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腦洞:如果王安石變法成功會怎樣?

既然題目已說是開腦洞,所以無論大家是想認真些還是抖機靈都很好啦~

先謝過大家。

【其實是題主希望能對王安石變法增進一些了解,又很懶,覺得自己去翻書不如跟大家一塊像嘮嗑一樣地說說這件事,有點不好意思,希望大家不要笑話哈~】


這個問題,可以把石越、韓岡兩位叫過來好好辯一場……


@喑啞蓮七青 謝美女抬愛……我來白活白活……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將王安石變法與它之前稍早一些的慶曆新政做一對比。
慶曆新政 於 松仁宗慶曆三年,即1043開始,一年之後就告吹了。
王安石熙寧變法搞了二十多年,影響很大,可這個影響,是以負面居多。
其實,王安石變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當時為什麼要改革?
因為不改革就得等死,而亂改革卻也是找死。
到了松仁的時候,三冗兩積的問題就已經出現,財政危機相當嚴重。
 正如老王所說的:「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於夷狄,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而風俗日以衰壞」 。
慶曆三年(1043年),韓琦、范仲淹、富弼同時執政,而歐陽修、蔡襄、余靖等並為諫官」 。宋仁宗責成他們有所更張以「興緻太平」 。隨後范仲淹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疏》,列舉了十件必須「端本澄源」的事務,其中以整頓吏治為核心。
這是老范的藥方,他看到了問題的關鍵,是的,問題出北宋的體制(重文輕武、官職差遣、實內虛外,犧牲國家利益維護皇家利益)上,出在了在了士大夫群體階層中(恩茵泛濫、尸位素餐、腐敗嚴重、結黨營私)。
但由於什麼,改革最終草草了事了呢?
我相信很多同學都聽說過宋是文人士子的天堂,」宋有不殺士大夫的傳統」。
這個傳統,形象地告訴我們了什麼是政治——博弈與妥協。
因為有宋一朝,士大夫階層是抱團取暖的(雖有朋黨之爭,但涉及到該階層整體利益時,就會團結起來反對,朋黨之間的界限並非很明顯的。)!他們的影響力是可見一般。
而改革正是觸痛了他們呀!還想有好果子吃?
皇帝為了穩定,不得不妥協了!
這北宋呀,那是吃棗藥丸呀!
  老王的熙寧變法之所以能堅持20多年,並不是因為變法收到多大好處,那是得力於宋神宗的腦殘力挺,畢竟,愛情是盲目的!
宋神宗,真神!!
當年的宋神宗年方弱冠,是頗具雄心,對王安石的信任也是非比尋常。
老王的升遷就像直升機,引來群臣不滿。
神宗卻道:
」人皆不知卿,以為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趙頊呀 !
對比慶曆的」節流」,王安石更注重「開源」,以實現「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王安石的措施更偏重於增加國家收入而削弱豪強地主的收入。但 他試圖藉此來縮小社會貧富差距,無意於痴人說夢!
  如果說慶曆新政的失敗,主要是由於整頓吏治的做法觸動了大批士族、官吏的利益,那王安石的失敗更多地是變法的措施與實際的嚴重不符。
他的所謂新法,要將財政稅收大規模的商業化,而在中國官僚主義的體系內,政府局部的經商,只有一個結果——腐敗、腐敗、更腐敗!
國民黨呀……還有國企啥的……都是栗子。
總之,如果說慶曆新政的失敗還有一定的偶然性的話,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則更多地是一種必然性的失敗,是在一個缺乏商業傳統的廣大國家裡試圖使政府財政全面商業化的失敗。


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想過,腦洞不好開。但如果問我怎麼讓變法成功我覺得非常簡單!
告訴官家,每天早睡早起,鍛煉身體,少吃點羊肉,少喝點酒,再多活八年就什麼都好了!
法可以不變,司馬光必須死!


感覺靖康之變大部分元素屬於上層腦抽,和國力關係不大。所以就算成功了也沒卵用。


《新宋》的弱化班


反對樓上,實在看不出呂慧卿章敦薛向蘇頌這樣的陣容,能把天下搞的多亂?


變法成功,然後靖康之變唄,歷史上不是有了


推薦閱讀:

宋朝的氣度指什麼?在宋詞上有什麼體現?
清明上河圖中間的這艘船上發生的場景,作者想表達什麼或者寓意什麼?
太宗後人執政,北宋中後期太祖的後人都過著怎樣的生活?
宋朝皇帝給自己選保鏢的標準是什麼?
完顏氏的金國的漢人扮演怎樣的角色?

TAG:歷史 | 王安石 | 宋朝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