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時沒有選擇普通話而選擇了粵語,那現在會否沿用繁體字?

1.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說當時選普通話僅以一票優勢超過了粵語,這個段子是真的不?
2.為什麼要變成簡體字?時代需求還是其他什麼?我覺得繁體字很漂亮啊,而且字義字形都很有意思,一個民族的文字難道僅僅要「實用」嗎,繁體字用了那麼些年,也沒人說它不實用啊。
3.iPhone中系統文字設置成繁體後,在「音樂」中尋找歌曲和「聯繫人」中找人,都是以頭字的筆劃數來找的,精確度沒有拼音高,操作體驗沒有拼音好,台灣人和香港人都是習慣了這種搜尋方式嗎?

註:我是在簡體字的環境中長大的,現在在學習寫回繁體字。決心以後劇本全部使用繁體字。


假設性的問題,沒有實質意義,但是,就目前而言,學習粵語的最佳搭配文字,是繁體字。

因為,有些簡體字在普通話里是一個音,在廣州話里是兩個音,多出來的字音,來自另一個繁體字被簡化了,合併了。為此,我幾乎一碰到類似案例就要特彆強調。

就算國語由廣州話來充當,文字上也是從簡多於留繁,這是不可避免的。語音已經不容易了,文字還不容易,那很難普及開來。只怕文字簡化得更快,除非,見評論里說的那種情況。

普通話搭配簡體字,快速有效全面鋪開推廣,成效卓越,對這舉措我是很認同的,推普完全沒問題,不要在推普同時人為滅絕地區特色就好。

粵語完全可以搭配簡體字,尤其是某腦洞成立的話,自然有專門專業的機構為粵語度身定做 [dok6 san1 deng6(白讀) zou6]一批常用規範簡體字,及對應的標準繁體字,並實現正音及正字法,上述有讀音對立的繁體字,大概不會合併,或者換種方式簡化。

我說目前學粵語搭配繁體字比較合適,基於上述某些字的讀音問題,以及某些合適的用字只有繁體,例如「攞」,「攞」字夾在簡體字句子里,有礙觀瞻 (jau5 ngoi6 gun1 zim1),最好統一用繁體。

不要說糾結簡體字或者繁體字的問題了,連拉丁化都有可能實現,尤其是添加聲調符號令音節區分度提高,甚至可以通過正字法,把兩種陰平規定到合適的辭彙里,增強辭彙形態區分,而變調能辨義等細節方面,又提高了辭彙的辨析程度。

最後,不要總是想些有的沒的的東西,悶聲發大財是最好的,這種假設性問題,不宜多問。我用簡體字答題或寫推文,是為更多「看繁體字眼睛疼」的人著想。


不會的,漢語是語文分離的。標準語法(語文教科書里的)並不和任何方言對應,標準語法讀起來應該是那種文縐縐的感覺,而且是所有方言都能讀。
選擇以哪個方言發音為標準並不影響標準文字的使用。但會影響網路上的方言字的使用頻率。當前網路上流行的大多是河北河南山東一帶的方言字和官話是北方方言發音肯定有關。


假的。國語通俗來說就是北京話。北京自元以來就是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有了五百年的基礎。選擇國語是必然的。
簡體字這個問題。簡體字不是現代社會才產生的。新中國之後採用的簡體字是在歷代簡體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整理。簡體字從漢朝就開始產生,魏晉到唐宋,簡體字大量產生,佔到了現代通行的簡體字的絕大部分。
文字是不斷變化的。文字總是朝著最經濟,最實用的方向發展的,從甲骨文到金文,從金文到篆書,然後後來的隸書和楷書。簡體字比繁體字筆畫更少,更便於交流。
實用是一方面。還有不可忽視的一方面是,繁體字的發展中產生了簡體字,也就是說,同一個字可能會有幾種寫法。這個時候就有必要進行文字改革了。
漢字的簡化是必然趨勢,事實上在港澳台的許多地方都有大量的漢字簡化現象。


一、關於國語/普通話
國語的選擇與文字的選擇沒有特別的關係,因為漢字在發音上具有多樣性,在字形上具有穩定性(被共打為相對穩定性),所以不會有語音一變文字隨之而變的絕對情況。

