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應該多跳槽嗎?

我個人的情況:一年半時間裡,跳了兩次槽。(第一家半年,第二家1年)以後並不一定一直打工,可能創業,可能自由職業。

  1. 從公司利益角度,求職者自然是跳槽次數少點好。
  2. 但是個人覺得,從求職者的角度看,年輕時應該多換換工作,感受下不同公司的情況,豐富下經歷和閱歷什麼的。

確實是浮躁了點。我是做開發的,儘管跳槽,但是工種是不變的。跳槽,反而能積累不同項目的經驗;留在一個公司,反而最後變成一個維護的工作,開發上的經驗反而少了。因為做的是手機項目,項目都不大,周期也不長,所以半年一個完整項目是綽綽有餘的,我自己也有idp,也在寫app。


謝邀。

  • 一年半時間裡,我換了3個公司(IT)。

平均一個公司半年,你確信你對所涉及產品或運營的細節、深度都了解了么?了解到什麼程度?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推動和改進?

  • 我很喜歡面試,辭職後,休息了2個月,因為很喜歡和公司boss聊天,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視野和想法。可以了解同行的其他公司在做什麼,現在行業的趨勢是什麼。所以在拿到好幾個offer後,繼續面了一個多月。

了解到BOSS的視野和想法是好事,但是,他們的視野和想法能夠只通過聊天傳達給你么?視野和想法是一個在上層漂浮的東西,而驗證視野和實現想法是在下層落地的,你在雲上待的時間長,看的東西和在地上看的完全不同,但是你學會怎麼從地上走到雲端的方法了么?趨勢隨時在變,做事的方法存乎一心,但是卻千變萬化,同樣說我要過河,有人是坐船,有人去搭橋,有人直接直升飛機過去,你學會了哪一樣?精通了哪一樣?

  • 在新公司,一個和我同屆的同事,一直待這公司里。給我一種長期閉門造車,與世隔絕,被老闆忽悠的團團轉,還不知道的感覺。所以我才突然有了這個想法。

如果我是HR,當你們倆同時站在我面前的時候,我認為那個被忽悠的人更適合我的職位,因為他更實際,更加不浮躁,更能沉下心做事情。

-------------------
首先,每一個打算跳槽的同學,都應該弄清楚,你跳槽的目的是什麼,而你在目前的崗位上是否已經待的足夠久,已至於你已經完全掌握了這個崗位的職能、技能,了解了所涉及工作的所有細節並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深度,甚至到達了瓶頸。

然後,你要評估目標地行業的風險、前景,你目標公司在行業中的位置和前景,你當前的能力和你的潛能是否可以承載你跳槽的目的。

最後,才是薪水的問題。

在我看來,頻繁的跳槽不一定都是沒有價值的,但是如果僅僅是題中描述的情況,我會認為毫無價值。

-----------------------
補充對黑體的說明:
1、年輕人頻繁跳槽並不是都沒有價值,但是這個價值是基於你跳槽的原因的。
2、主動跳槽有多種原因導致,比如,最坑爹的,跳一家倒一家。
3、關鍵的不是跳槽數量的多少,而是你在這些曾經工作的公司,究竟學到了什麼,更關鍵的是你有沒有在跳槽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獲得了更多的進步,讓你變得更有價值,這個價值並非是薪水定義的,而是你實際上能夠為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總結一下,跳槽是要讓你的成長和發展的步調與你的職業規劃不斷的磨合和匹配,不在於頻率和次數,而在於你職業規劃實現的節奏和進度。

當然,如果一個人根本沒有做過職業規劃,那麼跳槽不過是沒有目的的蹦躂,或許很歡快,但可能會離自己的目標越行越遠。


感謝邀請!

首先,我的個人主張是少跳槽好——但是,我想,我可以接受跳槽多的人(前提是,給我足夠充分的反覆跳槽的理由)。

  • 喜歡面試,因為喜歡喝BOSS聊天:

但是,能夠隨隨便便就見面的BOSS,也不一定是大BOSS吧?大BOSS也不應該有那麼多時間來聊天吧?

  • 辭職後休息兩個月:

喜歡聊天,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視野和想法,那為什麼要拿兩個月來停滯不繼續呢?

  • 了解同行的信息,知道行業的發展:

這個,難道是通過跳槽來實現的嗎?
在一家公司難道不可以有途徑了解行業的發展嗎?
通過面試,別人能夠說出多少行業的發展呢?
面試中的那些不管什麼級別的BOSS他說的話都是圍繞自己公司和你的情況而量身定做的……
我在A公司,我就不可以有B2Z公司的朋友嗎?

  • 在一家公司待著,像是閉門造車,像是被老闆忽悠得團團轉……

也許是他閉門造車,也許是我們井底之蛙,更或者根本就是我們的自我安慰。
至於被忽悠——最偉大的智慧是單純。

說了上邊那麼多,我只是想說:
1、自己是否知道自己頻繁跳槽的原因嗎?
2、經過了這一年半的三跳和半年的休息,你得到了什麼?
3、今天的你和一年半以前的你,(在專業技術方面)有了怎樣的提高?
4、究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

補充一位IT圈的朋友對這個問題的解讀,他也在知乎但是很低調,所以我直接貼了:

他可能處於一下幾個先決條件:基礎職位,薪資水平低,文藝病(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目標,長短期都沒有,隨心)。

這幾個條件下,讓他跳槽的成本很低,所以跳槽對他來說變的很容易。

換句話說,同行業,同職位這家公司給的薪資高出其他公司一大截,同時福利齊全,你看他會這麼想嗎?

