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才叫理解一部電影?


我上大三的時候,又一次老師要求我們翻譯一部中譯英的電影,小組為單位。後來這部電影就成為我,以及我的隊友們最念念不忘的影片。
這部電影是《風聲》,很多人都看過的。做過翻譯的都知道,對一部電影理解的程度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翻譯的水平,前者是前提來的。所以我從翻譯的角度,以《風聲》為實例,講講我們是如何做到理解一部電影的。說的不好,大家隨便看看吧。

1,吃透所有你不懂的文化。
歷史背景
拿《風聲》這部電影來說,歷史背景是最基礎的。我歷史很菜,不敢妄言民國的是非,但是重要的是理解導演和編劇是以什麼樣的歷史背景為依託,這樣更好理解伏筆和後續的內容。

軍銜系統
除卻歷史背景,第二個我要講的是日本軍銜系統。這部影片中顧曉夢曾說:「維新後你祖父當了陸軍中將,你父親也跟著沾了光,當上了海軍中佐。」當時我們翻譯的時候,我隊友對我說「陸軍中將、海軍中佐,這尼瑪咋翻啊!」後來我們找到此圖,初步理解了日本軍銜系統,對影片的歷史背景和武田長的家族有了更多的認識。更多的關於軍銜的信息,知友們還可以多多深挖,這裡不再贅述了。

香煙文化
第三個我要講的是影片中的香煙。

李寧玉:剛剛唱的什麼調啊?

吳志國:唐山皮影戲《空城計》。

李寧玉:再來一段。

吳志國:那得,賞支紅圈抽。


王處長:你抽的是駱駝,可被窩裡掖的是三炮台,這可太明顯了。我是真的想幫助你,快,我們沒有時間了。
駱駝好理解,可是紅圈和三炮台是什麼?我們搜了紅圈,百度的結果全部都是相機鏡頭,而三炮台,全都是蓋碗茶...
後來我們通過電影里一個不經意的鏡頭看到角落裡的紅圈,後又通過模糊的英文字母輾轉搜到此圖

LUCKY STRIKE美國好彩採用優質煙葉,以傳統美式方法製成,鮮明的美國形象及 悅目紅圈商標,LUCKY STRIKE美國好彩成為英美公司的一級美國牌號。1902年9月29日,為平息激烈的貿易戰,英國的帝國煙草公司與美國的美國煙草公司聯合創辦合資企業——英美煙草公司。
根據協議,兩家公司將不得在對方的國內市場開展貿易,但有權在各自的市場範圍內使用對方的品牌和商標。兩家公司在英國或美國「本地」市場外的業務均交由英美煙草公司經營,從而使新公司的業務遍及加拿大、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南非和中國等多個國家。
三炮台:
別看名字土,人家是洋煙啊
1914年英美煙公司在福州、(廈門)鼓浪嶼設立分公司,推銷的一種捲煙牌號,還有大炮台、二炮台、老刀、哈德門、五華、使館、多福等品牌。在現代影視作品中常有出現,如電視劇《亮劍》中楚雲飛最喜歡抽三炮台。

對於香煙小白這真是分分鐘漲姿勢。

2.搞懂所有你不明白的台詞。

兔爺,全不幹人事

李曉夢:吃啊,想什麼呢?

金生火:妖就是妖,它不是人,修行千年它也成不了人。

李曉夢:金處長,罵誰呢?

金生火:兔兒爺,全不幹人事兒。

白小年:吃飯呢,吵什麼呀!

金生火:嘿,你大爺的……

問題來了,兔爺是啥?經過搜索和信息歸納整理,為大家介紹下兔爺。(其實都是從百度百科貼來的不要Pia我)

以下的傳說故事是根據袁枚《子不語》的記載。
清代初年,有一位年輕的巡按御史,被派到福建去。當地一位名叫胡天保的人,很喜歡這位巡按御史的美貌,每次巡按御史升堂,一定偷偷窺視他。巡按御史巡至別的地方,胡天保也跟著去,後來他甚至還會在廁所偷窺巡按御史的臀部。巡按御史問他,他剛開始不肯說,後來被刑求之後才說:「實見大人美貌,心不能忘。明知天上桂豈為凡鳥所集,然神魂飄蕩,不覺無禮至此。」巡按御史大怒,將他殺死。
過了一個月,胡天保託夢給鄉親,說:「我以非禮之心,干犯貴人,死固當然。畢竟是一片愛心,一時痴想,與尋常害人者不同,冥間官吏俱笑我、揶揄我,無怒我者。今陰官封我為兔兒神,專司人間男悅男之事,可為我立廟招香火。」

劉林宗:為何在她散著金粉的眼皮之下,用那雙金色的眸子看著我?

很多人都知道王爾德,這句話是出自王爾德的莎樂美。

英倫才子奧斯卡·王爾德一生中創作的最著名悲劇


一段唯美凄惻、超越時代的《聖經》故事
英國唯美主義作家奧斯卡·王爾德的獨幕劇《莎樂美》只是唯美主義作品中的經典。故事取材於《聖經》里莎樂美為希律王跳舞換得施洗者約翰頭顱的情節,這一聖經典故被王爾德的妙手挖掘出了最黑暗也最深 刻的內涵。慾望的糾纏,畸戀的爆發,詭異的氛圍,都被他在這短短的篇幅里發展到極致。而同時代的早夭天才畫家比亞茲萊,亦稱得上王爾德惡魔般作品最佳的詮釋者。

值得重點講的是:英國著名插畫大師比亞茲萊為《莎樂美》創作的多幅插圖——被譽為「有史以來詩人和畫家最成功的合作之一」。
3,背景音樂音效
如果你看的時候足夠細心留意音效,你會發現該影片的音效配的很不錯,
當顧小夢說:「原來吳大隊長也是唐山樂亭人」的時候,音效十分到位。
這是他們首次確認卧底身份啊,後來吳志國坐在車裡哭的音效我就不提了,有興趣的知友可以去自覺感受下。下面說說作曲家,我本來以為這麼硬朗厚重的音樂是出自德國人或者美國人之手,沒想到卻出自於一位日本女作曲家。摳目相看。
oshima michiru

1961年3月16日生於日本長崎縣長崎市,是日本當代著名作曲家。 曾就讀過東京純心女子中學,後來更於日本國立音樂大學作曲系畢業。在學中發表了合唱交響曲『御誦』。現任尚美學園大學音樂表現學科音樂媒體客席教授。曾出席56屆紅白歌大賽,在吉永小百合的原爆60周年朗誦會上擔任管風琴伴奏,也多為專題電視劇、乃至愛知縣世博會、靜岡國際園藝博覽會等重大EVENT擔任音樂製作。她的音樂旋律以精細為主,厚重而明快的曲風使他在業內有著很高的評價。