國語取北方話,是有歷史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9%AE%E9%80%9A%E8%AF%9D#.E6.B8.85.E6.9C.AB.E6.B0.91.E5.88.9D.E7.9A.84.E5.9C.8B.E8.AA.9E.E9.81.8B.E5.8B.95 。可以看到,在官方上,從來沒有將南方音作為官話、國語來推廣過。

  • 從1892年起,便有人提議學日本確立國語,並提出以南京話作為國語之主要參考。
  • 之後的1902年,清政府頒諭,以北方官話作為通行語言;1909年,正式確立了將北方官話命為國語。
  • 1910年,章太炎曾出於民族情緒,說北方話含有金言虜語;吳稚暉指責南人雜有苗蠻之音。但這只是學人的無知之爭,此時北方官話作為國語在事實上和官方都已成定論,豈是一二小子以意氣能夠指撝。
  • 民國建立,對北方官話的發音重新審訂,其原則是「北京音為主,兼顧南北」。之後所發生的爭執在京音與國音之間,而無南北之爭。
  • 1955年,北京將國語改稱普通話,以結少數民族之歡心。

1,以一票優勢超過粵語不一定是個段子,也可能投票的只有一個人。
2,字體這東西跟著時代走的,復古當然也可以,大小篆也用了很多年,似乎也挺實用的不是?

其實日常生活寫簡體寫繁體,都是個人的事情,不耽誤事情就沒啥問題,別人也沒資格指手畫腳。

但是有些繁體青寫繁體別人看不懂之後笑話人家忘了老祖宗的文化,這才真是典型的______。


1.這是個段子,因為作為國語或者說官話,明朝開始,以北京地區方言(一說是南京方言)為基礎的官話就開始流行了,其發音和現在的普通話差異並不太大。所以那時如果要硬性推廣粵語作為國語,基本不存在可操作性,推廣成本太高,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北京話作為官話已經有近500年歷史,幾乎沒有其他方言能顛覆北京話作為國語基礎的地位。
2.簡體字不漂亮嗎?不好看嗎?我覺得這個結論下得過於倉促,實際上簡體字的主要創作者是中國歷代書法家,無論是民國版的簡體字還是新中國版的簡體字之所以如此近似,就在於他們都取法於歷代書家。書法家的字不好看嗎?不漂亮嗎?
當然,民國也好新中國也罷,之所以要簡化漢字,目的在於降低普通民眾學習文化的門檻。
時至今日,有了計算機的普及——這是當年的先賢們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問題,書寫記憶複雜的問題就如此簡單的被繞過了——漢字簡化突然之間沒了必要,這未嘗不是種幸運。
3.繁體字的結構比簡體字有道理嗎?有人說繁體字的「雲」字有「雨」有「雲」比簡體字的「雲」有道理多了,殊不知,哪怕從甲骨文到小篆,都是簡體「雲」的寫法,繁體「雲」字是被繁化的一個字,這種情況很多,所以人云亦云是不對的。
4.回到題目,假設那個段子是真的,假設當初真的採用了粵語做國語,那後來會採用繁體字還是簡體字呢?答案是,使用什麼方言做國語和使用什麼形式的漢字無關。因為漢字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聲義分離。我們可以不知道這個字在漢朝念什麼,在唐朝怎麼讀,在宋朝如何發音,但是我們可以確切的知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完全不用理會他的讀音。
事實上,我們漢唐宋的漢字發音和今天的普通話漢字發音差別是很大的,但是,這一點都沒有妨礙我們欣賞古代先賢的文章詩篇不是?
所以——回到題目——即便當初真的使用粵語作為國語,後來的政府也很有可能推廣簡體字,前提是電腦這類超級工具沒有出現,呵呵。


不覺得繁體字很漂亮, 比如烏龜的龜, 繁體是 "龜" 你真手寫簡直是去畫一隻烏龜, 話說 甲骨文里的烏龜都比這簡單, 的確,有些人認為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 但真沒必要連老祖宗的祖宗的祖宗的祖宗的東西都抱在懷裡.


從來沒覺得簡體字難看,另外那個只差一票的版本,分別有四川話、武漢話、東北話的版本,在網上還TM看到有閩南話的版本,我艹,作為最難懂的幾個方言,閩南話和粵語也好意思編這樣的故事出來?


