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的醫藥代表想要轉行?

醫藥代表轉行,誤打誤撞進了這個行業,由於自身勤奮肯花心思,運氣不錯,碰到的上司、產品、區域都算不錯,在某一線城市買了房,也碰到升職的關口了;
隨著媒體報道的斷章取義和偏激化,這個行業推廣模式中許多灰色部分確實被曝光了;
每次聚會、走親戚都要被問一遍,現在醫藥代表還好做嗎,國家管那麼嚴,你們真的天天給醫生送錢嗎;
同行之間聊天,也對GSK出事後,鋃鐺入獄的高管、突然失去工作的同行抱有同情並且不知道哪次輪到自己了;
內心對這個職業也斷斷續續的有抵觸,但在這個行業多年,有了不錯的客戶基礎、相對自由的工作時間、這幾年明顯低於社會增長速度但仍然算不錯的收入以及對轉行的未知都成了很大的障礙;
在這個行業轉崗沒有意義,無論銷售、市場、商務、KA、培訓等都是推廣模式上不同的角色,但本質上都差不多;
其他行業,和醫藥行業的灰色模式大同小異,但不同的是醫藥關係到百姓民生,會遭受更多的媒體披露、法律和道德風險(即使我的產品推廣有益於患者和醫生,但不等於不向整個行業妥協);
困惑的是,
要麼一把努力,升職了,繼續等到整個行業痛苦或者假惺惺的轉變;
或者混日子,生小孩,再考慮轉行;
還有裸辭,給予自己壓力轉行,需要忍受的是收入的下降和對陌生的適應感


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就是我了!不請自來!


關於決心:要離開藥代這個崗位,題主要想好,然後想好了就去做。不要猶豫,一定要果斷,其實人生本來就不存在對錯,就算會走一些彎路也無所謂,因為這些困難勢必會成為你未來的一筆莫大財富。看題主的經歷,前五年的職業生涯可謂順風順水,轉行經歷一些困難也屬自然,權當繳學費了。如果實在不行,再回來做醫藥代表是不是?大家都知道,這個行業常年都在招人。所以先給題主一個定心丸:如果決定了要走,那麼就勇敢地走。


關於錢:那麼為什麼不想走呢?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那份薪水。早年畢業的時候,葯代的薪水可以引來全班同學的嫉妒,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他同學的薪水也慢慢上來了,這樣就會讓我和題主這種人心中有了危機感。醫藥銷售是一種看業績吃飯的工作,所以經驗的累積在其中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這是這份工作最致命的地方。當別的同學已經在靠自己累積的經驗賺錢的時候,你還必須和新入行的大學生拼激情,拼頻率,能拼得過么?就算拼過了,心中也不免會泛起一段悲涼之感。所以現在的薪水對題主來說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我的建議是:把問題想到最壞,未來的一年如果轉行,無法存下一分錢,題主是否受得了,受得了,就大膽去做,受不了,就繼續堅持。


關於職業發展:3到5年對於醫藥代表來說是一個坎,有的人能夠升上去,有的人升不上去。但是升上去了不一定就是能力超群,升不上去也不一定就是業績不行。行內的人都知道,這和上級乃至上上級的風格,和公司的發展,甚至所在的地域,都很有關係。很多時候,運氣大於能力。不過我要說的是,上去了也不一定好,沒上去也不一定不好。無論是dm,rm,rpm,不管是什麼崗位,其實最重要的內在的職業發展:要不斷學習,不斷了解業內的新形勢新動向,不斷增強自己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否則,dm、rm、rpm的位置也會不穩當。


關於職業未來的發展:我覺得未來這個行業是不會消失的,但是會有改變。醫藥代表未來十年發展的趨勢會怎樣?我回答過那個問題,題主可以作為參考。

關於大包,小包,代理:我也有同學做了3年左右,去做代理了,一年保守估計也有40左右,加上外企的工資一年50+基本上不成問題了。是否做這個就要看個人選擇了。只要不觸犯法律,都可接受。但是其中的艱辛未必是我們所能設想的。什麼?你問我為什麼不去做大包?嗯。我覺得吧我還年輕,既然年輕就想做自己最願意做的事情,大包這事兒,如果我30多歲一無所成,再考慮吧。


關於未來的職業選擇:其實醫藥銷售出來選擇的職業可以很多的,千萬不要自己把自己限死了。說實在的,銷售這行你都能做,文能上台ppt,武能夜訪修電腦,還有什麼不能做?銷售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具備影響人的能力,題主前五年那麼成功,肯定已經具備了。這個世界的組成要素就是人,題主能賣出葯去,還怕自己賣不出去么?


總之一句話:如果覺得現在是溫水煮青蛙的話,趁早跳出來。不過要記得耐得住寂寞,潛心下來做一年你自己想做的事,一切就又重新開始了!


