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游網與螞蜂窩實質上有什麼區別?


今天做背景調查,看到一篇文章《窮游商業產品部韓哲談變現:「從媒體到零售有點遠,我會在這之間做一個導購出來」》,藉此整理以下內容,補充在此作為窮游網商業模式的分析

窮游網商業模式發展過程(信息來源:窮游商業產品部韓哲談變現:「從媒體到零售有點遠,我會在這之間做一個導購出來」):

  • 第一步:大陸架POI計劃(2013年):通過該計劃,已包含幾百萬的POI。
    • 用戶制定旅行計劃時,看到如此詳細的信息,隨時都會心動。(PS:如果能夠在他看好後直接下單,而不用在攜程、去哪兒等網站間挑來挑去,將是多麼美妙的事情。現在酒店預訂直接跳轉至Booking,而景點及餐飲、活動是可以添加至行程,未來再結合匹配的可靈活定製的自由行特價,將更有誘惑力。)

這裡發散一下,自由行是否可以「拼」單,舉個例子,我在國內選擇A供應商提供的「北京到東京的自由行」中的「北京到東京機票+2晚東京酒店」和B社的「2晚京都+1晚大阪+大阪到北京的機票」,如果自由行的組成是模塊化的,將很有趣吧。

  • 如何能從海量遊記中提取出POI信息,將是未來提升點評體系的關鍵。

  • 第二步:「目的地商城」:提供海外自助游領域的碎片化服務
    • 包含:小到一個餐廳的優惠預定、到一張上網卡、到一個當地的活動,1日游、2日游,接送機等等……這是通過原有信息延展的、從碎片化的信息到碎片化的商業服務。
    • 這種零售方式和組織方式適合媒體這樣的平台,把它做成了選題,做成了錦囊,做成了商家黃頁
      • 體驗後發現的問題:
        • 此處有些許不解,在錦囊中提及的商家是否可直接點擊觸發消費行為,體驗網站過程中未發現(例如:上圖是景點軍艦島,沒有與下圖自由行訂單關聯的相關信息);

    • 在客戶端發現了由「錦囊」(京都)-- 「餐飲」(拉麵小路、但已經到了第11頁,很靠後)-- 「拉麵小路」內容詳情頁中的「相關折扣」--發現該活動已結束,此處Bug問題較嚴重;

    • 同時此折扣為「大阪、京都、奈良6日深度游」,是個可定製團,介紹中沒有「拉麵小路」等信息,不知為何與「拉麵小路」關聯起來,應該關聯演算法還沒完善。
  • 模式有點類似於現在的京東商城,叫做自營+開放平台,一部分是我們自己零售自己賣的產品,另一部分有全世界有海量的供應商。現在跟窮游折扣合作的商家加在一起有幾百家了,這些都是通過過去的歷史延續收集下來的。(各供應商經歷了如下過程:打小廣告--聚集到子論壇--在窮游折扣的平台上售賣

  • 第三步:為自由行用戶推出的--窮游折扣
    • 以自由行產品為主,由供應商提供。通過相對較大的折扣,為自由行用戶(跟團與專業之間的中間者們)提供便宜的出行服務,主要為「機+酒」。銷售額已達到幾億元

  • 第四步:導購平台(攜程、去哪兒網模式?),通過提供真實體驗後的高質量分享內容(專業編輯撰寫內容)和窮游兒海量遊記的沉澱內容,來幫用戶篩選、幫用戶分類,以消滅用戶的選擇困難症,打通下單前最後一環。
    • 通過編輯體驗、遊記內容沉澱和用戶點評等內容,來為用戶提供決策服務的幫助,而導購和推薦的過程本身就包含了商業利益實現的可能,流量、排名、傭金都是未來的盈利手段。
    • 問題是需要打通「UGC內容」和「酒店」甚至「自由行」之間的交互鏈。現在酒店預訂直接跳轉至Booking,還沒打通「UGC」和「酒店」之間關係。而螞蜂窩已完成該功能,每個酒店都有螞蜂窩用戶的相關點評內容(甚至遊記內容沉澱),同時各個酒店供應商在旁邊列出,只是價格的展示,螞蜂窩的行為在此就是一個導購平台。
    • 發散一下,「自由行」訂單現在暫無酒店,也沒有窮游網的相關沉澱內容。如果「自由行」展示出酒店,同時,用戶在該頁面內能看到窮游網的相關沉澱內容,例如該酒店的點評、相關遊記細節展示,那麼對此自由行訂單是有很好的決策幫助作用。不過,從實現成本考慮,會帶來較大開發和運營成本。例如,需要讓自由行訂單編輯系統增加關聯窮游網酒店信息庫內相關信息的功能,同時打通多業務數據,且增加編輯方操作複雜度等等。