不邀自來,只是wikipedia的搬運工。
-----------------------------------------------------------------------------------------------------
第一個問題:

投票軼聞[編輯]

網路流傳西南官話、吳語、粵語以「一票之差」敗給北京話,差點當選為現代標準漢語。然而,北京話自清末以來在北京一直就是官方話,無論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都從未以投票形式決定官方音。投票傳言的來源之一是1913年(民國2年)2月15日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舉行的讀音統一大會,會上以一省一票的機制對6500個字的「國音」進行投票審定,但並無將任何方言票選為國語的議程;另一來源則是1955年由中國科學院舉行的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惟會上代表一致贊成將北京音定為官方音,亦沒有投票。

美國也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很相似的傳說,稱為米倫伯格傳說。傳說美國首位眾議院議長,本身為德裔美國人的弗雷德里克·米倫伯格投了關鍵的一票,令德語以一票之差未能成為美國的國家官方語言。這個傳說也已經查證為虛構。

--------------------------------------

以上部分來源wikipedia: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現代標準漢語

-----------------------------------------------------------------------------------------------------------


第二個問題:


漢字簡化爭論是一個討論漢字之正式字體的話題。由於兩岸三地的使用習慣、文化認同及意識形態不同,至今依然有大量不同觀點者圍繞這一問題進行著激烈的爭論。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如日本、越南則較少關注這一爭論。
這裡所謂的「漢字簡化」,主要針對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推行的簡化字,台灣和香港地區並不採用,並有普遍的激烈批評。本條目中的「繁體字」是中國大陸對傳統漢字字體的稱呼,在香港、澳門等地區也較常使用此名稱,中華民國(台灣)官方稱之為「正體字」。

現行中國大陸的簡體字屬於毛澤東時代下,為響應蘇聯語言國際化而推動漢字拉丁化的過渡性產物。然而1985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名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要求國家語委「促進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正式宣告拉丁化道路的放棄,簡化字作為中國大陸的官方書寫系統一直使用至今。

-----------------------------

以上部分來源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漢字簡化爭論

-----------------------------

事實上,漢字簡化運動從民國初年就開始了。

民國以來漢字簡化的簡史
1920年(民國9年),錢玄同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文章,提倡簡化漢字。魯迅提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說法。

1931年(民國20年),徐澤敏的《常用簡字研究》出版。

1931年9月26日,「中國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在 海參崴舉行「中國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中共代表瞿秋白、吳玉章等人與蘇聯共同草擬「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並發表中蘇雙方13條共同宣言:(節錄)「中國漢字是古代封建社會的產物,成了統治階級壓迫勞苦群眾的工具之一」、「要根本廢除象形文字,以純粹的拼音文字代替。並反對用象形文字的筆劃來拼音或注音」、「大會反對中國資產階級的所謂統一國語運動」。

1935年(民國24年)8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採用了錢玄同所編《簡體字譜》(2400餘字)中的324個,附說明:1)簡體字為筆畫省簡之字,易認易寫,別於正體字而言,得以代繁寫之正體字;2)本表所列之簡體字,包括俗字、古字、草書等體,俗字如「體、寶、岩、蠶」等,古字如「氣、無、処、廣」等,草書如「時、實、為、會」等,皆為已有而通俗習用者。

1936年(民國25年)2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訓令暫不推行簡體字。用漢字簡化表草案》。專家們採用普遍通行的簡體字為主,輔以草書楷化的方法,選定了在群眾中比較流行的700個簡體字,擬出第一稿。但毛澤東看過後卻很不滿意,提出:「700個簡體字還不夠簡,作簡體字要多利用草體,找出簡化規律,作出基本形體,有規律地進行簡化。漢字的數量也必須大大減縮,一個字可以代替好幾個字,只有從形體上和數量上同時精簡,才算得上簡化。」文改會估計漢字難以在短時間改為拼音文字,中間會有新舊文字的過渡時期,因此在策略上需破壞漢字形體,削弱漢字效用,以簡化字創造漢字內部利於拼音化的條件。

1954年12月,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改組為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簡稱文改會,直屬於國務院。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俄籍顧問謝爾應琴柯(Selchiuchinko)在「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會議上指示:「嚴格的拼音原則是採用中國共產黨員在蘇聯創制的那套拼音文字是最合理的」。

