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和趙匡胤之間的真實關係是怎樣的?

一個是南唐後主,亡國帝;一個是宋太祖,宋朝開國皇帝。相遇在兩朝交替的亂世,又有不同的立場,估計確實是有一些故事發生。看過一些關於他們的小說,寫得都挺曖昧的,我就想知道這兩人之間到底真實的關係是怎樣的。在歷史上,他們是怎樣的人呢?
知乎新人謝謝大家多指教。

----------------補充一下-------------------
只是個人興趣,一個人翻書總不如出來聽聽大家的意見。也許用詞不當,謝謝大家指正,不過還是沒有得到我的答案呢。
我是想聽大家對這兩人的評論,以及兩個朝代之間,包括他們個人之間的關係。


想看攪基我給你提供個方向。

「盡我一世,盡你一世。」

這句話是 趙匡胤 對吳越王 錢俶 說的,兩個男人之間的海誓山盟,怎容得李煜第三者插足?

吳越錢俶初來朝,將歸,朝臣上疏請留勿遣者數十人。太祖皆不納,曰:無慮。俶若不欲歸我,必不肯來,放去適可結其心。及俶辭,力陳願奉藩之意。太祖曰:盡我一世,盡你一世。乃出御封一匣付之,曰:到國開視,道中勿發也。俶載之而歸,日焚香拜之。既至錢塘,發視,乃群臣請留章疏。俶覽之泣下,曰:官家獨許我歸,我何可負恩?及太宗即位,以盡一世之言,遂謀納土。
——《石林燕語》


我一直覺得這種毫無原則、不分地點的腐和大聲宣稱我愛看A片沒什麼區別。


看過寫他倆的同人,大部分是在史料和後主的詞作基礎上YY出來的,時間線也大致吻合,當時覺得有點意思,現在看來不過是些腦補過頭的產物,同人嘛,本來就是用來自娛自樂、自我安慰(?)的。
題主想了解他們,不妨看看《宋史》、《新五代史》、《李煜詞集》
趙匡胤志在天下,心胸寬廣,寬厚仁義,對臣服之人必不會趕盡殺絕,個人認為他是對歸降的南唐國主採取懷柔政策以攬民心。而李煜對太祖雖有亡國之恨,對他的人品和行事風格還是認可的,二人以君臣相稱,言辭不是沒有忌憚,不過李煜一介流連於風月音律的詞人對宋太祖哪能構成什麼威脅,故私下交流會比較多吧。
關於對趙匡胤性格的描述後世記載甚多,可參考趙匡胤_百度百科
後主的也一併附上李煜_百度百科
兩人的前半生一個戎馬爭逐,一個偏安一隅,交集不多的
以下是一些關於兩人的記載:

