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藝術是否一無是處?

最近在研究中世紀的一些東西。所謂的黑暗時代,其實也有一些光輝。


6

去年的時候去的巴塞羅那 在加泰羅尼亞國家美術博物館裡拍了幾張中世紀的畫。難道你不覺得非常的有趣么,各種sm和黑色幽默的腦洞大開。非常具備後現代主義的氣息。你再看那笨笨而又單純的手法是不是還覺得很可愛?這種扁平化處理(???? ???)難道現在蘋果什麼的不是像中世紀學習的么?早期的藝術作為一種記錄方式雖然造詣上有些美術史會認為價值不大,然而它有歷史價值呀,至少我能活生生得看到當時加泰羅尼亞人的生活情景。


中世紀被稱為黑暗年代。

因為社會動蕩,在藝術上弱化肉體的人性和情緒,對一切感官、肉體、情慾的美都保有懷疑,更追求精神上的正義。主張禁慾和靜止的符號。文學上,也產生了許多現在看來很cult的理論書籍。

中世紀的藝術家重視數學之美,所以誕生了許多符號象徵(也與神秘學興起有關),我覺得也是很有趣的。

12世紀,巴伐利亞。

1230年,《宇宙及宇宙的創造》
人體的卻是有點營養不良的感覺。

我放幾張在義大利佛羅倫薩中世紀古城聖吉米亞諾里拍的圖,但是作品年代已經很晚了。

右邊的美少女迷倒了我。

然後來看文藝復興早期出現的人文主義作品。

《天使報喜》無數人畫過,大天使向瑪利亞報喜,這幅雖然年代早但是我覺得還是不錯的,至少在色彩和神情上都是那個時代的光。

雖然這種沒有情緒、禁慾、金碧輝煌的風格讓人感覺很冰冷,但是對比當年手抄本的鬼畜畫風,這也是真夠美的啊!雖然這種美是功能性的。

嫌棄臉-聖母和聖嬰 (這是文藝復興前期了)

中世紀的美女不夠美,不真實,卻有一種符號式的神性,感受是平面的,埃及的石版上看到全是側臉的、符號化的女祭司、植物、動物,你會說它不如文藝復興嗎?

中世紀名家至少在貼金箔和摳細節這一塊兒是很用心的呢。

聖母像局部

建了600年的米蘭大教堂。(放這裡合適?先放著)

中世紀遺留下來的街道

話說回來,要是看到東正教的馬臉肖像,大家會不會再次暈厥過去。

另外中世紀那些奇奇怪怪的黑童話,也挺迷人的。


恰恰相反,中世紀藝術是最讓我喜歡的藝術。很多人都把藝術認為成線性的,文藝復興好,所以中世紀就一無是處,這完全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藝術不是線性發展的。

我喜歡看中世紀的藝術。因為有了時間上的間隔,中世紀的藝術有一種獨特的異域感和陌生感,特別讓我著迷。

在比較老的教材中,中世紀被認為成黑暗年代,中世紀的藝術被也認為成宗教和腐朽的。事實上,中世紀的藝術也確實和宗教脫不開干係,充滿著神權和壓迫。但現在,當這樣的殘忍恐嚇已經成為了歷史,我們完全可以以開放的心態看待這些古老的藝術。

哥特建築創新的結構,鑲嵌畫天真的手法,手抄畫有趣的題材上,還有神學巫術那些奇葩的故事。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強調著人文、人體尺度、真實的世界的鏡子,用「哥特」這個詞來形容中世紀對希臘羅馬文明的破壞,那是因為他們剛剛走進文明,必須要用決裂來表達態度。

所以說文藝復興還不足夠文明,真正的文明該是現在這樣。宗教經過一次次變革越來越人文,自由和民主已經成為普遍的價值觀,蠻荒戰爭和兇殘都已經成為遙遠的歷史。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去發現,中世紀藝術的美。


嗯,能問出這種問題,也不怪你們。畢竟中學歷史老師大都是這麼教的。


就舉一個例子。
中世紀拜占庭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532-537,brick,ceramic,stone,mosaic, 伊斯坦布爾)。
負責聖索菲亞的兩位建築家(其實是數學家和物理學家233)試圖在flat walls上造圓頂。而當時的圓頂,比如古羅馬的萬神殿,是造在圓形牆上的。像這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發明了穹隅(pendentive)來解決這個問題。這算是一個很厲害的創新了。