1955年1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有三個表:〈798個漢字簡化表〉、〈擬廢除的400個異體字表〉、〈漢字偏旁手寫簡化表〉。第二表就是其後分拆出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的草案。〈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說明〉中指出:「通過這個草案的討論,我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研究中國文字改革問題,為今後進一步整理漢字和實行拼音文字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1955年10月,《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經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會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根據討論的結果作了修改,修改後的草案經國務院漢字簡化方案申請委員會審定。

1955年12月22日,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合公布《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其中收錄的39個選用字習慣上看作簡化字。

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報》全文發表了國務院的《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

1956年的《漢字簡化方案》,沒有說明,缺乏系統,引致使用混亂。

1956年至1959年,《漢字簡化方案》所收515個簡化字中的487個,及類推簡化字30個,分四批正式推行,其餘28個簡化字繼續試用。

1957年上半年,大鳴大放期間,發生了文字改革辯論,不少人提出意見反對文字拼音化和漢字簡化。這場爭論以不正常手段結束。

1960年4月22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推廣注音識字的指示》稱「為了加速掃盲和減輕兒童學習負擔,現有的漢字還必須再簡化一批,使每一字儘可能不到十筆或不超過十筆,儘可能有簡單明瞭的規律」,「這一任務必須依靠廣大群眾,廣大群眾對此是十分熱心和有辦法的」,請各省市區黨委指示當地有關部門建議新簡化字,報告文改會綜合整理後,送交中央及國務院審定。

1960年6月4日,教育部、文化部、文改會根據中央的指示,聯合發出《關於徵集新簡化字的通知》。

1964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簡化字總表》,以修補倉猝制定的方案出現的缺失,消除使用上的混亂情況。此前仍在試用的28個簡化字也正式推行。

1965年出版《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規定字形,表中用字如「奧(奧)、溫(溫)、爭(爭)、盜(盜)、遙(遙)、黃(黃)、呂(呂)」等很多時候會被看作簡化字。

1975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擬出《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並報請國務院審閱。

1977年12月20日,公布《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稱為「二簡字」,廣泛徵求社會意見。次日,《人民日報》開始試用「二簡字」。

1978年7月,中宣部發出通知,在報紙、刊物、圖書等方面停止使用「二簡字」。

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發出《國務院批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於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和糾正社會用字混亂現象的請示〉的通知》,宣布廢止「二簡字」。

1986年10月10日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刊載在10月15日的《人民日報》,共收2274個簡化字及14個簡化偏旁,贇(贇)等類推簡化的生僻字沒有收錄,「疊(疊)」、「覆」、「像」、「囉」(類推簡化為「啰」)不再簡化為「迭」、「復」、「象」、「羅」。

1986年發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內收通用字7000個(含《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的3500字)。這個表亦代替了1965年出版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收6196字),規範了中國大陸的印刷字形標準,另外亦恢復了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被淘汰了的15個異體字為規範字。

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收錄常用字6500個,比原來的通用字表減少了500個,對於議論頗多的繁體字,並未恢復一個。

2013年6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含附表《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社會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使用以《通用規範漢字表》為準。
-----------------------------
以上部分來源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簡化字
-------------------------------------------------------------------------------------------------------------
第三個問題:

個人覺得yolfilm回答的很清楚。
------------------------------------------------------------------------------------------------------------
以上


關於普通話的確立,是討論了很久的結果,不是單純投票就能決定的,那真的只是個段子。
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可以說繁體字比簡體字有優勢,但是,在文盲率那麼高的時候,究竟是什麼更加重要呢?簡體字對於降低文盲率,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簡體字不是勝造出來的,很多時候簡體字已經被沿用很久了,只是後來以官方的形式加以確立,繁體字本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在不停地發展。我認為應該盡興繁體字教育,但全面恢復繁體字就沒必要了。比較極端的例子是,其實甲骨文可能比現行繁體字的時間長很多,那麼要恢復嗎?


