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初學者,被老師嘲笑拍的照片毫無內涵,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欠缺在哪裡,希望各位前輩指點?

謝謝大家,支持和批評都有去看。

也在慢慢的調整,希望以後能拍出更好的作品。

最近在看很多不同的作品,以後拍出更好的再來更新吧。

最近沒拍什麼......大晚上就賣個萌放一隻出門吃飯的時候拍的貓【。

另外我是女的啊...不要再叫我大兄弟了惹...........


建議:直接找你的老師談。
這個問題下的各種回答,有的在批評題主,有的在批評題主的老師,有的則在反駁批評題主老師的人。我覺得攝影作為一種藝術的表達形式,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因為這種東西不像理科,1加1就等於2,沒有一個是與不是、對與不對的評判標準。也許你可以評價一張照片好或不好,但好還是不好,這個是一個很主觀的評價,因拍攝的人而異,因觀看的人而異。
你拍了一張風光照,風光狗一看說:碉堡了,毒德大學!拍人像的看了一眼:哦,你把珠峰拍的那麼好看,珠峰能當你女朋友?
前段時間我拍了一個以城市風光題材為主的短片,得到了不少好評,然而一個長輩看過之後跟我說:畫面還可以,但沒有體現出這個城市的內涵。不過對我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因為,我不是攝影工作者,我拍照就是拍給自己看,自己覺得一顆賽艇就好了。我很贊同在之前一個關於南京的延時攝影的問題下,有一個答主就說到了這麼一句話:為什麼我拍這個城市就一定要符合你對它的印象?你給錢了還是這個片子礙著你什麼事了?
但是,題主是攝影專業的學生,所以可能還真的礙著老師什麼事了,或者老師可能以後會礙著你什麼事。。所以我認為題主最好是直接找到老師聊一聊,聽聽他所謂的內涵究竟是什麼,然後再對症下藥,作為老師他有責任告訴你這些東西,至少一個大概的方向,畢竟你不是自己搞研究的Phd。像開始說到的,就這個問題下的回答都已經產生了很多不同的意見,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都能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也許你在這裡看了一大堆建議,然後拍了照片再去拿給老師看,說知乎已經欽定了,這就是內涵,你老師會說:你的這些照片啊,還是too young。功利一點的說,如果你把這個課程當成一個商業拍攝項目來看,你的目的是要你的客戶(老師)滿意(給你一個不錯的分數),而不是你自己或者旁邊那些提建議的人,你需要的是找准客戶(老師)的口味。


只是有感而發地簡單扯扯淡,覺得我說話太多太煩太直白的話,請見諒。

看了一圈這個題的答,有抖機靈的,有不明真相吃瓜群眾的,也有迷之裝資歷的,攝影版塊還是那麼迷。

@王習麟 的答相較之下,的確是題主短時間內能跟老師談笑風生的一個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但是,長遠來講,尤其是對於一個攝影專業的學森發展來說,還是有點naive。

——————首先,慣例的扯淡——————

1.題主選的片是糖水片(但是題主說這是拍著玩的,姑且理解為並不是題主的真正課內作品??),並且風格偏向模仿,技術層面(構圖、光線應用、後期等)還有所欠缺,題主必須接受這個事實並且做出反思、學習,具體的我不展開討論,不是重點也不是難點。

2.老師的「嘲笑」

a.假如題主真的學習了半年的「理論」,在咀嚼這些理論之後你拿出的還是這幾張家裡拍著玩的片的話,老師必然會覺得很莫名,哪怕他是個老法師。。。或者說,答主只是研習了技術層面這樣的理論?

b.嘲笑嘛,估計是題主你跟他經常撕逼的緣故吧,但是當你被一個長者嘲笑的時候,你要做的是……

膜!

哦不不不。。。你應該讓他給出他的定義,他嘲笑你缺乏內涵,那麼他所認為的內涵是何物?

3.「內涵」這個梗?

