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辦出真正受大學生歡迎的校園廣播節目?

(本問題討論的是大學校園廣播站的節目)
子問題包括:
1.哪些主題、話題是大學生想聽想參與討論的?
2.如何提高節目互動性?要具體可行。我能想到的是通過社交網路(人人、微博等)同步直播互動,從前期策划到節目進行和後續討論中持續互動。
3.哪幾所大學的校園廣播辦得非常成功,他們是怎麼做的?主要想知道辦出高收聽率節目、和同學互動成功、商業化運作成熟的例子。
4.請推薦幾個很受年輕人(大學生)喜歡的廣播節目(哪個城市的都可以)?我知道聽廣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但正是在這種時候還能吸引年輕人去聽廣播才真正是廣播的王者。
如有其他方面的建議也請不吝賜教,謝謝!


第一次受邀,受寵若驚中。
其實,我不是很明白問題,「校園廣播」的概念——是在大學裡的廣播站?還是廣播電台中的校園節目?我想這兩個是有很大區別的吧。前者廣播站應該更多以服務本校學生(這個服務包括資訊、娛樂互動等)為主要目的,而後者除了有收聽率可聽性的考量,還會把商業創收作為一個衡量的標準。
所以,我想樓主是否先明確問題?校園廣播站和傳統電台中的校園節目,從主持人的身份、節目的宗旨、內容規劃、衡量標準,都是非常不同的。
我做傳統電台的廣播節目10來年了,如果是後者——廣播電台中的校園節目,會有些想法供大家交流,但是校園廣播站,我確實沒經驗,不敢妄言了。
再次感謝您的信任!


我也不是非常懂 但是大家可以討論討論哈~
在學校我是播娛樂類欄目的 從三年的經驗來看 生活類、娛樂類的節目是大家比較願意去聽的 但是如果說到要參與 那就必須是讓聽眾感受到這個話題與自身相關度是很高的 越是能談得攏的 聽眾當然願意說 另一方面 必須是爭議度很高的話題 這樣才會激發聽眾「說」的衝動 如果是這樣也行那樣也OK的話題 說與不說又有什麼區別呢
微博同步互動 我們台里也曾經嘗試過 除了固定的點歌送祝福的互動有不少同學參與 唯一一次比較高參與度的節目是一期送EP的音樂節目 我覺得聽眾們都只是沖著有禮物吧…… 其他的時候 無論怎麼呼籲 在微博上的回復其實是很少的 首先聽的人少 其次發言的衝動沒有被激起或者不知道說什麼 再者就算是在微博上進行了互動 對於真實生活的改變並沒有意義 也不會有更深一層次的討論 自己的觀點僅僅是別念出來就作罷的時候 同學們真的不會有什麼參與的興趣
我聽過幾期中國傳媒大學廣播台的節目 不得不說 製作相當精良 從播音員播音水準 後期製作的精細程度都是一般院校不可同日而語的 他們的節目也相當的有內涵有深度 但是說實話 這樣的節目我也並不會刻意去收聽
現在是個信息傳播迅速又方便的時代 原來大學的廣播台的信息散布作用在大規模的互聯網使用下已經被相當大程度的弱化 與其聽我們這些菜鳥主播播報還不如回去上網看新聞 此時廣播台的作用就在於活躍校園氣氛與播報一些互聯網上基本不會有的本校新聞 但是校園新聞也是有限的
我很贊同蔡康永說的一句話 主持人的作用不在於說什麼 而在於怎麼說 同樣的一條新聞你說出來能與網上的不同 能給予聽眾嶄新的感受 這時候 我們的校園廣播才會有人願意去聽 所以 獨特的解讀方式與主持技巧可能是我們 這些校園主播能應該關注的吧
哈哈 打了一大通 做了三年校園電台主播 感觸很深吶 現在要考研了 離開話筒已久但依然深深熱愛……


非常感謝董心怡,感謝你能交流自己的經驗,我也是在學校廣播台工作兩年,同樣對那裡充滿了熱愛。但是一直以來都在擔憂一個問題——越來越沒人關心廣播節目在講什麼了。

就像你說的,「原來大學的廣播台的信息散布作用在大規模的互聯網使用下已經被相當大程度的弱化」,沒人會在意校園播報的新聞,獲取這些信息只用上網一點即可。而要論節目的質量也很難保證能和大家隨意就能聽到的專業廣播節目相比,就更別談和其他更具吸引力的媒體相抗衡了。

