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使用成人用茵梔黃的風險?

好像還沒有類似的小兒用藥!


謝邀,給你們分享一個師父新出爐的病案,也許您就明白了。

一新生兒黃疸,某醫院兒科主任看後即囑服用茵梔黃口服液。
師父為該小兒診脈後,言不可服茵梔黃口服液,此脈應是小建中湯加川椒再加少許茵陳或加小麥苗亦可。
患者父母問服茵梔黃口服液會如何?
師言:小兒胃腸虛寒,服後小兒易拉肚子,夜間哭鬧,且易出現感冒想像。
患者父母權衡再三後,還是服用六天茵梔黃口服液,之後小兒不僅身黃未減,開始出現腹瀉,哭鬧。又尋兒科主任解決,服西藥止瀉藥,腹瀉仍不止,且大便開始由黃色轉為白色。
之後小兒又出現感冒現象,遂即又輸液治療。輸液之後小兒出現飲食不入、夜裡哭鬧不止。兩個月小兒身高增長不明顯。
無奈之際,又求助師父。診脈之後,定方為小建中湯、大建中湯類方。家人熬藥之後,用注射器為小兒送服,葯入嘴中,小兒隨即咽下,父母亦驚奇。
次日,腹瀉即緩解,體溫亦恢復正常。

當人身體中的紅血球死亡後,我們的身體會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紅血球中血紅蛋白的血紅素進行廢物利用,由我們的肝和脾對其加工處理,能用的東西身體便重新利用吸收了,不能用的便加工為膽紅素,經肝臟處理後隨膽汁分泌至十二指腸,然後變成二便的主要顏色。

如果這個過程中不按套路出牌,身體排不走多餘的膽紅素,就把自個染黃了,也就是我們說的黃疸……
黃疸可根據上述的血紅素代謝過程分為三類: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以及阻塞性黃疸。

形成原因主要是以下原因:
1.來源上:紅素生成過多
當你身體發生溶血破壞後,體內非結合膽紅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運輸至肝臟,肝臟就瘋了。
當超過肝臟對非結合膽紅素的攝取與結合能力時,則引起血液中非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
此外,大量溶血導致的貧血,使肝細胞處在缺氧、缺血的狀態下致使其工作能力低下,其攝取、結合非結合膽紅素的能力必然會進一步降低,導致非結合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更為增高而出現黃疸。
我們也叫做 肝前性黃疸,即為大量紅血球被分解時出現的黃疸病症。

2.自身上:肝細胞功能低下或肝細胞破壞結合膽紅素外溢
1)由於肝臟的肝酶功能低下,或者由於晚期肝硬化、或暴發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肝內殘存有功能的肝細胞量很少,不能很好的進行膽紅素加工,導致非結合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更為增高而出現黃疸。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也是由於這個原因。
2)肝炎中因肝細胞發生了廣泛性損害(變性、壞死),致使肝細胞對非結合膽紅素的加工發生障礙,從而使中非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而部分未受損的肝細胞仍能繼續攝取、結合非結合膽紅素,使其轉變為結合膽紅素,但其中一部分結合膽紅素未能排泌於毛細膽管中,而是經壞死的肝細胞間隙反流入肝淋巴液與血液中,導致血清中結合膽紅素濃度也增高而出現黃疸。但同時病人轉氨酶多會升高。
我們也叫做 肝源性黃疸,即為當肝臟無法正常處理膽紅素時出現的黃疸病症。

3.道路上:肝內型膽汁鬱積性黃疸或大膽管的梗阻引起的黃疸
因肝炎、藥物、外傷等導致的肝細胞變性、微毛細通道腫脹受阻,使結合膽紅素的排泄不暢,時間長了造成結合膽紅素經膽管溢出,溢的時間長了膽管內壓力太大便發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與血液。
可以這麼說,造孽的是瘀滯的垃圾堵了路。
郁而化熱,中醫上將此類黃疸定義為濕熱型黃疸,只有此類黃疸才適合用茵梔黃的。其他虛寒性的黃疸吃了反而會加重,因此不可亂吃。
同樣,膽結石太大,阻塞膽管,導致的大膽管破裂那是更嚴重的。
我們也叫做 肝後性黃疸,即為當肝臟無法正常排除膽紅素時出現的黃疸病症。
圖為前兩天答主跟師時遇到的一膽梗阻患者。