私以為,「內涵」和HDR應該並列為鍵盤攝影界的兩大萬精油。

一張視覺衝擊感強力的圖往往會被吃瓜群眾吐槽一句:審美疲勞,缺乏內涵。

而面對未知的後期風格時,則會有人說:HDR完曲線拉一拉。

簡直是笑話。

——————扯淡結束——————

這是個什麼人都能談論攝影的年代,因為相對於繪畫那對畫這個創作過程的高要求,攝影的創作過程似乎只是個從取景器到按快門的簡單差事,所以但凡能應用拍照這個動作的人,都自以為能參與談論攝影。

那麼,當一個攝影愛好者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照片缺了點什麼,為此而感到迷茫,未嘗不是件好事兒。

誠然,有很多人這時候可以蹦出一個詞兒,「內涵」。然而,很多人所認為的內涵,往往是想當然的,通過自己日常經驗和個人邏輯所臆斷的一個詞。

天天把這貨掛在嘴邊的,張口閉口大談內涵的,十有八九無法定義內涵,也拍不出什麼富含內涵的片。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反省之餘,你可以試著做這幾件事兒。

1.建立自己的認知重新定義自己。

對於攝影中的「內涵」這種屬性,或者該這麼說,照片中,【事物表面之下所蘊含的真實】,是神聖、值得敬畏以及必須被認真對待的,你每一次提及它時,你都必須小心謹慎,在心中首先要說服自己,給自己一個可以信服的闡述,給自己一個自己配得上談論它的理由。

縱觀攝影史,無數攝影先輩前赴後繼,用著各種觀察方式、表現方法來追尋、探求它,可以這麼說,攝影一直都是一個攝影師藉助相機/圖片這個媒介在追求、超越「真實」的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是一個可以僅記錄表面上的,比如美、丑、視覺衝擊等最膚淺的外在,也可以是一種絕對冷漠態度下的,即拋去那些會分散注意力的視覺衝擊感等元素,對眼前的一種純粹客觀的描繪,更可以是拋開以上所有的,將影像作為一種個人情緒表達的,一種主觀的的紀實方式。

比如,以此篇論文中的觀點為例:http://www.americansuburbx.com/2010/07/theory-walker-evans-and-robert-frank.htmlWalker

(Walker Evans, Street and Graveyard in Bethlehem. Pennsylvania , 1936))

Evans的大畫幅所拍攝的城中墓地,他一如既往的極致的冷漠、樸實、而且認真(在最適合的光線下儘可能的來整體描述場景)的態度下,展示給你的就是這樣一個客觀的,無法反駁的,本該如此的歷史場景

(Robert Frank, Crosses on Scene of Highway accident - U.S.91, Idaho, 1955)

而Robert Frank的這張照片同樣是關於墓地,但照片中還展現出的是刻意經過壓縮的天空,圖片上粗糙的顆粒,以及刻意聚焦前景造成的車禍者的十字架的模糊等要素,這些要素使得原先的主題,墓地,變得「模糊」,而他所要記錄的那種情緒——死亡、壓抑與悲傷,則清晰了起來。

(Evans Westchester, New York, Farm House, 1931)

同樣的,還是Walker Evans的圖,體現大蕭條年代下,佃農生活的紀實報道,描繪了農場房子與農場房前的車。

(Frank Covered car——Long Beach, California, 1956)

Robert Frank 以相似的構圖來拍攝車,但不同的是,在他的主觀把握之下,這輛車彷彿是一個被蓋上白布的死者一般,流露出一種他(影集The Americans中主旋律)所想表達的沉重、壓抑。

But after having made it instinctively, unless I fell that the product is a transcendence of the thing, of the moment in reality, then I haven』t done anything, and I throw it away.

引用一下Walker Evans採訪中的原話,拍照這個機械動作雖出自本能,但「攝影」應該是對事物本身的超越。

2.學會「看」

重新定義自己後,意味著你要對外界有著更深刻的感知。

Saint-Exupery, 「it is only with the heart that one can see rightly; 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

「看」,更應該是用心去觀察體會,而物質的表象往往會蒙蔽你的雙眼。

攝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種再創造/複製(reproduce)的行為,每一張照片同時也是一種你觀看世界的方式。

入門的話,這裡推薦一下John Berger的書,比如Ways of seeing(觀看之道),改編自BBC的紀錄片,建議先看紀錄片再看書,很好理解。

比如,他紀錄片中的一個例子,同樣一副畫,擺在你的面前,當相機拍攝的是整幅畫時,右邊的這隻狗,主要是作為古典繪畫里的一種諷刺存在。

比如:

而拉近鏡頭時,由於特寫,他的身份不再是一個大的主題里的某個元素,而是變成了主體,那麼此時他的存在,可能只是在說明,這裡有條單身狗。

再引用一個他書中的觀點:

每張照片,多少能察覺到攝影師從無數可供選擇的景觀中,挑選了眼前的這角度,即使在隨意拍攝的家庭快照中也是如此,攝影師的觀看方法,反映在他對題材的選擇上。

所以你必須要學會「看」,明白你要怎麼觀察世界,理解別人的圖片等等。

3.讀書

我說了這麼多,其實還是想告訴各位,多看書。

題主,作為修攝影的騷年,會跑來知乎問這個問題,尤其是這種如此新人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缺乏知識儲備。

這裡說的書主要指的是

a.攝影史,你必須明白前人做了什麼,然後才能明白現在在搗鼓什麼,再找出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展開來研究,這是一個摸索的過程。

b.具體攝影名家的畫冊,創作的過程註定無法逃避這樣一條規律:模仿——複製——創新。

c.攝影的論文、斷論、期刊,比如上文提及的文章、書籍這樣行內人的論文,比如桑塔格這種文學人士著寫的《論攝影》里的斷論。

至於具體該看什麼,讀什麼,請運用自己的自學能力去搜索,不贅述。

P.S. 盡量看外文書籍,不解釋。

4.走出去。

從宅著的宿舍走出去,從校園內走出去,從會讓你感到沾沾自喜的圈子裡走出去,往前走,把以前的自己,現在的自己,都遠遠地拋在腦後。

——————最後——————

勇氣與自信,來自於知識儲備,而非無知。

好好像西方記者學習,早日和老師談笑風生,別做一個只會按快門修修圖的文盲

以上。


糖水片要啥內涵?要啥自行車?
人像攝影三要素:模特要美!模特要美!模特要美!

不過啊麻煩兄弟您多練練構圖,50%的皂片都在美女腦袋上種樹是個怎麼回事?


先看圖,首先模特顏值是不錯的,這個風格的人像首先就難有內涵,所以不用追求內涵,想要內涵可以整個看不懂的黑白啊^ ^
但是很多圖片並沒有拍的很美,不過看的出來潛力不錯,從構圖和選擇光源和背景上先下下功夫,不要浪費了模特.

其次,就你老師說的,雖然觀點是老法師的,但是作為攝影專業來說他的要求恨合理,如果只是糖水小清新人像確實沒有讀攝影專業的必要,有空多嘗試街拍和紀實去鍛煉自己鏡頭的感覺,有條件也可以試試棚拍和概念人像,也多看看高手作品,大概就明白老師的意思了

另外回答里那麼多噴老師的,只想說,清新糖水人像真的不用在攝影系裡學


不說片子拍的怎麼樣啊,就說你對攝影的理解,和你的那個老師絕對是不一樣的。

理念不同怎麼都不對,道不同不相為謀。


你那個老師總是強調內涵,說不準也是老法師級別的人物呢,你還是離他遠點比較好,畢竟你們走的根本就不是同一個路線。

有的時候,攝影僅僅是一種美感的表達,並不涉及內涵這種高大上的東西。


排名第一的答案絕對是誤人子弟。我敢保證,排名第一的答主不是攝影專業科班出身。大學攝影教學,你跟我說,找准客戶需求,那你告訴我,大學教育的每個專業學那麼多基本課程幹嘛?

這麼多基本課程的學習,美學訓練,藝術素養培養,色彩搭配以及攝影史發展,與客戶需求有什麼關係?客戶只需要你拍一張他滿意的照片。而大學通識課程負責建立的是你對攝影體系的認識,是培養你職業攝影師紮實理論功底的學習,你連基本的基礎攝影邏輯都沒有培養,你拿什麼去滿足你的客戶需求啊?你以為你攝影專業科班出身的職業道路是給妹子整天拍這種大光圈空洞乏味沒有內容的低級糖水片么?