其根源這人還是嫌錢少,但也不敢與踏實努力一步一步來走,非得搞個曲線自救。

以上。


最喜歡說跳槽的問題了。

先給出觀點:建議目標性跳槽,不建議盲目跳槽。

前段時段在豆瓣看到某資深HR(名字忘記了,懶得翻帖子了)在給新人的職業規劃建議上有這麼一句話:「如果一個人的簡歷上沒有一份工作超過三年,那我就會直接將它摟成一團丟盡垃圾桶」,意為三年是一個員工忠誠度極為重要的判斷依據,甚至是生死符,其實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很多HR也知道員工忠誠度在涉及到人事上許多成本因素,但在我看來,工作年限緊緊是判斷一個員工忠誠度的一種依據,它的佔比我認為不應該超過50%因此,跳槽的各種思維風暴,來了。

其實我一直都認為,工作好比感情,比如大多數情況是,喜歡的工作工資不高,或許工資高福利好的你不喜歡;感情亦是如此,有錢的你嫌棄不帥不美麗,帥氣美麗的總是少了錢,其實其中道理,真是一樣的。一個人,三分之一的人生是在睡覺,三分之一的人生在婚姻,三分之一的人生奉獻給了工作。

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人花心,交過好幾個戀人,如同一個人不忠誠,換過好幾個工作,但理由是一樣,不開心,不順心,不滿意,厭倦了,煩了,等等,都有。說了這麼多,總歸想說一句,很多愛情上面的道理,真是適用於工作的,反之亦然。

跳槽,頻繁跳槽,確實是件糟糕的習慣,因此在這裡,我要提出兩個概念,即習慣性跳槽與目標性跳槽;我對這兩個詞語的解釋為:習慣性跳槽(常規性跳槽)指因頻繁跳槽引起的心因性焦慮,促使需要跳槽行為來緩解因長期重複性工作帶來的心理壓力;目標性跳槽(職業性跳槽)指有目標有原則的跳槽,通過跳槽行為達到既定目標目的。

我知道,不管何種跳槽,都是HR痛恨的,但是這裡要申訴的是,目標性跳槽的員工是可以給企業帶來創造性效益的

我在和很多人辯解或者反駁跳槽利弊觀點的時候,經常指出一個例子,三個月轟轟烈烈的愛情與三年渾渾噩噩的愛情你選哪個?就好比三個月激情澎湃的工作和三年敲打木魚的工作?哪個會在你的人生留下燦爛?

對我來說,我一定會選擇三個月的轟轟烈烈。

在此,我再次提出我對HR用人的觀點,即「三年極限理論」,我認為,一個員工在一個公司同一崗位具備創造力或者說能給公司帶來正毛利的時間,只有三年;意為如果一個員工在一個公司三年內沒有任何變化或者提升,它在這個公司就屬於失敗品,不再能為公司提供利潤

如果把員工看為產品,那他在一家穩當前進的公司的話,1~9個月屬於引入期,這時候員工轉正,接受轉正待遇及許可權,仍然需要適應;9~18個月屬於成長期,基本適應公司文化,能獨立完成工作;19~27個月屬於成熟期,習慣和專業已經可以影響新員工;28~36屬於衰退期,染上壞習慣,老油條,出現習慣性偷懶等嗜好;個別成長較快的企業這個年限會相應縮短在1~2年,我所在的萬達,我認為這個年限是2~3年之間。

因此,一般來說,員工入職一年後,如果不給他新的機會和挑戰,那他不會進步,入職兩年後,如果他沒有升職或者給他新的機會,他一定會有跳槽的想法,如果三年後他職位未變還是沒有跳槽,那我一定會質疑他給公司帶來的利潤(這個前提是公司工作壞境尤其是人際因素對員工情緒的影響接近0)。

因此,一定意義上來說,入職一年的員工是問題產品,入職兩年是明星產品,入職三年的現金牛產品,超過三年,就是瘦狗產品。這個周期也會因個人的因素和公司文化因素前後波動。因此,一個人的工作履歷上沒有三年穩定工作經歷,是保守及缺乏邏輯性的判斷,對我來說,這是一種陳舊性觀念。

其實這個世界上,只要你有一點點的成就和權力,就有了說教別人的權利,我覺得這些人醜惡的嘴臉常常令我作嘔,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每個依據和判斷,都是具備概率性的,比如頻繁跳槽,我們只能說,這個員工的忠誠度的概率較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員工有想法,富有勇氣;那三年乃至十年未跳槽的,我們只能說或許,他真心喜歡這個工作,或許他思想保守固執,缺乏勇氣去接納新的環境新的改變,另一面透露出來他的懦弱和無為,甚至缺乏自信和獨立能力。很多時候,這個世界如何更多取決於你站在什麼角度看世界。

我想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目標,或許有些人沒有特殊的想法,安安分分也是一種態度。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成功,把自己過去的經驗以及摻合的運氣扯上邏輯,打上成功學的符號去教育別人,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他人的經驗只是能讓我們將自己在職場生涯不容易被人擊倒。說實話,我一直認為我自己是運氣極為不好的人,同時我也認為一個人的升職或者發財是有很多運氣成份的,在我看來,我只需要吸取別人的經驗讓運氣不好的事情更好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就成功了。

人生是別人的,別人分享的經驗終究是別人的,這個世界,很多事情,總是要自己經歷過,才會看的更加明白,這個世界也沒有什麼狗屁彎路捷徑,只是一些前人的經驗和經歷,讓我們對未來,有著更美好的憧憬,更清晰的目標,如是而已。


我對這個提問中很多回答非常不贊同!

