這一點,你就不會納悶為什麼燈火通明的圖書館裡會有那麼多不去泡吧的外國人,為什麼教授堅持不降低評分標準也不延遲deadline。自然的,你也會懂得為何自己這一年會過的這麼辛苦,為何即使很努力地學習也依舊在seminar的課堂上掙扎著。因為你理論基礎單薄,學術熱情匱乏,也因為不同教育體制偏差下傳播和滲透的內容不一致。你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優越感,有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卻沒有直面困難的勇氣。To be honest,如果各位學弟妹是抱著拿個文憑的心態出國讀研的話,那你大可以選擇自由寬鬆的野雞大學,LSE並不適合你。
跟美國開放式的學科相比,英式教育更偏理論化,嚴謹且充滿貴族氣息。總結來看,在腐國求學的過程中,觀念的先行和行動的轉變是我收穫到的最偉大的財富。本人學習傳媒出身,大學畢業後不想局限於同黨政文史的博弈和對媒介設備的熟練應用。想要讀一個理論及實踐並行的課程,以此來找准自己人生的定位和方向。LSE是英國在文科領域有針對性做學術且最具領導力的學府,不同於牛劍的綜合性,它很小,但實力很強大。從今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傳媒領域壓倒哥倫比亞的排名,從眾多從事政治、經濟、外交的牛X校友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前進的動力。走在校園的石階上,每一步都要提醒自己,你是為真理和事實而存在,你會以一個leader的身份將來融入社會傳播價值觀念。對於意識形態層面的學術追求和人生理想,我一開始充滿質疑。但是漸漸地,也學會在字裡行間中接受,因為氛圍是很powerful的影響力。正如各位所想,我課下的大部分時間會花在圖書館,看一些看起來不太懂的書,想那些學者為何會爭來爭去反覆潤色一些表面上差不多的觀點。看著看著,想著想著,就懂了,世界也就亮了。
在LSE的這一年,我從不羨慕牛劍的田園風光和馳名中外的存在感,因為真正的存在感是源於內心的,真正的領導力也是在倫敦這個車水馬龍、充滿挑戰的快節奏都市中萌芽的。哪裡有組織,哪裡就有leader。就這樣,時光荏苒,再回過神的時候我已經站在畢業典禮的舞台上和校長握手了。回憶那些奮筆疾書通宵達旦的夜晚,一個人跑去廣場大哭的周末,還有為旅行擔驚受怕的日子...Anyway, 為了那一刻,感覺一切都值了。
其實在去LSE之前就看過這個話題,那時才剛剛收到offer,能在一年多之後再回來回答這個問題也算是緣分吧~
開學典禮上「教務主任」說,「If you are still the same person when you
leave LSE, then LSE fails you. But it』s not our intention to fail.」 這一年,LSE確實沒有讓我失望。
校園文化
LSE是一個相當國際化的學校,國際化到什麼程度呢,在我的班裡有49個人,只有1個是英國本地人。在我朋友的班裡近70人,也是只有2個英國本地人。同宿舍除我之外的室友分別來自印尼、德國、智利和羅馬尼亞。數據說LSE超過50%的學生(本+碩)都來自國外,這個數據我沒有查證,但每周都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真的是hun幸福 。
在圖書館真的什麼樣的學霸都有呀
國際化的學校一般包容度都比較高,正如LSE最重視的一大原則 ——Inclusiveness。走在校園路上,這一秒碰到馬克思社團的人向你宣傳馬克思主義,下一秒就有英國政黨的真愛粉來拉票了。當然你也有機會聽到「無神論VS基督教」、「資本主義VS社會主義」、「脫毆VS留歐」等各種辯論,腦細胞完全不夠燒。(當然最後脫毆也是蜜汁尷尬,畢竟LSE主流論點還是留歐的 : D)
包容度不僅適用於觀點,還適用於人。LSE的廁所永遠有三個,分別提供給男生、女生和性別不明的人,當然我也見過不少人大大方方的走進第三個廁所,所有人都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
在LSE喝酒也是促進「學習」的方法之一。一到周五,學校的幾個酒吧爆滿,六七點鐘之後店裡就完全站不下了,於是街上就擠滿了端著啤酒的人。我的大神老師的一大習慣就是在周五下午五點鐘準時出現在George Bar,想套近乎、討論學業、求老師多給點分的人排隊「覲見」已經成為我們系的優良傳統了。
LSE的就業指導真的做得非常好
LSE絕對算得上是一所極其career-oriented的學校,曾聽經濟系學生戲稱其為「金融技校」。的確,LSE每年進入投行的畢業生人數足以傲視群雄,精英們也前仆後繼地斬獲投行、諮詢、四大的offer,每年11、12月都可以深深感受到校園裡濃郁的求職氛圍。
這就要隆重介紹LSE的Career Center了。Career Center呢,會舉辦各種活動,指導你找各種工作,可謂接觸職場神器。
下面,給點乾貨:
怎麼高效利用Career Center的眾多資源(敲黑板,劃重點)
Step 1:信息獲取:勤上【CareerHub】網站(LSE官網→【Apps】→【CareerHub】LSE賬號密碼登陸)一切信息都會【CareerHub】網站上公布,記得定期關注(如下圖)。
Step2: 信息篩選:根據自己興趣與時間安排,及時預定或取消預定【Events】【Appointments】里的活動與服務。預定、簽到與提前取消預定非常重要,不按規定會留下不良記錄:(。一般連續4次不良記錄將會一個月之內無法預定參加活動。
總體來說,Career Center組織的活動分為兩類:【職業選擇類】和【就業指導類】。
【職業選擇類】包括:大型的職業主題日,如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Day; 小型的行業分享會Seminars;Networking, 如Friday Breakfast與不同行業的從業者共進早餐盡情social;Meet an Alum(擁有與某一領域一位校友單獨或小群體見面聊天15-30min);Career Fairs等等。
【就業指導類】包括:General
