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導致了太宰治一生不幸?

覺得自己和他有幾分相似,有辦法拯救嗎?


幸還是不幸不曉得,但從他自己的角度來看過的是挺苦的

小時候在一個嚴厲古板的家庭中成長

年輕時輟學,家裡關係沒搞好,參加社會運動,過著動亂不安的生活,對所支持的運動的信念徹底動搖,一度萌生自殺的念頭,不過這或許是走向成熟的開始

26歲還沒畢業,掛科太多,報考報社不及格

日本戰敗,整個日本社會都瀰漫著悲哀、絕望的氣氛,活在其中的太宰也不免受到影響

他後來是成名、成功了,可這成功來的晚了點兒,最尊敬的老師自殺,自己投芥川賞不中,反覆不中,總和別人死別

不過,太宰是相當堅韌的,發展了不少戀愛關係,生了N個孩子,有老師(井X伏二,佐藤春夫),也有N多弟子,還寫了大量的作品,考慮到他死的早,相當驚人了……織田作之助留下的作品就少啊,不夠看

太宰年輕時就藥物中毒,反覆發作,(無賴派好多都是癮君子),他身體也不好,後期肺結核嚴重到吐血,就算不自殺也不會撐很久了

他能活到那個年紀,還寫了那麼多作品,寫出了人間失格這樣的驚世之作,就是他頑強拼搏的最佳證明……

不過,人間失格中確實可以窺見他內心深處飄過的烏雲,陰魂不散的淤積在他的心上

習得性無助。

長期處於失望,惶惑,失敗的情緒中的人,會相信自己無法得到幸福,在人間失格中,太宰曾描寫過一個給主角恩惠的女人,但這恩惠只一夜,就令葉藏不堪重負了。就是這種心理的具體微妙的展現

太宰的死與芥川自殺有關
我常有此想法,如果二人能跨越時間成為密友,是否芥川可以不要死,有了老師肯定的太宰也不會鬱郁度過一生

太宰死了沒多久田中英光也追隨他去了

坂口安吾和田中一樣的濫用藥物,發作時幸好有石川淳和檀一雄等密友在身邊,才沒有死


導致太宰治不幸的是他自己。

太宰其實一直在追求不幸的啊,這麼說能明白吧?一般人覺得自己的人生充斥著不幸,希望能夠擊敗它們,躲掉它們,忘掉它們,無論怎樣抹掉它們的存在就好;而太宰是追在不幸的後面伸手去抓它們試圖將它們拖進自己的人生。如果他真的擺脫了不幸的話,日本文壇上就不會有這樣一位作家了——這並不是指太宰治這個人就會消失,我的意思是說自動擺脫了不幸的太宰會淪為普通人,成為昭和時代沒有名字的日本民眾。

沒有什麼比快樂更容易得到了,只要丟掉自我,放棄思考,就可以完完全全地融入他人,得到淺薄的幸福了。畢竟如果進行比較的話,總有人會比自己慘的啊。看看那些非洲和中東的難民,連生存都無法保證的人們難道不比我們這些成天想著人生苦痛的人痛苦多了嗎?這麼一想彷彿又有活下去的動力了呢(:3

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啊。太宰的痛苦,是清晰地認知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繼而感到無法被理解也無從排遣的孤寂;而這是自我意識覺醒的必然結果,因為自我認知本身就是將自己與外界進行區別的活動。這是個體獨立性和優越性的體現,除非將自己抹殺否則絕不可能避開這個問題(本質上就是「我是誰」)。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太宰這麼執著於自殺的原因了吧。

所以題主覺得自己和太宰有些相似大概就是指這方面吧。要是問有沒有救:)將自我抹殺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生理上的,這個太宰已經給我們演示過很多遍了;另一種是心理上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放棄思考,不作判斷,活成一個純粹的、和別人一樣的肉體,那麼自然能夠獲得肉體上的歡愉。其實還有別的出路的,但是抱歉在那方面我給不出意見。