拿某網站某獵頭說「跳槽多證明沒有忠誠度沒有責任心沒有xxx」的說法,編了個偏下三路的段子吧,不喜請繞道!

一群老鴇聊天,說近期有大戶要找一床伴,那大戶的幫閑說我家老爺要求可高了,要長相漂亮身家清白出身良好為人忠誠!

老鴇A痛心疾首的說:
「哎,現在的姑娘,穩定性不行啊!都沒什麼責任心!我手頭到是有幾個長相漂亮的,但那要求,幾乎是要天天換人的節奏啊!不符合啊!」

老鴇B也感慨萬分的說:
「是啊是啊!你說都去大戶做床伴了,怎麼就沒一點主人翁意識呢,就不能把大戶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把大戶的家庭當作自己的家庭嗎!老想著換。」

老鴇C附和道:
「這些姑娘們看問題還是太片面啊!老是聽到大戶的不好,老是抱怨人生,缺少耐心,缺少和大戶共命運的品質啊!」

老鴇D感同身受:
「現在的姑娘們,都沒什麼忠誠度!天天想著換大戶,大戶是那麼好找的嗎!能找到一個就不錯了,一點感恩戴德之心都沒有。」

老鴇e跳出來說:
「你說找一床伴,要身家清白出身良好極度忠誠幹嘛?床上功夫好不就行了嗎?身家清白出身良好極度忠誠床上功夫還好的,我真心沒見過啊!用咱專業術語怎麼說來著,不匹配!」

老鴇f說:
「我手頭到有兩個活好的,肯定能讓大戶滿意。但大戶幫閑那關我過不了阿。這兩活好的,不知道是換了多少家才練出來的,肯定不符合要求啊!」


大戶聽到,說:「把那兩個盤靚活好的送來。」

所以
請先評估一下現階段自己能做床伴,還是老婆!
如果只能做床伴,必須再評價一下自己活夠不夠好!

這個評估結果,決定了你將來有沒有機會做小三小四小五,而不是小三十小四十小五十。


對於跳槽的理想狀態是,每隔5-8年跳一次,每次跳能上一個新的平台;但這樣理想的事情終究很難發生,哪怕再能幹,再有本事,人算不如天算,總會出現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情況。


跳槽頻繁的壞處顯而易見,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獨特之處,時間太短無法體會,浪費大量時間在面試,入職和熬試用期上;跳槽不利於自己的積累和沉澱,而且跳多之後,人會變得浮躁,很難真正靜下心來學東西和真正提高自己;簡歷會很難看,可能會潛在影響下一份工作的機會。


絕對的不跳槽也未必是好事。跳槽可以開拓視野,讓自己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從根本上改變思維方式,接受世界多樣性的觀點。每家公司都有出乎意料的事情,有不可思議的人,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不斷的被修正。有時候和在一家公司待太久的人聊天,不知道該怎樣跟對方交流,這個世界太浩渺,太多的人以全然不同的方式生存著,而對方往往會認為世界就是他熟悉的那麼大。


跳槽的最大好處是開闊視野,不斷學習新東西,提升思維方式,自己不至於偏頗固執僵化,心胸會更開闊一些,因為知道自己接觸的不過是滄海一栗,不懂的東西太多了。


跳槽的風險不言而喻。無論準備工作做得多麼充分,無論自認為考慮的如何周全,跳槽的風險依然是不可控的。只要有朋友跳槽,大家都會習慣的勸說"要考慮清楚","一定要慎重"。其實每個人跳槽必然都是深思熟慮的,哪怕外表看上去像是一時衝動而跳槽,沒有人會拿自己的職業生涯開玩笑。針對新公司和新老闆的背景調查大家都會做,有時還不止諮詢一兩個人。即使如此,不到自己坐上那個位子的那一刻,個中的酸甜苦辣還是不足為外人道。別人覺得不錯的推薦,未必適合自己;別人覺得不好的,也許自己做做還行,如魚飲水,冷暖自知,跳槽的風險,只能自己承擔。


有跳槽失敗的經歷,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有人說,好公司是很boring的,波瀾不驚,也許。很多時候,如果沒有經歷過差公司,當一家好公司出現在自己面前時,未必能識別出它,更不會懂得珍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或許公司無所謂好壞,只是看它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適合自己當前的需要。


到新公司能否適應,取決於直線老闆;能做多久,則取決於公司文化和價值觀。前半句不用解釋,如果和直線老闆磨合不了,基本無法待下去。至於價值觀,多年以前一直對此很不屑,覺得每年花那麼多FTE去弄value,mission,vision之類的,是浪費時間/金錢。之後越來越覺得對於自己做出的每個選擇和決定,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價值觀。如果公司與自己價值觀不符,那麼即使看在錢的份上勉強做下去,也遲早會離開;只有公司和自己的價值觀一致時,才可能在公司長久待下去。薪水和職位在起初跳槽時很重要;但到一定程度,價值觀將替代它們成為決定去留的決定性因素。


