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拉赫瑪尼諾夫第一鋼琴協奏曲的?

雖然拉一沒有拉二拉三那麼有名,但是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這部作品的,所以想請教一下各位是怎麼理解這部作品的。同時發現知乎上似乎暫時沒有關於拉一的問題,也算是個補全吧。另外也想請教一下為何拉一的知名度不如拉二和拉三?


謝邀。

我的專欄,每晚一首古典音樂,短短地介紹過此曲,原文在專欄里。

此曲是 拉赫瑪尼諾夫 的第一部鋼琴協奏曲,也是拉赫創作初期 最得意的一部作品。

這部鋼琴協奏曲 結構新穎 且 技術艱深,宏偉雄健 又 旋律優美,將拉氏 全新的創作風格 和 浪漫主義思想 展現無遺,初出茅廬的傲氣 和 拉氏本有的浪漫風格 在這裡相得益彰。

它處於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的交界點,是拉赫瑪尼諾夫音樂創作道路上的一塊 極重要的墊腳石。

此曲的最初版本創作於1890-1891年間。

通過柴科夫斯基的影響力,拉赫瑪尼諾夫於1893年 幸運地從莫斯科很有影響力的出版商 古塞爾 那裡接受了一份優厚的合同。

這個年輕人特意將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編號為Op.1。

這反映了年輕的拉赫瑪尼諾夫對這部作品的重視和希望。

後來,在1917年,正是俄羅斯沙皇與德國交戰德時刻,

戰爭導致國內物資和生活用品的嚴重匱乏,這引起了國內巨大的動亂,最終列寧等布爾什維克黨人奪取了政權,並於1917年10月進攻莫斯科。(即:「十月革命」)

這場戰鬥已經遍及到莫斯科的大街小巷,甚至經常可以在家中聽到街上的槍聲。

也就是在這個時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促使拉赫開始修改時隔已久的《第一鋼琴協奏曲》。

他在回憶錄中寫道:

「幾乎是從革命的最開始,我就意識到這是錯誤的……

我已經開始重寫我的第一協奏曲了,我期待它重新被演奏……

因此,在無政府的動蕩 生活中,讓世界上的 非無產階級者跌入地獄的生活,這一切想對我來講 是安逸的,我整天坐在案桌或鋼琴旁 完全沒有被外面的 機關槍響聲 所干擾。」

同時這部作品也是他在俄羅斯「完成」的最後一部作品。

之所以是「完成」最後一部作品,而不是「修改」,是因為就樂曲本身而言,改動的幅度是相當大的——這首協奏曲的每個樂章都被改動過。

小至一個小節的某些音,大到一個完整的樂章,特別是他的第三樂章「從曲式到結構都被徹底重新安排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更像當時拉氏的一部全新的作品。

由於現實的原因,還無法找到拉赫瑪尼諾夫於1891年的初稿。

第一樂章是「將獨奏部分改的更加炫技,配器也更為清晰」;

而慢板的第二樂章「幾乎是原樣保留沒作修改」,改變的是技術上的更加嫻熟。

它們仍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作品最本質的內容,仍然可以體現出拉赫瑪尼諾夫的創作構思。

作曲家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更象是一部「活」的作品,一部在「成長」的作品,拉氏在風格上的變化、各種因素的變化在他這部作品種的體現。

(我們現在所能聽到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演奏錄音都是1917年修改完成的最後「定稿」。)

全曲共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大號沉重地奏出重複的升F音,整個樂曲的開端好像一首莊重的進行曲,樂隊突然強奏,鋼琴排山倒海般雄壯的下行音階,接著,樂隊齊奏,沉重的和弦叩擊著每個聽眾的心,鋼琴短暫的華彩後,速度變慢。
弦樂奏出了優美、含蓄的第一主題,它如夢似幻,飽含著浪漫情調,又帶有高貴的憂傷;旋律轉移到了鋼琴上,音調漸漸移高。
樂曲回到原速,弦樂奏出激昂的第二主題,鋼琴做裝飾,一個個音符如顆粒般華麗地串在一起,力量不斷地積聚,最後達到高潮,樂隊齊奏,高亢而悲壯,彷彿一個巨人,一次次被擊倒,又一次次的爬起,最後漸漸消沉了下去。

發展部,第二主題在#c小調上出現,接下來,弦樂和鋼琴交替,調性不斷轉換,第一主題速度越來越快,鋼琴強奏,肅穆的樂曲開端這時變得倉促而急迫。
經過短暫的下行音階後,第一主題再現,第二主題在#F大調上再現,一直沉悶憂鬱的旋律此時變得開朗起來,但是最後在樂隊齊奏之下,再次轉為小調,旋律更加激憤,在最後的和弦結束後,鋼琴開始華彩。
一連串的和弦敲擊,含蓄了無限的憤慨和痛苦的掙扎。
最後,氣息變弱,旋律又變得柔美如歌,緊接著又是一陣不安和躁動,最後,第一主題變為悲壯的進行曲,全曲達到高潮。
終結部,樂隊全奏,鋼琴展開華麗的音型,最後以鋼琴和樂隊的最強音結束全曲。

第二樂章:

圓號輕柔地奏出具有高貴傷感的,神秘的,又充滿希望,像黎明日出的上行旋律,弦樂輕聲應和著,整個樂章的開頭寧靜而含蓄。
就在這樣的背景襯托下,鋼琴平緩的歌唱著,彷彿是天河裡的一隻小船,在微微蕩漾的水波中緩緩行。旋律時而波動,時而平靜,時而華麗,時而和緩。
最後靜悄悄的結束。

第三樂章:

樂隊強有力地行進著,鋼琴不斷地展開托卡塔式的華麗音型,整個樂章充滿了俄羅斯狂歡的氣息。
主題是動蕩不安的、略帶詼諧的,緊接著的第二主題由鋼琴裝飾、樂隊主奏,旋律優美但略帶惆悵。
中段則是優美的、柔和的, 是暴風雨後心靈暫時得到的安寧。
接下來的再現部再次進入了那動蕩不安。
主體再現後,漸漸地,樂隊安靜下來。
鋼琴以三連音斷奏的形式再現第二主題,力量一點點的積蓄,最終由鋼琴帶入、樂隊銜接轉入升F大調。
這時不再是不安的動蕩,而是勝利後的歡慶。
全曲達到最高潮,最後強有力的結束。


一年半前我稍微寫過拉一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

知乎用戶: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鋼琴協奏曲目與其作曲家?

我算是一個業餘音樂愛好者吧,沒有受過系統性的音樂學院學習,就不班門弄斧了。

如果你想了解拉赫瑪尼諾夫四首鋼協創作風格上的轉變,請看看這篇論文:

Ivanova, A. (2006). Sergei Rachmaninoffs Piano Concertos: The Odyssey of a Stylistic Evolu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如果你想了解拉赫瑪尼諾夫四首鋼協的織體結構、創作歷程,情況看這篇論文:

Cobb, G. W. (1975).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 piano concertos of Sergei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xas Tech University).

回到你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部作品不出名」其實可以分兩個層面來看:

  • 為什麼拉赫「最出名的作品」,或者說人們提起他第一反應的作品是第二、第三鋼琴協奏曲和數首前奏曲(op.3 no.2/op.23 no.5)?

因為拉二是自從第一交響失敗以後他首次的公演作品,並迅速受到當時的觀眾大呼過癮(1901年底)。在印象派、結構主義大行其道的時候這首浪漫主義風格鋼協被當時的觀眾所青睞,使他重新恢復了信心並與次年成婚。這首作品為拉赫帶來了足夠的知名度,在1908年他被邀請前往美國,收到了波士頓交響樂團擔任指揮的offer。他為了1909年赴美巡演創作了第三鋼協,最終在故鄉(1909年9月)的莊園里完成了這部作品,並於同年11月在紐約首演。這場首演同樣也被當時的觀眾歡迎,甚至它的二演還邀請到了馬勒做指揮!(拉赫本人非常讚賞馬勒的指揮水平,不過覺得馬勒對樂團要求太嚴格,每天都要排練到半夜)

拉赫瑪尼諾夫經常被稱為「最後一位浪漫主義作曲家」。這個稱呼本身就暗示著他的作曲風格「穩定」在浪漫主義晚期的形式,而不隨著風起雲湧的近代音樂發展所變化,但事實絕非如此。他14歲完成的早期作品(未編號,4 Pieces)有模仿肖邦的作曲動機;他18-19歲創作的兩首三重奏也深受柴可夫斯基的風格影響,但具有更豐富的旋律性與更複雜的層次性。實際上他參考舒曼與格里格創作的第一鋼協原稿也應該是這種風格,與往後第二第三鋼協的「壓抑」、「沉重」完全不同。但是目前流行的演奏版本僅有他1919年的終稿,此時的拉赫對自己19歲的想法覺得幼稚,於是只保留主題旋律,大幅度重寫了和聲的織體結構。所以嚴格來說重寫過的第一鋼協既不是他清新的早期風格,也不是類似拉二拉三的「簽名」風格,所以不被當時的關注所喜愛。後來的第四鋼協更不用說,你去感受下它的作品風格吧,三次重改沒一次被觀眾喜歡,拉赫也心累地放棄了。

明白了嗎?拉赫在大眾的印象就被這兩首作品決定了,他當時的許多演出都為了這兩首鋼協和c小調前奏曲(op.3 no.2),直至他1917-1919年重新完成自己的第一鋼協,他之前的兩首鋼琴奏鳴曲也很少被演出。


居然有人邀請知乎小透明回答 然而我對拉一併不是很了解,就不亂說話了,拉一拉四很普一普四一樣爹不親娘不愛的,拉一是老拉自己強力想推給觀眾聽的,但是大家還是不買單,就想聽拉二和升c小調前奏曲,老拉對此表示很蛋疼…啊 要說的話 要一堆要打的 算了算了 溜了溜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指揮家克勞迪奧·阿巴多(Claudio Abbado)?
白色的樂器演奏起來會不會很妙?
貝多芬,莫扎特等這些大師演奏時,靠什麼跟其錄音的?
為何近代奧地利盛產作曲家?
《卡農並非特指一首曲子,其原意為「規則」》這段話是真還是假?

TAG:古典音樂 | 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