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常識最後演變成了冷知識?
喝葡萄酒要兌水,這是古希臘人的常識。
古希臘人不喜歡直接喝酒,而是喜歡把酒稀釋,然後邊吹B邊喝,這麼吹能從傍晚吹到天亮。如果你直接喝純酒,別人會認為你很野蠻,很丟人。
這種行為被稱為συμπ?σιον. 這也是柏拉圖一部著作的名字。
這是稀釋葡萄酒的容器。
-------------------------------------------------------------
古代北歐人人家裡面都會供奉一根木棒。
這並不是因為北歐人很棒棒或者是有生殖崇拜,而是因為這根棒子在製作啤酒的過程中有非常大的作用。
北歐人製作啤酒,通常是要把麥芽浸泡之後的麥芽汁煮沸,然後用這根棍子攪拌。這時候棍子上面附著的天然酵母就會進入麥芽汁之中,並且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會開始發酵。所以說這根棍子被北歐人視為是有神性。
啤酒對於歐洲人來說很重要,因為水源很多不幹凈,而啤酒是百分百能喝的,所以小孩子都會喝。
而現在你讓小孩子喝酒。。。瘋了
-------------------------------------------------------------
俄羅斯人曾經被認為是不喝酒的民族(這在當時的歐洲是常識),因為俄羅斯地區在土豆與蒸餾技術引進之前,酒類以蜂蜜酒為主,造價高昂,逢年過節才能喝一次。
-------------------------------------------------------------
雖然伊斯蘭教禁止飲用酒類,高加索地區的穆斯林以及有突厥蠻傳統的穆斯林都會不同程度的飲用酒精飲料。高加索地區的乳酸飲料Kefir,由於發酵的緣故,通常帶有少量酒精成分。
(圖為Kefir)
-------------------------------------------------------------
喬治亞產白蘭地,在前蘇聯國家裡面小有名氣(某朱加什維利同志很喜歡),但是對於其他人來說完全是冷知識。
-------------------------------------------------------------
中國的蒸餾酒傳統始於元朝,但是真正成為主流酒飲料是很後面的事情。
中國的白酒發酵方式與世界上主流的蒸餾酒類都有非常大的區別。我們所使用的發酵微生物是一種黴菌與酵母的混合物,也就是所謂的「曲葯」。糖分來源是固體的穀物(注意,固體),黴菌先將穀物中的澱粉分解成糖分,之後酵母將糖分轉化為酒精。這種技術應該是東亞人的獨創,之後也被廣泛用於我們諸多鄰國的酒類生產之中。
(蒸餾技術,但是蒸餾技術的濫觴阿拉伯人本身並不太喝酒)
-------------------------------------------------------------
近代歐洲人曾經隨身攜帶一個小瓶子裝烈酒,作用有很多。關節疼的時候可以喝一口,天氣冷了可以喝一口。如果有人昏迷了,在當時的做法一般來說是給丫的灌一口白蘭地(福爾摩斯裡面有這種行為的描寫)。現在人們對於酒類的依賴已經沒這麼重了。
(答主也有一個類似的酒瓶子,初中的時候還帶烈酒到學校去過...)
(行業相關:前業餘自釀愛好者)
自行車是有牌子和駕照的……
我家就有幾張,不過找不到了,以前能買得起自行車的都是貴族了,不比現在買車差,所以是要辦牌照和駕照的。
我爺爺那時候就要辦自行車駕照……
現在何止是冷知識,自行車都沒幾輛了(我意思是傳統那種自行車……)……
國歌的另一個歌詞的版本…因為田漢在文革時被指叛徒入獄,當時常用作國歌的是《東方紅》,文革結束後,1978年全國人大通過《繼續革命的戰歌》為國歌,和《義勇軍進行曲》旋律相同,歌詞不同。一直用到1982年。
老一輩估計有印象。
前進!各民族英雄的人民!偉大的共產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征!
萬眾一心奔向共產主義明天,
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英勇的鬥爭。
前進!前進!前進!
我們千秋萬代,
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
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
前進!前進!進!