《宋史·太祖本紀》
(建隆二年)八月壬辰朔,不視朝。壬寅,詔諸大辟所屬州軍決判。甲辰,南唐主李璟死,子煜嗣,遣使請追尊帝號,從之。
九月壬戌朔,不御殿。南唐遣使來進金銀、繒彩。甲子,契丹解利來降。荊南節度使高保勖遣其弟保寅來朝。戊子,遣使南唐賻祭。
冬十月癸巳,南唐遣其臣韓熙載、田霖來會皇太后葬。丙申,遣樞密承旨王仁瞻賜南唐禮物。
(建隆三年三月)乙亥,遣使賜南唐主生辰禮物。
秋七月庚申,南唐遣其臣翟如璧謝賜生辰禮,貢金銀、錦綺千萬。壬戌,放南唐降卒弱者數千人歸國。
(十一月)丙寅,南唐遣其臣顧彝來朝。壬午,賜南唐建隆四年歷。
(乾德元年十二月)已巳,南唐主上表乞呼名,詔不允。
(開寶四年)十一月癸巳朔,南唐遣其弟李從善,吳越國王遣其子惟睿,以郊祀來朝貢。南唐主煜表乞去國號呼名,從之。
(開寶七年)九月癸亥,命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曹彬為西南路行營馬軍戰棹都部署,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為都監,潁州團練使曹翰為先鋒都指揮使,將兵十萬出荊南,以伐江南。將行,召曹彬、潘美戒之曰:「城陷之日,慎無殺戮;設若困鬥,則李煜一門,不可加害。」丁卯,以知制誥李穆為江南國信使。
(開寶)九年春正月辛未,御明德門,見李煜於樓下,不用獻俘儀。壬申,大赦,減死罪一等。乙亥,封李煜為違命侯,子弟臣僚班爵有差。
趙匡胤《諭李煜朝覲詔》
敕李煜。爾事我大朝,素堅臣節,望日展傾輸之禮,頗盡恭虔。凝旒推待遇之恩,每從優異。金石之心誠雖固,丹青之懷抱未伸,將欲弭中外之間言,莫若敦君臣之厚契。苟非會面,何以宣心。是用專遣廷臣,往諭朕旨,當體誠意。暫覲闕庭,佇俟來儀,以慰延望。
李煜《即位上宋太祖表》
臣本於諸子,實愧非才。自出膠庠,心疏利祿。被父兄之蔭育,樂日月以優遊。思追巢許之餘塵,遠慕夷齊之高義。既傾懇悃,上告先君,因非虛詞,人多知者。徒以伯仲繼沒,次第推遷。先世謂臣克習義方,既長且嫡,俾司國事,遽易年華。及乎暫赴豫章,留居建業,正儲副之位,分監撫之權。懼弗克堪,常深自勵。不謂奄丁艱罰,遂玷纘承。因顧肯堂,不敢滅性。
然念先世君臨江表,垂二十年,中間務在倦勤,將思釋負。臣亡兄文獻太子從冀,將從內禪,已決宿心。而世宗敦勸既深,議言因息。及陛下顯膺帝籙,彌篤睿情,方誓子孫,仰酬臨照,則臣向於脫屣,亦匪邀名。既員宗祊,敢忘負荷。惟堅臣節,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輒萌異志,豈獨不遵於祖禰,實當受譴於神明。方主一國之生靈,遐賴九天之覆燾。況陛下懷柔義廣,煦嫗仁深,必假清光,更逾曩日。遠憑帝力,下撫舊邦,克獲宴安,得從康泰。
然所慮者,吳越國鄰於敝土,近似深讎,猶恐輒向封疆,或生紛擾。臣即自嚴部曲,終不先有侵漁,免結釁嫌,撓干旒扆。仍慮巧肆如簧之舌,仰成投杼之疑。曲構異端,潛行詭道。願回鑒燭,顯論是非。庶使遠臣,得安危懇。
李煜《不敢再乞潘慎修掌記室手錶》
昨因先皇臨御,問臣頗有舊人相伴否。臣即乞徐元楀。元楀方在幼年,於箋表素不諳習,後來因出外,問得劉鋹,曾乞得廣南舊人洪侃。今來,已蒙遣到徐元楀。其潘慎修更不敢陳乞。所有表章,臣勉勵躬親。臣亡國殘骸,死亡無日,豈敢別生僥覬,干撓天聽?只慮章奏之間,有失恭慎。伏望睿慈,察臣素心。

宋·劉斧《翰府名談》
江南李主一目重瞳,務長夜之飲,內日給酒三石,藝祖(趙匡胤)敕不與酒,奏曰:「不然,何計使之度日?」遂復給之。李主姿貌絕美,藝祖曰:「公非貴貌也,乃一翰林學士耳。」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錄》
開寶八年十一月,江南平,留汴水以待李國主舟行。盛寒,河流淺涸,詔所在為壩閘,瀦水以過舟。官吏擊凍,督役稍稽,則皆何校,甚者劾皋,以次被罰,州縣官降敕而杖之者,凡十餘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觀者有心,書者無意。
T.B.C


電視劇看多了吧。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故事,歷史的每個時期都會上演。要都這麼聯想,那還有夫差和勾踐之間的真實故事呢,沒完沒了了。