4,與影片共鳴,投入感情放肆感受

我身在煉獄留下這份記錄,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諒我此刻的決定,但我堅信,你們終會明白我的心情。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為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槍不是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這個我就不說了。

說的不好,也沒說完,錯別字一堆,影響閱讀質量我深感抱歉,另外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廣大知友補充糾正


要看你的身份是什麼。

說白了導演就像廚師,他把這道菜做給你,觀眾最起碼要理解兩個東西,
1.好不好吃(情節)
2.有沒有營養(深度)

但是劇作家,或者想要在創作方面有點天分的人,就要理解到:
3.用了哪些食材(主線)
4.加了哪些佐料(表達手法)
5.每個烹飪過程用了多長時間(支線安排)
6.如何複製這盤菜(線索組裝)
7.能否用做土豆的方法做西紅柿(舉一反三)

如果想作出神作,就要再理解一層:
8.他是吃什麼長大的(取材方向)
9.他哪些東西吃對了(取材範圍)
10.我應該怎麼樣吃才能比他更健康(自我評估)


從不敢奢求能完全理解一部電影,嚴肅臉~

因為一旦提到理解,就是一件多維度多因素的事情。
從內在的,影片包含了社會、文化、群眾意識、審美價值觀、導演審美;從外在的,還包括了上映時的社會氛圍,對標影片,市場冷暖,輿論導向等諸多方面。甚至當我們在一個項目結束後,反思成敗得失時,都很難把所有因素理解周全。因此最好的方式是選擇一個切入口,在自己的框架下發現一些新東西。

知乎小夥伴的理解多是集中在作者個人對故事,對人物,對情感的分析。正好周末在家中看片子有感,我想提一個較為小眾的,同時也是知乎的影評中很少提及的範疇:視聽語言。

視聽語言是依靠聲音和畫面兩大基本元素講述故事、傳遞情緒、影響觀眾情感的語言體系。其有著自身嚴密的發展過程和邏輯框架。發展過程我水平不夠,寫不了。但分析一部影評的邏輯框架是我能做到的。我用馬丁西科塞斯的《無間行者》里的3分鐘戲份分析一下,希望拋磚引玉。

先介紹一下工具,我一般是用premiere和final先把片子導入到剪輯軟體中,然後按照每個鏡頭的剪輯點把畫面和聲音切開,分段分析。如同下圖:

好萊塢剪輯要達成的最終目的最基本是觀眾產生的無縫剪輯感覺,再進一步就是剪輯成的視聽語言在心裡潛意識層面上控制觀眾情緒。

這種視聽語言剪輯感的方式總結出來就是聲音先入,後期音樂聲軌的節奏點和剪輯點幾乎吻合,還有我們常說的動接動,(畫面內一個動作的上半部分在剪輯點時連接這個動作的下一部分,或者是鏡頭1的運動和剪輯時下一個鏡頭運動的相似性)

無間行者無疑很成功,至於在潛意識層面控制觀眾的情緒,通過分析也能證明出來。

從拉昂納多飾演的比利約馬特達蒙飾演的科林在大廈頂上見面開始。

01圖為科林進入大廈,轉下一個鏡頭。

02圖為大廈頂樓的全景橫移,最終移到躲在門後的比爾身上。

03兩個鏡頭的靠音樂鏈接了起來。音樂在馬特達蒙推門的瞬間減弱,完成場景切換。

接著把為了促進緊張氣氛,由一個用腳踹門的動勢切到了鏡頭3,3在移動的同時也在景別上也進行了推進。卡到了腰部。

上述四個鏡頭接是很典型的好萊塢剪輯,一個中近景一個特寫,在一個中近景再一個特寫。

剪得非常順,但這裡卻並不是完全遵循著動接動的原則。我用紅圈標註了最後兩個鏡頭,是完全緊挨著的,看萊昂納多的腳部動作會發現兩者並不接,中間差了大概一步的距離。但等到連續觀看的時候並沒有覺的跳戲。片中能找出不少這樣的點,演員在影片中的動作時間並相比於觀眾看到的影片時間縮短了一小點,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影片中的這段氣氛很緊張,多出這一步來會使的節奏降下來,最終影響觀影的效果。因此導演在剪輯中故意刪除了大概0.3s的腳步動作。

另外我們還能在一個地方看出導演的思路。馬特達蒙的被逼著跪在地上的時候所有的視角都是仰角,萊昂納多壓在他身上,特別突出他被壓迫的感覺。而萊昂來多一般都是平視的,偶爾出現一個仰角背景都是天空,顯得特別的高尚。

以上兩張是表現馬特達蒙被壓迫。

以上兩張是展現萊昂納多的無辜,全部的天空白背景。

這場天台戲的最後,萊昂納多在得知自己的檔案被刪除之後下決心要把馬特達蒙給逮捕,要把他押下樓去。此時馬特的心理必然是抗拒的。但手被拷著,沒法用動作表現出來,這怎麼辦呢?導演有辦法,他用鏡頭語言讓觀眾感受到了這種抗拒。

上述兩張圖片是本場的第8鏡和第9鏡。8.9兩鏡是緊挨著的,

8鏡中馬特被強行運動到畫面右邊(——&>)

9鏡中馬特被強行從畫面右邊拉了過來 (&<——)

正是兩個鏡頭運動的對立,體現出了馬特達蒙的不情願。等於是人物動作的反抗用鏡頭語言表現了出來。在落實到觀眾觀影當中,那種鏡頭的對立會讓觀眾感受到些許不適應,而這正是導演希望的,將馬特達蒙的抗拒心態傳遞到了觀眾身上。


以上就是個人認為的從視聽語言角度來理解電影,有時候在剪輯軟體裡面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看,也許會發現好多不一樣的東西。這樣驗證了我看本文開頭提到的:視聽語言是在心裡潛意識層面上控制觀眾情緒。

這也算是別樣角度的理解電影吧。

最後友情提示,這種剪輯軟體看電影的方式好麻煩,3分鐘的戲我看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攤手~


我以前看電影一般只看一遍,因為看過以後知道了劇情那麼這部片的新鮮感已經消失,知道劇情後你再看也能知道接下來說什麼以及結尾是什麼了
但是我現在在培養一個習慣,把我看過的覺得經典的電影(不是豆瓣排行榜那種,是你自己覺得好看的,即使別人認為是爛片的也沒關係)先存起來,過一段時間對劇情只剩大致記憶且細節已經模糊不清的時候,再重新看一遍。
假如當你第二次看還是和第一次一樣,說明你已經基本理解這部電影了,那就沒什麼可看了,
當你發現再一次觀影后有不同於前次的體驗和觀後感,說明你對這部電影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可是我有遇到一部不明覺厲或者欲罷不能的電影的時候,這時看了幾次感覺還是一樣,我就會覺得自己還沒有達到能夠理解它的高度,這個時候要不就這樣了,要不就以後再說,你不理解只是暫時還沒達到那個層次
總之,看電影就是一種體驗