我們回到新生兒上:
臨床上把新生兒分為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
病理上黃疸見得比較少,一般多為先天性因素。
例如:孩子和母親血型不合從而引發溶血;先天性的膽道畸形;各種遺傳的先天性缺陷或孩子在母體內受到藥物損害等等……
病理上黃疸確實比較難治,但是這種先天性疾病絕對不是茵梔黃可以解決的。

現在的兒童醫院躺滿了新生兒黃疸的小患者,多是生理性黃疸。
此類黃疸主要是因為孩子剛離母體,身體機能發展還不完全,肝臟還未完全啟動,代謝能力很低。
這時候如果媽媽過於愛孩子,攝入的營養超過他身體的承受量,就容易引發黃疸。
有些孩子,等長大一些,身體緩過來也就好了;有些孩子一下緩不過來,時間長了膽紅素會侵入腦組織引發損傷,所以需要藥物干預。
此類孩子引發黃疸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長期的慢性肝炎形成的濕熱,而是因為肝臟發育不完而導致機能代謝不足。
機能不足叫虛,代謝能力低下叫寒,這是個虛寒性疾病。
而茵陳、黃芩、梔子均為寒性藥物,給虛寒性患者服用無疑是雪上加霜。
患者本來身體就虛,不單單是肝臟,是整個身體都比較虛,能量本來就不足,你在一派寒涼的藥物打壓下來,能量更是不足。
因為他脾胃的能量不足,消化不了食物,便拉肚子,有的孩子止都止不住,服了蒙脫石散都止不住。
因為他能量不足,所以哪哪不舒服,想睡都睡不安生,便夜間哭鬧。
因為他身體能量不足,所以他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
因為他能量不足,所以他沒有力量長個子。
師父開的是建中湯類方:

桂枝、生薑是刺激機體恢復工作、增強代謝的;大棗、飴糖是給孩子補充能量的;芍藥、甘草是緩肝急,降低孩子生病過程中的負性應激,讓機體功能恢復到正常路子上來的,
小建中湯力量不夠就上大建中湯,孩子身體緩過勁來了,內髒的代謝機能跟的上身體的需求了,病便自然就好了。孩子他媽花了好幾萬的病被師父五塊錢治好了。
所以茵梔黃的問題能賴到中醫上么?不能。
治病請找一位靠譜的大夫,拜託……
以及,服用中成藥之前請請教中醫大夫,為什麼大家會相信西醫大夫開的中藥?他們是不會辯證的啊。
最後,附一張葯監局的截圖,這個其他答主也發過。


能有這麼一個問題說明你已經注意到一般醫院在治療新生兒黃疸中的一些問題了。
新生兒都有貌似都有一些黃疸癥狀,但是檢測值低於12.5 都不用太關注,特別是一周以後才出現的這種情況,而且治療手段也相當簡單,就是光療。
從治療上,給新生兒開「茵梔黃」也有很大的問題。最起碼,「茵梔黃」自
己的藥品說明書上就沒說治療新生兒黃疸,而是急慢性肝炎。能夠查到的藥理作
用裡面也沒有一項與新生兒黃疸的病理生理相關,新生兒黃疸發病機制的三個關
口:生成較多,代謝較慢,排出較少,與茵梔黃當中各個成分宣稱的藥理作用都
沒有多少關係。使用藥品說明書沒有列出的治療適應症,又沒有相應的病理生理
基礎支持,這樣出事的同行太多了。自己當醫生的時候上級醫生也是反覆強調不
能使用沒有適應症的用藥。況且後面不良反應、禁忌症、注意事項是三個斬釘截
鐵的「尚不明確」,這樣的藥品大概只有中國才有。


寫在前面

最近猴子媽看到很多沒良心的防疫站醫生又給新生兒父母推薦茵梔黃,連夜加班寫下黃疸保健的知識。

當時作為出生沒黃疸的猴子,2天就出院回家了,一周後我發現猴子越來越黑。

以為是在陽台睡覺覺晒黑了~在屋裡看著黃疸是皮膚髮黑的~

其實這時候就是母乳性黃疸了,一直到滿月去打針不給打,說黃疸高11.8,讓吃茵梔黃。

回家來猴子媽就開始做功課了,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猴子本人是3個月黃疸才退乾淨,新媽媽們不要心急~