穹隅的設計可以腳柱(pier)來支撐圓頂。牆就不用受力,可以縷空出來做個窗啦之類的。
最後聖索菲亞的效果是這樣的:

這是外部。圓頂的確是支撐在flat walls上的。
傳承了早期基督教藝術的傳統,外部少裝飾,內部華麗。(象徵著外表樸素的耶穌有著一顆美麗的心2333)

你自己說中世紀藝術是爛還是不爛吧。

更不用說什麼手抄書(用真金真銀的哦)什麼calligraphy,什麼貝葉掛毯什麼喬托壁畫,什麼拜占庭馬賽克什麼哥特教堂什麼飛檐什麼玫瑰花窗了…


怎麼會留下一無是處這種評價的……

如果你覺得手抄本都是這樣。

那就大錯特錯。
手抄本也不是全都是魔性畫風啊,凱爾經很不開心啊!

按照一些流派的劃分文藝復興的相當一部分時間段也是中世紀內的……(雖然有些說法上習慣直接把文藝復興咔擦掉算作過度時期分的特別細,這個我懶得和別人爭,但是文藝復興這個辭彙本身就挺大挺籠統的,深究起來加洛林文藝復興和12世紀文藝復興也是算的_(:з」∠)_,加之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間點都不是一個朝代一個朝代那樣明晰,關於劃分和名稱問題這一點史學上也在爭來爭去,所以用雙時代交叉觀點了~)
那藝術品就更多了。

建築物更不服啊!哥特式有那麼多美麗的建築!

除了聖母百花,巴黎聖母院也是哥特式產物。同上所說,國內對中世紀的看法非常刻板,中世紀學也不發達。
還有不少論壇和網路小報作者四處造謠……總是讓愛好者解釋的口乾舌燥。

中世紀系列的懵逼表情包都是自製,只有6張,做的很倉促,不過既然有人感興趣的話這裡放個盤:
http://pan.baidu.com/s/1sjSmHBn


中世紀得藝術,褒也是因為道德,貶也是因為道德。
文藝復興時期被認為是壓迫的代表,延續到後世被說成「黑暗時代」,
到了近代,因為約翰拉斯金等人,面對社會工業化變革的時候,中世紀又被當做宗教虔誠的典範,中世紀得建築被認為是理性和虔誠的。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原因影響了人們對中世紀的評論,前面的答主已經講了很多,我就不多說了。

有一本書是比較方便接觸的,了解中世紀藝術細節的窗口:
嘯聲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柱頭上的&<聖經&>》


中世紀繪畫跟中國畫在審美取向及對自然的理解方式很相像,對人物造型的理解屬於同一思維,直到文藝復興開始分到揚鑣,而現代繪畫是中世紀的升級版,也可說是延續了東方審美,更強調畫家的主觀意識,從背景的處理就能看出來,趨向符號化。差別就是東方審美始終是內斂溫潤,這是個審美方向的問題。


建議讀讀美術史

中世紀拜占庭藝術雖然是受到教會限制,但不妨礙其藝術欣賞價值。貢布里希說過,藝術史不是藝術的進步史,是不同時期風格和觀念轉變的歷史。(大概是這個意思)


吃到第七個包子才飽,所以前6個純屬無用直接吃第七個不就行了?


最高票就是在瞎扯 中世紀指的主要是西歐和南歐以及德國 拜占庭根本就不在中世紀的範疇內 人家是羅馬希臘文明的延續 用拜占庭的文化成就來證明中世紀不是文化荒漠 一顆賽艇…

中世紀的落後 不在於他本身 而是在於對比 從時間上對比 與之前的西羅馬帝國相比 其無論文化藝術 還是工程技術等各方面都處於落後 從空間上對比 無論與東羅馬帝國(西方稱拜占庭)阿拉伯帝國 中華帝國比 也無疑落後 即使是十五世紀文藝復興後的輝煌也不能掩蓋這些事實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楓影JustinYan
鏈接:每周讀書 #115 教堂!教堂!教堂!——《劍橋藝術史:中世紀藝術》 - 每周讀書 | 楓言楓語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黃葉冷雨滿地,陰雲的日子裡昏昏幽幽,像歐洲中世紀。我們太習慣於歐洲今天的強大,容易忘卻「黑暗時代」的印記。古希臘羅馬之後,北方蠻族入侵,西羅馬帝國滅亡,唯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得以存續一千多年,從 4 世紀到 14 世紀,中世紀結束後,文藝始得復興。