----------------2年分割線----------------------


兩年過去了,很多朋友關心我過得怎麼樣,現在怎麼樣了。我統一回復一下:

第一年拿到了幾個offer,因為想轉互聯網醫療,都是互聯網醫療的公司,有行業大牛,也有創業公司。因為自己之前在大公司,想去試試創業公司,於是就去了一家創業公司,工作了將近一年。這家公司現在C輪了,不過我工作一年之後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旅程。

2015年開始創業,回到廈門,做了一家互聯網醫療公司,很艱難很苦,因為這個行業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學到了很多東西:如何做互聯網產品,如何運營,如何帶一隻20+人的團隊,如何激發士氣和激情,如何做公司的管理結構,如何做股權結構……途中有一家上市公司試圖收購,但是被我們婉拒了。創業很苦,很累,但是並快樂著。

總體來看,我覺得自己的轉型還是成功的。雖然現在的錢遠不如輝瑞多,但是內心擁有了安全感,認識了非常多的人,看到了更多的事情,看得明白了,心裡也不慌亂了。

因此,還是那句話,自強不息。保證旺盛的學習力,不斷向上的精神,世上並沒有傳奇,有的,只是腳下的路。


呵呵,有意思,我乾渠道5年,OTC2年,還想轉基葯或者臨床呢。

轉不轉行,你問我們沒用。
你問問自己,資源有哪些?上游產品資源,下遊客戶資源……
資源足了,換到幕後,未嘗不是規避風險的辦法……

換行業?算了吧,這幾年經濟都不行!


這其實是我認識的很多同行共同的問題,在5-6年後開始的倦怠期,我自己也糾結過很長的時間。關於這個問題,我自省過很多次,也開導過很多朋友,到最後,其實發現其實這裡面核心的問題,其實是工作目標是否明確的問題。
沒有批評的意思,但樓主所列舉的一系列的問題都其實是某種借口。雖然我承認,醫藥代表在某些時候社會地位不受尊重,每月的考核指標會帶來很大的壓力,經常要開會做表格會佔用很多的業餘時間,但其實坦白的來說,這份工作時間自由,報酬優厚(藥學同專業很多同學碩士或者博士都不一定能拿到相同的薪水,如果要比較互聯網什麼的,請公平的去計算付出時間),相對公平。這兩年醫藥制度改革,雖然有一些裁員,但真的沒有影響到大部分人的生活。掉標之類的事情真的還是比較小概率的,所以與其說行業悲觀,其實真正的是在推廣模式發生改變的時候,因為需要醫藥代表要戰勝自己的短板,進行不斷地學習,離開舒適的區域帶來的不安更加可怕。所以,要不要留在公司,要不要繼續做醫藥代表,首先我們要除開這個問題才是更負責任的選擇。
如果不是因為環境需要你離開舒適圈,而是確定你真的不喜歡做銷售這件事情,或者因為你在其他的行業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那麼恭喜你,你可以毫不猶豫的去變化,因為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但如果是僅僅因為現在在醫藥代表的路上遇到了困難,或者預計即將遇到困難而想著去轉變,那麼可能這不是一種好的想法。醫藥代表未來遇到問題,不僅僅是政策的縮緊(這個只針對外企和小國企,大國企的日子現在是很好的),還來自於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對傳統行業所進行的碾壓。所以這件事情,不僅僅在醫藥行業存在,對整個社會的很多個行業,都有這樣的問題,可能只有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是制勝的法門。我在行業里待了十年,除了少數幸運兒外,在這個行業能夠待下去,獲得晉陞和發展,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很多人也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但在失敗中的成長和進步,認真積累的能力,變成了可轉化的技能。我認識的很多人,離開行業的也很多,但最終在其他方面能成功的,還是最開始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主動積極的那些頂層銷售。當然,也有很多人留下來,我也不覺得這幾年醫藥行業的空間小,好的代表,一樣被公司瘋搶,升職加薪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還是建議樓主靜靜想一下自己最終想要的得到的是什麼,不要考慮得到的難度和所要付出的努力的多少,先列最終目標。然後再去思考,付出這些努力,對你來說是否值得,包括犧牲的時間與其他愛好,然後再去決定。但真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有些東西,總的付出點代價,不是嗎?