presentation介紹如何進行準備CV、網申、筆試、面試;還有針對不同專業、國別、學歷的求職presentation;1對1 appointment:一次15-30min,有專業的career consultant來幫你做職業規劃、改CV, cover letter; 定製型模擬面試(提前發CV,JD給顧問)等等;還有各種mock Assessment Center,幫你鍛煉群面技能……
有人說Career Center雞肋,但是呢,我覺得,這可能是除了學習之外LSE最實用的趴了吧。
Student Union學生活動
LSE最洋氣的一棟樓就是Student Union(SU)的那棟。在寸土寸金的倫敦WC1區,LSE極其袖珍的校園裡,SU能擁有獨立一棟7層大樓足以看出學校對於學生活動的重視。
SU肯定包括學生會、社團、活動等,一年制的碩士一般沒有太多精力花在組織活動上,但參與一下的體驗還是hun好。
社團有求職、國別、經濟、政治、宗教、興趣、文體等等。我自己加入了一個國別、一個興趣和一個文體社團。前兩個基本就收收郵件,最後一個有參與訓練、比賽、活動等,體驗100分。
皮划艇活動
好了這一部分還是乾貨:
· 信息獲取:勤上SU官網(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Students" Union)
· 信息篩選:根據自己興趣與時間安排,及時預定或取消預定【Events Calendar】(官網→【What』s on】→【Events
Calendar】)里的活動。
如果說文體類社團推薦,如果你想深入接觸英國本地人(畢竟研究生英國人鳳毛麟角,我們專業就1個),推薦你參加特別「英國運動」的社團,比如騎馬、板球、皮划艇。
還有些常規的運動課,各種球類、瑜伽、舞蹈、擊劍、游泳、攀岩等等(好吧,我就是個愛運動的菇涼666),一般都免費或象徵性收費,不過對項目場地有要求的運動(如游泳、攀岩),就得到倫敦其他指定地點去參加了,一般費時費力費錢,性價比較低哦。
更贊的是一些社團的不定期活動,會去歐洲其他國家的兄弟院校短期參觀、交流價格便宜、活動豐富,可以認識很多不同年級、專業和背景的新朋友,可以部分代替自助游啦。
還是寫幾條申請Tips給我未來的學弟學妹吧:
各種留學論壇上的攻略已經非常多了,我只補充幾條我當時覺得比較有用的~
No.1, 你一定要非常非常了解你的Program。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Program上什麼課,有哪些老師,老師寫過什麼書,大概什麼觀點都可以在網上先搜一搜,再把自己的經歷向它靠攏。
No.2, LSE非常看重推薦信,如果能找LSE校友寫最好,以及他們會比較喜歡歪果仁的推薦信(為什麼要歧視我大天朝本土的推薦信……)。
No.3,第二志願也是很有用的,我就是被第一志願拒掉然後神奇的被第二志願錄取了。一個Department下不同的program審核人員和標準都不太一樣,所以第二志願也要用心選呀~
No.4, 「If you don』t ask, you get nothing.」 雖然LSE是以慢著稱的學校,但它願意為學生提供的服務可能比你想的要多很多,所以,多發郵件,多打電話,積極的同學有肉吃,要相信一切還是有可能。
總之呢,LSE不乏喧囂,也比不上那些「佔地百畝「的綜合性大學,它只佔據了一個小小的街角,但是呢,在這裡,倫敦的繁華與失落被凸顯的淋漓盡致,「多學一點的滿足感」和「每天必須學很多」的焦慮與壓力都密度很大、濃度很高。一年之後,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會相當好。就像我覺得,能從LSE畢業是我迄今做過的最了不起的事情了。
以上。
獻給我的母校。
謝邀。
以前看過一個小視頻,在LSE的同學看到應該都會會心一笑
LSE被吐槽了?還是被自己人!What are you 弄啥嘞!
雖然這個學校沒有校園,能找到標誌的地方就只有那可憐巴巴的一兩個,但是在學校的三年我還是覺得過得很充實,也遇到很多優秀的朋友。
LSE的校訓是"Rerum cognoscere causas",英文是"to know the causes of things",中文是"了解萬物發生之緣由"。這也是一門所有學生都必修的課的名稱,簡稱LSE100。雖然因為是強制性的,這門課在學校被很多人吐槽,但我覺得它確實體現了LSE的精神。這門課由不同專業的教授聯合授課,從不同角度分析一些看起來非常大的社會科學問題,有泛一些的如:「如何消除貧困及不平等?」、「愛國主義是團結還是矛盾的根源?」,也有具體一些的如:「冷戰為什麼會結束?」以這些問題為引子,讓學生從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方法和證據來解釋社會現象。
我不敢說LSE把我培養成了一個社會科學家,但它讓我養成了獨立分析和辯證看問題的習慣。而我覺得這種習慣,恰恰是非常多人需要的。只有擁有了這個習慣,才能做到在撲面而來的各種信息中不盲從不跟風,才能具有真正思考的能力。
前段時間老同學轉發我的一篇文章的時候說:「算算這是班裡第幾個環遊世界的同學。」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這個老早就受邀的問題:在LSE就讀,除了學習本身之外,我獲得的大概是眼界與心態,以及一種信心——我可以選擇任何生活方式,而且我一定做得到。
讀書的時候,我其實不算是個努力用功的學生,雖然也經常看書、寫論文到早上5、6點,但那只是正常地完成任務,畢竟功課就是這麼緊;除了借書,我從來沒有泡過圖書館;除了上課,我也基本不在學校待著,直到畢業了,才第一次被人帶著去了學校的餐廳;考試期間發的藍色小藥丸我沒有領過,因為我沒讓自己壓力大到需要吃藥的地步。
所以我的成績也算不上太好,但是LSE帶給我的收穫遠在成績單、畢業證之外。
我把泡圖書館、吃藍色藥丸的時間拿去旅行了。我在倫敦大街小巷逛、沉迷於各種博物館;也會離開倫敦,在英國境內和歐洲其他國家度過假期。
因為LSE有Shaw Library,所以我去研究了一下自己宿舍所在的Fitzrovia,這裡曾是蕭伯納、伍爾夫住過的地方,也有喬治·奧威爾和迪蘭·托馬斯曾經常常光顧的小酒館。
上學時,我有時候會選擇從大英博物館經過的那條路。但更經常的是,我會在放學之後,或者寫了一整天論文之後,趁博物館閉館前一小時,去裡面小逛一圈。我就站在木乃伊前面思考課上、講座上提到的東西,還有自己的論文。
