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馬克·羅斯科的藝術風格?
謝邀!第一次被邀有點小激動啊!
馬克·羅斯科的藝術風格說白了就是用單一的色彩單一的形式表現出人的情緒,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繪畫風格,極具象徵意味。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對色彩與形式的關係以及其他的關係並沒有興趣……我唯一感興趣的是表達人的基本情緒,悲劇的,狂喜的,毀滅的等等,許多人能在我的畫前悲極而泣的事實表明,我的確傳達出了人類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畫前落淚的人就會有和我在作畫時所具有的同樣的宗教體驗。如果你只是被畫上的色彩關係感動的話,你就沒有抓住我藝術的核心。」
我們先來看一下他的幾幅名畫:
首先我們看到這些畫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震撼!接著就是被深深的吸引,不由自主地帶著強烈的情緒去看,或者感到孤寂、悲傷、甚至帶著憤怒。這些說明了他畫作的衝擊力。
- 色彩
仔細觀察,其實馬克·羅斯科並不是毫無想法的運用色彩的,每幅畫作的色彩構成都是相近色或者相鄰色,這樣的感覺不會讓人看到崩潰(比如咱們看大紅配大綠,心理承受能力會急速崩潰)。但是並不是說它的色彩並沒有對比,我們能明顯的看到明與暗、亮與灰的對比,這種對比在心理學中可以讓人的情緒產生變化。所以他還是一位高超的色彩心理學大師(樂嘉跟他相比就是個渣渣),他不但熟知每種色彩帶給人不同的感受,而且能熟練地運用這些色彩,並把這種感覺無限放大。
- 構成
馬克·羅斯科的畫作一般是由兩三個排列著的矩形構成。這些矩形色彩微妙,邊緣模糊不清。它們漂浮在整片的彩色底子上,營造出連綿不斷的、模稜兩可的效果。顏料是被稀釋了的,很薄,半透明,相互籠罩和暈染,使得明與暗、灰與亮、冷與暖融為一體,產生某種幻覺的神秘之感。這種形與色的相互關係,象徵了一切事物存在的狀態,體現了人的感情的行為方式。畫家藉助於它到達了事物的核心。
另外羅斯科的畫往往尺幅很大,這是為了能讓人置身於體驗之中。他這樣說:
「我認識到歷史上創作大型繪畫的功能可能是為了描繪一些宏偉豪華的事物。然而,我之所以畫它們的原因——我想它也適用於其他我所認識的畫家——正是因為我想變得極為友好親切而又富有人性。畫小幅繪畫是把你自己置於體驗之外,把體驗作為一種投影放大器的景象或戴上縮小鏡而加以考察。然而畫較大的繪畫時,你則是置身其中。它就不再是某種你所能指揮的事物了。」
最後引用@胡洋同學在另一個問題中的回答來再次表達對羅科斯畫作的震撼:
當時我走進那個展廳里,就感覺到那個鮮艷的紅色裡面的巨大能量,能把所有人都吸過去。周圍的地板和牆壁都被映成紅色了。只是慢慢走向那幅畫,心跳都在加速;我的眼睛都沒辦法從那幅畫上面挪開。
但是, 馬克·羅斯科並不認為自己是個抽象畫家:
「我對色彩與形式的關係以及其它的關係並沒有興趣……我唯一感興趣的是表達人的基本情緒,悲劇的、狂喜的、毀滅的等等。」
對抽象畫派了解泛泛,回答不周,望指正!