我先對你給的答案做一個小結。

對於第一個問題,你認為生活娛樂類節目相對較受同學歡迎。就選取的話題來說,越是貼近同學生活的越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同時,越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才越能引發討論和參與。

對於第二個問題,你主要對利用微博等網路社交工具提高互動性提出了質疑,主要從以往經驗中提出了三點原因。其一,聽的人本來就很少;其二,沒有說的衝動或不知道該說什麼(挑起衝動好辦,但要讓自己不知道要說什麼的人知道該說什麼……這還有點難);其三,互動的結果對生活沒有實質的影響或改變。

對於第三個問題,你所聽過的中傳的廣播台自然自然質量高,不論是播音質量還是節目本身的內涵深度。但你同時表示自己也不會真的想刻意去聽他們的「做得好的」廣播,因為你可以更方便更自由的選擇其他的更感興趣的媒體——通過互聯網。

第四個問題你沒答。

最後你給出了一條建議,關注節目的解讀方式與主持技巧。希望能有個具體的例子說明一下,怎麼來做到呢?

好,總結完你的,我也來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很是欣賞你所說的話題要極富「親近感」與「爭議性」,這也就是解決你所擔心的同學沒有參與的興趣與衝動性的關鍵所在——我認為這比播音質量和節目本身的內涵深度要重要多了。如果一個話題能讓同學覺得,「嘿,這就是我一直在困擾的問題!」或者「哇嗷,這不就是我想要說的嗎!」那節目就已經成功了一半,至少內容已經會引起同學的關注,挑起他參與的衝動。

其次,內容好了卻沒有一個高效暢通的渠道和好的互動形式的話,那觀眾也不會和你互動,最終還是被網路上的其他媒體給搶了去。

社交網路的力量是有目共睹的,我身邊就有同學靠經營一個沒有加V的微博而三月內籌集到十幾萬(持續增加中)去支援一山區小學的學生。當然,光有微博人人肯定不夠,就如你所說,大家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參與啊,甚至也不知道、不相信你能搞出個什麼來——大家看不見這事兒意義所在。

互動的開始必須要有內部人員的推動。剛開始得有幾組同學輪班登微博、人人與播音員進行互動,慢慢的,至多一個月,必定會引發不少同學的積极參与——人們愛湊熱鬧。就跟滾雪球一個道理,參與的人越多,大家參與的積極性越高。

細節還有很多,不過就先談到這吧。謝謝你的觀點,對我有啟發。


接到這樣一個邀請很驚訝……
大三即將大四,廣播站工作三年,沒做過主播,做的編輯,後來副站長站長……然後就沒然後了~
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1.哪些主題、話題是大學生想聽想參與討論的?
我的感觸是,我自己想聽什麼我就做什麼,因為我也是大學生啊~其實百度一下各大高校的廣播節目,內容大差不差。重要的是要及時,比方說最近奧運,廣播節目必然也是處處接著奧運的。當然現在放假。。。。

2.如何提高節目互動性?要具體可行。我能想到的是通過社交網路(人人、微博等)同步直播互動,從前期策划到節目進行和後續討論中持續互動。
互動性,就是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相互交流。在確保第一個問題也就是,受眾,廣大同學聽得前提下,還要激發他們表達的意願。在我看來無非兩個方面,第一,我對這話題有東西要說,第二,我有途徑說。社交網路同步直播固然是好的,但是,我不知道你的狀況,要考慮到在播齣節目的同時,有多人能在SNS在線。同時你同步直播,有沒有技術支持,如果大家互動反饋過來了,主播能不能很好的把控這個節目。
而前期策劃和後續討論,我的觀點是,沒有必要……因為真的想做好一起節目很難很難,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在我的學習所處的環境中,廣播站的人員不足以做到每一期節目都這樣,所以我們有定期的專題節目。在無數次內部討論之後,定下具體方案。然後跟同學們宣傳,注意是宣傳而不是策劃。我的理解,策劃是有修改的,而宣傳是按照既定路數的。你可能會因為宣傳過程中大家的反饋有靈感修改計劃,但不允許出現和受眾討論節目要如何做~這是個人風格,僅供參考~~
後續討論,討論結果如何呢?廣播節目最本質的還是廣播,線上線下,SNS做得再好也不如一起播出的好節目更好。所以,後續討論,如果要有反饋,也是要合理的運用編排做成節目後續的。步驟同上。最好是在前期策劃時候就做好準備,這個主題我有足夠的把握讓大家感興趣,然後有足夠的把握收集到反饋,進而做成後續節目。

