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在一部電影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有哪些電影是因為攝影師的存在而變得偉大的?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大太大了,我縱使想回答,我也覺得怎麼回答都很難回答的叫自己滿意。
簡而言之,攝影師在一個電影攝製組中不是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是製片人,演員,導演,編劇。
但是攝影師在這四個人之外,也許是電影從業人員中最重要的一員了。
其實在電影早期,攝影師是最重要的一個劇組工作人員,因為那個時代沒有監視器,一個好的攝影師甚至還要具備勻速搖動把手的本事。
早期的時候,導演根本看不到畫面,每次拍完一個鏡頭都要要問:可以嗎?
攝影師:可以/不好,再來一條。
攝影師是少數幾個可以說:「不好,再來一條。」的人。劇組中,基本上只有導演和主演可以有這個權力。
攝影師總體掌控一部電影的影像和畫面構成,當然導演也會參與意見,但是攝影師的作用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其實大家對攝影師的重要性都是有目共睹的,不用多說。
完全因為攝影師而偉大的電影,其實是沒有的。
畫面很好的電影,如果僅僅是畫面好,並不會成為一個偉大的電影。一般來說,一個好的電影,畫面多數情況下也是很好的。但是這個關係不能反過來了。
我唯一能說的就是,一部偉大的電影,攝影水平並不一定很棒,但是有些電影很好,攝影更是超出了導演的水準,如果說兩相比較,也許攝影的水準更高一些。
比如Roger Deakins在《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裡面的超一流發揮,畫面美不勝收,可惜影片質量並沒有到攝影的水平。
有一些電影,影片本身到還沒有到某個相應高度,但卻是世界電影攝影史里程碑的傑作。
必須一提,不可錯過的就是:
《天堂的日子》,攝影師阿爾芒多所創造的Magic Hours拍攝,成為電影攝影史上的新美學典範。
說兩個小點的:
于仁泰的《白髮魔女傳》,我當初看膠片版的時候,對鮑德熹掌鏡的畫面的華麗和濃艷,感到震驚,簡直太漂亮了。其實電影本身還是挺殘缺的,同樣的道理就是杜可風拍攝的《東邪西毒》。當初看過港版膠片版,愛克髮膠片創造出來的影像,簡直驚為天人。
沒有鮑德熹和杜可風,這兩部武俠片的下場如何,真的很難說。有一類影片很偉大,但是倘若沒有該影片的攝影師掌鏡,則遜色不少,可謂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斯托拉羅掌鏡的《現代啟示錄》,很難想像如果不是斯托拉羅拍攝的話,這個片子會成什麼樣子。
最後說一下《公民凱恩》,倘若沒有格里格托蘭的高超技藝,想必奧遜威爾斯也根本不可能完成這部傑作。
Gregg Toland
基本認同樓上觀點。只做些補充。
說說分工吧。在一個片場里,關乎創作最重要的兩個決策人是導演,以及攝影指導(director of photography,以下簡稱DP)。編劇負責搭設故事框架,導演負責通過取捨與選擇將故事電影化並勾勒出圖像的大致輪廓(也就是畫分鏡),製片負責想辦法讓片子順利製作發行,而DP的任務,則是把導演的分鏡轉化成攝影機里的圖像。
不過DP通常會負責三個部門:camera,electric,grip。也就是說,DP不僅要負責攝影機,還要負責協調燈光,以及相關後勤部門。比如說,這個場景攝影機架哪兒用什麼景別怎麼設曝光參數用什麼樣的光源及光線方向和分布怎麼處理演員從哪兒走到哪兒比較能找到光等等等等。其實說白了,就是在和光打交道。
而攝影師這個概念比較模糊,因為通常camera department中會有專門分工。camera operator負責操作攝影機(通常由DP兼任),1st assistant camera負責擰焦(簡稱AC,同時也是camera department的實際負責人,因為DP很忙),2nd AC負責打理設備配合1st AC,還有production assistant(PA)負責跑腿。有時也會有data/film loader但一般可以由2nd AC兼任。需要特效的時候,現場也會有特效協調員。