很多勵志書都勸說大家不要為錢而跳槽,但至少在目前的階段,錢還是能解決很多問題。這裡並不是建議大家只為錢而跳,而是在考慮跳槽時,金錢會佔一定的比重,工作年限越短,比重會越大。就算是再不在乎錢的人,跳槽時也必定會仔細考慮薪資,這是判斷下家的一個依據。對方說得再好,但不願意支付合理的漲幅,甚至用各種理由壓低薪水,那就要權衡一下是否要跳了。某種意義上而言,薪資是對方誠意的表現。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跳槽過程中太多風險和不可知的因素,而薪水是你可以控制的一項。


當朋友抱怨現公司的很多問題,提出要跳槽時,我是不完全贊同的。就我若干次跳槽經驗而言,跳槽一定要在自己巔峰狀態跳,這時候人的神情和氣場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最清楚,也最容易跳到理想的位置。當自己處於低谷時,往往因為急於離開現公司,明知有風險也跳,一方面很難把自己賣出好價錢,另一方面也為下一次跳槽埋下隱患。如果當前事事不順,感覺周圍就是無望的黑洞,巴不得立刻有機會能馬上離開現在的公司,這時候最好休息一段時間,度個假,把狀態調整過來之後再考慮跳槽的問題。

每次跳槽就像一扇新的大門打開,讓自己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讓有限的生命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接觸不同的人群,結識新的朋友,體驗全然不同的工作/生活方式。一次次離開熟悉的環境,去嘗試一條條未知的道路。在一路走來的過程中,越來越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越來越積累自信去面對未知的世界。


勇敢的本身就是一種選擇。


說點實際的,很多時候,「視野」、「眼界」、「創意」、「想法」都不值錢,執行力才是最值錢的,如果你想打造你的個人職業品牌的話,好好鍛煉執行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是做開發的,執行力不是你把一個功能實現了,或者你把某個項目工作包完成了就算完成了,開發是個完整的過程,好的開發是讓你上下游的介面人毫無障礙的得到你的成果或反饋,而不是完成一件事以後,需要兩個人花三倍時間給你擦屁股。
考慮到你是否鍛煉到了執行力,而不是收貨了某些「觀點」、「視野」,你的跳槽標準也就有了。


這是個老問題,也是好問題。

面對那些帶著讚美打過來的電話,那些手機屏幕上跳動的職位,還有咖啡桌對面推過來充滿誘惑的條件……,你的胃可能有點緊縮,你的心跳開始加快,你當然會琢磨,我還年輕,但是,是不是該換個工作了?!


恭喜你,你的人生從此將變得不同,因為你在職場多了選擇,你終於接到了傳說中的獵頭的電話,終於可以對那個老折磨你的上司SAY NO,你終於知道自己的市場價格原來可以翻倍!而年輕的你可能還不知道,有選擇並不意味著都是幸福。


先說段江湖往事吧,2009年中國實施了「金太陽工程」並出台了相應產業扶持政策,光伏行業異軍突起,各類新土豪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催生並四處招兵買馬,我原來工作的一家外企也被席捲走不少優秀人才。而後,2011年風雲突變,因為補貼下調產能過剩太陽能廠商利潤大幅縮水,有的甚至下降80%之多,他們的日子就變得很艱難了。再後來到2012年3月,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太陽能廠商實施「雙反」判定,直接宣判了很多中小太陽能廠商的死刑,而這個結果對那些當初放棄IT行業跳槽進入光伏行業的人們的影響可想而知。


現實就是這樣,當一個公司要進入一個新領域或開始一個新項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行業領先的公司挖人,薪水直接漲50%甚至一倍,鮮有不動心者。而你去了新的公司,卻發現除了薪水漲了外,一切工作內容都和原來變化並不大,但是你沒有了熟悉的同事和熟悉的流程,你的工作效率在降低,樂趣在減少,不過沒關係,看在錢的份兒上。


再後來,這個業務或項目成功了還好,萬一失敗或沒有達到預期,你只有兩種選擇,最好的一種是組織調整,去新的項目或部門再戰江湖,要麼無所事事一段時間,再然後,你懂的,你的結局一定是被裁掉或逼得你自己走人(別不滿,當初不是為挖你,這個崗位哪用這麼高薪水)。


即使是這兩年最火的互聯網行業也逃不開這個規律,新公司噼噼啪啪地誕生再噼噼啪啪地死去,資本的潮水時而洶湧時而退卻,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是不是也沒關係,青春還長,還有時間折騰?

我們再來看硬幣的另一邊,講另外一個小故事,我曾有個很欣賞的年輕朋友,他很想去一家初創的但很有吸引力的公司,但是他從春猶豫到秋,又從秋猶豫到了冬,不斷找好友商量,也誠懇地和我談過好幾次,而現在另一個春天已經來了。所以我對他說,放棄吧,那家公司早已不是原來的它,而你還是原來的你,如果真想跳槽,去找個新的起點。


你也許一直在糾結:我的年度績效獎5月份才發,雖然3月這個機會如此誘人;我的公司贊助的MBA學費還有半年就要到期了,現在走還要再補交幾萬塊錢;我剛買了房子,要月供,每到月供的那幾天我心裡就打鼓,所以我有顧慮;我真心很喜歡這新的工作,各方面都不錯,但我的女友希望我穩定;還有我爸說我媽說我大姨媽說噼噼啪啪說……,對此,我只能寫下這兩個字:呵呵!