日耳曼人入侵的時候,地球另一邊的中國正處於南北朝時期,修建雲岡石窟之際,中世紀結束的時候,是 1492 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大航海時代的開端,那時中國已是明朝,離開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已有數十年光景。稱這一千多年的時間為 Dark Age 是因為整個歐洲在文藝方面的衰退,但是現在隨著考古的發現以及學者的研究,已不再認為整個中世紀都是「黑暗時代」了,蠻族混亂時期只能算中世紀前期,中後期仍有不少藝術作品留下。


承接上周介紹的《劍橋藝術史:古希臘羅馬藝術》,這周我們介紹叢書的下一冊:《中世紀藝術》。前面說混亂時期留下的文物比較少,所以這本書主要介紹的 11 世紀到 14 世紀期間的藝術,其中能夠留存下來的基本都是建築,而中世紀是基督教統治的時代,所以這段時間的藝術簡單地說就是:宗教,宗教,宗教,教堂,教堂,教堂。


在前幾篇文章我們說過現代的中國人比較難理解西方古代藝術,既有時空的距離也有文化的差異,要了解古希臘羅馬藝術得先了解希臘神話(羅馬神話源自希臘神話),要了解中世紀的藝術則需要先了解基督教。

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後不久,東邊的拜占庭帝國就由君士坦丁大帝正式承認了基督教,基督教在政治權力的影響下飛躍式發展,很快佔領整個歐洲,連作為入侵者信仰的北歐神話也受到影響。我們說文化是基於經濟基礎的東西,11 世紀後各蠻族部落開始穩定下來,西歐漸漸恢復生氣,這段時期整個歐洲世界的主題就是基督教,比如十字軍東征最早就是以基督教收復聖城耶路撒冷為名,而基督教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品就是教堂。了解基督教比了解希臘神話容易,希臘神話的故事太多,多到你需要花上一兩個禮拜的時間才能把神和英雄的故事全部讀完,而基督教就一本《聖經》,雖然看上去體積巨大,但是如果只看耶穌生平的話,《新約》的《馬太福音》就已足夠。《聖經》分新約和舊約兩部,舊約來自猶太教的經典《塔納赫》,耶穌最早傳道的時候就是傳的猶太教的東西,但是不被猶太教承認,受到迫害,最後被釘上十字架。舊約創作年代久遠,內容從上帝創造天地萬物開始,我們熟悉的伊甸園與亞當夏娃就在舊約的故事裡。新約是耶穌死後,由其後來的追隨者所作,所以新約應該是最能體現基督教教義的部分,後來的許多藝術作品也都取材自新約里的故事情節,如果沒讀過這些故事,可能就不知道畫里的人在做什麼。比如經常出現在繪畫作品裡的「莎樂美」,她是希律王的女兒,希律王想要殺掉施洗約翰,但是怕犯眾怒。於是到希律王生日那天,莎樂美獻舞,希律王就起誓要送一份禮物給莎樂美,不管她想要什麼。然後王后希羅底就唆使莎樂美要求約翰的人頭,於是希律王假裝憂愁不好違背誓言的樣子,派人取下關押在囚的約翰的人頭。很多藝術家都有作品表現約翰人頭呈上的一幕,所以不了解這個背景知識,可能就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個人頭在盤子里,也就不了解作品裡人物的情感。


《劍橋藝術史》的每一冊都很薄,出版的目的是面向普通讀者,內容簡要,語言樸實易懂,同時也省去了許多背景介紹。這些背景知識對於西方讀者來說是常識,但是對於很多中國讀者來說可能就有點困擾,所以建議讀者們還是稍微花一點時間,讀一讀《聖經》新約的《馬太福音》部分,先做點功課,再來看中世紀的藝術。了解基督教對於後面看文藝復興以及 17 世紀宗教主題的畫都很有幫助。


回到中世紀藝術上來,這段時間的藝術發展可以分為羅馬式藝術與哥特式藝術兩個階段。羅馬式(Romanesque)藝術的 Romanesque 這個詞是 19 世紀發明的,用來指「似羅馬的」建築。這類建築的特點是採用類似古羅馬時期的厚石牆和拱頂。11 世紀到 12 世紀是歐洲教堂建築空前增長的時期,湧現出大批使用羅馬式風格的教堂。