DP和導演基本上是唯一兩個在片場對藝術處理做決定的人(除非有乾爹),也就是唯一兩個可以喊重來的人,其他人一般只有建議的份兒。在膠片時代,當一個DP胸有成竹跟導演保證這條沒問題的時候,導演會在每天觀看沖洗好的片段時或驚喜或暴怒。數碼時代的攝影機都有隨時回看的功能,所以DP的話語權小了些,但工作壓力輕了很多,至少不用晚上睡不著擔心第二天會被導演罵。
所以說,DP的工作很重要,但一切都是基於導演的要求來執行。好的DP可以更好地傳達導演的意圖,也就是說,優秀的地方會被放大,缺失的地方也會被連帶著放大。電影的作者,終究還是導演。
但如果片子賞心悅目好看,也是一件不錯的事。
第一次回答問題,輕拍。還有就是因為在國外念書幹活,深夜爪機黨實在無法查證那些英文對應的中文專有名詞是什麼,並非是一心想當假洋鬼子,見諒。
還有就是我忽略了演員的作用因為我對演員實在沒啥概念,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演員的指導一定是導演的工作。歡迎就此補充。這個問題我想了有一段時間,總結了一段時間,現在有信心來系統的回答一下,算是作為對自己以往學習的一個複習和概括。
首先攝影師在一部電影中的地位:我想樓主指的電影,必然是劇情片,所以紀錄片或者廣告攝影的情況我們就暫且不考慮。
攝影的地位很高,在現場,除了導演有叫cut的權力,攝影也有。但我同意羅登老師的看法,攝影並不是現代電影最核心的創作力。就拿一件事說,膠片時代,拍攝時只有攝影能看到畫面,後來有了video assistant,導演有了個可以看構圖看錶演的工具,但還是得相信攝影師。但現在不同了,個個劇組,17寸的監視器少不了一台兩台,誰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攝影變成了一件群策群力的事,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弱化了攝影的重要性。說以前,攝影師要是有個運動做得不好,他可以悄悄說,這個,焦點差了點,或者演員差一點,或者含蓄的表示再來一條,但現在你要是做得不好,群演搞不好都看得到。以前是35mm膠片嘩啦嘩啦燒錢的聲音給攝影壓力,現在是一排雪亮的眼睛給攝影壓力。
但攝影絕對不會淪為機械的操作員。攝影師,或者準確的說,攝影指導,負責的是電影的畫面,也就是說,跟電影的畫面有關的所有東西,都跟攝影有關。旗下領導的機器和燈光自不必說,美術、置景、服裝、收音(穿幫)、演員,全都和攝影有關係。但是,反過來說,攝影的作用現在也完全可以被其它部門取代:製片一早幫你mark死了器材,在現場導演決定機位和運動,副導擺好構圖及演員站位,燈光搞定佈光幫你收光圈(日本制度哈哈),美術和置景一早搞定佈景,畫面擺哪都好看,演員都是大師級,控制焦點比跟焦員還準。做攝影只需要聽指令按rec,記得stop rec,就可以了。攝影被架空,也沒什麼奇怪。導演都可以被架空呢。一部電影,只要主演沒被架空,誰被架空都可以,這個片子也未必就是爛片(例子居然還真有:尋槍)。
所以,在攝影教材神作《Reflections》一書介紹里的第一句話,就是"No one will ever go see a film because the cinematography is magnificent."(by Raoul Coutard),之後也解釋道,在劇情片里,攝影的基本功用就是支持和增強影片的敘事和戲劇張力。攝影不過是為影片服務。
(我覺得,具體來說,攝影首先是為導演服務。其次是為演員服務,因為演員是敘事和劇力的主要表現載體。攝影的基本要求,就是演員表演最好的那個moment,你拍到了。如果拍得好,對演員的表演和戲劇有幫助,就更進一級,如果畫面本身獨立出來都富有情緒和感染力,那就是大師。很多時候攝影把這個本末倒置了,要求演員為攝影服務,甚至把影片當做自己表現風格的工具。我以前讀書時,也把攝影看得很重要,拍畢業作品時,也在做很風格化的攝影(當然也是影片類型需要啦……),後來看到《生命之樹》,才明白過來攝影的真諦。)
真諦是什麼,其實《Reflections》這本書一開始也講了,就是
「the essence of cinematography is nothing more than intense observation and the sensitive use of appropriate tools to capture the truth of the drama."
如果攝影很重要,地位很核心,這種情況下,攝影要做什麼,怎樣發揮作用呢?