江南剩有李花開 也被君王強摘來


李煜961年登基,趙匡胤即宋太祖是960年登基(宋朝當時佔領的地盤是中原地區)。
起初宋太祖以寫信等各種勸說方式想讓李煜到宋朝來,但李煜不幹所以宋太祖就派兵攻打,李煜雖說書香氣息很多,但是他對宋朝的抵抗還是挺強的,可惜撐了一段時間之後還是被宋所伏。因此他被伏到宋去生活(其實就是囚禁了),但是宋太祖一直沒有殺他,而李煜為了他的百姓們著想也不忍自殺或做其他事情。
直到宋太祖死後他也依舊被囚禁,最後李煜被殺是因為他寫的《虞美人》讓宋太祖的弟弟也就是後來的皇帝宋太宗覺得李煜有謀反覆國之心。
所以李煜和宋太祖關係:李煜曾是南唐的國主而後稱臣於宋太祖。(謝謝@古來有之嗟我何言)
一個被囚了而另一個沒有殺他,抓了囚徒不殺還供吃供喝,可能只是為了安定原本那些忠於南唐的百姓吧(當然這是我個人猜測僅供參考)


他們一個人死了,另一個也死了。

題主你要想得到第一手信息會很難,因為大致知道的人都死了。


作為階段性歷史同人的愛好者,自然而然地看過比較有名氣的【胤煜】相關。

最有名的一篇同人應該是《南唐舊夢 山河永寂》PS:歷史都是後媽啊,按正史走的小說基本都很虐心。


然後要嚴肅的講一下真正的歷史上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小說/電影/電視劇 什麼改編真的很囧,有些地方實在很誤導人。

我認為,他們如果拋開身份的話,可能會成為很好的朋友。

首先主流觀點自然是【作為文青偏向於李後主這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作為歷史主義者的話,趙匡胤這位君主也是十分值得欣賞的】但後期李煜大大的悲秋傷懷想來大多是閑的蛋疼又很無奈的傑作吧。

有一陣子研究中國歷史地圖的時候,發現李後主其實在江南這塊巴掌大的地方守了挺久的,還反抗了一陣子(具體的沒去翻史書),上帝開了他詞作的一扇門必定要把他作為一個君王的窗關了。

早在從嘉的父親李景執政時,南唐已經向後周稱臣,後來匡胤滅周建宋後就對宋稱臣。李景死後,從嘉即位,改名為煜,自然和他父親一樣是大宋附屬國家的國主,自然算是匡胤的臣子。趙匡胤作為一個【杯酒釋兵權】的主自然是對權位十分看重的,一個亡國之君能夠存留,實際上我認為趙匡胤對李煜的才華還是十分欣賞的。

【還有人扒趙匡胤陛下給李煜大大寫信的名字抬頭是:重光 ~啊~】

咳。

其實正史這兩個人的交集必然少,資治通鑒什麼的必然不會太過吹捧後唐這個落魄的貴族。


最後,破滅一下幻想。

真實的宋祖爺爺長這樣~

YY不起來啊。


你不是一個人……我覺得趙匡胤對李煜也是能力範圍內的保護了……


趙普:本宮不死……


其實早在陳橋兵變之前 還是李煜的爸爸當國主的時候 南唐就已經向後周稱臣了 之後李煜依然向送稱臣 後來趙匡胤要李煜進京朝見 李煜以病推遲 宋太祖很生氣 就派兵把南唐滅了 其實南唐遲早是要滅亡的 周世宗柴榮文治武功 統一天下的條件已經形成 等到趙匡胤時期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首先呢,我是歷史愛好者+腐女
=口=另,偽腐的鍋我不背
自己yy吃糖(玻璃渣?)就好了
誰都知道不能認真的喂
你要是覺得他們真的有什麼
那你就輸了(?′д`)