到這兒,你的牙可能都咬碎了,你這個壞人,你到底想說什麼,我還是不知道我到底跳還是不跳。

年輕的朋友請聽好,對還沒到而立之年的你,對你的跳槽糾結症,我沒有良方只有以下發自肺腑但毫不負責的幾點建議。(以下建議只真針對三十以下,因為三十以上的都應是職場老鳥,情況各有不同自己去判斷)


首先,還是那句老話,不要完全為錢去工作,即不要只為錢而跳槽,雖然你要上養父母下管弟妹兼著自己想裝裝逼,但是工作的頭五年重在漲本事攢資歷,所以你不僅要對自己錢袋負責,更要為自己的未來打算。風物長宜放眼量,這是十幾年前,像你一樣年輕的我學到的,也是最喜歡的一句話,送給你。


其次,做跳槽決定不要瞻前顧後。如果面對很好的機會你仍想出種種理由猶豫,那你要問問內心,你是不是就是一個追求穩定和安全的人,而且完全不必為此感到羞愧,因為這世界80%的人就是這樣的。相對挑戰你更喜歡安全,相對變化你更喜歡穩定,世界是多元的,想好好平穩過日子也是一種選擇,而且你要學著接受自己,這樣你也會比較快樂一點。


第三,跳就跳了,它是人生的一段新經歷,可能好也可能壞,就像很多時候你能看到故事的開頭但猜不到它的結局。所以,成熟一點,跳槽意味著你會得到一個新的工作機會,就一定意味著你也會失去某些東西,做好最壞的打算,這樣你得到的會是平和的心態甚至收穫驚喜。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話,盡量跳去你喜歡的工作,為你熱愛的事業去燃燒一把吧,即使暫時讓你看起來會放棄很多。跳槽的本質是變化,並不是更高的薪水和職位,那麼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讓自己離夢想更近一點呢,而且萬一實現了呢。這樣,至少在未來隨波逐流的歲月里,你可以自豪地說,我,真的曾努力過。


春總是會走到夏,再走到秋,隨著職場經歷越多你就不會再糾結這個問題了,對此我確信不疑。

但我期待著所有年輕的朋友的精彩,尤其是你!


我是亞平
如果想經常找到我,歡迎關注刺蝟職場(ID:work-for-fun) 刺蝟實習(ID:szshixiba)

我們一起逗逼一起飛!


看了題主的問題,其實跳槽和年齡是無關的,之和跳的有沒有價值有關。


HR經常能看到很多人,本來能力不錯,但跳槽給自己跳廢了。跳槽普遍來講會得到薪資的增幅,從拉勾後台的數據看,跳一次漲25%是比較普遍的,但是長期來看,一次錯誤的跳槽,很可能會浪費掉之前的積累。很多人在職場中處於低不成,高不就的狀態,就是源於一次錯誤的跳槽,所以今天,借著這個問題和大家說下,什麼樣的跳槽,才有價值?


那這個問題呢,我們要從HR的角度來看。有兩個點是HR看簡歷中非常著重看的部分。


第一個是看你的每一份工作是不是連貫的。所謂連貫,指的是你工作經歷中有沒有斷點,換工作是不是很頻繁。如果你的每一份工作時長都不到1年,就算你的資歷再好那HR也是不敢要的。有很多人是剛畢業第一份工作,但幹了2個月覺得工作太枯燥,不太符合自己的預期,問我要不要跳槽,對於這種情況,我的統一答覆是,如果情況不是很糟糕,一定要干滿1年後再做考慮。


那HR看簡歷的第二個點呢,是看你簡歷中的差異性。舉個栗子,大學畢業,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化工,在一家可能是合資的公司做。第二份工作是在銀行,做櫃員。第三份可能又是快消公司。這就叫差異性很大的簡歷,會讓人覺得你對每一行都是3分鐘熱度,對於自身的行業的積累太少,對自己也沒有任何目標或者規劃。


總結一下,如果你的履歷上,每一份工作乾的時間不長,工作內容跨度也比較大的話,這時候就不建議你選擇跳槽。

那如果你過了之前的這兩道關了,還有最後一道坎,就是你在一個領域有沒有高度。


最近我看了很多簡歷,有一些人第一份工作是新媒體運營,第二份工作是新媒體運營,第三份也是,每一份工作的工作內容也是一樣的,負責排版負責互推負責起標題...那這樣的人就會被HR認為你沒有高度。那同樣的,真的不建議你為了多幾千塊的薪水,跳槽到一個相同職責的崗位。


如果你覺得你的工作已經全部能hold住了,沒有太多的挑戰的話,想換一個環境的話。我覺得首先不要考慮去跳槽,而是去想辦法優化你當前的內容。什麼意思呢?比如說,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客服,每天機械的回答千篇一律的問題,那你也許可以整理一個問題手冊,把常見的問題分類,記錄下哪種回答最有效果,能做到這一步,你就能去找一個客服主管的活兒了。在這個基礎上,如果你針對客戶的投訴,給產品能提出你的建設性的意見,並證實可行,那你就可以去找一個產品崗位的工作了。