運動員進行曲的歌詞。
對,就是每天課間操之前都會在廣播里催大家集合的音樂——運動員進行曲。
這首歌是有歌詞的,我們那個年代的中學生貌似不會唱也至少聽說過。有天課間操時間,我跟學生一起去操場,然後下意識地跟著廣播唱了起來:為了五大洲的友誼~~~為了全人類的理想~~~
學生驚了:這歌還有詞?老師你自己編的吧?
~~~~~~~~~~~
這歌的歌詞貌似有兩個版本,我小時候學的是這個:
我們像山鷹展翅飛翔!我們像海燕迎風破浪!我們像疾風,我們像洪流,不可擋! 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為國爭光!
為了五大洲的友誼, 為了全人類的理想, 為了發揚奧林匹克的精神, 我們競技在那運動場!
我們的青春放射光芒!我們的熱血奔騰激蕩!我們多矯健,我們多雄壯,向前方!五星紅旗在我們心上高高飄揚!
為了五大洲的友誼!為了全人類的理想!為了發揚奧林匹克的精神!我們競技在那運動場!
可惜今天網上搜到的都是純樂版本,很難搜到演唱版本了。
試聽:運動員進行曲原來還有歌詞!_日常_生活_bilibili_嗶哩嗶哩
來知乎不是為了裝逼或撕逼,而是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和見解。。。
電視的制式,分為PAL、NTSC、SECAM三種。
PAL主要在歐洲和中國
SECAM主要在法國和俄國
NTSC主要在環太平洋國家
每種制式又按照國家分不同的子制式,電視制式與供電制式一致
不同電視接收不同種信號,接收同制不同子類的制式會導致畫面殘缺或丟失色彩信號。
PAL分為PALI和PALD,我國受黨的領導,所以電視制式是PALD.
日本採用的NTSC制叫NTSCJ,就和日本的戰鬥機叫F15J一樣。
日本分裂為東西日本後,採用兩種不同的供電標準,因此日本電視內部有變頻電路,統一適配到NTSCJ的60HZ。
為不同電視開發的不同視頻設備都不能混用。比如N制遊戲機要用到P制電視上,必須使用制轉。但是制轉只轉換格式不變頻,如果把日版遊戲卡插到歐版遊戲機上,運行速度會改變。
這套東西很煩人,還沒規律。但是不記的話買東西很可能買回來一個廢物。
老一點的遊戲論壇,討論的都是這樣的問題。對於PC黨無異於天書。
這是遊戲機的制轉
語音信箱為什麼是下面這個標誌:
搜一下就會發現,無數的人問過為什麼語音信箱是這樣的標誌,有些人還把它當成眼鏡。但事實上它是磁帶卷輪的抽象化:
這個問題在國外雖然也有人問,但是不像中國這麼普遍,且問的大多是年輕人。因為錄像機上面這個標誌是很常見的。當你把錄像帶放進機子里的時候,這個小燈就會亮起(有的機型會搞些花樣,比如用不同顏色來表示帶子的不同狀態,但大部分就是簡單地用亮和滅來表示帶子是否裝載):
右下角HIFI左邊的標誌就是錄像帶標誌。但是由於錄像機流行的時代,這玩意在國內還算是奢侈品,大部分人只能在廣告里看看,根本就買不起,所以很多人並沒有用過錄像機,也就成了一個具有鮮明國內特色的問題。但更具有戲劇性的是,「語音信箱的圖標來歷」這個冷知識,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語音信箱的淘汰,「語音信箱」自身也變成了一個冷知識!越來越多的人不知道語音信箱是什麼東西了,他們的問題退化為「為什麼我的手機撥號鍵盤(界面)的1鍵上面有個奇怪的(眼鏡)圖標」。
主動還錢
謝邀
知識分子標準
現在什麼樣不清楚,從晚清到建國初期的標準便是高小以上文化程度。晚清學制改革時規定,高小畢業等同於秀才,如果能讀到初高中畢業,這在當時來看就是相當有知識了,這也是為什麼陳忠實先生可以在高中畢業後直接當小學、中學老師的原因。
現在一提民國知識分子,想到的就是留洋博士,根本不知道當時大部分知識分子就是高小,甚至初小畢業。
這個應該算是當年的常識,現在的冷知識了
另一個冷知識是:教書欠薪是常事
下面是我一篇舊文,有點長:
民國史札記:胡適也被欠薪 民國史札記:胡適也被欠薪
雖然最近少見有人提及民國教師的高工資之類的內容,然而讓人忽略此事的原因大體上與整個時代的文盲率有關,外加上「物以稀為貴」的說法,使教師為高收入人群這一觀念在許多人腦海中已然形成了既定事實。任何時代都有其風潮,一但某日民國大師們再次成為人們心中的偶像,這類錯誤的觀點又將沉渣泛起。就本人看到的資料而言,高收入僅存在中占教師人數極少的教授集體之中,而且這也僅僅是民國初年的現象。
