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第一批丁克(DINK)家庭,現在都怎麼樣了?
隨著二胎開放,時代在發展更迭,大家都在討論生二胎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在說一胎都不想生,更別說二胎了。(網上查的)國內出現丁克家庭大概是在上世紀90年代,突然很想知道早些年決定做丁克一族的人們,如今都怎麼樣了?是否隨著時代變化也改變了呢?
我認識的丁克最老的已經97了,是我的鄰居,老伴過世好多年。
我們這有種養老院,確切說應該是老年人活動中心,老人們早上去,晚上回家睡,如果白天沒到又沒請假,社工會到家裡確認情況。
老爺爺心態超好,小區里和見到的每個人問好。
上下樓梯如果有人要扶他他會生氣,說你認為他老了不中用。
去酒吧拉著女酒保說要等人家下班一起吃宵夜。
在醫院和值班醫生練口語。
前幾天因為追一個老奶奶和別人吃醋。
………………
一對60+的丁克,女的是我老師,文藝宅,老公是手工宅。
房子裝修沒請工人,家裡幾乎所有東西都是兩口子自己做的,柜子架子桌子凳子碗碟筷子沙發套床上x件套等等全是自己動手。
隔三差五就把家裡什麼東西重做了換心情。
老師看日劇,老公看英雄漫畫。
老師出門必擦口紅,老公出門必噴香水,哪怕只是買菜倒垃圾。
感覺比一般同齡人活得精緻多了。
公司同事50+,除了運動旅遊愛好多社交廣,兩口子參加了義工組織,周末節假日去福利院看老人小孩貓貓狗狗,去博物館景點賣票維持秩序,去各個社區收集物資送給需要的人……忙得不可開交。
還有不到50的若干。
總的來說,我認識的丁克心理和外表都要比同齡的非丁顯得年輕好多。
-------------------------------------------------------------------------------------------------------
我不在國外,我在內陸某省會城市一家還算大的外企上班,全國兄弟公司十幾家,員工上上下下加起來上萬,因為工作性質經常公司間跑,也能看到員工的人事資料,單的離的丁的都能看到。(完了不能再說,再說就要暴露了)
每個人的圈子不同,接觸的人不同,我只能說我這個圈子。我本身也是感性的,有自己的主觀色彩,不否認看問題會片面。看了我寫的就不想要孩子的,你們可以多看看其他問答里的反面教材。
我寫的第一個老爺爺留過洋,第二個老師的老公是美國人,第三個是我部門經理也是國外回來的,也許他們多多少少都受了些西方思想的影響吧。
評論里我說穿成人紙尿褲去酒吧的老人……嗯,是我九十幾歲的奶奶,她說沒見過洋人,我就推她去了……
--------------------------------------------------------------------------------------------------------
最後,我不是丁克,我是單身狗!單身狗!單身狗!
--------------------------------------------------------------------------------------------------------
短短几百字寫不下所有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看客們自由發揮,愛信信,不信拉倒,誰也不耽誤我吃狗糧。
有的人自己講話難聽被人罵,和人對罵後刪評論又關評論,完了又刪答案,一口一個祝你們斷子絕孫也有臉說尊重,跑別人底下各種不服來辯又要罵街。有句話講得真好,永遠不要和這種人理論,他會把你拉低到他的層次,然後用他豐富的經驗打敗你。玻璃心如我第一次匿名答個題見不得這番烏煙瘴氣,別人的地管不了,自家的田還做不了主嗎,關了關了,咬我呀!