說說自己的職業體會吧,本人上海,男,83年生人,作為在醫藥圈子裡幹了10年+的一個老代表(10年中呆過三家top20的外企,目前在一家國內基因檢測公司工作,另掛靠1家國內藥品公司,另外自己跟進一些朋友介紹的項目-比如醫院的智能停車庫,某些醫療器械耗材等等)個人感覺這個職業好處是,畢業後從事醫藥代表只要不被淘汰,收入水平躥升很快,我在8-9年前在三共製藥已經月入13k_15k了,當時很多身邊的朋友同學才3-5k的月入,但壞處是這個職業瓶頸也來的很快,現在我單家公司的收入比之8年前基本沒有太大增長,甚至有下降(公司差異和大環境因素)以至於以目前的情況,一些同時期入行的朋友基本都要掛靠2-3家公司,或者自己接一定量的私活,或者謀求轉型-向器械或高值項目發展,因為在那些外企,你的上升空間其實很有限的,而且升上地區經理後其實壓力更大,升了就死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二個壞處就是長期單打獨鬥工作產生的空虛感和寂寞感,還有就是由於平時較空,收入又還可以,容易沾染上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氣,以及一些惡趣味~比如賭博等等

總之這行要做好不容易,要做久更難,目前身邊的同事大致分幾類:1:混日子類型 2升級型:從傳統的處方葯的銷售中謀求轉型醫療器械等高值項目,或者轉型某些發展初期的高新項目比如 基因檢測等等 3向上型:公司內部向上發展或向平行部門(市場部,培訓部)發展(很少)4疊加型:掛靠數家公司,同時開工,接一些大包品種 5淘汰型:由於種種原因離開此行業(比如:我朋友玩德州撲克入獄半年後從本行業消失數年)還有最後一種6 做大型:成為大包商,投入大,風險也大,收益當然高,當然這已經不屬於代表的範疇了,屬於生意人了

另外熟悉上海地區產科醫院和客戶的朋友,熟悉各大醫院總務科基建科的朋友可以合作,最新的項目,絕對顛覆你做藥品的小神經^_^


三年半工作經驗路過,有一句話說的很中肯,當別人都在靠自己的經驗和積累在吃飯的時候,你還在看公司的政策。


本人入行兩年,很多東西看的不是很透。鄙見罷了。

工作5年,想轉行,我身邊的也有不少,尤其一些很厲害的人,像在R司的top sales,還有一些我佩服的牛人。

但真正轉行成功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只想不行動,還有些人,行動了,但沒有好的結果,嫌棄其他機會時間不自由,薪資不夠。

這是當下的現狀。

在回答轉行問題之前,先介紹一下職業選擇的金字塔結構。

金字塔的頂層:最常見的職業選擇思路。比如:我在什麼機構,做什麼工作,要不要繼續做某個具體的崗位等。

金字塔的第二層:不太會被具體的崗位、工作所局限。
比如:思考的是我的能力是什麼?我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狀態?我覺得工作能夠給我的價值是什麼?

金字塔的底層:職業選擇的最基礎標準,對職業抉擇影響最大。
在這個層面思考的是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世界觀和價值觀是什麼?

在選擇一份職業時,可以用這個金字塔結構的三個不同層次的視角,來幫自己進行職業定位。

大部分在醫藥行業跳過來跳過去的,都是屬於金字塔的頂層。

想要轉行的代表一般處於金字塔的第二層,更多的在乎自己是否喜歡這份工作,能否體現自己的價值。

說實話,身邊有部分人人並不是那麼喜歡醫藥銷售,但是喜歡銷售工作的;

能否體現工作價值?為醫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造福患者?為醫療事業作出偉大貢獻?相信大部分人並沒有太多這種感受。更多感覺,代表不受尊重。

尊重,可能就是大部分代表的職業選擇金字塔的底層吧,這也是代表最在乎的吧。

醫藥代表是躁動的,尤其大環境不好,掙不到錢,轉行的念頭是比較強的。

就算不轉行,跳槽也是可以的,看看醫藥行業的流動性,一個字:大。

轉行?什麼因素影響你轉行?

錢,時間,自由,這些很多人多回答過了,就不贅述了。

我們來聊聊能力,個人覺著,醫藥代表的能力還是很局限的,圈子小,技能單一,想換個行業拿個薪資持平的工作不易。

很多醫藥代表只是做著服務工作罷了,更本不是什麼銷售工作;那些比較能力強的代表,也有不少局限在銷售範疇,我們應該更多去學習一些營銷的東西。

個人觀點,沒做的市場工作的醫藥代表不算真正的銷售,沒有營銷思維,出去很難有競爭力的。

做了5年醫藥,不知道題主處於什麼狀態。倘若真心想轉行,請思考3點:

1.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底層價值觀?你非常想做的事情和當下的狀態無法調和,好了,你最佳的轉型時機到了。

2.你的能力和你想做的工作是相匹配的,比如你要去做新媒體編輯,你能勝任嗎?你有在這5年去積累嗎?沒有的話,建議不轉,用半年一年時間去積累自己,醫藥行業時間自由,還怕什麼,大把的時間可以利用。