回過頭再來說答主照片的問題,真的是很爛,連我這種業餘愛好者都看不下去的程度了。兄弟,隨便打開你的微信,附近的人或者微信朋友圈中女生的自拍,跟你的照片比比,看看你照片和他們的區別。

除過你照片中的妹子人長得漂亮,你的照片一無是處。大光圈誰都會,後期的磨皮你做的和妹子手中水果的美圖秀秀的水平差不多。我朋友圈裡面的妹子自拍分分鐘比這個好看,我們目前在比照片中妹子的顏值,而不是攝影。不信我給你上圖。

你告訴我你攝影專業出來的要靠這兩把刷子混?呵呵。。。那真的,不是在下謙虛,你的技術還不如我,我學理工科的。商業攝影你會么?建築攝影你會么?紀實攝影你會么?人文呢?風光呢?用光你會么?你除過拿這個騙幾個啥都不懂的妹子騙騙炮你還能幹嘛?

以前教我攝影的老師是北影攝影專業畢業的博士,她告訴我,你看到什麼那你拍出來的是什麼。今天我經過思考,我認為把她的話可以總結成這樣:你的作品其中必須要有你的情感和邏輯,並且能夠得到他人的共鳴。

我認為這是一個攝影的境界,只有你真正的對你面前你要拍的物體有了情緒有了共鳴,你才能真正理解你要拍攝的對象,從而將它內在中最具有感動人心的地方抓取出來。

所以說,為什麼搞藝術的人都很多愁善感,因為他們有一顆能夠深入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心靈,從而在藝術創作中可以將某種情感或者美深刻呈現在人們的眼前,並且喚起人們的共鳴。

我們攝影課的期末作業,也就是期末考試,老師讓我們寫對世界的感受,無論什麼都好,我寫了一篇關於在火車站遇見智障兒童的故事,拿了最高分。那個智障兒童我雖然沒有拍出來,但今天在我眼前歷歷在目,他慘白的眼眸睜得大大的,瞪視著這個世界。

兄弟,把比照片中的美女換成一個其貌不揚的女生或者街邊的陌生人,你能把他拍的同樣抓人眼球張力十足么?想一想。

這許多年我深感學攝影遇到一個好老師多重要,記得當年,08年,我剛學攝影,傻傻的問老師,老師老師我想學攝影,你給我推薦一款單反吧。2000塊錢左右。那可是08年,2000塊錢連個卡片也買不到。

我老師,這個和我現在年紀差不多大的少女,思索了半晌,微微笑了笑,對我說,你知道嗎?最好的攝影作品啊,不用相機也可以拍得到,要用心。

多年以後,我覺得那個少女說的對。


完。

用手機寫的答案,不上圖了。我的人像不多,知乎上有幾個答案,大家翻的看吧。


內涵、匠氣、靈動、沒主題這些詞很好用,是點評藝術類作品的萬金油。


謝邀。

其實我也想請教一下你老師。

這張照片夠不夠內涵

不夠的話這樣呢?

還不夠?這樣呢?

還不夠?這樣呢?

那要多少內涵才是有內涵啊?

與其拍些別人看不懂的內涵,倒不如拍好人家看得懂的畫面。

再說了,別人一眼看得出的,不叫內涵,叫外飾。


不是前輩,說錯了請批評。
前面的風景人像,風景選的一般。頭上長樹之類的都有些小缺陷,第一張的焦段我個人覺得不對。
最後的人像,怎麼就只貼了一張,連起來看的話會好些,就一張情緒表達的不太明確。
帶有強烈情緒的照片不會說是沒有內涵吧。因為情緒帶著故事。


拍個人像非要內涵,說個相聲非得有教育意義。
有病吧?


藝術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了一次巨大的轉變,從文藝復興以來的天才式藝術變成了今天的職業式藝術,因此藝術教育也從學徒式的培養變成了課堂式的培養,因此培養目標也就在於讓學生滿足一系列技能標準,當然用行話說就是「技法」。而為什麼出現這樣的轉變,說白了無非是適應藝術品市場買方從贊助人到中高社會階層甚至全民的變化。