(這是我從宿舍到學校的路線)
事實上,我把大量的時候消耗在了學校附近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美術館。我在查令十字街逛書店,在西區和O2看音樂劇。除了學校附近,倫敦各種市場、博物館我都抽時間去逛,那時候我淘了好多本二手書,還在地鐵里發現一些詩句。
我的專業是media communication,所以我完全沒覺得這些時間是荒廢的。在LSE就讀的一大體驗就是,我可以通過任何途徑去學習。
當我趁較長的假期離開倫敦,去到其他地方,看博物館、爬山、與當地人交流的時候,課堂上學到的各種理論突然都有了實際的意義。作為LSE的學生,路遇的背包客中各行各業的人,包括大學的教授等,都比較樂於和我談論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而不僅僅是天氣怎麼樣、景點好不好看。
在與這些人的交流中,我其實學到了很多,對一些之前沒注意的問題有了一些思考,在逛景點的時候也能獲得更深的體驗。儘管我當時的思想不成熟,也拿不出有力的觀點,但這些經歷,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所以畢業後我沒有去媒體工作,而是在公益行業,錢非常少、沒有五險一金、一周工作6天、每天14小時以上。這個選擇是基於我在LSE的課堂與講座,大量來自NGO、國際機構的同學,以及不同的旅程中感受到的一種強烈願望:想做一些能讓社會變得更好的事情。
其實,有很多同學都沒有做著所謂對口的工作,因為早在上學期間,我們在課堂之外都發展出了各自的興趣。畢業證只是一襲紙,我們從LSE獲得的是開放的心態與寬廣的眼界。
後來我變成了一個Lonely Planet內容策劃和作者,順便環遊了亞歐,算是給環遊世界的夢想開了個頭。這裡面有一種固執的信心:都能順利從LSE畢業,還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畢業5年後回學校拍的)
作為一個剛從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的人,抱著懷念的心情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讀LSE,不說是最美好的人生吧(再酷炫的生活也比不上假期回來和家人平淡的相聚一起吃西瓜!),但那三年的確是在自己心裡閃閃發光的回憶。
在國內說到去英國念書,還是知道牛津啊劍橋啊是大牛,聽到我在政治經濟學院念書,
過年親戚還有人問,「lulu啊,你是打算去英國考公務員啊。」
呃,我,覺得有點難以解釋。
至於表弟表妹們,微信聊天時不把我學校名字打成LES蕾絲就夠了。
我們學校還很難考的好嘛,錄取率超級難,排第三名,不比牛津好考多少。如果說大學三年是閃閃發光的回憶,申請學校時的回憶簡直是閃閃發燙。當時拚命刷的成績,努力做的準備,雖然辛苦,但真的就讓人開始知道,為自己的夢付出努力,看著它一點點充實,實現是多棒的感受,(此處省略雞湯若干)遠不是在 oxford street買到一個包包能比擬。
我在LSE讀的是哲學與經濟系,至於哲學,這個專業的具體問題,balabala的就不多說了。這個系裡面的中國小夥伴並不多,因為我離家出來念書的時間比較早吧,所以可能在選擇專業的想法和高中後出來的同學不一樣吧。但是也會在其他社團交一些中國朋友,畢竟一起說國語的時候,都是親切的。
LSE不是沒有混進來的學生,也有很多水的,各種有錢有身份的富N代,紈絝的,翩翩有禮的,任一一款總能找到。但其他沒有這些光環的同學,自身真的好優秀。真的還是那種比你還優秀的人,偏偏比你還努力。
最起碼讓我覺得自己再也沒有賴在床上看電視劇的理由,生活這麼熱情澎拜,再不濟,走出門和人聊聊,看看別人都在忙著上進什麼也好。
在這裡讀書,恍惚間真的有種世界中心的感覺。
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個學校挺重視培養的政商精英。像我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台灣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蔡英文等等,各國許多政界重要人士都是從這裡走出。現在在學校餐廳鄰桌吃飯的人,可能以後就是坐在聯合國談笑風生的人。
那個掀起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索羅斯還算我的直系學長。滾石樂隊主腦米克·賈格爾也是這裡走出的,就是那個魔力紅也想Moves Like Jagger的賈格爾。
每個來英國的大人物都愛往學校走一走,開開講座談談天,皇室王子也並不少見。有種在戲劇學院,看見明星波瀾不驚的心情吧。
多和世界接觸接觸,儘可能地去拓寬對世界的眼界,真的很不錯。有時人們對世界狹隘的態度,可能我們只是站在井底,這種桎梏,是喝多少雞湯都填不夠的,而且看的多了,對生活也就越加純粹了。這些對這個世界呼風喚雨的人,不也同樣曾坐在這把椅子上喝一杯咖啡休息么,這個世界也還是這個世界呀。不如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就像我現在的一句人生格言,人生除了生死存亡,其他都是芝麻綠豆。
世界一流的教授很輕鬆地告訴你,孩子不喜歡別學了,去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第一個劇組就是我的系主任給我介紹的。他本來想讓我讀博,後來我說我比較喜歡影視專業但是沒什麼人脈,他也沒有勸我,說那條路「更高端大氣上檔次」,就直接向我我介紹了他弟媳。也是令我畢業後,走上自己走上新媒體行業,探索自己的道路的一大鼓勵吧。
尊崇自己內心,反而是給我最大的啟示。看清這個世界,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為它認真的,不懈的,拚命的努力。這個世界這麼大,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最完美的人生了。
手裡沒有照片,隨手貼幾張圖,懷念一下我的大學。
.