一、「四大皆空」
作為一個新舊銜接的時代,民國初年自然繼承了前清優待體制內文人的傳統。一般段子中教授賺三百塊大洋的內容便是出自北洋政府教育部1917年頒發的《國立大學職員作用及薪俸規程令》。其中規定如下:
但鮮有人提及的是,高校老師們的好日子到1919年便戛然而止,由此便出現了民國第一次的討薪運動。
眾所周知,北洋政府雖有中央之名,而無中央之實,特別是自民國以來的大小戰亂,在這一背景之下,軍費自然佔了開支的大頭,而教育支出一直沒有超過總預算的3%(註:歷年教育預算佔總預算比例如下,1912年——2%;1913年——1%;1914年——1%;1916年——3%;1919年——1%,以上數據出自《整頓財政計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三輯)·財政(一)》,P201-202)。北京學校的經費自民國以來一直以京鈔(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發生的鈔票)支付,各項支出則需要用現洋。在1916年京鈔停止兌換現銀後,迅速貶值,「鈔票在黑市上從一元值七八角降至僅值四角」(注;《1916年停兌風潮與金融臨時維持會》,http://www.tjdag.gov.cn/tjdag/wwwroot/root/template/main/jgsl/gsfq_article.shtml?id=4648)。教師的工資則是以四成銀元六成京鈔的方式支付,(註:《北京通信·北京教員停止職務之內幕》,《申報》·1919年12月19日))在1919年欠薪兩月之後,北京所有公立學校於該年12月25日集體罷工,第一次「薪潮」就此爆發出來。這次風潮因為當時的總理靳雲鵬讓步,同意薪金以現洋支付,暫時平息了下來,教師們也於1920年1月12日複課。(郭廷以著,《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20——中華民國九年庚申·1月10日)
但在隔年1921年的3月14日,北京國立八校教職員因欠薪四月集體「罷教」,並於4月8日八校教職員全集辭職(註:八校分別為:北京大學、北京高師、北京女子高師、北京政法專、北京醫校、北京農專、北京工專、北京美術學校),面對教育經費一籌莫展的情況之下,教育總長范源廉也於同日辭職,由此開始了第二次「討薪運動」。(註:郭廷以著,《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21——中華民國十年辛酉)但1921年政局紛擾,北洋政府一方面要面對南方的廣東政府,一方面又是軍閥內部之間爭權爆發的「閣潮」,自然無人問津教育。6月3,八校代表及學生代表在與教育次長馬鄰翼前往國務院請願時,與軍警發生衝突,造成包括請願領導人的馬敘倫在內的多人受傷——教育次長也末倖免,這便是當時名震一時的「新華門事件」。因為胡適也被欠薪(「政府發了兩個半月的錢」),所以他在日記中詳細的記錄了這一事件。(註:《胡適日記》,1921年6月2日至6月5日)馬敘倫傷的極重,直到6月11日才能喝些牛奶。(註:《胡適日記》,1921年6月11日)
因為出現了血案,這次運動便在7月28日糊裡糊塗的收場,八校教職員於該日宣布複課。過去過後,北洋政府倒還是按期發薪,但到了年末,又開始欠薪如故,1922年九月國立八校校長再次「五上辭呈」,教育經費的問題一直到「北伐」結束後方才有了眉目。按曾任教職的郭廷以的說法「1932年後,教育經費從不拖欠,教授生活之安定,為二十年來所未有。……1937年前五年,可說是民國以來教育學術的黃金時代。」(註: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綱》,第十七章,第四節)
二十年代中後期的教授生活,據馮友蘭回憶「當時北京的教育界是非常困難的,為數不多的教育經費,也被軍閥們挪用了。學校發工資只發幾成,甚至有發百分之幾的。有一個教授,同時在四個大學裡教課,到了年節,四個大學都發不出工資,當時稱為『四大皆空』」。(注;馮友蘭,《三松堂自序·一 社會·二民國時期》)如果說馮友蘭的回憶顯的誇張的話,可以看看當時陳 西 瀅到北京前親戚的勸告「在報上看見北京的教員有的窮到晚上拉街車。在遠地方拿不到錢不是玩的,拉車我們又沒有那力氣。」(陳 西 瀅,《苦力問題》)