3.尋找一個導師,引導你,不走彎路。

上下班路上碼字,內容有點混亂,湊合著看吧~

有不同觀點,歡迎探討

在微信公眾號【羅濕兄

中回復「資料」即可獲取各大醫藥外企培訓資料,求職資料(面試資料,簡歷模板),助你自學成長。

回復「PPT」。獲取價值3萬的PPT精品教程和素材庫。

進來看看,也許就有你想要的~


我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吧,剛剛轉行成功。我畢業於2007年,本科,大學讀的是藥劑學,我應該比很多吧友都大吧。我畢業後,就去上海一家研發公司,做藥物研發工作,當時給定的月薪是三千,上海的朋友應該能體會到,三千的月薪夠幹什麼。兩年之後,我的月薪達到了四千,漲幅30%,可能大家要笑了。所以我毅然決然地辭職,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終於面試進了一家國企做醫藥代表。當時轉行的目的可能和大多數吧友一樣,就是為了高收入。事實上,我的目的算是達到了,兩年之後,我的月薪達到1.5萬元,這在我老家(一個省會城市,二線)算是不錯的收入了。或許大家會說,我應該會很滿意現在的生活了,事實上,我過得並不快樂。

我本身是一個很內向的人,性格很柔,優柔寡斷,不愛跟人交流,更不喜歡逼迫別人。但這種性格,對於銷售工作來說,是很致命的。銷售工作的高指標,高壓力,高增長,每天逼著你去跑客戶,一天到晚地泡在客戶那裡,每天把拜訪日程定的滿滿的,然而,指標還是經常完不成。最近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中央台曝光了醫生回扣問題,工商局、葯監局、衛生局都來醫院檢查來了,平常我們連醫院都不敢進了。說實話,醫藥代表這個工作,做得太沒尊嚴了。每天工作都在煎熬。可能很多做銷售的人都有體會,每天見客戶跟裝孫子似的,雖然說要擺正心態,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應該不多吧。時間長了,身上就有股孫子樣,連一點氣場都沒了。銷售代表再往上升是管理,我本身也不是個愛巴結領導的人,雖然業務不錯,但是和領導關係一直不算好,七八年的老銷售代表了,就是提升不了。我不再想這樣繼續下去了。這是我之前的經歷,真正開始轉行,是在去年,也就是2016年。在轉行時,讀了不少的書、帖子,總結一下給大家:

首先,如果想轉行,先看清國家形勢。有句話叫做「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改革開放三十年,發家致富的有幾個不是跟著國家形勢走呢?我在去年花了半個月時間仔細研讀「國家十三五規劃」,這個規劃就是國家在2016年-2020年要走的方向,所以無論如何,不能違背這個形勢。當時為了了解國家到底是不是真正按照這個形勢來,我用幾個月時間,每天觀看當天的新聞推送,了解國家政策,發現真的是嚴格按照這個規劃來的。十三五規劃里對很多行業,都做出了未來的規劃,當時我重點關注的是醫療、教育和互聯網行業。首先是醫療,因為這是我的本專業,可是看到之後我卻很失望,規劃準備從嚴規範醫療這塊,那我們這本來就有些灰色的行業該怎麼吃飯啊。倒是也說了有發展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遠程醫療、精準醫療等方向,和我都不沾邊,而且我也通過同行了解過做精準醫療的一些廠家,他們的銷售員工收入還沒我們的高呢。第二是教育,教育一直是我感興趣的方向,國家接下來對教育的投入應該算是比較大的,其中有一點說:《大力發展繼續教育,構建惠及全民的終身教育培訓體系。推動各類學習資源開放共享,辦好開放大學,發展在線教育和遠程教育,整合各類數字教育資源向全社會提供服務。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暢通繼續教育、終身學習通道,制定國家資歷框架,推進非學歷教育學習成果、職業技能等級學分轉換互認。發展老年教育》,終身學習這個詞我是很感興趣,當時想的是,創造一種學習模式,用在互聯網上,當時畢竟沒創業經驗,以為創業就是一個big idea ,我花了一個月時間,真的創造了一個學習模式,製作成PPT投給了一些網站,結果真是石沉大海。這是個小插曲。然後就是互聯網了,互聯網這些年發展得如火如荼,胡潤百富榜前十有一般都是互聯網大佬。但是,這還遠沒有到達它的頂峰,十三五規劃指出,《組織實施「互聯網+」重大工程,加快推進基於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服務模式、管理模式及供應鏈、物流鏈等各類創新,培育「互聯網+」生態體系,形成網路化協同分工新格局。引
導大型互聯網企業向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開放創新資源,鼓勵建立基於互聯網的開放式創
新聯盟。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創新,鼓勵搭建資源開放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國家信息經濟
試點示範區,積極發展分享經濟。推動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
線上線下結合等新興業
態快速發展。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准入限制》,這只是針對互聯網+的,而大數據、物聯網的相關文字,也有非常多,各位想想,如果真的把各行各業都用互聯網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全國的物聯網,這個規模將有多大,市場將有多大!至少在這個五年內,我覺得完不成。

