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社交網路類產品有哪些重點?


1.足量、對味的人:1)有觀眾,才有演出的動力。彼此對味,舞台再破也能玩high。反之亦反。
2)要認識對味的人,無論網路還是現實生活,概率都不高。所以要麼放大用戶的數量,讓入場的人足夠多,放大分母。要麼嚴格控制入場資格,用運營、推廣的手段,去外面把符合party入場資格的人拉進來。
3)如果有核心用戶,通過他們,去在他們已有的社交網路中傳播是聰明的主意。

2.讓人和人玩,不要讓人和產品玩。

3.激勵:當人和人形成了值得鼓勵的互動行為時,馬上追加正反饋。

4.坐標:人和信息都需要有清楚的坐標,利用這個坐標系,讓用戶可以在感興趣的內容之間走來走去。用戶訪問一個內容,一定是產生了某種興趣,興趣點構成坐標系,把Profile或者內容想成一個房間,當用戶走進一個房間,讓她看到一些進出口,能走進她喜歡的其他房間。


我看就是:傳播、交互。

在社交網路里,用戶之間的互動不是扮演一個虛擬的角色,而是通過這個網路來豐富自己真實的社交,有真實需求或者提升自己在社交中的關注度。因此,社交網路類產品就一定要圍繞每一個真實用戶的傳播與互動做文章。

傳播:這裡指的傳播不是對社交網路產品本身的傳播,而是對用戶的傳播。幫助用戶去傳播自己,方便他們擴大自己的影響,讓他們覺得自己因為使用了這個產品而更被周圍的人重視。

互動:產品上要儘可能縮短用戶每次使用產品的時間,隨時可以獲得小成就。但要增加交互的頻率。運營上,則要追蹤用戶之間的交互方式和效率,產品上線後,很有可能會產生新的交互點。

我講的可能還是更針對社交遊戲吧……


運營「社交網路類產品」,與做「社區類網站」有相通之處。都有一個重要原理20%的人是真正的活躍用戶,而80%的是圍觀用戶。運營的核心就是把這20%的人調動起來,怎麼調動呢?讓用戶有「歸屬感」是關鍵。

如何營造「歸屬感」呢?

  • 首先是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讓用戶找到屬於TA的正確圈子;
  • 其次是活動和話題,活動和話題的設計必須有節奏、有波瀾,一個時期一個波瀾,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 再次是網站設計細節,如頁面結構、設計風格、功能設計等。

我是一個產品,試著按照我的理解回答幾點:

運營說白了就是解決好人和信息(內容)這兩個元素的互動。

1.本身要對產品有足夠的理解(基礎)
產品的受眾特徵,產品本身的需求切入點,產品的整體功能結構,產品本身的社交屬性都要足夠的了解;

2.對於Social Media有足夠的理解(基礎)
對於媒體有足夠的了解,熟悉Web2.0帶來的互聯網新的媒體變化和各種形態的傳播,懂得如何造勢,讓用戶按照你的思路去玩;

3.前面兩條好像都跟問題答案無關~重點是:
社交網路類產品最明顯的運營特徵就是本身社交屬性強,信息傳播速度快,渠道多,很容易病毒起來,爆發起來可控性差,突發情況多;針對與此,需要在考慮運營的時候思維一定要嚴密靈活,儘可能把各種情況考慮進去;嗅覺靈敏,信息通道發達,善於造勢也善於借勢,隨時調整,一定要快;多利用Social相關的功能渠道;一般來說,產品形態上通常需要很強大的運營後台系統,再加上非常靠譜的運營人才。


所有社交軟體均始於約炮,興於炫耀,衰於電商代購,毀於廣告。


社區運營的內容無外乎用戶和內容兩方面,所有的活動都是為促進這兩方面的數量的增加,一個用戶來到社區,找么是找內容要麼是找人,一個社區總是由一小部分優質創作用戶帶動大部分觀看用戶,所以對創作用戶的運營需要區別對待,而對內容的運營就是保證這些優質的原創用戶得到特權感,榮譽感,滿足感,下面簡單做的一個腦圖,不高深,僅提供思維邏輯


