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pboard、Zaker 類移動閱讀器產品是不是已經走下坡路了?

最近很少聽得到相關消息,媳婦還在用zaker。


Zaker沒怎麼用,用Flipboard比較多。Flipboard最近拉到了不少投資,至少投資人不覺得它正在走下坡路。

個人也不認為Flipboard在走下坡路,我反而覺得它還在成長。比如它最近兩次更新的featured添加了很多優秀的新聞內容,雖然這些內容都在來源網站上已有的,但是Flipboard的價值還是將他們重新進行排版,閱讀感受相當好,真的就和雜誌相差無幾,而且它的核心理念是Social Megazine,將這些內容分享到其他的社交網路服務也是非常便利的。

另外除了社交服務和新聞網站來源信息,最近Flipboard還有添加視頻和音樂服務的意向,讓這本「Social Megazine」內容更加豐富,提供一站式的完整體驗,繼續將新的服務整理成雜誌式這樣很方便也讓人願意通過它來閱讀的方式呈現出來。

所以我還是覺得Flipboard其實還在成長期,搞不好未來還會支持更多服務,不能說是在走下坡路。


我一直用zaker,打算繼續用下去。無論是ipad上還是iphone上,我覺得都很好,界面漂亮,操作也不錯,閱讀感受很好。穩定性是個技術問題,應該不難解決,希望它能越做越好。
個人覺得它的問題在於本質上反互聯網。zaker太像雜誌了,內容不夠碎片化,也很難快速流動,多媒體能力很弱,沒有用戶互動。不能把用戶連起來,遲早就是個死,就像前幾年非常狂熱然後快速死掉的電子雜誌。
那zaker老老實實做個媒體吧,也很有前途,但是它又不擁有內容,讓用戶掏錢顯然不實現。那就做渠道吧?但看不出優勢在哪裡,用戶數多?多得過app store嗎?每年99刀,雜誌社就能自己在app store上放個客戶端了。放廣告賣流量倒是簡單可行,不過zaker那麼高的營銷成本,恐怕hold不住。
看來看去,這東西就像以前徐易容搞的抓蝦,是個點子但不是個產業。最好的出路就是拚命積累用戶數,然後把公司賣個好價錢。


flipboard和zaker都用過一段,不過都沒有堅持太久,個人覺得碎片閱讀更適合娛樂和簡單的新聞獲取,一般的門戶和微博已經佔據了足夠的時間了。對這兩款產品以及移動化閱讀相關產品,個人的見解是:還沒到走下坡路的時候,但也不會有更高的巔峰了。
不會走下坡路,是因為「獲取信息」這個需求非常大,而移動互聯網的爆發才剛剛開始,用戶群的演進為這樣的產品提供了相對廣闊的土壤和前景。但「閱讀新聞」則只是其中的一個子集,很多獲取信息的流程被門戶,微博,搜索,甚至微信分流了。這兩款產品的定位在我看來,還是偏向於傳統RSS的形式。只不過是有2個突出的產品特性:一是對內容做了移動化閱讀的適配;二是簡化了內容推薦和內容聚合的流程
所以,無論從產品形態還是技術門檻,zaker和flipboard都沒有達到他人無法觸及的高度。目前這兩款產品還比較火,只是因為初期的品牌效應和積累的用戶口碑還在繼續發揮效果,抑或是其他大鱷還沒有出手而已。可以觀察到的是,目前很多手機瀏覽器都在打造「平台」的概念,不只是新聞,甚至是APP,遊戲等富媒體化的聚合。拼內容,大家都是做上游,精品和差異性的內容源不可能獨家;拼技術,越來越堵的產品崩潰case已經敲響了警鐘;拼運營和渠道,大公司輕鬆可以完爆你。目前來看,只能拼拼設計和體驗的沉澱了,所以這種單純的信息聚合類的閱讀體驗已經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了。
有一些觀點是強調互聯網時代的「社交屬性」,是一個可以嘗試的點,不過想轉型的話還需要諸多考慮。個人覺得是個相對靠譜,值得嘗試的方向。也有朋友提到flipboard的一些發展軌跡,個人還是蠻喜歡的,國外的互聯網創新確實領先國內幾條街,但也水土不服,zaker盲目抄襲可能會讓自己死的更快。


個人感覺閱讀器類產品已經過了窗口紅利期。當年的窗口期是移動設備興起,用戶的閱讀行為開始由傳統的PC門戶網站向移動端遷徙,一站式整合閱讀器產品既提供了傳統門戶缺乏的新穎移動端閱讀體驗,並且很好填補了當時的市場需求。

但時至今日,普遍的單純閱讀器類產品走下坡路的原因,除了上一代已經普遍不被看好的Flipboard、Zaker這樣的產品,新一代例如最近比較火的國外如Feedly、Pocket、國內如Mono、豌豆莢一覽,包括各大新聞App內的公眾號訂閱這一類的產品,只是收錄的內容源由傳統內容生產者媒體轉向了新媒體、App甚至是自媒體公眾號,在我看來本質並沒有改變。核心問題還是是否具有長久的核心競爭力。