就算北京話不會成為普通話,和北京話競爭的也可能是陝西話,河南話,反正不可能是粵語,粵語哪怕在廣東都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母語,客家地區和潮汕地區有人家自己的方言,有一些歲數特別大的農村老人是不會講粵語的。

只能說粵語是廣東地區的普通話,人們為了方便交流約定俗稱講粵語,因為南方方言真的翻座山過一個村子就會完全不一樣。

但粵語不可能作為普通話,為什麼說陝西話和河南話有作為普通話的機會?因為它們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而全國大部分人使用的都是北方方言,東三省,京津冀,河南,山東,陝西,包括南方一些省市,比如湖北部分地區和川渝地區的方言都是北方方言。所以普通話勢必會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粵語什麼一票之差沒當成普通話的段子聽聽就好了,用腳想也知道不可能是粵語。


簡體字不完全是人為產物,大部分簡體字其實是在繁體字的行書、草書字形的基礎上標準化得來的。基本上所有國家都有標準化本國語言、文字的情況。


1,段子是假的,投票是一省一票。福建、浙江等省憑什麼給廣東投票?一,老國音是一字一音的投出來的,二,國語是基於北京方言文讀音再加以修正而來。
2,簡繁沒有分別,古代大家都是怎麼習慣怎麼來,只是到滿清漢字開始標準化,到如今只不過標準化選其簡(或合併)。
3,我的繁體是用注音檢索的。


就是一個段子,粵語在那個年代可不像現在這麼強勢。粵語現在成為最強勢的方言主要是因為兩點。第一,香港粵語電影和粵語歌曲的普及,全國人民都能聽到。第二,珠三角的經濟強勢。但是很明顯第一點比第二點重要的多,畢竟上海經濟也發達,上海話卻沒有粵語的強勢地位。
而粵語為什麼不可能成為普通話呢?最重要的是不利於推廣,全國那麼大,講粵語的就珠三角那一帶,廣東省都不是全講粵語的。
就算不選擇北京話也會選擇其他的北方話,因為北方方言都屬於官話,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在使用官話,各省的方言差別不大,有利於推廣,至少佔比超過一半的北方人很容易學習。


關於繁體字,民國繁體字上承接清朝.

但是一個事實是,晚明民間繁體字反倒是有簡化的趨勢,滿清入關後打斷這個趨勢,和士紳階級苟合,逆時代潮流繁化漢字.

所以,關於繁體字真沒什麼好說的,至少當下繁體字是當不起所謂國學傳承的擔子的


不邀強答,我以為簡體字方便推廣教育是都知道的事,沒想到不管在哪都能看到這樣的問題


這不可能的啦~
近代政治中粵語是被排除在官方語言的,一般普通話是官方語言,畢竟歷史那麼久,而且與北京話都不同,是一種比較文雅的話,還算好的選擇。
其次,用簡行體是普及文字,消滅文盲,跟什麼話都沒關系的。


不會。但簡化字會不一樣,不合倂京音同音字,而是合倂粵音同音字。
問題補充第一個是假的。
今之所謂繁體字較傳統也有很多從俗,與簡化字不過龜笑鼈無尾耳。
筆畫搜尋確實不如注音好。


不會,

漢字簡化的背景是當時中國80%的人是文盲。

文盲意味著其人很難被教化,或者教化的成本太高,會嚴重阻礙社會發展。

簡體字在推廣和應用的過程中比繁體容易很多。

在沒有計算機的年代,書寫的效率也要高很多。

這是簡體字誕生的背景。

不用粵語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精英階層,絕大多數都在北京,或者在北京混了很多年的外地人,他們說的是普通話,不會講粵語,關鍵是他們聽都聽不懂。講其他方言的人,不會講北京內城官話(普通話),但是他能聽的懂。毛澤東就不會將普通話,但是他能聽懂,不影響溝通。

如果定粵語為國語,意味著很多社會精英瞬間被廢掉了。


說不定反而會拼音化……畢竟粵語發音保留了入聲……強行拼音化歧義雖然有,但不會比普通話多,而且上世紀初漢字拼音化還很流行……


用簡體字只是為了好寫好學提高識字率,這是政治手段,和你說什麼語言關係不大。
但簡體字確實丟失了中華文明最核心的東西。


我只想知道,當你需要有效率的快速寫字,而且是用手寫,不是電腦打字時,你還會覺得繁體字好嗎?


推薦閱讀:

文藝女青年名字列表中為何西、南、北都有,就是沒有東?她們對東字什麼想法?
英國人怎樣看待「香港回歸」?
有具中國風的代表性飲料嗎?
為什麼有些中老年女性也重男輕女?
明信片到底代表怎樣的情懷和文化?

TAG:文化 | 簡繁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