引一篇鬼子來了的分析文章,可能有過度解讀之嫌,但回頭想想,這電影被禁止上映的理由是未經同意就送國外影展參展,還獲了獎,這理由未免有些牽強。還有就是下面文章中說到的,片尾字幕沒有隊長,而有「我」,這顯然不是隨便為之,而是導演故意的,留給有心人的某種暗示。

不多說了,如果有對這電影感興趣的,喜歡細細品味分析的,一起來看看吧:

張遠山:「我」是誰——電影《鬼子來了》的寓意核心
(選自《文化的迷宮》復旦大學2005-08)

一把槍頂著馬大三的前腦門,持槍的隱身者發出了不可違抗的絕對命令:「合上眼!」此時,死亡離馬大三還很遙遠,然而馬大三的頭一動也不敢動,眼睛也一直沒敢睜開。整個故事就此獲得了第一推動力,一直推向悲劇性結尾……

   一把刀比著馬大三的後脖根,持刀的行刑者,借著不可違抗的絕對命令舉起了刀。此時,死亡離馬大三如此之近,然而馬大三傲慢地轉過頭來,對整個世界斜睨一眼。頭落地,眨眼三下,嘴角上翹,笑了———響徹世界的無聲大笑。

   片尾的持刀行刑者是誰?每個觀眾都知道,是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片頭的持槍隱身者是誰?每個觀眾都知道,是「我」。那麼「我」又是誰呢?

   一:《鬼子來了》改編自尤鳳偉的小說《生存》。在小說里,「我」是一點也不神秘的吳隊長。這個「吳隊長」,在電影里變成了六旺「出了村過了河」去找的那位「五隊長」。正因為「吳隊長」送來人又遲遲不履行承諾來取人,馬大三才會讓六旺去請示「五隊長」如何處理那兩個俘虜,並請求「五隊長」儘快讓村民脫離危險。然而「五隊長」竟然說:「我們沒往掛甲台擱過人啊!」這是編導從出發點上著手的顛覆性改編,於是原本略有荒誕但還算合理的小說情節被徹底荒誕化。片尾字幕里,既沒有「吳隊長」,也沒有「五隊長」,然而有那個神秘莫測的「我」。「吳」先轉為「五」,再轉為「無」———即非人的「我」,因而小說中原有的情節即便被保留,也開始朝另一個方向發展,最後抵達了與小說情節完全不同的結尾,開掘出與小說寓意完全不同的寓意。

   藝術作品的寓意不能隱晦過深,否則就沒人能夠索解,然而藝術作品的寓意又不能過於直露,否則就成了乏味的說教。因此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既留下種種暗示寓意的蛛絲馬跡,又時時用障眼法來淡化每一次暗示。比如由六旺口中的「五隊長」,又衍生出馬大三口中的「四隊長」、「七隊長」,董漢臣口中的「八隊長」,就是障眼法。不僅如此,為了不讓觀眾輕易窺破寓意,編導還特意不讓「五隊長」在電影里直接出現,「五隊長」否認送來過俘虜,也由六旺間接轉述。對這一至關重要的點題性間接轉述,編導又故意讓六旺用滑稽繞口令「出了村過了河」來轉移觀眾視線。

   「我」既非「吳隊長」,又非「五隊長」,那麼「我」是誰呢?答案就在編導增加的、小說中原本沒有的一個象徵場景和一個象徵人物里:秦始皇始建的長城,慈禧太后的劊子手一刀劉。長城是不會說話的,所以編導讓奉旨行刑殺了民族英雄譚嗣同的一刀劉親口點齣電影的根本寓意:「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至此,「『我』是誰」的答案水落石出:「我」就是「朕」。「朕」是秦始皇登基時發明的自稱,也是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前,所有中國皇帝延用兩千多年的自稱。

   編導試圖通過藝術語言的荒誕和不合理,來揭示中國歷史的荒誕和不合理。因此小說里的「吳隊長」先變成電影里的「五隊長」,再與「吳隊長」脫鉤,成了神秘化、荒誕化、非人化的「我」,成了絕對權力的象徵。就這樣,刻畫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特定歷史時刻的「我」是誰125寫實主義小說《生存》,被改編為揭示兩千年中國專制史及其必然後果的象徵主義寓言《鬼子來了》。

   中國之西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南是文化落後的煙瘴之地,之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近代以前,中國人無須防西戎、南蠻、東夷,只須防北狄,因為中國之北是一馬平川的大漠,所以近代以前,中國的邊患總是來自北面。因此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不得不建造萬里長城當作人為屏障,其後漢、明等朝也反覆加固重建。然而近代技術突飛猛進後,也就是冷兵器時代結束後,大海不再是無須設防的天然屏障,因此近代以來,中國的外患總是來自東邊的大海。然而時移世易,先秦以前極其偉大的中華民族,先秦以後日益喪失其偉大,因為秦始皇以後的無數中國帝王,自以為握有高枕無憂的絕對權力,兩千多年來肆意愚弄和無盡戕害著中華民族,導致御外侮能力持續遞減,一朝不如一朝,一代不如一代,終於把偉大的中華民族「教化」、「整治」成了毫無血性、毫無理性、以「好死不如賴活著」為最高生存目標的卑怯奴隸和狡詐愚民。人若自侮,然後人必侮之;不敢反抗本國侵害者的民族,必然是不敢反抗異國侵略者的民族。這就是《鬼子來了》的根本寓意。

   二:如果僅有改編的深刻思想意圖,卻沒有改編的高超藝術手段,那麼改編就不可能成功。《鬼子來了》的成功之處,首先是編導對小說《生存》的情節刪繁就簡:在小說里,花屋與董漢臣時分時合、各說各話的對比性復調合奏,既被其他情節遮蔽,又非貫徹始終的情節主線。電影刪掉了大量過於枝蔓的小說情節,運用電影獨有的敘述優勢,把這一充滿張力的對比性復調合奏貫徹始終。而改編得以成功的關鍵,就是編導找到了能夠包容多重寓意,甚至能夠包容相反寓意的寓言核心:「我」是誰?

   片頭「我」送來俘虜後,緊隨其後的情節主幹是審問,審問過程的關鍵細節是馬大三提醒五舅姥爺:「你老給問問,那個……『我』是誰呀?」村學究五舅姥爺趙敬軒,在愚民政策允許知道的範圍內堪稱無所不知,令中國頭腦休克兩千年之久的不知所云的屁話,他幾乎全都知道,諸如「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養虎為患,夜長夢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恭敬不如從命」等等,甚至還能謅出一篇可笑之至的詩經體中日契約,然而他同樣不知道「『我』是誰」,只能問受審者:

   「你們給我說說,『我』是誰呀?」

   受審者滿臉困惑:「您?這下您可把我難住了,我咋知道您老是誰呀?」這是編導故意製造的一個語言技術故障,《鬼子來了》的寓言核心就是這個語言技術故障———「我」是誰?

