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當今社會我們該如何行善積德?

古人說「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了凡四訓》宏觀上具體闡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21世紀現代化的今天,社會環境已截然不同,大家覺得我們應該如何切實的行善?


若是要行善,首先最主要的是先儘可能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提升自己,而後去幫助別人。人不獨立於其他人而生存在社會中,自己的一些行為都會必然對他人產生影響。每天把自己分內的工作認真負責的完成,不讓別人因自己的失誤而遭遇麻煩,甚至能因為自己的行為獲得便利或者好處,若能做到這樣,本身已是極大的善了。無論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大是小,盡自己心意做就好。人的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自己如果有一桶水的話,才有可能提供別人一杯水。有時候可能一心幫助被人,完全忽略了自己,到頭來卻麻煩拖累了身邊的人,就太不應該了。行善完全是個人的選擇,可以來約束自己,但不該以善為借口綁架他人。

如果真的有機會去行善,真應該考慮自己的行為,究竟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和結果,有時候一廂情願,可能誤了事。

若是嚴格來說,善行的意義就更加廣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此處的」善",應該不僅僅指的是對他人的善行,更多是自身行為,甚至包括自己平時細微之事。若自己平時細小的事情不符合禮節,閑居不善,禍患常積於忽微,日久天長,小錯誤可能就變成大錯誤了。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真正的善行又非善行。正因為有不和諧之處,才需要人為主觀去行善,若在禍患還未發生之前就消除隱患,自然也不需要行善了。上工治未病。聖人無為,不會去刻意去行善,聖人才是大善!但這畢竟是聖人的事哈。但聖人又做了什麼?世界在曲折中前行。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聖人提倡」禮「來教化百姓,讓百姓自身行為符合於」禮「,使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以此為基礎回復最初的道德。提早消除引起禍患的因素,減少了行善的機會,豈非大善?

」禮「者」理「也,平常人必然有認知的局限性,若要回復於道德,行大善,自然從讀書明理開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個人認為,袁先生一生身體力行善事,十分讓人敬佩。然而本身為儒生,不言聖人之道,卻談神佛之事,實在讓人感到奇怪。莫非是先以利誘,後令入佛智么?但佛與道畢竟有別,袁先生雖談善事,但後世有志之士卻迷於所謂改命而落旁門,讓人嘆惋。

善在不同觀念和背景下,可能又有其他不同的表達了。有些宗教下,傳播福音,或是誦經持咒度人往生極樂,或是改變他人飲食習慣等等。不同價值觀念下,真的無法相互衡量。不是在對與錯,而在於個人的選擇。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互相尊重就好吧。

但還是可以統一的哈(⊙o⊙)!「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每賺1塊錢,至少要貢獻4塊錢的社會價值。
現在你養社會,以後社會還是要養你的。


您好,末學試說一下淺見。

行善由內而外,順序不可顛倒。若無內善,外求事大福少。

子曰:能近取譬,仁之方也已。

內外分身內身外,家內家外。

身內是心,也就是我們的思想;身外是事,也就是我們的行為。思想決定行為,心善行才善。心裡存敬意,無事不善;心若無敬意,善存幾何?

家內是父母,百善孝為先;家外是師長,長幼有序。敬父敬母,雖掃地洗碗,福可納天地;不敬父母,縱舍萬貫家財,其福亦如芝豆。

子曰:首孝悌。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也。

佛說:拜佛先拜父母,學佛先學做人。

積德行善從培養善心開始,從身邊開始,從父母開始。一個善意的微笑,一聲真誠的問候,父母歡喜,德在其中矣。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是的,現在社會已經極少貧困挨餓的人,相比古代,雖然物質生活提升了,但是人的內心也更脆弱,內心浮躁不安,是非之心,輕生之念頻生,想行善即勸人斷是非之心,解輕生之念。另外把佛經,了凡四訓等文章通過網路分享讓更多人看見,也是功德無量。


真正想行善的話,那麼,行善的方式太多。
而且,行善不一定非要捐錢怎樣怎樣。而是,世間諸事。

心懷善念、成人之美 、勸人行善、救人獻血、孝敬老人、文明禮讓、讓座位、隨手撿垃圾等。


推薦閱讀:

改變你一生的事情是什麼?
歷史上有哪些才能實力出眾卻連自保都做不到最後悲慘結局的故事?
怎樣看待命運的不公?
如果命運已經被算定,那還努力做什麼?
苦海翻起愛恨 在世間難逃避命運 什麼意思?

TAG:命運 | | 行善 | 了凡四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