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 Path 2.0 的評價是什麼?
我不覺得Path是類似Facebook那樣的平台產品,Facebook幫助用戶認識更多的人,以及使用這些關係鏈獲得更多信息。
我也不認為Path是一個移動社交產品,因為它不是幫我們在路上認識陌生人。
Path是一個幫助親密朋友加深感情的一個產品,這也是社交,但不是我們普通談論的公共社交,而是私密社交。
Facebook的Paul Adams分享過一些有趣的數據:
Facebook上的每個人每天和多少個人發生互動?
4個。
每周和多少個人發生互動?
還是4個。
每月和多少個人發生互動?
一般來說是6個。
一個人的親密關係圈人數大概只有5個,互動也局限在很小的範圍內,而可以維繫感情鏈接的人數是150個。我認為Path的朋友上限150個人也由此而來。
從這些來看,其實Path的第一版本就已經將概念表達完整了,只是界面過於複雜,難於理解。相反我認為2.0版是個非常大的提升,可以將Path的概念傳遞得更加完整。
並且2.0版本引入了很有趣的內容:行為。
有朋友說:「Sleep/Awake讓我覺得對面是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一堆數字。」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嘗試,這其實和Listening,Automatic功能的目的是一樣的:Path的另外一個挑戰是如何更容易,更自動地將更多真實的用戶行為帶進Path之內,幫助用戶增強建立情感聯繫。
至少Path的目標看起來還和之前一樣,所以個人還對它滿懷期待。
源於對「用戶」理解的不相同,有些人覺得path做的不錯,有些人覺得「重了」,只是交互效果比較好。 但是我想,經過Path1.0的過程,他們的團隊肯定對Path真正用戶的進一步的了解,而Path2.0就是針對這種了解產出的成果。具體產品有沒有做對我想Path的團隊也是在摸索當中,沒人能明確的知道是「對」還是「錯」。
看得見的是,Path的交互和視覺做的確實不錯,操作流暢、效果好,有設計感,僅憑這點就吸引了眾多的新用戶開始體驗Path, 從這個角度來說,Path2.0肯定是非常成功的。
---------------------------------------------------------------------------------------------然而只有交互的成功,是完全不夠的。Path 後繼無力表明了作為一個產品,要生存下去還是首先要考慮商業模式。作為社交網路來說 150 人的上限支撐不起來這樣一個模式。在 FB 大肆引導用戶互相連接的時候,Path 仍然堅持 150 人。實際上確實是與「社交」這個目的相違背了。用戶少,內容就少,內容少反過來也會加速用戶的流逝。現在 path 基本上變成了個樹洞 app,雖然我還在用,但基本已經很少發東西了。
Path 2.0發布後的兩天內,我的Path Timeline信息量增長了10倍多、好友增長了6倍多. 我沒有系統的研究過Path,不知道它整體的脈絡和狀況,我想說的很狹隘:我看到的Path2.0.
人們樂於分享照片主要出於兩類動機:
1.虛榮心,「虛榮心來自他們頻繁地發布高質量的照片,然後看著它們被更多地曝光和讚美。」 比如Facebook和Instagram.
2.私密分享,同親密好友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 比如Path.
有人說,Path2.0除圖片分享外還有位置分享、音樂分享、睡眠分享等是一種浮躁和複雜,這也許是因為她們並不是真正的Path用戶,Path的定位是私密朋友間的生活點滴分享,如果Path中的好友全是你關係非常好的朋友,你能看到他們立體的生活狀態,包括幾點起床了、在哪兒、看見了什麼、再聽什麼歌、有什麼感想.. 這不是較單純的照片好了許多?
【所以】我非常贊同且喜歡Path2.0的"生活點滴分享".
Path2.0同時將好友上限提高到150人.但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好友的數量和質量,Path2.0的「生活點滴分享」會導致兩個嚴重的問題:
1.龐雜無用的信息充斥於Timeline,看到這些信息讓人產生疲憊乃至厭惡.,Timeline壞,社區跟著就變質.
2.好友關係水化,貼心朋友就那幾個,其它都只是認識而已. 分享個人私密狀態被關係一般的人看到,分享日常狀態為何不去微博?所以這就回到了我在文章開頭說到的人們分享照片(Path2.0仍以照片分享為核心)的動機:即私密又水化的好友關係網,私密狀態不想說,日常狀態還不如去微博,那還有什麼能驅動我(注意,這裡指「我」)分享生活點滴呢?
【所以】我不贊同Path2.0將好友上限提高到150人,這同Path2.0的「生活點滴分享」在本質上是矛盾的.
【綜上】Path應降低而非提高好友上限,同時提高添加好友的門檻.