相反如果你的工作不允許你做這種優化,比如說在銀行當櫃員,只要遵守流程就可以了;或者你做的任何的創新或者優化,在公司都不認可。那這樣的話,如果你謀求更多的可能性,才應該首先去考慮跳槽。


剛進入職場的前幾年,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困頓:工作乏味,看不清未來。剩下手裡可盤算的,就是比較一下薪水,是不是每天能學到一點兒新東西。而這種精神上的困頓,通常是很難描述清楚的,越是對自己要求高的人,越是容易陷入其中。


我們會遇到不合心意的工作、不合心意的團隊,不靠譜的上司。在這種時候,常常第一反應就是跳槽離開。然而,我想說的是,在生活中,沒有什麼比放棄更容易的事了。今天本質上是想告訴大家,跳槽並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藥。真正有價值的跳槽,是為了進入更核心的職位的方法,而不是逃避現在問題的結果。


如果你還是糾結要不要跳的話,最後給你一個判斷的問題,就是問自己:我現在遇到的問題,換了一份工作是不是還會遇到。


我也是很多年後才意識到,深挖一個領域,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開啟快速成長的最終密碼。在這個過程了里,你肯定會錯失很多風景和美好,但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在沒找到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之前,多少次跳槽都不為過


這個取決於你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如果可以的話,我認為年輕人在年輕的時候多跳跳不是什麼壞事。能夠看到更多的東西,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實踐到更多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人都看重薪資,看重什麼福利。如果你是追求這樣的人那麼就不要想別的,專心看錢就是了。
如果你是純粹就是想提升自己能力的,開拓自己眼界的,那麼我相信跳槽這種也不是你會在意的了。

總體來講,我是鼓勵的態度


不能盲目跳槽,每一次跳槽,必須是一次跳躍。
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跳槽原地踏步或者倒退,那就是一次失敗的跳槽,我們每一次的跳槽,就是一個踏板。
所以跳槽要往高走。
如果你是沒有目的就去跳槽,那和在迷宮中尋找出口有什麼分別。
跳槽窮3月,轉行毀一年。
說的是沒有方向的跳槽,沒有積累的跳槽,因為你跳過去還是跟原先一樣,重複的工作,積累原來你都會的技術,依舊還是苟延殘喘。

我們在一個公司呆著就看兩點:錢景和前景。
身為窮人,我們不能成為富二代,就盡量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富二代
所以我們要用時間成本來換取能力和資源。
在一個公司,我們需要修鍊這兩方面的能力,

  • 一是鍛煉技術能力
  • 二是技能資源能力

因為只有技術才能換來更大的資源,得到更大的錢景;而資源能換來更大的資源,搭建自己的平台,尋獲我們的前景。
技術能力:人際關係、銷售能力、管理能力、營銷能力、行業知識等
資源能力:客戶資源,行業資源、人脈資源等

為什麼BAT出來的很多人,都去做了自己的項目,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技術(互聯網姿勢等)和資源(團隊、行業背書、資本信任),所以很快就能獲得資本信任,做起自己的項目。

如果你在原公司沒有練好你的技術沒有積累在自己的資源,你就盲目跳槽,你跳過去還是在鍛煉原來的技術,而且還是原地做起,這有任何意義嗎?
只有在公司不給你鍛煉技術的空間了,而你也覺得達到一個瓶頸了,你可以脫離去尋找一個新的機會。
為什麼說跳槽窮3月,轉行毀一年。
說的就是那些根本不知所謂的跳槽者,在原來公司就沒有在鍛煉自己的技術,沒有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成本來換取技術和資源,就拚命的跟周圍人比較,或被周圍人影響,就去跳槽的人。
只懂的用時間成本來消磨自己時光,獲取一個死工資的人,跳槽對他來說根本就是不進則退的按鈕。

公司是帶薪給你鍛煉的地方,人要抱著感恩的心來工作,一是對得起這份工資,二是在帶薪學習的期間鍛煉自己的技術和積累自己的資源。
公司就像遊戲世界中的一個個新手村,我們是新手,我們在新手村中不斷的種樹,砍柴,打小怪,不停的重複,等我們擁有了新手技能,獲得了經驗累積,我們就可以走出新手村,去新的世界打boss升級了。
而不是從一個新手村還沒練好技術和資源,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更大的世界打怪升級,到頭來因為經驗不夠,武器不行,被人一頭暴擊,又回到了新手村,新手村復新手村,有的人就永遠停留在新手村了。
拜託在新手村(公司)里累計好技術和資源,再去更大的世界打boss(跳槽)。

我在原先的快消品企業

  • 第一年學會了人際交往和銷售能力
  • 第二年學會了管理團隊和大客戶關係維護的能力了。
  • 第三年公司不給繼續上升獲得更大技術和資源的空間,就果斷辭職。

總結這三年,我獲得了快消品的銷售市場能力,管理團隊能力,管理經銷商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和行業人脈資源。
我剛回來福州,就獲得了很多快消品公司的邀請面試,基本都是主管以上的職位,因為我有過硬的技術和行業背書,這才是一次跳槽所應當具備的。(當然我都沒去,我去了互聯網公司)