作用,按照影片的製作週期來劃分的話,分成前期準備期,on set/location 拍攝期,後製期。不過,有一句話要說在前面,以下的敘述都是以一種相當理想的工作環境作為前提的,即是攝影師理想的工作狀態。至於實際操作,難免會有做不到,不允許你做的情況。因為你要清楚,攝影師,對於一部電影來說,你可以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重要。有的事,在有的製作里,你做了可能也和不做沒分別,但大部份事情做了,除了辛苦一點,是絕對沒有壞處的。
前期要為電影做什麼?第一件事當然是看劇本。一般來講攝影對劇本沒有太多發言權,除非你做到了Vittorio Storaro那種江湖地位,有時他對劇本中看不過眼的地方,真是要大大聲講出來。這個一般攝影學不了,但是他看劇本的方法還是很有價值的。正常一個攝影,在看劇本時,都會對文字描述產生一些畫面上的聯想,這是其一,另外,具體到每一場,攝影師應該也要對這場戲的「戲劇衝突,重點人物,轉折點」以及這場戲在整部電影中的位置有所把握。充分認識劇本,有這個基礎,才有後面的工作。
前期攝影要準備的,首先是畫面風格的考慮,包括對畫幅、構圖、運動、光效、色彩、特效等尋找參考並提出建議。然後在和導演和製片商議之後,與各個部門進行溝通協調(這些東西也不都是攝影一個人說了算)。
場地考察,實景的話就要勘景,了解的東西有很多,內景就要像買房子一樣了解這個房子。外景的話,最重要的是考察地形和光線,花一天時間待在那個地方觀察光線的變化也是需要的,當然現在有了sunseeker大家方便了很多(以前也有sunto的工具但是那個夠買個iphone了)。搭景的話,要更小心,一定要提前和置景溝通,片子有多高,窗戶有多大,門有多寬,什麼地方可以拆,什麼時候可能拆,都要考慮。
了解、觀察演員。一方面,攝影要考慮怎麼拍這個演員,要怎麼利用攝影去幫助角色塑造。另一方面,攝影往往是離演員最近的人,也需要和演員建立良好的溝通(當然演員通常也不會不給攝影面子)。
和製片溝通,理想情況下,攝影器材和燈光器材以及人員都是由攝影決定,那麼就需要詳細的和製片交代清楚這方面的種種,免不了也是要看預算做事。具體不表。
最重要的,當然是和導演溝通。不過因為坐在導演這個位置的人,很少有重樣的,所以合作的方法也不會千篇一律。有的人事事親力親為,有的人可能就只管故事和表演。真的是比如說分鏡頭,肯定是以導演的想法為主,但有時候導演也不愛提前分鏡頭,或者,乾脆不會分鏡頭,需要攝影幫忙分,那麼攝影之前在劇本上下的功夫就是發揮作用的時候了,鏡頭怎麼分,有時候你需要現場決定,提前熟悉劇本心中有底,現場就有更好的發揮,要不然總是拍幾個master,然後正反打,特寫,空鏡,這樣拍出來未必差,不過那就誰都可以拍了。就算導演鏡頭分好了,攝影也有很多事情要做,分析每個鏡頭怎麼拍,分析需要用到的設備,畫燈位圖,排列鏡頭的拍攝順序,順拍還是跳拍,順著光來還是順著情緒來?這一場拍單機還是雙機,等等。
最後,攝影在開拍前必然會做的事情就是試拍。測試機器、鏡頭、膠片、燈光等和演員,化妝,服裝等的化學反應,測試鏡頭運動,測試特效,等等。(補充:由於技術的進步和變化,所見即所得的數字攝影和強大的後期,以及微電影製作週期段成本低的特性,使得很多時候國內攝影師不需做任何test就上,拍出來的東西也沒問題。但是我相信如果拍長片不做任何test的攝影師,恐怕還是靠不住。)
拍攝期
在現場,導演可以說,等一下,我想下這裡應該怎麼處理,後期應該怎麼剪輯;演員可以說,等一下,我醞釀下情緒。但是你很少見到全組人在等一個思考的攝影師,成功的攝影師必須是想法和行動高度整合。所以在現場,
攝影師可以等一個東西,就是等光。有時候佈光需要時間,大家得等。有時候要等太陽,等雲,等風。這個等就有很多故事說,有本講黑澤明的書叫《等雲到》;也有不等的,什麼天都是好天的李屏賓;講個段子,拍色戒的時候,Rodrigo Prieto讓全組人,等了一天,等香港下午稍瞬即逝,破雲而出,穿樓而過的一隙陽光,沒有等到。李安問要不要不等了,先拍一條,等改天好天了,我們回來再拍條。Rodrigo想了想,沒讓。Rodrigo之後拍了Biutiful,接受ASC採訪,說了一句,「for me,Day Exteriors is all about schedule」,霸氣。