看到這如是種種的內容,所謂民國時教授高收入僅存在了10年左右的光景,何談物以稀為貴的高收入。但比大學教授們更為困苦的則是當時的小學老師,他們也常常是段子手們用以證明民國「尊重教育」的例證。
二、「小學教員改充工人」
如果單單僅著眼於某些特例,或是雇保姆這類現象,拿現在的工價進行簡單類比,很容易得出當時中小學教師也為高收入人群這一結論。但許多人忽略了一個常識,這即是工價與社會的現代化程度呈正比,與社會安定度也有著極大的關係。在軍閥四起,流民便地的時代,簡單勞動的工價常常僅夠其維持在最低生活狀態。魯迅的《生活帳》中,保姆每月的工資僅為2到3元,吳虞所雇的轎夫月工資也僅為4元,相反需要一定程度經驗與知識的工種卻會拿到幾倍於粗工的工資,據1927年的統計,紡織男工月收入最低為26元,女工,12元,機械工最低收入則達到了25元。(註:慈鴻飛,《二三十年代教師、公務員工資及生活狀況考》)如果讀過老舍1937年創作的小說《我的這輩子》,便會知道,在公職系統內,作為「簡單工種」的巡警,月收入僅為6元,交完伙食費後,到手的不足三塊錢,而這筆錢還要養活一兒一女。
在北洋時期,「小學教員月薪十四元至二十元以六成京鈔,每月所得不過十元至十四五元,即此十餘元之數,不發已兩月,故多有當衣服傢伙以買柴米,聊以充饑。其生活竟不如洋車夫(洋車夫每月可賺十四元至十七元現洋」(註:北京通信·北京教員停止職務之內幕——申報·1919年12月19日)在京中的教師尚且如此,偏僻小學的教師一個月收入則不過8元,上海浦東的教員更有低到年薪僅為40元。(註:楊賢江,《教育問題》,覺悟,1924年8月16日)。
正因為如此,老毛才會將其8元的月收入評價為「工資不低」,畢竟一個單身漢而言,這筆錢足夠在京的花銷了。擁有家庭的小學教師則不然,如若欠薪,便可能全家挨餓,這便有了「小學教員改充工人」這一新聞出現在報紙上。(註:小學教員改充工人,晨報,1921年1月15日)
這裡對民國時代的教師工資進行了一下簡單的考述,一來為了歸納一下手上的筆記,二來則是為了釐清一些事實。任何一個古代史愛好者都難繞過民國的諸學者,但網上對他們的評價卻處於兩極狀態,無論褒貶,在許多問題上都在用錯誤的事實進行立論,最後的結論自然可想而知。誠然對於當時諸人學術水平,人人都會產生不同的見解,但具體數字方面的問題卻一直處於漠視狀態,也無異於助長長段子的傳播。——原寫於2014年,因種種原因,沒發出去。
教師按時開資,從不欠薪,這是解放後才有事情,這才讓他們能吃飽了罵那師範前輩。然後吃著肉, 著ZF為什麼不給他們吃燕窩魚翅。
高票答案沒有提到的一點就是,波斯是釀酒大國,這在古代的絲綢之路西至大秦東至長安都是常識。
波斯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釀製葡萄酒技術的國家,並深刻影響了希臘與基督教文明。(如希臘的狄俄尼索斯崇拜、基督教的聖餐)考古表明伊朗高原釀製酒的歷史更可以追溯至前雅利安時代的埃蘭文明
漢語「葡萄」一詞,本來就源於中古波斯語的budawa
所以拜占庭人如果聽說波斯人不喝酒了那他們會覺得非常奇怪的。
乃至伊斯蘭征服之後,其釀酒業的傳統並沒有一夜之間消失。
此外,中國人喜歡的白酒,就是在元代,蒙古人征服中亞之後,色目人傳入中國的。
《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
曾經是常識,現在是冷知識,「農曆」算是一個。
@Void說的「二十四節氣與陰曆無關。」他說的是對的,但是不少人會因此產生誤會。主要還是因為現在部分人對農曆、陰曆和陽曆不是很明白怎麼回事。不僅不知道,甚至有些人還認為二十四節氣是西方的產物。
二十四節氣確實和陰曆無關,但是和農曆有關,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去你丫的,陰曆不就是農曆嗎!」
當然不是。
在基督教民聚居的國家和地區,他們以地球圍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為一年,並劃分成12個月份。像1694年、2017年這類的西方紀年的曆法,是純粹的太陽曆。在這種曆法之下,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四年一個循環。最早的太陽曆則是埃及人創造的。