攝影,作為一個藝術的子門類,自然其教學也是以培養學生的技能標準為目標,而其目的則是滿足學生對於市場的需要。當然,這兒的「技能」概念是比較廣泛的,包括藝術感染力之類的東西也是技能點之一,也就是傳統上大家所認為的美術教育應該教的那些東西。不過,「藝術感染力」這種東西到底能不能通過課堂教出來,那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當老師教學是以培訓技能為目標的時候,自然老師對於學生作品的批評就要落腳到對於各個技能點的評判上,而且由於這些技能點之間事實上是有相互重疊的,所以大多數時候我們是基於對這些技能點的總體感受給出一個籠統的分數,畢竟對於每個學生都做詳細的技能點分割然後予以點評實在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那麼在這樣的語境下,老師評價學生作品缺少「內涵」的時候,這個「內涵」本身就是有內涵的。當我覺得你的照片在各個方面均不達標,可能說「沒內涵」是一件最省事兒的答案。必須說,我不題主老師的這種回答,但是按照網上討論「內涵」的標準去分析老師的「內涵」,可能是無法碰觸到問題本質的。

好了,接下來,我們來具體談題主的作品吧。

題主一共提交了四幅作品,加上一句話「我個人對於攝影的理解就是記錄我自己覺得美好的東西」。我不知道這四幅作品是作為一個整體的作品,還是作為四幅分別的單幅作品;另外也不知道這句話是說明題主這四幅作品想要表達的,還是想要談自己對於攝影的整體感受。那麼我分開這幾種情況談。

首先上總結論,無論按照哪一種情況來談,題主的作品和表達都是不及格的。換句話說,如果這樣的作品提交給我,雖然我不會用「缺少內涵」這樣的評價,但評價也一定不會讓題主滿意。另外,因為題主已經談到自己和老師「相處不來」,恐怕如果我以老師的身份出現你也不會願意與我做過多的溝通,那麼我給的答案恐怕會更簡短,例如說「不行」或者「糟糕」。

當然,無論是哪一種答案,其實對於題主本身都不是糟糕的,因為除了師生關係之外,藝術家很少有機會聽到對於自己作品真誠而直接的評價,對於籠罩各種「迷」的攝影來說更是如此。如果老師對你的答案不是這樣直接,恐怕你也不會在這兒來提問,並且得到更多更詳細的回答。

下面是具體分析。

首先按照單幅的標準來看。

第一張作品,有炫光,暗部色溫有下降,人物面部直接吃光,頭上長樹,手位於暗部因此導致了畫質的嚴重下降和偏色。第二張作品,人物的發色和膚色都有問題,背後的頭髮和頭部形成了斷層,人頭 上一個大白塊,這個和有樹基本上是一樣的,背景的墊子是花的,細節數量甚至超過了人物。第三張作品,頭上長樹,前景的水瓶很奇怪,右下角多出來了點兒東西。第四張作品,勉強能算是這四張照片里好歹不能直接從技術標準上談問題的。

接著按照組照的標準來看。

這四組作品放在一起,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格格不入」。色彩不一樣、瞬間不一樣、佔比不一樣、情態不一樣、技巧不一樣,唯一的一樣恐怕就是什麼都不一樣。當然,如果拿掉最後一幅,可能至少頭上有點什麼東西這一點都一樣。所以這個作為組照,這個同樣是不合格的,而且問題更明顯一些,我看不出它們作為組照你想要表達什麼。

如果我們將你後面的,「記錄我自己覺得美好的東西」放在一起看,就會感受到對於美是什麼,你自己是沒有什麼明確的判斷的,那麼對於這種朦朧的探索想要說有內涵是很難的。

接下來單獨看看你的這句話。

可能確實是沒什麼內涵...因為我個人對於攝影的理解就是記錄我自己覺得美好的東西

這句話本身是自相矛盾的,因為記錄和表達美本身就是一種內涵,而你說自己的作品「可能確實是沒什麼內涵」表明你自己是不認可「美好的東西」是可以作為內涵的,也就是說你自己對於自己的創作從心態上是否定的,或者說至少為自己的「記錄美」找不到什麼支撐。

當然,我並不覺得以上我對題主的作品評判是對的,只是在缺少溝通的情況下,針對題主給出的信息在攝影教育的框架內所做的分析判斷。換句話說,這種判斷是以市場為最終導向的世俗化評判。就好像用以上的每一句話用來評價任何一張生活照都是妄自尊大一樣,用以上的每一句話來評價題主對於自己的生活記錄同樣是不禮貌的。

以上,如有冒犯,請見諒。


你這不就一張圖么?怎麼看


個人覺得很搞笑的一件事就是,如果這個問題改為"我是攝影專業的學生,發幾張個人攝影創作上來知乎求評價"的話,很有可能這裡一堆嘲諷老師的答題者會說出跟老師一樣的評價,就醬。


我覺得好多人的思維有問題。

簡直就是反智。

問這個問題的人是個攝影專業的學生。

畢業且不論她是否真的要吃這碗飯,好歹她還在拍,就必須知道攝影專業的要求。

為商業?真的有人為這樣的照片買單?
能得到一份穩妥體面的工作?
重複這樣的照片能適應實際工作?