國家形勢選定了,再看看相關的職業、行業飽和度。大家可以看看相關的行業報告,我就是在智聯招聘上投簡歷時,偶然發現了一篇《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的文章,看了這篇文章我才發現,其實現在這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已經很多地方都已經大數據化了,可以說,更科學、更清晰、更數據化了,也希望各位在找工作時,能讀一下這個文章。現在我說一下我的體會,首先,如果想去一個行業,必須要了解這個行業是處於上升期還是飽和期還是下降期,要盡量找處在上升期的行業。怎麼看是不是上升期?如果一個行業出來一個崗位,十個人爭著面試的話,那麼這個行業飽和度已經很高了。相反,如果一個行業,出來十個崗位,但達到要求的人只有一個,那麼這個行業空間還大得很。我查看了2016年第三季度的數據,其中,行業景氣度排名為(前十名):

大家可以看到,互聯網行業是最火的,出來7個崗位,才有1個人合適,對應人才缺乏得很。如果你去找一個互聯網方向的工作,相信好找得很。

而景氣度排名後十名如下:

這十個行業,相信如果你去找對應的工作,那麼競爭將會很激烈。比如排名倒數第十的醫療設備/器械行業,也就是我之前的行業,每個崗位對應兩個人,實在很激烈,飯碗端不穩。

上面兩條,第一是要順應國家形勢,第二是要看行業景氣度。第三就是自己的興趣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愛好,隨著自己的興趣工作,肯定事半功倍,發展也會更好。就拿互聯網為例吧,有技術工種,比如IT工程師,有互聯網運營,這算偏運營類的。有互聯網銷售,那麼這就是苦逼的銷售代表了。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包括很多的工種,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上面啰里啰嗦談了很多,接下來我會詳細談一下自己的轉行經歷。

在去年國慶節之後,我下定決心離職,開始了找工作之旅。當時我選擇的行業是互聯網。可能有吧友會問,你又不是學計算機技術的,在互聯網領域能做什麼呢?難不成還繼續做苦逼的銷售?在這裡我要做一下對互聯網行業的介紹。跟傳統行業比起來,互聯網行業有這麼幾個優點,讓它成為了最適合年輕人的行業:

1,從業者年輕,中國互聯網行業最老的人,也才40多歲

2,互聯網行業機遇更多,大部分傳統行業還等著被互聯網顛覆

3,互聯網行業的薪資水平越來越高,而且只要你肯努力就有無限的上升空間,不用靠關係

4,你周圍人的學習能力超強,你也會跟著一起進步,幾年下來,你會把自己在傳統行業的朋友們甩開很遠

5,創業越來越簡單,可做的事情越來越多,積累了經驗之後,你也可以創建自己的事業,更快實現財富自由

互聯網行業的崗位,可以分為幾個大類:

1,技術(工程師)

2,產品(產品經理、設計師)

3,運營(推廣、運營、銷售)

4,其他打雜的(CEO、前台、客服等)

前兩種崗位,都需要有相當的積累,對於零基礎轉行的人來說,比較困難。

誠然,我可以自學編程,可是面對的競爭對手卻是正規大學出來的、經過正規四年正規教育,已經寫了十幾萬行代碼的專業「碼農」,在有潛力的崗位面前,我的競爭力幾乎等於零。

產品崗位好一點,但是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產品經理有一個就行了,就算是互聯網巨頭,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數量也遠遠小於技術人員——因為幹活的人多,但是指揮大家幹活的人不需要太多。

最後就只剩下運營崗位了,實際上,在大多數公司,產品:技術:運營的比例是1:5:10,這造就了大量的機會,概括起來,我覺得零基礎轉行的人去做運營的原因是:

1,人才缺口大,機會多——我需要的是儘快讓自己一隻腳邁進互聯網行業,運營是最快的方法,而且環顧一下四周,你看不懂的廣告、你覺得噁心的推廣還少么?大部分公司其實根本不知道怎麼做推廣,流量的價格又越來越貴,大家都需要真正懂推廣、運營的人才