願Path能堅持她的「初衷」:私密好友的生活點滴分享.
坐井觀天,各位見笑.
試用了兩天,我在Path 2.0上不僅增加更多的現實中的朋友,而且對他們發布的內容更加期待了。不適應的去找圖片是半天的事,自動的「鄰居」幾乎所有好友都會禁掉。剩下的就是更加豐富的時間線,好友們生活的點滴盡收眼底。
Path從1.0開始就是一款將真正社交從社會化關係抽離出來的一款產品。社交和關係有什麼不同?其實就是記在你通訊錄中的聯繫人和平常混在一起的朋友的不同。Facebook以校友錄作為開端,其實和通訊錄是一樣的。Paul Graham分析過學生中的隔離現象,你們可以上過一個學校,一起上過課、出現在一個校友錄上,但你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混在一起。
所以說Facebook上的關係是校友錄關係,聯繫人關係。而Path上是真正的社交,我和誰混在一起?有圖為證,這是從1.0開始就保持著的。人們每一次往Path上傳圖片時都充滿期待——不是期待有一天誰踩過來看到你幹了些什麼——而是讓你的死黨們立刻知道。在知乎內部,搞怪的偷拍熱鬧得像Party一樣。而每一次這樣的圖片上傳,主題都是誰,和誰,給誰們這樣明確的目的和期待去傳的。
然而Party只有圖是不夠的,Party需要音樂,需要聚會的地點,告訴你的朋友我帶girl(s)到樓上去了?? ,一切都那麼順理成章。Path 2.0沒有脫胎換骨,而是 一直在做該做的事罷了。
到底互動是社交還是關係才是真正的社交?看Zynga同Facebook談判的籌碼就知道了。我彷彿看到一個新的平台正在崛起!這一次我先和我周圍的親密朋友, 親人一起使用產品, 聽他們的意見, 然後再來知乎看大家的答案. 我看了前面幾條, 看到了很多負面的意見. 這些跟我接觸到的真實的 用戶的感受是相反的, 比如作息時間的私密性, 很多信息是否有沒有必要, 是不是應該讓產品更純粹一些等. 我身在行業內知道很多產品在業內會如何從專業的角度去評價, 但我們是不是能夠去了解一下那些不做產品的人, 就像我認識的那些女孩子那樣, 她們只是喜歡在姐妹睡覺的時候寫一句晚安, 只是想發不同顏色的衣服和鞋上去給大家問意見. 只是想分享自己又去三里屯泡吧了,然後姐妹過來評論你又出去蒱了, 他們不會去想產品是輕還是重, timeline是簡單還是複雜. 也不會考慮交互是怎麼做的, 對產品就只有好看我喜歡或者不怎麼好看,不怎麼好用這麼簡單的評價. 至於方向是怎樣,是不是靠UI營銷, 難道把UI做好看吸引用戶來用是一種錯?
越來越不喜歡和行業內的人討論產品. 只想默默的去觀察用戶是怎麼用的, 他們對功能有怎樣的感受. 同行相輕, 國內很多同行除了會抄襲最能耐的就就是批判別人. 永遠不要以為自己是做產品的就更懂產品, 更懂用戶想要的是什麼, 更懂產品裡面有價值的是什麼,沒有價值的是什麼. 遠離用戶只跟it男談產品有什麼好談我周圍的朋友在使用的時候已經脫離了私密交友這樣的概念了,跟產品的設計初衷不一致,不知道是朋友的私密朋友沒有在使用這個產品,還是只是嘗嘗鮮而已。
第一印象是出色且具有原創性的UI:考究新穎的timeline和各種流暢細膩的動畫效果。然而從功能角度看,一開始使用就產生了許多困惑,分享如下:
首先,添加作息時間的功能。
a. 這應該是一個90%使用情景都是用於個人記錄的功能。社交方面,除了異地戀的情侶可以用它來保證不打擾到戀人休息外,我想不到其它「積極」的應用。(「消極」的應用應該有很多,單是想想自己的作息時間可以被別人掌握就毛骨悚然)
b. 如果這個時候有另一款app,不僅可以記錄我的作息時間,還可以生成infographic使這些數據以更有意義的方式呈現出來。我會使用哪一款app來記錄作息時間呢?