為學術?難道不就是要思想嗎。
把唯美,美感拍得學術的真不少。

一群反智的廢物,看到別人老師略微不好就高潮。

一群沒自信的廢柴,是的說不定別人老師是個比你拍得更好的老法師,可是你告訴我,你們千篇一律的人像風景,是不是新一代老法師,不你們連老法師的基本功都沒有。

一群只會高潮禍害人的廢柴。


華麗分割線


媽呀,嚇死我這個慫逼了。

居然有路人截圖說我人蔘攻擊,媽呀,到底是誰攻擊誰了。

你自己認的還說我呀。

來來來,看爛大街的例子,因為爛大街,我覺得應該是多數人認可的吧。

零、我不承認你是攝影教育的從業者。

一、老師水平差,對不起大家,我的錯,我遇到的都是好老師好法師,無論是否學生時代都比我優秀及能輕鬆點撥我,對不起大家,我不知道你們的老師都是辣雞啊。

二、攝影類別非常繁多,人像攝影,攝影藝術,人文,風光。假如你們說題主的是日式小清新人像的話,我說假如我只能放一些公認的例子了,小清新人像怎麼內涵。

木村伊兵衛賞作為日本的重要攝影獎之一,&>《明星》:川島小鳥 X 台灣
尤素福·卡什作為傳統的人像攝影師,尤素福·卡什_百度圖片搜索
一個接地氣關鍵是我自己不喜歡的人像攝影師,肖全

對比起來,我不認為這個問題的作品到達天花板,不追求深度的理由。

人像
三、就業平台,對不起,這個我扯不出蛋了,要不你們邀請幾個從業者來,問問你們會不會簽下這個水平照片的作者。

通篇他的老師怎麼樣不關我事,我就是地圖炮噴其他答主...


同為攝影專業的學生,這種問題你就該問我。

首先要明白你上大學學攝影的目的。

攝影有很多類別,上面 @彭渤已經說過了
攝影類別非常繁多,人像攝影,攝影藝術,人文,風光,紀實。每個類別的拍攝思路都是完全不一樣的。理念更是差的太遠了。
有這麼多不同的回答,也代表了各自不同的類別。站在各自的角度來講,也都對。

不知道題主學校的攝影專業是否有主攻方向?講道理的話應該是沒有,那你們就應該是學習攝影的基礎知識,掌握各類攝影的基本技能,在畢業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攝影類別來工作。

專業的攝影(職業,以攝影謀生)分為三大類:商業、藝術、教育(指高校攝影專業教育,社會上開個班的那算是商業)
類別交叉不衝突,一般選擇其中的一或兩類。

題主這個人像攝影,形式還是那種最常見的糖水片,回答中有人教你更好的構圖的,沒有錯,但是你再怎麼調整構圖,也就只是個表現模特好看的糖水片,老師一樣會說沒有內涵,而且題主自己也說了,就是覺得美,當然沒什麼內涵,也沒啥畢竟沒學多久。
找老師給你推薦大師的作品吧,看一看,漲姿勢,慢慢就懂了。


內涵不內涵的取決於拍攝題材。人文類的題材或新聞類題材需要有內涵從而引發觀看者的聯想。藝術照,寫真照,婚紗照,兒童照,風景照。。。這類照片只要拍的漂亮就好了。要內涵有毛用?