我導就是個丁克。據說三十歲那年如臨大敵地把找老婆列入年度十大任務,最後用AHP法(層次分析法)在四個層次(知書、達理、秀外、慧中)上進行綜合評估才得出老婆人選,然後閃婚……(他在課上自己說的,就好像好多人想跟他結婚,都挑花眼了似的(●′ω`●)……不過我導是風流倜儻風姿綽約沒錯啦)
一直丁克,到現在四十五六了還沒有孩子。
感覺家庭生活還挺和睦的。整個人工作狀態良好。
隔壁實驗室有孩子的導師都盼著放假回家帶孩子到處玩兒呢,我導可好,整天的了無牽掛一心學術,平時一周兩次組會每次組會三四個小時,項目不斷課題不斷節假日不休息,各種跟我們死磕,直到大廈崩塌……
(T▽T)我只想做一個水水的社科研究生而已啊……
不知道我們算是國內丁克的「第幾批」。目前40+,婚齡10+
也許和很多人不同,我年輕的時候並沒有想過要丁克,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這個人類世界了解越來越多以後,才逐漸產生了不想將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念頭。
現在我們過得非常幸福,是那種心裡很安定很滿足的幸福。
當然,同意前面有人說的「倖存者偏差」——能保持下去的丁克家庭多半是幸福(至少是自足的)的,如果有問題的話往往早就妥協了或者分了。
我認識的年齡比較大又主動選擇丁克的家庭不多(因為身體原因無法生育不能算丁克),普遍都比較幸福,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富足。但必須要指出,倖存者偏差是很重要的,能堅持下去的丁克一般都是是既認可自己的理念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保障自己的生活,而堅持不下去的要麼轉型主動生子,要麼擦槍走火不願意打胎就將就養了,要麼離婚了,所以這種表面上的觀察也並不具備統計學意義,想要精確的結果還是得有專業機構介入進行調查和統計才行。事實上貴知上關於以前商量丁克後來又後悔的問題也有不少。
所以我必須再次強調:丁克這種事兒必須要雙方都心甘情願,不能有勉強,對於出生在強勢家庭的年輕人還得考慮到對抗家庭的壓力,不要輕易以為自己只要想就可以丁克,這個決定一定要慎之又慎。
不過呢,翻一翻貴知和丁克有關的話題,可以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丁克族和大部分生崽族都能保持相互理解和相互祝福,包括我自己,每次遇到表示羨慕我們倆生活狀態的老同學老朋友,都會跟對方說:「有什麼好羨慕的?我不養小崽子是因為不喜歡,小崽子對我就是地獄;你們既然喜歡,養崽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快樂。能享受到這種快樂,勞累一點也是幸福的。」
以上是普通話翻譯版,成都話原版如下:「羨慕個鏟鏟。老子不要娃娃是因為老子不喜歡,看到就球雞兒煩,你們喜歡娃娃,養起來再麻煩都覺得高興,只要高興,累成瓜麻批都活得爽,下班回家聽到娃娃喊聲爸爸,你龜兒臉都笑爛了。你說是不是嘛?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三。」
但總還是會有那麼一小撮站在旁邊唧唧歪歪「丁克不會幸福的」「老了你就會後悔了」「不養崽子不懂愛」的貨色在一旁跳來跳去唧唧歪歪。仔細分析一下的話,這當中的一部分可能是因為蠢,不懂得個體自由的意義,把自己的褲衩套在頭上就以為世界充滿精斑,買著三鹿操著衛計委的心,欠著二十年房貸先關心人類是否會滅絕。
剩下一部分大概就是出於嫉妒了。你可以看出,越是有很多人在答案里描述出部分丁克輕鬆自在快樂隨意的生活,跳出來說風涼話的也會越多,解讀起來就是「老子養崽養得那麼辛苦憑什麼你們可以活得比我輕鬆我不服我不信」。這個真沒辦法。就你那種陰暗而雞賊的心態,要不要崽子都註定一輩子生活在扭曲和不甘中。憋著吧。
單純想來反駁某些人一提丁克就「老了生病了怎麼辦」,好像生孩子是筆交易就為老了有人伺候一樣。現在六七十的老人,孩子也都三四十了,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可能和四個老人同住,一周能去看一次都算是孝順的,要是不住在一個城市,一年也就見個一兩次,怎麼「防老」?還是某些人從生孩子開始就打定主意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不準追求理想、不準出國或去其他城市、不準為事業為愛情走天涯、必須在父母身邊伺候?
