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大清洗對蘇德戰爭弊大於利嗎?
我從反面論證一下這個問題。
目前為大清洗翻案,基本是以下幾種論點:
1 清洗掉了一群老朽的將領,給頭腦靈活的新將領留出了上升空間,蘇德戰爭兩邊軍官平均年齡天壤之別,蘇軍能夠更快地接受新戰術。2 搞掉了一群理論上的競爭對手,強化了領導人的權威,為戰爭中統一指揮創造了條件。
3 搞掉了當時其他國家的GCD高層,為蘇聯戰後扶植自己勢力創造了條件,而且也不能排除確實有比較二的外國高層被搞掉後新領導集體比原來更英明。
先說1,蘇軍將領確實年輕,戰術變化也確實夠劇烈,但這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上——衛國戰爭初期蘇軍的指揮太傻逼了,不巨變才見鬼了。相比之下德國雖然輸的難看,但基礎戰術一直都挺管用,輸在國家戰略而不是軍事思想上。
圖哈切夫斯基30年代好不容易幫紅軍折騰出點眉目來,41年全退回去了,於是一開戰就是戰爭史上空前的大敗,斯大林初期還能比較冷靜的指揮,大敗幾場後就把自己關到別墅里啃地毯,非得政治局一幫人去家裡拽他出來。
同時,有一大堆可以成為元帥的年輕將領,就因為趕上了初期的大敗仗,黯然退場,巴普洛夫當年是和朱可夫並稱新星的人,輸了以後直接被槍斃,庫利克本身幾乎沒有過錯,卻連遭貶斥,後來當上元帥的某些人,不客氣的說,只是因為沒有趕上壞時候而已。
而大清洗剩下的幾位老將,表現非常難看,某人看著自己的騎兵軍被齊刷刷掃倒,然後被哭著拉上飛機。說白了,大清洗根本不是清洗,只是任人唯親罷了。如果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跟圖哈切夫斯基一起被幹掉,我對斯大林的評價至少上3個台階。
(照元首的意思,連沙波什尼科夫這種吉祥物都應該一起突突了,我們的軍隊不養廢物)2 令行禁止確實好,但是軍隊需要的其實不是「100%執行命令」,而是「100%完成任務」,這當中的區別極為巨大,日軍就是因為沒搞清這點,成了美軍的笑柄。
因為斯大林的絕對權威,導致很多時候將領該說的話不能說,該做的事不能做,帶著隊伍往包圍圈裡沖,好幾次大敗,尤其是中期反攻時的大敗,都與此有關。基本是到了庫爾斯克時候,斯大林心態才恢復正常,也是從這時開始,蘇軍的戰略戰術才走上正軌。3 這個就有點黑色幽默了,有一大堆GCD國家受益於蘇聯當年對各國高層的清洗,讓沒資格留蘇只能留在國內的新生代領導人上位,而且這幫人大部分後來都跟蘇聯唱反調,像鐵托老毛這樣的一直到死都沒被蘇聯搞下去。
如果說大清洗對衛國戰爭有什麼正面影響的話,主要是好萊塢意義上的——初期的慘敗,中期的險局,後期正義夥伴的爆種,結尾敵人的瘋狂掙扎,戲劇性十足,給藝術家們提供了大量飯碗。但如果我要是二戰中的紅軍士兵,肯定不希望參加這樣的演出,我寧可跟著美軍一路慢悠悠的推過去。自然弊大於利。
就因為最後贏了便可以粉飾當初鋼鐵同志的所作所為沒錯?混帳邏輯。看問題麻煩請先分清主次~
先講下「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
有個過訪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爐灶的煙囪是直的,旁邊還堆積著柴草,便對主人說:「把煙囪改成拐彎的,使柴草遠離煙囪。不然的話,將會發生火災。」主人沉默不答應。之後不久,家裡果然失火,鄰居們一同來救火,幸好把火撲滅了。於是,主人殺牛置辦酒席,答謝鄰里。被火燒傷的人安排在上座,其他的按照功勞依次排定座位,卻沒邀請提「曲突」建議的客人。有人對主人說:「當初如果聽了那位客人的話,也不用破費擺設酒席,始終也不會有火患。現在評論功勞,邀請賓客,為什麼不去酬謝提『曲突徙薪』建議的人,而被燒傷的人卻成了上客呢?」
