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心理諮詢、治療師而言,為個人問題接受心理治療是一件困難的事嗎?

曾在《心理諮詢與治療倫理》一書中看到, Deutsch 的報告顯示,被調查的治療師中大多數都不願意就個人問題接受心理治療,來自 Pope 等人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在合適的時間尋求心理諮詢和治療的要求經常被違背。
不過書中提及的文獻較老,從業者是怎麼看的呢?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困境中的心理諮詢,更多「心理諮詢」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原則來說,這不應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實際操作起來,這卻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我觀察來看,原因有如下幾個:

  1. 諮詢師缺乏自我照顧意識:首先,國內的諮詢師教育徹底缺乏對諮詢師自我照顧方面的教育和強調,導致諮詢師完全缺乏這方面基本意識,根本不了解諮詢師對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的挑戰和責任,甚至有些諮詢師自己都以為學了心理諮詢就不會有心理問題(一些最初是因為想通過學習心理諮詢治療自己心理問題而成為諮詢師的人身上,尤其容易出現這種狀況),自然他們就根本不會想到自己可能正出現心理問題,更不可能去求助。
  2. 自我診斷有一定難度:進一步說,即使是外國接受了更加客觀正規教育的諮詢師,有些時候也未必夠很好地識別出自己所處的狀態。這主要是因為心理諮詢師在學習各種心理問題的診斷的時候,學到的都是客觀描述,但主觀體驗和客觀描述之間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諮詢師也不是整日都在對自己做臨床觀察,因此當諮詢師第一次主觀體驗特定心理問題的時候,他未必能跟客觀描述立刻掛上鉤,有時候自己也要做一做問卷,跳出來分析,或者請其他同行反饋才會發現。
  3. 諮詢師畏疾忌醫:這一點在國內更為明顯,因為國內大眾普遍對心理諮詢仍然呈現一種病態化理解,認為是心理甚至精神有毛病的人才會過去,甚至是某種恥辱。理論上來說,在諮詢師內部這種誤解應該少一些,然而國內的情況並非如此。國內有大量的諮詢師甚至心理培訓系統把諮詢師去接受心理諮詢叫做「個人體驗」,而不叫「心理諮詢」,好像這是兩種本質不同的東西,以撇清自己和心理問題的關係——而這其實正體現了整個心理諮詢系統和諮詢師們自己對心理諮詢的病態化,也使諮詢師在之後執業過程中畏疾忌醫。(並且也不得不說,對於潛意識裡持有這種態度的諮詢師,他們在諮詢中究竟給來訪者灌輸了怎樣的心理健康信念也是頗令人擔憂的。)
  4. 難以找到適合的諮詢師:在諮詢師執業過程中,這個問題會逐漸凸顯,執業時間越長,名聲越大的諮詢師,業內熟人就越多,關係也就越複雜。國內心理諮詢圈子仍然不大,水平相對過硬且互相認同的諮詢師幾乎互相之間都是朋友,或者有各種裙帶關係、業務往來,這就使諮詢師企圖找到一個自己信得過又沒有多重關係困擾的諮詢師變得極為困難。目前許多國內諮詢師的解決方法是找別的國家的諮詢師,但如果諮詢師本身不會外語,隨著諮詢師職業水平逐漸發展成熟,尋找適合自己的諮詢師反而變成了不可能任務。

主要看諮詢師如何看待「被諮詢」這個事吧。特別是有著救人助人的英雄主義情結的諮詢師,和之前從未接受個人體驗的諮詢師。如果自己都需要被諮詢,那自己是不是就「不夠格」了?