要不是太祖死的早,李煜肯定會有更多藝術創作呀,可是就這樣白白被太宗殺了


百度知道搜索來的 更漏雨霖鈴答 侵刪
------
歷史上的偉大皇帝或偉大的人在出生的時候都有異象相伴,當然,我們並不知道是否為事實
而趙匡胤,這個北宋的建立者,自然也不會例外
「後唐天成二年,生於洛陽夾馬營,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
翻譯過來就是:
後唐天成二年(也就是公元927年),趙匡胤在洛陽夾馬營(即河南省洛陽市瀍河橋東,今洛一高附近)出生了,此時,有紅色的光芒環繞著整個房間,奇特的香味過了一個晚上還沒有散去,他的皮膚呈金黃色,三日還沒有還原
趙匡胤是北周周世宗柴榮手下的一個軍官,他們之間的關係很曖昧
趙匡胤是柴榮提拔上來的一個軍官
但是趙匡胤很有野心,這點我想柴榮他不可能不知道,畢竟柴榮算得上比趙匡胤還厲害的明君了
但是為什麼又提拔呢?
「帝王之興,自有天命,周世宗見諸將方面大耳者皆殺之,我終日侍側,不能害也」
只能說,柴榮,不想殺你
公元960年1月乙巳,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北宋
歷史上的皇上登基後都要舉行一系列的儀式,作為慶祝典禮,趙匡胤自然也沒有例外
大赦天下、定年號、安置百官、告祭天地……
但是中間有個特別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放在安置百官之後,告祭天地之前的「戊申,賜書南唐」
話說你成為皇帝就成為皇帝吧,還賜書南唐幹什麼?
你說你賜書南唐就賜書南唐吧,幹嘛放在告祭天地這麼重要的儀式之前?
很JQ的樣子
不過我翻了下《續資治通鑒·卷第一》,那裡寫的是「賜南唐主詔書」
「賜書」和「賜詔書」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書,指的是信、信件;而詔書,指的則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書
一個是可以說是屬於尚算私人範疇的、平等的;另一個卻是完全公開的,具有上對下性質的
明顯,這兩個詞直接的性質不一
按我自私的想法,還是「賜書」比較好,但是如果一定說道理的話,卻沒有
我認為,趙匡胤對南唐,特別是李煜,應該是有感情的吧?
「帝自即位,數出微行」
「受禪之初,頗好微行」
「既而微行愈數」
去哪裡?
南唐經常給北宋進貢,在生日、祭天、打了勝仗……等等的時候,都能看到這些字眼
特別是李煜,繼位後更加頻繁
怪不得最後倉庫都空了,要知道江南是個很富庶的地方啊!
「朕欲武臣盡讀書以通治道,何如」
北宋後期完全是一副重文輕武的面貌,因此有人從這一句話中懷疑是趙匡胤開的頭
但我看不是,因為趙匡胤並沒有立刻啟用那些文人
「乙亥,遣使賜南唐主生辰禮物」
額……這個……
翻遍了《宋史·宋太祖本紀》,我發現,他只給過南唐生辰禮物,其他國家他理都不理睬
此時的南唐,是後主李煜在位
8月15日,即農曆的乞巧節,是他的生日
他的生日是乞巧節,怎麼想都好怪,畢竟乞巧節是中國的情人節啊
那麼趙匡胤會送他什麼呢,真是好期待啊,可惜這裡沒有寫
「必與趙書記偕行」
這是皇太后杜氏告誡趙光義的話
必須要和趙書記(趙普)一起行動
「壬午,賜南唐建隆四年歷」——《宋史·宋太祖本紀》
「壬午,始頒歷於南唐」——《續資治通鑒·卷第二》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公元963年11月19日,趙匡胤賜給南唐建隆四年歷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公元963年11月19日,趙匡胤給南唐頒布了一部曆法,也就是建隆四年歷
好吧,沒什麼
但是,你製作出來的曆法怎麼只給南唐啊啊啊!!!!!
其他國家呢!!!!!
而且,你、你真的確定只給了一部曆法而沒有其他東西嗎……難道沒有給定情信物什麼的???
難道說,給了定情信物結果不知道什麼原因,估計是太過不好意思的東西,所以用曆法來掩飾么?
呃呃呃,這個真是……
