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上京待選秀女這事,怎麼一點後文都沒有了?
送宮花的時候寶釵在養病,大概就是已經知道落選了,而宮花可能是安慰寶釵才被送來了,被轉贈他人可以理解是觸景傷情也可以當成是暗示與宮無緣。而金玉說也是這時從鶯兒嘴裡第一次被提到,隱約有薛家為寶釵進宮不成退而進賈府開始製造輿論的感覺,不然住了那麼久早怎麼沒見金鎖,忍不住贊鶯兒,薛家好丫頭。後來看戲的時候寶釵語帶雙關發了次火,起碼此時薛家是完全知道因為薛蟠的品行連累寶釵落選了。
落選了呀。寶釵無端跟寶玉發脾氣,「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做得楊國忠的」,就是怪哥哥沒能在選秀中出力。元春賜寶釵跟寶玉一樣的禮物,一方面安慰寶釵,一方面暗示指婚,告訴寶釵雖然落選,嫁給寶玉也是不錯的。
薛寶釵待選是《紅樓夢》有始無終的謎案,也是蒙屈薛寶釵的鐵案,破解待選之謎是揭蒙薛寶釵的重要關鍵。
1、為什麼說薛寶釵是強迫參選秀女
在大觀園眾多女兒中唯提薛寶釵的備選之事,既說這是薛父的悉心培養,又說這是薛家上京入府的第一理由。因薛蟠在上京路上為非作歹就將備選之事攪得愈甚混濁,更因為小說先是渲染,後來又將皇家嚴規的「待選」泥牛入海,從而使是是非非逾甚是是非非,成為揭蒙薛寶釵最為複雜的難題,也成為《紅樓夢》的一大謎案。其實,生活在滿清的曹雪芹也有說不出苦衷,選秀是滿清的獨有,在當時是眾所周知的大事,曹雪芹為了以避政治上的是非,說亦難,不說亦難,恰成了薛寶釵蒙屈的重要原因。
小說在第三回末突筆鋒迴轉,讓薛寶釵『急急風』般入場,既將待選辯解為薛家上京的第一理,可又輾轉反側進入了榮國府,並遲到第七回才讓薛寶釵真正登台亮相,人們就懷疑薛寶釵是來選婿的呢,還是來備選的呢?於是鐵言薛寶釵「言備先之名,行搶婿之實」。小說在剛開始就令薛寶釵陷入了尷尬境況。
有本頗有影響的書說道:「作者之所以讓寶釵是以待選的名義進京,一個更為重要的意圖是為了刻畫寶釵這個人物的思想性格」。「林黛玉絕不會有待選的念頭,只有寶釵才有這個思想基礎和條件。」「她想的是『金殿對策』,她對元春作了皇帝的妃子也是很羨慕的,『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就是寶釵的思想。寶釵進京待選是刻畫她思想性格的重要一筆。」這種說法就將薛寶釵蒙屈為:一是在政治上將薛寶釵說成是個有野心的女子,「『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想的是『金殿對策』」。二是缺乏對滿清選秀歷史的了解,由此否定了滿清皇室對旗人女子的摧殘,也否定了歷史封建皇室強佔女子的罪惡。三是將強迫參選說成為由小姑娘的個人意志決定,薛寶釵的待選就是個人行為不端的結果。五是由薛寶釵的一心想備選和林黛玉的不想備選,不自覺地肯定了封建女子在婚姻上有自主權。因此,該書雖說是為薛寶釵辯解是是非非,但實際上造成了更多的是是非非。
薛寶釵上京入府不是為選婿奪親而來,而是屈從於皇室強制規定參選而來。選秀在當時是皇室的一件大事,不可能由秀女和家庭的選擇決定,而是由誰也無法違背的皇帝意志決定。旗人家庭必須遵循朝廷的鋼性規定,女兒未經閱選就不能擇親婚嫁,「言備選之名,行奪婿之實」經不起歷史檢驗。小說作者也反對選秀,以貴為貴妃的賈元春遭遇痛斥了宮禁深鎖女性的罪惡。封建皇朝總是掠美充實後宮,從來不可能由少女們的「思想性格」決定,說 「林黛玉絕不會有待選的念頭,只有寶釵才有這個思想基礎和條件。」這就將薛寶釵待選蒙屈為積極和自願的結果,不僅將清代選秀說成了現代選美,將選秀說成比現代報考空姐還自由,而且不自覺地否定了歷代皇室掠奪女子充實後宮的罪惡。滿清皇室強制規定旗女在十三歲就必須參選,要求旗人對女兒自小要為備選作好一系列準備。寶釵、黛玉和湘雲正處於十三、四歲和少女,即使早熟也是未成年人,即使覺悟最高也抵抗不了皇室的強迫,況且她們的人格正處於不成熟階段,豈可能由小姑娘的思想性格去決定參選不參選呢!