3.哪幾所大學的校園廣播辦得非常成功,他們是怎麼做的?
我聽過中國傳媒大學的校園廣播,聽過河南大學的校園廣播,還有西華學院的。基本上廣播站,廣播台,可以問一下相關負責人會有各種廣播聯盟邀請加入。可以和別的學校互動。
推薦聽一下西華的,我個人很喜歡。他們一期節目也是需要很多很多人製作的。河南大學有自己的廣播刊物,是有廣告贊助等等的,算是運作成功的一個。
不同的學校的校園廣播根據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路子,怎麼做到的問的就太寬泛了。

4.請推薦幾個很受年輕人(大學生)喜歡的廣播節目(哪個城市的都可以)?我知道聽廣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但正是在這種時候還能吸引年輕人去聽廣播才真正是廣播的王者。
我反對這個說法。
廣播是一種媒介,它傳播給我們各種信息。現在我們身邊的媒介越來越多,大多數人使用手機、互聯網來或許信息。此時,廣播的劣勢顯現出來,不能及時性(我們校園廣播不可能放下學業只做這個呀,信息必然有延遲),不能隨意討論(互動性弱,上面說過了,技術支持,人員安排等等等等),固定性(每天什麼時段,這個時候大家在做什麼?大多數人能不能聽得到??)
這是校園廣播的不足,同時,校園廣播也有廣播的通病。傳達信息的單一性,只有聲音的傳達,而沒有視覺傳達。不像手機、互聯網、電視一樣能聽能看更吸引人。
但是廣播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移動傳播。現在廣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車載廣播。也就是我們平時在公交上、計程車上、私家車上聽到的。那麼反映到學校,我認為,也就是,路上,路上,路上,路上,路上。從教室會寢室的路上,在操場散步的路上,在去水房打水的路上。這個時候的廣播有很強的覆蓋性。因為真的沒事兒做,正好有個聲音,聽廣播吧那就。
所以,針對這個特點,怎麼樣利用自己的優勢來擴大聽眾。
不要忘了,永遠有人在路上聽到你們的廣播。我這三年深有體會。

5、其他
一個真心話,做節目時候,對我說,持久性比節目質量更重要。
我做副站長、站長,帶新人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提出很好的主意。在肯定的同時,幾乎都被我pass。理由很簡單,作為一個節目采編或者主播,你可以憑一時熱情來把這個節目改版或者把這期節目做得很好。但是你能不能保證在接下來你的任期,這一年兩年內每一期都做得水平相當呢?你能不能保證在學期末或者課程設計等繁忙的時候依舊付出這麼大的精力呢?如果不能,那麼請把節目的質量,也就是新穎度什麼的先降低一下吧。在我看來,質量忽高忽低水平不定,比中規中矩更難以忍受。