這個故事同樣可以套用在蘇德戰爭上,雖然歷史由勝利者書寫,想怎麼編都行,但你總不能因為房子最終沒被燒毀就稱讚主人英明吧?甚至把鄰居們救火的功勞也歸結為主人的領導。
提到大清洗就不能不提蘇軍的靈魂:「紅色拿破崙」圖哈切夫斯基元帥(關於此人的功績及後世影響請自行百度)。
他就是那個最早提出「曲突徙薪」的客人,結果被只讀六年神學,不懂任何外語,沒有留過學,缺少現代常識卻精通權術和陰謀的嗜血侏儒從肉體上消滅了。庸人掌權只會選擇聽話的奴才,圖帥的冤死標誌著愚昧戰勝了智慧。
「斯大林不需要天才。」
1937年開始斯大林對軍隊進行了大清洗,在兩年的時間裡,被殺的蘇軍高級將領有:5個元帥中的3個,5個一級集團軍長中的3個,10個二級集團軍長的全部,57個軍長中的50個。沒有任何一場戰爭可以讓一支軍隊損失如此之多的高級將領,而斯大林在和平年代做到了。這也是1941年蘇軍在德軍攻勢下不堪一擊的重要原因。
蘇軍將領格里戈連科曾評論說:「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它的高級指揮幹部在任何一次戰爭(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沒有受到這樣大的損失,甚至全軍覆沒的結果也不至於如此。就是繳械投降的法西斯德國和帝國主義日本所損失的高級指揮幹部也比這少得多。」
被大清洗嚴重傷害元氣的蘇軍很快就在1939年的蘇芬戰爭中丟盡臉面。90萬蘇聯紅軍花了4個月時間,才迫使300萬人口的芬蘭屈服停戰,紅軍傷亡50萬人。它直接刺激了納粹德國的軍事冒險。
接下來的衛國戰爭,蘇聯人幾乎流盡了鮮血。戰前,蘇軍兵員和火炮數量都多於德軍,作戰飛機則是其5倍,坦克是其4倍。但開戰一年半的時間裡,蘇軍就損失了1100萬人。戰爭中,蘇聯損失了1/7(這個比例待考證,鐵幕國家的人口統計你懂的)的人口,只有猶太人被滅絕的波蘭達到這個比例,其生命代價超過除中國外所有參戰大國的總和。
如果沒有廣闊的國土縱深,沒有高達4000萬可服役後備兵源保障,沒有盟國的巨大物質援助,很難想像蘇聯能拖垮納粹德國(我房間夠大,我救火的人多,我水源充足,而你,只是冬天裡的一把火)。
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說過:「沒有1937年的事,1941年的戰爭也許根本就不會發生。希特勒之所以敢於發動戰爭。他對我國發生的消滅軍隊領導人的嚴重程度的評估起了重要作用。」
麥德維傑夫在《讓歷史來審判》中寫道,如果不是那場毫無道理的殘酷鎮壓和清洗,「法西斯侵略者就不會是在列寧格勒和庫爾斯克被擊潰,而是在這些地區以西更遠的地方,戰爭也決不會是在1945年結束,而會更早一些,幾百個城市和幾十萬個村莊也不會成為瓦礫」。
末尾再講個故事:
一家公司的老總準備以高薪聘請一名自己的專職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秀的競爭者。老總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二米。"第一位說。"半米。"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說。
如果您是老總,您應該會選擇誰呢?