可以推遲疫苗

黃疸退乾淨後或者低於黃疸值8;再去防疫站安排疫苗即可。千萬不要為了打疫苗而停母乳或者吃藥。

猴子3個月的時候只需要去2次就把疫苗補全了,今後孩子感冒拉肚服用抗生素疹子等等都會推遲疫苗。

推遲疫苗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沒有孩子會因為常規推遲疫苗得病。

言歸正傳~黃疸作為多數寶寶出生的第一個癥狀,之所以不能稱之為【病】,是因為只有病理性黃疸才是病。

多數足月的健康嬰兒都是生理黃疸~

首先要辨別黃疸的癥狀,才能更好的護理寶寶,同時媽媽和家人也可以安心~

新生兒黃疸的癥狀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2種。

生理性黃疸無需治療,病理性請遵醫囑,不要想當然。

生理性黃疸很正常~不是病,不是孩子有問題的表現~

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包括母乳黃疸,黃疸值在13以下。發黃癥狀比較輕,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不會影響小兒智力發育。

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眼白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1-3月內還有黃疸值維持8-13的情況,要觀察判斷是否母乳性黃疸。

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

病理性黃疸的自查~

小兒黃疸可能發生在出生後24小時以內,這時候在醫院的話醫生會給出專業判斷和建議。

或出院後持久不退(4個月以上),或消退後又出現黃疸,或黃疸越來越加重。

病理性新生兒黃疸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現,比如核黃疸。發生時,小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為精神萎靡、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手腳無力。如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癥狀。部分患兒死於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黃疸較重時,應及時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防止核黃疸的發生,避免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新生兒黃疸的3種原因

1、0-3月母乳性黃疸(不要停母乳!)

即便出現母乳性黃疸後,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慾不好的癥狀。

在孩子肝功能沒發育到可以消耗母乳內膽紅素之前,停母乳只是暫時退黃。

但是帶來的影響很大,停奶對孩子的安全感是重大損傷,容易出現奶頭混淆,母乳的營養不是任何奶粉和奶製品可以替代的。

同時有可能很多媽媽會出現奶量減退,再次追奶會延遲母乳達到供需平衡的時間。得不償失~

作為媽媽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

母乳性黃疸的判斷:通常在生理性黃疸理應消退的時候,還有反覆或者持續發黃。通常是因吃母乳新生兒無法消耗母乳中的膽紅素引起的黃疸癥狀。

全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在生理性黃疸高峰後黃疸繼續加重,如繼續哺乳,黃疸在高水平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後期甚至可以觀察到,以早起未大便前最為明顯發黃,大便後明顯減輕。可判定為母乳性黃疸。

密切觀察孩子,如果僅僅是發黃,正常吃睡玩,精神狀態良好,只要讓孩子多吃奶多喝水,多拉多尿及時排出多餘的膽紅素。

待孩子自然發育到可以消耗母乳中膽紅素,黃疸自然就好了。

2.月子內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不需治療。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出生後第2—3天開始,這時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足月兒在第10—14天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也持續較久,可延遲致1月至更晚消退。雖有黃疸,但孩子沒有什麼不適。作息正常,精神頭足。

3.醫生確診後的病理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感染性黃疸、阻塞性黃疸,還有藥物性黃疸,應遵醫囑及時治療。

不論是何種原因,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平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一旦發現有病理性黃疸的跡象,應馬上及時送醫院診治。面對寶寶的黃疸不要緊張也不要著急,是生理性的自然會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緊時間治療。

新生兒黃疸的家庭護理

1.不要喂茵梔黃!(或者其他中藥偏方)

全部是寒涼的復方中成藥,退黃原理是讓小兒處於腹瀉狀態,排出膽紅素。

副作用是新生兒胃腸道發育不完善的情況下,破壞胃腸機能,破壞腸道菌群。

導致嬰兒階段1-2歲常常腹瀉,後續影響未可知。給孩子的正常發育和家庭護理帶來很不好的影響。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不必使用治療手段。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肚臍部及臀部的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只需要多吃母乳多喝水,多排便排尿。戶外環境適宜的情況下,多進行戶外活動即可加速黃疸消退。