最後,祝你們節目越來越好


利益相關:荔枝FM的實習生
先講講到底為什麼廣播站逐漸失去了魅力
校園廣播作為學校裡面老牌的社團,一直以來都是具備文學素養和高品質內容輸出,但是在如今自媒體發展昌盛的情況下,第一批衝擊的,一定是傳統媒體,作為校園傳統媒體的文學社和廣播站自然會成為昔日黃花。
技術衝擊會使廣播站本身的人群優勢喪失:
本來在校園裡唯一可聽的有聲節目就是廣播站內容,但現在不一樣,音頻應用逐漸興起,音樂播放軟體,電台播放軟體隨著移動設備洶湧襲來。
移動互聯的存在,使廣播站本身時間性和覆蓋性的光環被狠狠削弱,聽眾可選擇性一下子增多了,不必被廣播站時間所限制,也不必因為娛樂設備的稀缺而收聽廣播。
商業化促使運營技巧和內容生產的專業化,公益性的廣播台缺乏競爭力:
在學校裡面做廣播站,應該一直是倒貼錢的項目,除非你真的能拉到贊助,不然做的都是純公益的活兒。那麼出於夢想出於熱愛的這群人能產出什麼東西來呢,不是我否認學校廣播站人的努力,是真的在商業化運作的音頻團隊面前,學校廣播站就是戰五渣,而聽眾的聚集也無非就是因為內容的優質性而跟進。
————————————————分隔線:我轉換下思路先—————————————
那麼學校廣播站在競爭者面前是不是毫無還手之力呢?
當然是,有!
學校自身就是封閉性的,本身和外界聯繫不是很緊密,那校園內部即是一個小社區,社區有自身獨特的新聞消息和社區文化,這些兩方便的內容是維持文化媒體生存的條件。單單討論廣播站在校園內的競爭,真正面對的,不是外部競爭對手侵襲,而是內部社團對內容高地的搶奪。廣播站擁有音頻傳播的優勢,但是不具備文字傳播的迅捷,可以看到現在微信公眾號對整個校園消息的覆蓋是驚人,沒有一個公眾號都不敢說自己是個社團。
社團是校園的文化活動基礎單位,廣播站歸根到底還不是搞文化活動,還不如試試看,與文字社團合作下,推多幾個高質量的活動,試著用心運營,試著列出自身的專題,試著打出自己的廣播特色。內容,才是廣播站真正核心的價值。
————————————————分隔線:我突然想說點別的———————————————
技術能否給廣播站機會?
技術進步對於每個人其實還算公平。現在做直播是免費的,上傳節目是免費的,錄音設備手機就可以了,後期製作下載個音頻軟體學學就行了。硬體對於廣播站來說要求不用太高,太高了你的大學生聽眾們也聽不出來,廣播站應該秉承著能用就行的道理。勇敢地用最基礎的條件,搭建新的廣播模式。直播會給廣播站帶來新的玩法,技術上實現完全是不用主播操心的,只要你有手機和流量,各大電台應用巴望著眼睛等你下載。
——————————————本人安利一下:荔枝FM可以無門檻開直播哦~~————————
廣播站的內容又該何去何從?
廣播站的用戶圍牆被推倒了,信息高地被搶走了,那麼應該在校園中,正確來說是校園文化中(這裡的校園文化,包括了外部文化對校園內部文化的影響)確定自己的生態位置。廣播站該做什麼?我認為不必要再去報什麼新聞了,新聞你報個大型的,加點評論就可以了(領導和諧的眼光看著您),最主要是文學作品,或者語言作品的產出,再者就是對於校園紅人的追評,女神男神對著麥克風發出的一聲喘息,絕對能瞬間讓粉絲血流成河。廣播站不應該局限於製造內容,也應該實時跟進,積極打好運營基礎功。
————————————————————有空再更的flat————————————————
95後進入校園是幸運的,擁有各種各樣表達自我的機會,微博微信頭條各種直播平台加上A站B站,海陸空,字音視,全方面的表達都已經毫無門檻,而這些平台也在時時刻刻生產內容衝擊著校園文化。
這個世代是幸運而又自由的,表達暢通接收暢通,就是如今網路平台的趨勢,也是廣播站現在應該隨應的趨勢,能在信息洪流激起一片屬於自我的水花和漩渦,多年以後,你會因為大學四年不被虛度而懷念不已。(壯士,快喝下這碗雞血!)
————————————————————廣告時間———————————————————
咳咳,其實我來這裡是想發展發展校園推廣渠道的,順便就寫個回答吧。
如果對於廣播電台依然懷揣熱情,那麼就組個小群,聊聊小天,一起探討校園廣播的發展之路吧。
最近也打算做個校園廣播的公眾號,有想法的廣播人就~私我~私我~私我~