圖帥等將領若在世,蘇聯衛國戰爭的歷史必將改寫,說不定蘇聯乃至世界的格局都會被改變。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總體上看,斯大林的大清洗是弊大於利的。首先,它是一次錯殺無辜(其實是濫殺)的大規模政治運動,本身就是不可否認的錯誤。其次,它對軍隊破壞力巨大,當今的定點清除都難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它清洗了3名元帥,其中就有蘇聯裝甲部隊的締造者、大縱深戰役理論的提出者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在他被清洗之前,蘇聯裝甲部隊的發展是要領先於德國的(當然這跟德軍裝甲部隊初創不久有關),在他被清洗之後,蘇聯裝甲部隊的發展落後了德軍幾個數量級,編製被一改再改,導致坐擁上萬輛坦克的蘇軍在戰爭初期輕易被僅擁有3500多輛坦克的德軍大敗;另外還清洗了13名集團軍司令、57名軍級指揮員、110名師級指揮員和320名旅級指揮員,大量將領軍官的損失導致部隊戰鬥力嚴重下降,在大清洗後,大量軍校畢業人員和低軍銜的軍官被用來補充這些指揮人員的損失,可想而知這些人的指揮水平如何;另外,大清洗使得政治軍官更加飛揚跋扈,導致作戰時經常出現政委與軍事指揮官意見不和或者政委瞎指揮。這些由大清洗造成的因素都導致了蘇聯在戰爭初期的潰敗。
不過的確,大清洗也洗掉了軍中所有的山頭,洗掉了斯大林認為有潛在威脅的人物,使得這支軍隊自始至終從總參謀長、方面軍司令到基層軍官能夠服從於斯大林,使得他們因為對斯大林有一種畏懼感而能夠竭盡全力打好仗。另外,朱可夫等一批有能力的新人在大清洗後上位,給老邁的哥薩克騎兵補充了新鮮血液,這些人對日後戰爭的勝利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但話說回來,如果沒有大清洗,蘇軍戰鬥力不會下降那麼厲害(據說蘇軍在蘇芬戰爭中的丟人表現是希特勒輕率決定侵蘇的一個原因),也就不可能造成1941年那樣的潰敗,而大清洗帶來的那些客觀好處都是在戰爭中後期起作用的,那麼與其因為錯殺如此多的將領軍官導致丟城失地折損大半支蘇軍換來這些所謂的好處,不如在一開始就依靠一支兵將齊滿的軍隊擋住德國人的攻勢,不是好得多嗎?畢竟4年的戰爭給蘇聯帶來的創傷太大了。我原來也以為大清洗這種事情沒什麼好說的,甚至都不存在「弊大於利」的問題:冤殺那麼多人,哪有什麼利可言?直到後來玩了玩P社的遊戲才被一個問題問到:不大清洗,可以,拿30%不滿度來換,換不換?想了想,咬咬牙,清洗了。
開遊戲視角當然過於輕率和抽象,然而並非沒有歷史依據。例如樓上推崇的軍事天才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年少得志,名頭很響,但你要站在斯大林的視角,就要問一問:這樣的人駕馭得了么?另外,不要忘了,1920年的時候,圖哈切夫斯基這個「紅色拿破崙」可是連波蘭的畢蘇斯基都打不過,損兵折將一瀉千里。是不是覺得軍事水準不過如此?而且斯大林當時可是西南方面軍政委,正因為圖哈切夫斯基的西方面軍慘敗,造成斯大林也一瀉千里轉進基輔,你要是斯大林,你會覺得這人是什麼「軍事天才」?更要命的是,這貨從戰場跑回來後,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跑去跟列寧說,本來能打贏的,都是斯大林這貨太壞,找他借兵他不肯借,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直接把未來的偉大領袖說成了李天霞,你要是斯大林會覺得這種人能留么?再加上後來納粹德國不知道有用沒用的離間計,圖哈切夫斯基不被殺就見鬼了,能留到1937年才殺,說明斯大林心地善良。
斯大林在內戰時期被列寧派去保衛斯大林格勒(那時候叫察里津)之前沒什麼軍事工作經歷,在部隊里沒人,相反,當時被稱為「紅軍之父」的是托洛茨基,長期負責軍事工作的是加米涅夫,除了布瓊尼的第一騎兵軍之外(哥薩克和猶太人是死敵,而托、加都是猶太人),托、加的門生故吏遍布紅軍上下。而蘇共在列寧死後發生了幾次大的內鬥,托洛茨基和加米涅夫先後作為反黨集團被斯大林打倒,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領導人,不管是不是獨裁者,只要不想作死,都不可能再讓托、加的人繼續領兵了,所以大清洗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區別只是殺不殺?殺多少?