對於很多諮詢師而言,在「意識到自己需要諮詢」之後除了考慮到「找誰做諮詢」經濟因素(尤其是入行不久的諮詢師)外,應該就好像「醫生生病了會不會去就醫」這樣的問題了吧。

確實,自身出現了問題卻不自知的情況還是很有可能出現的。這也是為什麼會需要諮詢團隊的原因了。諮詢師畢業後,相比獨立創業,合作經營或者朋輩督導就能很好地避免這一點。

發現問題之後,可能還是會先自我分析然後再判斷是否需要尋求幫助,有點像自查自糾。是否能夠正視自己的問題,合理評估自身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有點風險。

如果需要幫助,在圈內找到合適的諮詢師這也確實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確實,圈子就這麼大。除了以前的督導師,如何盡量避免雙重關係而又找到自己認可的諮詢師,這可能是得繞幾個彎。

作為諮詢師,允許自己出現問題。接受自己出現問題的可能。

諮詢師也是凡人,也有自己獨有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也會遭遇這樣或那樣的生活事件,尤其以「傾聽和感受帶著各種各樣問題來的來訪者」為職業……

相互陪伴,各自安好。


估計也要看這個被調查群體是怎麼取樣的吧?就我所知,capa體系中受訓的諮詢師和簡單心理平台掛牌的諮詢師,絕大多數都有接受較長時間的個人分析/個人治療/個人體驗。持續幾年的高頻分析或治療,也很常見。目前從業者中對這一塊總體而言是越來越重視了。尤其是動力取向的從業者,幾乎是必經之路。


這個問題呢,我從金錢方面來回答,首先,心理諮詢是高消費的,對於剛入行的人來說,沒什麼經濟支持,要找一個比自己厲害的督導收費怎麼的也得500一小時以上吧,一個月要一到兩次吧,還要參加各種培訓,完全不可能靠專職心理工作的收入來支持,都知道這是一個初期燒錢不賺錢的事。其次,我也想啊,可我找誰去啊,這個圈子在地域上很小的,要找到一個完全我看得上,還跟我沒半毛錢關係的督導真的很難,只能到外地去,但是呢,又是增加成本的事。然後,再說到自我分析,雖然知道自己有問題,要做督導,但真的要去面對創傷和陰影真的是非常需要勇氣的事,說白了,是真的害怕,至少我自己在接受督導的時候能感受到很明顯的阻抗,會想逃避。很多時候對於坐到我們面前的來訪者,是真心佩服他們的。最後,給諮詢師做諮詢也有難度,因為,你玩的技術我也懂,甚至在潛意識層就會做出一些防禦,有時候自己的阻抗都不知道,除非在一個諮詢師有很好的自我接納和思考,否則也很少有像個案一樣的效果。做一個建議,在經歷過一些督導後,個人覺得通過意象對話的方式比較有效,通過意象做自我覺察和體驗能較好地繞過阻抗,連阻抗本身都會被當做是諮詢的突破點,能真快且完整地展現心理問題,諮詢效果也好。


在中國,為個人問題接受心理治療是一件自願的事。
沒有被諮詢的經歷,而去諮詢來訪者,是件接近於外科醫生的狀態。
外科醫生可以同人開刀做手術,練習手術本領就可以了,不必被人開刀,不必體會。
不去被諮詢,諮詢師的心態就更傾向於練習本領和技術。近於外科醫生的狀態。

自願的東西,很難。
如果諮詢師覺得這是職業的瓶頸,會自願去。
如果諮詢師覺得被諮詢真的身心大受益,會自願去。
如果諮詢師覺得被諮詢是個享受,會自願去。

如果諮詢師覺得去不去都不影響職業,去了對自己都無益,去了是受苦,就不去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區分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概念,這兩者很容易在口語中被混淆使用,但是兩者是有區別的,在英語中,諮詢為「counseling」,而治療則為「therapy」。通常很多技術既可以用在心理諮詢中,也可以用在心理治療中,所以很多書籍會將這兩者放在一起陳述。但是在實踐中,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2013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出台後,兩者更是有了更為明確的界限。簡單來說,心理治療的對象是心理障礙患者,處理的是各種心理障礙和心身疾病。而心理諮詢的對象則是正常人,處理的是諸如人際關係等一般的具體問題。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療必須在指定的醫療場所(通常是醫院),由具有醫技類職稱的專業人員進行,只有他們具有處方權。