   揭示這個語言技術故障,在這部虛構的中國電影里是故意的。然而這個語言技術故障,在真實的中國歷史里也是故意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後,中國皇帝不再自稱「朕」,而是自稱「我」了。———這是一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名實之辨:君臣實質不變,但名稱卻混淆於同一個「我」。名不正則言不順———中華文明之父孔子如是說。悲劇性的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皆源於這一名實混淆的語言技術故障。

   片頭馬大三問「誰」時,持槍的隱身人如果不說「我」而說「朕」,不識字的愚民馬大三不可能知道「朕」是誰,只能向五舅姥爺請教:「你老給說說,『朕』是誰?」博學的愚民五舅姥爺就會得意地笑起來:「這你就不懂了。『朕』就是皇上。皇上哪能像咱們老百姓一樣自稱『我』?皇上自稱就叫『朕』。知道不?」馬大三會說:「知不道。皇上咋不把話說得更明白些呢?」五舅姥爺可以原封不動地把對「五隊長」指示的評論移用於此:「干大事的人,不能把話說那麼透啊!」隨後五舅姥爺就會對馬大三等一干村民說:「這差事是皇上派給咱們全村的。謝主隆恩吧!」於是由五舅姥爺領頭,掛甲台的全體村民面朝皇都,齊刷刷跪下,磕頭如搗蒜。

   由此可見,倘若沒有混淆「我」與「朕」的語言技術故障,中國歷史就要重寫。倘若沒有這一名實混淆的語言技術故障,《鬼子來了》的劇情也要重編,馬大三就不必請五舅姥爺代問受審者「我」是誰。五舅姥爺如果想開玩笑乃至賣弄學問,當然可以像孔乙己那樣考考受審者:「你們給我說說,『朕』是誰呀?」

   中國書和日本書都讀過的中國愚民董漢臣就會大聲回答:「報告長官,『朕』是所有中國皇帝的自稱。我答對了———饒命!」

   不過被迫以農民冒充武士的不識字的日本愚民花屋肯定不同意:「你答得不對。『朕』是大日本天皇的自稱。你們全體中國人都該像我一樣,做效忠大日本天皇的奴才———你們殺了我吧!」

   這樣的話,辛亥革命後的中國歷史———包括抗日戰爭史———就有了最合理的解釋,不過電影卻拍不下去了。正因為辛亥革命後握有絕對權力的「我」都不敢再直截了當地自稱「朕」,而是繞著圈子自稱「我」,因此姜文們必須繞著圈子把這部電影拍下去。

   握有絕對權力的「我」之所以不敢再直截了當地自稱「朕」,是因為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的孫中山宣布:「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從此以後,誰要是膽敢在中華大地上冒天下之大不韙地自稱「朕」,就會像袁世凱一樣立刻完蛋。所以袁世凱以後,再也沒有一個實質上的「朕」膽敢名正言順地自稱「朕」,只能名不正言不順地「我」「我」不休。於是被愚弄的中國百姓誤以為,那個「我」與自己這個「我」一樣,如《世界人權公約》所言「人人生而平等」。然而中國百姓又明知那個「我」與自己這個「我」不一樣,因此不得不到處「『我』是誰」這個具有根本性的中國問題,一經被提煉為《鬼子來了》的寓言核心,編導就有意識地反覆變奏,不斷暗示。編導的高明在於,每一次變奏和暗示,都符合情節主幹的邏輯發展,同時每一次都沒忘了用障眼法來故意打岔。

   「我」丟下麻袋以後,魚兒鑽出面櫃問:「誰呀?」馬大三說:「知不道!」邊說邊解開麻袋,發現裝著兩個大活人,馬大三立刻急了:「不中!我找他們去!」沒等他開門衝出去,一把刺刀捅破窗戶紙:「聽著!這兩人抓空替我們審審!年三十午夜黑介我們過來取人,連口供一堆兒帶走!明白不?」「明白了!那……到時候,誰來取人呢?」「我!」馬大三為這棘手之事去找五舅姥爺拿主意。「那麼的……他叫個啥?」「沒說,就說個『我』。」

   年三十白天有人敲門,馬大三問:「誰啊?」門外人說:「我!」開門一看卻是送口供來的五舅姥爺。馬大三抱怨道:「別『我』『我』『我』的,我怕這個『我』呀!」

   兩個俘虜被馬大三藏到長城烽火台後,有人沒敲門就直接進了外屋。馬大三在裡屋問:「誰啊?」魚兒的兒子小碌碡撩簾進來:「我!」馬大三生氣道:「你別『我』『我』的。」

   馬大三聞「我」色變,已經落下病了。馬大三的病,是全體中國人或多或少都有的通病。《鬼子來了》的編導,就以這一精心提煉出的語言技術故障,對這一人類史上罕見的疑難雜症做出了準確診斷。還有一個與「『我』是誰」有關的語言技術故障也值得一提。

   馬大三問「我」:「那要是出事了,找誰呀?」「我」在門外答曰:「你!」

   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答非所問。馬大三的意思是:你不肯說自己是誰,萬一出事了我找誰去請示彙報?但他哪敢這麼問!只能盲目服從者,也只許有問必答,卻沒有知情權,沒有提問權,更沒有反詰權。既然卑怯的奴隸不敢理直氣壯地質問,那麼握有絕對權力的「我」就總是答非所問。由於「我」對自己的答非所問早已習慣成自然,所以通常意識不到自己在答非所問,即使偶爾意識到了,「我」依然會如此蠻橫,因為「我」就是要以答非所問來剝奪「你」的知情權、提問權、反詰權。總之,「我」可以不承諾,也可以承諾後永不兌現承諾,但無論如何,「我」總是拿「你」是問!「出了半點閃失,要你命!」從頭至尾,馬大三沒向任何人提及,「合上眼」是「我」用槍頂著他腦門的絕對命令。每一個不想死的人,當握有絕對權力的「我」發出死亡威脅「出了半點閃失,要你命」時,除了盲從別無選擇。然而馬大三畢竟無限羞愧地知道:合上眼的服從,就叫「盲從」。正因為知所羞愧,馬大三最終從沒頭腦的卑怯奴隸成長為有頭腦的孤膽英雄。他不再害怕「我」拿「你」是問,他成了一個敢於向任何「朕」挑戰的頂天立地的大寫的「我」。

   《鬼子來了》令人信服地刻畫了馬大三如何從到處打聽「『我』是誰」的盲目服從者轉變為自問「我是誰」的怒目圓睜者,如何從貪生怕死的卑怯奴隸成長為捨生就義的孤膽英雄,因此電影水到渠成地改寫了小說的結尾。