斯大林一開始很可能不想多殺,因為反對派在1927年已經被打倒了,而大清洗直到1934年才開始,中間間隔了7年時間。如果要動手,肯定宜早不宜遲。所以說,1927年把托洛茨基、加米涅夫這些人全都整倒後,斯大林可能以為天下太平了,直到1934年斯大林的好基友,列寧格勒市委書記基洛夫被人暗殺。後來一些地攤文學說基洛夫是斯大林殺的,理由是基洛夫發言時掌聲比斯大林自己講話時還響等等捕風捉影的東西。但地攤文學同樣不會說,基洛夫講話掌聲是響,因為他講兩句就要大家向斯大林致敬一下,然後就嘩嘩嘩。這哥們對領袖赤膽忠心,領袖對基洛夫也是基情滿滿,有時候甚至會留基洛夫在自己房間過夜(當然,據工作人員回憶說領袖這種時候其實跑去睡沙發了)。結果這樣一個好基友在1934年被人一槍打死了,然後調查結果顯示,殺害基同志的只是當地黨史辦的一個普通公務員,因為懷才不遇心生怨念,於是懷恨在心,把書記一槍崩了。調查期間,本案唯一目擊證人,基同志的警衛員出車禍死了。假如你是斯大林,拿到這樣一個報告,心裡恐怕只會有千萬頭草泥馬奔過:你們TMD逗我?(以上內容純屬地攤文學)
於是,斯大林自然會產生這樣一種想法:黨內反對派勢力不容小視。一個黨的高級領導,在辦公樓里被人開槍殺了,調查人員幫著掩蓋真相,兇手不僅逍遙法外,還有餘力殺害證人。那麼,他們今天在列寧格勒殺他,後天會不會在莫斯科殺我?至此,大清洗已不可避免。而隨著一個個案件的偵破,站在斯大林的視角看,只會是從「震驚」到「更加震驚」:列寧真是不容易,身邊從軍委主席到國務院總理,就沒一個好東西。怎麼辦?大清洗,殺那麼多國家棟樑,要亡國;不清洗,留那麼多定時炸彈,要亡黨。難。
斯大林最終咬牙清洗了,所幸的是,最終既沒有亡國,也沒有亡黨。利弊大小是個很難量化的事情,歷史也很難假設。斯大林一手將朱可夫這樣的中低級軍官提拔成了元帥,後來立下不世之功成了千古名將,但是被斯大林殺掉的這些人當中如果活到二戰,會不會表現得比朱可夫更加出色?誰都說不好。不過以俄國軍隊在庫圖佐夫死了以後的表現來看,1939年在冬季進攻寒冷的芬蘭恐怕也討不到好處,在1941年要想頂住納粹軍隊也是天方夜譚。反過來說,一支在20年前連波蘭都打不過的軍隊,到了斯大林手裡,只要自己不作死就能吊打橫掃歐洲的德國軍隊,這恐怕是在給斯大林臉上貼金了。
蘇德戰爭後期希特勒差不多瘋了,為失敗找這樣的理由情有可原。
事實說明一切,被清洗掉骨幹的那支紅軍,除西伯利亞軍區外,到莫斯科戰役時已經被徹底消滅了,後來反攻千里的是一支重建的軍隊。所以大清洗對於蘇聯軍隊不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的問題,而是自我毀滅。靠
你們就這樣把我頭像上這個人的功勞扣到斯大林頭上?!德國情報戰線最大的一次勝利,就被你們胡編亂造編沒了?!!!
真是道德淪亡,世風日下,發明歷史要有底線。撲哧,連俄國人都不會這麼看,不知道大清洗有利於蘇德戰爭是從哪裡來的。
整個國家的戰爭能力,不是掌握在那幾個將軍手裡,而是掌握在基層軍官手裡,有了像樣的基層軍官,上層領導才能發力,大清洗大量的基層軍官被清洗掉了,看看蘇軍前期的莫名其妙的損失,有多少是基層軍官導致的?