明白了這個前提之後,再來看這個問題,因為不清楚問題中提到的書籍原文是什麼,這裡認為問題中說的心理治療包括了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首先他應該是一個正常人,當然一個正常人也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出現一些心理障礙(如創傷後應激障礙),所以對於心理諮詢師和治療師來說,也確實可能存在需要尋求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情況。這裡為了方便陳述,下文中沿用問題中以心理治療代替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兩者。


對於治療師來說,兩種情況下他們會需要尋求心理治療,一種就是完全因為個人的問題,還有一種則是因為諮詢出現的一些問題,例如美劇《in treatment 》中,Paul對他的病人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反移情。《in treatment 》中Paul的處境,可能正是問題中所提到的需要尋求心理諮詢與治療的「合適的時間」。


實際操作中,確實有非常多的情況會阻礙諮詢師尋求心理治療。

1. 首先是否要就個人問題去尋求心理諮詢,這具有非常大的主觀性。不考慮諮詢師的背景,對普通人而言同樣。同一個問題,對A來說可能是天大的問題,完全超出他的承受能力,而A的行為風格也是那種遇事喜歡尋求幫助的,那麼他就很有可能會去尋求心理治療;而對B來說,這個問題可能只會引發他心中的一絲漣漪,再加上B又是一個凡事喜歡放在心裡的人,那麼很可能他就不會去尋求心理治療。

一般來說,是否需要諮詢的一個簡單粗暴的標準是:這個問題是否嚴重到了影響你生活和工作的程度。對於一個成熟的諮詢師來說,如果確實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我想他會希望去尋求心理治療。

2. 然而說到這裡,又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隨著諮詢師的職業時間的增加,名聲擴大,他在諮詢圈的熟人會越來越多,最後很可能大家都認識了,我們知道熟人之間一般是不做諮詢的,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內心渴望尋求幫助的諮詢師應該尋求誰做為他的諮詢師呢?

對於這個問題,同尋求督導的問題類似——名氣越大你在圈子裡可能越找不到自己的督導師。但這並非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如今隨著國內這個行業的日漸成熟,很多新生代的諮詢師都是科班出身,即便不是如此,至少也是本科畢業,基本的英語能力還是有的,那麼就可以想辦法尋求國外的諮詢師或者督導師。除此之外,職業瓶頸是每個職業難免遇到的,那麼這個時候,也許休業一段時間進修,同時專註地解決個人問題也不失為一個較好的選擇。

3. 另一個阻礙因素是,在諮詢中,諮詢師往往會覺得自己處於權力上位,很容易忘記自己是普通人,而把自己當做是救世主,處於這種心理狀態下,諮詢師很難承認自己也需要尋求幫助。

4. 也許有諮詢師還會有種擔心,作為諮詢師,因為個人問題尋求幫助,會不會降低自己在來訪者心中的信任度甚至是地位。雖然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


總的來說,諮詢師、治療師也是普通人,也會遇到普通人會面對的問題,而在他們需要尋求心理治療的時候,他們還要面對來自這個職業角色的壓力。然而,一個出色的諮詢師,必須具有強大的包容度,高度的自我覺察的能力,雖然這些能力非常難以完全具備,但是他們能夠幫助諮詢師在必要的時候覺察問題,尋求幫助。

歐文亞隆就曾建議,治療師學習不同流派的理論,通過接受不同流派的治療師的治療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而他本人就曾因為個人問題接受過很多種流派的治療,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也從各個流派的治療中學習到了很多。

最後,對@清流的回答還是有些話想說,國內的諮詢行業雖然的確魚龍混雜,確實存在哪些缺乏自我照顧意識的諮詢師,但是這個行業里還是有很多諮詢師具有這方面的意識的,至少我了解到的不少上海地區的從業者是這樣。此外,個人認為「整個心理諮詢系統和諮詢師們自己對心理諮詢的病態化」有些言重了,業內對於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兩者還是有嚴格的區分的,也並非如此悲觀。