生孩子如果目的性太強,缺少真心和愛,縱使有血緣又怎樣,以後要排隊上電視哭訴自己被親生子女遺棄嗎
要是對「老」這麼恐懼,那還真是別生孩子了,害人害己,還不如把生孩子養孩子的錢省下來,以後還能進個不錯的養老院,吃喝有人管還不擔心萬一哪天不行了過半個月才有人發現。
——————————
還想補充說下我身邊真正的丁克,我大學時的導師,她和老公都在不同領域很有成就,為了避免熟人看見就不細說了,導師當時六十多歲,謙和睿智優雅,對人真誠,會時常幫助陷入困境的人,不只是專業上的導師,更可以說是很多人的人生導師。和老公兩人感情很好,也會和年輕人一樣一起出去吃飯逛街旅遊。後來導師生了重病,因為之前受過她恩惠的人太多,大家都搶著排班去輪流照顧,還常常都排不上。再後來導師去世了,她的學生、同事像家人一樣照顧她老公,除夕都會帶著家人在他家一起過。
也許這是個特例,但對比很多生了三四個依然卧床無人照顧、孤獨終老的人,誰更需要擔心「老了生病了怎麼辦」
——————
評論里有人說丁克晚年除了請保姆也沒有其他方法,這應該也是很多「養兒防老」的人的屢屢能在丁克身上找到優越感的地方了吧。方便起見,複製評論過來。
回復 陶世銘 :當時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24小時都有人在病房照顧陪伴,和義務和孝無關,純粹是出於發自內心的愛和感恩,這比護工和很多子女都強多了吧。你要就以為生個孩子等你老了他就能天天陪在床邊伺候你,只能說你太天真了,你老了你孩子也有家庭有子女有工作忙得腳不離地,能給你請個護工、隔三差五像去名勝古迹「到此一游」一樣能看你一眼就算孝順的,都是請護工,這還能從丁克身上找到優越感?況且,從小到大養孩子的奶粉錢學費生活費、長大了搞不好還要貼錢給他們結婚,這總共花費要多少,要單比請護工,人家還能請個比你高級的多的護工,認清現實吧。當然,如果養孩子不是只為了防老,也能獲得很多歡樂和愛,但丁克把養孩子的錢和精力節省下來用在其他能給他們歡樂和愛的地方,也一樣能很幸福。有些特別愛「幸災樂禍」丁克一定孤單凄慘的人,你們是因為自己生了孩子又塞不回去、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潛意識裡後悔瀕臨崩潰才這麼給自己做心理建設的吧,嗯嗯對的,長得美一定命薄,有錢人一定不幸福、比你孩子優秀的長大一定只會死讀書平庸無為…這樣會讓你們本來已經很凄苦的生活好過一點嗎?有沒有想過生活這麼苦也許就是因為心態不好、見不得人好?