沒有在LSE就讀,但是因為學校在路對面就經常跑去蹭課的來答下。
LSE在除去各學院的主課,還設置有公開課。這些公開課信息發布在校頁面上,幾乎每周都有,地點常常在 []Old theater, old building] 這座LSE的經典講座大廳里,一般在這個大廳里的講座,都是重量級的人物,常常會有現場錄相。講座時間往往安排在下午或晚上。
這些public lecture常邀請政界學術研究大牛,政要,經濟金融研究磚家,公司CEO, 等等,來做講座,講座只要圍繞各行業內的熱門話題或經典課題。
講座的上座率因人而異。
別國暫且不談。國內過來做過講座,上座率極高的,有幸聽過央行副行長朱民先生和林毅夫先生的關於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發展的講座。這兩個先生在歐洲的名聲也很大,講座開始時,是LSE的校長介紹陳述,院長做主持。參與者們除少數中國學生,和極少數中國領域大牛之外,大多數是英國本土的教授和學者們。
也有零零散散的中國各類所謂學者專家來舉辦各種小型,只是上座率有限,參與者又大都是中國學生,講座質量也有限。(此段僅為個人觀點,或有狹隘和局限)
至於講座的精彩程度,具體可看LSE的public lecture video,一般都有全程錄像供未到場的學生們瀏覽。
講座完畢,有自由問答,你可以提出你的觀點。
這點感觸頗深: 2013年五月份,牛津大學一位研究中日關係的教授(忘記名字了),在講述日本在東北三省的行徑時僅僅說了句「I think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tell more about the fact to his people,Japan government do apoligize for that for many times」,就被在座的一位中國學生打斷,義正辭嚴地要求教授改變說法, 並十分激動地用並不流利英文講述了自己奶奶受日軍XX的經歷,最後以「If it was your family that was raped by Japanese, i dont think you would be so calm to stand here and talk about forgiving thing」 結尾。這位教授很耐心聽完,並非常平和地告訴他 "i am just going to talk about that,and i can understand your felling" 接下來就是要求在座聽眾們熱烈的掌聲回應這位中國學生。
當時中國學生就平靜了。答主的感受是,當有人嘗試理解你的憤怒,並願意耐心聽你表達憤怒時,你就能在憤怒中獲得一些平靜。這也許是我在LSE聽這麼多講座以來最大的收穫吧。
講座是LSE辦的,請的是大牛。但是你不用是某某學校的,也不需要借學生證,你只要提前預約,到場排隊,沒有座位了還有志願者引你到現場直播大廳去找座位。
鏈接是 http://lse.ac.uk/events
還在倫敦就讀的孩子們可以在這裡註冊,只要提前預約,到場排隊,就可以免費去聽了。
只要帶著求學的心情去,沒有人會把你拒之門外。
(手機答題,時間倉促。看官們能獲得點有用信息就好)
以上。謝好多人邀。。
在LSE就讀是什麼體驗啊…啊那就是過後回憶起這段時光我會覺得沒白待吧。
2015-2016年我在LSE就讀MSc 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從屬於人類學部門,是一個專門研討中國的專業。因為本科我是讀建築的,轉系轉到文科必然有很好的理由(不然LSE也不會要我)因此剛來的時候覺得自己可牛逼了——還沒開學就想好論文方向了。
然而跟人聊了一圈以後發現大家都是帶著目標來讀的。
有人是為了了解中國,希望以後去工作
有人是為了了解重慶(對,就是這麼精確)因為仰慕它的發展速度
轉了一圈下來的感受就是,這是個成熟度遠超本科畢業生的地方。
LSE的學業個人覺得…很輕鬆? 畢竟相對於美本每周要交paper每月一次期中考的節奏來說,一年算一次分確實免掉了中間的很多壓力,雖然相應地要面臨類似高考的壓力(一次定生死)但是平時一周去4次酒吧算少的了【捂臉】
而且校園裡就有3個酒吧,你真的把持的住?
而且都是教授帶路。我們教授都是老司機…哦不,是老機長,包帶飛。比如上周還在跟我遠程約酒的論文指導:
語法什麼不重要啦…你們看不到他的努力嗎!
我最喜歡LSE的一點就是這個吧。師生關係尤其親近,學生尊師的同時老師也當你是成年人一樣看待。
倫敦本身也是一個極具特色極有活力的城市。倫敦西區的劇院演出質量都特別高,數量還特別多。每天都可以拓寬眼界。東北有Camden,Hippies的最愛。東南有House of Vans和The Vault。西南有Kensington,帝國理工還有倫敦幾大博物館都在那邊。還有倫敦的唐人街有我在國外吃到過最好的中餐。Leicester Square也有某明星周末飛來喂鴿子的奇妙故事。有人曾經給我寫過一個式子
London = San Francisco + New York + DC + Paris +...