作為業餘攝影師來看 片子蠻不錯的 但是作為專業學攝影的 我覺得老師可能希望你表現的東西更深入


內不內涵不說了,沒意義。照片本身質量不高是真的。買點時尚雜誌看看,就知道差在哪裡了……檔次和質感這個東西是真實存在的。具體改進的點,嘴巴旁邊三個手指頭不誘人,躺在床上的那張也沒拍出身體曲線,坐著那張倒是能看出意圖,表現脖子優美曲線,可是不夠美……總而言之要改進的細節太多,後期是修圖師的事情,但前期是考究攝影師的功力,努力吧,把人拍的好看就沒幾個人做得到,意義啥的以後再說吧……


題主是妹子么?那,我們先來探討探討什麼是內涵。
拿尼,題主是漢子?呃,那我們還是探討探討什麼是照片的意義。(雖然有答主認為沒內涵不代表沒意義)
"沒什麼意義。"
十多年前,我也如題主一般,是個對攝影發燒的學生。背著一套鳳凰808和三腳架,跑到烏鎮用心拍了近十個膠捲,咬咬牙,啃了幾天速食麵,又從生活費里擠點錢沖洗出照片來,滿心期待地交給攝影老師點評。他翻了翻,搖搖頭,如是說。

呃,你的老師該不會就是他吧?
(≧?≦)
那時,老師終究也沒教明白我,怎樣的才是有意義的照片。我只是記得他的吩咐,多拍多看,用心體會。

後來,我跟著一位師兄參加了大學攝影協會組織的外拍。膠捲沖洗出來,我正後悔第一次跟著一群人亂糟糟沒拍出啥好片,忽然聽聞,友情出鏡的漂亮模特師妹竟成了師兄的女朋友。我恍然大悟,師兄果然深得攝影內涵。

實習,我去另一位已畢業師兄處學習攝影,那是在圈內享有讚譽的攝影部門。正是酷暑,閑來無事就呆在辦公室,吹著冷氣看看片。一次,從桌底搬出一大箱剪得整齊的底片和小樣,我驚奇地發現,同一個場景,機位不變構圖不變用光不變,連拍了四五卷膠捲,看小樣,幾無差別。我那時想,大師原來也有機關槍般掃攝的隨意和不自信。

工作後,我仍時常逛學校攝影論壇,一位小師弟貼自己拍的風格化圖片,大概是他女友的小清新人像外加偶爾的黑白紀實風格。我初不以為然,人像么,我就是木有美女練手罷了,紀實題材他更拍的粗糙。讓我大跌眼鏡的卻是,聽說他在網路上贏得女粉無數,還沒畢業就片約不斷。

我花了不少時間看過不少攝影展,國內的國際的。有驚嘆有啟示,更多無感,卻不妨礙它們或掛或貼在或精緻或破舊的牆上,在聚光燈下以巨幅尺寸彰顯自己的存在。自我總結,這些照片來自牛逼的攝影師牛逼的策展人,沒看出內涵來還是俺水平不夠。

這些年混在攝影圈的邊緣,發現這裡原來也分了好多好多小圈子。玩器材的看不起拍人文的,覺得後者的底片不夠大;拍人文的看不起拍風光的,覺得後者甜膩缺乏靈魂;拍風光的看不起拍人像的,覺得後者只會擺弄燈光布景;拍人像的看不起拍藝術的,覺得用光構圖毫不講究空有形式感;拍藝術的看不起其它任何人拍的,覺得他們因循守舊囿於技法。

呃,一不小心掰扯了辣么多,其實無他,只是想從題主的問題更進一步引出一個話題,攝影有沒有統一的評判標準么?-------


評判,就涉及到照片的讀者。照片是給人看的,要獲得評判就要搞清拍給什麼人看。

我認為可以分為兩種,為自己射,為別人射。

一點陣圖片風格讓我很喜歡的師兄(怎麼還是師兄-_-#)曾在博客貼出一張照片(原圖文沒找到,這貨陸續搬了N個博客,還時常斷更,下述全憑不靠譜回憶)。小卡片機晚上拍的一張照片,冬夜有月,枯樹黑牆後是冒煙的煙囪,畫面噪點誇張還虛得一塌糊塗。那是他每天下班回家必經的衚衕,那一晚忽然抬頭,有所感,抬手咔嚓一張,無關工作無關攝影,只是那一刻情緒的寫照。
這就是為自己而拍(這位師兄工作之餘就為自己而拍,所以博客經常斷更數月甚至年余)。這張照片他並不指望別人能看懂,但多年後,我想他再見到這張照片,依然會想起那一瞬間,激起他拍攝慾望的所見所感。
為自己而拍,是記錄完全私人的體驗,於自己內涵豐富,於旁人,卻很可能毫無意義。很多藝術家就為自己而拍,沒有共同經驗的人無從評判。

重點說說為別人而拍。這個別人,是傳播學上的大眾。
絕大多數攝影者,拍照是為了給別人看,在傳播中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技巧、審美、價值觀等等。
但是,不同於文字,
圖像的意指是相當模糊的!
圖像的意指是相當模糊的!
圖像的意指是相當模糊的!