揭蒙薛寶釵待選之謎是揭蒙的突破口。薛寶釵是擁有旗藉的皇商女兒,既有參選資格,也躲避不了待選之劫。第三回言道:「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才人贊善之職」,漢代以降,皇宮中確有此職,然在清宮則無「才人、贊善」之職,作者巧妙地將選美和選秀混糅一談,以避政治風險而磨墨打渾。
選秀是滿清入關後的事,很多文章對此誤會不少,說滿清在入關前就搞選秀,更有將歷代封建皇室掠美充實後宮都視之為選秀。滿清入關之初,滿族人口相對比較少,為了擴大選秀範圍以滿足掠美需要,順治10年(1654年)10月頒發上諭,規定凡滿、蒙、漢軍八旗官員、另戶軍士,閑散壯丁家中年滿十四至十六歲的女子都必須遵循規定參選秀女。在10年10月至11年5月進行了入關後的第一次選秀,孝庄太后布木布泰的侄女、科爾沁鎮國公綽爾濟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成為大清皇朝第一個秀女出身的皇后,那當然是老博爾濟吉特氏孝庄的刻意所至,也就是說滿清選秀實際是在搞「政治秀」。正是恩格斯在《婚姻,私有制和國家起源》中指出:「對於封建王公本身,結婚是一種政治行為,是一種借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起決定作用的是家世利益,而決不是個人的意願。」薛寶釵雖出身於「珍珠如鐵金如土」的皇商家庭,但參秀入宮僅賃資財不行,重要的是家世門第。慈禧娘家很窮,憑著葉赫那位氏門第成了蘭貴妃。
滿清選秀的目的非常明確:一是為皇帝選擇后妃;二是為皇子、皇孫「拴婚」;三是為親王、郡王或其之子「指婚」,因而說「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是遮掩之說。秀女的門第、年齡、身體是缺一不可的三個最基本條件,又以身體素質為最基本的條件,小說刻意突出薛寶釵的身體最棒,唯說她要備選秀女。《紅樓夢》的時代背景主要是在前清,主要演繹了眾多女兒的故事,旗人女兒待選天下周知,因此,作者對待選之事說亦難不說亦難,聰明地運籌有始無終的筆法,不僅讓後人百思不解,而且讓薛寶釵蒙屈深重。
滿清選秀的制度很嚴,皇帝親自閱選。遴選之前,旗藉適齡姑娘都必須在本旗註冊,報戶部審核,因故未能參加閱選的必須在下屆補上。因病和身體素質不能參選的需經族長、驍騎校、佐領等層層申報並開具證明,各旗的都統再開具證明申報給戶部備案,經皇帝同意後方可以免去參選。如發現有誰逃避參選,不論都統、副都統、參領、佐領,還是族長和父母都要受嚴厲處罰。乾隆5年(1740年)又規定,旗人女子在規定年限內因種種原因沒有參加當屆備選,在下一屆仍要參加備選,沒有參加備選的旗人姑娘即使到了二十歲也不準私自聘嫁,若發現違例,從家長到旗都統就都要查參懲治。乾隆6年,閩浙總督德沛上奏乾隆,請求允許他的兒子恆志與兩廣總督馬爾泰女兒完婚,馬爾泰千金未參加過閱選,乾隆聞知大為惱火,令德沛進京面君而被訓飾了一頓。乾隆20年(1775年)又規定,秀女未閱選而私自與宗室王公結親,其母家按照隱瞞秀女例議處。可見,旗人女兒要想逃避參選不可能。反過來說,沒有資格待選的要想參選也不可能,大觀園姑娘誰有這個膽量?因此,寶釵的備選非是自我積極的結果,黛玉和湘雲的不參選也非淡然名利所至,關鍵在於有沒有資格。
滿清對第一次被選中的秀女稱為「記名秀女」,五年內不準私自婚配以備複選。秀女若被選中後充實到後宮,一般都先被封為妃嬪中最低級別的「答應」,運氣不錯也有逐步晉封的可能,賈元春就是逐步晉為貴妃。入宮的秀女命運悲慘,絕大多數都孤老終身在宮中。選秀存在很大弊端,公主的女兒參選嫁給皇室近支無疑是近親結婚,導致輩份混亂,這對滿族來說不足為奇。滿清入關後漢化迅速,對同族和近親中選秀成親引起了重視,康熙規定後族近支或母族近支、覺羅宗室之女都免去徵選。嘉慶又諭旨:公主之女不在候選之列,廢止親姐妹不準同時參選。這是迎春、探春和惜春(都是庶出小姐)不必參選的原因。小說言賈探春抽中一簽應該罰酒,探春想賴酒不飲,眾姐妹說:「這有何妨。我們家已有了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這是一個重要註腳。但是,后妃們出於私心竭力反對康熙規定,孝庄太后就是重要一個,滿清在長期來並未認真執行過這條規定。
