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遇到困難李嘉誠不能共度難關,不必挽留」?

原標題:對李嘉誠,與其挽留不如目送

李克濟

這幾天,亞洲首富李嘉誠深陷輿論漩渦,關於他從大陸撤資的爭論,仍然在唇槍舌劍地進行著。是正常的運作,還是道義的失守?是合法的進退,還是無奈的撤離?義憤填膺的道德審視、唱衰中國的負面猜測、恐慌情緒的傳染效應……所有這些元素,使得李嘉誠的撤離變得十分敏感。

那麼,如何看待李嘉誠「投資路線圖」的轉向?一些人選擇從感性的角度來審視。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優惠政策、開放環境、巨大市場,是他走到今天的重要基石;而這幾年來,由於轉方式、調結構,大陸經濟增速主動回調,李嘉誠的選擇就顯得尤為扎眼。從普通人的樸素情感出發,好的時候同享福,遇到困難卻不能共度難關,這在觀感上確實讓一些人覺得有點說不過去。

然而,看待一件事情不能僅僅停留於感性。即便是有種種「看法」,也只能停留於個人內心的幾聲嘀咕,卻難以從公共層面進行「道德綁架」。畢竟,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動,市場的規則就是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內,資本享有來去自由的權利。李嘉誠到大陸賺錢,如果因為曾經給予優惠而主張「不宜想走就走」,即便在道德上有正當性,在道理上也說不通,更與法治精神相悖。今天的大陸,政治清明、法治昌明、市場透明,當然有足夠的底氣接受任何資本的歸去來兮。只是,如果缺少這樣的大視野,激於義憤而情緒失控,甚至公開叫囂「別讓李嘉誠跑了」,就顯得有點落後於時代的不自信了,也不利於企業家樹立信心。

眾所周知,北京長安街的東方廣場,上海陸家嘴的東方匯經,中國政治中心和經濟重鎮的標誌性建築,都打上了李嘉誠的烙印,他的撤離,無論如何都可能被視為一個「標誌性」的事件,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說這不代表什麼,肯定不現實,但如果對此做過度解讀,甚至由此預測中國經濟不行了,則顯得有些誇大其詞。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比重超過12%,這麼大的盤子、這麼重的分量,一個商人的撤離能影響基本面嗎?全球化時代,資本流動再正常不過,沒必要對此風聲鶴唳。

與一些人的恐慌情緒相反,中國官方對此表現得從容淡定、舉重若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日前表示,「更多的外來投資對在中國投資信心逐步增強」,「我們現在推進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斯人已去,難以挽留也不必挽留,市場經濟本就是多元經濟、流動經濟,有人走、有人來,有人看跌、有人看漲。只要中國深入推進改革、堅定完成轉型、保持市場活力,就不用擔心李嘉誠之後沒有資本進來。我們能做的,不是自降身份的挽留,更不是激於義憤的謾罵,而是把這個國家建設得更好,讓今天的離開成為明天的遺憾。

資本沒有國界,但商人有祖國。相信包容開放的中國,會為更多商人留一份溫情,不僅會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來容納他們,更會以超越金錢的胸懷來溫暖他們。如果僅僅把中國視為利益性市場,而不是戰略性市場,一些人可能會選擇離開。但時間將證明,大陸錯過的可能只是一兩個商人、一兩家企業,而他們失去的,則將是與中國一起成長的整個時代。


謝閨蜜 @rabbithunter 邀請,可能會有點答非所問,政治面的東西姐姐我一直不太懂(雖然我家裡人幾乎都是公務員),但我覺得不妨從李嘉誠投資傾向的方面來看看。

我一直覺得李嘉誠投資有一個傾向,雖然他是地產出身,但是他真正想投資,或者說得更有野心一點,是想控制是能源和基礎設施,而這相比地產而言才是真正會影響到國計民生的。

早在1985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前後,是港資第一次大規模外投,李嘉誠自然也不例外,他在1986年當時油價11美元的時候抄底購入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目前在500強中排396位,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現在他實際控制其71%的股權。