————————
至於丁克會不會後悔
人生本來就是不停做選擇題,從小選要哪一顆糖果、學鋼琴還是跳舞、上哪所學校、和哪個同學做好朋友,長大要選考哪所大學、上什麼專業、畢業去哪個城市、做哪份工作、和哪個人結婚,這些裡面肯定有之後回想起來後悔又無法改變的,但我覺得作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是可以在選擇的時候盡自己能力謹慎做出對當時的自己來說最好的選擇、過後即便後悔也可以承擔後果並在現有的條件下積極生活,變成更好更快樂的自己。
丁克只不過是人生眾多選擇題中的一道,至於會不會後悔,我不知道其他人丁克的原因,單說下我自己的。
不想要小孩是因為覺得自己不能保證它一直會幸福快樂、不能永遠保護它不受身體和心理的傷害、沒有信心也不忍心讓它認識這個真實又殘酷的世界和社會、更怕自己會在它還沒有能力做自己人生的選擇題時為它做出一些錯誤卻又無法挽回的選擇,對另一個人的人生負責這件事太嚴肅沉重,在沒有確切的把握之前,我覺得是沒有資格做父母的。而這種把握對我來永遠都不會有,所以基於這個原因我永遠都不會後悔這個決定。
不知道其他人丁克的原因,但我覺得即便日後後悔也沒有什麼可嘲笑的,每個階段對人生的看法和需求都不同,只要當下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並遵循自己內心感受的,都值得尊重。
丁克不下去的家庭,後來都補生了小孩,轉為普通家庭。
所以,你能見到的丁克家庭大都是幸福的,至少現在正處於幸福的階段。
而這部分人的幸福,來源於他們本身的境界、素養和階段,而不僅僅是因為丁克。
丁克,是他們幸福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甚至並不必要。
我媽那邊親戚,一個舅舅,兩個姨,都是丁克。職業有畫家,教授,評估師。現在年齡45-55。我感覺的唯一區別是,心態年輕。我自己是特別傳統的一生都在受父母操控那種人,所以很難想像50歲的人能跟20歲的人在一起玩的不亦樂乎。我也不會過於謙卑。
朋友圈沒雞湯,跟晚輩聊天也能把握尺度,不會「我說的就是對的我是你長輩你必須聽我的」這種態度。不勸你結婚不勸你生崽。夫妻感情也很好。即時聊到人生,也會補充一句,只是我個人看法,也存在局限性,給你參考你自己決定就好。
我整個家族,算上爹媽的朋友,只有他們不催我趕緊生孩子!這一點就足夠感恩戴德了!
丁克基本就是很多人最想要的父母的樣子,但他們卻不是當父母的人。
這麼一想的話,現在有多少人不適合當父母卻當了,一邊站在家庭的統治層禍害下一代,一邊站在社會的主流派反對丁克。
還真是可怕。
=一點想說的=
答主小時候跟家裡關係不太好,一直生活在爹媽管教的陰影下,想法可能過於偏激了。
評論區有蠻多長評公正客觀。
但我還是很反對,生孩子是為了養老/實現自己的夢想/延續香火/大家都生所以我也生,之類。我認識的丁克家庭各個年齡層都有,最大的都70多了,還真都是幸福的,因為不幸福的早散了,不會因為孩子勉強維持,但總有那麼些人固執的認為
肯定不幸福,幸福都是做給別人看的
絕對後悔,不是時間未到,就是嘴硬不承認
找那麼多事做還不是因為空虛沒寄託
怎麼那麼難伺候
那些動不動就搬傳統,自然法則,人生完整論blahblahblah的,我直接呵呵你一臉,為全人類操碎了心累不累。
很少有丁克勸別人不生孩子,反過來勸丁克生孩子的不要太多!竟然還有種理由:因為丁克過得不好所以沒底氣勸別人
什麼邏輯
我73年生人,40+歲
我鐵釘 老婆鋼釘
我們結婚10多年了
我們在小孩和家庭這件事上,感覺很幸福
想去看電影就去看
想國內外旅遊就去旅遊
二人世界最好
每天晚上回家,家務事很少
請個鐘點工一周來一次
就基本打掃乾淨了
幸好沒小孩兒
別人家都要求小孩彈琴畫畫
我們家我要求自己:)
自己的理想還是自己完成比較好
交友方面也會大大不同
丁克會有更多時間和單身狗的朋友玩耍
而奶媽奶爸和朋友的往來的時間機會就會非常少
可謂得狗之樂而無狗之憂
有的朋友說,夜深人靜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幸福
我想說,如果你有小孩,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才有時間思考
因為在此之前,你哄孩子睡覺呢
有小孩你會感覺房子不夠大
我們在上海,八十多平的房子丁克夠用
這裡的房價可不簡單
人均四十平的話,我倆還有個書房
要是有小孩,再來個老人照顧
你一百二十平也不會感覺寬敞
我們的車也就是小型SUV
如果後排加裝嬰兒座椅
車也得升級
關鍵是說走就走的自駕游
我們周末上海幾個省
周邊景區想去就去
請好假多玩幾天也沒問題
但有娃家庭就不能這麼任性
我還看過生娃給女人身體帶來的變化
知乎上也有討論的
腰的變化,肚子的變化……
還有圖片的對比
這代價不小
很多問題幾乎都是多方面複雜度巨增
如果你原來生活就感覺累
那接下來累的程度要平方了
丁克是一種現實謙卑、環保的態度,不是理想狀態的慫
是一種現實的選擇
我們能力不一定比你差
要不怎麼能叫Double income呢?