今天剛好在公眾號寫了這個,正好回答了這個問題,我跟其他答主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很多人都知道,薛寶釵一開始住到賈府,就是因為一個完美的借口,那就是進京待選,可是這件事到最後又沒有下文了,最後薛寶釵還嫁給了賈寶玉,因此一般讀者都會判斷薛寶釵進宮待選的事黃了,最後沒能進宮,退而求其次,嫁給同為四大家族的賈寶玉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我們也能從種種跡象上判斷出來,以薛姨媽為首的金玉陣營,其實為了能夠促成金玉姻緣,還謀划了很久,甚至不惜暗中挑撥中傷林黛玉,致使林黛玉含恨而亡,為金玉姻緣清除了最重要的阻礙。並且為了能夠成功,薛家母女也長期住在賈府,以便最後成事。這就給我們了一個疑問,究竟薛寶釵是怎樣待選,又是怎樣失敗了呢?作者在原著似乎根本就沒有提及。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關於寶釵待選,一開始作者是這樣描繪的:
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甲戌側批:一段稱功頌德,千古小說中所無。】二則自薛蟠父親死後,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京都中幾處生意,漸亦消耗。薛蟠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機會,一為送妹待選,二為望親,三因親自入部銷算舊帳,再計新支,——實則為遊覽上國風光之意。因此早已打點下行裝細軟,以及饋送親友各色土物人情等類,正擇日一定起身,不想偏遇見了拐子重賣英蓮。
這裡寶釵待選的細節就交代了這麼一句,而此後再無任何呼應的文字,這實在有些奇怪,究竟選成未成,未成為什麼薛家母子三人不打道回府回金陵去,都沒有再交代,在後面的章回里,作者有寫到薛寶釵親口說道:
「寶釵一旁笑道:「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他怎麼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
這雖然是奉承話,但是卻透露了薛寶釵已經來了好幾年了,什麼樣的待選,需要在京盤桓好幾年也沒有一點消息呢?就算是選不上,也多少有點動靜,宮裡來人得來相看,教導,答覆等等,但是卻一點這樣的交代都沒有。並且時間已經過去這麼久,說明這事早就不可能成功了,也就是說,八十回後的情節就算我們不知道,也可以推斷出未來不會再有跟入宮待選有關的交代了,因為這事情早就黃了,日後也不會再有什麼消息了。
我們還是從上面那段引用原文說起,這段話只交代了一句薛寶釵,其他都是說薛蟠,並且主要是為了說明薛蟠的那件人命案的,說明薛蟠根本不在乎人命案,早就打算要進京了,並且行李早就打包好了。但是我認為,這段話明是說薛蟠,暗裡卻主要是說寶釵的。因為這給我們明確了一個時間點,薛蟠葫蘆案之前寶釵就打算要進京待選了。
為什麼這個時間點這麼重要呢?因為我認為薛蟠案後,寶釵就沒有理由再進京了,然而她最終還是以進京待選的名義進京了,並且名正言順的住進了賈府。但細究之下,還是很奇怪的。為什麼說葫蘆案會導致寶釵沒有理由進京呢?這是跟賈雨村對葫蘆案的最終判決有關的,賈雨村固然為了攀附權貴,做了徇情枉法的判決,可是表面上,薛蟠還是犯了死罪的,只不過賈雨村按照門子的指點說:
薛蟠今已得了無名之症,被馮魂追索已死。其禍皆因拐子某人而起,拐之人原系某鄉某姓人氏,按法處治。胡亂判斷了此案,這樣的判決只說薛蟠被馮淵之魂追索暴病而亡,並沒有說薛蟠是無辜的,他依然是一個被官府認定的殺人兇手。這也就意味著,賈雨村將此案的卷宗上報給朝廷的時候,薛蟠在案情彙報里是個未及審判被自己打死的受害者冤魂追索暴病而亡的兇手。兇手的罪名如果坐實且需要上報朝廷,那麼薛寶釵就是殺人兇手的妹妹。就算薛蟠逃得刑責,在一開始就已經連累了妹妹入宮待選的事情,何況,本來薛家只是商人之家,在封建時代地位比較低,如果說薛蟠打死人之前,薛寶釵入京待選還有點渺茫的希望的話,在薛蟠打死人之後,在我看來就幾乎沒有任何機會了。換句話說,薛寶釵從一開始進京到之後數年住在賈府都是沒有任何理由的,然而我們看到的是,薛家母女卻是用這樣堂皇的借口進京了。