我覺得說不定真的是。每個人來都能找到自己的寓所。
至於我不喜歡的地方嘛…
圖書館的IT部門吃屎 電腦1/3是壞的 還特別爛
官僚氣息嚴重 辦個事情像是在跟zf打交道
食堂太差 周邊吃的也不多 雖然陸續有開發出其他吃的,但10分鐘步行範圍內的選擇真的不多
學校真心小…本科校園橫穿一次要步行30分鐘以上 LSE最多走5分鐘
畢業儀式簡直就是流水線。一點儀式感都沒有。
然後…學校的吉祥物真的丑得驚為天人
……不忍直視
兩年前收到offer時LSE從遙不可及變成觸手可及...
兩年後在畢業典禮上,LSE終歸又變成讓我仰視的存在...
和所有名校一樣,LSE是個非常inclusive的地方,不考試的時候你可以有一萬種選擇,weekly report也不會計入總分,但是選擇意味著承擔。就像政策不可能三角一樣,你也只能在睡眠,社交,和分數之中選擇兩個。
以前我一直認為,隨著人學歷的提升,同學之間應當同質化更加明顯,就像經過層層濾網,大豆的成色趨向均一。但是LSE給出了反例,大家都特別優秀,但優秀的角度千差萬別。如果你不同意這句話,一定是因為你還沒有了解你的同學...因為成就本身就沒有恆常的度量標準。
我們Dept of Statistics是一個非常玲瓏的系,大部分必修課可以不藉助麥克風完成,所以我們和教授之間的互動非常頻繁。最奇妙的是,我認識了很多有big-picture thinking的同齡人,每次和他們聊天都恍惚聽見「歡迎一窺大人的世界」...我非常喜歡我們系「小洞天」的氛圍,BSc和MSc,PhD關係都很好,我們的MSc Administrator Sarah會經常給我們郵件,詢問大家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後來的簽證延期遇到問題,也是她一直在幫我。這一切,都給我一種深深的歸屬感。
不同於我本科的考試,LSE 的考試讓我明白 -- 無論你的notes和past exam看了幾遍,考試之前都會心中沒底。選課之前往屆rate of distinction也不說明任何問題,我們畢竟是Dept of Surprise啊!LT0考試季的那幾天,滿世界都在過聖誕節,圖書館全是數學系和統計系的學生,不想學習的解決方案永遠都是「一遍遍刷教授們的履歷」,啊每個時間節點我都能想出一部小說,會走神,但是想的全是,那些他們走過的路上到底有些什麼風景?ST436是一門有意思的課,distinction rate指數下降:)但是非常建議大家去感受lecturer的魅力!!Professor Piotr Fryzlewicz casts a long shadow! 恩,有些人無論到什麼場合都會讓周圍黯然失色...
後來Columbia House 6層和7層(系辦公室)變成了LSE Library之後最常去的地方。Col的窗外就是倫敦西區繁華的Aldwych Theatre,6層卻總是靜悄悄的,每扇門之後的research都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吧。大隱隱於世,這裡像世外的孤獨星系,統計系自己的引力定律讓每粒星塵安然運轉,無論不遠處的Covent Garden是怎樣遊人如鯽。外行如我總是兀自揣測聰明人因為太聰明所以孤獨,但是就像我沒法感受這種孤獨,我也沒法觸及探求真理的快樂,孤獨的快樂。6層Leverhulme Library每周都會有一個seminar,統計領域前沿的學者會來學術交流。大部分時間大家討論X的應用時,我都在想誒?X是C的變形嗎?C應該是B加上條件A的結果吧?A學過嗎?哦上周學的,你們別慌討論,讓我拿出書來看看A的定義...儘管如此,討論的過程還是非常有趣的。不得不承認,好多教授都是men with own atmosphere, 所以seminar也成了我每周期待的事情。
非常幸運的是,我最後的畢業論文是在著名華人統計學家Professor Yao的指導下完成的。一個虛懷若谷的學者在自己多項研究之外還給了我詳實的指導,他一直告訴我的「there is no silly question in this office」讓我特別感觸。
12月份我畢業了,從這裡畢業也意味著我學生生涯的終點。這個快樂終點(happy ending?)也是一個新起點...LSE帶給我的絕不只是履歷上的紅色校標和LinkedIn里的優秀alumni,她提倡的好奇心和謙虛將是我畢生的追求。
People are rewarded in public for what they"ve practiced for years in private.
與你們共勉。
本科大二狗一枚
好啦擼我的回答只代表個人觀點。
[學術]
我在LSE經濟系所以只能說經濟系的情況,大一的課程都是打基礎,所以教學質量我覺得一般。大二開始課程難度上來了也明顯感覺老師質量好了很多,有的時候phD老師過來教書你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對經濟學的熱情,以及對我智商的碾壓。我micro老師自己以前也是LSE本科,現在上課沒事就開車,畫風一轉就想當年哈哈哈。。。但很可惜LSE學生(很多時候因為找實習)很忙,沒多少時間學習,挺遺憾的。當然啦,圖書話半年時間是24小時開放的,不過佛腳有危險,欲抱須謹慎。對了,LSE Public lectures也很棒,常年各種名人政要,每年著名的China Development Forum和Altentative Investment Conference都是歐洲馳名的event,當然這是誰都可以參加的,也不算是LSE only。
總結:教學質量越到後面越高,不過自己能做到好好學習很不容易。
[就業]
LSE乃全球第一金融技校好吧。。。你去看LinkedIn ranking, efinancialcareers, business insider的排名。在LSE你無處不會聽到別人議論投行的事情,這種文化很給人壓力,但也讓人成長很快,對確定走投行這條路的同學很有幫助。嗯對的,我在summer intern終面的時候整個Assessment Centre幾乎都是LSE的人。你說投行偏好牛劍帝國UCL?是的,因為LSE applicants真的太多了,但是你在牛劍帝國UCL你的起跑線就比LSE 差很多。第一,LSE校友網很有幫助。第二,LSE技校在申請季消息太靈通,哪家投行第幾輪AC,大概還有多少空位,HR是誰,你都(可以去)知道。第三,LSE Career Societies做得很好,很多network的機會。
總結:金融技校就業好,投行offer到處找。但!是!要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這麼拼,是不是真的想走金融。說實話我每次去牛津都會羨慕他們能好好學習,好好生活的日子
[同學]
這一點我想單獨拿出來講,因為這真是我特別喜歡LSE的一點。LSE幾乎是世界上最international的大學,你有很多機會交到很多exotic地方的朋友,比如說有一次在課上聊到crimeequality,南非的小朋友就馬上站起來講自己國家的司法系統和歷史淵源。在LSE你可以認識踏破鐵鞋無浪處的clubbing people,講起ISIS情到深處淚滿面的美國聖母心室友,給他多次機會但是只能講出一個非常不好笑的冷笑話的德國小哥,以及隨手google他爸爸是billionaire讓我虎軀一震的莫斯科學弟。當然啦,還有和你一起玩德撲,下火鍋,刷圖書館,互黑自黑的中國好旁友哈哈哈。對了,LSE 一半的學生都是master,很多都是很厲害的本科或者明明都有高盛IBD offer了就是任性要來讀個master的,能向學長學姐們學到很多知識以及做人(not biologically)的道理。
總結:LSE 的學生真的很diverse,林子這麼大,總有一隻鳥是你的,等等,你!不!要!想!歪!