甚至對多數北上廣的有娃人來說
我們單人就可Double、Triple你的Income.....
但是我們真的敬畏生命!~
丁克是活在當下,你說過去和未來
在現實面前,邏輯上值得推敲
我們觀察很多周圍人生娃的現狀,都值得推敲
讓生者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而不是未來者
父母是將逝者,自然規律,然後到我們
生兒養老的價值觀VS自我養老的價值觀,哪個更道德?
每家的老人身體條件都不一樣
不是所有的父母和你們都有時間照看小孩
如果你的父母身體不好,將逝序列
生個小孩,對他而言只是網路語言:呵呵~~
而網路語言代價和責任感可沒這麼沉重
我父母真的不和我提生孩子的事情
我老婆的90+歲高齡的姥姥,吃盡人間風霜苦難,都不和我們提這事兒
因為和他們一生的遺憾相比
這還都是還沒有的事兒!
普通人生還是不生沒對錯
各種現實問題,比如周恩來也沒子女
但是
我要順便提中國存在的臭不要臉的事
某些人為了生兒子,生了一大堆女兒有木有?
然後一家終生苦難,影響幾代人
這種人難道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夢想改造家4之日本設計師為漸凍患者打造功能室
看看這個悲劇,遺傳病的人,害了可憐女人的一生,照顧完大的,照顧小的
這種遺傳病的人就不應該生孩子!~
我的一個偏激的說法僅供參考:
他的生命開始了
你的生命就結束了
順便聲明一下老婆的觀點,沒對錯之分,只是一種家庭選擇而已
本人不是丁克,家裡也沒有丁克。
所以只是單純的想要上來反對有些人的話。
丁克就是不懂愛?
丁克就是對親情友情的需求小?
這什麼邏輯?
你跟他們在一起不舒服是你的事兒,為什麼變成他們不懂愛了?就因為讓你不舒服了?
人家沒打算要小孩,為什麼可以概括為對親情友情的需求少?
沒準他對現有的家人更好呢?
沒準他有更多的時間來與朋友相聚呢?
還有有些評論也是笑尿了,
他們選擇了放棄將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
這什麼鬼?
你生小孩就是為了將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而已?
咋的,你怕你的超能力就此失傳?
你們不是大男子主義,
你們是大勾勾主義!
再換個角度,
你們這夥人都恐同吧?
丁克群體本身主要由知識分子組成,懂得享受生活,經濟實力不弱,所以到老也不會太差
我們老師就是丁克,年近四十。
每次被大爺大媽圍在中間關切地「為什麼不生啊」「肯定不幸福吧」,她就淡淡一笑「是啊,您說的對,我和先生也在考慮要不要補一個呢~」
然後該出國旅遊出國旅遊,該健身健身,還是不要孩子。
你現在去問會有倖存者偏差。
哪些不想丁的生了孩子不再丁克不被考慮。
不想丁生不了孩子或者想丁過不下去再組建家庭的不會再以原有丁克家庭的面貌出現。
只有還想丁克並且繼續好好過來下來的才會被大部分人作為例子舉給你看...
個人感覺並沒什麼意義。
對我來說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然後努力去做就足夠一段完美的生活體驗了。
這跟是否丁克是否結婚並沒什麼直接關係媽呀,一晚上過去居然200+贊了,不知道是刷上了哪個大神的TL。。。
第一個破百的答案,還有點小激動呢!