「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
這句話的意思是:陛下(也就是趙匡胤)憑什麼能負周世宗(也就是柴榮)
哎呀哎呀,看出來趙匡胤對柴榮的感情啦?
之前的事情是趙普不想讓趙匡胤給彥卿名位,但趙匡胤不聽,於是趙普入宮覲見皇上
趙匡胤認為自己對彥卿很好了,彥卿不會背叛自己,於是趙普類比
柴榮的確對趙匡胤很好
最後的話,是「帝默然,事遂中止」
「己未,遣使賜南唐、吳越馬、橐駝、羊有差」
又賜東西了,呵呵呵……
事實上,南唐從961年起到滅亡,都是李煜在位
「賜南唐羊萬口」
賜賜賜賜……
真是頻繁啊不是嗎?
既然如此,那麼誰又說他們在歷史上沒有感情呢?
而且,只賜南唐
如果沒有感情,那麼那麼多的賜,趙匡胤是吃飽了撐著、錢多得沒處用啊!
那麼多要用錢的地方!
「十一月,丁巳,賜南唐主詔,具言所以納洪進之意,且將授旄鉞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
公元964年11月丁巳日,趙匡胤賜詔給李煜,具體說了如果投降會怎麼樣陞官進爵,並且會把軍權給他(估計可能翻譯錯了= =)
哇哦,在拉攏李煜呢?
誰會看不出來你和他的姦情&<( ̄︶ ̄)&>
「己巳,南唐主上表乞呼名,詔不允」
呼名,也就是叫他的名字,這在古代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但是李煜卻要趙匡胤直接這樣叫名,可以說是把自己放在了一種很低微的地位上,造成了一種非常不平等的現象
而且李煜用的是「乞」,請求趙匡胤這樣做
很委婉的
但趙匡胤怎麼能允許呢,我要你,是和我一樣的地位!
「帝聞其惑,乃選少年有口辯者,南渡見南唐主,論性命之說,南唐主信之,謂之一佛出世,由是不復以治國守邊為意」
好誤人啊……但是沒辦法的吧,畢竟亂世之中,人與人之間是要斗計謀的,像李煜這麼一個心性單純的傢伙,是不該生在此時的啊!
「五月丁未,賜南唐米麥十萬斛」——《宋史·宋太祖本紀》
「丁未,賜南唐米十萬斛,飢故也」——《續資治通鑒·卷第五》
哎呦,好好啊!
李煜,你真討趙匡胤的喜歡~~~~
其實,南唐饑荒關北宋什麼事?
南唐又不是北宋的一枚重要的棋子,或許,連棋子都算不上
那麼,北宋幹嘛賑濟南唐?
其實就是因為李煜在啊哈哈哈!
「南唐主煜表乞去國號呼名,從之」——《宋史·宋太祖本紀》
「賜詔乞呼名,從之」——《續資治通鑒·卷第七》
果然,歷史上的CP全是悲虐的
以前不同意,這下為什麼同意了呢?
「鋹體質豐碩,眉目俱竦。性絕巧,有口辯,嘗自以珠結鞍勒為戲龍之狀以獻,帝賞其精妙,給錢百五十萬償其直,因謂左右曰:鋹好工巧,習以成性,倘能移於治國,豈至滅亡哉!」
是說劉鋹長得很漂亮,而性格非常圓滑,很有口才,有一次自己製作了一個戲龍狀的珠結鞍勒獻給了趙匡胤,趙匡胤覺得很漂亮,便賞賜了好多錢給他,並且對左右說,如果這個心能夠用在治國上,那麼就不至於亡國了
那麼就是說,劉鋹也沒有一無是處了,好,那麼以後寫小說我就知道了
而且劉鋹這個人很有趣,可以用作趙匡胤的一個活寶,專門逗他開心的東西
「帝使從善致書風國主入朝,國主不從,但增歲貢而已」
趙匡胤想要見李煜,但李煜不肯見他,只不過增加了歲貢
這是第一次拒絕
看來李煜還是以家國為重啊,可能是認為去了那裡直接就回不來了
他現在還沒有兒子也沒有兄弟啊,一回不來這南唐不就亂套了?
「汝歸語元帥,當訓練兵甲,江南倔強不朝,我將發師討之」
李煜,你怎麼這樣,老不來!
那麼,我要發動大兵去你那裡了!
到時候,別怪我滅了你的國!
「設若困鬥,則李煜一門,不可加害」
如果說他們困獸猶鬥的話,那麼就李煜他們一家不可以傷害
要打江南了呢……城破什麼的
不過真是關心啊,只有李煜不能加害什麼的
「江南進絹數萬,御衣、金帶、器用數百事」
你現在進貢有什麼用,趙匡胤還是一樣打!
「朕數年前令學士承旨陶穀草詔,比于越南建離宮,今賜名禮賢宅,以待李煜及汝主先來朝者賜之」
雖然多了一個「汝主」,但我相信趙匡胤當時只想把這個留給李煜
李煜還沒來就這樣想著了,果然是兩口子
「使自歸順,不須急擊也」
當然要歸順,但還是想要李煜自己自願歸降
我可不想讓你受到太大的傷害
「十二月,金陵始戒嚴,下令去開寶之號」
