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已經墮落了嗎?
感覺徠卡現在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跟一些設計師「合作」,在原產品上小作修改,加個設計師親自選擇的皮革什麼的(跟寶馬合作那款簡直無聊)。再用限量的方式買得3、4倍的高價。唯一的例外是去年蘋果首席設計師Jony Ive和Marc Newson聯名設計的那款。
徠卡還是很重視自己的口碑的。
徠卡是135相機鼻祖,最開始徠卡以堅固可靠,優異的光學品質征服了許多攝影師,但是在1930年代蔡司旗下的康泰時在光學品質上比徠卡更優秀,誰讓人家鏡頭更出色,價格也比徠卡貴。
二戰結束後蔡司分家,元氣大傷,徠卡成為135相機領域毫無爭議的霸主,全世界很多廠家都在模仿徠卡,其中包括中國模仿的上海58型相機,不過最出色的還是日本的模仿。
隨著單反的興起,旁軸的市場被不斷擠壓,而日本人在單反相機製造和相機電子化上面做的更好,萊卡也跟隨潮流做單反但是並不成功,後來索性將單反業務轉移到日本,有趣的是蔡司也是在同一時期將自己的相機業務轉到日本,和日本的企業合作。
由於日本民用光學產品的崛起,以及電子技術的發展,德國被本土生產成本的提高,整個德國相機工業可以說已經被日本超越,即使徠卡也不得不和日本企業合作。
到了今天徠卡依然有世界最頂級的相機機身和鏡頭製造工藝,但是卻完全達不到日本企業的生產效率,同時也幾乎失去了技術革新的能力,代表目前徠卡最高水平的M系列,感光原價都是其他企業研發製造的。
徠卡M系列依然有極其出色的光學品質,但是考慮到價格,操控性,在多數情況下的拍攝徠卡都不是太合理的選擇。
徠卡現在的股東有歐洲著名的奢侈品牌,實際上徠卡已經走上了奢侈品道路,從實用性上來講LV也不比100多塊的帆布包強。
那麼徠卡墮落了嗎?我認為是的,徠卡品牌和名聲是建立在早期的品質和歷史上的,當年的的無數攝影師選擇徠卡是因為他好用,而不是因為他夠裝逼。日本人是做生意的,他們要把鏡頭都改成全玻璃全金屬精磨結構,那賣給鬼去啊,他們一群賣自動頭的為什麼要和你一個賣手動頭的競爭?你難道叫蘋果公司和算盤廠比誰算得准?
就拿50.95和50L比好了,光比銳度,怎麼不比價格?怎麼不比鏡頭馬達?這不是笑話么。和羅永浩一樣,比不了科技也只能比情懷比逼格了。
再說只要不計成本,什麼東西日本人做不出來?光三九四八金物要目和光四三金物要目還不是日本人自己磨出來的?說穿了就是沒必要。
有些人就喜歡說沒用過就怎麼怎麼,我沒用過陀飛輪也知道我家小米手機報時肯定比他准,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知乎有個回答就很明確,leica就是老式雙管獵槍,日系單反就是AK47,你可以說雙管獵槍做工好精度高有逼格,但真要幹活,呵呵呵。萊卡現產的鏡頭在光學素質上仍然是同焦段的翹楚,不論是11663還是M50AA,50 0.95縮光圈之後銳度也並不差,和50L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題主更應該關注的是哈蘇這種皮包公司
說徠卡不思進取主動落後於時代的肯定沒有看過徠卡的S,SL和Q幾個系列。
雖說不一定走在制高點,說它依然在潮流前端應該毫無問題。
我能說,其他的回答裡面,包括樓主壓根就沒有用過或者見過限量版吧。
網上只會告訴你換了其他顏色的皮革,但是不會告訴你結構都不一樣,比如愛馬仕的m9,就使用了後來m240才採用的內部照明線框,還有機身結構也不一樣,包括額外的把手結構。
還有回答裡面真以為落後的,這類人都是連參數都沒見過的。把買不起的東西定義為格調,定義為情懷。
那對不起了,萊卡在光學領域對日本廠商屬於正面壓倒性優勢的。學了幾天單反就以為紅圈什麼的算好頭了?知不知道紅圈的50 1.2的銳度還沒有那個萊卡50.95高?光圈還不如人。佳能不是沒有努力過,也出過0.95,結果呢?以為做1.2就算好了,別人90年代就能把1.2做出APO的頭。