   在小說里,換糧並沒有成功,換糧途中花屋趁機逃跑,被獨眼瘸腿的神槍手四表姐夫一槍撂倒,而馬大山、四表姐夫及村民共十三人全部凍餒暴死於冬夜雪原。在電影里,日軍隊長酒冢由於「你跟那幫傢伙是簽了約的,皇軍是講信用的,再說人家救了你的命」的緣故,履行了花屋簽下的契約,導致換糧成功,中日軍民聯歡。履約後,酒冢合乎邏輯地開始追問六旺:

   「能否告訴我,到底是誰把他送來的?」———就這樣,電影滴水不漏地再次回到了片頭即告的最大懸念:「『我』是誰?」

   六旺乃至全體掛甲台村民當然回答不出酒冢的追問,於是酒冢認定:花屋是被掛甲台村民馬大三等人綁架而來,瞞過了村口炮樓里的野野村,並未「優待」地關押在地窖里達半年之久。日軍敗類花屋因貪生怕死,被迫與馬大三及其背後指使者合謀,設下換糧計把日軍引來,所以馬大山在把日軍引來後立刻消失,去帶領神秘的「四隊長」、「五隊長」、「七隊長」、「八隊長」前來圍殲日軍。酒冢自以為識破了大陰謀,花屋為了洗刷自己在這個大陰謀中犯下了受騙上當的無意之罪,戴罪立功地率先用日本軍刀劈死了六旺。惱羞成怒的酒冢則一不作二不休,喪心病狂地下達了「一個都不放過」的屠殺令。可見導致屠殺的終極原因是「我」沒有兌現承諾,不負責任地把村民置於險境之中。屠殺結束之時,響起了昭和天皇宣讀《終戰詔書》的畫外音:

   朕何以救億兆赤子於水火,何以慰皇祖皇宗之靈?此乃朕令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宣言之原因。

   這是全片唯一的畫外音,也是對「『我』是誰」的終極揭示:「我」即「朕」———那些唯我獨尊的「我」,依然是換湯不換藥的「朕」。經過此前無數細節和種種障眼法的故意淡化,尤其是被屠殺喚起了仇恨,被民族感情的激憤洪流沖潰了理智堤壩,許多中國觀眾很可能對這一畫龍點睛的細節未加註意。編導不可能為日寇的屠殺辯護,但是編導試圖追問屠殺的歷史根源,追問屠殺是否可以避免,也就是對屠殺進行哲學反思。如果僅僅激於義憤,被民族感情沖昏頭腦,就難以理解八國聯軍、東洋日軍對中華民族的屠殺為什麼一次比一次殘酷,更難以理解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抵抗力尤其是抵抗意志,為什麼會一朝不如一朝,一代不如一代。如果沒有真正的哲學反思,那麼未來的更為殘酷的屠殺,或許也難以避免。

   馬大三此後的憤然復仇和慷慨赴死,正是編導對小說水到渠成的顛覆性改編,完成了馬大三從奴隸到英雄的成長史。然而英雄馬大三沒有死於戰爭結束前的日寇屠殺,卻死於戰爭結束後的中國當局代表———高少校的荒謬判決。這一判決的荒謬性不在於馬大三是否該判死刑,而在於高少校命令對馬大三執行死刑的,竟是已經放下武器的日軍戰俘,而且行刑的武器竟是日本武士的軍刀。尤其至慘至痛的是,奉旨行刑者居然是馬大三對之仁至義盡的花屋小三郎。這個冒充武士的日本農民,高高舉起「我」拱手送還的日本軍刀,施行了馬大三此前一直未能如願的「借刀殺人」。這就最終揭示了本片的根本寓意:無論屠戮中國人的具體行兇者是誰,最終的罪魁禍首不是外國鬼子,而是中國鬼子。即使罪魁禍首確是外國鬼子,中國鬼子也不可能為慘遭屠戮的中國死難者討還公道。這個斥馬大三為「敗類」的中國敗類高少校,站在那裡「我」「我」不休,自稱「最有權力」,儼然是一個草菅人命的「朕」。

   然而馬大三已經從盲目服從的奴隸成長為人格獨立的英雄。馬大三的獨立宣言是:「他說好三十取人,他取了嗎?半年都過去了,他要一輩子不來取人,你還給他養活一輩子?啥事總聽他們的,就不興自個給自個作回主!」

   整部《鬼子來了》,只有馬大三一個人從奴隸中脫穎而出,在忍無可忍的壓迫下奮起反抗,終於獲得了自己的頭腦。然而一個有頭腦的人,在「朕即國家」的中國是沒有活路的。高少校對馬大三的最後審判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在你身上已經蕩然無存,你不配做一個中國人,甚至不配做一個人。」因為在專制中國的字典里,所謂「美德」就是無止境的逆來順受,所謂「配做一個人」尤其是「配做一個中國人」,就是沒頭腦的奴隸。於是剛剛獲得頭腦的馬大三,立刻被砍掉了腦袋,成了「順朕者昌,逆朕者亡」的最新祭品。

   然而馬大三無疑比從南京到掛甲台的無數中華冤魂更死得其所,更死而無憾,所以他在高昂頭顱「仰天長嘯」之後,怒目圓睜地「含笑九泉」了。馬大三或許沒聽說過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的至理名言,但定格於漫天紅色中的最後一笑表明,他已領悟到了類似的哲理:在死亡尚未來臨前,有什麼可害怕的呢?在死亡已經來臨後,還有什麼可害怕的呢?

   五:卡夫卡的小說《萬里長城建造時》,對一成不變的中國故事作了如下揭示:「許多人暗暗遵循著一條準則,甚至連最傑出的人也不例外,這就是設法盡全力去理解領導集團的指令,不過只能達到某種界限,隨後就得停止思考。帝制是不朽的,但各個皇帝卻會跌倒垮台,即使整個王朝最終也會倒在地上,咕嚕一聲便斷了氣。這是一種不受當今任何法律約束、只遵從由古代延續給我們的訓示和告誡的生活。」《鬼子來了》為「不受當今任何法律約束、只遵從由古代延續給我們的訓示和告誡」的中國生活增加了一點新意。《鬼子來了》決不是一部描寫抗日戰爭的電影,日本侵略者只是這個中國寓言的道具,使「陽光底下無新事」的中國生活有了一點新意的道具。如果沒有這個道具,整個故事就會像兩千多年來一樣毫無新意。

   《鬼子來了》是一部真正的愛國主義電影,但它愛的並非「朕即國家」的專制帝國,而是「我就是我」的自由國度。它告訴觀眾,「鬼子」決不是外來的,「鬼子」就在中國人心中,「鬼子」就在中國的土地上。只要心裡沒鬼,外鬼就無法作祟。趕走從長城以北、海岸以東入侵中國燒殺搶掠的外國鬼子,只是相對容易的暫時勝利;徹底終結從秦始皇以來殘酷侵奪中華民族自由幸福的中國鬼子,才是千難萬難的不朽偉業。

   《鬼子來了》僅僅是為了提出,也僅僅是為了回答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我是誰?