而後隨著改開逐步加深和鄧小平南巡,李嘉誠毅然將海外投資重心轉向大陸,大家都知道李嘉誠在大陸有很多房地產資源,但是前面說了他想投資的是能影響國計民生的,很多知友似乎都沒有注意到和黃和長實投資過的大陸基建。李嘉誠在大陸基建上的布局遠超普通人想像,光我隨口說得上名字、持股超過20%的就有,廣深高速、深汕高速、成渝高速、汕頭海灣大橋、中國資源交通集團(前身為中國木業)、中國基建集團(還曾被環球時報喻為是「一帶一路」里的一步大棋)、外高橋、深圳鹽田港、廈門海滄港、寧波北侖港、廣州白雲機場等,當然還包括各地大大小小的「內環」、「二環」。(為什麼中國高速的過路費高企不下,為了還港資的錢也佔了很大原因,大家可以想想)而在這次撤資風波中,李嘉誠拋售均以房地產為主,或者是如「百佳」、「屈臣氏」這種實驗失敗、失去高盈利額的品牌,卻鮮有提到他對國內和香港控制的基建有所處理。表面上在大規模拋售,實際上並不影響他在內地和香港的布局:大陸各地的交通設施處處都還有李嘉誠的影子,如果想擺脫,需要地方政府用稅收慢慢地贖回,用更多的資源去做擔保。而被掌控了各個領域,尤其是通訊、水、電、氣、油的基建,香港也依然在李嘉誠的管控下。

李嘉誠近兩年比較引人關注的拋售主要都是些商鋪和寫字樓(與商品房相比泡沫更大):廣州西城都薈、上海東方匯經、上海古北御庭商鋪、上海黃金城道商鋪、上海世紀商貿廣場....而大舉購入歐洲的各類基建產業。我覺得最值得關注的是他對歐洲通訊行業的野心,早年購入「3」和「orange」。最近還打算購入O2UK(O2IRELAND已經被其收購),但是被英國政府判定為壟斷,正在被調查,假設他能夠成功收購,那麼他將控制西歐通訊的半壁江山。

和記黃埔已經是世界最大集裝箱碼頭經營商,近期又購入了亞洲貨櫃碼頭控股、阿聯酋阿吉曼港10年經營權、澳大利亞博塔尼港三號碼頭的10年經營權。能源方面,赫斯基能源今年購入阿爾伯塔省西北部的油氣資源,加拿大EXXONMOBIL的部分油氣資產。而在英國,李嘉誠先後買下的水務公司、鐵路租賃公司、電網、天然氣、三個大型港口等基建資產,已經控制了英國30%的通訊(假設O2談成了就是六成)、30%的電網、28%的客運鐵路、25%的天然氣、7%的供水。根據其近期的投資動向,和黃和長實控制英國四成以上的基礎設施也不過是幾年的事情。

李嘉誠或許拋售了大量的資產,但是真的要看到幾乎都是以房地產為主,縱觀其歷史一直就是拿土地來換基建。從投資角度來說,中國房地產泡沫的破滅,的確應該撤資了。或許如很多人所言,他的撤資和政治局勢息息相關,但他布局全球能源和基建的戰略一直沒變過,他的野心遠不止為了他兒子無後顧之憂那麼一點呢。

再補充一點點,有些小孩說李嘉誠是漢奸啥的,李嘉誠在中國的慈善事業投入達150億港元,又是大陸企業家能做到的呢?


咱這報紙也真好意思說。


李嘉誠不是黨員,不是官員,國營企業也沒人家的股份,人家憑啥跟你共渡難關呢?


這文概括一句話就是:
你為了利益要走,我不強留,但是走了別後悔。

其實,你真不在乎,又何必費心寫這些東西來此地無銀三百兩?所以,這篇和前一篇無非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罷了。


被渣男前任甩了。
1.分手以後特地發微博酸前任的,多半懷恨在心,且務必是希望前任看到想讓其後悔。
2.寫自己和前任分手與其痛哭,不如揮手告別。嗯,我自己一點都不虧,你別後悔!多半是毒雞湯。除了騙自己,還想讓前任後悔。
3.分手以後,一言不發,多半進一步觀察或者對前任的事不痛不癢,並沒多在意。
4.分手以後,在上述事沒多久抓典型高調秀恩愛,馬上提示新的對象。嗯,除了給前任後悔,更多告訴更多人自己還是很棒!
5.分手以後,祝福前任的,回憶過往開心,多半惺惺作態,暗懷珠胎。背後必偷偷關注,尋機報復。

可惜可惜……
小姑娘道行還是太淺了。
不過沒關係啊,全世界不止一個李先生啊。


這絕對是代表官方的聲音。
警告你們,吃完就走沒門,大不了公私合營。


因為他不在了,所以李嘉誠要走。


至少走的比你早。


我看到政治清明,法制廠名,市場透明幾個字頓感羞愧,好像鑽地縫裡去。
商人逐利是天性沒錯,不過大規模的資本轉移本身就是巨大的風險,更何況是跨國投資,一旦匯率出現巨大變動,比如英鎊貶值那麼損失個雞飛蛋打也是正常現象,當然現實是人民幣貶值了。不管怎樣資金外逃本身就是賺的,特別是超人同志早在人民幣堅挺是就開始撤了,不得不佩服人家的眼光跟判斷力。