[學生生活]
Well this is a hard one. If all my missed Microeconomics lectures are gonna teach me one thing, that"d be to concede that people are never satisfied. (5 marks for this please)
LSE學生滿意度真的是夠我吐槽一天。第一,學校有時候辦事效率,行政智商,行政態度真的很不行,還迷之傲嬌,我為他們的前途感到擔憂啊!學校也是各種小,你要想躺在樹下看小橋流水人家並且不想別人在你旁邊念叨investment banking blah blah blah 的話,還是去其他大學吧。第二,滿意度低可能是因為。。。學生們太能折騰了。。。LSE學生的折騰勁兒估計是學校特色,從蕭伯納那裡學來的。。。動不動學生會就protest,就簽名,就發傳單,學生們也是極其politically agile(which I think is a good thing),當初維珍航空歧視中國人事件出來之後,我的同學們第一時間開創了Facebook page跟蹤事件熱點。LSE Memes以及校報The Beavers堪比故事會啊有木有,各種揭露LSE領導醜惡嘴臉(喂,你可是校報誒!)上屆校長Craig因為坐飛機只坐商務艙被無情曝光,只差來個遊街了,老人家表示好氣好委屈,提前下任了,呵呵。
總結:講真,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學生滿意度嘛,還是要自己給自己創造的(此處應有悲傷的淚水)。
好啦先寫到這兒吧,有空再補充!
PS: LSE同學經常自黑,但總有一種「我可以黑我兒子但你不行」的傲嬌(聽起來有點奇怪)。。。下面放一些黑King"s,UCL,SOAS和Imperial 的memes哈哈,純屬娛樂,all photo credits go to LSE meme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長分享:
我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發展研究專業的學生,在國內就是學的相關專業,當初選擇這所大學是因為這所大學很有實力。 這邊華人挺多的,但是學校裡面的中國留學生不算多,不過我們關係都不錯, 有時會一起在圖書館學習,那裡氣氛很好。
中國留學生一般都沒有住在宿舍,學校附近房子租不到,一般找的房子附近都會有超市的房子租。學校離市中心不遠,交通挺方便的,不過倫敦市裡口人很多,在5pm-7pm的時候公交不能做。
吃飯的話,平時去附近costa解決吃飯問題,中餐走到china town就行。所以來英國的時候什麼老乾媽啊,王致和啊就盡量不要帶了,這邊的華人超市是可以買到的,輕裝上陣就好。
最後,想對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小夥伴說:想保住自己的青春請留步,因為這裡是揮灑青春的地方。
不受邀自來,就想借這個回答連載記錄我在LSE的大學(ku bi)生活。這個答案我會每次學期末更新,概括一學期學習生活的感受,也希望給對LSE感興趣的你們有用的參考。
前情提要:我今年一月考過雅思,三月收到offer,六月參加英高Alevel考試,九月順利進入LSE本科統計金融課,是大一新生。
2016.9-12 本科第一年MT期末:
十個星期,兩個多月,第一個學期也是三年內最輕鬆的一個學期我都感到筋疲力盡了。
其實,在LSE,你的生活,學習強度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以選擇輕鬆,比如不去lectures,整天躺在床上看recordings或者自己隨意看看筆記;也可以選擇每天忙的不行幾乎沒有喘氣的時間,比如聽每一節lecture,與此同時參加社團活動,或者加入社團內部幫忙組織活動。這個就是根據每個人學習能力,性格來自己安排,沒有好壞之分,就看你想要的是什麼。
這個學校的大神實在太多,年級與年級之間的能力差呈現log函數圖像,大一屆的學長學姐甩下一屆幾個大洲,大兩屆的就值得跪著膜拜。幸運的是這個學校的學姐學長們都會很熱心的幫助我們這些一臉懵逼的學妹學弟們,感謝有他們我順利度過了剛開學的茫然期。
對於我現在的lecturers我是比較失望的,可能是大一成績所佔最後比重只有九分之一,我覺得除了講數學的lecturer,其他的幾個都很水,還不如自己看筆記自學。尤其是會計的講師,濃濃的印度咖喱味(沒有歧視的意思,就事論事),而且聲音還又尖又細,聽她講每一個單詞都是一種對我身心的折磨,更別說聽懂她在講什麼了。所以到了後來我直接不去會計lecture了,不如自學。
在進入LSE之前我有聽說過其「倫敦女校」,「倫敦金融技校」,「投行人才市場」的別稱:),本來還將信將疑,稍稍抱有一些僥倖,沒想到真的太貼切了!