2,競爭相對不激烈——還沒有大學專門教互聯網運營,所以不會遇到大規模的正規畢業生跟你搶飯碗,事實上,學習運營最好的辦法依然是跟著有過互聯網從業經驗的老兵學習

3,接觸的知識更多,學習更快速——做運營的人,上要跟產品經理配合,下要跟用戶打成一片,工作性質決定了需要不斷學習,去熟悉用戶,熟悉市場,熟悉產品

4,工作不可替代——因為有了博客,我們不用自己做個個人網站就能寫文章了,因為有了淘寶,我們不用自己做個電商網站就能賣東西,現在又有了微店、wordpress等等工具,無數人為了省略人工成本而做出各種各樣的產品,未來甚至不用寫代碼,自己就能做個APP出來,但是運營的工作卻無法交給機器來完成,因為需要不斷接觸用戶、分析用戶,而這些,機器是理解不了的。

所以,推廣運營崗位,是綜合考慮下最好的選擇,也是最快速的選擇。

最重要的一點,這個崗位也是很賺錢的選擇。

只要選擇了有盈利能力的公司,只要在推廣運營的崗位上證明了自己能夠給公司帶來價值,薪水就會隨著公司的利潤一起成長,在我了解到的互聯網運營人員中,多數人年薪不下二十萬。當然,我之前年薪也有十六七萬,然卵,我看不到未來。

當我選擇了互聯網運營後,我就從網上找相應的課程,讓自己迅速充電,為了能找個互聯網營銷的工作。我從百度上找到一個名為踏浪100的網站: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_網路營銷策劃培訓 - 踏浪100,裡面專門培訓互聯網運營知識。我就說我學到了什麼吧:

1、 系統掌握了互聯網運營的五大核心技能,

2、 學會了新媒體投放廣告、監控、寫文章的技術

3、 學會了SEO/SEM硬廣技術

4、 明白了該怎麼去判定一個公司到底好不好,該選擇什麼樣的公司

5、 掌握了100%獲得面試,80%幾率拿下HR,拿到offer 的方法

我在系統地學了一個月課程之後,開始了我的找工作之旅。

投簡歷的時候,我當時寫下要找的公司標準是這樣的:

①創業公司,最好有天使輪或A輪(獲得融資的公司,一般薪資都很高);

②團隊20人左右
(一般都是扁平化管理,學到的技能更多);

③行業:IT、教育、金融和服務行業;;

④薪酬至少6K以上(二線城市夠生活開支了)

⑤最好能負責所有的運營流程,如果這公司的其他同事已經在做了,哪怕單做數據分析的崗位都行(你面試的公司最好有文案、渠道、數據分析,缺一不可,以後還可以在裡面身兼多職)

我就直接投簡歷(因為我對很多公司沒有心儀的產品,課程要求的針對產品製作面試作品做不到,所以先試了再說)在拉鉤投了26多家公司,有4家公司收到了邀請;在BOSS直聘收到了12條HR主動邀請的面試信息,然後我進行一次篩選,去了7趟公司面試,直接獲得6份offer(在這裡很多同學都想問我,在HR和CEO面試前先準備什麼,你只需要一張彩色的簡歷即可)但在這7家公司里,很多HR和CEO在面試你的時候,沒有遵循STAR的法則對你進行提問,他們重點只顧著問我的背景、辭職原因、能幫公司解決運營哪些地方、考驗你的營銷思維。

接下來簡單分享一下我對7家公司的思考點:

健身行業(2家):借用互聯網的名稱,其實都是傳統企業,我過去只練習面試的反應能力,兩家都一樣聊了半個小時,他們主要側重於文案編輯這塊,不重視用戶調查和數據分析,過多要求段子手、多渠道的推廣手段,所以我謝絕了。

創業服務行業:這家創業公司只有6個人,專為創業者提供扶持項目,幫助很多企業做什麼孵化器的工作,就是一家服務公司,不是互聯網公司,薪資6K,沒有新媒體運營人員,所以我謝絕了。

醫療行業:這家創業公司的面試相當有挑戰性,我進去了需要筆試,電腦上還要人格測試,完後直接和兩個HR進行溝通,他們用質疑的態度問我幾個面試問題,比如:我要求你微博/微信漲2萬粉,你需要多少費用?多少時間才能完成?? 我瞎編:半個月之內,只需要3000塊錢左右搞定(傻逼HR,我都沒有在你公司裡面做過,怎知道做得怎麼樣,真的是shit!)之後我用踏浪的五個營銷思維直接虐了兩個HR,試用期7K左右,之後還要我去複試,我兩天後直接謝絕。