羅馬式拱頂見上圖,一開始人們使用筒形拱頂(1),由於採光不佳,後來又發展出交叉拱頂(3),基本上見到這些半圓拱頂就可以認為是羅馬式建築了。

羅馬式的代表性建築之一為圖盧茲的聖塞寧教堂。因為當地缺乏石材,整個教堂基本是用當地產的桃紅色的磚砌成的,教堂中殿是非常高大的筒形拱頂。使用拱頂最大的好處是比簡單的橫樑頂跨越更大的空間,於是建築師需要使用的支撐物就更少,這對教堂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教堂的主要功能就是傳教,當然越少的障礙物越好,這樣參加禮拜的人就可以很容易看見站在最前面的教士們。羅馬式建築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半圓形門楣上巨大的紀念碑式雕塑。《聖經》裡面《啟示錄》所說的末日審判是很多藝術作品的共同主題,基督教傳教的時候有兩個主題非常重要,一是天國的美好,二是末日審判的恐懼。人生而有原罪,末日審判時罪人會被推入地獄,信耶穌者則可以獲得耶穌的救贖。前面我們說 11 世紀的歐洲是落後混亂的時期,普通民眾識字的非常少,於是雕塑和玻璃窗繪畫就成為傳教的主要手段。比起抽象的口頭講述以及基本沒人看得懂的文字描述,圖形無疑是更加直觀形象的。這點不僅是羅馬式建築,整個中世紀的教堂建築都是如此。


教堂為了突顯天國的安寧與祥和,同時給人以高大的形象,就格外強調建築的高度,教堂建得越高越好。於是在羅馬式半圓拱頂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尖頂拱、肋狀拱頂和扶壁拱,高聳瘦削的教堂直插天際,雄偉而神秘,多彩的玻璃花窗給人以幻覺版的迷夢之感,燭影搖晃之間,有些哀婉,卻又崇高,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這種特色鮮明的建築,就是有名的「哥特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


「哥特式」一詞最早源自文藝復興晚期,當時的作家對這些建築不屑一顧,認為這些尖尖的拱、帶肋架的拱頂和精細的裝飾都是野蠻的,只有毀滅了羅馬文明的「哥特人」才會做出這種東西。今天我們再看這些建築,已經不帶貶義了,由於早期這種風格是從法國巴黎附近開始,所以「哥特式風格」還有一個名字,叫「法國式風格」。今天「哥特」一詞還帶上了其他的含義,在形容小說和影視作品的時候通常和黑暗、恐怖聯繫在一起,比如美國導演蒂姆·伯頓(Tim Burton)的作品——《殭屍新娘》(Corpse Bride)。

哥特式藝術的發展可以分為早期、盛期和後期三個階段,最早的哥特式建築起於巴黎北面的聖但尼修道院(Abbaye de Saint-Denis)。西羅馬帝國被滅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法蘭克王國是西歐最重要的國家,後來法蘭克王國分裂為西邊的法蘭西王國(今法國前身)、東邊神聖羅馬帝國(今德國前身)以及中間的中法蘭克王國。幾乎各種重要的歷史事件都能看到法國的身影,比如維京後裔征服英格蘭的威廉一世就是法國的諾曼底公爵,比如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時出戰的貴族多來自法國,而今天因為雨果的小說而聞名天下的「巴黎聖母院」就是法國哥特式盛期的代表。

自古以來為有權有勢的人製作的東西要比為平民百姓製作的更容易保留,中世紀最有權勢的人就是教會和王室,所以教堂是留存最多最完整的。但是到了中世紀後期,近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征對整個歐洲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後歐洲人在耶路撒冷周邊建立了幾個貴族小王國,雖然存在時間短暫,很快被伊斯蘭國家滅掉,但是客觀上歐洲人開始學習先進的阿拉伯文明,並在地中海開始發展航海貿易,這段時間威尼斯的佔盡地利,唯利是圖,威尼斯商人也成為後來莎士比亞諷刺的對象。十字軍東征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我們以後有機會可以聊一聊。歐洲海上貿易的發展最終促成了地理大發現,也就是大航海時代的開始,商業的發達讓藝術也開始繁榮起來。於是到了哥特式後期,藝術不再是為王室與教會所屬,而是開始轉移為世俗私人服務。威尼斯因為占著十字軍的集結地,又是東西方貿易的交通要道,在 13 世紀末成為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於是像威尼斯的黃金府邸(Palazzo Santa Sofia)這樣的私人建築開始出現。這時期歐洲各國的繁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蔓延到整個歐洲的瘟疫——黑死病。前面我們說中世紀早期最重要的王國是法國,當時歐洲有 1/3 的人口都是法國人,但是到了 13 世紀,黑死病直接消滅了 1/3 的人口,人口結構發生變化,許多人遷移到歐洲各地,於是藝術家就開始在很多國家活躍起來。


