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橋樑現 200 余條裂痕,這個橋樑的工程質量到底如何?
http://news.qq.com/a/20130808/003869.htm
謝謝邀請
首先說混凝土結構分為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工民建(也就是大家普通看到的住宅,房子)中常使用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這個本身就是帶裂縫工作的,也就是說一定會開裂,這是正常的,但是要控制裂縫寬度,不允許超過規範容許值。
而橋樑中一般來說都是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而且是全預應力結構。
而全預應力結構要求結構不允許出現拉應力,更不允許開裂。
橋樑產生裂縫的原因很多。
有受力裂縫,有非受力裂縫。
有裂縫不代表結構不安全,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
海南的這個橋樑沒有到現場看,也沒有分析過,所以你讓我說工程質量怎麼樣,我肯定只是瞎扯淡。
我給你說個類似的工程吧。
四川某條高速公路高架橋,從圖片上看,和海南的橋挺類似的。
也是出現大量裂縫,我做了監測評估及加固設計。
這是該橋的裂縫統計表,全橋裂縫數量達到了將近1萬根吧,0.15到0.35mm的就有6000根左右。
紅色的就是畫出來的裂縫位置。
那麼橋樑是否安全呢?
自從發生病害以來,我們選擇裂縫嚴重的橋跨做了荷載試驗。
所謂荷載試驗,就是利用重車對橋樑進行載入,使橋樑荷載達到設計荷載的95%~·105%範圍,這時候測試橋樑的狀態,如變形與應力。
測試結果表明,橋樑的變形和應力均小於理論值,且大概只有理論值的60%左右,且彈性良好,也就是說橋樑的服役狀態良好。
我們也對裂縫的成因進行了分析
並且提供加固方案
總結一下,
橋樑出現裂縫,不代表橋樑不安全;
但裂縫(尤其是超出規範容許寬度的)肯定會影響橋樑的使用性能及耐久性
(所謂影響耐久性,就是開裂後空氣中的水分及氯離子更容易滲入混凝土中,腐蝕鋼筋,影響橋樑遠期的承載能力)
必須進行處置。
非全預應力結構我們都認為混凝土是帶傷工作的
在南方某市的時候,看到過某鋼筋混凝土T梁,密密麻麻的裂縫修補痕迹。
(此處有圖,上傳不了呢?)
看到過現澆鋼筋混凝土箱梁,密密麻麻的黏貼鋼板。
(此處有圖,上傳不了呢?)
上述橋樑都是安全的!
其實,出現裂縫,看是什麼結構了,對於普通鋼筋混凝土橋樑,規範是允許帶裂縫工作的。
看新聞上的圖片,貌似只是最外層的白色裝飾層掉了而已,類似被水泡過,然後看裂縫的寬度全部一樣寬,應該是工人用鏟刀鏟過的結果,所以結論是大橋主體結構應該是完善的,記者不懂亂報道而已
橋樑是可以帶裂縫工作的,海南這座橋裂縫暫時不影響結構安全。但是當地位於熱帶海邊,空氣高濕度+高鹽度,對有裂縫的混凝土結構威脅較大。如果不及時處理肯定會有較大安全隱患。
沒到過現場,就裂縫及處理的照片看,應該是鋼筋保護層太厚產生的收縮裂縫,適當處理後不會影響結構安全。
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鋼混結構橋樑是帶裂縫工作的,但是預應力是全預應力設計,不允許出現拉應力,但是產生裂縫不說明中性軸以下出現了拉應力,產生裂縫的原因有很多種,混凝土收縮、徐變也會產生裂縫,樓主說最大的裂縫0.25好像有點大,一般限制好像是0.2或者0.3
安全與否要看橋樑的結構形式、裂縫的位置以及裂縫寬度!
很多地區的c50混凝土工藝不好,箱梁打完了七天以內就出裂縫,挺正常的,橋塌不了的
橋樑是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一般20m跨徑以下的現澆箱梁是用普通鋼筋的,大部分10m以下預製板梁也是普通鋼筋的,這部分橋樑是帶裂縫工作的,當然,裂縫寬度是需要控制的。現在常規橋型的設計配筋一般都是常規化了,並且設計富餘量也放的比較大,一般設計上不會出現失誤
我不認同,橋樑和一般工民建不同,採取預應力結構就是要保證橋樑最下面的混凝土在使用荷載下完全處於受壓狀態。而且裂縫寬度是嚴格控制的。
簡單說吧,產生裂縫和設計,施工,氣候,使用情況(比如超載)等等都是有關的,不能出現裂縫就輕易對施工質量做出判斷。。
首先明確一點,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混凝土的養護過程中就可能造成正常的混凝土裂縫。另外,極為重要的一點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主要承擔拉力,混凝土承擔壓力,也就是說,在跨中彎矩較大處,梁的中性軸以上,也就是靠近橋面部分,主要是由混凝土來承擔壓應力,而中性軸以下,即靠近橋樑的下表面,主要由鋼筋承受拉應力,由於混凝土抗拉能力明顯不如鋼筋,所以混凝土一定會產生裂縫,使得鋼筋能夠承擔起抵抗拉應力的作用。因此,帶裂縫工作是合理且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所以,產生裂縫並不代表橋樑有問題。
推薦閱讀:
※想成為一名結構工程師,大學階段應該多讀讀什麼書?
※如何評價港珠澳大橋?
※經典結構自由度的判定基本原則不管幾剛片,都是以三角形穩定出發的,但是有些體系的幾何構造必須通過計算確定,世界上除了三角形是不是還有別的基本穩定的體系?
※路上的坑是怎麼出現的?
※面臨專業選擇: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三者哪個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