進京以後的情況,依然令人覺得十分可疑,起初薛蟠不願意住在賈府,害怕拘束和親戚家長輩的管教,且看原文:
(薛蟠)因和母親商議道:「咱們京中雖有幾處房舍,只是這十來年沒人進京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著租賃與人,須得先著幾個人去打掃收拾才好。」他母親道:「何必如此招搖!咱們這一進京,原該先拜望親友,或是在你舅舅家,【甲戌側批:陪筆。】或是你姨爹家。【甲戌側批:正筆。】他兩家的房舍極是便宜的,咱們先能著住下,再慢慢的著人去收拾,豈不消停些。」薛蟠道:「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家裡自然忙亂起身。咱們這工夫一窩一拖的奔了去,豈不沒眼色。」他母親道:「你舅舅家雖升了去,還有你姨爹家。況這幾年來,你舅舅、姨娘兩處,每每帶信捎書,接咱們來。如今既來了,你舅舅雖忙著起身,你賈家姨娘未必不苦留我們。咱們且忙忙收拾房屋,豈不使人見怪?【甲戌側批:閑語中補出許多前文,此畫家之雲罩峰尖法也。】你的意思我卻知道,【甲戌側批:知子莫如父。】守著舅舅、姨爹住著,未免拘緊了你,不如你各自住著,好任意施為。【甲戌側批:寡母孤兒一段,寫得畢肖畢真。】你既如此,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姊妹們別了這幾年,卻要廝守幾日,我帶了你妹子投你姨娘家去,【甲戌側批:薛母亦善訓子。】你道好不好?」薛蟠見母親如此說,情知扭不過的,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榮國府來。
這裡表面上仍舊是說薛蟠,實則重點仍在寶釵進京後的落腳點,薛蟠不願住親戚家,恐人約束,但薛姨媽卻十分執拗,一定要住親戚家,甚至不惜讓薛蟠自己住外面,都一定了要帶了寶釵住親戚家,並且,前面雖然也說了有王子騰和賈家兩家可選,到最後目標卻直指賈府,薛姨媽直接說:「我帶了你妹子投你姨娘家去」,且脂批也明點出舅舅家(即王家)只是陪筆,姨爹家(即賈家)才是正筆,也點明了薛姨媽的心思。這段話里還透露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賈家姨娘即王夫人每每帶信稍書要接他們去,去了賈家姨娘也會苦留他們。這說的不是親戚之間的客氣,而是王夫人的真心實意。
王夫人應該是早已同薛姨媽書信中暗中商定,讓薛姨媽帶著寶釵住進賈府,目的自然是為促成金玉姻緣,入宮待選從一開始就只上京的借口,這就是為什麼到了後文,連一絲一毫入宮待選的消息也未曾提及,也不像有些專家考證的那樣,在後來,寶釵發怒開始怒懟賈寶玉的時候才待選失敗,而是從一開始就是奔著金玉姻緣而來的,也是王夫人張開雙臂歡迎他們來的。
個人認為,王夫人未必真心有多麼嫌惡林黛玉,她的行為目的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已,如果自己的兒媳來自自己親姐妹的女兒,這個女孩本身身體健康,外貌才學原本不錯,性格各方面又符合封建大家庭的道德規範,更重要的是她肯督促寶玉上進,對王夫人來說都是利益最大化,且林黛玉身體不好,性格孤高,又不肯像寶釵那樣天天勸寶玉,並且林黛玉一進府就與寶玉耳鬢廝磨,十分親近,以王夫人的立場來看,寶黛之間這樣的關係並不有利於寶玉未來的前途,寶釵這樣的兒媳顯然要優質的多,所以才下定決心要促成金玉姻緣的。並且王夫人捎信要請薛家母女進京,還與她跟賈母的暗中角力有關。