就說華人圈子吧,長得漂亮學習成績好能力強的女生真的不能更多,然後她們還都是單身狗……某位學姐曰過:「LSE的男孩紙們因為數量稀少,在尼姑多粥少的環境下溢價過高,以至於他們眼高於頂,一般人眼中條件好的女生他們都看不上。」 就我的觀察來看,學姐說的沒錯,不過LSE質量高的男生也很多,只是我無緣認識,而且很多都已有主…我只能說已做好大學單身三年的準備
關於金融技校,這個真的說不完了。從第一天welcome week校學生會組織學生參觀了解加入大大小小接近一百個社團,我看到各社團大大小小的贊助商就明白了一些。影響最深的是Investment Society,這個社團的贊助商都是JPM,Credit Suisse等Bulge Bracket banks,每一個拉出來都是LSE學生們擠破頭想進的。
後來,我就眼睜睜看著自己被洗腦。在進入大學前我連四大都認不全,投行的名字就知道那麼幾個最有名的,到現在頭髮都快白了忙著申請spring week,就是在明年春假的時候能實習那麼幾天攢經驗。幾千人里挑一,跟你競爭的基本都是同校的同學們,我就當是鍛煉自己寫cover letter還有做numerical tests的能力吧。
要說豐富多彩的生活,其實還是有的,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走幾步就有不錯的餐廳,日料韓料各種料基本都有,不用擔心沒好吃的。晚上沒有課的時候還可以跟朋友約著去theatre看戲劇,LSE附近有很多劇院,每一個都很有名,值得一看。我這學期只有空去看了《歌劇魅影》和《悲慘世界》,我準備三年內看完所有倫敦有的劇目吧。
最後我要無比怨念的吐槽下LSE去年剛設置的LT0考試,就是聖誕假最後一周考試,佔全年總成績25%比重。這個考試的設置意味著我的聖誕假被毀了,全部都要用來複習,這是第一次我對回國感受不到任何歡欣與雀躍。本來已經不能在家過春節了,現在元旦也不能過了,在元旦前我就會提前返回英國倒時差繼續準備考試,我什麼都不想說了(手動再見)
2017.1-3 本科第一年LT期末:
時間真的過得太快了,轉眼間又是一個十一周,一個學期就過去了。我幾乎記不起我這個學期都做了什麼,好像做了很多好像又什麼都沒做。這個學期短短三個月不到真的發生了很多事情。先是LT0考試,然後我發了八年來第一次燒,在Kingsway跟人喝咖啡沒注意被人把包整個偷走了(還因此第一次去警察局錄了口供)……貌似在感情,財產,身體以及學業都受到了大大小小的挫折。時間就像是推著我往前走,還來不及從上一個挫折中走出就又被推向下一個,就這樣我在一次又一次打擊中快速成長 學習,每一次都讓我覺得上一次經歷的根本不算什麼。可能這就是大學,這就是社會吧。
說個題外話,自從上次回答過此題後,有不少人開始關注我,每天都有至少四五條邀請我回答問題的提示,不是我不想回答,很多問題我都不夠了解因此不想貿然回答誤人子弟。不過我真的很想知道邀請我回答「年收入上千萬過億的你現在過的是怎樣一種生活?」的人是什麼想法啊……我現在年收入為零啊……
LSE的Lent term由於就在summer term之前,大家明顯會花更多時間在學習上了。尤其到了期末這幾周圖書館在中午十二點之後基本就找不到位置了,人滿為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很認真地學習。除了學習之外的課外活動還是很多的,我志願參與了CSSA組織的China Week活動,CDS組織的中國發展論壇(見到了我的女神金刻羽教授),南北朝鮮討論論壇等,我覺得都非常有意思,一個好的大學能共提供的平台絕對是高而廣的,這點毋庸置疑。前幾周安吉麗娜朱莉也來我們學校了,但是很遺憾我沒見到。
接下來一個月大家回國的回國,旅遊的旅遊,不過最主要的還是為了五月初就開始的Summer Exam複習。我也會卯足力氣抱佛腳不會在勤快的刷知乎微博了。LSE的暑假貌似是開始的最早的,至少我五月十六號就能考完放假了。想到放假真是充滿了動力呢
2017.4-5.16 Summer Term結束
這個學期就一直在複習準備考試,每天九點前到達圖書館然後一直呆到晚上再走。至少每天學習是個小時吧當然其中肯定有摸魚的時間~ 其實複習期中間還是蠻痛苦的,天天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怎麼還不放假,又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不夠複習完。LSE的考試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是很難,就是你不學就不會寫的那種,光知道套路是不能考到first的。今年的數學和統計兩份卷子都比以往的題目難不少,真的是不好好理解那些基礎概念就真的一個字都寫不出來,我只能希望老師能多給點步驟分。
在LSE的這一年感覺時間過得太快了,前幾天我最後一次在我的宿舍小房間睡覺時還有點恍惚,自己要跟生活了一年的小家說再見了,明年就是大二的學姐了,彷彿入學那天還在昨天。
希望看到這篇回答的學弟學妹們做好準備好好利用大一的時間,不要認為學業相比後兩年輕鬆就瘋玩,等到大二大三再發現大一打底積累的不夠再後悔就晚了。尤其不要被身邊在玩的朋友們帶跑偏,LSE有個好處就是沒人會關心你合不合群(除了都進金融行業)有沒有在做大家都在做的事,這裡不是說要特立獨行,而是說要對自己的時間利用、未來有點想法。我剛進大一時學長告訴我大一要好好玩,能出去旅遊就出去旅遊不然以後沒這麼多時間了。這句話是對的,大一是要好好玩,但是天天在外面玩絲毫不在意自己的功課以後肯定會付出代價。我身邊有真實案例,聽信了大一要多玩的話結果一年幾乎全玩了最後考試崩了。現在我也算是過來人了,LSE只有成績比我更好的人,就算是play hard前還有work hard呢,看到有人顧此失彼,考試沒好好複習最後崩潰的事情真的發生,我非常心痛