以上,是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淺顯的看法,我正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學習與成長,希望日後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所以目前還不能算是真正的從業者,因此以上回答並不非常專業,還請海涵。


我是心理專業的學生,有一段時間自己因為親密關係的一些問題特別的痛苦,就下定決心去做個體諮詢。但是在做的過程中就感覺特別困難,一是因為自己是學習這方面的,在諮詢過程中常會想對方用了什麼技術,然後會經常去質疑和挑戰;二是對諮詢師和自己的匹配程度特別敏感,很容易意識到對方和自己對人的看法的不同,所以進行了兩次也就沒再進行下去。從我自己的角度出發,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並去尋求幫助不是一件難的事情,但是找到一個資質良好又適合你的諮詢師卻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困難但必要的事情


與其靠自覺不如建立內部心理輔導的制度。

我所認識的專業心理諮詢師都有一個內部組織,他們有自己的諮詢師也是別人的諮詢師,常態化組織內部心理輔導,避免心理問題積重難返。


從我自身的經歷而言,並沒有困難。我從09年開始做個人體驗,第一位體驗師是經典取向的到12年12月結束。然後根據我自身的情況判斷,下一階段我需要找一位自體取向的女性體驗師,13年12月開始,一直到現在仍在繼續。
當然,即使是這個圈子裡的人,找到合適的體驗師也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找到這兩位體驗師之前都花了蠻長時間,這是我感覺比較有困難的一個點。


1.2005年5月考了2級心理諮詢師。
2.從拿到3級證開始,斷斷續續做了半年諮詢員。
3.考2級證的前一個月,我失戀了。這次失戀打擊比較大,2年後才走出。
說正事:
1.做了半年諮詢員,我覺得要得心理病了,根本沒有辦法消化那些來訪者的帶給我的負能量。那年我24歲。
2.失戀的時候,我在上心理諮詢課期間大哭過幾次,我的幾十個同學用他們畢生所學使出渾身解數給我做心理諮詢,然並卵。
時間沖淡了一切。
自從考了2級證後,再沒有做過相關工作。
但是,我常會留意身邊人的心理狀況,會有意引導他們往健康方面發展,也會聆聽他們的訴求。
我暫時不會看心理諮詢師,因為那次失戀的狀態,我幾十個同學都沒能幫到我。


年輕的心理諮詢師可以找成熟的心理諮詢師當督導來帶自己,不僅對自己的諮詢提供幫助,還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提供幫助,但是成熟的心理諮詢師要找別人諮詢可能難一點,一來他不一定相信別人,二來可能有太自負的心理。


重要的還是意識的培養吧 在台灣讀心理學研究所 老師很注重在實習期間每個人有自己的諮商師和固定的督導 所以我們班幾乎都有 有一些可能在學校諮商中心有免費資源 經濟允許則是外出尋找適合自己的諮商師 對我來說每週的諮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也的確在我個人成長以及專業上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其實還是是不是有這個意識去做這件事情 很多人覺得我就是自己心理狀況不ok而學 學了就應該沒什麼問題了 顯然不是


(′,,???,,`)我考了心理諮詢師證,但不是從業者,有很大的可能這輩子都不是。
但怎麼說呢,醫者無法自醫很大原因是當局者迷,
我個人是這樣認為啦。


前一段時間看了一個電影,,暴瘋雨,男主就是一個精神有問題的心理醫生,他治療病人、理解病人,卻不能認識到自己的病,他不敢承認。 一個幫助別人解決心理問題的,相當於靈魂導師,一直被依靠,別崇拜,確實很難接受自己的問題,就算是否認也很正常,就取決於他是不是夠坦誠,足以不在乎外界的評論唄,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治好病最重要啊


推薦閱讀:

該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小孩不願意接受親人死亡的事實,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怎麼辦?
感覺海靈格那套家庭系統排列感覺很不靠譜,為什麼那麼多人信?又有什麼科學依據?
目前國內精神科醫生與心理諮詢或治療師的聯繫是怎樣的?
心理陰暗的人會不會經常失眠?睡不好覺?

TAG:心理治療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