總結:
問題還是回到了數據價值的挖掘和使用上面,幾個環節(UGC內容、酒店、飲食、景點、自由行等)之間數據的互動很重要,就像現在大家發現跨界之後,大數據才有更大價值。要想讓已經沉澱多年的UGC發揮更大的價值、產生更多效益,需要打通它們和能帶來盈利的環節之間的壁壘。而這個壁壘,不單是技術壁壘,也有用戶體驗的影響、上游利益的衝突和自身產品轉變帶來的結構性調整。未來很有有意思!

======噁心的分割線出來了======

列列近期做的競品分析報告的內容,後續一直更新,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點。

旅遊攻略類產品競品分析報告:螞蜂窩 VS 窮游網

1.
競品背景及現狀

1.1. 螞蜂窩背景介紹

螞蜂窩(旅遊攻略,自由行,自助游攻略,旅遊社交分享網站):旅遊攻略,自助游,自駕游攻略,靠譜旅遊社交媒體網站

關鍵詞:旅遊社交媒體,自助游攻略

螞蜂窩的核心是旅遊攻略。通過前端社區裏海量用戶的UGC數據,形成旅遊攻略,再通過結構化的數據,幫助用戶實現旅行途中的消費決策。

螞蜂窩由陳罡和呂剛創立於2006年,從2010年正式開始運營,4年積累了5000多萬用戶,推出6款APP,其中4000多萬來自移動端。(15年媒體數據,已有8000萬用戶)

目前螞蜂窩共獲得A、B兩輪融資,2011年拿到今日資本500萬美元A輪融資及200萬美元無息貸款;2013年4月完成1500萬美元B輪融資,啟明創投領投,今日資本跟投。

現在螞蜂窩已經擁有超過全球50萬個知名的景點,有超過158萬全球知名的當地的餐廳。平均每天產生遊記3000篇,旅行問答5000多條,新增1萬個點評,10萬個「足跡」。

1.2. 窮游網背景介紹

窮游網(【窮游網】出境游):中文出境旅遊網站和社區。網站擁有高質量的用戶和用戶貢獻的內容(UGC),以遊記,攻略,窮游錦囊見長。

關鍵詞:出境,攻略指南,PGC

窮游網定位於中文海外自助,依靠用戶貢獻內容,已積累大量UGC內容和眾多有經驗的旅行者,其中網站5%的UGC內容更是直接來自於長期居住在海外的旅行愛好者,以中國旅行者的視角思考注意事項,並提供更加實用的內容。

窮游網由肖異建立於2004年,2011年開始正式進行商業化運作,2013年7月份阿里宣布戰略投資窮游網,金額為千萬級美金。

窮游已覆蓋了40萬個目的地,接近700萬篇旅行攻略,積累了超過25萬條互助問答,一個月內訪問次數超過15次的用戶比例達到67%,而用戶平均停留時間達到12分15秒。(註:來自Alexa的數據為6分10秒)

1.3. 發展現狀對比

下表是兩個網站的運營數據:(PS:因為粘貼表格,一發布,就變成了無格式的文字,現只弱弱的想到粘貼醜陋的截圖,請見諒)

表1-1 運營數據

表註:表中數據來自於Alexa和「去查網」,數據採集時間為2015年4月17日。

由上表初步分析:

1、窮游網近半年進步神速,世界排名由7000升至3656

2、IP訪問量上螞蜂窩比窮游網多60%,PV訪問量上螞蜂窩比窮游網多出39%。結合「網站訪問比例」,窮游網接近50%的瀏覽量佔比位於論壇內容,而螞蜂窩除了首頁佔比高達95%,第二高的就是攻略頁面,但只有5%。對於帶著問題來的用戶和來解決問題的用戶,論壇是大家直接交流的一個平台,好的論壇氛圍有利於促進用戶活躍度和提高用戶黏性。數值表明,窮游網論壇用戶訪問量集中,更容易產生高粘度用戶。