整個要建立一個基層軍官的體系有多難知道嗎?你需要的不是一個優秀的連長,不是10個優秀的連長,你需要的是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優秀的連長,需要千百萬優秀的基層幹部,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而每次培養出來一個優秀的幹部,需要的是很多很多人的犧牲,而蘇聯的大清洗直接把蘇聯軍事的脊樑打斷了。
蘇軍前期的兵力不弱,而武器裝備方面甚至還勝於德軍,T34坦克在前期幾乎沒有任何德國坦克能與之抗衡,結果呢?連戰連敗,為什麼?看看蘇軍前期糟糕的指揮,要不是後期斯大林放權給蘇軍將軍和元帥們,蘇軍後期不會打的那麼好
反觀元首,後期趕跑各種元帥,連曼斯坦因都趕走了,總覺得自己最牛B天下無敵,結果是連戰連敗,到慘不忍睹,到巴格拉季昂行動的時候已經完全昏頭了,整個中央集團軍被徹底擊潰,被迫重組,若當年元首能夠信任手下的將軍和元帥,即便是戰敗,也不至於像巴格拉季昂行動搞的那麼慘。說弊大於利的應該統統送去古拉格
大清洗肯定是利大於弊的,因為
1,慈父永遠是對的
2,如果慈父錯了,參見第一條
3,打敗仗是小事,質疑慈父是大事
4,你第十個包子吃飽了,所以之前九個包子都白吃了?
5,不要拿反攻的勝利否定之前的撤退
中國真是一個講辯證法的國家,總有人從任何事情上都能看到利弊兩方面,佩服。
對蘇德戰爭而言,斯大林的大清洗絕對是有百弊而無一利。
一隻新組建的軍隊,也許軍官齊備,武器先進,但這樣的軍隊是完全沒有戰鬥力;想要形成戰鬥力,必須經過長期的訓練。
斯大林如果只是清洗掉幾個高層,那對於軍隊的戰鬥力影響不大,可惜他是從上到下進行普遍性的清洗,就如同 @李建秋 所言,因為從上到下大量的軍官被清洗,軍隊的脊樑被打斷,整個軍隊的戰鬥力完全喪失。所以才會在蘇德戰爭的起始階段被幾百萬、幾百萬的殲擊。拯救蘇聯的僅僅只是它的地理環境和天氣而已。
有的人提出因為大量的高層軍官被清洗,朱可夫才能脫穎而出,這也是一件扯淡的事情。朱可夫是天才,可那些成千上萬被清洗的軍官中就沒有朱可夫這樣的天才?那些被清洗的高層將領就是蠢蛋?
如果那些被清洗的元帥足夠牛,蘇聯軍隊不會被打得那麼慘,蘇聯不會丟失那麼多的國土,也就輪不到朱可夫出頭;
如果那些被清洗的元帥不那麼牛,那些被清洗掉的幾十萬基層、中層軍官中總有一些牛人,一定會有人脫穎而出,成為王可夫,李可夫;
那麼斯大林的清洗就沒有一點有利的地方?也不能這麼說,這場大清洗有一樣好處,可惜是只對斯大林一個人有好處,那就是鞏固了斯大林的統治。經過大清洗,蘇聯再也沒有一個能威脅到他的地位,估計是連想都不敢想。
宋朝,杯酒釋兵權,經過趙家的努力,宋朝的軍隊變成了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軍隊,雖然將領謀反的可能性被無限降低,可軍隊的戰鬥力也隨之極大的降低。有宋一朝,唯一長期保持戰鬥力的是西軍,而西軍恰恰是被將門把持,軍隊上下相知,如臂使指。
明朝,朱元璋大清洗了身邊的將領,結果他死後,朱棣謀反成功。
我天朝,建國沒幾年就能與美軍掰手腕,雙方打個平手;可經過了幾十年的建設,與越南一戰卻是打了個醜態百出,付出了大量的無謂的犧牲。
這還用洗?斯大林這個業務軍事愛好者幹掉了90%以上的軍官,希特勒激動的要授予斯大林鐵十字勳章 至於利弊問題,吃屎攝入能量少利於減肥算不算利大於弊?一個國家,只要自己內部不亂,不出叛徒,萬眾一心,外部再強大都是很難打敗的。
中國曆次敗於外人,往往不是自己實力不強,而是內部出了叛徒和各種人扯皮。
蘇聯清洗固然殘酷,但是卻集中了全國的力量於斯大林,更可以調動全民力量。各種潛在的反對力量都被打趴下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為了國家政權的鞏固,見人有嫌疑就殺,根本不問,大清洗好歹還是要調查審判的,進步了不少。
後來吸取大清洗的教訓,一個不殺,大部不整,一直落實到了長征之後的所有運動。所以禿子經常分裂,兔子這邊及時分裂,也是孤家寡人,很少能拉起隊伍來,比起分裂的打打殺殺,大清洗的殘酷,開會解決問題不知道和平多少倍。
建國後如果你回家平穩過高幹生活,那就安全,你不能出來,要出來就得經過政治審查,話說,解放前老乾有幾個能說清楚的,總之,對老乾既嚴格又不嚴格,要是在古代,直接弄死,比杯酒釋兵權要高明!