c. 這類功能建立在用戶願意手動記錄作息的假設上。而事實上,作息時間是個人生活一項雖重要但是很隱藏的屬性。我寧願得到這樣的功能:自動且沉默地記錄使用手機的關鍵時間點。早上第一次用手機,幾乎就是我起床的時間,而晚上最後一次操作,就是我睡覺的時間。我不需要這些信息的時候,它們是隱藏的。而當我突然感興趣自己去年的冬天幾點起床時,我可以把它們調出來,得到一組有條理的統計數據或者起床時間和當地氣溫的關係圖。簡而言之,作息時間是一個沉默且私密的數據。
其次,記錄/分享音樂功能。
a. 目前記錄/分享音樂只支持iTunes Library,不知以後是否會添加其它音樂資源的支持。這是一項既可以作為個人記錄,又可以作為分享的功能,但是我想它的方向反了。分享和記錄音樂的行為應該從音樂庫發起,而非從Path發起。用Path記錄/分享照片是自然的,因為拍照-&>發布的流程是自然而然的。而用Path記錄/分享音樂就不那麼順暢了,因為我無法從iTunes把喜愛的音樂同步至Path。
b. 同樣,這個功能也面臨著「信息受眾」的問題。我會在日記里寫下今天聽到音樂的內心感受,也會在社交網路上推薦歌曲給朋友,但是會關注完全不一樣的內容,使用完全不一樣的表達。
最後,「誰看過這個path」。
這個信息在UI上占的比重太大。而我懷疑它是否真的如此重要。小小吐槽一下,個人認為這真是一個醋意滿滿的八卦功能阿。
這三個功能帶給我的困惑,會讓我在使用Path的時候停步不前。在點擊那個語焉不詳的小圖標之前,我會充滿顧慮。相比之下,記錄/分享照片、地點則好理解很多,下手決不會猶豫。問題在於,難道不是已經有instagram了嗎?
回過頭再來看Path對自己的定位(http://path.com/about)之一:
Personal
Path should help you authentically express yourself and share your personal life with loved ones.
這個定位使它無法成為傳統的社交網路。人的一生中有幾個loved ones? 聽眾莫不是自己和行色匆匆的過客。我敬佩Path有著這樣詩意的目標。它讓我覺得Path更像一個多媒體的日記本,要從帶鎖的抽屜里拿出來與愛人密友互換著欣賞。然而整個產品還是長著一副社交網路的嘴臉。而且這個高科技時代的日記本並不聰明。它要我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向他請安;它要我和朋友小聚時還不忘煞風景的用手機添加「我和xx在一起」;它太關注於時間線且事無巨細,還不如我那實實在在的紙質日記本。
這個問題得從兩面來講。
先說好的一面兒。從這次升級,我能看出這個團隊是有理念也有方法論的。他們做了一年的 Path,後來做了個 With,這兩款產品,都不是那麼成功吧,但還是沉澱下來不少經驗教訓,那這個團隊是很清晰的把自己學到的東西真的改進到這款產品里了。
而且,它未改初衷。Path 的初衷是什麼?再明確不過了:就是利用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圍繞緊密的朋友關係,再做一個 Facebook。手機的壞處是它的屏幕小,展現的信息受限。但好處是它能夠更方便的獲取更多信息,包括你的位置、照片等等。
這些東西在這個版本里被更好的呈現了。幾乎是基於推倒重來的工作。其心可嘉。所以我在 Path 上寫:「知乎團隊應該從 Path 團隊重生這件事上學到一些東西」。
但,必須得說,這次升級並不能讓 Path 達到它的目標——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 Facebook。相反,這是一次過猶不及、治標不治本的升級。在精美的界面重構和若干功能疊加之後,Path 並沒有變成一款更好的產品。
所謂好,在我看來是兩個指標:
1. 用戶有沒有被提供全新的服務?
2. 用戶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有沒有被拉近?