希望能有幫助。


全文已修改

不請自來
鄙人淺顯 太宰治的文大概讀過《斜陽》《人間失格》《維庸之妻》《晚年》《東京八景》
《奔跑吧 梅勒斯》...其實反正只要是中文出版的基本讀過了。

首先希望題主不要被某個回答給誤導了。

文豪野犬 絕對算不上還原 甚至相差太遠

再者

太宰治≠生而為人 對不起

是的 說起太宰治大部分腦海都是這句話

他們覺得這句話很酷嗎?很抑鬱嗎?為什麼?著實搞不懂。
但是我覺得時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的的人是讀不懂太宰治的。說難聽點 這個裝逼毫無水準。

正題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其實題主有一點錯了
太宰治並不是一生不幸

太宰治 原名津島修治 他的出身還是很不錯的
父親是個貴族議員,家裡絕對算得上是殷實了
太宰治小的時候成績就非常突出了 也是學校所謂傑出的尖子生。中學期間就開始了文學創作,期間非常崇拜芥川龍之介,當然這對以後也造成了很大很大影響。十六歲更是與好友中村創立了同人雜誌《星座》。

少有所成這樣形容太宰絕不為過
與其偶像芥川龍之介的童年一比更是大相徑庭

年少花開尤艷
這使看似註定的悲劇更加添了美感三分

十九歲的太宰治 在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的熏陶後開始苦惱自己的出身
開始對所謂沒落的貴族開始深思
(詳見《斜陽》) 並且有了自殺的想法
剛剛步入社會的羔羊當然會有些迷茫加上戰爭等諸多社會灰暗因素 太宰治又在芥川龍之介的死後深受打擊。從此 人生開始改變

之後隨著戰爭的深入 太宰治創作的作品頻繁地因為不合時宜二被禁止刊登或者被勒令全文刪除 這讓太宰治很是悲傷
太宰治從此變得無賴(是所謂的無賴)

小說中一部分描寫自己深受毒品和酒精的成癮
與女人與他人通姦其實在現實中也是有的 這些並不全是虛構

要知道 一個男人在事業感情一起低谷的時候會有多絕望?這真正的低谷讓人難以想像
當然
不止如此 太宰治一直遭受許多疾病的困擾
這也是他選擇自殺的真正原因

這一點和我們維基斯特的海明威老爺子頗像

當世界全然是痛苦 還有什麼值得留戀呢
不被他人了解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當沒落的貴族心中還殘存這那一點榮耀
可自己軟弱的肉體卻不能承受這份崇高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悲哉

值得慶幸的是
太宰治將這種悲傷寫於紙上留給我們

再次強調

太宰治遠遠不止《人間失格》他比我們任何人都有做人的資格
他內心是有火焰的
可是大概是這個世界對他太苛刻
就連殉情也那麼不盡人意

她亡 他無意而存

是的 想笑吧?笑吧 這就是太宰治
有點像小丑 他的人生真的很精彩呢

驀的想起川端康成 與 三島由紀夫那些向死而生的偉大作家
他們也很像 這裡指的是一種美感的像 只可言傳 不可意會

太宰治太孤獨了 真的有些可憐

假若他能成為一個世人大概能輕鬆很多吧

《斜陽》里的MC先生 也就是和子曾經天真以為的契訶夫 上原先生

這位契訶夫先生其實就是一種世人的代表 書中給這類人一個定義

道德的過渡期的犧牲者

契訶夫先生更加糾結矛盾 他是一個農夫 他卻妄想著能改變 但自己的內心卻停步不前

上原送和子去住宿的地方,交談中和子的感情不斷變化著,感受到自己被深深疼愛著,變為我是被愛的,直到上原粗暴的吻了她,和子流出了屈辱和悔恨的淚水。她已經明白自己以前認為的「特別的」上原先生也是一個只會用下體思考的男人

世人持著頹廢的招牌,打著革命的旗號,荒淫度日的人內心也是枯草,借口再多仍然掩飾不住無知的軀幹,只是穿著華麗的服裝依舊行猥瑣的行徑罷了。

醜惡與階級無關,在於人性

既然如此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若是能跟隨內心所向如芥川龍之介一樣離開這爛泥巴一樣的濁世