感謝大家的贊同!【鞠躬】
有不一樣的想法也歡迎在評論區探討~~~~~
——————————————————————————————————————
丁克都是生活精緻待人和善精神豐盈,生孩子的都淪為大爺大媽每天逼人結婚/丁克老了都無人照顧境遇凄慘,生孩子的都子孫繞膝幸福美滿。
——都是刻板印象啊這。。。
我見過孩子都上大學了每次出差回家必定給太太買一束花回來兩個人經常出去二人蜜月旅行的夫妻;也見過兩個人到了六十歲還每天嘻嘻哈哈像個孩子會互相撒嬌的丁克夫妻;
我當然也見過生了孩子之後就變得市儈又乾枯每天繞著孩子轉的夫妻;也見過兩個人各忙各的工作都成天不著家既沒個人生活也沒夫妻生活的丁克夫妻。
這都看個人啊,都看個人啊,都看個人啊。。。。。
非要說的話,丁克大概有這樣幾點吧:
1、女性身體衰老速度會有一定降低。生了孩子之後好像確實內分泌和激素水平都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容易加速衰老。不過一個不保養的未生育女性也未必比同齡的注重保養的已生育女性看起來年輕。
2、離婚率較高。因為沒有孩子相當於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離婚決策的成本,因此丁克家庭相比較普通家庭的離婚率容易更高。(但離婚率高不能說明是一件壞事,把外界成本添加到離婚成本上導致勉強維持婚姻的也未見得是什麼好事。)
3、有更多靈活存款和個人時間。因為不必承擔第三個人的生命成本,所以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可以由自己意志決定使用。(同樣的這也未必是一件絕對的好事,也可能出現因為沒有存款壓力一直月光導致急需用錢的時候反而沒有存款的情況。)
↑大概就先想到這些吧,所以都還是中性詞啊中性詞啊!
另外除了大家都提到的倖存者偏差之外還有一個樣本偏差的問題。
因為第一批丁克絕大部分是知識水平較高思想先進(第一批拋棄中國傳統繁殖思想的人)、經濟基礎較好(至少能下丁克的決定的顯然進行過經濟層面的考量)、心理比較健全完善和堅強(在中國第一批丁克面對的社會壓力和家族壓力是很大很大的)的人。
這樣的人的生活,確實在我們這些下一代人看來是更幸福一些的——因為他們是上一代中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和我們更接近的人,所以在我們的判斷體系下他們比他們的同齡人更幸福。
↑喏,所以連生活幸福的定義都還很難分辨呢。
所以說到底,自己的生活還是和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關係更大,和有沒有孩子,不能說完全沒關係,但畢竟不是決定性因素。
至於幸不幸福這種事,如人飲水而已。妄自評判別人生活幸不幸福是成天逼人結婚的七大姑八大姨才幹的事兒~
——————————————————————————————
評論區的@葛巾@德林克沃德 提出的「丁克知道如果離婚就很難再找到一個願意丁克的伴侶了,所以離婚率未必會高」,這個點特別好!!之前沒有想到過這個角度,感謝提出!我的叔叔嬸嬸,兩個人各自有自己的穩定收入,一部分拿出來當作家庭共用(添置傢具啊電器啊吃飯啊什麼什麼的),剩下的部分各自安排。
叔叔喜歡看祖國大好河山,沒事就深山野林裡面轉轉(年輕時候辭了工作騎自行車環遊了中國),除了工作之外有很多時間看書練字,因為沒有孩子方面的壓力,所以對於工作也是做得不開心了就辭職(這點一直被我奶奶說是因為沒有小孩所以沒責任心)。
嬸嬸喜歡出國玩,每年都回去兩到三個國家,每到一個國家之前都會提前大概半年到一年來做攻略,學習一些那個國家的語言,了解風俗習慣。有蓋滿了的護照以及很多本出遊筆記。
問過我叔叔有沒有後悔不要孩子,他說他也不知道,總歸各有各的好處但是夫妻倆都很滿意現在的生活。我跟大夥結果一致,但是論據不同,你知道嗎?這個問題就類似於,同志戀愛後,是不是會後悔自己同性戀?