B2B服務行業:這家公司是一家互聯網汽車B2B的公司,當時我去醫療面試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叫我過去他們那邊面試,我都忘了投哪家公司的,只告訴我公司名。我在拉鉤收到信息後,才知道他們公司大概的背景,崗位是用戶運營(我真的對這家公司沒有印象,不知是我投錯簡歷給公司還是什麼)我在沒有任何的準備下,直接去了這家公司!當時面試我的是個CEO,他只觀察我的營銷思路是怎樣,還有我的作品案例,最後還提問了我關於運營的工作流程(這裡直接套用STAR法則的其中一項即可)半個鐘之內,我直接搞定掉了HR,對方打算給我8K的薪資,三個月的試用期,而且還給我兩天的考慮,我去問了踏浪老師關於互聯網B2B的行業發展,兩位老師也推薦我直接去這家公司去做好,原因是:B2B重視用戶調查和數據分析,所以我果斷答應了這家公司,11月初正式上班!而且這家公司在轉正之後,是給期權分紅的。

這是我總結自己轉行、跳槽的經歷,沒什麼文采,但是是真是經歷,希望能給各位葯代兄弟們一些參考。雖然剛開始只有八千月薪,但是前景比我之前好多了。如果有想做互聯網營銷的兄弟,可以參考我的經歷,我學習的網站是踏浪100: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_網路營銷策劃培訓 - 踏浪100,獲得一份中意的工作是綽綽有餘的。


我擦,都是老油條,別拿雞湯忽悠人家了。
做葯能做五年,說明你已經入門了,好像你說的升職門檻,那你現在還在外企吧?市場變動,指標大,年紀大了不適應了?
其實升職都是靠運氣的事情,別太當回事,在公司混著吧,能混就混,壓貨飄貨竄貨都混不下去了?那就混底薪等著被炒賠錢吧。公司都是王(草)八(DAN)蛋,我們不坑他的錢就是傻叉!
然後利用混日子這點時間,趕緊給自己找出路,千萬不要輕易嘗試別的行業,每個行業都有競爭,錢都是給老油條掙的,不是給小白兔掙的!


我的其他有趣答案:
八字測婚姻這事靠譜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897235/answer/54108226
韓信有多厲害?如果劉邦不殺韓信,他會不會造反?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757750/answer/37110651

智商高的人情商低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15561/answer/33570445


2025年3500萬光棍怎麼辦?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603716/answer/37530008

和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怎麼辦?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240431/answer/53111126


五年醫藥代表改行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998268/answer/67859220


生物專業那麼坑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106045/answer/38138526

如何駁倒算命先生?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027452/answer/47516002


做過兩個月代表的飄過,當年從北葯剛畢業面臨金錢的壓力毅然投身醫藥代表大軍中,但入行才明白對代表這一行真心沒興趣。隨後辭掉代表工作做起了招商也就是渠道銷售,初時對這份工作還是蠻感興趣的,但隨著接觸客戶,逐漸的加深對渠道客戶的了解發現這份工作性質和代表還是很相似,唉,又一次辭掉了。之後做了兩年otc,現在開了家藥店,自己做店長,平時給店員做培訓,指導顧客用藥,下班還可以喝喝茶,釣釣魚,年收入也30多,生活還是很滋潤的。你不妨開個藥店,投資也不是很多。


做偽2線省會城市醫藥商業5年銷售然後默進猿類隊伍的飄過。個人認為樓主還是可以考慮行業內輪崗的形式,如果可選的話。所謂銷售,商務,KA差不多,那得看你怎麼做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很有區別的,客戶和工作立場完全不同,換下角色難說對行業的認知又會有新的層次。畢竟5年積累不算少,公司培養到此能立住的基本自身也是具發展潛質的,但也沒到深刻能看到全局的視野,同行業轉換軌道已考驗資源整合能力了更別說轉行。至於因為這個行業而感到的輿論、政治或道德上的壓力,我一直的認識是,我做人做事為自己負責,問心無愧,沒能力也沒必要代表行業或公司。你做銷售也應該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準則和行為底線,客戶也只是用這個判定你而不是根據整個行業。建立自己的魅力和身份標籤,不要在上升期隨意歸零(對行業或職業身份完全沒有信心了除外),實在不行,就要一個月小假,放鬆兼思考,不吃別人畫的大餅,亦不強求自己。


沒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難處啊,只不過我們自身更關注自己而已。如果有一個自己創業的機會,倒是可以轉一下,否,不如往前看。


說點實際的吧,題主的處境我非常同情,事情過去兩年多了,如今的醫改力度早已今非昔比,馬上要實施的藥品零加成和兩票制、一票制,當月回款等多項醫改措施就是要逼著醫院把藥品往外吐,徹底切斷醫藥利益鏈條,而醫藥代表這一特殊職位則就是為了醫藥利益鏈條而誕生的,當然如果你有幸在外企或原研藥廠家做臨床推廣,那還稍微有點學術能力,否則就是純粹的做利益維護工作的,那麼在這個大醫改的環境下,葯代肯定是沒路走的。