1.承認遇到困難了o(╯□╰)o
2.承認無法「挽留」
3.終於知道資本是逐利的了——說好的先富帶後富呢╮(╯▽╰)╭
4.寫得不如「別讓李嘉誠跑了」


如果沒有李嘉誠等外資的進入,中國有改革開放嗎?在改革開放初期,外資因為對大陸的不放心,害怕被共產了或者政策變了,所以都不敢來內陸投資。在這種情況下,李嘉誠已過人的膽識和眼光,高調來內陸投資,從而帶動了很多外資的注入,使中國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上。
所以說為什麼李嘉誠能和政府關係這麼近,因為對政府有利,政府可以得到稅收,可以帶動經濟發展,否則政府為什麼會照顧李嘉誠。因此政府的照顧不能說是恩惠,大家都是為了利益罷了,李嘉誠撤資也不能說是忘恩負義,沒有恩哪來的負。
最後再說一點,中國的經濟遇到了困難,投資外徹,這時政府不應該表現的如此小氣。這不僅顯得我們沒有氣度,更重要的是會更加惡化投資環境,引起投資人的反感和害怕,讓外資加緊撤出。我們只有從自身找找原因,通過減稅,還富於民,利用內需拉起經濟的增長,從而營造一個好的投資環境。那麼外資還會回來的,那時候就不用像現在這樣玩不要臉的啦。
唉,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切切實實是豬隊友呀!


之前針對那篇《別讓李嘉誠跑了》,一水的知乎精英集體高潮,極盡諷刺之能事,說得好像官方馬上就會「打土豪,搶田地」,一朝回到改革開放前一樣。

現在更「官方」的《人民日報》發聲了,表示尊重李嘉誠的去留了,一水的又是什麼「唱紅臉」、「扮傲嬌」、「無計可施」之類的說法。

總之橫也不是,豎也不是,這黑鍋你就是背定了。

本來就是論事,各抒己見也沒什麼。可有些人張口閉口就是」趙家人「、」精趙「,我就納悶了,人家」李老爺「長袖善舞,穿梭中港英,吃香的喝辣的,屁事沒有,你們在這兒著什麼急?還動不動拋出一句:」你也配姓趙?「——一個萬年老梗,還真刷出了衝天的優越感。

借用某知乎網友的話說:「不是你們,我不會發現自己如此愛國"。
——————————————分割線————————————————————————
要問怎麼看待?還是那句話——不看口號,看療效!


失望那是肯定的,長江系在大陸拿地,低價拿到之後捂在手裡十年不蓋樓。坐等貨幣增發搭車經濟增長。剝削的肉他吃,被罵的惡名地方政府背。
以前惹不起人家,工地開工十年一年蓋一個售樓處彩鋼房都不敢執法。黑鍋兄弟都替你背了,而今你要走。情分呢?商人重利輕離別,政府開唱後庭花


先有李嘉誠撤資,再有別讓李嘉誠跑了,還有疑似李嘉誠的自我表白.民間,論壇分二派,有的主張逃了就逃了,恨不得自己也跑,只怪自己沒錢沒權沒人要.不跑的是笨蛋.還有的就是義憤填膺地指責他,
這時需要官方對此事發表評論.否則又要罵TG,特別是那篇別讓李嘉誠跑了,疑似李嘉誠受政治迫害似的.所以官方要必要發表聲明,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才代表TG的意見.其中表明,資本來去自由,你走就走吧.雖然無奈,因為文中承認現在經濟回調.還承認李在大陸時曾給其優惠,正面承認李的發展是靠政策.其二安撫其他各路資本.我們決不搞清算.歡迎來投資.還表明經濟向好,不會因為李的撤資就意味著變差了.改革越來越深入,經濟狀況會越來越好,.最後表示,李嘉誠撤資,失去的是民心,以前所有的宣傳,都是愛國商人,但從此後,這個人與中國無關,資本無國界,但是商人有祖國.他失去的是與中國成長的那個時代,包括人民的感 情.