   這個問題,對自由人和奴隸的意義完全不同。前者是涉及精神生命的內在質疑,所以只需自問,不必向人打聽「我是誰」。後者是僅及肉體生存的外在困惑,所以無法自問,只能到處打聽「『我』是誰」。《舊約?以西結書》曾經這樣回答這個問題:「自從有日子以來,我就是上帝。」對自由人來說,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他的上帝。對奴隸而言,主人就是他的上帝。在秦始皇以後的中國,主人就是人主,人主就是皇帝,皇帝就是上帝。作為唯我獨尊的「朕」,每一個中國皇帝都不允許任何人成為有尊嚴的「我」。在辛亥革命宣布「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世界文明潮流不允許任何中國人再自稱「朕」以後,那些實質上的「朕」在中國已經名不正言不順,不得不開始自稱「我」,然而骨子裡依然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我」。中華民族與名為「我」實為「朕」的獨夫民賊生命不息,戰鬥不止,付出了慘痛代價。

   然而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問題,也是全人類的問題。出身武士階級的日本導演黑澤明,在其名片《七武士》中就深刻揭示過日本農民的愚昧以及導致其愚昧的原因。片中主角菊千代這個冒充武士的農民,對一時衝動想殺掉全村農民的武士悲憤控訴道:「真是好主意!你們都把農民看成是什麼人哪?一本正經的面孔,一個勁兒的低頭行禮,可是盡撒謊!農民這號人,吝嗇而且狡猾,又是軟骨頭,心眼兒壞,愚蠢,殘忍。他們就是這樣該死!但是誰把他們搞成這樣小氣無能的?是你們!是你們武士!一打仗你們就燒村莊,糟蹋莊稼,把吃的給征去,到處拉夫,玩弄女人,有反抗的就殺了。你們說他們怎麼辦好?老百姓怎麼辦才好啊!」

   中日兩國的東方式奴性和愚昧並無本質的不同,只不過歷史進程不同,因而表現方式略有差異而已。因此,不僅一刀劉、二脖子、馬大三(覺醒前)、四表姐夫、五舅姥爺、六旺、瘋七爺、八嬸子、說唱藝人、刑場看客等中國角色是屈服於絕對權力的奴隸和愚民,花屋、酒冢、野野村、大小電話兵等日本角色也是屈服於絕對權力的奴隸和愚民。在握有絕對權力的「朕」或唯我獨尊的「我」面前喪失自我,是全人類都要面對的植根於人性深處的問題。因此《鬼子來了》不僅是一個中國寓言,也是全人類都無法迴避的人性寓言。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它成為中國電影史乃至世界電影史的經典。

   電影是成敗取決於合作的綜合藝術,任何一個環節的重大缺憾都會成為木桶的最短木板,並限定最終結果的整體藝術水位。集編、導、演於一身的姜文堪稱當代中國最優秀的電影藝術家,他不僅找對了原創小說,而且找對了劇本改編者,挑選的演員也無一不精,組建了一個優勢互補的超強創作班底。姜文的全方位天賦和敏銳藝術直覺,保證了《鬼子來了》沒有出現一塊過短的木板。《鬼子來了》圍繞著「我是誰」的寓言核心,運用紋絲不亂的纏繞,愈出愈奇的變奏,韻味無窮的台詞,精湛絕倫的表演,不斷強化寓意,又不斷增生寓意,終於抵達了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的藝術高境。《鬼子來了》啟示每一個追求自由、嚮往幸福的中國人,不必騎馬找馬地到處打聽「我」是誰,更不必誠惶誠恐地到處打聽「朕」是誰,而應該自尊自信地追問生命的終極命題。


拉片


電影不是叫你理解的,是讓你感受的


把一部電影當一部電影,就行了


多圖預警(就四張),同時整體回答都本著一種盡量接地氣的方式表達電影學的一些相關知識,我只能盡我所能通俗易懂,有些專業名詞如果解釋起來實在太繁瑣,信息量太大,所以請見諒~
-------------------------
我是學電影相關專業的,經歷過藝考培訓,後來給高三藝考生上過課,再後來給大學生上影視課,對於電影賞析和評論算是有一點心得,分享一下,希望能有所幫助。
對於普通人來說對於電影關注的更多的是故事、演員或者特效,但是要做到真的理解一部影片或者賞析電影,只關注這些就略顯不足了。但是問題中的理解是個很模糊的概念,一部電影包羅的東西太多了,你理解了其中一個人物的命運、思想是否算是理解電影?你理解了導演在鏡頭語言上的特殊運用所要達成的效果,是不是也算一種理解?這裡我也只是說幾個看電影或者賞析電影涉及的方面,做一個淺顯點的回答。
(下面所說的電影都是針對那些有一定的藝術價值的片子,純為了賺錢的爛片就不多說了,畢竟我能力有限,就算我再牛逼也賞析不了小時代系列的電影幻燈片。)
第一,從大面上看,你說的「理解」是否可以理解為看明白導演想要通過影片表達的情感或者信息?
在中國這個導演中心制的影視製作模式下,有很多人說看電影其實就是看導演,很多人都在針對導演的影視語言揣摩導演的意圖和思想。但是大部分導演是不會站出來說自己拍這個電影就是想幹嘛,或者某個鏡頭就是要怎麼怎麼樣的,大家都揣摩不了,那麼爭論就多了,爭論多了自然就有炒作的點了,同時很多影片上映以後被挖掘出來的很多內涵估計是連導演都沒有想到的,但是各種影評人或嘩眾取寵或言之有物的評論更加豐富了影片,到最後誰都不敢說真的懂了這部電影,甚至導演都三緘其口。舉個家喻戶曉又簡單易懂的例子,《盜夢空間》里最後的陀螺你說它是要停還是會繼續轉下去?這個例子雖然不是特別貼切但是很直接形象。
第二理解基於電影故事的電影思想內涵是否算是理解了一部電影?
很多文藝片都是基於一些心理學或者社會學甚至哲學和神學的電影母題來進行創作的,那麼看懂了這種思想內核也應該算是理解了一部電影。例如爛大街的「愛情可以戰勝一切」的母題,這種片子很多很多,不舉例子了。再例如「救贖」,這個母題也是經常被利用的,《肖生克的救贖》、《霸王別姬》、《東邪西毒》或者一些商業片《人在囧途》、《公司職員》、《瘋狂動物城》、《這個殺手不太冷》等等,肖生克從監獄裡面救贖自己;程蝶衣救贖自己的愛;東邪西毒眾多人物各自在自己的愛情裡面掙扎就是為了救贖的解脫;灰太狼因為自己情感的陰暗在旅途中頓悟救贖自己的家庭;公司職員因為善念或者愛用自己的生命救贖自己作為殺手的罪過;狐狸的走出童年心理陰影救贖自己的人生……幾乎百分之八九十的電影都涉及這個母題,很多電影人物都在救贖自己或者救贖別人,主角也好配角也好墮入黑暗之後經過各種掙扎而救贖自己的心靈,獲得靈魂的或者肉體的安詳。母題這個東西說多了就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甚至神學了,估計大家也看不下去了……所以就不多說了。
第三……
有事情要離開,沒有寫完,不過估計也沒幾個人會關注這個回答,先這樣吧,如果真的有人關注我再繼續吧。