趙匡胤,你、你,你竟然打我?
好,既然你無情,休怪我無義,我去掉你的年號,我,叛了,豁出去了!
但是,到24日為止,一共圍了九個月
為什麼那麼久還不打?
「軍士爭臠割其肉,頃刻都盡」
(/ □ )
「爾謂父子為兩家,可乎」
其實太猛了有木有,原來趙匡胤一直認為自己和李煜是一家人啊
一家人怎麼能分開呢,不是嗎?
「江南國復遣使貢銀五萬兩、絹五萬匹,乞緩師」
但怎麼可能呢?
既然決定了要打,那麼就不能後悔!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
好、好……好厲害的呢!
霸氣測漏有木有!
「若猶困鬥,李煜一門,切無加害」
打了那麼久,要攻破了,趙匡胤趕緊說,不要傷害李煜
阿咧咧,真是及時啊
「臣負陛下,願加顯戮。若中朝有所詰責,請以臣為辭」
其實我看啊,張洎和陳喬兩人比較的話,還是陳喬比較忠心
「始,國主積薪宮中,約盡室赴火死」
李煜怎麼會死呢,他很膽小的
而且還要見趙匡胤,不捨得死
「九年春正月辛未,御明德門,見李煜於樓下,不用獻俘儀」
且不說只有在見李煜的時候才專門下樓,就說說那個獻俘儀吧
獻俘儀式將被俘敵酋以白練捆縛帶往太廟、太社作象徵性的告 禮,然後在宣德門行獻俘禮。
皇帝在門樓前楹當中設帳幄座位,文武百官及 獻俘將校在樓下左右班立,樓前稍南設獻俘之位。百官到齊後,侍臣將班齊 牌用紅絲繩袋提升上樓,報知皇帝。
皇帝就座,百官三呼萬歲行禮。侍臣宣 布「引獻俘」,將校把被俘者帶到獻俘位。
侍臣當眾宣讀戰勝敵軍的「露布」(捷報)。
刑部尚書奏告,將某處所俘執獻,請交付所司處置。
這時,如果 皇帝下令處以極刑,就由大理卿帶往法場;如果皇帝下令開釋,侍臣便傳旨 先釋縛,隨即宣布釋放。
被俘者三呼萬歲,再拜謝恩。
文武百官也都再拜搢 笏(把笏版插在腰帶上)舞蹈,三呼萬歲。
據說那個「露布」里宣讀的是要責罵俘虜的語言
而趙匡胤取消了,就說明他不想更加傷害李煜的自尊心
「煜嘗奉正朔,非鋹比也」
是啊,李煜可是我的愛人,怎麼能和劉鋹那個傢伙比呢?
但是,除此之外,趙匡胤對李煜身邊的人可是沒有那麼客氣了
除了徐鉉、張洎以外的基本上全殺了
「封李煜為違命侯」
違命侯,違命,這短短的兩個字中,有多少辛酸啊
雖然是說李煜不奉命來京師覲見趙匡胤,但是趙匡胤真的是這樣想的嗎?
李煜,你為什麼要這麼倔強呢?
「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灸」
兄弟情什麼的不也很萌么?
義胤/胤義
趙匡胤死的時候是50歲,不大不小,正好介於40歲(英年早逝大約是10多歲-40歲)和60歲(算比較長壽的了)之間
關於他的死因,歷來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病死,還有一種是被弟弟趙光義殺死(即「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
病死的說法來自於正史,而被殺死的說法來自於民間野史
雖然說可以的話還是要相信正史,但畢竟正史有他的局限性,當朝的事情史官不能妄論,不然會被殺
所以有時候也要看下野史
野史《續湘山野錄》記載:
「上御太清閣四望氣。是夕果晴,星斗明燦,上心方喜。俄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開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
我只是一個初接觸考據的人,所以對辨真假還不是很好弄,以後可能會有一個專門的文來說
後來,《涑水紀聞》記載:宋太祖駕崩,已是四鼓時分,宋皇后派內侍王繼恩召秦王趙德芳入宮,但王繼恩卻往開封府召趙光義,晉王的親信左壓衙程德玄己在門口等候。
趙光義聞後大驚,說「吾當與家人議之。」
王繼恩勸他趕快行動,以防他人捷足先登,趙光義便與王繼恩、程德玄三人於雪地步行進宮
這是司馬光給趙光義的辯解,他認為當時趙光義不在,所以不可能弒兄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是不知道的了,至少是現在o(一^一+)o