說回正題。如果分鏡頭,拍攝次序等等都已經提前決定好了(也有很多時候是現場排完戲之後才決定),那麼攝影師在現場的主要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放好準確的機位,構圖。同時可以安排燈光部門工作。攝影師統領機器組和燈光組兩個部門,對機器組的指令是決定機器的位置,使用的鏡頭,鏡頭的運動,焦點的變化等等。對燈光組則要根據鏡頭的需要來指導佈燈,與燈光師溝通也是門學位,在此不贅述。
在一個鏡頭的拍攝中,充滿了無數可能的變化和衝突,可能構圖和機位和導演的想像有出入,可能導演臨時改變主意,構圖里的東西可能和美術置景的原意有衝突,機器的運動可能給演員的表演增加了難度等等,攝影師必須和組裡的小夥伴一起解決問題,繼續拍攝。很多時候,攝影要得是現場里頭腦最清醒的人之一(另一個必須一直保持清醒的人就是副導,當然,收音大部份時間也是),儘量不被藝術創作的激情給衝昏頭腦,為拍攝的繼續保駕護航。
一個出色的攝影師,在現場要能展現出以下特質:可靠,準確,理智,果斷,善於觀察,執行力高,不怒自威,順機應變,富創造力。
當然,觀察力出了體現在畫面創作上,也應該體現在人際關係上。具體不表
攝影師在現場的工作,也沒有辦法短短幾段文字就說得清,總之,決定一個攝影師的高下的,就只需要看現場的表現。一個好攝影,在現場,絕對是影片創作的核心力量。
後製期
以前後期,攝影師很重要,配光這事沒了他不行(沖片這方面北電的學生比我清楚十倍),當然也有一燈大師,Gordon Wills拍教父(1還是2?),沖得時候趕到不行,最後one light直出。我也有幸看過李屏賓的毛片,顏色、曝光,都好得不用怎麼調,連光更是不用說(當然他本來長鏡頭也多)。數字配光,攝影師的作用也類似,不過因為技術轉移,重複修改變得容易,讓攝影師的決定性有所下降,是不爭的事實。以前膠轉磁做DIT,還必須專業機器,成本巨大,調30分鐘的片子,可能也就只有一天時間,在調光室里的壓力,比現場也小不了多少。現在就輕鬆了,不到2W,自己家就可以營造一個半專業的調色環境,自己做好調色參考,然後拿到調色師面前溝通,工作進度是快了不知多少倍。
(以下為吐槽:數字時代,調色方便很多,創作空間也前所未有的大,門檻也低了,上手容易,以至於現在拍數字拍微電影什麼的,有的導演不知道是為了省錢還是什麼原因,後期部份就不用攝影了,自己和調色師搗鼓了就完了。這種情況,其實對攝影來說,就好像剛生了個兒子出來,就被別人帶走了,然後養到18歲,再讓你見他。不管這個兒子長大是好是壞,當爹的不能照看他成長,始終是遺憾。)
話說回來,調色這件事雖然是後期做,但其實前期就應該準備好。但現在拍raw,寬容度極高,後期選擇多,所以很多調色的選擇留到後期來慢慢考量,也無可厚非。但前期做好準備,現場才準確,後期方向也就更清晰。
看到最後的朋友,真心佩服,這個回答由無數的,未必準確,也未必有用的細節組成,行內人不用看,也不屑看,因為知道這個理想的攝影師的工作狀態,在國內,實際操作起來恐怕大部份時候,都是另外一回事。行外人恐怕看來更是一頭霧水。但如開頭所說,這個主要是對我自己幾年來的學習和工作的再總結,再反省。感謝問者提出這麼好得問題。
落筆倉促,興之所至,未仔細校對,請高手海涵。日後必當修改補充。
最後,我不認為有一部偉大的電影,是因為攝影的偉大而偉大的。
有很多電影有偉大的攝影,但是電影卻沒法偉大。
2015第87屆奧斯卡得獎最佳外語片獲獎電影以及最佳攝影提名之一的是波蘭的一部片子《修女艾達》。我自己是玩攝影的當時是被好基友拉著去看的。沒看之前還心想卧槽誰還看黑白片。結果!!!開場沒有10分鐘我就驚呆了!!!這用光!!!!這構圖!!!!!這個層次感!!!!!!一部電影全在觀察攝影技巧好嘛!!!!雖然劇情還有敘述手法也很獨特!但是光從攝影角度來說真的超級棒!!直接上圖!(雖然劇情很sad但是我是被畫面美哭的。。。)
這些都是電影里直接出現的場景哦,不是另外拍的劇照。隨手截都是桌面。。。
(圖片是在網上找來的質量不一致,如侵可刪)
必然有杜可風啊!