所以如果你要跳槽,請往高處走,那前提必須是在原公司獲得你想要的技術和資源。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用錢來衡量, 工作就是10萬的,20萬的,40萬的,80萬及以上的
10萬的基本可以算是一個職業人士的入門,你有了自己的專業
20萬的相當於是業務骨幹可以獨當一面,可能會帶一個小一些的團隊了
40萬的基本相當於一個部門的領導,或者作為公司比較重要的individual contributor
80萬的以業務能力立身的,要成為行業中有一定名氣和影響力的大拿了,管理立身的要是一個比較大Business Unit的領導了

出來打工的,終極目的就是讓自己無限接近於「不勞而獲」--單位時間勞動時間產出的收益最大。

給了你相應的錢,自然責任和壓力也與之俱來。跳槽就是要看是不是真的在幫助自己邁過工資的檻, 一步過一檻的跳槽不用猶豫, 一步過一半的也是好跳槽, 如果低於一半,除非公司非常爛,還是在現在的崗位上再積累一下比較好。


跳槽與否,不可隨心所欲
職業生涯有5個坎:第一坎:「青黃不接;第二坎:「職業塑造」;第三坎:「職業鎖定」; 第四坎:「事業開拓」第五坎:「事業平穩」。

  第一坎:「青黃不接」階段

  工作1-3年是職業生涯最「青黃不接」的階段:你既不像畢業生那麼「單純」,又不像有四五年資歷的那樣能「獨當一面」,正處於「一瓶不滿,半瓶晃蕩」的狀態,那麼這時候你如果跳槽找工作,其難度可想而知。

  這個階段的主要疑問是:「我是誰?」「我能做什麼?」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會經驗。這段時間最好不要輕易跳槽,相反,如果這段時間你較為「安靜」,你往往能夠積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從學習邁向工作」時段內寶貴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業心態,許多人「愛跳槽」的毛病往往都是從這個階段「穩不住窩」開始養成的。

  第二坎:「職業塑造」階段

  工作3-5年後,你就會逐漸步入「職業塑造」階段,逐漸熟悉組織文化,了解組織內情,建立初步的人際關係網,經過一段時期後,你的「職業性格特點」就暴露出來了:哪些是你特長的地方,而哪些又是你不足的地方,於是你開始進入「職業塑造」階段,對職業方向進行合理調整和矯正。

  那麼,怎樣來進行「合理的調整與矯正」呢?不妨在你工作的相關領域先適當地改換一下工作方式,比如在同一個公司內部的不同部門適當進行換崗,這樣不僅能開拓視野,增添新鮮感,還能測試出你究竟最適合做什麼工種。如果發現你的性格和特長與現有工作偏差太大,那麼一定要當機立斷馬上改行,這時候千萬不要貪戀現有工作薪水有多高,環境有多好。

  第三坎:「職業鎖定」階段

  工作5-10年,隨著你對自身優劣勢及性格特點的日漸清晰和不斷的實踐鍛煉,你漸漸由「職業塑造階段」走向了「職業鎖定階段」,開始認定「你是干哪恍械摹綳恕

  在這個階段,有的人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承擔起工作的責任,發揮並發展自己的能力,為提升或進入其它職業領域打基礎;有的人會產生新的疑問:「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我一事無成?」「理想和現實不相符,我是不是需要重新選擇?」迷茫的主要原因和個人的發展目標與組織提供的機會和職業通路不一致。

  這時候又該怎麼辦呢?你如果依然願意嘗試這份工作,就應該首先端正態度,決不能整天憤世嫉俗、怨天尤人,而應該投入戰鬥,在戰鬥中快速磨練和積極探索,不斷修正下一步的工作流程和發展方向。 即便是已經暫時「鎖定」了你的職業種類,也千萬不要每天得過且過地混日子。相反還要更加勤奮地不斷尋求自我突破,逼迫自己不斷跨越新的高度。

  第四坎:「事業開拓」階段

  工作10—15年,你的「職業」將成為終身的「事業」,意味著你開始從前期「職業階段」中的技能、經驗及資金積累走向人生事業的開拓歷程。可能你在這個階段仍然保持著原來的「職業」狀態,仍然是每天在為「老闆的事業」而奔波,但年齡和閱歷已經將你推向了事業發展的起跑線。並且你跑也得跑,不跑也得跑,你要為自己而跑,你的家庭開始逼迫你為他們著想,你的事業心和成就感都決定了你要開始考慮自我了。

  這個階段可能你會遇到的主要疑問是:「接下去的歲月,應該做些什麼?」人到中年,很多人在機會面前不敢貿然決定,因為從心理上理解了人生的有限,而自己也開始重新衡量事業和家庭生活的價值。在大約35歲到45歲之間,會發生職業生涯危機。

  第五坎:「事業平穩」階段

  工作15年以後,你已經步入「不惑之年」,前期「職業階段」和「事業開拓階段」已經為你留下了幾多積澱。在這個階段,你所需要的是如何使你的事業能夠在平穩的過程中持續上升。這期間你還要不斷地去觀察市場、了解市場,不能有絲毫的鬆懈,所以你可能會感覺很累、很辛苦,不過你見的多了,承受壓力的能力也增大了很多,於是你也就能遊刃有餘了。