作為一個腐女我都看不下去了。。。。。原來這都可以成cp

6.6凌晨2:55補蔥:連夜看完了南唐舊夢山河永寂,感覺自己要喜歡上這一對了orz


李煜被NTR了


華語第一李煜廚


把李煜囚了起來,在有一次宮廷聚會上對李煜說「好一個翰林學士」這樣子的話實在是想不出他倆有什麼曖昧的。
大概就是趙匡胤不太看得起李煜?李煜也不喜歡趙匡胤,畢竟滅了南唐,這樣子的吧


我搜個【詩詞 李煜】都能看到這個問題,我……

網路文學看多了這也能YY?題主的思維可謂飛躍歷史飛躍現實,已經達到恍若無人自我高潮之境界了。滯脹,腐女怎麼不上天呢……


從現存的一些史料來看,趙匡胤大概並不是很看得起李煜。
宋太祖在位時,李煜被封為違命侯(一個顯然帶有侮辱性質的封號),一直到太宗即位,才改封隴西郡公,死後追封吳王。
同為降宋國君的孟昶被封為秦國公,死後追封楚王。
錢俶就更不用說了,雖然錢俶納土歸宋已經是太宗朝的事情了。
趙匡胤和李煜之間也許有故事發生,不過想必並不是什麼愉快的故事。
至於兩人之間的曖昧關係什麼的,純屬後人意淫腦補,和宋太祖拉cp,李煜他不配。


看看下面的這篇文章,寫的是趙匡胤的情史,其中詳細說明了與李煜的關係宋太祖趙匡胤的凄美愛情故事!


lz小說看多了吧,一個是斷送南唐40年基業的亡國之君,一個是統一天下,結束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一代帝王。至於絕代雙雄。。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能與宋太祖並列英雄的政治家,古往今來不過漢高祖,唐太宗,元太祖,明太祖,和我朝太祖,連秦始皇,漢武帝,魏武帝,元世祖,民國的中山先生等等作為政治家都不能與趙匡胤並談。更何況李後主這種亡國之君?


推薦閱讀:

金匱之盟的具體經過是什麼樣的?中間又有怎樣的不為人知的故事?
趙匡胤以2000人破李景達幾萬人這真的科學嗎?
為什麼宋太宗趙光義沒被尊為「祖」?
宋朝皇冠為什麼這麼丑?
開腦洞:如果王安石變法成功會怎樣?

TAG:宋朝 | 歷史人物 | 李煜 | 趙匡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