3、「關鍵字(來自於搜索引擎訪問)」部分內容可看出,窮游網直接搜索率約為7%,遠遠高於螞蜂窩的1%。能看出窮游網的高粘性高忠誠度用戶較多,品牌反響好。螞蜂窩在SEO上優勢明顯,在百度搜索中多個城市都能排在首頁,位置非常接近「百度旅遊」,甚至有些排在其前面。「百度預計來路」也是窮游網的兩倍多,猜想螞蜂窩在此也是下了重金吧。

4、「用戶屬性」一項,窮游網的本科以上佔比和已工作佔比,較螞蜂窩有一定優勢。此項還是給窮游網的品牌宣傳加分了,體現其準確的用戶和品牌定位。

從背景介紹中表1-1可以看出螞蜂窩和窮游網業務相似,都是提供已旅遊為主體內容的UGC平台,對各類旅遊信息進行結構化分析及整合,製作旅遊攻略。

同時商業模式上都是「廣告+傭金」模式。


初步分析區別:

螞蜂窩:1、攻略最全,螞蜂窩不單保持了攻略上國內範圍的優勢,國外遊記及攻略也在不斷拓展,同時內容涵蓋廣、質量高。2、用戶運營手段豐富,線下活動多,但從表1-1「網站訪問比例」看,佔比少。3、酒店預訂更加智能,關聯遊記,大數據應用好範例。4、編寫遊記作為主打,入口明顯,新版遊記編輯功能豐富多樣。

窮游網:1、主打國外出境自助游,出遊相關信息和服務工具類功能非常全面。2、風格小清新,文藝范濃厚。3、國外用戶,或者說互聯網層次高用戶數量多,表1-1中「上游站點」來自google的用戶佔27%。4、預訂服務範圍更廣。5、PGC優勢,多個旅行暢銷書作者的加盟,品牌的良好背書。

2.
競品分析
2.1. 產品功能
2.1.1.
螞蜂窩

圖2-1 螞蜂窩網站地圖

表註:功能重要程度,通過頁面布局理解,體現如下:

出現在首頁大圖滾動窗內容標記為:「任務優先順序1」

出現在首頁導航欄標記為:「任務優先順序2」

出現在首頁快速導航欄標記為:「任務優先順序3」;

「TOP熱點」標記為感嘆號。


螞蜂窩網站功能整理如下表所示:

2.1.2.
窮游網

窮游網網站功能整理如下表所示:

==============不應該出現的分割線================
後續是未完成的分析,請拍:
2.1.3.產品功能對比分析


原文是13年年初寫的,和現在差距很大,鑒於最近總還有人來點感謝,我update一下吧,這兩年最大的變化還是資本市場火熱,旅遊方向新的東西也是層出不窮,所以兩家公司都做了些嘗試:

本質上,窮游和螞蜂窩依然沒什麼區別,都可以理解成是以旅遊目的地指南為核心的社區+媒體及商業形態,即主要面向出行前市場的服務平台,但由於都有比較重的社區屬性,出行後的內容沉澱其實是他們應有的特色

  • 從商業化的角度看,都轉了一圈回到自由行產品售賣,尤其是酒店
  • 從社區角度看,重心轉移到內容更標準化更容易傳播的產品形態上,都做了遊記,問答,攻略/錦囊,螞蜂窩對原有社區淡化得比較厲害,窮游論壇的人氣也下滑
  • 從移動側角度,窮游的品牌相對年輕活潑,團隊在微博上也活躍一些,再比如窮游錦囊,窮游折扣,行程助手,窮游清單的關注度是要比螞蜂窩的攻略,自由行,遊記產品高一些。螞蜂窩的旅行翻譯官算是一個特色?
  • 都沒解決好從社區到商業化的問題,或者這就是個無解題目,相比這個行業單純做售賣的一些新進者來說,他們的用戶大數據是否真的有價值是存疑的(主要還是覆蓋度和活躍頻次問題)
  • AT投資這個領域不少頭部平台,包括窮游,但在他們的整體生態系統里,真正有價值的還是能賣出多少貨

-----------------以下才是2013年初的內容-------------------------

馬蜂窩:核心團隊比較務實,sina出身,所以從博客社區起家也成為核心優勢,積累了很多年,收支猜測比較平衡,未來可能會堅持走媒體化策略和依託大品牌廣告主的盈利模式,但也因為這個團隊的風格造成了網站結構過於複雜,像門戶一樣糟糕的用戶界面