2017.9.25-12.9 大二第一學期結束
毫無疑問,LSE的大二是最關鍵的一年。秋天也就是九月到現在要申請2018年的夏季實習,同時學業也變難有跟不上的風險。這學期開始之前本來以為會很忙的,但其實還好。如果是可以一手n個offer的大神估計是很忙,但是我這種渣渣就還好啦。好在我學期中沒有算分的考試所以可以自由些支配時間。
關於找實習其實我不是很想多講,目前也還沒有offer,面試也參加了一些但是覺得希望渺茫。之前聽學長學姐笑稱LSE金融技校的時候我還不太明白具體意思,就算是大一接觸到了投行等職位我也沒有覺得自己有畢業即失業的可能性。但是現在大二發現能找到夏季實習的人確實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找不到實習,或者要回國找關係實習我才發現事情確實比想像的要讓人有壓力。對於現在才二十歲或者二十齣頭的大二學生來說,應該是大好前程在前方,不用這麼早就發愁找工作的事情。但是LSE這個找工作進投行的氛圍才是真正讓人崩潰的,走在校園裡聽到別人的交談都是什麼internship云云。十月份有幸參加了高盛組織的專門給LSE學生參加的活動,人滿為患。IBD的一個analyst旁邊站了幾十個學生里三層外三層,很誇張。我覺得在考慮要不要來讀本科的同學要有心理準備,最好提前分析自己的性格,想好自己將來能承受多大壓力的工作。因為進了LSE後整個風氣是很浮躁的,就像被人推著走,會不自覺的也想要申請諮詢,投行,四大等而忽略了自己究竟喜不喜歡適不適合這個關鍵問題。所以只要看到在LSE還能踏踏實實做事不浮躁的同學我心裡都是默默欣賞的。這裡不是說想要進投行就是浮躁,做別的非金融諮詢工作就是腳踏實地,我說的欣賞是明白自己喜歡什麼和想要做什麼的人,可以是喜歡投行才要進投行而不是大家都申請那我也要申請,或者是工資高我想賺錢才申請。其實現在能想清楚這個問題的人不多
關於學習,其實我覺得大二的血液因為有了大一的鋪墊稍稍有點喘氣的時間。大一上一下從高中生變成大學生落差真的挺大,先要找到大學生的學習方式還要跟上大學裡更加深奧的知識,著實不容易。個人而言,到了大二,經歷過了LSE的考試知道了自己的水平,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複習時間,會比大一的學業壓力稍稍輕鬆點。輕鬆是說學起來輕鬆哦,大二的成績佔比是大一的四倍所以分數更加重要了,容錯率就低了。還有,在LSE課程之間的難度是不同的,我的課相對文科還有經濟相關的科目還是比較簡單的,所以目前為止壓力不是特別的大。如果連我們這些整天學數學統計的人都說壓力大那文科生就沒活路啦。
關於學業找工作以外的活動,umm…… 什麼?男朋友?不存在的!目前來說在LSE還沒見過長得帥到印象深刻一眼難忘的男孩子……每天閑暇就是約朋友出去逛吃,看劇等其實也不是很豐富。雖然學業不重但是也沒有可以旅遊的時間,要旅遊還是趁大一吧。今年學弟學妹們很多一開學就脫單了也是讓我們這群老姐姐汗顏,他們效率怎麼就那麼高勒?_?
歡迎任何疑問
用的頻率最高的辭彙是:Olive Oil please; no spicy thanks; fish and tofu; soy and triyaki please; just rice; eat here.
來回答這個問題的衝動是因為我昨天在面試的時候被質疑了,LSE MSc Finance and Private Equity的榮譽碩士,被外匯管理局的領導質疑沒聽過我的專業,我的內心還是很生氣的,所以我要來給LSE正名。
首先我想說因為LSE部分水專業所以可能影響了大家對學校的看法,很多人認為LSE的碩士水。但是!MSc Finance and PE是LSE最難進的專業!一年全球只招40個人!
從學生比例來說,中國人的佔比並不高,最多的是歐洲人,和歐洲小鮮肉接觸的機會很多!他們的背景和能力也很不簡單,比如德意志銀行CEO的朋友…比起某些名校基本靠中國人撐起來的金融碩士,我真的覺得LSE是良心學校。配備的師資也是很優秀的,我最愛的金融教授Dirk,哈佛的博士,在斯坦福任職多年。此外PE的課程完全是私募大佬們親授,課上討論的也都是他們經手的真實案例,其中BVP的GP也還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從教授和同學的水平來說,能在LSE讀書真的有自豪感。
最大的體驗就是累。每周都有無數的case要看要做,很多group work,小組討論到半夜是常有的事。有project的時候一周都要泡在圖書館和組員研究LBO方案。獲得的回報就是現在有任何case都有方向上手,完全不會慌亂摸不著頭腦,可以說實戰能力還算比較強。
最後我想說,LSE的確有水專業,但是也有很辛苦的,畢業了我們都是LSE的alumni,沒有什麼不同。但你的經歷,卻是你自己可以選擇的。貢獻熊同學所說LSE圖書館「網吧」圖一張
及通宵開掛的印度同學一枚~
推薦閱讀:
※在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義大利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東南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UCSD)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布里斯託大學 (University of Bristol) 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TAG: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 | 留學英國 | 名校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