文獻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6765945.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85%8B%C2%B7%E7%BD%97%E6%96%AF%E7%A7%91
如果要評價rothko的藝術風格,抽象是個繞不開的命題。總所周知,西方藝術的根源來自於古希臘寫實地描摹事物的藝術。素描,光影,透視等等都是為了追求把畫面畫得越來越像真的事物。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印象派的誕生。後印象的塞尚在莫奈的啟發下企圖通過色彩以及構圖進行反透視的研究,在這樣的契機下,畢加索傳承了塞尚的研究,開創了立體派。進而開啟了西方平面藝術從具象到抽象的開始。這個過程長達上千年。
剛開始的抽象藝術還是像畢加索那樣,從具象中進行抽象,形體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這樣的形態類似於我們中文的象形文字。通過這樣的抽象,藝術家以精鍊的圖像語言表達出場景。創造出了一種原始的,力量強大的視覺語言。
而後,在立體派的啟發下,西方藝術正式進入抽象的階段。風格派,構成主義,至上主義,都從具象中脫離出來,開始探討抽象元素本身間的關係。點,線,面,色彩,質感,都可以抽象成單一元素進行組合再創造,形成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構建出一種新的審美體系。至今,這個階段的抽象藝術對現代設計影響至深,可以說,現代設計的根源就是這個階段的抽象藝術。這時的形態,類似於中文初級的書法,點線面的構成形成的和諧感本身就可以創造出美感。
在抽象思維在西方藝術地位已經足夠穩固的時候,一波美國的藝術家就在探討用簡單的語言去表達複雜的情緒內容的可行性。這就形成了上世紀中期的抽象表現主義。字面上理解就是抽象的表現主義:康定斯基+蒙克。 用抽象的手法表達情緒。這一波流派開創了兩種新的繪畫技法:一種是勃洛克的噴濺式的行動繪畫,還有一種就是羅斯科這樣的大型色塊藝術。rothko 說過:「我不對顏色、形狀或其他元素之間的關係感興趣,我只有興趣表現人類基本的情感。」看rothko的畫,不是在於顏色,形狀以及構成。而是其用抽象的手法表達出的情緒本身。rothko善於畫大幅的繪畫,大幅的畫面更適合把人拉近情緒之中。小幅的畫面則需要觀眾的投入。由於rothko在嘗試其風格中受到了超現實以及神秘主義的影響,因此他的畫中帶有強烈的神秘感,觀賞他的畫時良好的環境也是必須的,個人感覺略微幽暗的光線跟獨立的展示空間是比較好的選擇。
其實,對於中國人而言,抽象表現主義應當比較容易接受。因為我們的傳統中就有類似的審美情趣,只是斷代嚴重,被人遺忘了。妙在手心,入木三分,一字見心..當我們評價中國傳統書法時,類似的使用抽象技法來表達作者心性的藝術行為與抽象表現是有共同性的。就像我們可以看到顏真卿在悲痛中寫下的《祭侄文稿》表達出的悲愴情緒一樣。情緒更多的是表達在字裡行間的用墨筆法之間,而僅僅是文字含義之中。
rothko註定是一個傳奇的。
他的畫「Orange,Red,Yellow」(1961)2012年拍出來6.75億港元的高價。
他是喬布斯死前最後一個關注的畫家。
他是唯一一個擁有自己教堂的畫家。
他為了藝術效果拒絕了經濟利益。
他在捐出自己畫作之後自殺。
在探索人類最絕望的情緒之後,他沒走出來...
Rothko畫本身並沒有什麼區別於現代畫作的"高超"畫技,只是因為他本身作為一名天才畫家,和免於世俗的心境,才讓他的後期「暗光系列」,「栗色上的紅色」等等浮誇的抽象作品聲名大噪。
某個德國藝術館的館長曾經邀請Rothko為其藝術館作一幅畫,Rothko對館長說:"如果你們能夠建立一個反戰的,對二戰贖罪的小教堂,那我願意為你們免費作一幅畫",但是這種事對當時的德國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
從這個典故可以看出,Rothko本身是個超越其作品的存在。我喜歡的畫家之一。
要了解羅斯科,須了解他的精神源泉:希臘文化。
希臘文化的總綱領是「認識你自己」。
羅斯科的畫直接觸發人的情緒,好像一個情感開關。這在現在這個充滿各種刺激,人已經麻木的時代顯得特有價值。這是一個色情,毒品都讓人提不起興緻的年代。
人的情緒就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自己對抗的反應。是人努力在自己的各種慾望中掙扎,對抗自然求生存以及這些努力的對應的各種結果。或欣喜,或失敗,或茫然無措,或徒勞無果等等~
這些畫作好像人類的情感開關,直接觸發你的情緒。人通過梳理這些情緒,認識自己。而後獲得升華。
先坦白下,馬克·羅斯科的作品,本人實在無法去欣賞(非貶義),我想也許是我境界不夠,去年去紐約MoMA參觀的時候,也看到了馬克·羅斯科的幾幅抽象派作品,現場感確實和看畫冊完全不同,因為真品非常巨大。
1、沒有見過真跡的童鞋可以腦補下,把這些畫冊上的東西放到整整一堵牆的大小後,這些色塊對著你是撲面而來的,這種尺寸本來就會帶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情緒,馬克·羅斯科應該熟諳這種藝術表達方式,藝術品大到可以把人包圍起來把人吞噬進去,這算是一種震撼力吧!