另外,而且李在英國那個電信千億收購 案,正在受調查,也許這文章給英國一個信號吧.
另外,是不是有這種暗示,資本們你們在中國是有優惠的,會得到大力發展,還受保護.你看看那個跑路的李嘉誠,抱著錢出去還不被人搶錢去了??還是別跑了吧.
最最最重要的是,從此後中國與他兩不相欠,萬一李哪天被搶被偷,與中國無關.


李嘉誠是被趕走的——純屬猜測
李嘉誠財富暴增的最重要技能就是低買高賣,但有時吃相難看,故而可能在地方政府中名聲不佳。
李慣用的手法就是囤地,通過蝸牛般的開發速度充分享受土地增值的紅利。例如在上海2005年拿下的浦東新區世紀大道地塊10年沒有完工;拿下上海真如地塊,三年才打樁,至今尚未建成,嚴重拖了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後腿。
李的囤地不是偶然、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的慣用的手法,甚至有點明目張胆,但奇怪的是國家數次打擊囤地李嘉誠都絲毫無妨。其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是李的兒子李澤楷在北京囤地三年安然無恙,大賺80%轉賣給港商羅康瑞,羅馬上就收到的北京政府的囤地罰單。
李為何能如此膽大妄為,背後原因仍然未明,也許是李在香港的特殊地位以及政商的關係起到了作用。反正不管是什麼,李賺了大錢,但李在地方政府眼中的形象可想而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李在香港人眼中的形象有了變化,精明的超人長出了牛角和犬齒,勵志的傳奇轉別變為對李家的城的抱怨,李的特殊地位已經慢慢削弱,李在內地特殊待遇已岌岌可危,直到有人喊出清算地王的口號。
一葉知秋,李拿不到政策紅利,成了不受歡迎的,只有選擇走了。



現在回頭看,只想說一句話:與其追求別人,不如提高自己。

見過中國富豪入美籍、加籍的。沒見過美帝富豪入中國籍的。

可能zf確實想整這些資本家,但是資本家是什麼人?精明程度絕不會比官僚差。你想整人家,人家不會跑么?於是川普減稅後,外交部指責其「壞了規矩」,尼瑪,川普這招玩的6啊,跨過公司聞風而動,一個個都想遷移工廠了,我們的就業崗位怎麼辦?

現在的tg有點陷入一個兩難的境地:你要倡導「走出去」,就不能限制人家資本家的跨過生意。但是海外投資太多,你又擔心資本外流,王健林的海外擴張被叫停就是這個理。

同時資本家也感覺到自己的自由和地位在這個官本位的國家太受限,也在積極謀求破局之法。

一個是把自己綁在大人物的戰車上,BAT的紅色背景其實就是組成利益共同體,為自己做生意提供方便。

再一個就是合縱連橫,資本家自己抱團,以求得對抗官僚的實力。比如馬雲的湖畔大學,長江商學院等等披著各式各樣名號的「學校」實則是抱團聯合的平台。

馬雲的手伸能得這麼長,以上兩個條件都為他提供了巨大的助力,馬雲做大,肯定有人不爽。但如果有人要動他,就要顧及他幕後的人的利益。另外,動一個馬雲,其他資本家就會擔憂,資本會大面積外逃,在民營經濟佔中國經濟比重很大的今天,資本大面積外逃意味著大面積失業,大面積蕭條,給本不景氣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所以zf雖然不想看到資本家坐大,卻又不敢逼得太緊。

資本家和官僚的恩怨還會持續很久。


某報總是自言自語 自問自答 自作多情


人民日報你若能看懂,你就真的是從外星來的都教授那樣的層次了,因為它把中國人想一套,說一套的混世哲學發揮的淋漓盡致,「你懂的」?抱歉,我真不懂,貴黨下了盤大棋,屁民哪有資格懂!


前幾天一篇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我認為影響很不好,中國政府還是非常注意形象的,這文章會給所有人一個感覺,李嘉誠撤資就要整他,這對中國經濟投資環境的影響是很差的,太不體面了。
這時高層表個態,不會因為李嘉誠撤資而打擊報復李嘉誠的,但是語氣中難免能品出一絲酸酸的味道,


這時候我們就要拿出來共同富裕理論認真學習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看著他們拿錢跑路。


推薦閱讀:

微博、SNS、RSS 對門戶網站新聞有哪些影響?
今日頭條與flipboard有什麼區別?
如何看待iPhone8電池膨脹?
鳳凰網"在人間"欄目是如何製作的?
如何看待台灣發生首起 iPhone 8 Plus 電池充電時鼓包?

TAG:香港 | 新聞 | 政治 | 經濟 | 李嘉誠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