整個歐洲中世紀藝術史看下來,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時期的藝術家,其創作基本都是有非常強烈的功用性的,設計教堂的「石匠師傅」、雕刻迴廊與門楣的雕刻家,給《聖經》大開本和小手卷畫插畫的畫師,給教堂作濕壁畫的畫家,這些人無一不帶著「為宗教服務」的目的去創作。這點與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藝術家」就大相徑庭。我們今天在美術館看到的作品,由於其個人情感的表達要遠大於作品的實用目的,又由於攝影術的出現,使得曾經在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寫實主義」在今天已沒有那麼重要。藝術家越來越重視強調抽象情感表達,普通觀眾就越來越難跟上藝術家的步伐。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藝術家的想法呢?

我想首先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一定帶著某種意義上的「目的」,比如建造聖但尼教堂時,蘇熱爾院長建議少用牆多用玻璃,彩色玻璃窗上的宗教畫產生神秘的珠寶般的效果,教徒通過圖畫認識基督教,通過浸潤在色彩斑斕的教堂中獲得一種幻覺般的,走向天國的體驗。我們可以說,修建這座教堂是實用上的目的,而彩色玻璃的應用則是抽象情感上的意義,這種藝術的實用目的要強於情感表達。而到了現當代時期,比如畢加索創作《格爾尼卡》,格爾尼卡是西班牙共和國所轄的一座城市,在 1937 年西班牙內戰時期受到納粹德國地毯式的轟炸,當時畢加索受西班牙政府邀請為世博會西班牙區創作一幅畫,於是畢加索創作了這幅偉大的立體派作品,對戰爭提出了強烈的控訴。畫面中死去的孩子,絕望的母親,身首異處的士兵給人強烈的觀感。可以說在這幅畫中作者側重於情感的表達,而原本的實用目的(為世博會西班牙區作裝飾畫)則不太明顯。

藝術本身有對觀眾述說的語言,但不會很精確,就像詩歌一樣,朦朦朧朧,留給觀眾很大的想像空間。對宗教畫來說,你可以想像耶穌受難的苦痛,可以想像耶穌升天的神跡,可以想像末日審判的壯烈,這些想像在事實上加強了教徒的信仰,對於現代藝術來說,是觀者的想像完整了一幅作品,當你看著《格爾尼卡》的時候你在腦海中回放一場慘烈的戰爭,一次聲嘶力竭的悲吼,是想像強化了這幅作品的魅力。這種通過想像體會到的情感要遠比直接告訴你「天國真好」、「戰爭好殘忍」要強烈得多。


16.03.24/下午
於 T.i.T


PS: 在廣州的讀者可以到一德路石室聖心大教堂參觀,這座雄偉的教堂始建於 1888 年,雖然是後來「哥特式復興」時期所建,但是也可以看到扶壁拱,尖形拱頂等非常有特點的建築。楓影認識「哥特式」一詞就是從這座教堂開始。

相關閱讀:

  • 每周讀書 #114 古希臘羅馬藝術為何令人著迷——《劍橋藝術史:古希臘羅馬藝術》
  • 每周讀書 #113 學會欣賞畫作——《劍橋藝術史:繪畫觀賞》
  • 每周讀書#107 如何通俗易懂地認識北歐神話?——《北歐神話 ABC》

不同意。

在我國,有宗教信仰的人佔少數,大部分人無法理解宗教信仰的力量。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對上帝狂熱的信仰也是一種極大的力量,中世紀的哥特藝術,你能說它沒有價值嗎?如同中國的故宮,古埃及的金字塔一樣,歐洲人用幾十年,幾百年的時間去完成一座宗教建築,絕不能說它們是沒有價值的。那時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上帝的passion(原諒我找不出合適的中文辭彙),也產生了獨特的藝術,雖然被嚴格地束縛著,但是也算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在我看來至少幾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也很難在幾十年完成這樣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況且任何東西也不能被描述為:一無是處。