講真,這類產品的技術壁壘並不算太強,拼的主要還是體驗和運營。因此我比較看好垂直類的產品,比較有可能在垂直領域內異軍突起,並且用戶體驗和運營也可以針對目標用戶群更集中細緻的去打磨。

個人目前比較看好的兩個產品,一是Linkedin Pulse,專註商務職場人士,重大政商新聞和業界消息,並且和Linkedin的用戶profile和人際關係打通來實現個性化內容推薦。

另一款我個人也比較關注,小眾一點的產品是Seed,針對國內市場主打國外資訊,解決的是國內優質閱讀人群(包括英語學習人群)一方面對國外信息諮詢具有渴求,另一方面又確實存在信息尋找以及英語原版閱讀的障礙。因此這個產品從外媒的選擇,到產品內置的翻譯,百科功能都是針對這個需求展開的。

最後撇一句,很多人認為社交化是閱讀器內產品的未來。不過到底是保留一個單純的閱讀資訊平台,還是要製造更多的聲音,這個尺度其實蠻難把握,不知大家怎麼看?


我曾經也很沉迷過這些閱讀聚合產品,多個ipad app交替使用,每天閱讀量有上百篇,說說一個使用者的感受:
1、這是個相當佔據時間的事,而且若獲取的是新聞信息,那它更沒有多少深度閱讀價值,不值得投入太多時間;
2、這類產品的信息很零碎,聚合的效果其實跟google reader無異,我有多個閱讀源,貪婪的閱讀心理和現實的閱讀壓力下,我越來越少使用了;
3、一種閱讀心理,挑少而精的看,apple4us就是必看內容,我會因為缺少這個訂閱源而不用一個閱讀客戶端;也不得不提起一個閱讀產品,無覓的產品利用1)社會化採集+newsfeed、2)高質量的個性化推薦打造的閱讀體驗,佩服產品團隊在個性化閱讀的長期思考和實踐;用一個朋友的話說:在這裡每個用戶都是一個主編,替你篩出好內容;
4、從主動獲取變為被動推送,這是張小龍用微信做閱讀的思路,每天定量適時推送有限的閱讀內容給讀者。

於是,現在我大多數慵懶的時間裡,在微信里看看推送就夠了。

判斷:
1、flipboard、zaker的產品模式有其對應的目標用戶,而且目前用戶量還不算特別廣泛,集中於IT行業這類對資訊有較大需求的用戶群,這類用戶群又喜歡嘗鮮,所以題主有這樣的感覺;
2、潛在的大量用戶的使用習慣有待培養,comScore最近的調查報告:美國平板用戶1成每天通過平板看報紙雜誌閱讀,4成閱讀過,而美國已有3成人擁有平板閱讀設備,在線報紙總PV有7%來自平板,注意,這還只是平板而已,還有手機;中國2012年中國手機網民數據顯示:60.9%的人用手機閱讀新聞,是手機網民上網第三大需求;
3、移動閱讀、社交閱讀、個性化閱讀,體驗和模式都剛起步,正在探索中,結論下得還早;
4、移動閱讀的未來是什麼?誰跟我說說


從 zaker -&> 網易閱讀 -&>鮮果聯播
一路走來,個人覺得鮮果聯播最好。


flipboard 用一種技術架構體系來適配全球用戶,同時希望通過本地化的內容來裝到這個殼子里,我覺得本身就存在著疑問。曾經問過幾個美國同行,他們對flipboard的認識,他們覺得個性化是一個偽命題,真正有價值的媒體及內容,擁有強烈的個性和特質,民眾更願意接受他們,而對於經過個性化篩選的內容取決於讀者的行為及演算法等因素太多,難以做到平衡。頁面版式並不是個性化的決定因素。
ZAKER經過近兩年發展,內容資源聚合的品類越來越豐富,產品更加穩定,更重要的是它更理解中國用戶的閱讀偏好。本土化的編輯和運營團隊能確保內容的及時調整,體驗上更親切。


  • 傳統的RSS第一次起到了內容聚合的作用,但是很容易造成信息過載,發現新的內容源也較為困難,因此在2005年達到高峰後就開始走下坡路;
  • 2009年興起的Flipboard號稱「社交雜誌」,其實就是把Facebook、Twitter上的News Feed當作訂閱源,可以理解為一個有著華麗外表和不錯體驗的News Feed,也就是所謂的「社會化閱讀」;國內Zaker、鮮果、網易雲閱讀、新浪視野、騰訊愛看等等閱讀器也都是走的這個路子,然後再加上了傳統RSS訂閱的部分;(Flipboard比較有節操,沒有授權的內容不會抓取,所以大部分頻道還是來自微博)
  • 一般情況下,其實以上這些產品都夠用了,但是如果對信息質量要求較高,以上應用是無法勝任的。一是信息過載、管理麻煩的問題並沒有很好解決,二是我們Facebook、Twitter上好友分享的信息,真的是我們想要閱讀的信息嗎?
  • 2011年,溫哥華British Columbia大學計算機智能實驗室推出了一款具有革命意義的閱讀器——Zite。這款應用可以根據你在Twitter上的關注、Google Reader上的訂閱等行為,來判斷你的興趣,然後對互聯網上的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聚合,只推薦給「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而且通過你對文章標記「喜歡」、「不喜歡」,來不斷修正對你的推薦,這也就是所謂的「個性化閱讀」,可以理解為閱讀版的「豆瓣FM」;
  • 現在類Flipboard的閱讀應用依然很火,各應用都還在成長階段,談下坡路未免太早;但是可以看得見個性化推薦是未來的趨勢,雖然國內用戶喜歡跟風,喜歡湊熱鬧,不過我相信大家會逐漸意識到自己需要與別人不同的、個性化的信息,把「自我」放到一個更高的位置。想體驗「中文」個性化閱讀的同學,可以試試無覓閱讀無覓網。