我認為丁克之所以晚年幸福並非因為他們是知識分子,見識廣闊,收入不菲,而是他們之所以選擇丁克,因為早就確定了丁克是他想要的幸福,並且完全接受無子的結果。他們並沒有權衡,到底有子還是無子更幸福,算了,選無子吧,這個決定沒有一點猶豫或者冒險,而是早就確定了自己就是要丁克,丁克就是想要的。
這就好像同性戀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同性,而不是權衡到底喜歡同性還是異性好,它不是一個試試看的決定,是非常確定的決定。
所以丁克大多幸福,是因為他們早就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我大二的英語老師(男)就是丁克。
有一次他跟我們上課聊到了孩子的問題,他說他跟他夫人就不要孩子,以前懷上過也打掉了。
現在兩個人目測過的很幸福,我老師特別好吃,目測身高一米九。他教我們那年正好趕上結婚紀念日(我真的忘了是二十年還是多少),他說他跟他夫人請了好多親朋好友,在酒店開舞會,開party慶祝。
日子過的特別滋潤,因為沒有孩子。少了很大一筆開支,兩口子只要暑假就會出國玩。 他們結婚的時候貌似有簽協議,不要孩子。 這是我目前為止知道的唯一一個丁克家族。
目測老師年齡比我父母大。(本人今年大四狗)
—————————(我是分割線)—————————————
又想起室友跟我說過的一個丁克家庭。
他父親的一個朋友在帝都當緝毒警察,這個警察蜀黍因為工作的原因,
不敢要孩子!
不敢要孩子!
不敢要孩子!
我問為什麼?
回答說,可能是因為怕連累孩子。畢竟夫妻都是緝毒警察,肯定會得罪人,怕被人報復不敢要孩子!
真的,每每想到這些就覺得很心酸。
艾瑪,過來分享一下我今年年初認識的一對丁克夫婦朋友的故事。
倆人都是大學裡的老師,一個是教授,一個是行政。從新疆來到上海。家裡養了兩條大狗,養了十幾年。
倆人特別愛旅行,到處玩兒,也特別想得開,收入雖然挺好的,但也沒有到特別高的水準,但出門都是四星級以上的酒店,還總是跟我得瑟他們偷偷的把自己的狗狗塞進箱子里,他家狗特別乖,一聲也不吭,酒店根本發現不了。
倆人的名字都很文藝,武俠范兒,四十多歲的人了,大街上,一個叫一個小青,一個叫一個阿秀。我就是一個閃閃發亮的高倍數大電燈泡。
「我們反正就只有彼此了「。
他們活得很純粹很簡單。
(他們是我客戶啊所以保單受益人寫的是彼此,誒,就是甜死了)
我其實特地問過他們的父母輩怎麼看待他們的丁克。
小青跟我說,她媽媽特別想得開,因為養兒防老就是個屁話,一來,你不一定能把孩子養好,如果養的不好,根本就是毀了孩子的一生。二來,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嘛,我們也沒有任何的指望,我們自己過得自由,也很開心呀。
他們生活之中確實少了許多瑣事煩擾,感覺兩個人都非常的年輕,心態上的年輕。
對啊,他們就是最美好的父母的樣子,然而他們不要孩子。
攤手。
有的人有空就出去旅遊健身,有的人算計著存好每一分錢,差距大著呢
一般能在中國這個社會抗住壓力不生的心裡素質,也真沒啥讓他們覺得煩的事了吧。
推薦閱讀:
※獨身生活一輩子如何保證有尊嚴地養老和過完這一輩子?
※本人21,獨生女,父母近50,想生二胎,說為了分擔我的養老壓力,我很迷茫?
※日本養老產業的先進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如何評價《80後的養老危機:可能是史上最悲劇的一代》這篇文章?
※我們應不應該將年邁的父母送進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