我的建議如下:
1、一方面看你自己的基礎,如果你是在仿製藥廠專門做利益維護的(咱們把話說開了吧,就是沒有技術含量,只給醫生各種好處或者陪吃陪喝來維持業務的那種),你要看看你之前所維護的那些醫生都有什麼需求,如果有些醫生對於多點執業感興趣,願意從科室里抽部分時間到社會上,你可以考慮發展這些資源,進到做醫生諮詢的互聯網項目里去,用你的資源來繼續發展業務。
2、如果你是在外企里做過原研葯的臨床推廣,其實真是這種葯,一般也用不著推廣什麼,醫生往往都搶著用,而你自身已經做到經理級別,除了維護醫生體系,對你們企業內部的藥品以及其他渠道也有資源的,那麼你路子會多一些,首先你可以沿用建議1裡面的方案,去醫療諮詢互聯網項目里謀職位,也可以去大型連鎖藥房或是做醫藥大流通的企業里開發新的渠道業務,他們的線下資源往往能夠提供良好的處方對接方案,這正好跟你之前的醫生資源和醫院資源以及藥品資源都能匹配上。

潛在職業風險:
當然,這兩條路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職業風險,這也是難免的,現在做什麼都不可能完全沒風險。首先互聯網企業發展業務主要靠燒錢,能否融到資以及團隊成員是否目標一致都是大問題,業務發展的各個階段都存在不小的壓力,這不是個省心的活兒,去了要有思想準備;連鎖藥店也好,大流通企業也罷,這些都是競爭紅海,競爭激烈,而且對於業務的創新能力要求甚高,因為醫改政策可能隨時對這些企業形成致命打擊(比如一票制、醫保開放網路結算、電子處方放開等),需要時刻了解政策走向,並提前研究出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還要有充分的執行力,這是個挺考驗人的職業規劃,如果性格比較安逸的人,可要受折騰了。

同是天涯醫藥人,且行且斟酌吧。


情況和樓主差不多,11年實習進入外企行業,呆了4年。剛畢業的時候拿著令人羨慕的薪水,畢業4年,和同學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可悲的是自身價值還在不斷貶值。而且也無上升的機會,合規也越來越嚴。最近正在著手準備轉行,,離開醫藥行業出去混幾年,實在混得不好,大不了再回來代表。


本人三年醫藥代表。已經萌生退意了。目前也在跟你一樣猶豫著。個人覺得還是得去看發展。其實不同公司不同產品不同市場,沒差多少,發展還是要看個人能力。我一大姐公司呆了快十年,高代都沒晉陞。如果你有更喜歡的工作。可以轉行。畢竟這不是一份能幹到老的職業。分分鐘新畢業的愣頭跟你搶飯碗,人家也不一定比咱有經驗的差。


幹了五年的醫藥代表到現在還迷茫,你應該改行了


我們臨床的都紛紛進公司呢……這年頭真心沒有好乾的工作


選擇了就多堅持,沒有嚴冬就沒有春天


葯圈裡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吧,這麼多年資源和人脈相信都在這個圈子裡了,離開圈子從新開始,可能會有傷筋動骨的痛。我們又怎麼知道別的圈子可能不是這個樣子呢?我跟樓主的情況其實有些相似,也是圈子裡人,一直在思考是否要走出這個圈子。最近的感悟是,遇到瓶頸是要走出來,是走出自己的內心,而不只是圈子吧。。。


醫藥代表三年半,在祖國遙遠的西部薪水對一個剛畢業的我來說相當豐厚。外企大包一起做。外企的產品也是變相給回扣,內心越來越抵觸銷售, 覺得沒有為病人帶來什麼好處,沒有自己的價值,再加上想回老家就決定轉行。自己喜歡市場部或者醫學部,可以研究學術講課,但老家是小城市沒有這樣的機會,於是最後到了醫院藥劑科。現在的薪水是當時葯代的八分之一,有時候會受不了錢太少也會感到枯燥,但總體心裡很踏實感覺為病人做實事了。單純的上班也不用應酬拉關係很開心,以後應該會一直在醫療系統工作。轉行是痛苦的,尤其是落差非常大,對我而言是薪水和自由度,做葯代的時候風風光光到處玩,現在是朝九晚五。在這行時間越久越不好轉行,因為太難放下利益。所以你要有這個心就趕緊轉行,要麼就繼續做葯代往高層發展。


可以考慮做編輯,我在招人


推薦閱讀:

家裡老人買了報紙上的葉黃素膠囊,不知道這種藥品的可靠程度如何?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臨床上抗血小板凝聚哪個更有效?
康泰疫苗發生新生兒接種疫苗死亡增加到 7 例,用「偶合症」解釋是否合理?
喉糖什麼牌子好?
肌肉注射時,如何判斷藥物是否已經注射進肌肉?

TAG:職業規劃 | 醫藥 | 銷售 | 醫藥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