這份不幸是否也有著那麼一絲絲慰藉

斜陽里作家上原飲酒而歌

斷頭台 斷頭台 咻咻咻 咻咻咻 咻咻咻

這種歌聲不該從太宰治嘴裡發出

這是對偉大作家的一種玷污

太宰治已經投入寒江之中 伴隨他大半生的不幸 不甘 不公

緩緩流走

這結局真的很美呢

就像金閣燃燒 然後化為灰燼 然後吹向遠處


2017|10|29修改

說實話 這個回答是我在知乎第一個回答 有這個成績真的很感動了 謝謝大家


一好友與一留言者都指出了 三島由紀夫 是不像的。為此特注備註與略加修改。

太宰治的離去是一種,是如同三島由紀夫描寫的金閣寺是最美的東西,就連被焚燒成灰也是悲烈的美感。我是將這種悲劇之美而聯繫在一起的。你們說的沒錯,三島由紀夫和太宰治差太多了,三島由紀夫如同他在《潮騷》描繪的勇敢海上男兒一樣 為了自衛隊而剖腹自盡的武士。太宰治則更加偏像於一個自己有著崇高精神卻被世界誤解的可憐孩子。但是我覺得 他們的死都是很的 。這是他們的相像之處

個人對向死而生的理解不太一樣吧,其實可能是我個人的理解是

孔聖人《論語》里所說的

未知生 焉知死

太宰治確實是著有著極大的求生慾望 並且他也是敢於自殺五次的男人 光是點勇氣其實我就很佩服了。我覺得如同太宰治這種虛無主義者的代表可能是不大懂何而為生又何而為死(從書中不少自敘可以看出,不過也可能只是反諷)。

人每每遇到極大悲傷,直至遍體鱗傷的那一瞬間,其實會產生一種悲劇的美,一種很難察覺的愉情。這種扮作平凡小人物模樣摸爬滾打在世界上不斷前進然後蒙受苦痛,讓敏感的我們從內心引發共鳴

如同摩西在詩篇九十篇里說過

: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光之中。

大概太宰治將自己的隱藏再偽裝直至全副武裝作為了自己的上帝

願這可憐的孩子也能 望見黃昏 看見斜陽


謝邀。
這個問題的題眼在於一生不幸,並非是什麼。
自殺貧窮不等於不幸,題主看過《文豪野犬》嗎?我個人認為這個對太宰先生的還原度還算是挺高的。然而,這個太宰治才是真的不幸,一直想要自殺,卻無論如何都死不了,還要保持微笑,這很殘酷。
太宰先生的書我讀的不多,僅僅是《人間失格》以及一些代表作品,我認為,他並非不幸。僅就他最後的結局來說,他是幸運的,和美人投海,免去了生活的苦難,脫離了很多未知的危險及現在的困境。
對於太宰先生而言,他有太多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地方,活在世上,才能算真的不幸吧。如果等到老了後失去創作的能力,反覆提筆,搓揉稿紙,痛苦難受,最終因此和川端康成先生落得一樣的下場,還不如這個時候離開讓人絕望的世界,留下個急流勇退的美名。
我是這樣認為的,最後,放一張魯迅先生的觀點。

圖來自lofter,向這位太太鳴謝。


說實話

並沒有覺得太宰的一生是不幸的


客觀來說,「不幸」 是那個時代的人們所擁有的一種普遍的特徵。從太宰21歲的時候,也就是1940年算起,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日本社會在思想方面上就受到了極大的衝擊。................此處省略很多字...........因為這並不是我所想講的。我想講的不是一篇關於日本當時社會局勢的又臭又長的論文,我想講的是「太宰治」這個人。


太宰就像一個孩子,純潔無暇的像一張紙一樣的孩子,他一個人面對這個世界。他感到迷茫,厭倦,發現這個世界與自己格格不入。最後說道「什麼啊,混蛋,還是去死吧。」

如果說有什麼太宰治自身的氣質,或是性格,使得他自身不幸,我想那一定是對這個世界的迷茫與愛,對自己的否認和自暴自棄。【這些僅僅是個人觀點,勿噴】

想了解太宰的內心世界的話,一定是要去讀他的書的,比如《狂言之神》,《人間失格》,《斜陽》,《小丑之花》等書。這幾部書都能很好地體現出太宰矛盾的內心世界和他對於世界的認知。然而,我認為就算讀完太宰的所有的著作,也無法有100%的把握,認為自己完全理解了太宰治。