這兩個答案在我看來都是否定的。
沒錯,它加了一堆個人首頁(Cover)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在哪兒之類的東西……但這不是全新的服務。這只是新功能。我覺得作為所謂一個人的人生軌跡,這些並非真的重點。至於分享了自己在聽什麼的,也並不能真的拉近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心理距離。
在未能創造新價值的情況下,我看到的是這款產品變重了、變慢了、Time line 變複雜了,以前我能用一分鐘時間把過去一天所有好友的更新掃一遍(只要網速 OK),現在我做不到了。我要從許多沒用的信息之間找到一些我真正感興趣的信息。我以前清晰的知道我要分享照片,但我現在根本不知道我分享什麼才是真的有價值的。這是很恐怖的。
所以我說,Path 並沒有找到真正好的平衡點:無論是個人記錄還是用戶社交,以及重和輕的平衡。這讓我多多少少有些失望。
我曾經認為 Path 是移動社交的未來,但我現在已經不這麼想了:如果 Path 想當然的認為它們做一個比 Facebook 的 Timeline 更好的移動版的 Timeline 就可以成為未來的 Facebook,那他們也太天真了!很多產品里程碑式的更新都可能帶來可怕的用戶反彈。老用戶的大量拋棄。
比如digg v4、instgram2.0
今天看到不少對 path 2.0 評價
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被淹沒在 timeline 中的各種信息里。
直覺上我認為主要是因為大家都很好奇,在探索中產生了平時很多倍的內容,所以讓習慣於 path 安靜的用戶無法承受。
也許一周後我們打開 path 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這次 Path 給了我不少驚喜,也讓我多了不少使用她的理由。
不過還有一些值得吐槽之處。
1.策略方面
也許不應該一次給用戶這麼一堆有用沒用的功能。
至少用三五個版本去完成這次轉變。
先改變交互框架,再逐步開放不同內容的支持。
2.是不是應該把「狀態」和「內容」分開
現在各種狀態和內容混雜在一起,
那些「狀態」只不過是些小可愛,是水果蛋糕上的糖霜。
我喜歡之前照片下邊的天氣信息狀態的點綴。
3.交互迷戀者
path 的交互細節太迷人了,這些東西會給 path 帶來無數讚譽。
成為業內爭相模仿的對象(有些部分還挺難達到的)。
但是這些東西也相應也成為用戶的一種負擔。
有些功能是為了炫技而存在的,誰讓人家的有 iSO Boss 呢
以前的path 我爸爸看一遍就會用了
新版的path 我不確定還能不能很容易的教會他
從path1開始,我就知道它是要做親密人之間的交流分享。說實在的我不覺得path1的設計符合它的目的。在1的時候它只做了圖片分享,讓用戶會把它和instagram比較。insta的圖片分享確實做得好,所以顯得path"不咋地"。
當我看到path 2的時候,很欣慰的一點,是它沒有改變產品的初衷。
1,作息時間,音樂,地點,在一起等分享,暫時不說它們各自做的怎麼樣,但這些功能已經把path從單純的圖片交流中解脫出來,成為了用來分享"生活"的地方。
2,path的搜索很差,一定要相互加了好友才能看到時間線,我發的每條消息都能看到"有那些朋友看過",別人來看一下我的path都要給提醒。。。這些東西讓習慣使用facebook或者instagram的用戶一下子不適應。
但,path意在親密人之間的社交。我相信這是這些交互的設計理由。
就我自己而言,已經漸漸把開心,人人,點點上的關注都篩選為真正認識的人,就是為了避免信息冗餘。不過,在新浪或者豆瓣上,不可避免會加一些我不認識卻想關注的人。但這兩類人的重要度是有區別的。 真正認識的人,我因為他這個人而fo他,不認識的人,往往只是因為他發布的某些內容而fo他。
(例如微博上的蔡康永,我不是想認識他而關注他,我只是覺得他發的東西很有趣很有意,想看的時候能夠方便找到他很不錯。但我同事的微博,我真希望只要他們有更新我就能收到提醒。)
path的種種設計細節,都是因為它希望你加的人是你真實世界中認識的人,而且還是比較親密的那種。我目前的path好友都是用通訊錄加來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網上有人告訴我他的用戶名,說實在的搜索真的不能確定哪個是他。
3再說UI界面,很精緻很出彩,細節很好,感覺不錯。他的登陸流程有一種翻冊子一樣的感覺,是我一直想要的"有限分享的私人筆記"該有的樣子。
但UI也有不好的地方。左下角的加號其實不夠明顯。左右不能對調(習慣使用左手的人和大多數人相反,常用右手拿手機操作)。第二層菜單都是符號而且太小。為什麼我在瀏覽我自己的時間線的時候就不能發布信息?不能針對某人的回復回復。提醒設置我實在看不懂。。。
不過,作為做UI的我很清楚,這些東西很好改很簡單,出幾次update就修好了。小團隊做細節體驗提升其實是比較輕鬆容易的。
我對新版path可以用「震驚」來形容。
粗略了看了大家的回答,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又覺得長答案會讓人喪失閱讀的興趣,故不一一闡述相左看法。
我對path的未來,表示審慎地樂觀。原因如下:
1、path走的是facebook+tumblr路線。
關係是強關係,內容產生是富媒體為中心。
惟一憂慮是你周圍的「緊密」好友圈,是否能產生出足夠吸引人的內容?
即:如果周圍的人是「菜鳥」攝影愛好者,或check-in狂人,或動態報告狂,你的時間線是否會慘不忍讀?
2、path 與 lifestream 與 個性展示
這是偉大的一點
path 這個名字,做lifestream再合適不過。路徑+生活流=生活軌跡。
即是你不在乎別人,沒有好友,自己記錄自己的生活日記,是不是也是有趣的?