窮游:核心團隊非常年輕,沒什麼互聯網或旅遊行業從業經驗,從海外留學生旅遊論壇發展而來,歐洲游是優勢,網站風格比較年輕化,重視視覺和市場,微博營銷做的比較出色,但網站方向不是很明確,能明顯感覺到在旅行門戶,社區,移動端,錦囊上搖擺。還沒有很強的現金流,管理能力能挑戰,在下一輪融資上預計會遇到較大阻力。

兩者沒什麼好比較的,都是旅遊媒體(如果社區即媒體的話),只不過是不同團隊,不同風格,不同階段。


國外用窮游 國內用螞蜂窩 對這兩個自由行平台都很有好感


且不說商業模式、產品構架、專註國內or國外,就說UGC,就說遊記的UGC。

精確的說:

馬蜂窩解決的是:我該去哪裡玩? 目的地有哪些玩法的嗎?

而窮游解決的是:我該怎麼玩,及怎麼去玩?

概括的說:

【窮游帖子的特徵】

第一樓:一大波顏值頗高,視覺超震撼的旅途美圖.......

第二樓:往往是簽證

第三樓:往往是機票。

【馬蜂窩帖子的特徵】

第一樓:一大波顏值頗高,視覺超震撼的旅途美圖.......

第二樓:一大波顏值頗高,視覺超震撼的旅途美圖.......

第三樓:一大波顏值頗高,視覺超震撼的旅途美圖.......

【窮游圖片的特徵】

按整個旅行的時間順序,出現的第一張一定是本國出發地機場的照片。

但同時出現幾率最多的語句是:

「如何拿到打折機票呢?」、

「其實薅航空公司的羊毛都有套路的......」、

「我是在行前半年前就開始關注這條航線上的飛機.......」、

「機票是提前3個月買的........」

「敢上了周年慶的大促........」

「這幾個大促的時間點你要注意了........」;

而關於機場的描述是這樣的:

「XXX地的XXX機場入關的時候不能這樣不能那樣」

「從XXX機場到市區一共有N種方式,建議剛來人生地不熟的選擇坐xxxx」

【馬蜂窩圖片的特徵】

按整個旅行的時間順序,出現的第一張同樣是本國出發地機場的照片。

但同時出現幾率最多的語句是:

「這次機票是同行的大大訂的....」、

「這次我們買的機+酒套餐,機票和辦簽證一起才XXXX元」、

「我們坐的飛機就是藍色的這架.....」、

「飛機上的空姐真漂亮.....」

「飛機餐真好吃......」;

而關於機場的描述是這樣的:

「經過10小時的飛行,終於到了」、

「XXX的機場真大」

詳細的說:

不能說絕對,但至少:

10篇窮游精華帖遊記,

有5篇有超級詳盡攻略信息+視覺出色的美景大片+小篇幅個人行程經歷感知;

還有3篇有較為詳細、也較為零散片面的實用信息+視覺出色的美景大片;

剩下2篇是視覺出色的美景大片。

10篇馬蜂窩精華帖,

有5篇是小清新感出色的美圖+大篇幅個人經歷、感知總結的升級版朋友圈;

還有3篇有較為詳細、也較為零散片面的實用信息+小清美圖or視覺出色大片;

還剩兩篇是超級詳盡攻略信息+視覺出色的美景大片;

--------------------------------------------------------------------------------------------------------------

這也就形成了兩家網站在問答板塊的巨大差距。說實話,問答板塊兩家都沒做起來,但馬蜂窩相比之下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兩家常見的問題是:

馬蜂窩——這次去XXX,10天時間,有什麼推薦。(當然這樣的問題窮游也很多)

窮游——這次去XXX,只有10天時間,這兩個城堡2選1該去哪個?