開上帝視角是沒有意義的,西班牙光復,大清洗,所有穆斯林猶太人,和潛在的穆斯林全部消滅,西班牙從此統一個鞏固到了今天。美國麥卡錫,清洗了紅色分子,最後美國得以獲得冷戰的勝利。韓國光復,大清洗殖民分子,現在韓國也不敢有親日分子。內蒙大清洗,殺了2萬內人黨嫌疑人員,雖然過火了,但是今天內蒙古有鬧獨立的么?新疆西藏讓步了,不那麼殘忍,結果到處鬧事,損失比清洗大多了,滿洲光復,所有親日分子一律審判,今天也不會有日奸。香港和平統一,現在也有無數的殖民殘餘分子鬧事。
看看殘酷的歷史,就知道,清洗固然殘酷,但是對於整個國家的大歷史來說,意義還是很大。類似於以前王朝初起時的功臣清洗,雖然殘酷,但弔詭的是,凡大清洗的朝代必然伴隨盛世。不清洗的朝代無一例外短命。規律就是這個
恰恰相反,貫徹了希特勒的瞎指揮才是德軍失敗的原因之一。怎麼說呢
我覺得ls各位不僅要考慮環境因素,還要考慮到人
俄國雖然以前很暗黑,但是他們不同於中國人,還是沒有那麼強大的在內鬥中不斷調和的能力,十分容易發動大規模兵變。所以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斯大林的清洗策略,是基於自身能力的問題。
以他的能力無力在動蕩之後重新洗盤整合,只能在自身強大的時候趕緊削削削。
就好比老蔣抗戰的時候必須趁機削弱軍閥,雖然不利於抗戰,但他缺乏除此之外再度整合的能力。俄羅斯雖然名義上不像老蔣那樣分裂,但實際上可能性依然很大。
斯大林是另一種形式的老蔣,奉行自保優先策略,而且是在自身能力的範圍之內。
但斯大林打贏了。
對斯大林本人利大於弊。不然他不會這麼干。
反正他自己得利就好了,他才不關心別人的利弊,別人的幸福。
如果沒有大清洗,蘇軍初期的損失一樣會很大,高級將領不會死那麼多,但是也會給德軍做俘虜。在德軍如此規模閃電戰面前,換美軍一樣被打得很慘,美軍剛在北非的時候就是明證。
美軍跟德軍在突尼西亞的凱塞林山口第一次交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突尼西亞戰役
用實用主義來分析殺人是不恰當的。把75歲以上的老人殺光(清洗)對中國經濟弊大於利嗎?把不願意生孩子的婦女殺光(清洗)對緩解人口突降弊大於利嗎?類似的問題比較一下就明白這個問題本質是反人類的
我們來談談AB團問題,富田事變問題 ●﹏●正是因為蘇聯紅軍被清洗的這麼慘居然還能反攻、還能戰勝德國才讓我覺得俄羅斯真是個天才的民族。
ps:我大蘇維埃紅軍的精神領袖分明應該是托洛斯基,哼
是的。
組織力的強大不在於人數和佔有資源的多寡而在於組織的強度。尤其大兵團作戰,領導人對於組織的絕對控制,如臂使指,是組織力的關鍵。
中共的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的大逃亡都沒有被打散,組織建設居功至偉。斯大林的大清洗與本朝太祖的方式有異,前者是濫施暴力肉體消滅,後者則溫和得多,採取的方式不同主要是由於二人所處的形勢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毛通過延安整風運動推行一元化領導把中共打造成去俄化、消滅宗派主義、對其個人絕對服從的馴服機器,組織力就體現了出來,反觀蔣則一直未能實現對國民黨內部的徹底整合,可以對比國共爭霸國軍的山頭宗派主義不能令行禁止、不能節制部下每每關鍵時刻誤事之優劣。1949年國民黨大陸政權易手,這是首當其衝的敗因,不是之一。