個人非常喜歡中世紀藝術。
用Tapestry來舉例。
雖然起源大約在Hellenistic Period,但是真正大繁榮還是在中世紀法國。
圖裡的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作品。The Lady and the Unicorn. 全套六幅。中世紀晚期的作品,顏色非常鮮艷。

除此之外還有illuminated books,彩玻璃, 以及哥特建築等等。


中世紀的色彩美學很有意思,對後世也有影響。奇馬布埃,杜喬和喬托按照歷史學上的中世紀斷代也是純粹的中世紀人。12-13世紀法國的小型雕刻(木雕或牙雕?)是個人很喜歡的一種中世紀藝術表現。14世紀在義大利各地和德國南部已經可以見到風格各異的不呆板的聖像。如果說到中世紀早期的話可以看看哥特人的金屬崇拜。


並不是吧,雖然中世紀的藝術基本上都是為了傳教,但沒有中世紀這種光光象徵性而沒有一點美學的古怪表現,又怎麼會有後面文藝復興那麼叛逆。
歷史都是延續的嘛~我是覺得沒有一段歷史是孤立無故存在的。


「我討厭此書,尼採的書是老虎的書、老鷹的書;《懺悔錄》是『羊』的書,是神學的靡靡之音、宗教的濫情。奧古斯丁是「羊」叫,找依靠的人性,是共性、個性在一起,我不喜歡他的個性,共性也無用。麻雀是鳥,鷹也是鳥,『鳥性』有什麼用?
好比一瓶酒。希臘是釀酒者,羅馬是釀酒者,酒瓶蓋是蓋好的。故中世紀是酒窖的黑暗,千餘年後開瓶,酒味醇厚。中國文化的酒瓶蓋,到了唐朝就掉落了,酒氣到明清散光。『五四』再把酒倒光,摻進西方的白水,加酒精。
後來貝雅特麗齊出嫁,二十五歲死時,一直不知道但丁愛她。《新生》就是寫這一段愛——每個人都經歷過一段無望的愛情,『愛在心裡,死在心裡』。
《神曲》涵蓋甚大,中世紀哲學、神學、軍事、倫理。以現代觀點看,《神曲》是立體的《離騷》,《離騷》是平面的《神曲》。《神曲》是一場噩夢,是架空的,是但丁的偉大的徒勞。
《伊利亞特》太幼稚,《神曲》太沉悶,《浮士德》是失敗的,都比不過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是詩劇,詩不能長的。『詩』與『長』,不能放在一起的。詩是靈感,靈感是一剎那一剎那的,二十四小時不斷不斷的靈感,哪有這回事?
詩難以數千行。不能以故事入詩。中國詩太聰明、太魂靈,不肯上當。音樂分樂章,許多是失敗的。
中世紀距今也有千餘年了,只知道是黑暗時期,到此為止,黑暗千餘年中有什麼東西?不知道了。我宿命地對中世紀有興趣,現在慢慢知道了。
人類正好被壓抑,埋藏一段時期,而又文藝復興。
我在作品中一有機會就談到中世紀。現在我們去歐洲,是中世紀以後的歐洲。細察,仍然到處可見中世紀之前的歐洲。公元476 年到1492年左右,劃為中世紀。這種演算法,是自西羅馬滅亡後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中古時期。
我們算這筆賬,最後是要看看中古黑暗之後,會不會有東西出來。」

——木心《文學回憶錄》


哎,能問出這種問題,我估計你對中世紀連最基本的了解都沒有吧

算了,不說廢話,還是直接上圖吧。

您還是自己判斷吧,這可都是中世紀的藝術


中世紀的藝術宗旨,其實和現代藝術有相通的地方,比如《揭開啟示的第五印》

是不是感覺比較「現代化」?
雖然這幅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不過更有中世紀的風格


否..我甚至無法理解為何會將一無是處和中世紀藝術聯繫起來


建議題主讀讀艾柯小說和博士論文


如果歐洲中世紀的藝術品是在中國發現


推薦閱讀:

馬克筆上色如何才能過渡自然?
應如何解決繪畫最終效果沒有過程好的問題?
蒙德里安的格子畫遵循了多嚴格的美學比例?
如何評價崩壞兔兔子嘲笑肥lo的畫?
最近有點畫不動了,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

TAG:繪畫 | 藝術史論 | 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