互聯網近些年比較火的社交產品總結下來就剩微信、微博、人人、陌陌等;鑒於本人用的較多是微信、微博和人人,就先從這三個產品的開端說起。人人火起來的時候要從2007年說起,那時候還叫校內,一時間內風起雲湧,論產品內容無非就是抄襲facebook的一大陸A貨;該產品當時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針對人群的切入點非常有影響力。首先,用互聯網作為社交手段的,大學生絕對是首選,人人當時也很對味的迎合了流行口味:校園。在這個社交群內,只要填寫了你的上學經歷,就能幫你找到八百年沒見的小夥伴;其次,產品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自由髮狀態和建立個人公開化相冊:大學生宣傳自己和網路開店的初步宣傳基地也是在這裡誕生的;雖說當時淘寶已經很火了,但是對於大學生來說,利用自己的社交圈去推銷產品,可信度和廣泛傳播力都是非常高的。何況發給短狀態,再建立各式各樣的相冊宣傳自己、宣傳產品,這種免費的自己為自己打廣告,省了多少宣傳費;最後,校內當時最聰明的一點還是引入了線上小遊戲,模仿開心網的偷菜、搶車位不說,自己還研發、收集+模仿了各類遊戲,豐富和拓展了自己的產品功能,無疑對維持用戶粘性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產品的敗筆也就從他的野心開始,自日本千橡將他收購後並改名為人人,人人開始失去了她的忠實用戶群。

但現在用戶的活躍度卻大大的降低,絕對是因為產品設計失敗的原因。失敗理由也有三:首先,用戶不在針對大學生了,而是面向社會各階層群體。雖然產品經理設計的初衷估計是想拓展產品的多功能,不僅局限少數人群,但是他卻大大忽略了產品最重要的受眾群。在校園裡的孩子們由於社交沒有那麼廣泛,要建立人脈可以從校內開始;至於校外,由於離開了學習環境,沒有了共同話題、共同語言和相同的社會閱歷,校內對用戶的粘性也就遠遠不夠了。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產品經理設計人人產品時,只考慮了維持離校用戶持續使用人人的動機,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目標群體:學生。最終導致這個產品不倫不類。學生,尤其是大學生是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最強的群體,如果不維持好這部分人群的產品忠誠度,很難用其他的創意功能吸引他們。而且已經離開學校的同學,大部分不會像學生時代那麼輕鬆和悠閑,更多的是為工作打拚和廣泛的簡歷各種人脈,這個時候所需要拓展的人脈,一定不只是學校,更多的是社會關係的人脈,甚至是陌生人。人人從一開始定位是校內的時候就註定了她的局限性。

其次,人人產品功能有限。凡是人人有的社交功能,其他社交通訊網站都有;論使用人數比不過騰訊QQ;論產品影響力比不過微博。在這個時候人人還開發了一些非常不好用的功能,比如小站。我相信小站絕對是讓人人訪問用戶和使用用戶急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人人小站這個功能已經被屏蔽了,之前引起來很大一部分人的反感,還有很多人因此而註銷人人。人人在拓展社會屬性功能上走得太遠了,而且走偏了,這就很難維持用戶忠誠度和使用黏性。

最後,人人的產品宣傳力和市場策劃力也遠不如微博,和微信差不多。微博靠明星上位不在話下, 尤其是現在微博用戶活躍度大降的情況下,訪問人數和影響力卻依然居高不下,不得不說,明星絕對是起了絕大部分作用。這是後話。但論人人的產品定位錯誤,導致後期的宣傳力和市場推廣力不足,已經使人人在失去活躍用戶的同時,還在穩步失去訪問用戶。

總而言之,對人人而言,她的輝煌時期已經過去了;但在這三者之間,她是最早成功,也是最快失敗的。

微博絕對是這幾個社交產品中火的最廣泛的一個。原因無他:名人效應。在微博之前最有名的社交媒體工具就是博客了。可是由於博客只能是些有文筆、有文化才氣的人,才可以撐得起來的場地,一般人很難通過博客開展自己的領域,為自己代言。而短小輕便、隨時隨地就可使用的微博成了明星自己為自己創造新聞的最好工具。時至今日,如果沒有大新聞出現,小編們就會去微博巴拉幾篇明星的微博編寫成一幅看圖說話、省時省力,還有憑有據的新聞,來賺取大家的眼球。

微博的產品設計主要抓住了人類兩個最大慾望的光:名聲和隱私窺探。由於短小而快速的就能分享用戶隨時隨地的狀態,甚至連早安兩個字,都能作為一篇文章發表;而且還限制長文字的發表(雖然她最後開始設計了長微博的產品),這種設計完全是為了避免廢話連篇、流水賬式的文章和惱人的山寨廣告。將好友的範圍拓展到了粉絲數的概念,無疑是避免了人人狹隘的產品特性,其野心不可謂不大,其內涵不可謂不深。但是最近新浪微博產品體驗,卻用的我一頭霧水。