另外還有一種曆法,在YSL教民聚居的國家和地區很流行,他們以月球圍繞地球一圈為一個月,以繞12圈為一年,這是純粹的太陰曆。在這種曆法之下,平年354天,閏年355天,30年中有11個閏年。這個曆法弊端非常嚴重,因為每年比「真正的圍繞太陽一圈的一年」少十幾天左右,長此以往差距會越來越大。如果該曆法的1月1號是新年,那麼它即有可能出現在冬天,也有可能出現在夏天。
平時問朋友生日的時候,有人會問「是農曆啊,還是陽曆啊?」。像我老家這個地方甚至很少說到陰曆或者殷歷這個辭彙,更多提到的是農曆這個辭彙。
確切的說,農曆不是陰曆,而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即太陽曆和太陰曆的結合。正是因為這麼一個結合,有時一年只有353、354、355天,有時一年又有383、384、385天。一年差距這麼大,是因為添加了一個「閏月」,過去採用過每19年7閏。
農曆的「閏月」增添的也是非常嚴格。西方的曆法,2月是閏月,這多出的一天僅僅是隨便疊加,既可以加到3月,這樣3月不過是32天而已,也可以加到6月。(可以參考這個問題:西曆的閏月為什麼是二月,而不是別的月份? - 曆法 - 知乎)
農曆的閏月則不同,它不是增加一天。而是增加「月球圍繞地球一圈」的時間,即一個月。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曆年的矛盾,防止農曆年月與回歸年及四季脫節,每隔幾年就會添加一個閏月。任何一個閏月都不是隨便添加,而是有嚴格的依據。
在地球繞到遠日點附近時,公轉速度較慢,閏月出現的幾率也比較大,最常見的是閏四月。在地球繞到近日點附近時,公轉速度較快,閏月出現的幾率很小,幾乎沒有,最罕見的當屬閏十二月和閏正月。至於閏月是怎麼定義的,下面有解釋。
閏十二月有多罕見,上一次是1889年,下一次則是2500年。至於最常見的閏四月,上一次是2012年,下一次是2020年。而今年(2017年,農曆丁酉年)是閏六月,上一次是1987年,下一次是2025年。
因為閏月出現的不同,農曆也沒有真正的循環這一說。類似的循環,按照天干地支紀年法,60年是一個循環。
舉個栗子,如果有朋友2月29號生人,那麼他四年才能過一個生日,可能覺得生不逢時。其實這不算什麼,我有個朋友是1995年生人,如果按照農曆,剛好是閏八月。這樣,她想要過第一次生日要等到2052年,而過第二次生日則是2071年。當然,她只過陽曆生日。
繼續補充,
二十四節氣是真真正正的農曆產物,而不是西方曆法的產物。這二十四個節氣在西漢時期已經形成了。
二十四節氣我們都會背,也知道大概是哪幾天。但是我在貼吧看到過,有人揚言,二十四節氣是西方的產物。農曆確實採用西方曆法修正過,但是這並不能證明就是西方的產物。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是固定的,只要觀察的夠細緻,無論哪個國家的太陽曆都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只能說二十四節氣和太陽有關,太陽直射北迴線就是夏至,直射南回歸線就是冬至。
二十四節氣和月份、閏月有關
二十四節氣又細分為十二中氣和十二節氣,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為中氣,通常用來確定月份。冬至所在月份為冬月,大寒所在月份為臘月,雨水所在月份為正月,以此類推。
中氣之間的時間約為30日5.25時,因此中氣日之間的間隔(含前不含後)為30或31日。而一個月的時間為29日或30日,一個月內要麼一個中氣要麼沒有中氣。因此,中氣可以直接來確定月份及閏否,無中氣的月份為前一個月的閏月。
當然農曆有弊端,這也不用否認。早在宋朝時期,沈括就提出了「十二氣歷」,把二十四節氣固定在每月1號和16號附近。說一個父輩都知道,但是我們這一輩都不怎麼了解的常識吧。
隨著線上消費和貿易交通的發展,這個概念應該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變成冷知識吧。
冷知識:南貨北貨
都應該聽說過或者在小商場見過類似的招牌,隨便百度了張「南貨」店的圖,懶得打碼了。
什麼是南貨?