ps: @elrick zhang 事實說明一切,戰前的紅軍除西伯利亞軍區外,到莫斯科戰役時就打光了,後來反攻千里的那支紅軍是完全重建的。這個題目很好玩,不如開腦洞娛樂一下的好。假設圖哈切夫斯基等人沒有被斯大林迫害,大家團結一心打日耳曼戰車。從當時兵力對比來看,基本勢均力敵:(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戰爭開始之前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項目德國蘇聯總兵力850萬537.3萬用於巴巴羅薩計劃作戰兵力305萬陸軍268萬陸軍部署於西部戰區編製190個師(其中德軍陸軍153個師又3個旅,包括19個裝甲師和14個摩托化師;37個僕從國師)170個師另2個旅坦克3700輛22000輛,其中新型T-34/76和KV型坦克1475輛,大量舊式坦克火炮4.72萬門(50毫米以上)3.75萬門作戰飛機4980架12000架(新型飛機1540架,大量舊式飛機),西部戰區部署5000餘架作戰艦艇192艘396艘所以就算不排除掉蘇聯有暴風雪這個技能的大BUG,應該還是五五開。運氣有時候占戰爭中的很大地位。
那麼就有三種情況(是大約三種,大家可以繼續腦洞全開):第一,德軍初期依然依靠閃電戰迅速打敗哈切夫斯基領導的蘇聯紅軍,但是由於紅軍不會像歷史上那樣潰不成軍,大部隊應該能夠戰略撤退至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大城市,進行固守,德軍被迫攻堅,等到12月,暴風雪技能一起,德軍凍住,紅軍反擊,德軍敗退。那之後的歷史也差不離,只不過拍不出斯大林格勒那種大場面電影啦^_^~
第二,因為哈切夫斯基領導的蘇聯紅軍過於自信,主動出擊,被德軍在平原地段穿插殲滅。沒等到大BUG暴風雪來,蘇聯主力紅軍已被消滅,哈切夫斯基一干領導被擒、被俘、被殺、被降職,蘇聯戰略撤退,繼續靠大後方打持久戰,等大技能CD,重新提拔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科涅夫、瓦杜丁等人,後面結果同。
第三,由於哈切夫斯基領導的蘇聯紅軍戰鬥力頑強,在國境線上就與德軍僵持,互有勝負。希特勒被迫下令撤軍,退守波蘭,繼續與蘇聯互不侵犯,派「少量」軍隊駐守東方。斯大林同志樂得資本主義內鬥,坐山觀虎。德軍因此可以增兵北非,西歐,但是仍被參與作戰的美國打敗。蘇聯在戰爭後期出兵收割波蘭等中東歐地盤。只不過,由於美軍缺乏蘇聯方面的牽制,傷亡代價巨大,雅爾塔體系轉由蘇聯主導。此後,雙方冷戰照樣開始,可是到最後,由於制度不同,拼經濟不是蘇聯擅長,冷戰還是失敗,蘇聯解體。
好吧,我腦洞開啟後發現,不同的只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雙方實力的底線決定了一切。
推薦閱讀:
※如果斯大林不採取對農民高壓的掠奪政策,蘇聯是否可以成功快速工業化,及幾個問題?
※蒙古擴張的內在動力是什麼?
※你知道哪些歷史類段子?
※宋朝真的很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