啊好了進入正題。


舉《狂言之神》為例,(這是太宰根據自己在鎌倉自縊時的經歷所編的一篇小說)《狂言之神》中的主人公「我」是個敏感,善良卻優柔寡斷的人。作品的前半部分使用的敘述很巧妙,有著一種自嘲的感覺。你大可以想像太宰邊笑,邊寫著文章:「你這個自我意識過剩,『活的像個人』的混蛋,我都為你感到羞愧!太宰治,你還是去死吧!「然而,雖然太宰對於自己極度地不在意,他卻對這個世界善良的其他人,對這個世界的美懷著尊敬:他在意這個世界,他深愛著這個世界。他極度敏感,感受到了年邁保安對他的關心與負責,想到了先前與自己跳海的婦女的如夢幻般的精神上的美麗.............

太宰治不該做人,他生當應為懸崖邊的一束野菊花。

有的時候常常會想像太宰治賓士在鄉間,如一頭不憚於前驅,不在意前進方向的猛獸,肆意地跑著。他狂笑,他怒吼,他哀嘆,他自嘲。他熱愛著這個世界,卻又無比討厭著它。於是他狂奔,想要逃離,逃避這個世界,他只想到一個符合自己內心的世界中去,然而他找不到。於是漸漸的,他累了,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然後就是回答題主的問題:為什麼不嘗試寫文章發泄發泄呢?把自己所想的寫出來,可能寫的很爛,沒有邏輯,但慢慢地你就會享受起自己所寫的東西。

Ps:本人高中生...........受太宰影響較大,以至於文筆都帶有很多太宰治的味道。世界文學的很多書籍都讀過,然而還是喜歡日本文學多一點。有錯誤還請指教,本人也想向別人多學習。今天大腦很混亂,看不懂的話請見諒。


不邀自來,
我最近剛剛讀過他的人間失格,

但是不同於知友們的見解,我從中,感覺到了一種很濃重的孤獨……

像是……他在世界邊緣遊走,偶爾進去時,卻茫然無措,如幸能碰上幾個知心人,也不過消失於茫茫人海中。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覺得,但我依然認為,是孤獨殺死了他,他及力想脫離孤獨,卻一次次被它所包圍。


瀉不妖

首先,導致太宰不幸的原因有二。


一是當時日本的社會氛圍。咱舉個栗子說,讓我覺得太宰有才的,不是因為他的《斜陽》《人間失格》這些作品。而是《奔跑吧,梅樂斯》。要知道,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當時日本文壇有兩種人。一種主張軍火治國,發動戰爭;還有一種人是不看好打仗,比較頹廢。而太宰一反這些文風,寫出了《奔跑吧,梅樂斯》。這篇文章給日本國人一些希望,但並拯救不了他們失敗的命運。於是,當時整個社會風氣就是頹敗的。太宰想逃走卻無力回天。只好淪陷其中。


二是他自身。從《人間失格》我們不難看出,太宰有些許心理問題。他很柔弱,他想要改變,卻一次次走向墮落。他太清楚人與人之間的脆弱的、易坍塌的關係。他沒法逃脫這些,他沒法面對自己的脆弱,沒法面對自己心愛的女人被侮辱……他要逃避,不是逃避這個世界,而是逃避自己的內心。於是他開始走向毀滅。