從微博開始為了盈利收入而引入淘寶以來,相信很多忠實粉絲紛紛跳出的情況屢見不鮮。畢竟微博從定位到發展,一開始走的就是自媒體的道路,好不容易滿足了人們日益膨脹的虛榮心,卻讓一堆垃圾淘寶廣告給淹沒了。而且為了更適應互聯網市場新產品不斷地產出,所以微博產品新增了跟多功能;但新的產品功能卻沒有更好更多的被用戶使用,甚至某些產品改版,還改掉了很多用戶習慣。首先微博客戶端首頁沒有明顯的發布信息入口,導致我很長時間一度以為是我下載的新版本客戶端出了問題或是手機出了問題;微博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發布信息,但是新客戶端微博卻弱化了這一功能,將編輯信息的符號設計成一個+,要點擊這個十字+進去,才能看到編輯信息的入口。第二,增加了過多需要跳轉的產品頁面,甚至需要下載其他客戶端。這種功能在現在的APP軟體中並不少見,但如果是打廣告,還能理解,如果是重點要推的產品,應該犧牲了很多跳轉頁面。第三,微博好友圈轉發功能的弱化。我猜測微博是運用了一定的技術手段,在好友圈裡只顯示了原創發布的內容,轉發的內容不能看見。尤其是但參與一些活動的時候,會使部分活動策劃方得不到很好的轉發效果體驗。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感觸很深,就是講微博大量雜亂無章的新產品弱化了最初的輕微博的功能;的確,過多的產品功能反而會成為產品走向沒落最致命的原因。那篇文章還提到了一個關鍵:以前微博發廣告的騙子現在全部去了微信。

微信自從有了朋友圈以後火到一個不行,而且迅速催生出一個新的職業:網路代購。以前代購也就在天貓火了火。現在人人都可以成為代購不是難事:找個兼職打個工,動動手指就來錢。微信代購為什麼能那麼火,而且經久未衰,你會看到微信圈裡你的朋友們越來越多的加入代購,就是因為微信本身的社交功能在朋友圈中隱藏的很深。

微信從2011年1月上線以來,直到2013年之前都不溫不火的,至少沒有像微博一樣曾經達到全民使用熱潮是有一定原因的。第一,微信當時的社交功能與QQ重疊到,不能有任何體現她優勢的作用;對於產品的創新型使用者來說有一定吸引力,例如90後;但是對於互聯網長期產品體驗者來說並無替代其他通訊工具的作用;其次他未挖掘更深層次的社交功能;因為作為免費的社交工具,應該有更能替代其他社交產品的優秀功能,但是在微信身上並未見到這一本質。最後,微信也還是耗流量的,且他的功能當時衝擊了一部分簡訊,而三大移動運營商對他的圍剿政策打擊了部分的使用者;也還好微信團隊善用危機營銷,不但沒有讓工信部對其發布流量信息產生收費,還使得微信在又一次全民討論中獲得了良好的聲譽。

微信真正火起來的時候要從好友圈說起。先是模仿了微博的內容發布功能;同時弱化了社交屬性,這一大膽的革新,不然讓微博上的騙子都來到了微信,還創造了更多的副業機會給廣大老百姓甚至是創業者。為什麼說社交屬性弱化呢?因為當有人發布了一條信息,只有與他相關的用戶看到的到,但這些用戶彼此如果不認識是看不到彼此對發布者的留言。這一點比騰訊QQ的空間和微博做的好太多。這為什麼好呢?因為保護了發布者的隱私,同時也保護了與發布者有關的人的隱私。想當年小三的追查、二奶或是前任問題曝光,都是通過QQ空間順藤摸瓜查到的,以至於很多人還特地打電話註銷QQ空間,理由是涉及隱私;而且即使關閉訪問功能,也不能防止被盜號的危險;所以微信還不如從源頭上杜絕,讓對發布者留言的人如果不是相互之前也是好友,彼此是不能看見留言的。

但不得不說,不知道是做了產品之後,還是微信本身就存在諸多問題,微信的bug是三者之中最多的。更新後速度變慢、發布信息後長時間出現草稿字樣、表情錯位之類的等等,筆者用時常感覺不爽,作為互聯網產品來講,功能體驗真的太初級了,完全不像是一個成熟的技術團隊做出來的產品。