正因此,為便於拍者與觀者僅通過照片形成某些共識,拍攝需要遵循既定的攝影語言規則。這種規則包含常識,譬如近大遠小的透視感,也包含繪畫語言,譬如黃金分割點構圖方法,包含百多年大眾對攝影術的了解,譬如拖動的虛影隱喻運動緊張不穩定等等。

然而,攝影語言規則雖有一定成律可循,解讀卻可能因文化、地域、習俗、時代等不同有很大差異。
同是紅色,在中國代表漲、喜慶,在美國代表跌、血腥;中國妹子習以為常的磨皮美白,歐美妹子認為怪異不自然;幾十年前地平線傾斜、人臉半切邊等攝影禁忌,現在已是慣用技法。

因此,有效地評判照片的內涵有個前提,拍者和觀者必須站在同一攝影語言規則的框架內。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大致是這個意思。

答主@Tonfii Yu所說,你的老師可能是個情懷執著者,所以這也並不代表你的照片拍得不好,可能只是缺了觸動他的點。
你與老師之間難有共鳴,因為你們各自掌握的攝影語言規則不同,對同一照片的解讀就不同。回到題主展示的幾張圖片。如果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我會點贊,挺好看呀。如果你只是想獲得普通讀者的認同,大概夠了。
但我也能理解老師的評價。
題材是當下流行的美少女清新人像,對你和很多普通讀者而言,少女的美麗簡直就是最美妙的視覺享受!但對於閱片無數的老師來說,這樣的畫面他已熟視無睹。而這幾幅照片的構圖用光後期等攝影技法更是平常,沒有突出的特點。簡言之,無論是技法或思想上,都很普通。這大概是老師所謂的無內涵。
畢竟,他是攝影老師,對學生的期望不止於此。也許,他期望你更進一步,無論在題材或者技法,嘗試更多的表達。這樣,在以後的某一瞬間,你想用攝影向觀者傳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時,不至於無力。美,不僅僅只有少女顏值,更何況,美,也只是這個多元世界的一面。


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我建議題主多拍多看。在我看來,攝影可用的技法其實真的很少,到了一定火候,你會發現,為誰而拍拍給誰看就決定了照片的意義和價值。

------------------
第一次回答,手機打了幾天,題主看在我這麼辛苦的份上給個讚唄。如果能把最後一位美女介紹給我,辣就更好了


不貼圖。
高二不在讀愛好攝影一枚,喜好紀實。
正題
我每次出去回來我媽總是會問我,為什麼看你拍了那麼多張照片,回來最後就這一兩張?攝影技術是不是太差?
其實…很多片子美是很美,沒有意義,我去景點拍風景,太多的人拍過相同的了,我拍的再好看,也只能表示,到此一游,這種照片存在硬碟里我可能都不會去翻看,所以沒有意義。這種片子太多太普遍了,在互聯網如此發達 人人都有手機拍,家家都有相機的時代,照片太多,無意義的照片也太多了。
題主拍的其實很好,對於妹子來說可以說是老了拿出來當個珍藏,回憶一下,那麼有沒有想過,拍這些照片是為了什麼呢?
我覺得好的照片是會觸發人的感覺的,之前我拍了一個照片,拿給我很多的人,她們都說誒呀這照片好,妙極了,具體的體會確不一樣的,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感覺不一定很具體,有可能是覺得,呀這照片有意思,具體哪裡呢,卻不好說。
比如說一張照片觸發深刻的人回憶,讓不知道故事的人都體會到的心情。
可能要求比較嚴格了吧,可能意思就是美則美矣,但太空洞,沒有實際內容。你想表達什麼?

額,個人體會。望大神指教。


推薦閱讀:

怎樣提高攝影的審美?
如何用iPhone拍出好看的女朋友?
女朋友不會拍照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尼康D5500鏡頭的選擇?
如何批評這組人像照片?

TAG:攝影 | 攝影技巧 | 攝影技術 | 人像攝影 | 攝影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