---------------------------------
謝謝 @鄉下奇豬信任和期待!
繼續答題~
上回書說到,

第三,有許多好的電影,故事只是電影語言表達體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會有很多人看完了故事結果發現「不理解」電影,那麼要想「理解」這部電影就要從一些電影語言入手了。因此明白電影語言的基本表達也是理解電影的一個重要途徑。而很多影評人的觀點是只看懂故事,不算理解電影。

首先就要說什麼是電影語言了,電影語言度娘百科上有詳細的定義和介紹。就我的理解來說,電影語言跟英語中文一樣都是一種語言,就像我們用語言成就演講一樣,電影語言就是用來表達電影思想的,個人認為電影里的一切,包括鏡頭、構圖、色彩、故事、人物造型、道具、台詞、化妝、舞美等等都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如果電影是一場演講,電影語言就是你的話語、語氣、動作、表情等一切成就完美演講的元素。

這一部分說起來,讓人感覺不深刻,特別是沒接觸過這方面的人,肯定不明所以,so找個小片子舉個例子吧。

英國一個公司,名字叫「十分鐘,年華老去」有限公司(其實我也很想吐槽這個名字),投資了上億,請了世界15位導演各拍10分種的短片,2002年出了個集錦就叫《十分鐘年華老去》,其中製作方唯一邀請的一位中國導演叫陳凱歌,他拍了一部片子叫《百花深處》。說到這裡,想必接觸過相關行業或者專業的人都想起來耿樂、馮遠征了吧?

故事是這樣的,二十一世紀初,在發展迅猛的北京,一個瘋子不停的找搬家公司去搬他已經被拆遷了的家。

很多人看完以後,看明白了故事,但是不理解這個片子在說什麼,下面我們就通過電影語言的幾個小栗子來探討一下這個片子。

大家看一下影片第一個鏡頭中的一個畫面是這樣的: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畫面的構圖,比方自拍的時候什麼樣的角度更加好看?我把眼睛放在照片的哪個位置更有神?這都是畫面構圖,畫面構圖的定義之類的就不說了,一說又多了……

想必大家在自拍之餘也拍過風景,高樓大廈什麼的,大家拍的高樓大廈一般都是什麼樣子的?

這樣的: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對比一下可以發現,影片中的拍攝高樓大廈是「最丑」的,沒有美感,一般情況拍攝大樓有平拍有仰拍,平拍突出密集,仰拍突出宏偉,片中的也是仰拍,但是跟其他的片子不同的是它只留了一小點點的天空,這就讓人感覺很壓抑了,大家有沒有過這種經歷,你正在課堂上趴著睡覺,突然背脊一涼,感覺自己被陰影籠罩了,抬頭一看班主任正站在你面前居高臨下的看著你?當時是什麼感覺?是不是被強勢的班主任壓迫壓抑的感到恐懼緊張不舒服?同樣影片中的構圖也營造了這樣一種感覺。

顯然作為一個知名大導演不可能是因為失誤才拍出這樣讓人感覺不舒服的鏡頭……也就是說凱凱是故意的……

既然是故意的那麼肯定就是想通過這個特殊鏡頭表達一些什麼。

所有的影片幾乎都有二元對立(二元不是兩塊的意思,就是兩個方面),通俗的說就是正邪、善惡等對立面,這樣的對立製造矛盾,讓故事更有戲劇張力。縱觀全篇,本片的二元其實很明確,一波安逸的生活在舊時代里的「老北京」懷念過去的時光不忍心不願意承認他的逝去,比方馮先生,比方老北京四合院,一大波為了更好的未來不停向前不停改變的「新北京」比方搬家公司小偷偷耿樂,比方上圖的高樓大廈。

那麼很顯然,這個高樓大廈就應該是新北京的符號化,代表著新北京的強勢崛起,代表著擠壓每一寸老舊的事物或者人的生存空間。

如果有人感覺這樣說是不是太牽強?那麼你可以不想那麼多,高樓大廈代表新北京這個是不可置疑的,那麼這個畫面造就的新北京形象就跟具有壓迫感的強勢的班主任的形象重合了,這個應該是可以理解的吧,那麼導演也就通過這個鏡頭語言在畫面上在感覺上給了觀眾暗示或者心理影響,新北京,強勢霸道讓人不安。

呼……好長……終於說完了一幅圖一個畫面……

其實通篇導演都在用各種各樣的鏡頭語言在表達情感,在影響觀眾內心,比如場面調度上,在「假搬家」前後,馮先生和搬家隊的人在鏡頭角度上是不一樣的,為了完成這個俯仰拍的轉變,導演甚至在大槐樹周邊打造了一個高差一人多的土坡,這也就造就了人物地位在視覺感官上的高度變化,也順應了故事情節中在兩代人交鋒中出現的地位變化,什麼時候誰俯拍誰仰拍感覺都不一樣的;再比如演員表演、道具運用、特殊環境音的運用都在或暗示或感染觀眾的感官,並且都在緊緊圍繞著影片想要表達的主題在進行,也正因如此絕大多數人看完即便不明所以也會同情馮先生的,這樣也就達到了導演的初步目的了。

綜上所述,對於許多內涵內斂的文藝片,要做到理解電影還是要從一些細節裡面去尋找「真諦」的,so看懂鏡頭語言也應該是看懂電影。

第四,電影實在是包含的東西太多了……「理解電影」的定義又這麼模糊,就像你說一個人是好人一樣,也許他只是長得高,也許他只是長得比較帥……想要完完全全的理解一個人太難了……理解電影也是……

所以理解了電影中的很多東西都可以稱為理解了電影,最後總結就是,一部電影包羅萬象,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有很多,就像你試圖去理解一個人一樣,你不是他,你終究理解不了那個完整的他,但是即便你看到了他身上的一點閃光就足夠你去喜歡他了,其他的只能交給歲月慢慢發現吧。


當你感覺電影的作者在跟你說悄悄話的時候


看哭了。
也就是產生共鳴了。比如我最近看《無恥之徒》,裡面lip和他大學裡面的女友去餐廳吃飯,遇見了他大學之前的窮人社區女友,那個女友在那個餐廳做服務員,而他碰巧那天還穿了他大學裡面的女友給他買的名牌西裝。