  你曾經的一切豪言壯語和海誓山盟在這個階段變為現實,你被推上了事業的巔峰,不過這一切美妙結果的前提就是你先要在前面的幾個階段表現都很努力,也很用心,這就是「世間自有公道,付出定有回報」的道理。


請各位老師不要再站在公司的角度給建議了。

雖然不主張只為薪資跳槽,可如果薪資,個人提升都到了瓶頸,也是時候考慮換份工作了。年輕人是公司里成長最快的一類,公司業務跟不上年輕人成長速度很正常。

就我這次跳槽而言,原公司對MIS部的需求就擺在那裡,自己工作之餘一直在學習,很多現在會的東西公司都用不上,雖然和公司同事領導的關係都很不錯。

舉個極端栗子:我的一個朋友,碼農,能力當然是有,2年半(畢業1年半,實習1年)換了8份工作(哈哈哈哈哈哈哈你沒看錯是8份),薪資現在7k+,而能力和他相當的同學還在4k左右混。我就問他,你跳這麼多次人事都不問你?他說,我只告訴他換了兩次,你當我傻?

先不評判他這種行為是對是錯,至少某些程度上來說,他的Combo跳結果還不錯。

公司覺得員工工作不行就開掉,和員工覺得薪資低沒提升主動離職一樣。大家都知道的利益關係就不要再說穿了。

擴展一下請大家看這帖: 公司更傾向大幅提升內部努力的員工,還是高薪聘請外部的人才?


每個人的工作不一樣,性質不一樣,對自己的了解程度不一樣,人生機遇不一樣,跳的次數也就不一樣。

比如說我知道的一個公司里,他們幾乎沒有一個員工待的時間超過3個月,原因是他們的項目在每年1-2月是旺季,其他月都是淡季,老版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大多的員工在3-4月離職,到10月重新招人,這樣的公司在北京並不是個例,而面談的時候恐怕很難從對方口中了解到。

還有就是創業公司,創業團隊,可能並不能存在很長時間,當團隊解散,工作也就必須重新開始。

確實不斷嘗試新工作在見識上成長很快,但跳槽也會錯過很多的東西。年輕是可以多跳,但這樣的變換真的是職業中的必須嗎?在跳槽的時候就沒有想過下一次要找一個可以幹下去的工作嗎?

能找到一份一直幹下去的工作應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他意味著你和你正在做的事情一起進步一起成長,並且你所作出的努力得到了你自己和你周圍的人共同的認可。對於有些職位有些人,這並不容易。


別太頻繁跳,但要隔個半年就去面試一下,看看市場行情,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
認識很多人,在一家公司幹了五六年,跳槽發現行情變化太大,很虧


我試著僅從你的描述作支撐來回答你的問題,不扯遠。

你的目標:創業,或自由職業
你目前的專業能力水平:能完成完整的手機項目,並已積累多個項目的經驗
你的未來:如此看來,再配合你的個性,未來的你更可能成為一名以「接單」形式為主的自由職業者,但在一段時間後,你會覺得這樣的工作方式沒多大意思,都是為他人做嫁衣,於是你更想創業。這時你才發現你缺乏運營能力和全局思維。這就好比在廣告界,一般以單個項目合作為主的平面設計公司,與擅長整合營銷傳播的品牌代理公司(與客戶的合作往往是以年度為單位)之間的區別。

這時,你可能就會後悔當初跳槽太頻繁,在你目前的職位上缺乏縱向發掘。


畢業時我總覺得頻繁跳槽不好,可那時我學長半年一跳,工資倒是翻了不少,讓我意識到工資是跳出來不是長出來的。
當然,錢不是跳槽的唯一理由。如果感覺在現有環境得不到發展,學不到東西,或者公司發展不是很好,很多global公司很有名,但在中國不一定發展的好,他們的發展重心不在中國,在這種公司碌碌無為,還不如果斷跳槽。雖然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但不試過怎麼知道呢。
職業初期偶爾跳槽還是可取的,畢竟要多接觸下不同公司的風格,等成家立業了,就盡量少換,在一家公司往深度里發展去了。


世間一切對錯都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故事,確實沒啥好說的。


我的建議是如果是一個大公司,那麼最好別跳,比如微軟、阿里巴巴、騰訊這種大公司,這種公司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且同事基本都是高手,可以相互學習,另外,待遇也會不錯的。

如果是一個小的公司,那麼跳吧!很多普通員工連社保都沒有,連自己都沒法養活,那麼跳吧!跳到一個先能滿足自己生活的公司,然後再往高處要求自己。什麼學到東西、什麼發展空間,這些都是虛的,給錢多才是硬道理!
而且小公司都是很急功近利的,很多業務員被無情的趕出公司,不跳槽,這些業務員吃什麼?另外中小企業的管理制度什麼的都不健全,很多主管看你技術比他好,都不敢要你,怕管理不了你。小公司死的快,不跳槽的話,等死啊。


推薦閱讀:

你有哪些「人生四分之一危機」?
國外生活的經歷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多重要?
年輕人為了不得老年病(頸椎病,關節炎,風濕,高血壓等)要改掉哪些壞習慣?
還有沒有像「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這樣的話?
現在還有年輕人集郵么?

TAG:職業規劃 | 年輕 | 工作 | 年輕人 | 個人生活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