我覺得zaker比flipboard好用,特別是我這種只獲得信息不分享信息的人


拋開用戶量,拋開投資。
更喜歡蜻蜓點水看內容的人會選擇 Flipboard,主要原因是排版;
Zaker 則更容易讓人沉下心看內容,主要原因還是排版。
加入用戶因素,還是不談投資。
Flipboard 現在的用戶量已經過了 2000 萬,除了閱讀,Flipboard 也已經上線 TV 和 電商,也就是說已經開始轉換用戶價值,因此 Flipboard 應該還是在走上坡路,腳步也越邁越大,至於會不會扯到蛋,這你要問葛優了。
Zaker 的用戶量沒做了解,估計現在能有 Flipboard 的一半。相對於 Flipboard ,Zaker 是後來者,但更本土化(當然你可以理解為山寨),現在也在搞電商,當然只是小打小鬧。雖然用戶量也在爬升,但是因為沒有明顯的優勢,也沒有盈利,以後會被本土大鱷們吞掉或者幹掉或者自然消逝……
投資不懂……


結論:從總的趨勢看,至少沒有明顯下滑的勢頭。


研究方法:

雖然沒有ZAKER的直接運營數據,但我們可以從媒體上找到的用戶量相關報道與百度指數進行匹配。媒體上報到2013年2月用戶量為1500萬,2014年1月用戶量為3000萬。從百度指數上看,在這兩個時間段,指數近似為1倍(分別為300和600)的關係,所以百度指數曲線近似擬合用戶量。從體來看,並無下滑趨勢。

另外就其提倡的社交化閱讀。Zaker上的文章內容偏長份量偏重,此類傳播的關鍵點需要建立在偏熟人的關係鏈基礎上。但是ZAKER與微博做了對接,微博上大量微弱用戶沒有足夠的能量傳播長文章,即使推薦了也較難形成有效的用戶。現實的使用場景是:在微信上看到一個文章--分享給某些--然後討論。雖然麻煩,但無可奈何。社交化是所有產品想做但難做的領域。


在思考了眾多巨頭的策略,在很多細分行業做到極致後,也需要向別的方向延伸其自身的生命力,filpboard在這方面做得不錯,zaker要努力啊。其實下坡路是因為你看到了它到一個瓶頸,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


通過flipboard近期的幾次版本升級,可以看出它的社會化元素越來越多,從交互細節的優化來看,它也正試圖讓用戶能夠更方便的進行即時分享,所以flipboard今後決不僅僅只是優質的閱讀軟體。國內的很多類似軟體大部分都只抄到了其形,而並沒有抄到其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國內模仿者太多,同質化太厲害了,以至於讓人對flipboard也沒有了信心。


個人用過flipboard這個產品,最開始用起來感覺很有創意、很新穎,但用了一兩次之後發現一個問題我不能很好地找到我所要看的內容,可能flipboard沒有辦法那麼智能吧,所展現出的東西很多都不是我第一時間想看的。不過現在還很難說flipboard就是在走下坡路,騰訊的QQ閱讀就是模仿flipboard,總體上我也不大看好flipboard。


手機上一直用ZAKER,不過訂閱不是很方便。PC上我用簡報網(http://www.todaysummly.com)也滿方便的。


一直在用zaker,希望數據挖掘做的更強,根據我的收藏、閱讀做更智能更體貼的推薦。


ZAKER還是放不下身段,長遠來看今日頭條這種沒節操有錢就直接干錢多就直接砸的服務來的酸爽。


沒覺得會走下坡路啊,至少目前還在忠實的用著zaker,偶爾上上網易閱讀


如果能從信息聚合跨越到具有社會化性質的信息加工會根據價值,從產品到信息會更具成長性和獨特性。產品對某一條信息的產生,加工,到傳播起到了什麼作用才是確定自身價值的根本。
是不是走下坡路,還真是要看數據。


感覺ZAKER的資源整合得不錯。。


推薦閱讀:

物聯網的發展趨勢和商業模式會是什麼?
如何看待私廚類 App ?
UC 瀏覽器 iPad 版大家體驗如何?相比於其他 iPad 瀏覽器UC有什麼優勢?
HTML5 做的移動 web app 怎樣實現從本地上傳圖片?

TAG:移動互聯網 | Flipboard | 電子閱讀 | ZAKER | VIVA無線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