其實很多時候看電影並不求一個"理解"
因為很多影片並不是讓你理解的

請不要將電影局限於一座小小的電影院
因為有更多的影片沒有如此龐大的受眾

比如這類叫做實驗片的片子

先舉vimeo上前段時間挺火的一部
這部叫做squeezie 時長1分32秒
(本身他的名字就不是英文單詞 不知所云

首先開頭就是一系列不知所云的幾何圖形變換

然後出現了一個妹子
你以為正片來了
但是為什麼沒有聲音呢

對 這就開始了一段不知所云的妹子獨角戲
以及一系列不知所云的單詞
和讓你以為電腦屏幕出問題的不知所云的幾何圖形

然後就是不知所云的街道被點滿了不知所云的墨水

還有不知所云的這個

這個

這個

以及這個

但他為什麼這麼火?
他為什麼能讓你看完?
他並沒有感人至深的內容或出人意料的結尾或任何能讓稱得上情節的東西

我們能看完他是因為他有美感
他用硬切鏡頭的方式 居然切出了美感
為什麼?
也許是因為其中不知所云的幾何圖形
也許是其中不知所云的墨水

但是只要你找到了你想要的東西
你找到了你覺得美的東西
你便得到了你的「理解」


反智主義真是無處不在。
我看不懂的電影,別人也不許看懂,否則就是裝逼!更不能寫影評,都是過度解讀!


我不知道怎麼才算理解,但是說:看懂了也就理解了。我內心就想掀桌。


借用韓寒的一句話: 每次寫完東西 我都要上豆瓣看看我寫的啥意思?


最開始看《銀翼殺手》只覺得這是一部風格很酷的科幻片,其他的地方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甚至還不如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的電影好看。

後來我讀了些詹明信,波德里亞的書...


個人覺得,有些電影題主本身就不用去理解它,因為它本身並無什麼深刻含義!
如果要理解一部電影,第一就是要分類,這樣應該容易幫你分析這部電影吧!如喜劇,愛情,驚悚,懸疑,動作,劇情。
分類之後再看電影導演想給觀眾傳達什麼?當然,有些電影導演本身並未打算給觀眾深刻含義。拿目前中國票房最高的&<泰囧>為例,標準的喜劇片,個人覺得是部好片,但影片本身卻無什麼深刻含義,非要理解也就是一場旅行,對主角造成心理的成長,最後三觀改變。但個人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電影能否讓觀眾笑,很明顯,徐錚做到了。同類的《東成西就》,本身就是對惡搞的喜劇片,但是喜歡的人很多。延伸到其他類型的,動作片,有些注重的就是大場面,大動作,多數是為了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比如《速度與激情》《敢死隊》等一些好萊塢大片。恐怖片,小日本的鬼片,就是為了嚇人來的,你也不用去理解它。對於此類電影,只要劇情不要太狗血,然後在自己的類型上做到夠搞笑,夠大場面,夠嚇人便足矣。
再說說類似懸疑推理的電影,之前看見了對《風聲》的分析,不難看出歷史背景,文化現象的理解對電影的理解有幫助。再如電影《恐怖游輪》,電影中提到的希臘神話天神懲罰一個人不停反覆的推石頭上山,就是看懂這部電影的關鍵。電影中的邏輯推理就只能因人而異,奇次上船與偶次上船所遇到的情況不同等等。
如果一部電影導演確實有東西想告訴大家,一般情況題主只要認真看完電影都會有所理解,這類電影如果做到之前說的劇情安排不狗血,有新意更好,該搞笑的能搞笑,該大動作的有大動作,個人覺得便可是上成之作。拿《讓子彈飛》為例,個人認為此片是無厘頭喜劇劇情片,從片頭馬拉火車的設計就可看出這是姜文的鬼馬設定,所以最後師爺的屁股掛在樹上,師爺還能說話觀眾也不會覺得奇怪。但在張麻子與黃四郎的計謀對攻中,姜文就不能把計謀設計的漏洞百出,因為這不符合電影主旨,觀眾要看的就是你攻我守,我攻你守的妙計。還有一點,片中的喜劇主要是靠台詞來表現,所以觀眾會覺得全片妙語連珠,與馮小剛的喜劇類似。與《泰囧》的喜劇類型又有所不同。當然只有以上幾個地方做好《讓子彈飛》只能是部中規中矩的電影。片中處處包含著愚民與反動的精神,「拿槍是反,拿銀子是貪。」片中的城民為什麼都沒穿上衣? 只有黃四郎和四大家族的人有衣服穿? 為什麼人民那麼窮了,張麻子發槍給大家造反,這些人都不敢拿槍?偏要等假的黃四郎被殺了才敢造反?這些都是導演很隱晦的想要透露的思想。
電影和書一樣,有好書也有壞書,有好電影也有壞電影。好電影需要你認真觀看,細細品嘗。那些沒有營養的流水線生產的電影,隨便看看就行,不用理解。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覺得想要理解電影,你就多看電影,觀影經歷豐富了,你自然就很容易理解電影。
另外,如果要討論到拍攝鏡頭的方位,畫面感,配樂等等,我覺得那是更專業的層次,小弟不才。
寫得不好,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你是不同的人,理解的概念也會變得不同。
  你是專業看個爽型,專看武打片武士片。「哎喲這個南拳還原度挺高啊」,「這猿叫還是差了點,但是那蜻蛉之構明顯是練過的」,「這個格鬥太過花哨了,不行。」,「日本武士片?這個武打是中國人設計的吧」這也是理解了。
  你是文藝青年,喜歡挖掘電影的含義。「這裡她穿了藍色的圍裙,表示她知道自己即將要和他告別」,「仔細看這個桌子的凹陷,還特意停留了一秒,這就是XXXX」,「片子里一直沒有正面寫出那個『我』,那麼『我』是誰呢,其實就是……」。這是理解了。
  你是傳媒的「這個分鏡切換得好巧妙。」「這個場面調度……我我就服你了。」,「這樣轉接居然也可以?」,「這樣接的話就要注意長度的統一……」這也是理解。

  現實是我所說或者沒說過的類型都會混雜在一起,但是,這些人都是理解了電影


你因為他哭過,笑過,熱血過,然後發現他只是部電影……


每個人對同一部電影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受,甚至於不同年齡階段的自己對同一部電影的感受也會有變化。

怎樣叫理解一部電影?像電影專業人員一樣剝繭抽絲的分析一部電影是一種理解,有自己的體會,即便不全面也是一種理解。


推薦閱讀:

《禁閉島》男主角泰迪最後他的病到底好了沒有?
北野武的鏡頭語言有哪些特點?
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
有哪些符合科學原理的科幻電影?
為什麼大多數有對象的人覺得《致青春》這部電影不好看,而現階段空窗的覺得這部電影還不錯?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