林黛玉一進賈府,賈母就讓寶玉和林黛玉住在隔壁,兩人自幼親密無間,林黛玉的母親又是賈母最疼愛的女兒,很顯然賈母的意圖就是未來將林黛玉許配給賈寶玉,可是王夫人在林黛玉進府那天,對她說: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甲戌側批:四字是血淚盈面,不得已無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是家裡的『混世魔王』,【甲戌側批:與「絳洞花王」為對看。】今日因廟裡還願去了,【甲戌側批:是富貴公子。】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只以後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彼時林黛玉剛進賈府,王夫人對林黛玉並不了解,也不會因為單純的不喜歡林黛玉而讓她遠著寶玉,我覺得這話應該還是作者借王夫人之口對讀者的暗示,暗示未來王夫人出於自身的種種利益和打算不希望林黛玉親近賈寶玉。並且這句話起頭還有一句「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說明寶玉跟黛玉日後親近是王夫人最不放心的一件事,大概也是因為王夫人後來看到林黛玉跟賈寶玉日漸親密,賈母又十分支持二人,所以王夫人才多次寫信,接薛姨媽母女進京住進賈府,而能與賈家聯姻,卻也正是薛姨媽求之不得,所以她進京以後,死活都不願意跟薛蟠在外面單住,哪怕薛蟠一個人在外面住,她也要帶了寶釵住進賈府。因為如果薛姨媽是真心為薛寶釵待選進京,根本就無需一定要住在賈府,畢竟住在親戚家多有不便,如果是為了讓賈政拘束薛蟠,可是她又明確表示,就算薛蟠單獨住外面,她也要帶著寶釵住進賈府,由此便可以看出薛姨媽的目的和寶釵進京之前待選之事就已經不成了的事實。而薛家母女一進賈府,金玉之論立即甚囂塵上了,而這卻是作者明確告訴讀者,都是薛姨媽給王夫人說的,寶釵的金需要有玉的來配。這其中的暗示可以說是十分明顯了,既然是要待選,為何一進賈府,林黛玉便如臨大敵,且金玉之論傳遍賈府,真心待選就不會對王夫人說那番話,製造金玉姻緣的輿論了。
而王夫人的這般行為毫無疑問被賈母看在眼裡,心知肚明的賈母明面上不說什麼,表面上還不斷的誇寶釵,卻每每暗中抵制金玉之論,到最後,甚至指桑罵槐,在鴛鴦抗婚一節,賈母藉機當面罵王夫人:「你們原來都是哄我的!外頭孝敬,暗地裡盤算我。」就是賈母對王夫人姐妹暗中謀劃金玉姻緣的直接抵制。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薛寶釵的進京待選,實在是一個從未有過的假設,目的只是為了讓寶釵能夠進京並長期住到賈府,最終促成金玉姻緣。一個看似完美,卻被賈母把一切都看在眼裡的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歡迎大家點擊:《紅樓夢》的真正結局應該是怎樣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看看我的回答(^_^),就能揭開世紀迷團——《紅樓夢》原著真正大結局的真相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箋說紅樓(yunjian_hlm)訂閱最新最奇的紅樓解讀哦!
我覺得就是曹雪芹沒有改寫完的bug,根本不需要像以上幾個一樣亂索隱。
YY一下
避禍同時選秀女,卻先拜訪賈家,所圖為何?
是元春,拜訪老親親,同時看看過來人元春的際遇以及賈家的選秀經驗
後來不了了之
同樣YY
元春建議別走這條路,薛家用手段平掉
皇家選秀一般是占茅坑,未必用,賈家幾個姑娘選秀可絲毫沒被注意
後文不提一方面紅樓本身殘本,高鶚沒顧到
另一面,不排除選秀是薛家避禍的冠冕理由
因為落選了啊
那個年代滿族就是姓趙的
不請自來~~有一集薛姨媽讓周瑞家的往各處姐妹送宮花,應該就是說明寶釵落選了,甄嬛傳裡面有選秀的戲:「撂牌子,賜花」即為落選
實際上紅樓夢裡的這些人都長的很醜,作者對她們相貌的描寫,不過是和平時報道中的眉目清秀、老實憨厚一樣只是客套話而已,其實皇帝遠遠看不上她們。
所以,兩個不美的人的愛情會是美的嗎?
推薦閱讀:
※給慈禧提供人奶的奶媽下場是怎麼樣的?
※為什麼蒙古可以滅金卻打不過後金?
※清朝咸豐是怎麼登基的?
※紀曉嵐為什麼要巴結和珅?
※于成龍為什麼被稱為「一代廉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