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先生寫的邊城,到底真的實寫當時湘西的淳樸風情呢,還是只是一個小說,寄托在亂世中對桃花源式的生活和社會的嚮往呢?

請恕我鄙陋,我真的不能相信中國能有那麼和諧溫暖的烏托邦式的社會存在。


你可以把它看做一個抒情的真實。


邊城這本書成書是在沈從文和張兆和蜜月期間,蜜月期間寫的悲劇,你們感受下!這裡面意味深長不說,當然還有別的原因。

這樣的地方不是不存在,只是存在方式並非全如沈寫的那樣(多年以前,我很小的時候,我在的那個小城,其實有很多農村的習俗和風景和那種描寫是相符的,但並不是全部,現在儼然已經不復存在)。即便是在現代化前的中國,我估計也沒有什麼地方能夠如沈在邊城裡描寫得那般美好。當然淳樸是有的,美好是有的,溫暖也是有的,但是一個社會不可能只有沈描寫的那些部分,沈只是著重提煉了其中美好的一面展現給世人,更多的瑣碎和細節在他所構思的那個世界裡並不重要,並未過多著墨。一個作家,一本小說不是學術研究沒有義務將所有面面俱到的事實還原出來,這是為什麼大家讀邊城都覺得是一個美好的世界。

沈筆下的邊城不是寄託那麼簡單,彼時革命浪潮此起彼伏,沈在跟某某某玩曖昧,婚姻生活的細節對於沈來說並不是想像得那樣美好。個人覺得,邊城其實是由沈當時內心的不安所催生出來的一個似曾相識的幻想的世界,一切和湘西那麼相似,一切似乎又有些許不同,作家的本事在於提煉他覺得需要表達的生活,於是你看見了一個和諧溫暖烏托邦式的舊中國農村社會。更重要得是,沈恐怕也是一個害怕改變的人吧,人的記憶總是會記住那些自己想要記住的東西,於是沈記住了現代化前湘西農村美好的一面,在文學創作的過程里加以放大,但現實終究要是要來的,沈在序里也表達了對現代化的擔憂。至於為什麼邊城結局那麼一種悲傷的情調,估計高某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吧。


人生兩大事,愛與創造,而創造必須源於愛。《邊城》是沈在那個動蕩年代的"創造「,至於這所創造的與湘西的真實,不妨對照著他30歲時寫的《從文自傳》看看,那裡記述著沈所珍視的青少年生活(愛)。


只發圖 邊城原型


作為一個深愛著沈先生文本的湘西讀者 回答
湘西人的性格從現在來看都像書里那樣有意思,尤其是土話的還原度很高

可是,畢竟沈先生文學造詣太高 他的文字並不是紀實 是描寫了自己心中理想的一種生活模式 結合了他對家鄉敏感的感知。他筆下的湘西 是種精神生活了吧


為什麼不能二者皆有呢?在我看來,前者可以是手段,後者更多是目的。


湘西男的給老婆在外面統稱婆娘,我婆娘去幹嘛了,你婆娘在家么。女的給自己老公或者男朋友叫男人。我男人出去耍了,你男人去哪裡倉了。你叫出來就知道什麼感覺了。就是這種民風彪悍淳樸,熱情似火的性格。


沈從文處於第二個十年時代。。社會面臨著革命,因此這只是他心中的烏托邦,是不可能實現的,他只是想借這一理想世界,用『夢』和「真」構成的文學圖景,同文本外的現實醜陋相比照,讓人們從這樣的圖景中去認識「這個民族過去偉大處於目前墮落處。」


兩者都有。作者寫作這本書時,是一個充滿戰亂的年代,漂泊不定。內心肯定懷念自己的家鄉。作者對生活的美好想像都寄托在了湘西。這是有一定的想像成分的。


你的問題中已經有了答案。
文學不是調查報告。正是因為有喧嘩與騷動,才需要這種文學。它展現的是一種生活的可能。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 大陸的崛起引致香港衰落 這類看法?
如果明年樓市泡沫破裂,支撐起樓市後時代的行業會是什麼?
四野是否在東北收編了十幾萬關東軍和十幾萬朝鮮軍?蘇聯是否大量援助四野坦克和大炮?
如何評價 CBC 主持人忘關話筒評論中國 14 歲游泳運動員艾衍含「died like a pig」?

TAG:小說 | 社會 | 中國 | 沈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