談到微信就不得不提到最近朋友圈裡火的一塌糊塗的代購和各類淘寶產品推廣。雖然微信朋友圈裡的社交功能被弱化,但是營銷推廣能力卻是加強了。首先,用戶獨立發布產品信息,不再是當做軟廣告被刪除;再次豐富的圖片+文字的展示,短小精悍無需花太多的精力,就可以讓廣告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最後,陌生人之間無法看到彼此對產品的評價,很好的對產品真假性做了隱藏。也就是說,以前微博發布產品信息後,是真是假用戶以討論即辨真偽;但是微信圈裡不一樣,發布者的朋友之間不一定都相互認識,他們的評價留言彼此見識看不見,只有發布者可以看見。因此靠著強大、可信的朋友關係,這些所謂的代購確實在目前一段時間是有出路的。

但為什麼是最近一段時間有出路?首先從代購爭對的消費者來看。但凡需要海淘、代購的人群,應該是有一定收入能力和高檔產品消費能力的人群。如果是這類人群,那麼學歷、工作、生活想必都是相當不錯,且可能年齡層主要集中在27歲以上、40歲以下的人群,而且還女性居多。如果是這樣,短期用假貨或是水貨欺騙一下他們還行,長期的肯定是有問題,用戶粘性這關就靠不住。畢竟越來越多的新聞爆出中國代購80%都是假的、90%都是假的新聞,且不說別的,筆者身邊就不乏受害者;另外稍微有些常識的了解一下國家關稅政策、海關政策或是進出口產品稅率,就該知道海淘代購沒那麼簡單。何況即使你讓朋友真的從國外帶東西回來,算上稅率也不過是打了7-8折而已,至於那些奢侈品牌低至一折-三折的,真的很值得懷疑。就算真的有大牌在國外打1-3折,數量也一定有限。其次,企業的宣傳,需要通過用戶的分享信息才能產生效果,這對用戶本身自有的屬性要求比較高;且如果是用戶分享,那麼企業本身的產品或品牌的影響力要吸引人,否則,在微信傳播的影響力其實遠不如微博。微博近兩年來的用戶活躍度的增長可能較之以往是有所下降的,但是傳播力還是不容小覷。至少微博的媒體傳播力來看還是比微信強不少。


1,核心用戶是誰
2,你的社交產品,解決這些核心用戶的什麼具體問題?產生什麼價值?


SNS運營的核心訴求是
1 如何促進用戶間關係的建立
2 如何長久維繫已建立的關係
內容為關係服務


活動話題活躍社區用戶
內容沉澱用戶
注重人與人的關係,重視用戶的社會屬性,維持並持之以恆~


社交網路有三個要素:
①信息
信息指的是優質的原創內容,吸引用戶看,給用戶提供消息的價值。
關於原創優質內容的產生,都是先有官方做引子,吸引草根明星,培養忠實粉絲,拉動用戶一起原創。
②關係鏈
把用戶鏈接起來,最常見的好友關係,圈子等。就是把一群具有某一特徵的人聚集到一起。
大家能從彼此獲得有用的信息。
③互動
這裡的互動說的是人和人之間的互動,比如微信的轉發,贊等功能。讓消息流動起來,讓人之間的互動多起來。


產品解決用戶什麼問題?誰會用?為什麼用?
強需求還是弱需求?強拉動還是弱拉動?給用戶創造什麼價值?

http://sealon.me/?p=305


了解社交的核心是人的社會化需求,人都是社會動物,
所以在運營這類網站的時候,需要解決的就是滿足人的社會屬性需求!


重點是他們線下社交的特點,之前看到有朋友回答了活動和重要,線上社交只是解決了他們社交的部分需求,並不能完全獨立存在,所以你問重點,我覺得貼合用戶線下社交的習慣是線上社交的重點


一句話總結:社交始於約炮,發展於炫耀,終結於代購!


其實無論說多少,社交網路的最終目標和最完美的就是實現現實勝過的完全模擬!讓網路生活體驗更加接近現實生活的體驗!只是個人看法!


對於我來說,任何網站的重點都是要酷。作為一個普通的用戶,我對不酷的網站從來看不上眼。比如對比開心網和人人網,開心網簡直就是個土鱉。


推薦閱讀:

社交網站有沒有不是通過邀請機制發展起來的網站?
在社交網站中,你關注不想關注的人的原因是什麼?
Web Analytics 適用於社交網站嗎?
明知是約炮神器,為什麼還是不斷有那麼多的女孩開始用陌陌?
感覺單純基於興趣的同城交友(非約會打炮)網站還是很有潛力和發展的,是不是因為qq群太強大,所以將用戶的需求和時間都佔用,導致這類型的網站沒有發展起來?

TAG:產品運營 | 社交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