2、用色方面,個人認為馬克·羅斯科純粹從自己的精神世界出發而來的,他後來有點精神抑鬱,所以從他的用色中,不同的人可能感受到的情緒不一樣,我猜想也許精神敏感的人或者說與他一樣有精神障礙的人也許更能感同身受更能理解他。
3、在當時沒有人敢這麼畫畫,要知道這樣畫的後果很可能一輩子無法成名,根據馬克·羅斯科的一些事迹可以得知,他是一個追求藝術理想甚於金錢的人,就這一點來說,這位畫家的內心世界是非常單純和偏執的,雖然說畢加索也屬於抽象派,但好歹仔細揣摩下還能看出點名頭來,馬克·羅斯科的畫,沒有具象的內涵,只有抽象的情緒,所以,我覺得這位畫家還是挺勇敢的。
4、至於他的畫後來為啥這麼貴,這些真的跟商業運作有關係,就像娛樂圈捧明星一個道理,被捧的明星自己首先得有兩把刷子,剩下的就交給經紀公司去搞定了,藝術品通過金錢量化本來就是一種商業行為,而不是藝術體現,對於不同的畫作之價格區別,廣大老百姓不用太較真,還有很多畫壓根已經沒有辦法用金錢來衡量了,比如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這類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作品。
5、講真的,雖然逼逼了這多,我還是會說,我是那種無法很好的欣賞馬克·羅斯科作品的那一類人,也許我的精神世界與他太不一樣,無法產生非常強烈的共鳴,於我個人而言這位畫家的作品還沒有達到我非常喜歡的程度,但這並不阻礙他的作品在別人眼裡彌足珍貴,這就是藝術對不同人有著不同的作用,這才是藝術的可愛之處,當然,我還是挺喜歡馬克·羅斯科這個人的,因為他說的一句話,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我年輕時藝術是一條孤獨的路,沒有藝廊,沒有收藏家,沒有評論家,也沒有錢。但那卻是一個黃金時期,因為我們都一無所有,反而能更肆無忌憚地追求理想。今天情況不同了,這是個累贅、蠢動、消費的年代,至於哪種情況對世界更好,我恐怕沒資格評論。但我知道許多人身不由己地過著這種生活,迫切需要一方寂靜的空間,讓我們紮根、成長。我們得抱著一定能找到的希望活下去。」就是這種純粹的追求藝術的理想讓我感動了。
最後,想說紀錄片只能告知你藝術家的生平,但不能取代你對作品的感受,看畫還是要用心看,每個人看完之後感受不一樣,P.S.:很喜歡卡拉瓦喬那幅《聖馬修蒙召》,那個光線運用讓我兩眼發光,喜歡不需要什麼具體的理由,哈哈哈!第一次見他的畫覺得這是什麼呀,隨著年齡閱歷增長,慢慢的開始覺得好,如今迷戀著。
羅斯科的作品個人覺得是有致幻性的,模糊的邊緣使得色彩有漂浮感,和空間感,拋開情感而言,在極簡的範疇內,他的作品也是很好的
一直在想他的作品為什麼能引起共鳴,個人覺得,首先是我們都有潛在的共同的體驗,其中就包含,光,霧等,如果在自然的範疇內去思考,他的作品是在捕捉光,當我們去觀察晚霞,落日時,羅斯科的東西氣場之大就顯現了,同時有很接地氣。作品尺幅都偏大,在尺度上包圍人的視野,以極純粹的色彩,相互擾動,是的觀者在有點虛幻中,將自己的情緒對象化於作品。我們被作品打動,其實也被自己感動。
翻譯了一個PBS出品的介紹性小視頻,梳理了馬克·羅斯科的生平、歷史背景以及他同同代藝術家們之間的聯繫。可以作為一個入門型的總體理解。
如何理解馬克·羅斯科?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上面的好幾個回答直接摘自BBC紀錄片《藝術的力量》主持人介紹= =
談下淺見吧。我個人覺得羅斯科的早期作品(地鐵系列)凝重而疏離,人物、環境已呈現呆板凝固化的色塊狀趨勢,令人心生落寞。
盛期作品耐看而具有爆發性。初看不過是巨大的色塊,視線多停留一會,那些隱含的暗處色彩隨之漸漸浮現,再看一會,畫面好像在發光,在膨脹,在燃燒,在運動。即使畫面已經很純粹很抽離了,傳遞的卻是洶湧的情緒——情緒和畫面一同準備吞噬著觀者。就像羅斯科追求的極致感,大喜大悲。