南貨,就是中國南方特有的土產。《宋史·卷四十七·叛臣傳·李全傳》:「時互市始通,北人尤重南貨,價增十倍。」 所以也有個相反詞叫北貨,現在南貨多指南方產的食物。南貨一詞最早出現在《魏書·食貨志》:「又於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貨,羽毛齒革之屬無遠不至。」 但是南貨不包括廣東貨,通常指江南的特產,而廣東的貨叫廣貨。
什麼是北貨?
北貨,與「南貨」相對, 南貨北貨的區別是以京城的位置劃分的,京城以北的產品叫北貨就像新疆貨,蒙古貨,東北貨;而南貨指的是江南的特產,如絲綢,魚米,時令水果等。 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市場發展,北貨概念越來越廣,同時受到方言影響,逐漸被「百貨」一詞代替。
總而言之,現在的「南貨」批發部往往是指銷售食物類產品,而北貨往往銷售各類日常生活用品,歸納的可能有點偏頗,但大致是這樣理解的。
原本這應該是常識的,到了我們這一輩不需要這些概念了,自然也就成了冷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憲法》第36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這一自由在我國法律上得含義是指:
(1)每個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願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
(3)有在同一宗教里信仰這種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教派的自由;
(4)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
(5)在按宗教信仰參加宗教儀式的自由,也有不參加宗教儀式的自由.
來各位同學們劃線部分是考試重點都來記一下。
對,我就是對某教規定退教的一律處死,子宮傳教,在宗教經文中侮辱非信徒不滿。
更重要的是,我還要讓所有被蒙蔽的人認識到某教的真面目,撕去某教溫和的面具,讓大家看看信這些玩意兒的都是什麼人,所謂的先知又是什麼人。
還有李世民是卡費勒,朱元璋是卡費勒,海瑞是卡費勒,常遇春是卡費勒,林則徐是卡費勒,乾隆儘管娶了香妃,人也是卡費勒,馬超馬雲馬化騰都是卡費勒。
知乎專欄
知乎專欄
大人們從小就教育晚輩,「出門帶錢。」
對於最近十年左右出生的孩子們來說,這個常識會成為冷知識了吧。
…更多文章請到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更多回答請看何明科
謝。先生一詞,先生是一個尊稱,不止是男性的尊稱,優秀的女性也可以稱為先生。先生主要指知識人士最先出處為《孟子》:「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這一「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先生開始也指女性,則出現在近現代與工業時代的進步女性地位的提高有關。據語言學家刑福義先生考證,將女性稱為先生這一用法,大體上跟中國現代史同步。目前最為權威的文獻,是毛澤東給宋慶齡的兩封信。稱為先生的女性都是個人的學識,素養、為人處世,為世人所敬仰之人。一般需要滿足以前三種要求,一、在不同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二、享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崇高的社會威望。三、常常從事與文化、教育相關的工作。而為人熟悉的女性先生有冰心,張愛玲,楊絳,葉嘉瑩,屠呦呦等。