首先說一句實話,校園廣播的定位是一群有激情的年輕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打不開受眾是一定的,但是系統學習播音及相關也是一定的。
四年前做過三年校園廣播,一年電台台長。

播音方面,納新的時候好好篩選聲音條件,播音培訓和普通話訓練找專業老師做,錄音軟體和播音臨場反應要專門去學習。先上無線節目練習直播,成熟之後做有線。所有節目需要監聽反饋。無線節目推薦訪談類,可以帶動收聽群體,順便做推廣。有線多做音樂和時事新聞,畢竟大喇叭一放,收聽的不僅是學生還有教職工和家屬。
推廣方面可以做片頭大賽,片頭是最考驗播音員能力的,做好了還直接提高節目水平。時間短又比較抓耳朵,做好宣傳學生的參與度也蠻高。
宣傳、外聯、後勤、技術幾個組不用說。
播音組分好類別,固定組員做專門訓練。
微博微信等等宣傳其實基本也只有自己人看,做好節目才是正經事。
那幾年和自己熱愛的校園廣播一起成長,我們從校園廣播升級廣播電台,和校媒合作,橫向和其他高校廣播聯誼,辦比賽,做自己的服裝,和外聯一起更換錄音設備,請省市電台播音員做講座,承辦一些進校園節目,去省電台做節目嘉賓。
當年的戰友有的銷聲匿跡,有的堅持轉行,真的一步步做起了播音工作。
我做英語的,當年新人訓練的時候師傅推薦cri easy fm,聽過很多,最喜歡的節目是sunset boulevard。
中文節目喜歡城市日記,秋微的,後來停播了。片頭叮叮噹噹,打開城市日記,感受非常心情~

非常想念的一段日子,當時社團已經是一百多人的大社團了,但是那是一個齊心協力的Team,並肩作戰不過如此。


註冊後收到的第一個問題,謝謝你的信任。大三剩大四的過渡期,廣播站新聞主播一年,音樂電台直播一年,但是我想說,個人能力有限,僅供參考。
第一,你問到話題的選擇,這不僅是校園廣播的問題,所有涉及到話題的廣播節目都是一樣的,而且根據受眾不同、地區不同,同樣的話題,在有的地區就很好聊,有的地區就不行。主持人在節目里拋出一個話題後,他後面所說的內容能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點也很重要。現在的大學生都很強調自我、標榜特立獨行、不願意人云亦云,那即便你選擇熱門的受爭議的話題,但主持人說的觀點和網路上能找到的一模一樣的話,誰會聽呢?我覺得,熱門話題里的觀點或者新穎的話題,能讓人覺得「誒,對哦,還有這個事。」應該可以讓他停下來聽下去。
第二個提高互動性,因為我在學校是播新聞的,沒有互動性的問題,在電台以後就是微博和簡訊平台了。我之前聽過一期四川音樂學院關於校園紅人的節目,他們是做了視頻直播,我覺得這個可以採用的。畢竟廣播的時間是在午飯晚飯時間,大家不論是下課還是吃完發都會選擇回宿舍去上網,聽都聽不到了還談什麼互動。
第三,這個我不了解,只聽過中國傳媒大學和我們學校。我們學校是不成功的例子。
第四,針對到年輕人的我不太了解,但是北京音樂廣播,整體的節目質量都很棒,上午的邊走邊唱,聽的年輕人應該不少。
我能說的也就這麼多,希望有幫助。


能讓人們聽到


其實這是個很簡單的事情,比如:多聽、多看、多問
一、去了解同學們需要怎樣的節目,最好來一場頭腦風暴,拿出幾個方案給指導老師,讓指導老師給予一些評價。
二、做好校內宣傳。
三、向學長/學姐諮詢。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了。


急之所急。


推薦閱讀:

可以用什麼書去表白?
大學裡什麼樣的人讓人看不爽?
對於睡覺必須關燈,周圍不能有聲音的舍友,是一種什麼樣的人?該怎樣與這樣的人相處?
以前沒有電腦手機的時候大學生都做什麼?
讀大學讀研讀博士,學這麼長時間值得嗎?

TAG:大學生活 | 大學 | 廣播 | 廣播電視 | 廣播節目 | 校園廣播 |