2.嬰兒出生後,即應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注意觀察黃疸嬰兒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難、驚剔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或黃疸逐漸加深,或黃疸退後復現等情況,以便及早考慮病理性黃疸的診斷。以便及早發現重症嬰兒,及早送醫治療。

3.病理性黃疸,請遵醫囑給予及時治療

同時飢餓、缺氧、便秘、脫水、酸中毒、頭顱血腫等可加重生理性黃疸,應遵醫囑給予治療。

一句話——嬰兒發黃,多觀察、多吃多拉,保守治療才是上策!

希望新媽媽們為人父母,多學習育兒知識武裝自己,不要被那些沒本的醫生忽悠~最後給孩子和家庭造成傷害~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新媽媽更好的守護寶寶成長~

關注公眾號【猴子麻麻育兒錦囊】迅速獲得猴子媽育兒經驗值~


當時我娃出生第二天有點黃醫生就開了這個,我之前做了很多功課知道吃這個必定拉肚子
娃腸胃出生就已經被折騰過了,嗆到羊水被洗胃,還過度餵養吐奶,不能再受寒
就用很早就備下的棉茵陳加7個紅棗煮水,給娃喝幾勺,自己也喝,給娃過奶。
幸好家人也很配合。
喝了不到三天就白白凈凈了,沒有拉肚子,沒有哭鬧。
然而那時還沒學傷寒,不懂得用小建中,現在娃拉下了脾胃有點虛寒的病
然而娃現在喂不進湯藥了,平時連水都不愛喝,不愛吃的一口不吃,真是個麻煩東西。


小兒稚陰稚陽用藥需特別小心,過於傷正的藥物藥方都需要酌情謹慎使用。
傷正的後果每個人的表現都不相同,如果不治療的話後期表現大致有易患呼吸道疾病、胃腸道疾病、易過敏等。
反正小孩子傷了正氣很麻煩的,基本就是大寫的不好養。

——————————————
服用梔茵黃顆粒後幼兒如果出現:
初起口吐小泡沫,幾天以後吐口水越來越多並且伴有哭鬧不睡覺,發展到後來需要抱著才能入睡否則就哭鬧錶情看起來很痛苦,明顯感覺到寶寶肚子要壓著靠在大人身上才能入睡,易吐奶無論吃多吃少,頻繁打嗝。
此類癥狀可以幫孩子按摩加熱敷,按摩穴位在上脘和中脘(胸椎以下肚臍以上這一片都可以按摩)注意力度適中,熱敷也要注意溫度,比體溫高一些就好,以免燙傷。還可以用大顆粒鹽炒熱裝進布袋,先試試溫度,溫度適宜之後給小孩在上脘中脘部熱敷,堅持熱敷或可痊癒。
治癒或有改善後,一定要注意,忌食生冷寒涼的食物以免複發。

——————

以上癥狀由@花開未知落 新手媽媽提供,如果寶寶有類似癥狀又不放心服藥,可以用以上方式簡單處理。

——————————

補充:

花椒、肉桂粉、胡椒各等分,黃酒為丸,敷肚臍也可以改善以上藥物導致的脾胃虛寒或脾腎虛寒,相比按摩熱敷見效更快。如家中有乾薑粉也可加入。


現在的醫院基本是常規應用茵梔黃製劑。


睡眠收到較大的影響


寶寶出生十一天,黃疸比較嚴重,正在用茵梔黃,


樓上說的禁用,禁用的是茵梔黃注射液,而不是門診常用的茵梔黃口服液。其實茵梔黃退黃的原理挺簡單的,就是促進寶寶排泄,也就是讓寶寶多拉肚子,因為膽紅素主要通過寶寶便便排出體外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針對G6PD缺乏症(蠶豆病)引起的黃疸,茵梔黃需慎用。


推薦閱讀:

關於新生兒餵奶的問題?
小兒發燒會反覆嗎?
嬰兒牛奶蛋白過敏可以喝羊奶粉嗎?
12 天的嬰兒,經常在睡中驚醒大哭,是什麼原因?是不是腸絞痛?新生兒有哪些疾病要注意?

TAG:新生兒及嬰幼兒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