不得不說,像窮游的用戶在問出這樣針對性、小範圍的內容之前,大概已經通過閱讀【窮游錦囊】等產品解決了「馬蜂窩」上的那個問題。其實馬蜂窩也有類似的【馬蜂窩攻略】產品,國內部分還是做的相當不錯。但總的來說缺少個性和精準,給人感覺很像是百度百科,不詳盡、解決不了實際需求,尤其是個性化的需求,基本上勉強是個良心旅行社的遊玩線路。當然這兩年改進不少。

但我認為【馬蜂窩攻略】不如【窮游錦囊】很重要的原因是,窮游的用戶對【窮游錦囊】依賴度是很高的,而馬蜂窩的用戶對【馬蜂窩攻略】依賴度很低。


螞蜂窩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就是成為一個攝影師Show各種美美的大片,麻豆Show各種美美的姿勢,然後收穫一堆看客「拍的好好看!」,「樓主好漂亮」的一個自嗨的場所。而窮游的核心價值仍然是一如既往的給旅行者提供各種出遊的實用信息。

螞蜂窩的參考價值,就是對於那些愛美的女性出遊提供一個最佳穿衣搭配和擺姿勢的參考,對攝影愛好者提供一個如何拍出風景/人像大片的攝影大全。


馬蜂窩的資料太官方化、大眾化和表面化,如果對於一個想深入游的準備者來說,不太具有參考價值,窮游的信息更個性和真實。很有參考價值也很有趣。


文理科的區別


專業來說,馬蜂窩國內NO.1,窮游國外NO.1


我覺得沒有本質的區別。一句話,都是為自助游用戶提供旅遊(境內境外)服務。只是產品的形式略有不同,但是總體思路還是比較相似的。
窮游的行程助手,應該說是更進了一步,用戶最終是需要獲取具體的POI信息的(比如玩什麼,吃什麼,住哪裡等),從攻略中選擇具體計劃還是靠譜的。但是可以更進一步,就是放到手機上,讓用戶在行程中可以繼續使用,這一點我覺得窮游和螞蜂窩都做得不好,雖然螞蜂窩有嗡嗡這個產品,但是還沒有完全跟攻略結合起來。


馬蜂是攻略+社交,窮游偏重國外出行的經驗和技巧。


我認為最大的區別:馬蜂窩論壇遊記貼會有煩人的、不知在哪關閉的背景音樂,窮游就沒有這個煩惱!


自助游實務派更多的在窮游,螞蜂窩從整體設計上都要花哨的多。從二者的呈現形式就可以看出來這種定位的差別。
窮游主打海外旅遊,國內基本上是補充和點綴。螞蜂窩雖然也有國外,但是國內更強。


窮游,主打境外+具體,實用性強。螞蜂窩,主打國內,攻略遊記,但有點華而不實。


個人認為窮游主打國外旅行,國外攻略,馬蜂窩國內方面則做的更加突出。。


螞蜂窩在進步…窮游在退步…螞蜂窩工作人員都蠻重視公司品牌,窮游有很多網紅…以前出國用窮游,現在用到到和螞蜂窩…螞蜂窩的工具性在增強,有趣之處在增加,窮游的信息更新較慢…


螞蜂窩多圖片,窮游多文字。
螞蜂窩重國內,窮游重國外。


看起來好像各有所長


BUT

從旅遊攻略或者說旅遊指南的實用性上來說,一句簡短的提醒或說明比若干張展示景色的圖片有用多了,否則LP早就應該做成旅遊畫冊了。


覺得馬蜂窩挺好的啊,東南亞的旅遊信息,就比窮游做得豐富,一查資料就知道。

都是旅遊類網站,何必相互詆毀


窮游的行程助手功能很好用,馬蜂窩還是想做的大而全,打開app首頁不知道應該看什麼


個人感覺窮游的社區做的蠻不錯的,我看到很多馬蜂窩上的遊記都是爬的窮游上的。窮游社區粘性不錯,我自己使用來看,活躍度也可以,並且出遊經驗+技巧比較豐富。窮游主打國外游是他們的產品定位和運營策略,不能說人家國內游做的就不好。


商業化模式相對來說馬蜂窩更成熟,
一句話其實是氣質完全不同…
馬蜂窩最近的推廣活動是和杜蕾斯做的…
而窮游最近有印象的活動是推薦負責任的旅行。
馬最近的負面事情是公號又發人家未授權的文章。
窮游的是關於藍莓測評的五星酒店…
以上可鑒兩者的文化基因差別有點大…


推薦閱讀:

豆瓣足跡爬了窮游網的數據嗎?

TAG:互聯網 | 旅行 | 旅遊網站 | 窮游網 | 螞蜂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