至於題主…………我一直覺得,我們應當把文學作品和現實社會分開看吧。

以上


記得之前看電影的時候有句很喜歡的台詞:「如果一個人說他清醒並且快樂,他絕對是在吹牛逼。」
太宰治的成長環境帶給他是他敏感性格的成因之一,再加上習慣于思索,俗稱內心戲很足,他豐富的知識面並沒有把他的思索局限在狹小的範圍內,而是越想越多,想的越多越壓抑。活的太清醒,對周圍看的透徹但是無法接受,所以他的快樂都是藉助能使他不清醒的事物才得到的。
我覺得太宰治不一定是個悲劇人物或者是個悲觀的人,從人間失格里葉藏長期的空虛孤獨,卻對女人本能的「恐懼」這樣的糾結,或許在許多問題上太宰治的內心應該也是這樣矛盾的,不只是關於女人,由於本我和超我的抵觸太過強烈,太宰治沒有辦法在兩者間求得一個平衡,才度過了十分混亂又短暫的一生,但是並不是一生不幸吧,瘋子也有瘋子的快樂。


讀書之處不就在於此嗎。
「什麼事會令你感動?」,霍金答:大概是遙遠的相似性。

人是複雜而多變的,並非僅有一種或幾種情緒和思想獨佔鰲頭定義人生。擴大你的交集,見識陌生的靈魂,尋找人世間感動的相似性和有趣的相異性,你會取得其他意想不到的共鳴。

倘若於現實中手足無措,就先讀書吧,文類隨便讀,作者任意讀,但經典優先,有生之年如白馬過隙,尚困於認識世界之中,就先去見識時間沉澱下的人文與智慧。
最後推薦靜心讀物,供茫途之時架構世界觀:
佛學入門類《心經五講》,《金剛經說什麼》PS:抓住那根繩!
這是我對葉藏最想說的話,身陷料峭深淵,可以坐等日夜循環,消耗生命,但若真想好好體會這世界,就不要只觀賞這殘垣破壁長出的狹草小蟲自憐自艾。抓住撩撥心弦之繩,抓住你感受到的任意歡喜和希望,鉗住它,放大它。黑暗隨時可能反噬,但些許光微已足夠渡河。
前辟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另:我不認為太宰治是不幸的,他讀書,書寫,這必定給他帶來過無數樂趣。題主所謂不幸是未能得償常人之幸,但偉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異於常人,苦郁與自殺是他人生的劫,就如貧瘠老病是常人的劫,在閱讀中遇到的靈魂碰撞和書寫中得到的自我疏解便是常人的聲情縱樂。人的內在需要大抵是相同,但外化於世界的究竟是不同的。


人家沒有一生不幸,出身很好的。
要是問為啥他年紀輕輕就自殺了,還有情可原,歸根結底就是思維方式的問題。


taijin kyofusho


太宰治的不幸僅僅止於前半生
在遇到石原美智子後太宰的家庭生活非常幸福

止於為什麼要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一生
我想就是他說的那樣吧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659976

順帶一提,太宰在《人間失格》里也寫到過:「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提到太宰治,很多人的印象大概還停留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里,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擊中多少文藝青年的心(但其實那也不算他原創,只是由他筆下推廣)。他算是日本文壇鬧自殺次數最多的文人了吧(也許次次都動了真格,但偏偏前幾次沒死成),而且似乎次次都有紅顏知己相伴,最嚴重的一次是和他一起自殺的女孩子死了,而他沒死成,還被懷疑成謀殺接受了警局調查。
他出生在一個當地豪門,小時候母親過世,父親忙著自己的事業,被僕人帶大,不難想像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小孩兒心理陰影或者性格缺失吧。
而且他青年時期比較激進,奈何他自個兒家就是個封建大家族,他得多矛盾。
他最愛的作家介川龍之介對他影響也很大,可好像在他18歲的時候,介川也自殺了。
自此後完全放飛自我。。。
寫作這條路也走的不舒心,他在業內風評不好(總和紅顏知己自殺),更要命的是,總拿不到心心念念的介川賞。
這個回答也許不算回答,談談我所知道的太宰罷了。


推薦閱讀:

太宰治和安妮寶貝有什麼相同以及不同?
太宰治和魯迅對比?
《人間失格》中的「失格」,究竟失去的是什麼資格,是否是自私,虛偽,討好,欺瞞的人之本性?
如何評價《人間失格》?

TAG:抑鬱症 | 日本文學 | 日本作家 | 太宰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