先貼一段他的作品 回家再貼圖 爪機哭泣
阿飛正傳 (1990年)
暗戀桃花源(1992年)
夢醒時分(1992年)
紅玫瑰白玫瑰(1994年)
重慶森林(1994年)
東邪西毒(1994年)
我的美麗與哀愁(1995年)
天空小說(1995年)
墮落天使(1995年)
大三元(1996年)
4面夏娃 (1996年)
風月(1996年)
初纏戀後的二人世界(1997年)
春光乍洩 (1997年)
三條人(1999年)
攝氏零度 - 春光再現 (1999年)
花樣年華 (2000年)
三更(2002年)
三更:回家 (2002年)
英雄 (2002年)
無間道(2002年)
綠茶(2003年)
餃子(2004年)
愛神 (2004年)
2046(2004年)
三更2(2004年)
如果愛(2005年)
迷幻公園(2007年)
用心跳 (2010年)
海洋天堂 (2010年)
藍色骨頭(2010年)
中國合伙人(2013年)
北京,紐約(2014年)
夜尤傷 (2015)
#未完待續#
攝影師是一部電影氣質最劇烈的表達方式。可以說,一部電影是否稱得上經典,一定在開場幾分鐘的攝影方式上就能看到。如《教父》,開場的頂光,訴求幫助的小老闆的背影,再來個教父躲在陰影中的構圖,已經足以讓刁鑽的影迷流下哈喇子。
我國偉大的攝影師顧長衛,在《陽光爛燦的日子》里,把夏天的光線掌握得出神入化,馬小軍在屋頂遊走的畫面,堪稱經典。
我個人覺得優秀的攝影師,第一注重光的運用,第二注重構圖。玩光線的牛片自然是泰倫斯·馬力克的所有電影,黃昏時分的魔幻時間,開創了一個攝影的全新世界。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大衛·芬奇,他所有的電影都對冷光的運用十分到位。構圖上,日本大師雲集,靜態畫面是日式攝影風格的代名詞。像黑澤明大神這樣,要求攝影師一定要在靜止畫面中添加動態的元素,已經真的出神入化了。
第一反應就是days of heaven. 電影本身一般,攝影太贊!
簡單說一下。
作為一個導演,我覺得我比這裡一部分紙上談兵的答主更有一些實踐經驗。
1、攝影師是掌機,關鍵就是攝影指導。攝影指導需要跟導演充分溝通,了解導演的意圖,導演確定機位、景別、運動方式後,攝影指導確定使用什麼鏡頭、然後跟燈爺一起構造光線;
2、在導演確定了機位、景別、運動方式螺絲殼裡做道場)後,攝影指導就要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如何兼顧場地、光線等營造出更好的畫面,還要與美術師充分協調,甚至在拍攝前重新布置現場道具等;
3、很多特殊的畫面需要特殊的鏡頭、運動方式,攝影指導要協調各方面的人來一起完成這個攝影運動軌跡,這裡憑藉的是經驗;
4、攝影指導對光線有特殊的要求,但必須符合整部影片的格調,業內有句話叫做:導演負責連戲,攝影負責連接光線;
5、攝影指導從前期的籌備(研討劇本、確定畫面風格、實地堪景、設備預算)到中期的拍攝,以至於最後的後期調色(很多光線因為有特殊的目的或者暗示,而調色師可能並不理解,所以就會把攝影指導刻意要的色彩給抹掉),攝影指導都要參與進去。
……
攝影指導需要和導演有很好的默契。
《做繭》(正片: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wNzY4OTM2.html?sharefrom=iphone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做繭2:破繭》(預告片欣賞: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5MDAyNDQ4.html?sharefrom=iphone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我的影片的拍攝,一直都是我和攝影指導毛渭清合作,雖然很多人指出他很多方面存在問題,但我想強調的是,任何影片,每一個畫面,都是需要導演認可後,執行導演才會喊Acting的。
so,所有電影,在拍攝現場,導演是最終決策者。
當然,很多導演願意給攝影指導更多的創作空間,但這種情況並不多。因為整部影片的構圖、風格需要統一性。而這個是導演強烈的個人印記!很難讓給其他人去隨意創作。自然紀錄片都這樣
張藝謀原來就是攝影師,後來才離開陳凱歌單幹的。
在電影《黃土地》里就是張藝謀擔任攝影,電影獲的獎百度百科裡有介紹,就不說了。推薦閱讀:
※你見過最有趣的照片是什麼?
※當一名旅遊、地理雜誌攝影師是怎樣的體驗?
※想做一位職業攝影師,如何從零學起?
※在攝影界是否存在攝影師利用高超個人技術,在使用一般攝影裝備的條件下,成功拍出好照片?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