BBC在展現那副深紅色的、被彈幕吐槽為「呂」的作品(不記得名字了)時放了很多消縱即逝的戰爭啊宇宙類畫面……我個人覺得很扯………(好吧也許主持人就是聯想到了戰場星空吧==)我倒是覺得那副讓我想起血痂。一種封印感。一種眼淚哭乾的感覺。
(其實應該貼圖。但我太懶不想找。現在打的字純憑印象和感受。我覺得這也是羅斯科畫的魅力——給你強烈的衝擊力,你閉上眼,他的畫就浮現。)
正如他說的,他追求的是情緒。有什麼必要非要賦予意義呢,你感受到了就是感受到了。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無價之寶。如果一幅作品帶來強烈私人感受的受眾越廣,它就越了不起。
另外,常逛美術館的人應該能體會到,在現場欣賞原作,和隔著屏幕或畫冊頁看二次傳遞的作品的體驗,是迥然不同的,大幅作品尤尤甚。所以有機會的話能站在畫前感受下被色彩包圍,效果又會很不同吧。
最後我承認我欣賞不了羅斯科教堂里的作品。一個是太抽象了簡直就是黑板,二是我不是很喜歡太壓抑的畫面。這種晚期作品的宗教感和肅穆感超過我的年齡和經歷了。
初看作品時,我們往往會被巨大的畫幅,搭配舒服的顏色,乾淨整潔的矩形色塊所吸引,可是畫家真正想表達的就是這些嗎?顯然不是,這些顏色的搭配,矩形色塊邊緣的模糊感,顏色之間的相互滲透交融,都是羅斯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如果我們試圖深層了解他的作品,就必須聯繫他從小的生活背景,接受的文化和他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當我們了解之後再回過頭看他的作品,你會發現他帶給你的不僅是視覺上的衝擊,還有從內心深處情緒化的共鳴,這就是羅斯柯,這就是大師,他畫的不是現實世界,而是神秘的精神世界。
我就不評價了因為不會 只是想貼一文 他當時自己描述自己的作品 我覺得很適合看
In a lecture at the Pratt Institute in 1958, Rothko offered a "recipe of a work of art," including:
- There must be a clear preoccupation with death . . .
- Sensuality . . .
- Tension. Either conflict or curbed desire.
- Irony. This is the modern ingredient -- the self-effacement and examination by which a man for an instant can go on to something else.
- Wit and Play . . . for the human element.
- The ephemeral and chance . . . for the human element.
- Hope. 10% to make the tragic concept more endurable. [390]
網上沒找到好翻譯- -就不貼中文了 自己翻譯渣渣大致可能是
100%死亡 歡愉 緊張/壓抑 諷刺 詼諧 稍縱即逝和機會 百分之十的希望(讓悲劇看起來更悲劇)
看到的一刻,我就知道
這一天
看起來如往常沒有什麼不同的一天
卻把從今往後,和昨天分隔兩端
如此濃烈卻又純粹的精神體驗
體會過
就不可能再回到過去
現代藝術總不受人歡迎。對於這些光怪陸離、看似缺乏技藝又價值連城的作品,大部分人自然是嗤之以鼻,少數人以陰謀論解釋之。在這種背景下,馬克羅斯科的特殊之處在於,他的作品不需要人對藝術理論有任何了解就能欣賞。
羅斯科的畫怎麼看?首先,千萬不要思考。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大腦是一台機器,相信一個信號對應一個輸出,最簡潔的符號對應最原始的反應。通俗地說,羅斯科想做的和《盜夢空間》中的特工一樣:在你潛意識中植入一個概念,讓它生根發芽。為什麼他的畫作總是這麼大?他在佔據你的注意力,他需要人全神貫注,不僅是觀眾,還有自己。在長時間的凝視中捕捉最直接的情感,反覆確認,直到這種情感蔓延至整個大腦。這是一種宗教體驗。