社會生活總是不斷變遷,常識也會發生很多變化,前代人習以為常的事,後人就未必知道,說一個不算特別冷的知識吧,茶道。
茶大概在漢以後成為中國人的飲品,不過那個時候喝茶還是跟煮菜一樣,把菜和其他葉子煮成菜湯,還要加很多香料之類的,最接近這個形態的就是湖南的擂茶,這個就不說了。
到了唐代,開始流行一種新的喝茶方法,就是把茶磨成末,然後用水沖開,再攪拌,大概跟今天喝速溶咖啡差不多的程序。而在宋代形成一種新的玩法,叫鬥茶。
鬥茶就是用磨出來的茶粉衝出來茶湯,十分考驗沖茶的技術,要不斷攪拌,讓湯色均勻,其中一個重要的衡量標誌就是有沒有水痕,大概就是類似今天掛杯。因為茶粉是白色的,所以最後的茶湯也類似乳白色,這個時候檢查有沒有水痕就要用黑色低的杯子才能看出來,所以宋代的茶盞上乘的叫兔毫盞,就是下面這種
基本都是這種黑黑的茶盞,基本算是鬥茶的常識了。
但是這個常識隨後就變成了冷知識,因為鬥茶的基礎是茶餅,茶餅是茶葉精良製作的產物,價格堪比黃金,所以普通老百姓就喝不上了。因此逐漸就乾脆用衝散茶的辦法喝,也就是今天我們泡茶的方法。
但是這個方法如果再用兔毫盞這種茶盞就不合適了,因為最後茶葉是啥樣就根本看不見,所以就需要用白色底色的茶盞,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那種,就不放圖了。這個知識到明代基本也沒多少人知道,甚至還有人吐槽說宋代鬥茶用黑的茶盞根本沒法看。
以上來自孫機《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我自己瞎扯了一些,不過書裡面很多古代器物常識,但是今天也淹沒在歷史真實之中,可以推薦大家。大概是繁體漢字?簡體字挺好的,但是覺得遺憾的是,現在很多人已經分不清 發和髪,里和裡,復和複,准和準,後和後,只和隻,游和遊,面和麵,鐘和鍾,沖和衝,並和併,乾和幹,臟和髒,系和係和繫,歷和曆等等,因為我已經不止一次看到有人在寫繁體字的時候把這些在簡體字中合併的字寫錯,有些甚至是書法作品,或者公共場合的文書中都會出現這種錯誤。
重災區差不多是「皇後「,「鍾錶」,「公裡」,「頭發」吧。
「紅領巾的系法」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從曾經的「常識」,變成現在的「冷知識」。
沒戴過紅領巾的...大爺您早點歇息吧您嘞XD
視力=檢查距離÷設計距離
本來是歐美眼科常識的(這也因此他們將視力記為 20/xx 的格式,單位英尺,表明這是在 20 英尺時所讀的字母大小)。
大家都知道,只要以下兩個要素確定,就可以測定視力:
1、人眼到視力表的距離;
2、視標(比如 E 字)筆畫寬度。
前者,我們稱之為檢查距離;後者的筆畫寬度到某距離處構成 1 分夾角時,這個稱之為設計距離。
我國的視力表旁邊的「X.XX 米」是幫你不在 5 米時算出視力的,比如在 2.5 米檢查時看到 9.98 米一行,則 2.5÷9.98≈0.25。
上述的視力為小數記錄的視力(1.0 為標準視力),而對面一側為五分記錄的視力(5.0 為標準),為我國獨創記錄方法,特點是每增減 0.1,視標縮放 1.259 倍(10 的 0.1 次方)。這也不難發現,其值成等差數列,而 E 字邊長又成等比數列。
小數記錄與五分記錄的關係 @Ziqian Xu已回答,本人不再贅述。
冬天一般不打雷,古人覺得是常識。。。
比如「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推薦閱讀:
※陰毛用洗髮水還是沐浴露洗?
※有哪些我們可能不知道但卻非常有用的常識?
※為什麼馬克思寫出了《資本論》最後卻變成了社會主義的擁護者?
※缺乏地理常識,是種怎樣的體驗?出於哪些原因?
※作為同性戀者必須要知道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