單反頭的MTF曲線,一般都是30線對標註的。見過萊卡的工業電影頭嘛?150線對起。蔡司更奇葩,200起。
日本在光學領域從來沒追上過德國,幾萬一個的鏡頭也不是用來買情懷的。
有一種人,你買了法拉利,他會跟你說這車還不如他的小四輪拉的貨多。你說法拉利速度牛逼操控牛逼,他會跟你說市區你能開多快?還不是堵著。
他的意思是,你只不過錢多人傻。他開小四輪送貨的才是這世界的主宰,他才是大智慧。
從產品上來說,任何拒絕技術上的進步,就是墮落。徠卡膠片時代的機身可是以功能先進可靠性高而著稱的,情懷情節格調品味那是附加特性。現在的機身工藝如此之壕功能如此之渣,白瞎了那麼好的鏡頭了。
從使用群體上看,一個沒有職業攝影師使用,只有攝影愛好者推崇的攝影器材品牌也是註定要消亡的。膠片時代無數名作出自徠卡相機,如今還有多少人在用它進行嚴肅攝影?從借用趙嘉G2的話說,不談感情談世道。前有康泰時祿來阿爾帕柯美之鑒,相信有奢侈品屬性加持的徠卡還能撐下去,但如果只是賣給玩家和有錢人,那必然不會再有發展,只有消亡。
但是最近的徠卡還挺上進的,看來說它吃棗藥丸還太早了點…。
leica現在是個奢侈品品牌,就這樣。
徠卡旁軸剛出現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相機 現在是世界上在產最落後的數碼相機
對攝影的理解,萊卡早已定型。
現在有多少人在拍照前思考過什麼叫攝影?當然,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消費嘛,幹嘛那麼認真呢?圖個高興嘛~
不過呢,咱也可以試圖去探討什麼是攝影對吧?
我臆測,萊卡認為,相機就是個黑盒子,現實的世界五彩斑斕,根本不需要我去調試,我所做的,就是打開一次快門,再關閉一次快門,僅此而已。在我手中,萊卡就是武器,全世界都是我的獵物。在我接近獵物的途中,我的快門,光圈,對焦點,早就調整完畢,最後的一擊,輕鬆自然,順理成章。
攝影的意義是什麼?就是不停的拍。
到底是萊卡墮落了?還是其他廠商迷茫了呢?
攝影是藝術呢?還是一種探索世界的形式呢?
鏡頭重要嗎?構圖重要嗎?後期重要嗎?
世界範圍來看徠卡確實不是頂尖。其實鏡頭不光有光學素質還有藝術表現力。電影工業對鏡頭的藝術表現力要求最苛刻。光學上要求銳度解像力焦外要頂尖,同時在高光和陰影以及色彩的控制要出類拔萃。還有就是立體感和空間感的呈現,當然這跟是使用的底片畫幅大小也有很大關係。頂尖的是庫克和安琴還有一個我忘了,蔡司在徠卡之上。
區分好攝影師和攝影師傅 就能理解Leica在攝影器材里 永不過時
希望徠卡不要讓松下組裝機和華為的鏡頭毀了自己的口碑
題主其實不知道,走限量路線也是一種策略,被愛馬仕這種公司收購做產品不都是這樣么,愛馬仕還是有人買它的限量包,就如同限量版徠卡,一來可以賺錢,二來只是設計上的投入並不大,另外人家徠卡的品質並沒有因為頻繁限量而降低,只能說題主有點酸葡萄心理了。
我買過貼可樂標的松下代工貨,因為不是攝影發燒友,也覺得徠卡的品牌即便貼牌也不會太差,可是我錯了,確實沒達到我的預期。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它要推出可能會影響品牌聲譽的產品呢。
我們知道,徠卡哈蘇類的產品本身定位的受眾群就很狹小,如果一直堅持是達不到股東預期的。面對手機市場的衝擊,如果不選擇做鏡頭供應商或者拉低身價做入門級產品,是難以尋找新的增長點的。
於是我們看到了奢侈品的營銷方式,既然是奢侈品,低端產品的不盡如人意也是正常的。如果是追求發燒,可以購買它的高端產品,如果是追求時尚,入門產品也夠用。
不管你逼格多高,能活下來才是硬道理啊。
為藝術而生,為藝術消費而生,之間的差異。
推薦閱讀:
※如何用Ps或Ai做出這種漸變顆粒效果?
※索尼的 VAIO 標誌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什麼是二倍圖、三倍圖?
※學的是設計師,做的是小美工?
※玄關隔斷什麼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