人有多少種情感?快樂,憂傷,痛苦,惆悵,憤怒,瘋狂。拋開這些紛繁複雜的裝飾與表象,羅斯科描繪的是在這之下更為基礎的元素。如同用三原色便可以組合出所有色彩,人的情緒也可以用「基礎情緒」組合出。這便是羅斯科想溝通與感染的對象。為此,他選擇的工具是色塊。仔細觀察畫作,他的手法精細而充滿激情,塗色富有層次感,遠觀下色彩彷彿跟著時間流動。可為什麼畫作形式如此簡單?最簡潔的符號對應最原始的反應。要表現恐懼就用最純粹的恐懼,要傳達生命力就用最純粹的生命力,要渲染愉悅就用最純粹的愉悅。
un:"yes";fo?#~?-
很多藝術家不能單從作品本身來看 或者說單從作品本身(如果你沒有很好的藝術修養)是很難看懂的。所以我們要結合作者的背景、他的藝術理念去看
抽象藝術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它由最早的寫實藝術提煉歸納而來
而且它正在發展的路上
舉個例子
就像古代象形文字 你看一眼大概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到今天的漢字 雖然已經沒那麼具象了 但是你仍能明白背後的含義 為什麼 因為我們經過了學習 我們約定俗成的給它定了意義。
你看,「鳥」這個字 明明已經沒有翅膀了 但是你一眼就能聯想到天空中翱翔的鳥 這是因為你學習了 你有一定的知識積累
換言之 抽象繪畫也是這個路子 從最開始塞尚 到畢加索 到康定斯基 蒙德里安 這個路子就慢慢從寫實走偏了
說是走偏 你也卡可以理解為給藝術開啟了新的一扇門
也許今天中國普通老百姓對藝術的發展了解甚少 所以才會覺得看不懂
其實不用想的那麼複雜 只是藝術家在探索一條不一樣的路
這條路能通向哪裡我們不得而知
但有這樣的勇氣樹起革新大旗 就已經足夠牛逼了
有關羅斯科的藝術類圖書有哪些?請大神們幫忙推薦介紹一下
學院派的渣渣們,讓我在一個大街上要飯的乞丐來給你們解讀。
「如何評價馬克·羅斯科的藝術風格?『』
第一個李超字子越,回答很喜歡,
借這個作品來談談,首先解題是「如何評價馬克·羅斯科的藝術風格?『』
{如何,評價,馬克·羅斯科,的,藝術風格,?}
很清晰了,是吧。
如何,不用太多講,
評價,
評、價、
評,4、學院或有其他資格發聲階級,3、用語言對事物的公平評論、評述。2、倒置 1、虛假。
價,3、價格、2、介 1、構建 0、薄弱
很明顯了,這裡的所謂評價:即有資格的人對馬克·羅斯科的風格,公平的評論等,構建藝術的評述結構,強化薄弱與價格置換的評述。
繼續解題,
馬克·羅斯科,一個人,男人,外國男人,藝術家,西方藝術家,美國
藝術風格,
藝術是什麼?啦啦啦
風格是什麼?哦哦哦
藝術與風格,1+-1=0
藝術風格,的意思和結果 就是顛來倒去的蛋疼,或者不明不白的蛋疼。
他們是對立的
再來解釋下如何,
如、何
如,比如,如同,如果,
何,河,和,合,盒,核,喝,禾。
如何、就是如怎樣般合上盒子,如那樣般合上盒子,種禾等。順流而行。
評價,首先我沒有資格,一點都沒有。第二,我也自感覺再藝術上無法超越,或達到馬克的水平。
第三,這個題目是個虛命題。第四,不愛合上盒子,也不太會合上盒子,也不愛順流而行。
第五,藝術作品是具有超越文字,語言虛假性的感知性。
第六,自身思維意識本身就有夠局限,殘缺
第七,講了也沒人懂,更沒人在乎,願意去懂。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wanimal 這樣的攝影師?
※這張圖出自哪裡(天使惡魔圖)?
※不會畫畫的前提下,怎麼看展更有意思?
※在理工科學生心裡,藝術是不是沒有價值的?
※舞蹈演員是不是不能生孩子?生完孩子是不是就不能跳了?
TAG:藝術 | 馬克·羅斯科MarkRothk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