一個漂亮的cover,會不會讓你在和好友交流的時候,拿出手機說:要不加我path吧!
3、優異的用戶體驗
很多細節讓我感動。非常像第一次用mac產品或是iphone時候的感動。就不一一舉例了。大家可以體會。
4、顛覆了的移動產品結構設計
向左滑動和向右滑動timeline,展現隱藏操作,這在android應用里非常常見,比如google+和firefox。
通常iphone移動產品通常設計是:home - subpages 這是從諾基亞九宮格結構發展過來的。比如facebook。或是五個平行功能,就是通常的 tab-tab 結構。
但是整個path的產品結構與上述通用模式都不相同,是一種類似:mainpage - home - submainpage的感覺。(我不知道我這種土話大家懂不懂)
它確實顛覆了我。所以乍用起來比較彆扭。但我相信這不是問題。問題是你的習慣。
path所有的操作,都有學習成本。但你敢說:iOS 批量刪照片功能沒有學習成本么?下載app沒有學習成本么?可是成本高么?你學會了,還覺得不順手么?
最後一句話:必須學習path。喬幫主早告訴你們了:好的藝術家,抄;偉大的藝術家,偷。
- 記錄生活的好工具。漂亮的界面和交互讓你重新回味一下自己的生活。
- 就算沒有任何好友,也可以當作日記來用,可以玩的很high。
- Facebook 的 Timeline很適合在移動端表現信息。
- 太不穩定。嘗試了20多次定位都以崩潰告終,朋友的android版更糟糕,輸入中文變問號,隨便干點啥都掛,掛完之後居然要清除所有數據才能重新啟動。
- 儘管經常崩潰,儘管輸入中文變問號,我和身邊的朋友們還是樂此不彼的玩著,因為它更好的幫助我們記錄了自己的生活。期待Path2.0的成長。
- 在中國很快會出現模仿者。
1、新舊兩個ID,在先後登錄Path之後出現各種秒退和數據錯誤,貌似異常流沒處理乾淨。
2、註冊時選錯了性別在設置里居然無法修改,你妹啊。
3、頭像上傳十幾次都是失敗,伺服器有問題?
4、不到一小時,死機、秒退N次,工程穩定性太糟糕。
5、前端非常炫,產品一般般。
6、文字輸入不支持橫屏,敲字很難受。
7、呈現的元素過多,雖然精緻,但界面顯得非常局促。
8、貌似Path想做手機端的facebook,但也許人們並不需要。
PS:以上內容在Path上發布時遭遇秒退,近200字全部白敲,你大爺- -凸
看了新版的path,我有幾點感觸。不敢說想法,因為還不太成熟
1. 做了一些新的交互嘗試,讓我感覺眼前一亮。
這點說明path的團隊一直在思考、在嘗試
2. 新增了若干功能
有些功能似曾相識,有些功能就是「with」里搬過來的。這些「新」功能在我看來並不是很好的選擇,或者說不是很明智。一方面產品變重了,用戶摸不著頭腦了。另一方面,老用戶是否認可也值得考驗。
總的來說,這一版可以看到path團隊的努力,至於努力的結果如何要靠時間來證明。但是,我要說盲目為了變而變是不可取的。
簡單來說:
UI層面很出彩,但只是表現層面的東西,何況之前的UI也很不錯,感覺這版略微複雜了一些;
產品的本質思路進化不大,如果非要說什麼產品層面上的進化的話,對發布內容類型的擴展和個人profile的強化算是吧,但這兩點在移動端的效果都要打折。
path強大不是因為他卓越的UI,而是因為他的理念。
2.0是違背了初衷的花哨應用,交互設計師喜歡視覺設計師喜歡16%的激進用戶喜歡,普通用戶不喜歡。
新浪微博搜索Path相關微博會出現一大堆求Add的Path用戶。
私密網路早已不再私密,add friend面板中充斥的是大量沒有個人信息的suggest friend。
以前上path看不到什麼,現在經常能看到點動態,作為一個輕度用戶,吸引我回訪的動力更大了。
從appdata上看path接入facebook的數據,path 2.0是成功的。MAU, DAU, 活躍率全部爆漲。 見http://www.appdata.com/apps/facebook/125664117508-path』只是我們本應有不同的江湖,卻沒想到會一起老在豆瓣,於是才唏噓吧。『』它對我不重要,沒有它對我很重要,豆瓣兒『』這句是豆瓣館君看到的,替換成產品、網路也一樣,做產品互相胡BB特別長見識哈?互聯網要的就是顛覆,同行之間沒啥可談直接亮劍吧-PS.2L的有個姑娘說的真心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